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金鐘美聲閻大衛,每天伴您線上聽靈修~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嫉妒就像一顆雪球,越滾越大,最終造成嚴重的後果。嫉妒會攪亂心思,讓人陷入焦慮與痛苦,看不清神對我們的美好計劃,反而把目光轉向自己所沒有的,對那些擁有的人心懷不平。若是放任這種心態繼續發酵,我們的心思意念就會慢慢被謊言所佔據,認定自己不夠好。不僅如此,嫉妒也會讓主的名蒙羞。神為祂每個兒女都預備了美好的藍圖,嫉妒別人無異就是在對神說:「我不相信祢真的會把最好的給我。」 如果發現自己有這種情況,就要立刻向主認罪,承認你有比較的心態,承認你沒有專心仰望祂的帶領,反而一直在意祂如何賜福別人。學習為他人感謝神,並求主把愛放在你心裡,讓你能真心地愛別人。然後,把焦點重新轉回,留意天父在你身上的工作。最後,把詩篇37篇4到6節背下來,反覆思想。 你若是受嫉妒的捆綁,就會錯過神為你預備的上好福分。別再拖延了,趕快處理嫉妒的罪,以免它在你裡面不斷滋長,腐蝕你的心靈。那位創造你、為你生命預備美好計劃的主,必能使你的心思煥然一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都有期待、渴望和盼望,但我們的計劃不一定是最好的。別人所經歷的,也未必是天父為我們所預備的。如果你發現自己開始和別人比較,一定要小心,因為嫉妒就在一旁伺機而動。 就好像掃羅王,神揀選掃羅成為以色列第一任君王,並賜給他權柄與成功。然而當他聽到婦女們稱讚大衛戰勝歌利亞時,竟心生強烈的嫉妒與猜忌,最後甚至失去理智。接下來有許多年,他受嫉妒的挾制,一心想要除掉大衛。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個例子太極端,但我們若誠實面對自己,可能也會發現內心深處隱藏著嫉妒的影子。不妨問問自己:是否曾經因為別人的財富、美貌或人際關係,而感到不舒服或不滿? 嫉妒是不對的,因為我們看不到別人生命的全貌。只有神能看清表面下的真相。我們應當專心走在與主同行的道路上。祂創造每個人都不同,對我們的計劃也是獨一無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們談到不安全感隱藏的危機與克服方法,要建立安全感不只是建立自尊心就可以了,耶穌基督是我們力量和信心真正的源頭。若不倚靠祂面對,就只是在掩蓋自己的不安全感,那只是自欺欺人。 我們看到的未必就是我們真實的樣子,應當求問主,祂是如何看我們的。若想要轉眼不看自己的軟弱和過錯,就必須進入神的話語。因為神的話語大有能力,明白神對我們的評價,我們的思想就會開始轉變,不致落入不安全感帶來的自我否定。 要繼續這個改變的過程,就要聚焦在你身上那些正面的特質,那些讓你獨特又美好的地方。拿一張白紙,求主引導,誠實寫下自己的特質。但千萬不要和別人比較,因為沒有人和你一模一樣。比較只會浪費時間,神會讓你看見你有多珍貴。要記得,你是神奇妙可畏的創造(詩篇139:14)。祂創造你,是為了成就一個獨特的目的,並且祂渴望你信靠祂,知道你的身分與安全感都是來自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前面我們提到,使徒保羅在監獄中寫信給腓立比的教會。雖然處境相當艱難,保羅的內心卻十分平靜安穩。為什麼?因為他知道,只要把一切憂慮都交託給神,就能經歷「出人意外的平安」(腓立比書4:7)。 一般人很難理解,面對風暴怎麼可能不害怕。我們總覺得,遇到困難就應該焦慮,這樣才算是「正常」的反應。但我們的神是超自然的神,藉著聖靈祂住在我們裡面,就算面對風浪,我們也能擁有從祂而來的平安。 不管遭遇多大的困難,或是面對各樣信心的挑戰,從耶穌基督而來的平安使我們總不動搖。想想看,當我們知道天父全能的手保護、看顧、供應我們,還有什麼好害怕、好擔憂的?我們只要定睛仰望主,堅定信靠祂就好了。就像先知以賽亞說:「堅心倚賴祢的,祢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祢。」(以賽亞書26:3) 在這充滿衝突與不安的世界裡,傷痛與失落可以說是家常便飯,我們也很容易被眼前的難題困住,只看到眼前的生活被打亂。但真正的平安,其實是一種選擇,選擇相信神一定會按著祂的時間和方式,為我們帶來最合適的解答和出路。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什麼才能帶來真正的平安?很多人覺得,內心能否平靜,關鍵就在外在環境,好比婚姻美滿、工作穩定,或是身體健康。然而,如果有一天,夫妻起了爭執、工作沒了、健康出了問題,那該怎麼辦?這時候我們以為擁有的平安,往往會在瞬間消失,因為建立在外在條件上的平安,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平安。 只有耶穌能帶來深刻、持久、永不改變的平安與滿足。不過前提是,我們必須願意走在祂的旨意裡。當我們選擇順服祂、信靠祂的計畫時,我們內心就會充滿祂的平安,成為我們生活中真正的力量。 當我們與救主建立關係,聖靈就住在我們裡面。聖靈的內住,讓我們能帶著信心與平安過每一天。如同使徒保羅所說:當我們接受耶穌為我們成就的一切,我們就蒙神稱義,宣告無罪。稱義使我們與神和好,並打開我們的心接受祂的平安。(羅馬書5:1)。 如果你還沒有向神承認,你相信祂的兒子是為你受死,現在正是你完全降服主,決定信靠祂的最佳時刻。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不知道你是否想過,為什麼有些人能用信心和勇氣面對困難,有些人卻常常陷在懷疑和恐懼當中?也許,是因為他們對耶穌的認識還不夠。我們都知道祂是我們生命的主和救主,但有多少人知道,祂也是我們偉大的大祭司? 希伯來書4章15節告訴我們:「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耶穌走進我們的生命,親身經歷我們所受的苦難、痛苦與愧疚。你是否曾經全心付出,卻遭到誤解?那種被誤解的痛,耶穌明白。想想看,還有誰比耶穌被誤解更深?你是否曾經被所愛的人拒絕?這樣的痛,耶穌也經歷過,祂被自己的百姓藐視。耶穌不曾犯罪,祂能體會我們的悔恨與羞愧嗎?聖經說,天父將世人的罪都歸在祂身上,祂承擔全人類的罪。 無論你正在經歷什麼,別忘了,你的處境救主都知道,也能體會。更重要的是,祂一直在你身旁陪著你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整個詩篇中,大衛經常提到神特定的屬性與作為,詩篇這一卷詩歌集,可以稱得上是神的傳記,用讚美與敬拜的語言訴說祂的故事。 真正了解一個人,我們才會真心愛他。我們敬拜神,是出於我們愛祂;我們讚美神,是因為我們認識祂。這就是為什麼神會在每個信主的人裡面,培養一個渴慕,渴望更深認識祂。為了回應這樣的渴慕,我們會刻意親近神,留意祂如何供應我們的需要,如何賜下各樣的祝福。每一次更深認識神的屬性,我們就會更明白祂的心意,更知道為何祂配得我們讚美。 