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RADIOS GO TO HELL !
段子其实也有"级别"之分,尽管都会博您一笑,但高级段子比较让人回味。今天这个段子,来自网友飞比寻常,反波在试讲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挺让人回味的。当然,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保不齐就有听了之后并不觉得可笑的,正所谓众口难调。 此次复播,“段子”竟然成了反波制作难度最高的栏目。短短几年,人们对段子的要求普遍提高了。反波在这里再次发出诚挚邀请,希望大家能提供有趣的段子。无论是您看到的,还是原创的。只要您觉得适合反波,就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的邮箱在首页右侧。) 一旦采用将赠予尚未发售的反波第二款T恤哦! (时长:1分25秒) (原文发布于2008-11-30)
陈力以纪录片摄影师的身份参加了2006年8月开始的“百万人民倒扁”运动,也就是红衫军。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深入运动总部,与总指挥施明德等人近距离接触。当年10月10日的“天下围攻”,陈力更偶然成为施明德的随身摄影。那一天,在一片红色的人海中,他说有一种“灵魂被贯穿的感觉”。 事实上,喜爱红色的陈力在那段时间却一直回避红色,他说自己是一个对政治理念保有热情,但对政治运动有些冷感的人。施明德说,世界不能这样到尽头。陈力觉得,红衫军决不会是台湾政治的尽头,而是转折点。(时长:12分48秒) (原文发布于2008-11-25)
不知道各位小时候有多少被老师"抓现行"的经历——上课看漫画,考试传纸条,早晨拿着同桌的作业一通狂抄,或者像今天段子里的几位那样,躲在厕所里吞云吐雾?也不知道各位在"原形毕露"之后是立刻缴械投降,还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且听这几位瘾君子斗智斗勇的光荣事迹。 反波提醒:吸烟有害健康,请勿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时长:3分49秒) (原文发布于2008-11-23)
“偷听系列”是反波策划时间长达两年之久的新节目,近期将先后推出“偷听北韩”、“偷听台湾”、“偷听中国”等单元。 “偷听北韩”是平客与他的三个朋友2008年9月29日乘火车前往朝鲜的旅行记录,力图用声音还原他们在这个神秘国度的经历种种。本期节目记录了他们乘坐列车列车驶过鸭绿江,从新义州前往平壤的所见所闻,其中也不乏朝鲜军人上车例行检查的惊悚。 前几天,海外媒体报道了一则新闻,朝鲜开始限制中国游客前往朝鲜,从2008年10月中旬开始无限期关闭了从丹东、延边等边境地区乘火车前往朝鲜的通道…… (时长:12分44秒) (原文发布于2008-11-15)
一位网络昵称是“wenli”的台湾年轻人,利用在台湾互联网圈内较为流行的雅虎 Y! Live 网络视频直播工具,在2008年11月6日晚,向全世界实时直播了发生在台北的学生静坐。此后,这场后来被称为"野草莓运动"的了抗议蔓延到台湾各地,大家纷纷效仿 wenli 的网络直播,观看人数从开始的几十人迅速增长到超过 2,000 人。 反波特别制作一期号外,由陈力连线这位来自台中的博客: wenli 。 (时长:14分19秒) (原文发布于2008-11-13)
2006年9月,当时23岁的陈力和同学两人一起完成了24小时摩托环岛。这位有左派倾向的年轻人认为,作为台湾人,应当对自己脚下的土地有更多了解。经过一番准备,他们于子夜3点从淡水出发,24小时之内跨越1200公里,完成了格瓦拉式的年轻时代的壮游。《反波讲台》第一期由陈力为你讲述这次摩托环岛的经历。(时长:10分钟) (原文发布于2008-11-09)
