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时光 | 访谈】

【悦读时光 | 访谈】

Follow 【悦读时光 | 访谈】
Share on
Copy link to clipboard

文化名家访谈系列

DJ若尘


    • Aug 28, 2013 LATEST EPISODE
    • infrequent NEW EPISODES
    • 51m AVG DURATION
    • 33 EPISODES


    Search for episodes from 【悦读时光 | 访谈】 with a specific topic:

    Latest episodes from 【悦读时光 | 访谈】

    访谈33-饶平如讲述平如美棠的故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8, 2013 31:28


    【主播手记】 他们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一个安定的居所,但是老病相催,她却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当美棠最终离开后,平如画下了他和美棠的故事,留下了关于她和他最美好的回忆。在接受柴静专访的时候,平如曾说:如果能够年光倒流的话, 我宁愿再回到从前那一段比较艰苦的时代,两个人相守。这是普通人自己的故事。只有如此平凡而美好的东西,才能拥有长久的感动力量。平如和美棠,让我想起那句话:时光可以让一个人面目全非,也让另外一些人愈加清晰。就让平如美棠,永远鲜活在我们对美好爱情、美好生活的祝福里,用以坚定一颗颗风暴来袭时不安定的心。 详细内容请戳http://blog.sina.com.cn/djruochen0627 【深度阅读】杭网主持对话饶平如先生 分享平如美棠60年真情故事 【人物介绍】饶平如,黄埔军校十八期学员,崔永元的《我的抗战》31集 《活下去》也有对他的采访。他参加过抗战,又参加过内战,后来做过编辑、美编,在《大众医学》杂志工作。在老伴美棠去世后,饶平如每天笔耕不辍,手绘了18本画册,记述了他与美棠从初识到相处的近六十年时光,取名为《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一幅幅肖似丰子恺风格的小画,配着或自创或改写的一段段诗词文字,令无数人感动。2013年05月27日,饶平如与毛美棠这一本本“纸上人生”由广西师大出版社整理成《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一书在沪上首发。2013年在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第五季的舞台上实现了毛美棠举办砖石婚礼的愿望。

    访谈32-叶开 洪治纲 谈莫言余华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6, 2013 113:15


    当叶开遇见洪治纲 —— 一场莫言与余华的文学探讨文 若尘 “每个作家看待人生、社会、历史的角度是不同的,余华更注重人物本身的命运,在对时代的超越性这点上,莫言是不如余华的,余华笔下的人物到一定时候,就会变得很有象征性,比如福贵、许三观,而莫言笔下的人物,是被时代的车轮碾碎,还挣扎求存的......”2013年5月4日下午,一场关于莫言和余华作品的深度探讨——《莫言的文学共和国》新书分享会,在西湖边的宝石山上热烈的进行着,此书的作者——莫言研究第一人、《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著名作家叶开,余华研究第一人、杭师大文学教授洪治纲作客杭网会客厅栏目,与杭州网记者、主持人若尘展开了两个小时的深度对话。本次分享会是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如何从山东高密的农民“屌丝”变成诺奖“大神”为主题,为大家解读了莫言是如何用他的童年记忆及故乡养分,成就了属于他自己统治的“高密东北乡”文学共和国。两位嘉宾用词风趣幽默、评述客观果敢,时而探讨文学的发展,时而讽刺当今的怪相,在“莫言的饥饿与孤独、母亲对莫言的影响、莫言作品中的吃喝与权利,莫言与余华的异同”等系列探讨中,为现场读者送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学饕餮。本活动由杭州网、北大出版社、纯真年代书吧共同主办,杭州网全程录制,更多内容尽请关注5月6日杭网会客厅精彩视频。 嘉宾精彩语录:叶开:每个作家的创作都根植于自己内心,成长的资源是不可复制的,莫言的诞生和成长经验,正好逢着我们最饿的那几年,他家里非常贫穷,上小学还光屁股,没衣服穿,在饥饿的孩子们眼中,世界上只有能吃的和不能吃的,他们把人类的食谱大大拓展了。每一个杰出的作家,都有他的精神故乡,有故乡的作家是幸福的,因为一打开记忆的宝藏,重返山洞,只要喊一声“芝麻开门”,所有宝藏都打开了,莫言就曾形容说,每当他写一个小说,就有更多的内容源源不断地涌上来,像一条条狗在后面追着咬着嗷嗷叫,很多作家会为题材发愁,而就像莫言、余华、苏童、阿来、迟子建等,这一类作家不会。   洪治纲:余华曾和我说,为什么童年记忆那么无法摆脱,可能是我们跟世界刚刚建立的第一次的关系是最牢靠的,所以饥饿是五六十年代作家没法摆脱的。张清华教授曾说余华的创作是减法,我觉得莫言的创作是做加法,他会把一个细节通过疯狂的想象,把争执达到一种特定的审美效果。 附:《莫言的文学共和国》内容简介莫言以三十一年不懈的杰出创作,从山东高密农民“屌丝”变成了诺贝尔文学奖“大神”。本书图文并胜地讲述了莫言绚丽而曲折的人生故事,深入浅出地揭示了高密东北乡文学共和国的政治结构和人际关系。本书以文学史和中国史为背景,在全面阅读和分析莫言作品的基础上,深刻地发掘莫言的创作思想,解读他的代表作品,看到贯穿其始终的主题是:生命、人道、轮回、赎罪、宽恕、和解。阅读本书可以知道,莫言是如何以精妙的政治反讽和历史寓言,技艺高超地表现了一个丰富而深刻的现代中国。书中还有“中国花鸟画大家”何水法教授倾情绘制的精美国画、画家刘进安教授精心绘制的经典插图、另还有莫言的书法佳作,均为首次出版。文坛画坛大师的雅遇,使本书别具典雅的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 “探索民族百年进程,寻找人与文学的灵魂”,本书是值得莫言粉丝收藏佳品之一。详情请见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08811403

    访谈30-道一 畅谈《与生活相遇》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3, 2013 52:29


    #名家访谈#:2013年1月11日16:00 著名心灵导师@浙江道一2011 作客#悦读时光#节目,从心理学的角度为您解读克里希那穆提的《与生活相遇》,谈谈冥想与爱,说说我们可以怎样面对自己,在真实和秩序里自由的生活

    访谈29-译者王晓霞《与生活相遇》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3, 2013 48:35


    #名家访谈#:2013年1月8日16:00 与生活相遇>的译者 王晓霞@Suesue0 做客#悦读时光#,作为@克里希那穆提冥思坊 的创建人之一,美女译者有哪些阅读与翻译克氏作品的故事又有哪些亲身的经历和体会呢一起来发现吧 感谢@华章同人

    访谈28-青年油画家麦浪《故园》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3, 2013 48:03


    2012年12月21日16:00 青年油画家@画画的麦浪 做#悦读时光#,说说那些如诗如画的故事

    访谈31-八零后女画家张懿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pr 16, 2013 47:55


