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1:14-7:23集中記錄耶穌在加利利,自7:24至周邊地區。 1-23有關潔淨的教訓,分別對宗教領袖(1-13)、眾人(14-16),和門徒(17-23)解說,是耶穌對猶太教的重要指正。3「遺傳」:指歷代律法師對摩西律法的引伸解釋。「仔細洗手」:遺傳的淨手禮,從儲水、倒水、捶洗指尖到手腕、再洗清等都有法規。11「各耳板」:一種許願式的奉獻,凡指定為「各耳板」的財物,別人就無權動用。 24-30推羅婦人的信心。24「推羅、西頓」加利利西北方的外邦地區,為被神咒詛之地(參賽廿三章、珥三4)。 31-37醫治耳聾舌結。34「以法大」是亞蘭文,譯為:「就是說,開了罷」
1-6拿撒勒人厭棄耶穌。1「家鄉」:即拿撒勒。耶穌生在猶太地伯利恆,長於加利利的拿撒勒(太2:19-23),傳道時以迦百農為中心(太4:13)。 7-13耶穌差遣十二門徒。8-10「不要帶…」:要訓練門徒過信心生活。 14-29施洗約翰被害始末。14「希律王」:希律安提帕,是屠殺伯利恆男嬰的大希律王的兒子,4BC-39AD統治加利利和比利亞,又稱小希律。 30-44五千人吃飽。37「二十兩」:超過工人半年的薪酬。 45-56耶穌走在水面上、治好革尼撒勒一切病人。
1-20釋放格拉森鬼附的人。9「群」:原文指軍團或營(legion),可見勢力龐大。 21-43醫治睚魯的女兒和血漏女人:25「血漏」:此病不單使她身體衰弱,並因不潔淨而不能過正常的家庭和社交生活(參利十五25-27)。41「大利大古米」:馬可生動地記載耶穌使用加利利人的家常語言亞蘭文對小女孩說話。
1-20撒種的比喻:11-12「叫他們看是看見…赦免」:引賽6:9-10說明神國奧秘只向跟隨者顯明,向故意抗拒福音的人,就隱藏起來。 21-25點燈和量器的比喻:21「斗」:米麥的量器。參太5:15-16,也說明用比喻教導人乃將真理放在燈台上越照越明。24「用甚麼量器量給人…多給你們」:神國奧秘傳給別人更多,神必讓我們明白更多。 26-29種子生長的比喻:鼓勵門徒只管殷勤「撒種」、「收割」,生長結實則交託給神。 30-34芥菜種的比喻:中東地區確有近五公尺高的大芥菜,種子非常小。比喻神的國開始微不足道,但終必大大伸展,遠超人間的一切王國。
耶穌與法利賽人的對立日益明顯,山雨欲來風滿樓。 1-6安息日治病惹怒宗教領袖。1「枯乾」:指肌肉萎縮。2「眾人」:此指法利賽人。6「希律一黨」:親羅馬政府、支持希律政權的人士。法利賽人本來憎惡他們,但為除滅耶穌而甘願與他們攜手合作。 7-12退到海邊醫治群眾。7「海邊」:指加利利海(也稱「革尼撒勒湖」) 13-19屬靈的建造──設立十二門徒。17「雷子」:可見他們剛烈的性格。18「奮銳黨」:一個猶太革命組織,主張以武力反抗羅馬帝國的統治。 20-30反對力量持續增加 29「褻瀆聖靈」:惡意且持久拒絕聖靈的罪。 31-35說明屬靈關係尤勝骨肉關係。
本章繼續記載耶穌在加利利的服事: 1-12醫治癱子:4「拆了房頂」:當時房頂多是平的,混和樹枝和黏土建成,故可能拆通。10「人子」:耶穌的自稱,表示:(1)祂是神而成為人之子,有完全的人性;(2)祂就是舊約豫言的彌賽亞(參但七13~14)。 13-17呼召利未。14「利未」:即馬太福音的作者馬太(參太九9)。15「罪人」:不守猶太教律法的人。17「義人」:此指自義的人。 18-22論禁食問題:21-22:若將新布補在舊衣上,洗濯時新布會收縮而扯破衣服;若將新酒裝在無彈性的舊皮袋裏,酒發酵膨脹時會漲破皮袋。比喻儀式主義的舊傳統、舊框架不能承受新生命。 23-28論安息日掐麥穗:法利賽人為安息日加進了許多摩西律法所沒有的規條,門徒「掐麥穗」犯了安息日不可「做工」之律。25-26大衛吃陳設餅見撒上21章,耶穌引此說明律法是活的,是為人的需要而設立的。