反波此次复播是否恢复“段子”,飞猪和平客犹豫了很久。最后,听取了周围朋友的意见,还是恢复这个比较轻松的节目。“段子”讲分为经典与原创两部分,力求调动各种声音元素,无论大家是否听过,都能开怀大笑。 今天这个“乌龟一家乡下游”可能有些朋友以前听过,平客用声音进行了再创造。反波也希望朋友们发来您看到的好段子,无论是转摘的还是原创的,一旦被我们采用,就会得到反波复播T恤一件。反波的邮箱可以在首页右侧找到。(时长:2分37秒) (原文发布于2008-11-08)
2006年9月,当时23岁的陈力和同学两人一起完成了24小时摩托环岛。这位有左派倾向的年轻人认为,作为台湾人,应当对自己脚下的土地有更多了解。经过一番准备,他们于子夜3点从淡水出发,24小时之内跨越1200公里,完成了格瓦拉式的年轻时代的壮游。《反波讲台》第一期由陈力为你讲述这次摩托环岛的经历。(时长:10分钟) (原文发布于2008-11-09)
反波此次复播是否恢复“段子”,飞猪和平客犹豫了很久。最后,听取了周围朋友的意见,还是恢复这个比较轻松的节目。“段子”讲分为经典与原创两部分,力求调动各种声音元素,无论大家是否听过,都能开怀大笑。 今天这个“乌龟一家乡下游”可能有些朋友以前听过,平客用声音进行了再创造。反波也希望朋友们发来您看到的好段子,无论是转摘的还是原创的,一旦被我们采用,就会得到反波复播T恤一件。反波的邮箱可以在首页右侧找到。(时长:2分37秒) (原文发布于2008-11-08)
这些天,老六正忙着给《读库》读者送上一份印刷精美的新年礼物,新年即将来临,可以想见的是,在新的一年里,老六将一如既往地为《读库》奔波忙碌、乐此不疲。而他那本《记忆碎片》也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修订再版了。今天的反波人民大会谈,平客继续对话《读库》主编张立宪。(时长:15分45秒) (原文发布于2007-10-23)
2005年11月,一本灰色封皮的丛刊《读库》诞生了。试刊号的《读库》编号为0600,共印刷1000册。此后两年间,这本有着独特文化调性的丛刊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尤其在互联网上,透过博客等形式,吸纳了大批忠实读者。两个月出版一期的《读库》实际上只有一个人在操作,从约稿到编务,大大小小的杂事,都是他一个人完成的。他就是网名见招拆招、人称老六的张立宪。这是这次对话的上半部分。(时长:15分52秒) (原文发布于2007-10-19)
演员张译偶然建立士兵突击贴吧,演戏之余尽职尽责一度"隐身"管理这个贴吧。先是整个剧组被带到这个贴吧里"对骂"或切磋,而后在10个月时间里吸引了百万人次的观众,无意间成为中国娱乐业绝无仅有、不可复制的网络现象。戏中的史今铁骨柔情、戏外的张译个性鲜明,军队的磨砺让他受益终生。今天的反波人民大会谈,平客继续对话士兵突击演员及贴吧前任吧主张译。(时长:19分30秒,摄影:薛涛) (原文发布于2007-10-09)
Pop!Tech 大会聚集了全球各领域的天才,但是语言却成了知识传播的最大障碍。现在, dotSUB 正在用集体智慧解决这个问题。 (原文发布于2007-10-06)
张译在网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诚恳、真实又不乏幽默,与时下娱乐圈中所谓明星给人们的印象完全不同。也难怪观众在看完电视剧后登陆士兵突击贴吧或他的博客,会把他和史今最大程度地联系在一起。那么,张译这些个性鲜明的性格组合从何而来呢,今天的反波人民大会谈,平客继续对话士兵突击演员及贴吧前任吧主张译。(时长:18分08秒。应大家的要求,原来计划制作两集的张译访谈改为上中下三集。) (原文发布于2007-10-05)
从NIN到Radiohead,大牌摇滚乐队纷纷宣布与唱片公司一刀两断。他们是不想混下去了,还是另有新招? (原文发布于2007-10-02)
28集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创造了互联网上的奇迹,在百度开设的"士兵突击贴吧"由剧中史今班长的扮演者张译在电视剧开拍前无心开设,剧组工作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半年多的时间里聚集了100万人次,这个贴吧几乎成了《士兵突击》在网络世界的延伸。今天的反波人民大会谈中,平客对话士兵突击贴吧吧主张译。(时长:16分21秒) (原文发布于2007-09-26)