    八零后新生代女画家张懿作客#悦读时光#节目,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她世界里不一样的油画

    访谈27-蒋林<不一样的烟火 张国荣>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30, 2013 49:36


    访谈#:2013年3月29日16:00 作家@蒋林 连线作客#悦读时光#节目,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他为张国荣写的书:《不一样的烟火》,这是从一个荣迷的角度去书写的,记录着哥哥从歌坛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希望把哥哥的真善美传递给更多的人。

    访谈26-一草<写给年少回不去的爱>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16, 2013 60:45


    ||2012年12月11日16:00 知名青年作家/出版人 一草 携那时年少终场《写给年少回不去的爱》做客@HY960华语之声#悦读时光#,说说青春年少的爱与疼痛,ABOUT 一草:知名青年作家、出版人,热爱文学创作,热爱文化事业。十年来,从兴化到上海,从上海来北京,一路漂泊,一路奋斗,从没放弃,因为心中梦想不死,那就是:立志以一己之力推动大众流行文化的进程。经历过很多,痛苦和幸福,正试图写下我们这代人真实的情感和生活,不矫情,不造作。 一直坚信:生活如此荒诞且丰富,已是最好的台本。||

    访谈25-在职场要像向日葵一样成长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16, 2013 53:51


    ||2012年11月22日16:00 女性职场专栏作家 毛文Helen 携新职场宝典《Helen说,在职场要像向日葵一样成长》做客@HY960华语之声 直播间 来到若尘的#悦读时光#,欢如何让自己身价百倍?helen和若尘来教你,女性在职场轻松鲜活地生存要做到“四不要”:不要做无谓的承诺。不要加入坏情绪的传染链。不要做“攀比族”。不要成为“牺牲品”。一个人常保持正向乐观的心态,她就会比一般人多出20%的机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访谈24-九夜茴《花开半夏》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Feb 25, 2013 51:19


    2012年11月21日 甜美文静的作家@九夜茴 携纯爱之书《花开半夏》做客若尘的#悦读时光#,由李少红执导的同名电视剧也即将上映。 只要坚韧地爱过,就绝不后悔|

    访谈23-天佑《富豪俱乐部前传》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Feb 25, 2013 52:40


    |2012年11月2日16:00 著有超级畅销商战小说《规则》、《富豪俱乐部系列》等的 @作家-天佑 做客《悦读时光》#名家访谈#,说说富豪资本积累背后的功与罪,聊聊穷人创业历程深处的苦与乐 感谢@博采雅集官方微博 @姜涛的成长 赠阅哦~|

    访谈22-李连利《白银帝国》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22, 2013 50:37


    2012年10月23日下午16:00-17:00,《悦读时光》之名家访谈——专访李连利,聊聊新书《白银帝国——翻翻明朝的老账》,如听评书般翻翻明朝的经济账。李连利,北京人。“评书体写作”创建者,曾经出版《IBM百年评传:大象的华尔兹》(2011年和讯财经最佳传记奖)、《白银帝国:翻翻明朝的老账》(天涯三天加精、明朝吧一天半加精、历史吧一周加精,点击率达百万。上市两个半月台湾著名出版机构远流签订繁体版版权)、《桃花庵下桃花仙:唐伯虎》等书籍。

    访谈21-青年诗人飞廉-野外诗社集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22, 2013 51:25


    名家访谈#2012年11月8日是16点:野外诗社访谈集之五——@山人飞廉 来到 直播间,做客若尘的#悦读时光#,我们各自都有一条必须奔走的道路,而此刻,在热气氤氲的咖啡里,是我们敲碎的一小块时间 一点点溶化

    访谈20-青年诗人胡人-野外诗社集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15, 2013 48:16


    2012年9月14日下午16:00-17:00,《音乐图书馆——悦读时光》之名家访谈——专访胡人,聊他的诗与创作 聊他们的野外诗社|胡人,本名肖向云,1976年生于湖南衡阳。1992年开始习诗。著有诗集《上升的火焰》。200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曾任浙大学生文联主席、飞来峰文学社社长。2002年和江离、楼河、炭马、飞廉、古荡一起创建野外诗社。现供职于杭州日报,为野外诗社社长、杭州市作协副秘书长。

    访谈19-艾明雅《闺蜜》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14, 2013 51:40


    艾明雅,80 女,专栏作者,先后混迹于敏思与豆瓣,爱在浮华里凑热闹,也爱在淡泊中觅真理。身为湘女,她既犀利又温婉,常以文字为广大豆瓣女解闷或疗伤,现居长沙。2012年8月2日下午16:00-17:00,《悦读时光》之名家访谈——专访艾明雅,讲述女人与岁月和生活之间的旷古对抗。||

    访谈18-林建锋《向媒婆学营销》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14, 2013 47:10


    2012年7月30日下午16:00-17:00,《悦读时光》之名家访谈——专访林健锋,聊聊新书《向媒婆学营销》,看他如何揭秘媒婆的那些营销哲学。|

    访谈17-流浪的猫猫-冒险的梦陪你疯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14, 2013 48:21


    2012年7月25日下午16:00-17:00,《悦读时光》之名家访谈——专访流浪沙发客作家流浪的猫猫,分享新书历程《那些冒险的梦我陪你去疯》||

    访谈16-田禾《迷失的病孩》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7, 2013 46:27


    专访作家田禾,另类笔触里的摇滚灵魂。田禾:独立作家、音乐经纪人。80年代生于鄂西南小镇,土家族。现居杭州。曾任职报社记者、组建朋克乐队、主编文艺杂志。出版有《迷失的病孩》《不要嘲笑我们的敏感》等个性鲜明的长篇小说。并在若干刊物上开设文化、音乐、足球专栏。因其创作风格独特、个人烙印浓重,引起广泛争议和反响,国内外大量媒体争相报道并将他誉为’八零后另类文学的旗帜性人物’。2011年,武汉电视台《纪录武汉》栏目为其拍摄专题纪录片,湖北电视台《绝色music》节目为他拍摄专访。

    访谈15-青年诗人谷雨-野外诗社集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7, 2013 47:25


    谷雨,本命张龙,1980年生于江苏徐州,现居杭州。作品散见《山花》、《诗选刊》、《星星》、《诗江南》等刊物,已出版有长篇小说《我们都是害虫》、诗集《南方词典》等。中国青年作家网、中国青年作家报顾问。

    访谈14-朱锦绣-2012年文娱生活人物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24, 2012 50:20


