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主播
软件开发是一个团队高度协作的工作过程。一旦个人的工作承诺被不断地打破,就会打乱团队的工作节奏——变更、延期、缺陷等问题接踵而至。团队和组织就被迫要在质量、成本与进度之间进行平衡,最终走上质量债务累积的不归路。
软件开发是一个团队高度协作的工作过程。一旦个人的工作承诺被不断地打破,就会打乱团队的工作节奏——变更、延期、缺陷等问题接踵而至。团队和组织就被迫要在质量、成本与进度之间进行平衡,最终走上质量债务累积的不归路。
几乎大部分的商业软件,都需要团队来开发。在公司里,我们把分配到一起工作的一群人叫做“团队”。不过叫团队的,未必就是团队。理想中的团队,是一群人在工作上紧密联结,形成1+1 > 2的合力。一群人一起工作的模式,与一个人独立工作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如何让团队中的个人在工作中紧密衔接,便是团队形成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几乎大部分的商业软件,都需要团队来开发。在公司里,我们把分配到一起工作的一群人叫做“团队”。不过叫团队的,未必就是团队。理想中的团队,是一群人在工作上紧密联结,形成1+1 > 2的合力。一群人一起工作的模式,与一个人独立工作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如何让团队中的个人在工作中紧密衔接,便是团队形成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的进步固然是服务升级的推动因素,但光有技术,却未必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与市场。IBM这个曾经的技术霸主的服务转型之路,或许能让你重新思考一下IT企业的发展之路。
技术的进步固然是服务升级的推动因素,但光有技术,却未必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与市场。IBM这个曾经的技术霸主的服务转型之路,或许能让你重新思考一下IT企业的发展之路。
程序员认为自身的技术很重要,这点并没有错,但仅仅看到这一点却是一叶障目。“‘IT行业瞬息万变'这句话不是说给程序员的。因为10年、20年前的部分技术都在,就算是30年前的技术也不过是穿了个马甲再来,本质不变。”看清了这一点,程序员就应该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壁垒势必会弱化。一旦软件企业之间的技术能力不再有什么差异,产品就会趋于同质。大家卖的软件都差不多,拼的就会是哪一家提供的软件服务更好了。
程序员认为自身的技术很重要,这点并没有错,但仅仅看到这一点却是一叶障目。“‘IT行业瞬息万变’这句话不是说给程序员的。因为10年、20年前的部分技术都在,就算是30年前的技术也不过是穿了个马甲再来,本质不变。”看清了这一点,程序员就应该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壁垒势必会弱化。一旦软件企业之间的技术能力不再有什么差异,产品就会趋于同质。大家卖的软件都差不多,拼的就会是哪一家提供的软件服务更好了。
科学研究证实,大脑是思维的物质基础。你怎么想,便会怎么说。你与老板沟通的生物基础,便是各自大脑的思维偏好。本期节目,我们从前沿脑科学的的角度谈谈职场沟通。搞定老板、同事,统统不在话下!
科学研究证实,大脑是思维的物质基础。你怎么想,便会怎么说。你与老板沟通的生物基础,便是各自大脑的思维偏好。本期节目,我们从前沿脑科学的的角度谈谈职场沟通。搞定老板、同事,统统不在话下!