Kompoz提供了一个跨国界的音乐协作平台。各位灵感突发却苦于无法实现的音乐爱好者,请留意本期节目。 (原文发布于2007-09-22)
想让所有亲朋好友都在顷刻之间恨死你吗?试试这个名叫Trumpia的服务,你就明白什么是“损人利己”了。 (原文发布于2007-09-19)
美剧字幕组是中文互联网上最活跃也最神秘的内容制作组织。今年,伴随《越狱》剧集在中国大陆的悄然流行,YYeTs字幕组和字幕总监梁良的大名也被中国网民所熟知。飞猪通过电话连线了身在温州的梁良,给各位带来了一些从未向外界讲述过的“幕”后故事。(时长:12分52秒) (原文发布于2007-09-15)
“盗版等于犯罪”,那么反盗版公司用P2P软件导致机密泄露又该怎么算呢?这种事儿最近发生在了 Media Defender 公司身上。 (原文发布于2007-09-14)
因网络而备受关注的影评人周黎明是典型的南方人,温良敦厚,写影评讲究考据,十分严谨。因此,他的影评常能引起来自电影业内的关注。在当今的华人导演中,他最欣赏李安。本期节目中,周黎明将围绕中国大片及电影审查制度发表他自己的观点。(时长:11分01秒) (原文发布于2007-09-09)
Facebook早已不是大学生的交友平台,看看上面最新的活跃用户:比尔·盖茨、史蒂夫·鲍尔默……还有谷歌的李开复。 (原文发布于2007-09-07)
一家电脑公司和一家咖啡连锁店携手创造了新的音乐购买体验,看看 iTunes+Starbucks 的最新跨界合作。 (原文发布于2007-09-03)
周黎明,《China Daily》编辑、《看电影》专栏作家,曾出版《莎乐美的七层纱》等著作,最初因为网易的周黎明留言板为国内影迷熟知,近年来又借助双语blog开拓新的写作方向。平客采访了周黎明,请他讲讲“周老大”是如何成为“周老大”的。(时长:根据听众反馈,已调整为10分08秒) (原文发布于2007-09-02)
默多克拿下了网络社区的头把交椅之后,又虎视眈眈地打起了视频的主意。这个“hulu”里打算卖些什么药? (原文发布于2007-08-31)
17岁的天才少年乔治·霍兹成功破解了iPhone的网络限制,但是苹果和AT&T;却拿他毫无办法。法律竟然站到了黑客的一边? (原文发布于2007-08-29)
反贿赂热线(BRIBEline)如何面对那些可能存在的虚假举报?网上举报将被送往哪里?BRIBEline究竟能否帮助减少各国的贿赂行为?飞猪继续连线追踪国际(TRACE)创始人 Alexandra Wrage。(时长:11分23秒,听译:茄子皮儿,中文配音:小精子)
全球语音通讯开始越来越多地依赖Skype,但这个不争气的网络电话却连续两天无法登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原文发布于2007-08-22)
BRIBEline(反贿赂热线)是由“追踪国际”组织创办的贿赂检举网站,为全球网民提供了14种语言的界面。“追踪国际”与知名的“透明国际”有何区别,他们为什么要借助网络搜集反贿赂资料?飞猪连线了身处美国的创始人 Alexandra Wrage,请她用亲身经历做出解答。(时长:12分17秒,听译:茄子皮儿,中文配音:小精子) (原文发布于2007-08-19)
上网就能借到钱……有这种好事?把钱借给陌生网友……脑子进水了吧?英国网站Zopa正在用P2P的思路实现网络贷款。 (原文发布于2007-08-18)
她“死”在了全球网民面前,追杀视频被观看了数百万次。从一夜成名到“死于非命”,这个15岁的孤独女生用了整整一年。 (原文发布于2007-08-15)
自从8月6日的《时代》周刊上市后,关于“中国我时代”封面报道的争论就没见消停。飞猪和平客分别连线了《时代》周刊记者Simon Elegant、采访对象小精子以及专栏作家连岳,来期真正的“大会谈”。(时长:16分42秒) (原文发布于2007-08-05)
对着小窗口仔细辨认对方模糊的五官,难道“视频通讯”就仅限于此了?思科公司的网真已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原文发布于2007-08-03)