本書是四福音中最早寫成的,側重表現神的兒子耶穌成為僕人。作者馬可與彼得關係深厚(彼前五13),本書即根據彼得的講述而成。 1-8僕人的豫備:1「基督」:彌賽亞;受膏者,救世主之意。 9-11 僕人受洗。9「受了約翰的洗」:耶穌無罪,本不需受約翰「悔改的洗」,祂降卑以成全人間的禮儀(太3:14-15),也給我們做榜樣。 12-13僕人受試探。12「催」:神主動催耶穌去受試探,使成得勝根源。 14-45僕人早期在加利利的服事。21「安息日」:週五日落到週六日落。「會堂」:猶太人亡國被擄後在各地建立的聚會場所。22「文士」:教導律法的人。40「大痲瘋」:代表不潔淨(參利13-14章)。耶穌竟摸他!44「給祭司察看…禮物」:再證耶穌成全人間禮儀,不衝撞習俗。
本章總結神要除掉罪惡,再造新天新地,分為三段,每段都對惡人宣告審判;對罪人宣告救恩。 1-4對形式主義者的最後信息:1-2:真正的敬拜不在於殿宇,而在虛心痛悔。3:假敬拜使聖殿的敬拜程序都受汙染。4:神要用迷惑和懼怕審判假敬拜者。 5-14對餘民的最後信息:5-6:安慰義人,逼迫他們的要遭受羞辱。7-9:錫安毋須經過生產之苦,轉瞬便得到外邦新的子民。10-14:耶路撒冷將成為完全蒙祝福之地。12-13「你們必蒙抱在肋旁,搖弄在膝上,母親怎樣安慰兒子,我就照樣安慰你們,你們也必因耶路撒冷得安慰。」被稱為是整本聖經中最溫柔、美麗的話語之一。 15-24 對世界的最後信息:15-18:神要在火中降臨。「車輦」:即馬車。17「分別為聖、潔淨自己的」:指拜偶像者。「園」:拜偶像的地方。19-21:神的榮耀傳揚在列國中,流散遠方的人被帶回耶路撒冷,作為供物獻給耶和華。22-24:義人和惡人的最終結局。
本章是神對前面先知禱告的回答,說出了對末世的重要應許。 1-7神的回答。1「沒有稱為我名下的」:即外邦人,故整句表示救恩臨到外邦。3-5:百姓可惡悖逆的行為包括:拜偶像(園中獻祭、壇上燒香);求問幽靈(在墳墓…住宿),吃不潔之物(豬肉、可憎之物);自以為義(站開吧…我比你聖潔)。 8-16神的作為。8「新酒」、「僕人」都指忠信的人。9「眾山」:即迦南地業。10「沙崙」、「亞割」分別在迦南地盡東與盡西處,兩地代表以色列全境。11-16:離棄神的子民下場悲慘──死在刀下、飢餓乾渴、憂傷哀號;尋求神的人恰好相反──吃喝飽足、歡喜快樂。「時運、天命」:原是星宿名。時人以為拜之能帶來好運。 17-25新天新地:這是一幅千禧年國度的圖畫。22「樹木的日子」:除長壽外,也指人必能吃到親手栽種的樹木所結的果實。25「聖山」:就是新耶路撒冷。
接上章,繼續禱告。這篇禱告因是以百姓的名義所寫,被稱為「民族之詩」;又因所指的百姓是留在錫安的餘民,故亦稱「餘民的禱告」。 1-3呼天換地:求神裂天而降,向敵人顯出祂的威榮來。1「願你裂天而降」:求神現身干預。2「火」:神如烈火,審判敵人。 4-7向神認罪:4-5上:只有耶和華神為等候祂的人行事。「人未曾聽見…」:比較林前2:9。5下-6:清楚認罪。「污穢的衣服」:人竭盡所能也無公義可言。「好像風…吹去」:罪惡把人越來越吹離神。7:不求告神就是罪了。 8-12求神息怒並垂顧。8:先知相信百姓雖然遭遇苦難,卻因著神慈愛的管教和塑造,不致滅絕:10-11:描繪耶路撒冷悲慘的光景。