    朱锦绣(1955—),出生于温州某工人家庭,小学四年级辍学,于温州一家小工厂做学徒工。1979年自学考入厦门大学外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调入浙江工商大学外语学院任英语教师。1999年患结肠癌,病愈后于2000年创立“纯真年代书吧”,十年来,“纯真年代”已渐渐成为杭州文化圈的精神地标,而朱锦绣也渐渐蜕变为知名的“文化沙龙女主人”。好想开书吧(文:朱锦绣 ,写于2000年7月11日)去年癌症手术后,我开始了漫长的化疗:躺在医院病床上,盯着三大瓶化疗药水缓缓地、缓缓地、缓缓地,一滴、一滴、一滴地挤进我本已无法辨认的静脉,那种煎熬、那种漫长,却是比癌症本身更让人可怕。是对生的眷恋,对死的恐惧,让我战胜了死神,让我战胜了这种煎熬的漫长。我庆幸自己终于有了生的希望,我相信那是一种爱的力量。  医学意义上的死亡就像一块橡皮擦,它会擦去作为活生生的人在世上所留下的任何不具象的痕迹。我要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才能证明我曾在这个世上活过?活着,并且让人们记住?   在我生病期间,我的亲朋好友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关爱。我给我一位在国外的大学同学的回信中说道:“我生病后远近朋友都替我担心,有的在国外也同你一样远隔重洋给我挂电话。真的让我很感动。人在非常时期有这么多朋友伸出援助的手,真的让人充满了感激充满了爱的温暖。谢谢你,好朋友。你的电话你的关心真的对我很重要!” 就在这关爱的沐浴中,我的内心深处升起一个念头:“开个书吧吧。”杭州有这么多的茶吧、酒吧、咖啡吧、网吧……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书吧?于是开书吧的念头日渐强烈,挥之不去。  在我的心目中,这个书吧应该是书文化与吧文化合而为一的时尚文化休闲场所。在那里应该有一长排书架顶天立地,书不在多,有导语、有书讯、有推荐,让知识精英和白领人士用最宝贵的时间读到对他们最有用的书;那里也应该有个旧书寄售窗口,莘莘学子可在那里淘金,也许他们会意外地得到一本找寻已久廉价但有价值的书本;他们也可以把自己闲置一旁的旧书寄售在那个窗口,等着它们的伯乐,积撰起来的钱又可以去买一本油墨香味未尽的新书;那里肯定要有个休闲吧,累了,饿了,喝杯咖啡,吃点点心,又可以继续书山的爬涉,书海的扬帆;我还希望有个角落,给像我一样喜欢外语的人一个交流学习的场所。学过外语真好,你多了一种表达的方式。说着说着,你会发现有时只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你的感觉、你的感受。我还希望我的吧里有外国朋友,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总是让人有喜出望外的收获;我希望我的吧里有那么一个场所,可供我的朋友、我的客人们聚会——开个生日派对,搞个怀旧晚会,办个主题讲座……穿梭在城市由钢筋水泥混浇铸而成的高楼大厦丛林中的朋友们,在为事业、家庭、生计忙碌着同时,能有片刻的休闲——静下来,细细品味生的喜悦、活着的意义;坐下来,让心门打开,与亲人朋友促膝谈心,让浓浓的情意流溢,让款款的深情包裹着你我他;实在不得空闲,但又很想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心境,自己的专业的书本,那就告诉我,我会想法帮你们找到你们所需要的书本……  你们看我是不是太奢望了。我奢望我的书吧能融多种吧的功能于一体:它应有茶吧的清雅,酒吧的放松,咖啡吧的热烈,网吧的丰富,当然一定要有很多很多的书,很多很多对你们有用的书。我是不是太奢望了?  我的丈夫,我们的亲朋好友被我的创意打动了,打动他们的还有在一个实利时代所升腾起的那一份理想浪漫主义气息。  于是,我开始寻找我的书吧。  上北京、去上海,只为寻找那一份感觉;坐一辆的士,穿梭于杭城的大街小巷,我知道我在圆一个理想的梦。在一次不经意的散步中,我意外地遇见了她。真的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处——城西文三西路与丰潭路的交汇口。城西品牌住宅区本是知识精英与白领阶层的聚住区,又紧傍文教区,莘莘学子,辛勤园丁离我的书吧不远,我的书吧定会在那里找到知音。  我爱书,小时候的匮乏造成了我对书本、对知识的饥渴感;我爱交友,那种不计功利的君子之交让人神往。  想像中的书吧终于要开张了。她,等待着她的知音。“呼唤的和被呼唤的往往是不能应答的,”哈代说。可我说,不。那一声呼唤,那一声应和——正如简爱对罗契斯特的感应——“I’m coming!”(我来了!)让多少人为之销魂。生命中的一盏灯(文:朱锦绣 ,写于2011年)停电了,大杂院里的男孩女孩都到屋外玩去了。只有一个小女孩凑在如豆的油灯前翻看一本没封面没封底的书,她看不大懂书中的内容,只是一张插画吸引了她,插画中一女子手捧一册书,在落叶满地的花园里低头沉思。她就想,长大了也要像这画中的女子,喜欢读书,喜欢思考。只是当时小女孩遗憾自己长得壮实了些,没有画中女子那楚楚动人的韵味。后来,小女孩看到一本叫《家》的书,是邻家初中毕业的哥哥向他同学借来的,而这女孩的四个哥哥也要看,轮到女孩看是等了好久时间后的事了。女孩的爸爸说,书要好好爱护,借人家的书要好好保管。女孩会把折皱的书一页一页撸平,包好封面,还给人家。女孩开始喜欢上书了,总也要在邻家的哥哥们,自己的哥哥们有书看时,借来看看。再后来,女孩的三哥外地打工回来,带了本完整的书《平原枪声》,这是女孩记得的第一份礼物。女孩家的饭桌上不知哪里来的一本杂志,都是在评论什么。其中一段女孩看懂了:踏花归来马蹄香――平庸的画家画来画去,就是表达不出香来,而这位画家画一群蝴蝶追着马蹄飞......女孩去工厂上班,没事做时,别人打毛衣,织袜子,钩围巾,女孩就抄写,身边有什么抄什么。当时就只有一小红本的毛主席诗词,抄啊抄啊,突然一天,女孩居然看懂了: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逶迤的五岭看起来只是细细的浪花,磅礴的乌蒙像是滚动的泥丸。当时的人住的都是平房,哪能有这样居高临下的视觉啊,女孩惊奇不已。女孩渐渐长大,看的书也多了起来,也有了自己漂亮的笔记本,她会把读到的好句子抄录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抄写普希金的诗集中的诗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都将成为亲切的怀恋。到读大学时,女孩已经抄录了好几本笔记本。上大学时,同学们看到好生羡慕,她的同学们后来也养成了爱读书爱抄录的习惯。这女孩就是我。兴许是小时候读书太少,长大后方对书本有一种难舍的情结。1999年一场大病后,我想到的不是去吃喝玩乐,不是去游山玩水,想到的是去开一间书吧!因为我认为书吧是表达自己对生命对人生的理解和态度的最好方式,书吧是人们走近的最好方式。不管陌生的人在哪里相遇,他们不会因一杯酒的香醇,一杯咖啡的浓烈,一杯茶的清雅而说长道短提起话头。但书本来就是人们的谈资。对生活、对人生,人们各自有各自的理解与方式;对有关生活、人生的书,谁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是共鸣也好,争执也罢,都是一种思想的开放,心灵的交流。因了某一个共同的话题,人们就会话遇知己千言万语都嫌少;书吧还可以是一种手势,落寞的人来此不会有落单的感觉,喝着茶读着书,与作者交流与思想共鸣,书的作者永远不会拒绝你的亲近和理解。而且这里有一群与你心气相近的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访谈13-徐迅雷《只是历史已清零》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24, 2012 47:58