活多 → 人少 → 加班 → 离职 → 活多 → 人少 → 加班……想要打破死循环,你需要系统化的人员容量与可用性的解决方案。听《项目经理看过来》,看看Peter如何制定短、中、长三期方案,实打实地改善加班问题。
以前,我们专注于软件项目的需求,而忽略了具有产品属性的服务需求。后来,我们意识到客户还需要很多其他的服务,便指派了“大项目经理”。“大项目经理”搞不定,不是单纯地因为他能力不够,而是客户的服务交付需求是全方位而立体化的(5Ws)。因此,不要寄希望于一个Super PM,而应该系统化地管理服务交付。
活多 → 人少 → 加班 → 离职 → 活多 → 人少 → 加班……想要打破死循环,你需要系统化的人员容量与可用性的解决方案。听《项目经理看过来》,看看Peter如何制定短、中、长三期方案,实打实地改善加班问题。
以前,我们专注于软件项目的需求,而忽略了具有产品属性的服务需求。后来,我们意识到客户还需要很多其他的服务,便指派了“大项目经理”。“大项目经理”搞不定,不是单纯地因为他能力不够,而是客户的服务交付需求是全方位而立体化的(5Ws)。因此,不要寄希望于一个Super PM,而应该系统化地管理服务交付。
软件项目除了产品属性,还有服务属性。大多数人只看重交给客户一个软件产品,却忽视了产出这个软件产品的过程中,客户同样需要、但又没明确提出来的服务。这会导致,你明明给了客户一个还算不错的软件,却收获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抱怨。
软件项目除了产品属性,还有服务属性。大多数人只看重交给客户一个软件产品,却忽视了产出这个软件产品的过程中,客户同样需要、但又没明确提出来的服务。这会导致,你明明给了客户一个还算不错的软件,却收获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抱怨。
同行评审作为保障软件质量的两大环节之一(另一大环节,请参阅《Bug or Bomb? 缺陷还是炸弹?》),其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普遍性已无需多言。可做着做着,都走了样。今天我们延续之前的讨论,想要做好同行评审,便要从它的过程下手——程序步骤、方法和人。
同行评审作为保障软件质量的两大环节之一(另一大环节,请参阅《Bug or Bomb? 缺陷还是炸弹?》),其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普遍性已无需多言。可做着做着,都走了样。今天我们延续之前的讨论,想要做好同行评审,便要从它的过程下手——程序步骤、方法和人。
创业阶段的企业只关注直接支持产品交付的活动(比如编码),因此在内部管理上是随意而混沌的,几乎没有完整的规则和制度。管理上的粗放造就了极大的灵活性——他们可以全权接纳客户变更,自如地调配人员,任意选择看似最佳的工作方法,快速决策……这些都是H公司得以快速成长的动力。也恰恰是这些,导致了他们无法有效管理变更,无法核算人力投入,依赖个别人员的个人能力,决策短视。蒸蒸日上的创业公司,是新晋PM技术与管理思维转换的第一站。跨过这道门槛,PM的管理才能从纸上谈兵变为脚踏实地。
创业阶段的企业只关注直接支持产品交付的活动(比如编码),因此在内部管理上是随意而混沌的,几乎没有完整的规则和制度。管理上的粗放造就了极大的灵活性——他们可以全权接纳客户变更,自如地调配人员,任意选择看似最佳的工作方法,快速决策……这些都是H公司得以快速成长的动力。也恰恰是这些,导致了他们无法有效管理变更,无法核算人力投入,依赖个别人员的个人能力,决策短视。蒸蒸日上的创业公司,是新晋PM技术与管理思维转换的第一站。跨过这道门槛,PM的管理才能从纸上谈兵变为脚踏实地。
甲方公司是一家大型证券公司旗下的软件公司,有着一套标准的项目管理流程与规范,常年外包软件项目。这次,他们选择了一家极具性价比的新供应商。乙方公司是一家百人规模的民营企业,首次接触到像甲方公司这样利润丰厚的金融外包项目。结果,这个预计8个月的项目延期了5个多月才勉强交付。甲方对乙方的满意度,也降到了冰点。到底是什么,蚕食了乙方的利润?降低的甲方的满意度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甲方公司是一家大型证券公司旗下的软件公司,有着一套标准的项目管理流程与规范,常年外包软件项目。这次,他们选择了一家极具性价比的新供应商。乙方公司是一家百人规模的民营企业,首次接触到像甲方公司这样利润丰厚的金融外包项目。结果,这个预计8个月的项目延期了5个多月才勉强交付。甲方对乙方的满意度,也降到了冰点。到底是什么,蚕食了乙方的利润?降低的甲方的满意度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惊奇队长那篇,我们从语义的角度,谈了测试只能“保障”软件的质量,而非“保证”质量。今天,我们从缺陷引入的角度,谈谈软件的质量还能如何得到保障。