凡信靠主的人都要說:「我要述說祂為我所行的事」(詩篇66:16)。詩篇是日漸豐富、不斷發出讚美樂章而寫成的故事。我們讚美神,不只因為在我們人生陷於混亂時祂伸手幫助我們,或在哀傷痛苦時撫慰我們的心,還是在我們匱乏時賜下豐盛的恩典與祝福,更是因為在過程中,我們學會了許多的屬靈功課。我們應當勇敢向世人述說對神的愛慕,好讓更多人能認識祂、愛祂,一同讚美這位拯救世人的主。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愛人是什麼感覺?我們心裡如果愛著一個人,就會常常想著對方,惦記著他,在別人面前提起他,希望讓人知道他有多麼特別。簡單來說,如果我們愛一個人,自然而然會想要讚美他。 詩篇中,大衛就是這樣在談論神,他的詩充滿了對神的敬拜與情感,例如:「因祢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頌讚祢」(詩篇63:3)。甚至他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在耶和華面前跳舞,表達心中對主的熱愛,並且全然獻上自己(撒母耳記下6:14)。 我們對神的愛,是否也像大衛那樣熱忱與真摯?有些人生性內斂,不習慣表達情感,但千萬不要讓害羞或膽怯,壓抑了我們對神的讚美。 主是配得稱頌的,祂是我們最好的朋友,是我們的磐石與保護者,更是拯救我們脫離死亡的主!不要因為在意他人的眼光,而不敢盡情讚美神,忘記神怎麼看才是唯一我們應該在意的。自從創世以來,無數的人用各樣的方式向主獻上讚美的祭,因祂配得我們敬拜。因此,不要讓膽怯或不自在,攔阻你向神表達愛與感恩。今天,你要用什麼方式榮耀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神渴望祂的兒女順服祂,並做正確的決定,因此祂親自帶領我們,甚至應許:「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詩篇32:8)然而我們一生的藍圖,並沒有在得救的那一天就全部寫好,並且像電器產品的使用說明書一樣,攤開在我們面前。遵行神的旨意是一個過程,我們必須要天天信靠祂。 我們讀神的話語,為要明白祂的旨意。聖經裡我們看到教我們蒙福的誡命,也有適用於日常生活的原則。雖然聖經沒有詳細列出我們可能會遇到的情況,但裡面的原則能裝備我們,在各樣處境下做正確的選擇。讀神的話語,是基督徒認識神旨意的唯一途徑。今天的經文說,這聖潔的話語能賜我們智慧,使我們能夠預備完成神要我們行的事(15、17節)。 人生的每一個境遇,都有天父的積極參與、主動介入。把人生那些看似毫無關聯的「線頭」編織起來,就會看到一幅美麗的圖畫。信靠主的人,我們要常常留心聆聽,當神顯明祂的旨意時,我們就能明白。天天禱告,求神幫助你更敏銳於祂的道路。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神吩咐以色列人前去佔領迦南地,這個民族需要有一個可以開枝散葉、成長茁壯的地方,因此,神為他們預備了一個佳美之地。 摩西照著神的指示,派十二個人去窺探那地。沒想到其中十個人帶回非常可怕的消息,以色列人驚恐萬分。他們看到的是各式各樣的困難。但迦勒和約書亞卻堅定相信:「我們足能得勝。」(民數記13:30)因為他們看到的是神的應許,不是眼前的困難。他們能有這樣的信心,是因為神曾經對亞伯拉罕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創世記12:7) 然而,其他的以色列民卻沒有這樣的信心,聽到那裡民如巨人,城邑也堅固,他們嚇壞了。坦白說,那些障礙確實令人害怕,然而全能神已經向他們證明,在祂沒有難成的事。祂曾經分開紅海讓他們順利逃過埃及人的追殺,又在曠野供應他們食物和飲水。 我們若一直注視著困難,眼光就會被扭曲,把問題放大,甚至大到無法看清前方,也無法憑信心邁出下一步。然而,無論神呼召我們做什麼,我們應該看見的是:祂已經為我們預備道路,要帶領我們繞過、跨過,或穿越一切的障礙,成就祂在我們生命中的計畫。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屬靈辨別力能保護我們不被欺騙,罪常常被包裝成非常誘人,且吸引人靠近。我們往往以為,只要看起來不錯、感覺對了,就應該沒有問題,但這時候很可能就落入仇敵的陷阱。 屬靈的分辨力,就是神賜給我們分辨是非的能力。如果我們忽略內心的不安,對屬靈的「靜電干擾的訊號」置之不理,就很容易踏上錯誤又危險的道路。與聖靈連結的路要保持通暢,這樣才能知道我們的選擇是否合乎神的旨意。 有些機會看起來沒什麼問題,甚至很吸引人。但如果內住的聖靈發出阻止的訊號,我們就應該踩煞車,因為神可能基於某個原因,不要我們進入那樣的處境。我們可以猜測原因,但可能不會知道,當選擇順服,讓我們避開了多麼大的危險。 罪常常披著華麗的外衣,神的兒女若懂得運用聖經的智慧,就能看穿那光鮮虛假的外表。這樣的眼光唯獨來自清潔的心和敏銳的靈(參歌羅西書1:9-14)。因此,基督徒應該要把禱告、悔改和聖經的操練成為生活的日常,這才是明智之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事情往往不是表面看起來那樣」,這是許多推理小說和影集常見的台詞,但事實上,這也是非常有智慧的人生態度。很多人是憑感覺在做決定,或者是依照表面上看起來最理想的狀況做判斷。感謝主,祂把分辨的靈賜給每個信靠祂的人,要幫助我們分辨什麼才是真正最好的。 想想我們每天在家庭、財務和工作上要做多少決定。如果這是個完美的世界,那每個決定的好與壞都會像黑白一樣分明。然而,在現實生活裡,看起來對的選項,卻不一定是最好的。有些事情雖然看起來不錯,也沒有犯罪,卻有可能不是神為我們所定的旨意。 聖經並沒有為人生的每一種狀況提供具體的指令,卻有許多神直接的教導,或透過故事所啟示的原則。當我們的屬靈生命漸漸成熟,聖經的原則加上聖靈的引導,就能幫助我們做合神心意的判斷(參彼得後書1:3)。 所以重要的不是某個選擇看起來好不好、感覺對不對,而是那是否合乎神此時此刻對我們的旨意。若想要活在神的旨意中,就不能沒有屬靈的分辨力,許多看似合理的選擇,其實是違背主的心意。因此,我們必須從聖經的角度評估,並求聖靈帶領我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不安全感聽起來或許不像驕傲或嫉妒之類的事那麼的危險,但這其實是一個隱藏的陷阱,很容易讓我們的心被捆綁。雖然這種情緒可能源自不同原因,但結果卻大同小異。 有時,我們因害怕做錯決定而遲疑,乾脆就什麼也不做;也許,擔心自己無法做好朋友的角色,就退縮不敢建立長久關係;又或者,因為害怕被拒絕,我們選擇與人保持距離。久而久之,我們心中變得容易挑剔他人、吹毛求疵;也可能掉入另一個陷阱,那就是需要別人的認同衡量自己是否成功。 克服不安全感沒有速成的方法,不是說出來就能馬上得釋放。更不是一覺醒來就自然擁有安全感。成長需要時間,我們可以先努力找出那些隱藏情緒的根源,然後誠實地把它們交託給主(彼得前書 5:7)。 神為每個兒女預備了獨一無二的道路(以弗所書 2:10),是一條不能用人的稱讚衡量成敗的路。