    《只是历史已清零》——这是徐迅雷继人物随笔《这个世界的魂》之后,又一本精彩的叙事随笔。从中国到世界,从事件到文化,作者以开阔的视野,构建开阔的格局;以深邃的思想,挖掘深邃的内涵。人文关怀,内容更沉;人间道义,分量更重。看去惊心动魄,读来人心激荡。

    访谈12-画家陈达桢 陈法军 赵长彬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16, 2012 48:32


    |||||关于即兴绘画,关于追求一种纯粹的梦想,关于执着和坚持,你会看到他们,用画笔和颜料绘制着自己心中永不磨灭的理想|||||

    访谈11-青年诗人江离-野外诗社集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14, 2012 54:10


    2012年5月30日下午15:00-16:00,《悦读时光》之名家访谈——江离与他的诗歌世界《忍冬花的黄昏》,关于诗歌、哲学、生活、时间,在他的诗集中,你会看到另一个世界。嘉宾介绍: 江离,本名吕群峰,1978年生于浙江嘉兴,1997年起就读于杭州大学(1998年并入浙江大学)哲学系,一直到2004年外国哲学研究生毕业。2002年与友人创办民间诗刊《野外》,2003-2010年间主持每月一次的“野外诗歌沙龙”,2008年进入《江南》杂志社从事公开诗歌刊物《诗江南》的编辑工作,2011年参与以书代刊的新诗歌文本《诗建设》的创刊和编选。曾获“刘丽安诗歌奖”(2010年),“青年文学诗歌奖”提名奖(2011年)。出版有个人诗集《忍冬花的黄昏》(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作品介绍:《忍冬花的黄昏》是青年诗人江离的第一本个人诗集,收录了他自2002年-2011年这十年中的自选作品,总共45首。这些诗作没有自我重复,很好呈现了他诗歌技艺上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呈现了他作为一个温和的怀疑主义者的自省以及对外部世界的探询。此外,诗集另附有一篇评论和一篇访谈,较为详细地探讨了江离诗歌的特质和他的观念。 《忍冬花的黄昏》收录《祝福——给胡人》、《在别处》、《旅行者的房间》、《寒冷的光线》、《关于雨的争论》、《麦田里的孩子们》、《自在的方式》、《个人史》、《纪念米沃什》、《颂歌》、《静物》、《一首朴素的诗——给飞廉》等由江离创作的诗歌、评论作品。如江离在自序中所说,在他的诗歌中,尝试着将充满偶然性的、碎片式的经验,重新凝聚成一个富有的意义的完整世界,尽管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他会尽可能精简地选择构成这本诗集的诗歌,不仅因为诗歌是一种"少就是多"的艺术,也是因为写作最终只是为了遗忘。采访提纲-江离《忍冬花的黄昏》1 其实一直很好奇,为什么起“江离”这个笔名?从何而来?2 现在是网络时代,微博的天下,若尘很好奇,为何没有开微博?那么有博客吗?会经常更新吗?大家通过网络可以怎么找到您和您的作品呢?3 这本诗集名字叫《忍冬花的黄昏》,有何特别的意义?4 在诗集的扉页上写着一行字“献给我的母亲俞金明”,方便讲讲和母亲的故事吗?她对您的人生和诗歌人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吧?5 在自序中,您提到“诗性”这个词,说其实是一种认知,一种精确的、诉诸想象力、感动、情感力量的和对理想生活的信念的认知,听起来,有些深奥哦,能否结合您的诗给大家讲讲?6 您还提到,诗歌是一种“少就是多”的艺术,我觉得说的特别的精辟,而另一个说法,您说写作最终只是为了遗忘,我一直以为,我们写下来,不管感受还是心情,不管是诗歌随笔散文或小说,都是为了记住,您的看法正好相反?为什么是为了遗忘呢?7 在您的诗中,看到很多题材是关于父亲,能否和大家说说父亲带给您人生的影响和改变?8 还有另一个人,对您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是你所说的一个偶然的父亲——帕斯卡尔,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以及他对你的诗歌的影响吧?9 现在很多作者写诗、写散文,写小说也做编剧,您是不是只对诗情有独钟?为什么呢?10 读您的诗,看您的诗集,都让我感受到一种极简主义的存在,就是胡桑所说的“江离在诗歌中修炼一种舍弃的艺术”,是什么让您对自己的诗、诗集都如此节制、严谨和执著?11 胡桑老师在诗集后面的评论中说,您是一名骑在“尼尔斯的鹅”上的诗人,一名边界上的旅行者,对您来说,诗歌中的距离是必须的,但是又没有丧失与他人一起生存于世界上的勇气,您认同吗?您如何看待或者评述自己呢?12 有时候会觉得诗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在您的诗中,我也尝到了一种孤独的滋味,您觉得您是孤独的吗?要写出这样的诗作,是不是一定要经历孤独的过程?13 但是生活中还好,你们有个野外诗社,有很多诗人们会经常聚会对吧,给大家介绍介绍“野外”吧?14 您现在在负责《江南》杂志的《诗江南》刊物吧,给大家介绍介绍吧,比如,如果有朋友喜欢写诗想投稿啊,怎么投稿呢,有些什么样的标准呢?15 无论是杂志,还是网络,都只是诗歌表现的一个平台和渠道,那对于现在国内的当代诗坛的现状,您怎么看?您觉得在未来诗歌的前景如何?16 这部诗歌收录了您十年的作品,那么下一部呢,有在计划吗?不会还要再等十年时间吧?17 最后给爱诗写诗的朋友们一些建议吧

    访谈10-浮石《新青瓷之秘色》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11, 2012 55:36