錫安要得祝福必須先被潔淨,63-65章便是從潔淨到祝福的過程。 1-6審判上路。1「以東」:象徵一切抵擋以色列,或反對神的人。「紅衣服」:衣服沾血。「紅」與「以東」字根同。2「踹酒醡」:以東以產葡萄酒馳名,而神施行刑罰也如人在酒醡踹葡萄。 7-64:12先知的代求。先知代表百姓向神認罪,求神使國家復興。 7-14追憶神過往的恩惠,嘆息百姓辜負神的恩典,以致遭受刑罰,失去神的同在。「深處」:指紅海。「如馬行走曠野」:喻百姓平安走過紅海。「彷彿牲畜下到山谷」:喻百姓進入安息。 15-19求神拯救百姓:15-16:求神如昔日一樣彰顯祂的慈愛和能力。17-19:求神回轉,重新接納選民,讓他們歸入祂的治權下。
本章對錫安(即耶路撒冷)的祝福和禱告,也將實現在今日的教會裡。 1-5為錫安深深祝福:1-2:要禱告到錫安被完全更新為止。2「新名」:名字代表本性、特徵及歷史等,得新名代表重建、完全更新。3節即錫安新的性質;4節即錫安的新名稱。「有夫之婦」:本如寡婦的錫安竟成為君王彌賽亞尊貴的妻子。 6-9神為錫安設立守望者,在城牆上不斷禱告。「城」:以賽亞時代耶城尚在,但已預言日後被擄時城遭拆毀,須重建。8-9錫安不再有外敵侵擾,可安居樂業。9「聚歛」:指收割莊稼。 10-12禱告的實現:拯救者使贖民回歸。10:呼籲百姓預備道路歡迎被擄之民歸回,並豎立大旗指引回歸之途。「門」:指錫安的城門。
從末後物質的豐榮,本章轉到內在屬靈的實際,預言彌賽亞的工作。 1-3僕人的使命:本是以賽亞自述,耶穌曾指明這話應驗在他身上(路4:18-19)。1「用膏膏我」:耶穌受膏見太3:16;徒10:38。「謙卑的人」:新約引作「貧窮的人」(路4:18)。2「恩年」:即禧年(參利25:8-17)。3「公義樹」:被神栽種(參60:21),又被神稱為公義,能榮耀神。 4-9僕人使命的果效:歷來荒涼之城得重修;錫安居高位,外人要成為僕人,神百姓倒稱為祭司,得加倍的好處。神與子民立永約。 10-11感恩讚美詩。先知代表以色列民向神感恩,發出讚美。
60-66章暢述末世神輝煌的榮耀。本章先述物質的豐盛。 1-3黎明初現:黑暗的時代要過去,神的救贖將臨。2「黑暗」:指百姓被擄巴比倫的慘況,或指天國開始前世界的情景。 4-9萬國向錫安進貢:西方船隻運來眾多的貨物(5;9),東方的商隊運來各國的名產(6-7),百姓也都回歸。8「飛來如雲」:指悔改的列國人。 10-16萬國歸降錫安:10:指外邦君王協助建築聖城城牆,或指外邦信徒加入建立天國。13:聖殿也獲重建。「腳踏之處」:即聖殿。15-16:錫安從羞辱轉為榮耀。「萬國的奶」:形容列國的財富。 17-22錫安的榮美:被神重建的錫安在物質、政治、靈性、道德各方面都榮美無比。17:用金屬建造錫安,顯示其堅固;榮美;繁榮。
上章是人向神犯罪,本章指出人對人所犯的罪(1-15),及神的拯救。 1-8罪使人與神隔絕。1-2:神不是耳聾或無力拯救,而是人犯罪與神隔絕。此回答58:3百姓發出的問題。5「菢毒蛇蛋」:惡人滿肚毒計。「菢」:孵蛋之意。「結蜘蛛網」:編織欺騙的網。 9-15上 百姓認罪。9-11:罪惡導致人在黑暗中摸索,救恩遙不可及。12-15上:承認過犯。整個社會沒有公義,義人反受惡人欺負。 15下-21耶和華施行救贖。16:無人代求,神主動干預。「以公義扶持自己」:或譯「以自己的公義扶持他」,較合語義。17:神在「公義;拯救;報仇;熱心」中完成救贖,祂又如同穿戴「鎧甲;頭盔」全副武裝的壯士,戰勝一切仇敵。18「眾海島」:指遠方的國家。