最終,我們還是要選擇相信神怎麼看我們,而不是相信仇敵在我們心中說的那些謊言。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聖經記載,以諾與神親密同行,最後神直接「將他取去」(創世記5:24)。也就是說,以諾沒有經歷死亡,而是直接被接到主那裡去。神的兒女若也像以諾一樣,渴望緊緊跟隨神,神會非常喜悅。我們來思考與神同行的幾個重要面向: 渴望緊緊跟隨神,神會非常喜悅,我們來一起思考與神同行的幾個重要面向:和好這個字的主要意思是「神主動向我們靠近」,是神主動接近我們,完全不是憑我們自己的努力,這怎能不讓人感到歡喜呢?神藉著基督的十字架向我們走來,哥林多後書5章18節說:「一切都是出於神,祂藉著基督使我們與祂和好,又將勸人與祂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信靠神我們必須相信,我們與神親密同行所需具備的條件,藉著耶穌,神都為我們預備好了。認同要體會神渴望與我們的親密關係的心意,我們必須認同聖經關於祂的兒子、祂的聖言、教會和罪的一切教導。團契人與人之間缺少互動,關係就會疏遠,同樣,不常花時間親近神,與祂團契,與祂的關係也就不親密。 信心的旅程沿途的風景無比秀麗,我們若專心尋求主,祂必指引我們的道路(箴言3:5-6)。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嘗試過走一條筆直的腳印嗎?你可能覺得沒那麼難,但其實沒並不容易!大多數人會一步一步慢慢走,低著頭眼睛盯著自己的腳步。 但事實上低頭走路,腳印反而很容易歪斜,而且邊走邊低頭看著腳,會容易失去方向,不知道要往哪裡走,因為你看不到四週的環境,不知道自己在什麼位置,缺乏真正的專注,因為踏出的每個步伐只能把焦點放在上一步。 想要走一條筆直的腳印,就是不能一直盯著腳看,而是要抬頭直視前方,找一根柵欄的柱子、一個路標,或遠處的一棵樹當作目標,然後注視著目標往前走。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路就走得筆直。 屬靈生命也是這樣。如果我們一直看著自己,就看不到整個畫面,很容易就會偏離方向。但如果不看自己,專心仰望耶穌基督,就可以相信,我們每一步都會走在神的道路上(以賽亞書26:3)。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主耶穌對門徒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約翰福音15:5)當我們靠著聖靈的能力完成主耶穌的計劃,有兩件事會越來越明顯: 1.我們會將神的話藏在心裡 研讀聖經,我們會認識許多關於主的重要真理,包括祂的性格、計劃和應許。持續讀聖經能培養合乎聖經的思考方式,與神的關係也會更親密。把神的話放在心裡,外在就會逐漸產生變化,做決定時會依循祂的原則,聖靈的果子也會反映在我們的行為舉止上(加拉太書5:22-23)。 2.以慈愛和誠實為裝飾 這兩種美德應該常相左右,我們的主要我們彼此說誠實話,而且要用愛心溫柔待人,因為慈愛能保護人際關係不受傷害,也能避免衝突與分裂。 基督徒的生命旅程充滿豐富,也充滿挑戰(約翰福音10:10;彼得前書4:12),但有主在前方引導,在身邊陪伴。我們既然跟隨祂,言行舉止就應當展現祂生命的豐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詩篇有很多是大衛發自內心的呼求。有時候他會提出請求,但更多的時候,他與神的對話,是圍繞著神的偉大、慈愛、保護和大能。換句話說,大衛的禱告常常就是對神的敬拜。 我們從詩篇的幾個例子,看他是如何專注於神的屬性: 「我往哪裡去躲避祢的靈?我往哪裡逃、躲避祢的面?」(詩篇139:7)神無所不在。祂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祂的眼目不會離開我們,祂的看顧和關懷也一樣。 「我們的主為大,最有能力;祂的智慧無法測度。」(詩篇147:5)神無所不知。在我們禱告之前,祂早就已經知道我們在想什麼、需要什麼。 「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詩篇136:1)神的屬性永不改變。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相信祂是信實、可靠、滿有憐憫的神,無論什麼景況我們都能信靠祂。回想過往天父如何按著祂的本質滿足我們的需要,我們禱告的焦點,就會從自己的需求轉向神,也會開始祈求祂的旨意成就,稱頌唯獨祂是神。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如果有機會事奉神,你的態度會是什麼?即使你對自己沒把握,你還是願意全力以赴嗎?還是你會回應神「太忙了」、「沒有時間」,或者自認為不夠資格,選擇推遲? 或許你沒有想過,拒絕事奉神也是一種偶像崇拜。確實如此,因為你選擇隨從自己的意思,不順從神的旨意。 主渴望祂的兒女尋求祂為我們特定的計畫,並勇於承擔祂呼召我們去做的事。祂賜給每個人獨特的恩賜,使我們能照著祂的旨意事奉。但如果我們一直告訴自己「我不能」、「我不願意」,無論理由是什麼,那都是照自己的意思行,不遵行神的旨意。 你可以用父母的身分事奉神,也可以在職場上與同事分享福音,或者陪伴、傾聽心靈受創的人。神藉著你的生命所能成就的絕對超乎你的想像。聖靈的大能足以勝過人的軟弱與限制。沒有足夠的勇氣嗎?缺少技能嗎?這些神都能補足。 放下那些攔阻你前行的,相信主必加給你力量,完成祂呼召你去做的每件事(腓立比書4:13)。我們相信,神一定會裝備並訓練祂的兒女完成祂的託付。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橡樹種籽需要時間和營養,才能長成高大的橡樹,結出果子。同樣,堅定不移的信心也需要持續的學習與禱告,才能不斷成長。以下幾個問題能幫助你培養信心: 你是認為聖經是真實且值得相信的嗎? 你相信耶穌是主,是得救唯一的道路嗎? 無論什麼情況,我們都應該要原諒? 你人生的目的是什麼? 你在教會和職場的角色是什麼? 你該如何看待社會議題並採取行動? 聖靈在基督徒和未信者的生命中扮演什麼角色?使用聖經彙編,可以找到與這些主題相關的經文。不要只憑個人喜好來看待這些議題,要了解聖經是怎麼說的。要問:「神怎麼說?」而不只是:「這對我意味著什麼?」 讓聖經成為你思想的根基,當你認識神的話語,你會有兩個選擇:一是相信祂,立志活出這些信念;二是繼續隨著疑惑的波浪搖擺不定(雅各書1:6)。生命扎根在神的話語上,你就被稱為「公義樹」(以賽亞書61:3)。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信仰堅定的人,他的信心是不會輕易動搖的。但有很多人會隨著情勢與環境的變化,改變信仰。當環境改變,他們的看法與信心也會跟著改變。 我們來看看兩位信心堅定的聖經人物。約瑟多年遭受不公平的對待,卻仍然堅定持守敬虔的原則。