    2012年5月28日下午15:00-16:00,《悦读时光》之名家访谈——专访作家浮石老师,解读他的时政小说巅峰之作《新青瓷之秘色》,分享作品背后的那些事。浮石老师采访提纲:关于故事与角色:1书中有很多的角色关系互相交织在一起,生活中有没有一些原型在脑子里?2 对于剧中的主人公,张仲平,我们应该如何解读?你说你没他那么好,没他那么坏。那么他的好在哪,坏在哪?3 书越看下去,越觉得张仲平真的很有魅力,也因此,难怪曾真合爱上他。记得曾真的舅舅对她有个提醒,说不要对这样的男人抱有太多的好奇心,否则可能会越陷越深,社会上的很多女子也是因为对成功者的崇拜和好奇,结果爱上对方,不管对方有没有家庭,对于这样的人,浮石老师有没有好的建议提醒一下?男女双方应该如何避免呢?4 感觉这本书里,最大的矛盾还是来自于徐艺与张仲平之间,徐艺被张从小抚养到大,结果分道扬镳,成了对手明争暗斗,用尽手段,这在感情和道理上,都令人难以接受。这一切都是利益多致,是不是这本书的集中表现的矛盾吧?5 很多老师的推荐中都会提到,您的文字有种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力量,我也觉得,看起来好像没有特别多的形容和华丽的词藻,但是总有一些触动共鸣的话令人心生动容,比如“男人经历女人,是经历成熟。女人经历男人,是经历苍老。”从这点来说,女人是不是太悲催了一点?关于创作与作品:6一部剧里,有这么多的角色,每一个,都有她独特的性格,说着符合他的性格特征的话。那在创作时,小说家们是不是要强迫自己有点多重性格啊?7新青瓷的两部作品 秘色与窑变 是由何而来的名字?有什么意义呢?8这本书给读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每个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而就像您在后记里讲的。它描写了道路,却让读者自己去摸索方向.是不是可以说,每个角色代表一种人生,而您希望通过这些道路的描写,让读者总结出自己的方向?如果请您回答?您觉得我们每个人的方向在哪里?关于生活与现实9 有人说,创作也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您这部作品有没有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您之前的生活状态啊?10 在后记中,您提到主要是讲富商关系与男女关系,但在《青瓷》的世界里,这两种关系好像都不那么纯粹?而且是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面对可能比小说更为复杂的现实,我们应该怎么处理?11 读您的书,我总会想到那句“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什么时候该执着于什么,该前进,该放弃,这个深题您可否给大家一些参考答案?12 在书中,也提到“有些人,见一面就能互相理解,有些人,相处一辈子也非常陌生”,我感触很深,生活中一定也有这样的人吧,您会如何判断呢?13关系的微妙之处,就在于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处。很多情节都体现这一点,这是不是也在提醒所有读者们,我们在生活中,更应该要注重的就是那些以为微不足道的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可能会影响结果?甚至关系成败?关于以后14您的作品系列是不是还在继续进行?下一部作品有在进行中吗?大概是关于什么的?何时会和大家见面?能给大家透露一下吗?

    访谈9-黎靖说《新青瓷》(浮石著)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11, 2012 47:35


    2012年5月23日,资深出版人、写作人,北京博中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编黎靖先生作客《悦读时光》之名家访谈,在节目中与大家分享浮石老师的最新小说——巅峰之作《新青瓷之秘色》,畅聊那些我们不知道的创作故事和细节,以及他眼中的浮石与官场小说。采访提纲1 黎总编作为这部《新青瓷之秘色》的责任编辑,能否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本书的由来,及背后的创作故事?2 在前序中,您也提到,浮石老师的原作《青瓷》已被很多人称之为不可逾越的高峰,现在,自己要推翻自己原来的作品和故事,再造经典,这个难度相当大吧?为何还要有此一试,当时你们是不是也是比较担忧的?这毕竟太冒险了。3 当这部作品在六年时间的创作之后,再次出现在您眼前时,由担忧变成了佩服,而且您提到在这本《新青瓷之秘色》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凤凰涅槃之后的人性光辉,能否结合这本书的内容,给听众朋友阐释您所看到的那些人性的光辉?4 从您对这部作品的透彻分析,觉得您对浮石老师也甚为了解,能不能跟我们聊聊您眼中的浮石老师。5有很多人说,每一个作家第一部作品,或者最负盛名的作品都是与自身经历相关,或者半自传的,从浮石老师传奇式的人生来看,您觉得这本书是这样的自传式吗?有何相同与不同?6 这可能只是一个题外的话题,而事实上,浮石的小说一向很有话题,很有争议性,能否跟我们一些不太了解浮石老师或他的作品的听众和读者聊聊,这些争议在哪里,其中您的观点呢?7 很多人评价这本小说也是精辟分析了“中国式关系”的经典之作,您觉得浮石的“关系”文学为何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有那么多的粉丝和追捧?8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式关系”?9《新青瓷》的出版,以及即将上映的电视剧《青瓷》,让这个题材备受关注,也让这一类小说作品广受好评与追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官场小说吧?我知道你们的博中阳文化有一批这类小说的作品和签约作家等,能否介绍一些?10 您觉得为何这类小说一直备受瞩目,长盛不衰?11 自从周一连线推荐新书之后,这几天就有很多听友和读者一直询问我,什么时候《窑变》出版?真是备受关注,能否给大家透个底?12 能否介绍一下贵社后面是否还有这些作品呢?

    访谈8-李应全《凶猛治国》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11, 2012 50:07


    2012年5月16日,浙江日报记者、编辑李应全老师走进直播室,做客DJ若尘的《悦读时光》节目,一起聊他的著作《凶猛治国 从朱元璋到朱棣》,聊这一段明朝历史中的那些人、那些事访谈提纲:采访提纲:李应全老师从朱元璋到朱棣,为什么会对这一段时代史感兴趣,是什么吸引了你?读这本书,能够感觉得到您对朱元璋这个人,有赞赏也有反对,给我们剖析一下您眼中的朱元璋吧?那么对于朱棣呢?两人是不是都是你所说的“凶猛治国”的典型?在书中,您对于"凶猛治国"这个主题,可以说下了重墨,对于这四个字,能否详细聊一聊"凶猛治国"的产生背景?他是如何进行的?结果如何?从中我们应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我对您在书中写到的一些关于酷刑,各种牢狱体罚印象深刻,这些都是凶猛治国下的重典,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些?比如名称,分别用于何种罪责呢?在这一段历史中,除了以上两个,也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人物,能不能给我们分别几个。(男)近段时间,有很多宫廷戏剧引起大家的眼球,一时热到发红发紫,也让人们看到一些以往不被人看到的古代宫廷里女人们的爱恨情仇。在您的书里,是不是也有这么几个哀婉绝决,或者美妙绝伦的女子的事?大多不太爱看史书的人,关于历史的了解大多是从一些影视剧里了解的,比方说,我最早关于明朝和朱无璋的了解,可能就是从《倚天屠龙记》里,我估计很多人可能也都跟我一样,我看您在书里也写到了明教,这个所谓的邪教组织,很想请问一下,这个组织当时是像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样子吗?教主张无忌等角色是不是都是金庸大师杜撰出来的?在前言中,您提到"只要把历史从象牙塔里解放出来,以具有现代感的文化精品服务普通大众,就不怕无人喝彩",我发现这也概括了您这本书的写作风格,不像大多数史书的类型,您的文字描述引用了很多现代元素,当时为何这样立意?我觉得这样写也有一定的风险吧?喜欢的人很喜欢,觉得有趣,像是现实与古代的穿越,可是,是不是也会有人可能觉得不够严肃呢?本身历史的写作就有一个难题,那就是语言转换的问题,再加上五禽戏上用了一些现代词语的转换,难度更大,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处理的很成功,您是如何做到的.看您的这部作品,看似在看一段历史中或荡气回肠、或细致入微的一些细节与故事,但是又仿佛是在这些历史人物的身上,看到人性中善与恶的反照,这是不是您写此书的本意?您如何从他们身上看到人性的善恶?这些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又具备哪些现实意义呢?人说读史以明智,您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让读者读到些什么?学到些什么?这只是这个系列的第一部,后续是否在进行中呢?

