1860:圆明园大劫难:永远的伤痛

1860:圆明园大劫难:永远的伤痛

Follow 1860:圆明园大劫难:永远的伤痛
Share on
Copy link to clipboard

如果喜欢我的播讲,就打赏帮买润喉糖^-^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

罗伯特的世界


    • Sep 19, 2017 LATEST EPISODE
    • infrequent NEW EPISODES
    • 40m AVG DURATION
    • 31 EPISODES



    Latest episodes from 1860:圆明园大劫难:永远的伤痛

    1860:圆明园大劫难——31(全书完)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19, 2017 57:30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文、法文著作!以至于历史学家谈到此处,也每每语焉不详。 直到一个法国人,在2000年10月一个晴热的日子里,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刻骨的“记忆责任”,开始了长达三年的资料收集和写作,出版了西方第一本论述圆明园劫难的专著,蒙蔽在历史真相上近一个半世纪的“遮羞布”才得以扯下。他的发现和他的勇气,震动欧洲!

    1860:圆明园大劫难——30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19, 2017 60:23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文、法文著作!以至于历史学家谈到此处,也每每语焉不详。 直到一个法国人,在2000年10月一个晴热的日子里,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刻骨的“记忆责任”,开始了长达三年的资料收集和写作,出版了西方第一本论述圆明园劫难的专著,蒙蔽在历史真相上近一个半世纪的“遮羞布”才得以扯下。他的发现和他的勇气,震动欧洲!

    1860:圆明园大劫难——29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15, 2017 33:59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28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15, 2017 41:34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27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15, 2017 54:32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26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14, 2017 42:21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25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14, 2017 26:43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24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9, 2017 42:56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23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9, 2017 52:28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22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9, 2017 35:09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21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9, 2017 38:54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20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6, 2017 63:11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19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6, 2017 54:55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18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6, 2017 31:42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17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6, 2017 30:52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16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3, 2017 35:09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15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3, 2017 56:19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14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3, 2017 30:15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13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30, 2017 42:41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12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9, 2017 39:50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11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9, 2017 20:23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10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9, 2017 56:43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9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9, 2017 52:00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8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6, 2017 37:14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7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6, 2017 30:09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6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6, 2017 26:16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5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6, 2017 18:39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4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5, 2017 24:06


    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纪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座夏宫的历史著作。 该书风格独特,手法细腻,史料详实,是一部既描绘宏观历史又兼顾微观细节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书作者系毁灭这部人类杰作的元凶国人,尽管如此,他还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国曾犯下的滔天大错,足见其勇气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它是继雨果对圆明园劫难发表“两个强盗”文章后出现的第一本书,这中间,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学手法,这位历史学家用的是历史史实,后者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无可辩驳。 在该书35万字中,有三分之二内容是国内不了解的,在有国内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专家说,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见到。 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众多读者被那一段罪恶所震撼,对该书的评论几乎全是赞誉,这在西方几乎不可想像。法国总统希拉克看罢全书后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贡献。” 该书被法国《欧洲时报》购得版权,同时免费提供给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尽人皆知,但在西方,却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于没有专论圆明园悲惨命运的任何一本英...

    1860:圆明园大劫难——3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5, 2017 57:13


    1860:圆明园大劫难——2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5, 2017 43:21


    1860:圆明园大劫难——1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4, 2017 8:41


    Claim 1860:圆明园大劫难:永远的伤痛

    In order to claim this podcast we'll send an email to with a verification link. Simply click the link and you will be able to edit tags, request a refresh, and other features to take control of your podcast page!

    Claim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