神讓他在對的時間出現在對的地方,使以色列民族得以存續(創世記50:20)。身處偶像林立之地的但以理,因著堅定的信仰贏得外邦君王的信任(但以理書1:19-20)。 這些信心英雄向世人證明,信仰的確據能夠抵擋多變的輿論和對手的雄辯。只要我們在神的話語上扎根,相信祂的應許,就必能屹立不搖。堅定的信心孕育勇氣,即使面對衝突也能剛強站立。 不要隨從自己的喜好,反而要在生活中以虔誠的信念和聖經的價值為準則。天父會藉著我們的禱告與讀經,讓我們的生命建立在可靠的聖經確據上,必能經得起任何試煉的考驗。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們的社會熱衷於追求長壽,渴望福壽雙全是人之常情,但神的話鼓勵我們,要記得我們的世上的年日並不是全部。 再好的藥或飲食,都無法讓人超過神所定準的年限。但將來我們會住在完美的天家,從事能教人心靈滿足的工作。當我們相信耶穌就是神的兒子,並接受祂為救主,就能得著神所賜的永生。 雖然神應許在天上為我們預備地方,但無論今生或永恆,「去哪裡」都不是重點。真正要緊的是我們能一直與神同在,我們將得到完全的醫治,並永遠與那位愛我們,超過我們所能想像的主一同在天家。 約翰壹書5章1節說:「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第12節更進一步說:「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我們就是藉著神的兒子,得著神所應許的永生(羅馬書6:23)。 健康長壽固然值得追求,但最重要的是接受救主,並盼望那將來的福分,能夠享受神同在的永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親人離世、朋友生病、失業,人生的苦難不勝枚舉,然而「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哥林多後書1:4)。 今天經文提到巨大的危難,有的是天災,有的是人禍(第2節、第6節)。遭遇這些試煉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有很多困惑,但第10節告訴我們應當轉向誰。經文說,神的子民要休息,要知道祂是統管萬有的主。遭遇困難時,最重要的就是信靠掌管萬事的神。 不要試圖控制局勢,而是要積極等候神的作為,相信祂必為我們動工(以賽亞書64:4)。這意味著要多花時間親近天父,呼求祂、默想祂的話、聆聽祂的聲音。 人的本能驅使我們想要掌控一切,但神要我們滿懷盼望耐心地等候祂,並要我們放下自認為對的方式,順服祂的計畫。 遇到困難時,你的反應是什麼?無論你現在的處境是順利或痛苦,都要安靜在主面前,相信祂掌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大家讀小學的時候都學過減法,減法就是把原來的數目減掉一些,結果就會變得比原來的少。但神的教導卻和數學法則恰恰相反,神說我們慷慨給予,反而得著祝福。路加福音6章38節說:「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 按照神的設計,給與是要我們依照祂的感動或帶領,而不是靠自己的理性。人的理性會叫我們先查看銀行存款的數字,再決定要奉獻多少。但聖經說,所有的財富都是從神來的,我們應當將勞力所得初熟的果子歸還給祂(申命記10:14;18:4-5)。順服,就是相信祂必定供應並看顧我們。雖然神不一定按照我們期待的方式供應,但我們可以相信,必會按著祂看為最好的方式來滿足我們的需要,並且賜福我們。 主非常清楚我們的財務狀況,就算外在的環境艱難,祂也不會停止供應。以馬其頓的教會為例,他們遭受患難時仍然慷慨奉獻(哥林多後書8:2),儘管受試煉,卻仍滿有喜樂。 求問神:祂要你獻上什麼?求神賜給你順服的勇氣,然後熱切地等候祂的賜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有沒有發現,你越擅長的事,就越能享受其中的樂趣?例如,聆聽交響樂團演奏名曲,出色的音樂家,從當中獲得的樂趣,肯定是遠遠超過未經音樂訓練的人。令人驚訝的是,原來「給與」這件事也是如此。 神要我們給與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將我們一部分財富歸還給主,就是向神表達感恩,承認一切原本就是屬於祂(詩篇 50:10)。第二,神要我們給與,就如同祂慷慨賜福我們一樣(申命記16:17)。三,投入服事或幫助人,就是在參與神國的工作,這會為我們帶來深度的喜樂。四,透過我們的奉獻,是向人顯明神的本質的大好機會。當我們活出慷慨,信實的神必供應我們一切所需,並大大賜福我們(哥林多後書 9:8)。 給與不只限於我們的金錢,神也賞賜我們才幹、時間與各樣資源。我們應當倚靠聖靈的引導,知道給什麼、如何給、給什麼人。別忘了,主的賜福是沒有間斷的,包括救恩、安慰、鼓勵,還有數不盡的美善。我們應當給與,獻上給神,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感激和喜樂的心(哥林多後書9:7)。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禱告是基督徒帶來改變最有效的武器,然而我們在向主求的時候,卻不太有信心,甚至心裡常常猶豫。 但事實上,我們應該對禱告充滿信心,原因有幾個。首先,我們是天父的兒女。當我們信靠耶穌,神就成了我們的天父,我們是祂的兒女,為此我們可以肯定相信,神必垂聽我們的禱告。 第二個確定的原因是,我們按著神的旨意祈求。這一點很多人會感到困惑,我們就仔細來了解。有些事情永遠不會在上帝的計劃中,例如撒謊、作弊,或出於驕傲、憤怒或嫉妒而作的事。(見箴言 6:16-19;歌羅西書 3:8)至於要穿什麼顏色的衣服,不是那麼重大的事,神讓我們斟酌決定。可是那些介於兩者之間的願望呢?這樣的情況下,要如何明白神的旨意?我們的靈必須順服神(雅各書 4:7-8)。我們必須研讀聖經,神普遍性的旨意,都已經透過聖經神的誡命與原則向人啟示。我們必須倚靠聖靈,求祂幫助我們禱告能與主的旨意相合(羅馬書 8:26)。讓你的禱告與神的旨意對齊,並記住,神樂意垂聽祂兒女的禱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們總是喜歡把事情簡化,期待只要照著幾個步驟做,就能得到想要的結果。然而,禱告沒辦法簡化成這麼簡單的公式。禱告不是交易,只要重複說幾句話,就能換來想要的答案。禱告是與天父持續不斷的互動,包含聆聽、交談以及照著祂所說的去行。 神應許必定回應祂兒女的禱告,不過祂通常不會馬上行動。有幾個原因:預備有時候可能是我們的態度或行為與祂的旨意不符(雅各書 4:3),神必須先預備我們,才能領受祂所要賞賜給我們的。屬靈成長主可能藉著遲延考驗我們的信心,或深化我們與祂的關係。時機神的時間表往往和我們的不同,祂很清楚在我們裡面和透過我們要成就什麼工作。 神讓遲延成為信徒禱告生活的一部分。有些時候,如同路加福音十八章那位堅持不懈的寡婦,要持續不斷地叩門,直到主回應我們。 