本書末段(58-66章)論到末後的榮耀。58-59章先解決罪的問題。 1緒言:對先知的託付。神要他極力向百姓說明他們的過犯。 2-12關於禁食:2-5:百姓外表禁食,行為卻不相稱。6-9上:禁食的實義是使公義彰顯。9下-10:討神喜悅的途徑:除掉惡行,並心存憐憫;11-12討神喜悅的結果:生命滋潤豐盛,後代也必蒙福。 13-14關於守安息日:要以神為樂。13「掉轉腳步」:指不做平日事務。「私話」:無聊的話。14「以你祖…產業養育你」:指得回迦南地。
本章接續上章末段,指責百姓(不只領袖)所犯的罪。 1-2續上章,領袖失職使得義人受苦,甚至去世也無人記念。但其實早逝使他們得免將臨的刑罰,是變相的祝福。 3-13斥責崇邪者:3「巫婆的兒子」:指百姓行巫術。「姦夫和…種子」:百姓拜巴力行淫。4:崇邪者譏諷、藐視先知。5:百姓「殺了兒女」向偶像獻祭(參代下33:6)。6「光滑的石頭」:在石柱上抹油,視若神明。「床榻」:即行淫處。8「在門後…紀念」:指在家裡私下拜邪神。9-10「王」:偶像摩洛的字意。百姓為摩洛抹油和香水。「遠方」:到遠方的廟宇去拜偶像;也指猶大遣使不遠千里向亞述求援。12「你的公義」:百姓自以為做得對。13「所聚集的」:指百姓所拜的偶像。 14-21安慰謙卑悔改的人。14:呼籲人除掉罪惡。15:聖潔的神不獨超然地處於受造物之上,也住在謙卑者的心內。16:人經不起神永遠發怒,所以神止息怒氣,憐憫祂所造的人。19「我造就嘴脣的果子」:神使受擊打的子民轉悲為喜,發出讚美。
1-8 歡迎外邦人和太監:1-2:再呼籲百姓「守公平」;「行公義」。此非得救恩的條件,而是回應神救恩的表現。並以「守安息日」為遵行神旨意的代表(4;6)。3-7:外邦人,和太監都可來。打破申23:1-6被閹割的及外邦人不得進耶和華的會之規定。3「與耶和華聯合」:意指歸依耶和華。7:歸依神的外邦人所獻的祭同樣蒙悅納,神的殿成為「萬民禱告的殿」。8:神不斷招聚「別人」歸併以色列。 9-12斥責失職的領袖:百姓的領袖被稱為「看守的人」、「牧人」,理應傳達神的啟示或心意,教導百姓走正途,但卻失職,如狗貪食、自私好酒。9「田野…林中的諸獸」:指以色列的敵人。
本章宣告擄民毋須付價銀便可歸回本土,神與他們重申大衛的永約。 1-5救恩免付費。1:神把救恩白白賜給子民。水;酒和奶:代表一切屬靈的福氣。2:不肯歸回耶城的百姓,得不到真滿足。4「他」指大衛,預表基督。5「你」指以色列。「司令」:首領,指揮官。 6-13神所說必成!6-7:呼籲百姓快歸向神:現在正是親近祂之時!8-9:呼籲的基礎:因神拯救的意念和方法(道路)遠超過人;10-11:神的話如雨雪,一發出就成就美好的事,絕不徒然返回。12-13:故知神的救贖必成就:百姓必從巴比倫返國,大自然也一同快樂。
又一篇鼓舞人心的信息。其中可窺見錫安的哀嘆,她好像寡婦(1);受盡羞辱(4),被神遺棄如被休的妻子(6),但神重申祂對錫安不變的愛: 1-3錫安將要繁榮。1:保羅將本節應用於新約教會──新耶路撒冷(加4:27)。2-3:以遊牧民族居住的帳幕,喻錫安不斷拓展。2「橛子」:釘在地上的小木樁。3「必得多國為業」:指以色列人不斷增多,擴散到別國去。 4-10神永遠的愛。4「幼年的羞愧」:指昔日在埃及為奴;「寡居的羞辱」指在巴比倫的日子。5「你的丈夫」:喻神與以色列親密的關係。 11-17以色列(喻教會)的末世榮耀:11「女牆」:指城垣。17「所得的義」,或譯「所得的勝訴」。
