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一至週五晚上九點至九點半於臺北廣播電臺FM93.1首播。 節目中除由楊照老師主述文學作品外,以呈現豐富聆聽效果,輕鬆但具深度為節目氛圍訴求,希望藉此傳遞書籍的力量。 喜歡讀書,可將人類的智慧融入個人生命的內涵。「楊照談書」節目以臺灣文學及人文歷史為架構,透過分享閱讀經驗與心得及推薦書單,帶領民眾一同進入書本的世界。
劍橋大學教授大衛.朗西曼圍繞著這些核心問題,穿越近三百年的公民社會思想歷程。本書不僅是回溯思想進展的歷史,更是我們的現在,也指引著未來。藉由十二位時代哲人與其著作,檢視當下社會的難題,深思此後的方向。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書選錄二十餘篇歐陽竟無的重要論述、書信、講稿,可從中體會他對於佛法的思想。在佛學研究上,歐陽竟無同時注重當代性,認為佛學本不離社會、不離民眾,而當時中國的現實混亂、社會充斥的迷信與虛無,則應由佛法對應處理、力挽狂瀾,其對於佛法思想帶入儒學的思想鋪成,仍值得參讀。今日讀歐陽竟無的文章,或可從儒佛相爭的一頁歷史裡,多角度領會歐陽竟無的佛法演繹,洞見靈光。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30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去聽臺北搶先聽:https://tradio.gov.taipei/channel/ODY4 本書選錄二十餘篇歐陽竟無的重要論述、書信、講稿,可從中體會他對於佛法的思想。在佛學研究上,歐陽竟無同時注重當代性,認為佛學本不離社會、不離民眾,而當時中國的現實混亂、社會充斥的迷信與虛無,則應由佛法對應處理、力挽狂瀾,其對於佛法思想帶入儒學的思想鋪成,仍值得參讀。今日讀歐陽竟無的文章,或可從儒佛相爭的一頁歷史裡,多角度領會歐陽竟無的佛法演繹,洞見靈光。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27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去聽臺北搶先聽:https://tradio.gov.taipei/channel/ODY4 置身資訊量爆炸的第三個千禧年,陪你思考再進化!三位作者從科學家的思考工具箱中,提煉出適用所有領域的實用框架,幫助我們在複雜多變的世界與其他人互動。這套工具更能廣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我們要判讀什麼資訊、要做什麼決定、要計畫或跟人合作什麼事,也不論個人、家長、家族、群體或組織,統統用得上!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26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去聽臺北搶先聽:https://tradio.gov.taipei/channel/ODY4 置身資訊量爆炸的第三個千禧年,陪你思考再進化!三位作者從科學家的思考工具箱中,提煉出適用所有領域的實用框架,幫助我們在複雜多變的世界與其他人互動。這套工具更能廣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我們要判讀什麼資訊、要做什麼決定、要計畫或跟人合作什麼事,也不論個人、家長、家族、群體或組織,統統用得上!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25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去聽臺北搶先聽:https://tradio.gov.taipei/channel/ODY4 為了理解周遭世界,人們往往虛構出有目的性的精彩故事,人們也愛好奇異和神秘的事物,以及秘密和幻想,然而,當人們無法區分事實和虛構、真相和虛假,或現實和幻想時,就會產生問題。本書主題正呼應了陰謀論近年來異常興盛的現象,無論是對懷疑論者還是信徒,本書都能顛覆人們既有的信仰,激勵批判性思維,是幫助我們在複雜世界中辨別事實與虛構的明燈。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24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去聽臺北搶先聽:https://tradio.gov.taipei/channel/ODY4 為了理解周遭世界,人們往往虛構出有目的性的精彩故事,人們也愛好奇異和神秘的事物,以及秘密和幻想,然而,當人們無法區分事實和虛構、真相和虛假,或現實和幻想時,就會產生問題。本書主題正呼應了陰謀論近年來異常興盛的現象,無論是對懷疑論者還是信徒,本書都能顛覆人們既有的信仰,激勵批判性思維,是幫助我們在複雜世界中辨別事實與虛構的明燈。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23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去聽臺北搶先聽:https://tradio.gov.taipei/channel/ODY4 本書選錄王國維近四十篇的學術發表與讀書筆記:作為第一位捧讀叔本華、尼采原文書的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於〈紅樓夢評論〉中史無前例地以西方哲學美學觀點切入探討;身為首位以西洋戲劇典範審視宋元戲曲的學者,一反歷來偏見,寫成一部洞見中國俗文學崇高藝術成果的《宋元戲曲史》;而在古史器物研究的集大成《觀堂集林》裡,提出前所未有的「二重證據法」,一別於當時流行的乾嘉考據之學。