耶穌呼召我們活出「祈求、尋找、叩門」的生活,就是信靠天父應許,祂必然回應祂兒女禱告的生活方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禱告的好處說也說不完,首先,神是樂意賞賜的神,因此祂渴望祂的兒女常常與祂交談,把心裡所要的告訴祂。神也渴望與我們建立親密關係,不過這需要我們願意花時間親近祂。與神相交不但能帶來生活的智慧,也能讓我們在祂的同在中經歷「滿足的喜樂」(詩篇16:11)。 禱告的特權,是神應許要賜給因信靠祂兒子耶穌,而與天父建立關係的人(約翰福音1:12)。神也應許,凡是祈求赦免,並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和生命之主的人,祂必垂聽他們的禱告(羅馬書 10:9)。 在今天的經文,耶穌用三個動詞來描述禱告:祈求、尋找、叩門。請留意,三個進展的行動,是逐漸加強的:先是提出請求,接著主動尋找,最後是實際行動。禱告並不是把願望清單交給神就好了,而是尋求祂的旨意,按著祂的旨意來禱告。這意味著我們要「叩門」,主動探索不同的方法,尋求屬神的建議。耶穌向我們保證必得著、必尋見,門也必為我們打開。 禱告很簡單,但有時候要操練聖經教導的禱告並不容易。求主更多教導你,讓你明白當你向神禱告,會帶來什麼成果。把你所學到的付諸實踐,相信並等候,祂必回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基督來到世上是為了完成天父的旨意,祂的一生就是持續不斷降服於父神。祂是萬王之王,但祂來到世上不是要受人服事,乃是要服事人,甚至為人捨命(馬太福音20:28)。而祂最終的目的,是要為我們成為贖罪祭,為此祂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罪付上代價,使我們能與天父和好。 為了要完成這個使命,我們的救主忍受極大的痛苦。然而,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祂也沒有逃避父神對祂的呼召(馬太福音 26:39)。祂自始至終都是神忠心的兒子,獻上自己,成為通往天父與永生唯一的道路(約翰福音 14:6)。 耶穌說,看見祂的就是看見父(約翰福音14:9),祂與父原為一(約翰福音10:30)。如今祂坐在天父的右邊,繼續為我們代求(羅馬書 8:34)。將來有一天祂要再來,審判罪人,賞賜聖徒。我們要預備自己迎接那一天的到來,而唯一的方法,就是接受耶穌作我們個人的救主與生命的主。 天父對我們的愛無限的,因此耶穌能夠使每個人都能得著永生。只要信靠祂作你的救主,就能與天父聯合,從今直到永遠。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問問自己,我是什麼樣的光?你的光是否比較黯淡,別人不容易看到?還是你所到之處,就照亮一切?身為基督徒,無論身在何處,我們都應當發出燦爛的光芒。 但有時候我們的光會變得暗淡,一個原因就是目光短淺。我們要求神必須先讓我們知道祂的計畫,我們才考慮要不要順服。然而,神呼召我們作祂忠心的使者,就是要順從聖靈,相信祂會按神的心意行事。彷彿神正溫柔地對我們說:不要為我訂定時間表,只管信靠我。看我如何在最合適的時候,用最美好的方式行事,為你成就奇妙的工作。 主非常非常愛你,你是天父的兒女,神家中的一份子,祂的靈就住在你裡面(哥林多前書 6:19)。若是你願意讓祂使用你散發祂愛的光芒,在你的職場、學校、家庭、鄰里和朋友之間,祂將成就何等奇妙的事,絕對是你意想不到的。 你若願意屈膝禱告說:「主啊,我在這裡,儘管祢按著祢的旨意使用我,並向我顯明祢的心意」,祂一定會告訴你該怎麼做。每個願意將自己完全獻上的人,神樂意,也已經準備好要在他的身上動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身為基督徒,我們應當幫助孩子成為敬虔成熟的人,引導他們相信,天父對他們的人生有特別的計畫,而且他們必須向神交帳(羅馬書14:12)。 這些真理必須從小教導,因為聖經的原則會塑造他們的思維、選擇和心思。我們也應該要用心講解神的心意,告訴他們,他們的行為不只要對父母負責,更要向主交帳。 另外,我們也應該教導孩子學習如何與天父交談。讓孩子看到你是如何轉向主,並且為他們禱告。久而久之,他們也會養成與主談話的習慣。等到孩子長大成人、開始為自己負責,就能看到這樣的教導帶來的成果。與其總是告訴他們該怎麼做,不如教導他們在面對各種掙扎時,如何尋求神的旨意。(參見雅各書1:5) 這些教導,在孩子與耶穌建立個人關係之前就要開始。當然,我們也應該活出敬虔的榜樣,好的品格和正直的行為,孩子就更有機會在成長過程中認識這位慈愛的天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孩子從小就會觀察身邊的大人,成年人要好好把握機會,給下一代正面的影響!以下是幫助孩童走上敬虔道路的幾種方法:投入時間陪伴無論是一起閱讀、聊天或到戶外活動,可以透過日常互動示範基督徒的生活方式。認真傾聽要引導孩子成為誠實正直的人,就要了解他們真實的想法,關心他們真正在乎的事。讓紀律成為他們的保護出於愛的紀律,能幫助孩子明白神設立界線的智慧,以及節制的重要性。(參見希伯來書12:6)承認錯誤「真實透明」能拉近孩子與父母的距離,也能教導他們謙卑。如果我們在孩子面前刻意表現完美的樣子,孩子反而很難向我們承認錯誤。無條件愛他們如同基督愛我們,父母對孩子的愛也要始終如一。 教養敬虔的兒女,需要許多人的投入與合作。主動找機會陪伴你身邊的孩子,聆聽他們說話,展現基督的愛。(馬太福音19:14)活出敬虔的榜樣,就能影響他們的心傾向主。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想到救主耶穌,基督徒通常把祂視為生命的主、君王或主人,但我們會把耶穌當作朋友嗎?這一點對我們來說恐怕不容易,但對耶穌,卻一點也不困難。耶穌接納我們祂無條件接納我們,也就是我們隨時隨地都能親近祂。耶穌會希望我們更像祂,但無論我們的生命的光景如何,祂也仍然接納我們。耶穌與我們一同經歷患難神應許祂必不撇下我們,也不丟棄我們(申命記31:6;希伯來書13:5)。無論順境或逆境,祂永不改變,祂必安慰我們,是我們忠誠的朋友。耶穌時刻與我們同在祂總是關心我們的需要,也總是願意回應我們的禱告。耶穌傾聽我們我們可以向祂傾訴心裡的疑惑、恐懼或是喜樂的事,因為祂在乎我們的想法,也渴望聽我們說話。無論我們說什麼,哪怕是憤怒的吶喊或傷心的哭泣,祂都希望我們知道,祂對我們的愛永不改變。 我們可以不必懼怕,因為知道主為信靠祂的人都有美好的計畫,祂顧念我們。今天就為祂竟如此看顧我們,向祂獻上感謝吧。就像那首古老的聖詩歌所吟唱的:「耶穌是我親愛朋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基督徒有兩個主要責任:愛神和愛人(馬太福音 22:37-40),而這兩個責任是透過服事來實踐。服事的地點與方式或許因恩賜、才能與呼召而有所不同,但基督徒都應該投入所屬的教會彼此服事。 