    访谈7-李寅《和谐养生少生病》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11, 2012 50:20


    2012年5月14日,养生作家李寅老师,畅聊养生之道:一位地道的中医通过他的方式告诉你,如何减少错位的养生方法对身体的损害,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书中提供的诸多养生方法简单实用,可供读者选择。掩卷之余,你会发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才是最好的养生方式。养生是个大工程,每天学会一点点,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访谈提纲:.您的书名《和谐养生少生病》中的和谐应该如何理解呢?您在书中,提到一个词叫“辨证论养”,能为大家简单介绍下,什么是辨证论养吗?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吃一些保健品,比光靠饮食来养生,要来的更让人放心,对这样的观念,您怎么看的呢?有些人认为,老年人吃东西得很讲究,很多东西都不适合吃,这种说法对吗?其实现在很多上班族,也很需要养生,在这本书中您提到的很多养生方法对很多年轻人也很适用,老师有打算为上班族们也写一本书吗?10.在这本书里,很多东西都与之前我们的观念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别怕吃肉,还有别把晚饭吃的战战兢兢,火既可以是疾病,也可以是生发之机。别轻易戕害您的生命之本等等的很多观念,都与之前形成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反差。能不能特别介绍一下这些方面,如何得来这些观点,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各种不同的观点呢11.您在书中一直在说药膳,能不能简单说一下,什么是药膳,它的好处?要如何用的好?12.养生,也可以概括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易啊。几十年的生活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那还怎么养生呢?13.最后,您书中介绍了那么多的养生方式,能给我们的广大听众,建议几个比较常用的养生方法吗?在您看来,有哪几条养生之道是大家应该要知道的呢?关于您的生活与工作:您是不是平时生活中也是按照您书中写的这些方式养生呢?那几招是您常用的?可不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养生心得。2.您作为一位专业的中医,在平时的看诊过程中有没有一些特别让你印象深刻的人或者事呢? 3. 很多网友都看了您的著作,也相对应的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体质,应该进行什么样的保健。面对现在这种学习中医的热潮,年轻人应该怎样正确认识中医?4.对那些想要踏入这一行的年轻人,您有些什么样的建议呢?5..在您的书里,有很多关于食物,关于吃的话题,例如药膳啊,还有早中晚应该怎么吃,等等。您是不是对吃特别有研究呢?6.我发现您的这本书,相比于一般的医学工具书来说,更多了一些诙谐幽默的色彩,特别是在语句上面,您也用了很多歌词啊,诗词什么的。您是不是也是一个很有情调的人呢?也是一个比较潮流的人?7.在书的最后,您提到了张悟本。现在社会,人们对养生越来越关注,关于养生的书也越来越多,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在选择养生书上的意见呢?8.老师,我有个问题想问,喝酒是不是也是有好的地方啊?9.老师,有说晨起应该喝一杯盐开水,这样对吗?

    访谈6-青年诗人任轩-野外诗社集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11, 2012 51:28


    2012年 5月9日下午,著名青年诗人任轩走进直播间,做客《悦读时光》节目,与大家分享了他的诗歌创作道路.专访任轩老师提纲: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写诗?文学有很多的表达方式,能给大家讲讲,当初为什么选择诗歌创作呢?3有很多人说,写诗的人其实是很感性,是很情绪化的,您觉得您是属于这样的性格的人吗?4 您是感性多一些的人 还是理性多一些的?5 会写诗 能写诗的人是不是一定是感性多一些的?6 我看到您在网上对自己的职业介绍有写作、雕塑、陶艺、花艺、策展,我记得徐静蕾说过,她想做一个杂家,您觉得您现在算不算一个杂家呢?在这么多职业中,你更喜欢(最喜欢)哪一个?在很多人看来,写作,包括诗歌写作,有的时候就是一种生活状态的文字体现。写作跟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您的诗歌中,也有很多关于生活的话题,听说您从07年开始创作《运河桥诗》能不能说说,在您身上,诗歌创作与生活之间的互相影响与关系呢?说到生活,听说您从小就喜欢喝酒,还创作了诗集叫做《喝到胃痛》,“李白斗酒诗百篇”都说诗人与酒就好似鱼与水一样,是分不开的。在您看来,酒是诗歌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吗?10.很多人觉得非艺术人群,也就是一般的民众,是没有义务去探究诗歌艺术,他们只需要享受,而创作诗歌是诗人要做的事,是诗人该承担的责任,您如何看待这一点?你觉得诗人的责任是什么呢?11.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那些大众来说,诗歌其实还是属于小众性质的产物。很多人对于诗歌仍然一知半解,对此您会给大众一些什么样的建议呢?12 您觉得一首好诗应该具备些什么?13 您觉得一个好的诗人又应该是怎么样的呢?14 对于很多依然对诗歌保持着高度热爱的诗人们,有没有什么共勉的话想对他们说16 对于那些正想走进诗歌殿堂的人们呢?有什么好的建议给他们吗?17 在您眼中,当今中国诗坛的现状是怎样的18 最后,跟我们分享分享您的人生感悟吧,关于人生 关于爱情 关于诗歌 关于理想19 您的下一步计划有什么?有新诗集正在筹备吗?或者其他人生与创作计划。。