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20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去聽臺北搶先聽:https://tradio.gov.taipei/channel/ODY4 本書選錄王國維近四十篇的學術發表與讀書筆記:作為第一位捧讀叔本華、尼采原文書的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於〈紅樓夢評論〉中史無前例地以西方哲學美學觀點切入探討;身為首位以西洋戲劇典範審視宋元戲曲的學者,一反歷來偏見,寫成一部洞見中國俗文學崇高藝術成果的《宋元戲曲史》;而在古史器物研究的集大成《觀堂集林》裡,提出前所未有的「二重證據法」,一別於當時流行的乾嘉考據之學。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19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去聽臺北搶先聽:https://tradio.gov.taipei/channel/ODY4 本書引領我們展開一趟與生存智慧碰撞的旅程。作者深入消失中的文化,傾聽冰冷的河水從英屬哥倫比亞流到阿拉斯加,足跡從海洋延伸到沙漠,從一朵雲的色澤或一道彎曲的水流中,讀出人類複雜的生存智慧,體悟和「現代人」完全不同的人生哲學。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18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去聽臺北搶先聽:https://tradio.gov.taipei/channel/ODY4 本書引領我們展開一趟與生存智慧碰撞的旅程。作者深入消失中的文化,傾聽冰冷的河水從英屬哥倫比亞流到阿拉斯加,足跡從海洋延伸到沙漠,從一朵雲的色澤或一道彎曲的水流中,讀出人類複雜的生存智慧,體悟和「現代人」完全不同的人生哲學。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17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去聽台北搶先聽:https://tradio.gov.taipei/channel/ODY4 本書介紹陳聽安所參與的或主持台灣歷年的經濟、財稅、健保三大重要改革,及其步入晚近生活的理念。清代名臣紀曉嵐的老師陳伯崖的:「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是他所嚮往的境界。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16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去聽台北搶先聽:https://tradio.gov.taipei/channel/ODY4 本書介紹陳聽安所參與的或主持台灣歷年的經濟、財稅、健保三大重要改革,及其步入晚近生活的理念。清代名臣紀曉嵐的老師陳伯崖的:「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是他所嚮往的境界。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13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去聽台北搶先聽:https://tradio.gov.taipei/channel/ODY4 呂思勉受民族史學與白話文潮流影響,撰述第一本白話中國通史與多本中學歷史教科書,奠定其「民國四大史家」的重要地位。本書選錄三十餘篇呂思勉的文章,期望讀者能夠看見呂思勉的生命經歷如何促使他奮勉問學、堅持他的學術與教育理念,進而理解其關照、改變現實的殷切盼望。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12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去聽台北搶先聽:https://tradio.gov.taipei/channel/ODY4 呂思勉受民族史學與白話文潮流影響,撰述第一本白話中國通史與多本中學歷史教科書,奠定其「民國四大史家」的重要地位。本書選錄三十餘篇呂思勉的文章,期望讀者能夠看見呂思勉的生命經歷如何促使他奮勉問學、堅持他的學術與教育理念,進而理解其關照、改變現實的殷切盼望。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11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用禮物為世界命名,想像一個以生態體系為模型的全新經濟。本書借鑒原住民將漿果、水和陽光等大自然的豐盛視為禮物的智慧,將人類「市場經濟」與自然界遍存的「禮物經濟」做了深刻對比。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10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用禮物為世界命名,想像一個以生態體系為模型的全新經濟。本書借鑒原住民將漿果、水和陽光等大自然的豐盛視為禮物的智慧,將人類「市場經濟」與自然界遍存的「禮物經濟」做了深刻對比。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9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本書集合了十七位大學教授撰寫家中長輩輾轉流離的事蹟,作者群在各學術領域皆有卓越表現,書中故事從多角度爬梳,並謹慎求證與撰稿,可視為那個時期社會百態的記錄,期待為那個動亂的大時代留下一些庶民的歷史見證。