當人信靠耶穌為救主,就受聖靈的洗歸入教會—由世界各地、因信基督而聯合的群體,就是基督的身體。照著聖經真理,接下來這位新生的基督徒,就會按著神的旨意,加入地方的基督徒群體,在那裡被愛、被需要(哥林哥林多前書12:18)。 但教會不只是個群體,她更是一個充滿生命力基督的身體,每一個肢體都是神精心創造的,為要在愛中彼此交通、互相扶持。基督徒和這個世界一樣,是多元的族群,因此非常需要努力追求合一。彼此的差異應該相互欣賞,讓每個人都能以獨特的方式參與神的旨意。當一間教會能夠像健康的身體一樣運作,各種恩賜、才幹、性格和智慧,都為完成神國的目標同心協力,這在神眼中是極美的一件事。 當基督身體的每個肢體,都立定心志,竭盡所能服事神,且彼此服事,這身體就是最健康的(25節)。想一想,今天你可以如何服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哥林多城充斥著各樣不敬虔的事,當地的信徒也曾經和其他的居民一樣,滿了貪婪、嫉妒、邪惡、詭詐與憤怒。但如今他們已經成了新造的人,有聖靈內住在心裡,被神收納為兒女。換言之,「哥林多城的生活方式」已經不符合他們在基督裡的新身份。 在哥林多前書6章9-11節,使徒保羅提醒這些基督徒,不要再受文化或舊有思維模式的影響。他們已經是神的兒女,這裡保羅並不是警告他們可能錯過救恩。事實上保羅是鼓勵他們,既然已經身為神的兒女,就應當捨棄從前的行為,活出新的身份。 和哥林多信徒一樣,我們也可以相信,我們得救是永遠有效的。因我們無法靠自己得救或得醫治,耶穌主動拯救、醫治我們(約翰福音10:11-18)。並且神教祂從死裡復活,將祂升上高天。如今我們的救主就坐在父神的右邊掌權(馬可福音 16:19)。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能得救,是因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一切。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不害怕,反而滿有盼望。 神赦免我們的罪、賜給我們新生命、接納我們成為祂的兒女,這一切是神為我們成就的,任何人都不能推翻。我們因此能擁有活潑的盼望,直到生命的終點。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什麼樣的人才能上天堂?關於這一點,眾說紛紜。有些人認為,只要行善就能進天堂。有些人知道自己有不好的習慣和傾向,但還是希望可以靠著樂善好施或慷慨助人的好行為上天堂。 然而聖經說,我們永恆的結局不是靠品格或行為來決定的(以弗所書 2:8-9)。真正阻礙我們靠近聖潔神的,是我們的罪性。正如羅馬書5章12節所說的,因著亞當夏娃犯罪,人類出生就死在罪中。再多的善行或道德行為,也改變不了我們不聖潔的本性;而錯誤的選擇也不會使我們的本性變得更壞,因我們已經死在罪中。 若沒有神直接的幫助,我們不可能有任何盼望,天堂的門不會為我們敞開,我們必永遠與神隔絕。但慈愛的天父差祂的兒子代替我們,耶穌擔當了我們的罪,替我們受刑罰。我們無能為力做的事,祂為我們成就了,因信靠救主耶穌,我們確信將永遠與天父同在。 我們的終點站就是天家,我們的生命因此有了盼望和意義。惟願我們都能向人分享這盼望的源頭,讓更多人認識耶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思考過你存在的意義嗎?忙碌的生活和內心的焦慮,催促著我們不斷往前,沒有時間停下來思考人生的意義。然而造物主創造我們有特別的目的,是要我們榮耀祂(以賽亞書43:7)。 神的話吩咐我們要在人面前見證祂的信實與大能,耶穌也認為這件事很重要,祂教導門徒,禱告就是要以敬拜尊榮天父開始(馬太福音 6:9)。 這就是為什麼禱告的時候,不只是一味地祈求,而是要全心全力讚美祂。然而,禱告時要先敬拜確實不太容易,有時候甚至會覺得很不自然。詩篇103篇2節建議我們要記念神的恩惠,很自然地就會將榮耀歸給祂。詩篇作者也教導我們要用話語稱頌天父,特別是要頌讚祂的屬性與作為(詩篇103:2-8,19)。 上一回就是你單單來頌讚主是什麼時候?仔細觀察詩篇以及整本聖經,看看這些人如何稱頌天父。當你沐浴在祂的同在時,別忘了頌讚祂表明對祂的敬拜。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曾經看過令人動容的墓誌銘嗎?也許上面寫著「慈愛的母親 」或「摯愛的朋友」。你希望自己的墓碑上面刻著什麼?什麼樣的墓誌銘是你人生的寫照? 在《使徒行傳》中,我們看到歷史如何記念大衛王,在一篇主要對猶太人群體的講道中,使徒保羅提到了聽眾所熟知的大衛王。保羅回想大衛在位期間的偉大成就,他選材這樣描述大衛:神稱他是「合我心意的人」(22節)。 什麼是「合神心意的人」?對大衛來說,這句話代表他與神有著非常親密的關係(詩篇 63:1, 6-8)。能夠建立這樣的關係,絕對不是只有例行公事地參加禱告會或上教會,而是發自內心渴望親近天父(詩篇 42:1)。 如果你也希望被稱為「合神心意的人」,必須做哪些改變?必須捨棄哪些事?哪些事原本沒有,現在應該要有?求神幫助你做必要的調整,立定心志讓這成為你一生的目標,也是你的墓誌銘。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樂意賜福是神的本性,然而神賜福人的目的,絕對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深遠。神不希望祂的福份只停在我們身上,而是渴望這些恩典能流向更多的人。 就像今天的詩篇所說的,主賜福我們,是要讓全地,也就是萬國萬民,都能認識祂的救恩、祂的道路和祂的公義(3-4、7節)。神行動的背後,都有更宏大的計畫。 想到這裡,不禁讓人心生敬畏,心存謙卑,因為神竟然賦予我們這麼重要的使命。祂要信靠祂的人都能參與這神聖的計劃,幫助人認識祂。每一次神賜福,除了使我們得益處,更大的目的是要促進神國的計畫成就。反過來,如果神沒有將我們想要的賜給我們,或許是因為那並不符合祂更高的旨意。但若是所求的是符合神更偉大的計畫,我們就能被祂大大使用。 神賜福與你,不只是為了幫助你,更是要在你裡面動工,透過你影響別人的生命。千萬別讓神的賜福所帶來的快樂和舒適,遮蔽了你的眼睛,看不見神的心意。不妨求問神,你可以如何運用祂的恩惠領人歸向主。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在這世界上,即使在教會裡,每個人對主的認識都不一樣,甚至差異很大。對基督徒來說,很重要的是,相信聖經沒有錯誤,並且相信聖經向我們啟示,認識三一真神所需要的真理。(約翰福音17:17)聖經無誤如果對這教義沒有堅定的信念,所有的人對神的想法就會變得主觀。聖經是神的意念的匯集,是人受聖靈感動所寫成的,毫無錯誤。(彼得後書1:20-21)正確認識神神是獨一真神,以聖父、聖子和聖靈三位永恆位格表達出來,同尊同榮,但是職分不同,都參與創造,也都參與救恩的計畫。 聖子耶穌藉童女懷孕降生到世上,祂沒有犯罪,卻為我們的罪捨命,死後從墳墓裡復活,升天回到父神那裡。