    访谈5-丘晓玲《毒胭脂》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4, 2012 48:18


    2012年5月7日,丘晓玲带着她的长篇小说《毒胭脂》作客DJ若尘的《悦读时光》节目,与大家畅聊她的小说创作生涯,分享小说《毒胭脂》的创作故事。访《毒胭脂》作者——丘晓玲老师提纲先给听众朋友们介绍一下,您写这本书的背景和灵感吧,为什么会对写民国时期的故事提起兴趣?很喜欢您的一些描写,比如“晴光朗然,浓白化开,暮蔼浓灰近黑”,发现都与颜色有关,是不是您对色彩有独特的心得?可否说说颜色对于小说或者文学创作的作用与影响?记忆格外深刻的是,您对一段制作胭脂的细节描写,深为惊叹,如此细致的描写,一定是要先作相关的了解吧,是查资料还是本身对这些很有研究呢?写小说的人是不是都要对自己要写的东西所涉及的一些专业性很强的东西进入深入研究,否则就没法有如此详尽细腻的刻画,也就无法引人入用胜?丘老师一定对古诗词韵甚是喜欢吧,书中一曲《春江花月夜》优美至极,在您的笔下,我仿佛回到了书中的时代,在那个歌女牧莺的莺歌琴曲里了,推荐一些平时喜欢的诗家词人或经典作品吧?我想这些都给丘老师的创作提供了很多养分,其实开始创作之前,一定看过很多书吧,能否介绍一下,您是如何开始写作之路的?觉得您小说名字与角色名字都很优美传神,一念难忘,比如毒胭脂啊,惊黛,诗若,牧莺 又良...这小说名和角色名要如何起得好,有无诀窍或技巧,有很多跟我一样喜欢写作的人,可能是入门者,对于这个方面,有时候总想不好有没有您很喜欢的作家或小说家,介绍给大家的您认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您认为一个好的写作者应该是怎样的对您来说,写作意味着什么?对于当代文学创作届的现状,您会作何描述.最近有哪些新的创作在进行吗?能否透露下一步计划?我们节目有个读书分享环节,给大家推荐本你近期看过的值得推荐的好书最后给热爱读书,写小说,坚持写作的朋友们说几句话吧

    访谈4-曾雅娴《男人有风险相爱。》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3, 2012 49:30


    2012年4月25日,曾雅娴带着她的新书《男人有风险,相爱需谨慎》作客DJ若尘的《悦读时光》节目,与大家畅聊男人到底有哪些风险,相爱应该如何谨慎,用她的经验告诉女人那些关于爱情的真相 2012年4月25日,曾雅娴携新书《男人有风险,相爱需谨慎》作客DJ若尘的《悦读时光》,与大家畅聊男人到底有哪些风险,相爱应该如何谨慎,用她的经验告诉女人那些关于爱情的真相。 曾雅娴曾经说:“最好的恋爱就像打麻将,要有点游戏精神。能做到自负盈亏,绝不耍赖,愿赌服输,好聚好散。”但是如何达到这样的境界,远比说的要难。现如今,她觉得如何能让自己更快乐,是最重要的。比如,可以出去旅游,关于恋爱,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要把它太当回儿事儿。 谈到书的名字,曾雅娴说,男人有风险,其实也就是说一个男人有没有责任心,是否忠诚,而有的时候女人对于男人要求太高的,其实只要这个男人对你有责任心就好。她说,有个朋友把她的书名《男人有风险,恋爱需谨慎》,改成了《男女有风险,恋爱需谨慎》,她觉得这样的说法也很对,有的时候事情要两说。有时候也不单单是男人的原因。说到好男人的标准,她说她喜欢的女作家李碧华说,好男人就是将西门庆,武松,武大郎,张大户的优点集于一身的男人。而这样的极品男人应该是不存在的,要是能满足其中的两个条件就不错了。有的时候女人总是要求很多,但是往往很少去反思自我,曾雅娴坦言,当你要求别人之前,先看清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不能苛刻的要求男人一定要怎么样。 曾雅娴说:“好的恋爱是一束光,一扇窗,会让你有天天向上,走向美好世界的感觉,而不是一场战争;而不好的恋爱会让你因为一个人放弃全世界。”所以,在谈恋爱的时候,女人也要有精神支柱,要能先养活的了自己,然后保持不强求的心态,不要太在乎一个人,从实际出发,在恋爱中把握一个度,这样才能过的更加的快乐,保持爱情的新鲜感。 有人会觉得她是个强势的女人,但曾雅娴说自己其实挺小女人的,而且女人就应该有女人的样子。原则上可以强势,但是该小女人的时候要小女人。女人要独立,自尊,学会爱自己,就会不自觉的显得强势,这时就要掌握大女人、小女人之间的度,尤其在爱情里要稍微的糊涂。男人如果喜欢你,就会接受你的一切,自信而优秀的男人不会设置任何条件给对方,而这样的男人也能让他的女人更加光彩。有些人在经历了一段爱情之后就不愿再爱,不再相信爱情,曾雅娴说,这其实是一段时间的回忆,每个时段对爱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曾雅娴觉得“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观点是不对的,其实没有任何一个女人愿意和坏男人在一起,而能找到一个可以一起过平淡、琐碎生活的人一起到老才是最重要的。说到女人的矜持与等待,她说:“在年轻的时候可以多尝试,但是当进入一定年龄阶段的时候,等待就是在荒废你的青春。爱要说出来,优秀的男人是经不起等待的,无论结果是怎样的,坚持下去,给自己一个机会,至少内心是圆满的。”在面对爱情的时候,女孩儿往往会显得更紧张与敏感,所以当遇到爱情时,该浓烈时要浓烈,该清淡时也要清淡。毕竟人生可得到的东西不多,如果能放的开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吧。 最后谈到如何保持爱情的新鲜感,曾雅娴说,爱情最终会转化为亲情,只有亲情才能更为长久,最重要的是要彼此之间的信任,沟通。对于任何人而言,理性永远离不了感性,要清楚的知道生活中可以有梦,但是不能整天做白日梦。爱是相互的,不要只考虑物质,勇敢的追寻那份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