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6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本書集合了十七位大學教授撰寫家中長輩輾轉流離的事蹟,作者群在各學術領域皆有卓越表現,書中故事從多角度爬梳,並謹慎求證與撰稿,可視為那個時期社會百態的記錄,期待為那個動亂的大時代留下一些庶民的歷史見證。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5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本書選錄三十餘篇陳垣的著述與演講,綜觀他一生中不同階段的轉變。像是陳垣因為具有史家與基督徒的二重身分,研究關懷多為宗教相關的史學題目,以此奠定其「民國四大史家」的重要學術地位;抗戰期間,他更透過《通鑑胡注表微》表明對時局的看法;與子書信中則讓我們看到陳垣既有身為父親的關愛,亦不失學者風範的嚴謹家風。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4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本書選錄三十餘篇陳垣的著述與演講,綜觀他一生中不同階段的轉變。像是陳垣因為具有史家與基督徒的二重身分,研究關懷多為宗教相關的史學題目,以此奠定其「民國四大史家」的重要學術地位;抗戰期間,他更透過《通鑑胡注表微》表明對時局的看法;與子書信中則讓我們看到陳垣既有身為父親的關愛,亦不失學者風範的嚴謹家風。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3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本書和《心向群山》、《故道》一同構成羅伯特.麥克法倫的生涯代表作「地景與人心三部曲」。也正是在本書,麥克法倫開始正式施展他全套的文學本領,讓讀者跟著他打開視覺、聽覺、觸覺,從難以言喻的荒野地景中,一一指認出自然的神奇及神袐性,並召喚出我們面對荒野時生出的種種情緒。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6月2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本書和《心向群山》、《故道》一同構成羅伯特.麥克法倫的生涯代表作「地景與人心三部曲」。也正是在本書,麥克法倫開始正式施展他全套的文學本領,讓讀者跟著他打開視覺、聽覺、觸覺,從難以言喻的荒野地景中,一一指認出自然的神奇及神袐性,並召喚出我們面對荒野時生出的種種情緒。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30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一部跨地域的太平洋史必然充滿人物、事件與記憶,而唯有把故事與更多的故事、地點相連結,「太平洋」完整的意義才會浮現。因此,本書特別將敘事焦點放在時代浪尖上的個體,試圖還原當時人們面對眼前巨變的情景。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29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一部跨地域的太平洋史必然充滿人物、事件與記憶,而唯有把故事與更多的故事、地點相連結,「太平洋」完整的意義才會浮現。因此,本書特別將敘事焦點放在時代浪尖上的個體,試圖還原當時人們面對眼前巨變的情景。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28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本書選錄四十餘篇章太炎的著作與演講:從〈自述學術次第〉可見其思想與環境變遷之間的關聯,及小學之於經史的重要性。而在歷經晚清劇變後,他大幅修訂《訄書》,敘述其對學術與社會現實的觀點;他認為西方文明因有宗教作基礎而強大,從而重視佛教與法律意識,此於〈無神論〉、〈佛學演講〉等皆可見其主張。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27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本書選錄四十餘篇章太炎的著作與演講:從〈自述學術次第〉可見其思想與環境變遷之間的關聯,及小學之於經史的重要性。而在歷經晚清劇變後,他大幅修訂《訄書》,敘述其對學術與社會現實的觀點;他認為西方文明因有宗教作基礎而強大,從而重視佛教與法律意識,此於〈無神論〉、〈佛學演講〉等皆可見其主張。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26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花就像人,想畫得好,除了了解它撫摸它,最好還把自己變成它。 當你變成它,會驚訝地發現:奇怪!為什麼即使狂風驟雨之後折斷的枝葉、凋零的花朵,還是那麼美!那麼自然?即使是蟲咬的、風摧的,那些斑駁殘破仍然美。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23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花就像人,想畫得好,除了了解它撫摸它,最好還把自己變成它。 當你變成它,會驚訝地發現:奇怪!為什麼即使狂風驟雨之後折斷的枝葉、凋零的花朵,還是那麼美!那麼自然?即使是蟲咬的、風摧的,那些斑駁殘破仍然美。