惊奇队长那篇,我们从语义的角度,谈了测试只能“保障”软件的质量,而非“保证”质量。今天,我们从缺陷引入的角度,谈谈软件的质量还能如何得到保障。
案例中的Patrick自愿向公司作出承诺,才会认真努力。David被迫承诺,才会觉得干他P事。David的做法看似圆滑,却没有意识到即使是被迫承诺,也是作出了承诺。只要没能履行,便会伤及自身的职场信誉。所以各位David,承诺不是小事,要在工作中,拿回承诺的主动权。
案例中的Patrick自愿向公司作出承诺,才会认真努力。David被迫承诺,才会觉得干他P事。David的做法看似圆滑,却没有意识到即使是被迫承诺,也是作出了承诺。只要没能履行,便会伤及自身的职场信誉。所以各位David,承诺不是小事,要在工作中,拿回承诺的主动权。
美队的领导魅力,不是因为神盾盖世,而是那句从嘴边到心里的“Together”。就凭这句话,他就能团结各路超级英雄,组成复联,一路刷怪。作为程序员的Captain,PM应该有适合IT行业特征的领导力模型。这一篇,我们就来说说项目经理如何together项目组,实现项目目标。
美队的领导魅力,不是因为神盾盖世,而是那句从嘴边到心里的“Together”。就凭这句话,他就能团结各路超级英雄,组成复联,一路刷怪。作为程序员的Captain,PM应该有适合IT行业特征的领导力模型。这一篇,我们就来说说项目经理如何together项目组,实现项目目标。
软件开发的众多角色中,唯有QA是被扭曲的最严重的。千万不要被QA的名字所迷惑。软件的生产者,才是唯一能保证质量的人。QA的质量保障工作,是通过直接保证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来间接保障项目的质量。
软件开发的众多角色中,唯有QA是被扭曲的最严重的。千万不要被QA的名字所迷惑。软件的生产者,才是唯一能保证质量的人。QA的质量保障工作,是通过直接保证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来间接保障项目的质量。
我们对软件开发进行管理,期望的是整个工作过程的性能越来越高。但是,却忽视了理想中设计的过程,与现实中执行的过程之间的差距。因此,在胜任力的概念中,明确提出过程能力,就是从人的层面,深化过程性能的改善,填补这个漏洞。
我们对软件开发进行管理,期望的是整个工作过程的性能越来越高。但是,却忽视了理想中设计的过程,与现实中执行的过程之间的差距。因此,在胜任力的概念中,明确提出过程能力,就是从人的层面,深化过程性能的改善,填补这个漏洞。
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掌家大娘子盛明兰(赵丽颖饰)给佣人分配工作尚且“人岗匹配”。项目经理,你有怎么看待项目中的人员管理呢?这一期,我们将软件开发的工作过程拆分成四大阶段,即立项、策划、实施(包含需求、设计、编码与测试)与结项。一一说明不同项目阶段的人员管理重点。
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掌家大娘子盛明兰(赵丽颖饰)给佣人分配工作尚且“人岗匹配”。项目经理,你有怎么看待项目中的人员管理呢?这一期,我们将软件开发的工作过程拆分成四大阶段,即立项、策划、实施(包含需求、设计、编码与测试)与结项。一一说明不同项目阶段的人员管理重点。
测试出的问题被称为bug。当一个程序员说“就剩几个bug了”,听起来是很轻松的,分分钟完活下班的感觉。可试想一下,如果你的体检报告里,赫然写着“高血压”,你觉得它是个bug,还是个bomb?软件中,即使再小的bug,只要到了客户眼皮子底下,统统都是bomb。因为软件的不可见,会让客户失去安全感,从而变得小心谨慎,甚至吹毛求疵。既然要保障质量得到改善,我们就应该在测试过程中,用对待bomb的心态,对待每一个bug。在交付之前,将bomb的隐患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之内。
测试出的问题被称为bug。当一个程序员说“就剩几个bug了”,听起来是很轻松的,分分钟完活下班的感觉。可试想一下,如果你的体检报告里,赫然写着“高血压”,你觉得它是个bug,还是个bomb?软件中,即使再小的bug,只要到了客户眼皮子底下,统统都是bomb。因为软件的不可见,会让客户失去安全感,从而变得小心谨慎,甚至吹毛求疵。既然要保障质量得到改善,我们就应该在测试过程中,用对待bomb的心态,对待每一个bug。在交付之前,将bomb的隐患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之内。