聖靈是我們能力的源頭,祂內住在每個信靠基督的人心裡,啟示真理、轉化我們,並使我們能夠順服神。 造我們的主渴望我們認識祂,這實在太奇妙了!祂邀請我們與祂建立親密的關係,每天我們都能打開神的話語,與三一真神展開心靈對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當基督在我們生命中居首位,我們就能經歷許多從祂而來的賜福,包括:平靜的心:當我們轉向主、默想祂的話語,祂必會引領我們「在可安歇的水邊」,讓我們的心靈得著真正的安息(詩篇23:2)。心靈與思想安靜下來了,我們就容易聽見神對我們說話。剛強的信心:研讀聖經會擴展我們對神的認識,並給我們洞察力和方向。當我們跟隨祂的引導,看見祂如何為我們作工時,我們的信心就會成長。清潔的心:聖經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清楚自己真實的光景,指出需要改變的地方。我們若認自己罪,祂應許必赦免我們的過犯,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壹書1:9)。做好預備的心:無論未來是歡樂,還是艱難,神都會預備我們去面對。透過聖靈的工作,祂預備我們迎接生活中各樣的挑戰(彼得後書1:3)。 保羅的一生,就是讓耶穌居首位的最佳典範,基督成為他生命的主(加拉太書2:20),即使遭遇患難,依然活出喜樂,並得著力量面對一切困境與挑戰。當我們願意像他一樣,將與主的關係放在首要的位置,這些屬天的祝福,同樣也會臨到我們身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在禱告方面,常常重新審視我們的心,這的確是明智之舉。看看耶穌是如何以身作則,教導我們要分別時間親近天父。獨處耶穌常常受群眾包圍,但祂知道祂需要安靜獨處,所以會刻意隱退避開人群,甚至離開門徒,為了要單獨跟父神說話。持守與神獨處的時間無論生活中發生了什麼,耶穌都會刻意保留一段時間,好讓祂在靈裡可以得著安息、專心仰望天父,讓身心靈重新得力。安息什麼是安息?詩篇46篇10節呼籲我們要安靜:「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要持續保有這種內在平安,必須定期停下手中的工作,單單讓心靈感受聖靈的同在。今天的經文,大衛形容就像「斷奶的孩子」,在母親懷裡平靜安穩,完全地滿足。 如果你看這樣的平靜安穩是不可少的,一定會在信仰的路上得著極大益處。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但如果能把心安靜下來,會發現你真的非常需要主同在的平安,那是無價之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以弗所書五章二十節告訴我們:「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神。」當生活都很順利的時候,要常常感謝神似乎並不難。但是一旦遇到令人痛苦的事情,要表達感恩就沒那麼容易了。 在今天的經文,作者使徒保羅深知,在基督裡的豐盛,足以超越世上的一切痛苦。保羅所視為寶貴的賜福,是信靠主的人都可以從神領受的。 首先,這位獨一的真神邀請我們與祂建立個人的關係。祂是全知、全能、無所不在的神,也是萬物的主宰。第二,造我們的主無條件地愛我們,而且永遠愛我們。第三,祂差祂的愛子來拯救我們,好讓我們能與祂共度永恆。因此,當我們信靠耶穌,就得著釋放,脫離死亡的恐懼。 神賜福不只這些,信靠神的人,就蒙神接納他們成為兒女,並受聖靈的印記。(以弗所書4章30節)祂應許照祂榮耀的豐富,供應我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立比書4章19節)並賜下祂的話語和內住的聖靈引導我們。 難怪保羅會如此感恩,回顧一下你所列的蒙福清單,想一想,還有哪些事配得感恩。當你這麼做時,就明白保羅所蒙受的福也是屬於你的。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覺得怎樣才算富足?銀行裡有一大筆存款?還是車庫裡停著名車?你也許不會大聲說:「沒錯,就是這樣!」但你的生活方式是否也反應了這樣的價值觀?遺憾的是,很多基督徒被世界的標準所超越,認為富足就是擁有豐厚的財產。 不論你富裕或是貧窮,都可能會有這種觀念。有錢人通常會把金錢當作成功的指標;對窮人來說,則認為金錢是萬能,只要有錢,人生就會舒適和滿足。貪婪同樣困擾著富人和窮人。 許多基督徒沒有意識到:只要在基督裡就是富足的。沒錯,你可能還是有帳單要繳,但只要信靠耶穌,你就可以大膽宣告:神已經把最豐盛的福分傾倒在我身上(以弗所書2章4-7節)。 今天的經文說,神已經把各樣屬靈的福氣賜給我們(第3節)。你有沒有注意到這句話的動詞是什麼時態?作者用的是完成式:「已經賜給」,意思就是這些祝福早就已經賜給你了。而且神不是零零星星地給一點點,而是極其慷慨地傾倒在我們身上。 不要只看你銀行存款的數字,不妨安靜禱告,把你所擁有的祝福一一列出來。緊接著,我們就能進一步發現神賞賜給我們最精選的禮物。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當我們信靠神,就可以百分百地相信祂會供應我們一切所需,以下是從主而來幾個寶貴的賜福:蒙赦免信靠耶穌,你的罪就得潔淨,不只過去的罪,包括你現在的罪和將來的罪(以弗所書1章7節),都被洗淨。得自由基督信仰讓我們從依靠行為稱義的捆綁中得釋放,也就是我們不用憑靠自己的努力贏得神的喜悅。祂用無條件的愛愛我們,並且藉著祂的兒子成全了救恩。我們所當行的,就是接受這滿是恩典愛的禮物(約翰福音8章36節)。與主聯合我們所敬拜的不是遙不可及的神,而是滿有慈愛的天父,祂知道我們生命中的大小事。聖經說我們已經「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以弗所書1章13節),也就是我們永遠與天父聯合。承受永生你若已經在神裡面受了印記,就永遠屬於祂。祂將你緊緊握在手中,沒有人能把你從祂手中奪去(約翰福音10章28-29節)。 神賜下許多美善的事物讓我們享受,但我們不能把安全感建立在這上面。今天就向祂獻上感謝,祂過去供應你,將來也必繼續看顧你。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小孩子在主日學會認識一個真理,那就是神是良善的。這幾個字看似簡單,卻隱藏著神極為奇妙又深奧的屬性。神是完全的神,也是聖潔的神,換句話說,祂是一切公義的標準。父神的良善會透過祂的行動顯明出來,所以祂的一切作為都是正直良善的,因為祂不會違背自己的本性。 神是不改變的神(瑪拉基書3章6節),神對待我們的方式,不會因為我們的行為而有所改變,決定因素是在於祂的屬性。當我們悖逆,破壞了與天父的關係,慈愛的天父會管教(希伯來書12章6節),目的是為了恢復我們與祂的關係。 從很多方面都可以看見主的美善,祂是創造我們的主,我們每個呼吸都是祂所賞賜的;祂是慈愛的牧人,祂看顧我們、供應我們一切所需。而祂的美善最極致的表現,就是十字架,祂甘願背負我們的罪,讓我們可以恢復與祂的關係。 