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22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本書集結國際知名史學大師霍布斯邦於1962到2005年間至世界各地演講的文稿及專著文章,體現四十年來霍布斯邦對民族主義的銳利觀察及思索。在民族主義大行其道的當代,本書提供對此一複雜議題深刻的批判與見解。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21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本書集結國際知名史學大師霍布斯邦於1962到2005年間至世界各地演講的文稿及專著文章,體現四十年來霍布斯邦對民族主義的銳利觀察及思索。在民族主義大行其道的當代,本書提供對此一複雜議題深刻的批判與見解。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20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在時代劇變的千錘百鍊下,民國學者們在極端高壓的環境中冶煉出各式思想觀點,期望為人民、為國家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而這些思想觀點,至今仍存續於臺灣的文化脈絡中,「展讀民國人文」系列便是希望重新發掘民國學思的精粹與價值,照亮現代社會蒙昧不明的暗處。 以上內容擷取三民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19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在時代劇變的千錘百鍊下,民國學者們在極端高壓的環境中冶煉出各式思想觀點,期望為人民、為國家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而這些思想觀點,至今仍存續於臺灣的文化脈絡中,「展讀民國人文」系列便是希望重新發掘民國學思的精粹與價值,照亮現代社會蒙昧不明的暗處。 以上內容擷取三民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16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透過珍貴的文獻整理與口述訪談,重建台灣客家青年曾經的光輝與不凡。作者張典婉爬梳這段曾被遺忘的歷史,一一掀開前輩走過足跡及壯闊行腳,補足台灣散落的拼圖,帶領讀者穿越時空,感受百年前客籍台灣知識菁英如何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讓隱沒的過去得以被世人重新認識。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15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透過珍貴的文獻整理與口述訪談,重建台灣客家青年曾經的光輝與不凡。作者張典婉爬梳這段曾被遺忘的歷史,一一掀開前輩走過足跡及壯闊行腳,補足台灣散落的拼圖,帶領讀者穿越時空,感受百年前客籍台灣知識菁英如何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讓隱沒的過去得以被世人重新認識。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14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本書兩位作者希瑟及拉普利認為,以羅馬的案例而言,帝國的解體不應歸咎於外來族群,而是因為在帝國的經濟與政治勢力向外緣地區擴張時,促成新的邊境聯盟、新的移民,以及區域衝突,進而削弱了帝國中心的實力。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現代西方,自此我們就會問:現代西方會不會像羅馬帝國一樣,走向衰亡的末日呢?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13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本書兩位作者希瑟及拉普利認為,以羅馬的案例而言,帝國的解體不應歸咎於外來族群,而是因為在帝國的經濟與政治勢力向外緣地區擴張時,促成新的邊境聯盟、新的移民,以及區域衝突,進而削弱了帝國中心的實力。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現代西方,自此我們就會問:現代西方會不會像羅馬帝國一樣,走向衰亡的末日呢?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12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作者李德輝寫下父親不尋常的人生經歷,作為德國駐北京長達九年的資深記者,他也寫出他對近年中國變化的觀察,以批判的角度道出中國幾波人權議題出現之際,福斯公司和德國政府面臨的考驗和壓力,以及對西方當前困局的反思。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9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作者李德輝寫下父親不尋常的人生經歷,作為德國駐北京長達九年的資深記者,他也寫出他對近年中國變化的觀察,以批判的角度道出中國幾波人權議題出現之際,福斯公司和德國政府面臨的考驗和壓力,以及對西方當前困局的反思。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8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透過探討末日,作者深入當前支持或反對每種可能性的最佳證據。