风险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于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它源于意大利的“risicare”,意思是“敢于”。195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施耐德教授,第一次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概念,且适用于各行各业。大多数IT圈中的管理者,都存在这样的侥幸心理:“风险发不发生,尚且未可知,花那么多精力做风险管理,没这个必要吧……”风险管理的过程,是风险的可视化过程。风险可能无处不在,但风险管理更应有的放矢。
风险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于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它源于意大利的“risicare”,意思是“敢于”。195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施耐德教授,第一次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概念,且适用于各行各业。大多数IT圈中的管理者,都存在这样的侥幸心理:“风险发不发生,尚且未可知,花那么多精力做风险管理,没这个必要吧……”风险管理的过程,是风险的可视化过程。风险可能无处不在,但风险管理更应有的放矢。
尽管我们可以借助历史经验、数据分析,使得策划越来越贴近实际。然而,在丰满的理想面前,现实总是显得骨感了一些。而监控管理才是项目的实际情况。策划作为监控的输入,明确了监控什么,在执行发生显著偏差后,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并更新计划。因此,“在项目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策划不仅仅只有一个计划表,也并不是一次性工作。”策划与监控形成的管理闭环,才是保障项目按时、按质、按量的核心。因此,今天的主题是软件项目的监控管理。
尽管我们可以借助历史经验、数据分析,使得策划越来越贴近实际。然而,在丰满的理想面前,现实总是显得骨感了一些。而监控管理才是项目的实际情况。策划作为监控的输入,明确了监控什么,在执行发生显著偏差后,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并更新计划。因此,“在项目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策划不仅仅只有一个计划表,也并不是一次性工作。”策划与监控形成的管理闭环,才是保障项目按时、按质、按量的核心。因此,今天的主题是软件项目的监控管理。
工作经验告诉我,很多PM都觉得带队这个事,是个“所谓重要”,但“一定不紧急”的事。可我又常常听到PM说“人手不够,公司又不招人,只能天天加班”。于是乎,我决定聊聊带队这个事,毕竟“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项目必然要靠大家啊~
工作经验告诉我,很多PM都觉得带队这个事,是个“所谓重要”,但“一定不紧急”的事。可我又常常听到PM说“人手不够,公司又不招人,只能天天加班”。于是乎,我决定聊聊带队这个事,毕竟“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项目必然要靠大家啊~
需求不是魑魅魍魉,需求管理解决方案也没有Bug,需求仍然做不好,是因为你没有运用设计思维,“像设计师一样思考”。需求啊,需求……谁人欢喜,谁人愁……今天,我们就说说软件开发的需求管理。
需求不是魑魅魍魉,需求管理解决方案也没有Bug,需求仍然做不好,是因为你没有运用设计思维,“像设计师一样思考”。需求啊,需求……谁人欢喜,谁人愁……今天,我们就说说软件开发的需求管理。
作为一项兼顾长短期利益的工作,度量不是几张表单就能搞定的。按照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你需要(拿出小本本记下来呦~)一、确定度量的目标。二、结合特定的项目与度量目标,匹配合适的度量项。三、 按照3 Tips,对选择的度量项分别进行梳理。四、坚持下去。五、遇到问题,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作为一项兼顾长短期利益的工作,度量不是几张表单就能搞定的。按照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你需要(拿出小本本记下来呦~)一、确定度量的目标。二、结合特定的项目与度量目标,匹配合适的度量项。三、 按照3 Tips,对选择的度量项分别进行梳理。四、坚持下去。五、遇到问题,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