    访谈3-郑凡《爱的CEO》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3, 2012 49:08


    2012年4月18日,郑凡带着他的新书《爱的CEO》作客DJ若尘的《悦读时光》节目,与大家畅聊婚姻家庭中的种种问题,以丰富的经验教你如何打响婚姻保卫战。提纲:1 在你的介绍里,有提到婚姻侦探这个职业,能不能先跟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婚姻侦探,都做哪些事情,你的本职工作就是这个吗?2 你从事了多少年这个工作了,主要流程是怎么样的?3 从你的书中了解到,大多数的咨询内容都来自于你的博客,平时有电话或现场咨询的吗?这些咨询全是免费的还是会产生费用的?具体得怎样划分的呢?4 在你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经济发展状况与离婚率成反比,经济萎缩时离婚率下降,经济繁荣时离婚率上升。”能否请问你,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局面呢?5 说离婚,其实就包含了很多的问题和现象,能否给我们总结一下,以你的经验来说,大致包含哪些原因导致离婚?6 婚外情成为我国婚姻的头号杀手,那导致婚外情、导致“中国式离婚”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方面呢。7 “闪婚”“闪离”“出轨”“第三者”这似乎是我们当前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了,这是我们视觉疲劳造成的麻木感,还是婚姻双方对于家庭关系的无力感,这种状态你觉得以后还会继续,或者更加糟糕吗?有没有什么办法来控制或者说遏制呢?8 婚外情。。出轨,第三首。。这个好像是你书中提到最多的关于婚姻问题的关键字,在书中,你也给大家支招哈,比如说“别轻易向小三投降”、“遭遇第三者时需要理性和冷静”,可是真的遇到了这类问题,脑子一茫,真可能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能不能给大家讲讲,怎么来冷静啊,理性啊,应该做些什么呢?9 5、你也成功劝退过很多的第三者,从中你感觉到他们心中最薄弱或者最脆弱的地方是什么呢?比方说,如果我是一个受此困扰的妻子,能不能给我一些培训,要怎么样去劝退这些介入我的婚姻的人呢?9 婚姻出现问题,除了外遇的问题,可能跟时间久了彼此感觉的平淡啊,生活中婆媳的摩擦啊,都说“结婚了,麻木了,新鲜感没有了,N年之痒要来了”,那夫妻间怎么样才能持续保持住当初的那份新鲜感呢?10 婆媳问题一直都是婚姻生活的“重头戏”,尤其对于新婚夫妇,作为女方,怎么才能和婆婆融洽相处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大家吗?11 有一种特别不应该在婚姻中出现的问题,就是家暴问题,对此,你也经手过很多的有这样问题的案例,能不能介绍一下你给类似这样的家庭的一些建议或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比较通用的步骤或者手段能免受伤害? 12 另外,你在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说女方要求男方“婚前有房”是个“杯具”,这似乎有悖于常理,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这样说的原因呢13从你的书中看到那么多的咨询者讲述关于婚姻中两人存在的问题,感觉婚姻就像洪水猛兽一样,会让人心寒却步,你眼中大部分的婚姻都是充满背叛欺瞒或者外遇家暴的,很想问一下,你还相信婚姻吗?还相信因爱而结合这件事吗?你觉得怎么样才能有一段美好的家庭呢,婚姻中的男人女人各自应该要做好哪些方面?能不能给大家支支招?

    访谈2-流浪的猫猫《35岁单身女子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3, 2012 51:03


    2012年4月11日,流浪的猫猫带着她的新书《35岁单身女子的沙发客之旅》走进直播间,作客DJ若尘的《悦读时光》节目,跟大家分享她的梦想 她的旅行 她的人生,与你分享如何用最少的钱去旅行,分享沙发客旅行中的种种有趣故事,分享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人生的点滴思考行在路上,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当初的你在什么机缘下走上独行世界的梦想之路的很多的听众朋友们,最好奇的是你是怎样实现的,从一开始到现在,能介绍一下你的沙发客之旅吗 是怎样开始的,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的介绍一下你眼中的世界吧 可以选一些特色的风土人情的国度和地方 所行所想你的旅行 因着方式的不同,与别人所能感知的内容也不一样,除了风光与景色,还有当地人们的生活,是不是遇见了很多不同的人,有很多别样的故事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旅程,这一点对于你来说是否格外深刻,有趣的难忘的感动的一些事情可以说一说今天带来了这本新书,介绍一下书的一些内容吧你希望哪类人群来做你的读者你希望读者从书中读到些什么,感受到些什么?在你一路走过来的过程中,不管是看到你的书,你的照片,还是你一直坚持的心,我觉得一直有一个叫梦想的东西在闪耀,关于梦想 和大家说点你的 以及你想给那些有着相似梦想的人想说的话吧下一步有哪些计划还会坚持这样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世界吗你书名写到了单身女子,有没有想过,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一起去看更多的美景,感受更多的风土人情,其实你觉得,你一直不停的行走,是在找寻什么?曾经希望出本写着自己名字的书,现在也实现了,当下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最后给那些向往旅游又被世事牵住脚步的人说点什么吧

    访谈1-李静淑《聪明的“杀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3, 2012 45:26


    2012年4月1日,李静淑女士从韩国来到杭州,携新书《聪明的“杀手”——我在华尔街的日子》作客HY960华语之声直播间,接受若尘的独家专访,和你聊一聊那些在华尔街奋斗拼杀的职场生涯,以及关于成功的种种经历。嘉宾介绍:她出生于韩国。小时候随父亲离开韩国,在欧洲和美国完成了学业。从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学校毕业后,远赴美国卫尔斯利女子学院攻读政治学,后又读完MBA课程。精通韩语、英语、法语等三国语言,目前正在学习中文。  1987年初登华尔街,在国际金融的中心舞台活跃13年。在第一家公司“巴林证券”,她从销售助理起步,最终晋升到副总位置。后来,她跳槽“里昂证券”,担任理事并具体负责了首尔分公司的开设业务。在华尔街,她外号“杀手”,是一名业界公认的韩国股市分析专家,也是众多证券公司竞相争取的人才。  2000年,她从华尔街急流勇退,回首尔后投身支援韩国、柬埔寨和蒙古等国家非营利机构的事业,并在KDI国际政策学院主讲经营交流课。作品介绍:新书介绍:《聪明的杀手(我在华尔街的日子)》由李静淑等编著。   作者自序:对我而言,华尔街是集惊人的压迫感和压力、永无止境的工作、卑劣而自私的同事,以及所有让人疲惫不堪的因素之大成的场所。   不过,经过长久的努力让买卖双方走到一起,最终完成交易的瞬间总能让我异常兴奋。尤其是发挥我自己的创意成交一桩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交易时,心中的喜悦简直难以用语言表达。尽管同事们笑称我那神奇的感觉为“杀手本能”,但我却以为它更接近“热情”,而非“本能”。   我开始思索工作的意义。金钱,挣多挣少真的不太重要。可惜在华尔街工作的大多数人,只为金钱工作。其结果,自然是出现早衰现象。且很快就会迎来幻想破灭的悲惨瞬间。金钱永远无法替代工作中倾注热情时所能得到的满足感和充足感。《聪明的”杀手”》李静淑女士 采访提纲:所有金融业学子都对华尔街充满憧憬和向往,而真正进入其中,其实是怎样的五个月的努力成就 第一单,这五个月是怎样度过的初入正林时,每天的工作时间会拖长到14个小时,而且从不停手,是不是每一个想要在华尔街成功的人,都必须要经过这样的阶段在如同鲨鱼君般的职场中,您是如何应对各方的明枪暗剑的?您的第一个大客户是怎样获得的,可以简单说说过程和要点吗?大生产者用了三年时间,有140万美元的业绩,这个过程虽然只是轻描淡写,但是一定也是如打仗一般,能不能讲讲当中的苦辣酸甜?您如何给这本书定义,指导书,小说,自传?您最希望哪类人群看这本书?您最希望读者从书中看到或学到什么?如何建立属于自己的流通网络?工作在华尔街,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在书的最后,您提到投资别人的人生,是什么让您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选择另一种人生?能不能说说这段时间,您是如何投资和帮助别人的您觉得最有意义的人生是怎样的?您最大的心愿是?接下来还有哪些计划,方便透露吗,比如继续出书啊或者?

    Claim 【悦读时光 | 访谈】

    In order to claim this podcast we'll send an email to with a verification link. Simply click the link and you will be able to edit tags, request a refresh, and other features to take control of your podcast page!

    Claim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