書中沒有複雜的數學運算,而是採用平易近人而有趣的文筆和恰到好處的插圖,透過現實中不斷仍在變動的知識,讓我們看到人類雖渺小,卻擁有可以超越平凡生活、放眼虛空能力。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7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透過探討末日,作者深入當前支持或反對每種可能性的最佳證據。書中沒有複雜的數學運算,而是採用平易近人而有趣的文筆和恰到好處的插圖,透過現實中不斷仍在變動的知識,讓我們看到人類雖渺小,卻擁有可以超越平凡生活、放眼虛空能力。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6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詩緒》是詩人羅智成透過長時期教學自我學習到、體悟到的東西,記錄了將抽象、模糊理念行諸文字的艱困,建構理論能否通過驗證的警惕,實際經驗能否裝進理想模式的估量,以及脫口而出的心路歷程。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5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詩緒》是詩人羅智成透過長時期教學自我學習到、體悟到的東西,記錄了將抽象、模糊理念行諸文字的艱困,建構理論能否通過驗證的警惕,實際經驗能否裝進理想模式的估量,以及脫口而出的心路歷程。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2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日本社會文化觀察家 茂呂美耶,從日本社會的演進脈絡中,一一檢視,直面日本人口老化、少子化對國家產生的危難議題,進行多面的探索。日本正在經歷人類之前從未經歷過的人口轉型,台灣也正朝這個方向發展。此書是理解日本當下社會問題的重要讀本,也可作為台灣的借鑑參考。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5月1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日本社會文化觀察家 茂呂美耶,從日本社會的演進脈絡中,一一檢視,直面日本人口老化、少子化對國家產生的危難議題,進行多面的探索。日本正在經歷人類之前從未經歷過的人口轉型,台灣也正朝這個方向發展。此書是理解日本當下社會問題的重要讀本,也可作為台灣的借鑑參考。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4月30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每一座雕像的誕生,都不只是對個人榮耀的頌揚,更是某個時代、某群人意念的凝結。它們象徵權力、信仰或崇拜,成為集體記憶的投射。推倒一座雕像,並不會泯滅歷史,也並非否定過去,而是一種重新解讀的開始。倒下的偶像,講述的不只是它被推翻的原因,更是我們如何看待歷史、看待彼此的深刻問題。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4月29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每一座雕像的誕生,都不只是對個人榮耀的頌揚,更是某個時代、某群人意念的凝結。它們象徵權力、信仰或崇拜,成為集體記憶的投射。推倒一座雕像,並不會泯滅歷史,也並非否定過去,而是一種重新解讀的開始。倒下的偶像,講述的不只是它被推翻的原因,更是我們如何看待歷史、看待彼此的深刻問題。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4月28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美食名家朱振藩以別出心裁的視角,將周作人、梁實秋、胡適之、郁達夫、林語堂、于右任、孫中山、唐魯孫、逯耀東、汪曾祺、蘇曼殊等二十位近現代風流人物的飲食生活作為主線,勾勒出一幅交織著色香味與情感哲思的美食人文長卷。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4月25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美食名家朱振藩以別出心裁的視角,將周作人、梁實秋、胡適之、郁達夫、林語堂、于右任、孫中山、唐魯孫、逯耀東、汪曾祺、蘇曼殊等二十位近現代風流人物的飲食生活作為主線,勾勒出一幅交織著色香味與情感哲思的美食人文長卷。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4月24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從文物進入思想,探索古人眼中的宇宙與世界、他人與自己,看他們如何回應世界的變動、滿足自己內心的渴求—中國哲學「天」與「人」的觀念現形記。從文物觸摸中國哲學世界,提供今人能安頓身心與值得堅守的內在精神。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集節目於臺北廣播電臺 114年4月23日晚上9點至9點30分播出 從文物進入思想,探索古人眼中的宇宙與世界、他人與自己,看他們如何回應世界的變動、滿足自己內心的渴求—中國哲學「天」與「人」的觀念現形記。從文物觸摸中國哲學世界,提供今人能安頓身心與值得堅守的內在精神。 以上內容擷取博客來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