老牌摇滚巨星王子(Prince)把新专辑《行星地球》随报送给了300万英国乐迷,人们认为这是互联网分享精神的胜利。 (原文发布于2007-08-01)
罗永浩在应聘新东方教师职位的时候自荐:“新东方的学员是最合作,最容易被鼓动的,因为他们来上课的最大目的就是接受鼓动,这个没有问题。”从字里行间,你不难找到日后“老罗语录”的影子。在那些唾沫横飞的段子背后,真实的“罗胖子”又是个怎样的人呢?(时长:11分24秒) (原文发布于2007-07-28)
创建于1998年的美国《商业2.0》杂志正面临停刊的厄运。精通科技的读者们在Facebook上创建了专题小组希望能够拯救这份刊物。 (原文发布于2007-07-27)
过去的美国总统电视辩论中,都是由各大台的名嘴不停发问。现在,提问者变成了全美网民,带来这个变革的是视频网站YouTube。 (原文发布于2007-07-25)
罗永浩,高中二年级时“个性突出主动退学”,2001年开始在新东方英语学校任教,因被称作“老罗语录”的授课录音集而为人熟知。去年,罗永浩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互联网,建立牛博。平客和飞猪来到了罗永浩的办公室,与这位“傻逼老愤青”聊了聊这个特立独行的网站。(时长:12分59秒) (原文发布于2007-07-22)
开办两年不温不火的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忽然之间热了起来。有人说Facebook将会是下一个微软,此话怎讲? (原文发布于2007-07-20)
特工电影《波恩的最后通牒》即将上映,Google和环球影业共同推出了“波恩终极搜索”网站,进行双赢的互动营销,真是高明! (原文发布于2007-07-18)
“盗版党” (Pirate Party) 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个见不得阳光的地下组织。实际上,盗版党在瑞典是个正式登记注册的党派,力求“从根本上改革版权法,废除专利制度”。美国盗版党 (PPUS) 拥有相同的宗旨,并在积极完成政党注册工作。飞猪请到了美国盗版党的全球联络官 Andrew Norton,说说这群“海盗”们的故事。(时长:10分22秒) (原文发布于2007-07-15)
坐在电脑前面上网,时间一长,腰酸背痛腿抽筋。不要小看Wii的遥控手柄,除了打游戏,它还能让你躺在床上看YouTube! (原文发布于2007-07-13)
有自己的别人的秘密憋在脑子里无处倾诉?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你可以把心中的秘密以匿名方式贴上PostSecret或者“秘密”。 (原文发布于2007-07-11)
互联网上怎样发财致富的传奇都可能发生,竟然有人靠贩卖域名成了亿万富翁,还被美国媒体称为"那个掌控了因特网的人"! (原文发布于2007-07-08)
Keso的blog上,除了日复一日的IT评论,你看不到有关他生活状态的描述。他的大多数读者都知道他的真名是"洪波",却不知道这个神秘的家伙每天在现实世界中都做些什么。节目的下半部分,就是关于这个互联网之外的keso。(时长:10分42秒) (原文发布于2007-07-07)
在 YouTube 上开设新闻频道之后,BBC又耗巨资推出了 iPlayer。这回,BBC的老葫芦里卖的又是什么新药呢? (原文发布于2007-07-05)
Keso不是手握公司股权、呼风唤雨的大老板,但这个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坐在电脑前的家伙却在IT行业内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blog名叫“对牛乱弹琴”,四年来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小页面,变成拥有8万订户的独立媒体。他为何能够拥有今天的影响力?飞猪请Keso自己来庖丁解牛。(时长:10分40秒) (原文发布于200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