我們信心的基礎就是相信神是良善的神,這真理使我們在順境中有喜樂,在逆境中堅定相信。即使不明白神的作為,也依然能信靠祂,知道祂是美善的神。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有些人一直被困在罪疚感裡,好像走進死胡同,怎麼也出不來。原因各有不同,有人是因為還持續活在罪中,但也有人卻一直感到羞愧,被錯誤的罪疚感折磨。無論罪疚感的根源是什麼,得勝的方法其實都一樣。 首先,要知道救主已經把我們的羞愧帶到十字架上(希伯來書12章2節)。我們不可能為自己贖罪,唯有耶穌能償還我們的罪債。但我們還是必須找出罪疚感的來源,然後帶到神的面前。也就是,不管我們做了什麼,如果在神眼中那是罪,我們就必須認同神的看法。換句話說,就是承認自己犯了罪。第二步是悔改,轉離錯誤的方向,走上神所喜悅的道路。 用這樣的方式處理罪疚感,我們心裡就會湧出平安和喜樂,取代羞愧的重擔。更美好的是,我們還可以得著智慧去幫助人,也就是坦然分享過去所犯的錯,讓身邊的人從中看見主的恩典與作為。藉由我們的見證,神就能觸摸到那些需要得釋放的人。 戰勝罪疚感,是不容繼續拖延的戰役。轉向主,求主幫助你面對罪疚的根源,是時候邁開大步,走向神所賜的喜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因為做了違背良心的事而感到內疚,這就是罪疚感,會有這種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是無緣無故長期活在悔恨之中,那就不正常了。神設計罪疚感是為了要提醒,我們已經犯罪,必須悔改。但撒但會扭曲這些情緒,把我們囚禁在罪疚感裡面。這就是為什麼長期活在羞愧當中的人,會對神的愛感到不確定。 正確的罪疚感,是神用來催促我們悔改的工具,是我們幫助回歸正路的指引,是禮物。但魔鬼卻製造錯誤的罪疚感,讓我們對那些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事感到自責。這種不健康的罪疚感,在律法主義的教會或生活中很常見,一些思想或行為被貼上「錯誤」的標籤,導致人們因為做或想一些事而感到羞愧。 自我定罪會阻礙我們與耶穌的關係,無法嚐到與主同行的滿足感。那些被囚禁在罪疚感裡面的人,無法享受主的平安,反而因為害怕被主拒絕,拼命想要證明自己的價值,而且總覺得神的懲罰隨時會臨到,因而無法真正信靠神。 耶穌來不是要定我們的罪(羅馬書8章1節),祂恢復我們的生命,使我們因信稱義,得以坦然無懼站在神面前,脫離罪疚,這是耶穌最大的渴望,就是除去你一切的羞愧,今天就將一切都交給耶穌,祂必使你得自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基督徒在教會裡和教會外的表現如果不一致,會大大影響人們對福音的看法。我們的信仰應該展現在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職場。 外在的行為會反映我們內在的信仰,如果宣稱我們是基督徒,那些同事、上司、下屬,就會把我們的態度和行為,與耶穌畫上等號。你的同事是否能從你的工作表現看到神的美好? 我們來看聖經是怎麼說的,首先,就像今天經文所說的,我們應該把自己視為僕人,並把他人的益處放在自己的需要之上。接著就是要意識到,我們真正的老闆是主基督,要誠實努力地工作,知道所有賞賜都是從祂來的(歌羅西書3章23節)。此外,因為世上一切的權柄都是神所設立的(羅馬書13章1節),因此,除非上司要我們做的是違背聖經真理的事,否則就要甘心順服。最後一點,要知道我們的同事、上司和老闆,在造物主眼中都是有價值的,都應得到尊重(約翰壹書4章7-8節)。 即使工作很辛苦,同事不好相處,我們都要像是為主做的。也就是我們要有喜樂的心和僕人的態度,勤奮做工,尊重他人。想像一下,如果所有基督徒都有這樣的工作態度,職場將是多麼美好的地方!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一般人不認為自己需要什麼太大的改變,很多人承認自己某些方面需要稍微「調整」,他們通常還會補充說明:「但基本上我是個好人。」然而事實上,天父不接受人類「還可以」的標準,祂要給我們更好的。神想要看到的是,我們這些信靠祂的人,完全降服於基督的樣式。因此,祂會著手進行翻修的工程,把現在的我們,改變成祂兒子的形像(哥林多前書15章49節)。神重新塑造我們的工作中,一個必要的步驟,就是除掉我們生命中一切不合神心意的方面。這個過程往往令人很不舒服,但這絕對是值得的。神針對那些不榮耀祂的習慣、態度和關係。祂透過環境催促我們關注這些方面,好讓我們將這一切交託給祂。 也就是說,我們的意志要願意接受神的改變。在轉化我們的過程中,祂工具磨塑的痛苦,可能暫時遮蔽祂設計的美善。但對主來說,沒有什麼比一個委身、無論如何都順服的跟隨者更榮美的了。降服於祂,讓祂將你重新塑造成祂心目中的兒子或女兒。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耶穌教導門徒如何禱告之後,提醒他們不要讓「不饒恕」停留在心裡。祂說,如果我們不饒恕人,天父也不饒恕我們。但是千萬不要誤解耶穌的意思,不原諒他人,並不會因此失去救恩,卻是我們破壞了與神的團契,因為不悔改的心態攔阻我們常常認罪、轉離惡行。 饒恕更多是意志的行為,而不是心靈的行為。我們往往不想憐憫那些錯待我們的人,但主卻呼召我們要饒恕(馬太福音5章38-40節)。懷恨在心,久而久之會變成沉重的負擔。雖然要饒恕實在很難,但主耶穌知道,饒恕對我們才是最好的。支取祂所賜的憐憫,並祈求祂幫助你放下怒氣和怨恨。當你決定倚靠主的恩典向前行,也養成習慣,常常為傷害你的人禱告。如果神感動你,也可以主動為你的錯誤的態度或行為,尋求對方的原諒。 苦毒的心與我們在基督裡的新身分,是不相稱的。這是為什麼聖經一再強調饒恕。放下重擔吧,耶穌應許,我們若信祂、遵守祂的道,就必得著自由(約翰福音8章31-32節)。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得勝,是神對每個基督徒的心意,但有時候,我們卻發現自己不斷落入同樣的罪。我們真心想要做對的事,但為何還是一直失敗? 第一個原因是「不完全的悔改」。有時候,我們會為罪哀傷、難過或感到羞愧,卻沒有真實的悔改。悔改不是流淚或自責,而是改變對罪的看法,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罪,也就是用神的眼光。如此,我們的心就會轉離罪,不再持續犯錯(箴言28章13節)。 第二個原因是,不夠認識我們在基督裡的身分。我們是神的兒女,基督住在我們裡面。我們若明白這個真理,就了解罪並不適合我們的身分,我們不再為自己的過犯找藉口。當我們對自己的屬靈身分,有正確且合乎聖經的認知,我們才能真實的悔改。 當我們把這兩個真理放在一起時,就締造強而有力,對抗試探的工具。天父渴望我們得勝,記住耶穌基督是我們生命的源頭,倚靠祂,我們就能得勝有餘。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