1-3僕人受苦的一生。1:上章末僕人從卑微而高升的信息太奇妙,幾乎無人能信。2「在耶和華面前」:僕人的遭遇是耶和華所允許的。 4-6僕人代世人受苦:僕人受苦是要承擔世人的罪孽和刑罰,叫世人罪得赦免並與神和好。 7-9僕人受苦與受死:9「與惡人同埋…與財主同葬」:700餘年後耶穌被釘在二囚犯中間,葬在財主的墳裡(太27:28;57-60),應驗此語。 10-12僕人復活與得賞。10「必看見後裔…延長年日」,暗示僕人死裡復活。「贖罪祭」:僕人被視為羊羔(7),獻作贖罪的祭牲。11-12:神發言,表明僕人受苦的功效是使多人得稱為義,他也獲高升。
1-2呼籲錫安興起,因主救贖不需價銀。1「不潔淨的」:指巴比倫,象徵生命的污穢。2「頸項的鎖鏈」:俘虜的標誌。3-6:神救贖祂的子民毋須付贖金。5「我在這裏作甚麼呢」:表示神要起來救拔祂的百姓。「我的名整天受褻瀆」:外邦人得勝時便藐視和褻瀆耶和華。 7-12被擄歸回的喜樂。7「報佳音」:宣告被擄之人可以返回故土的好消息,新約應用在傳福音(羅10:15)。「你的神作王」:選民得回歸,證明神掌管世界。10「露出聖臂」:顯出能力。11「扛抬耶和華器皿的人」:指從巴比倫把被擄掠的聖殿器皿抬回猶大的祭司(拉1:7-11) 13-53:12受苦的僕人:第四首僕人之歌。主要內容在下章,13-15神親自論及僕人的成就與高升。14「形容」:即形體。
續上章,對不同的對象發出鼓舞的信息。交互採用神和先知的口吻。 1-8神安慰錫安:分三段,各以類似「當聽我言」的字起頭(1;4;7)。1-3:勸義人追想過去的救恩;4-6:救恩永遠長存;7-8:公義也永遠長存,故不必害怕。1「被鑿而出的磐石」、「被挖而出的巖穴」:指以色列的源頭亞伯拉罕和撒拉。5「海島…等候我」:外邦有人信靠神。 9-11以賽亞發出頌讚與懇求:9上:祈求神的救恩;9下-10:感恩昔日神的救助;11:確信與頌贊未來神的救助()。9「拉哈伯」:神話中的海怪,與「大魚」皆喻埃及。指神擊打埃及救出選民的大能。 12-16神再次應許救恩:12-13:要信神創造的大能,勿懼怕人;14:應許速速拯救;15-16:重申祂與以色列立約的關係,祂是他們的神。16「栽定諸天,立定地基」:擴大版譯為「栽定新天,立定新地」。 17-23以賽亞得著確據,宣告神必拯救猶大:17-20:從前錫安被懲罰,飽嘗神的忿怒;21-23:如今這忿怒的杯要傳給以色列的敵人。
1-3耶和華守約:用反問法表明以色列是神所愛的妻子,神從來沒有休棄她,或將她賣給人。以色列民被擄,是由於自己的罪孽。2「我來的時候…」:是他們對神愛的呼喚毫無反應。儘管如此,祂仍然愛他們,祂問「我的膀臂豈是縮短…麼?」(3)當然不是,祂以自己在歷史上和大自然界所彰顯的大能,回答這問題。3「諸天以黑暗為衣服」:指日蝕、月蝕之類,或一場猛烈的風沙所引起的現象。 4-9僕人傳道受苦:第三首僕人之歌。4-5:神把真理傳給祂的僕人,以完成祂扶持困倦者的旨意。6:打背是向惡徒施行的刑罰;拔鬍鬚是極盡羞辱的舉動。僕人勇敢面對這些侮辱。8「稱我為義的」:指神。「與我一同站立」:指在審判臺前一同接受裁決。 10-11連接下章,描述僕人受苦的事工:此先述僕人服事的對象分兩種人:有人雖陷身黑暗的環境,卻仍敬畏耶和華,聽從祂僕人的話;b.有些人卻只想靠自己點上火把來製造亮光。
49-57章預言被擄歸回後,錫安得重建。其中有最多彌賽亞的描寫。 1-7第二首僕人之歌:這僕人自出母腹就蒙召,他的使命是要復興以色列,並作外邦的光,向世界施行拯救。2「刀」、「箭」:代表神話語的能力。把刀藏在神的手蔭、箭藏在神的箭袋中,表示裝備好,待機而動。4:僕人感覺徒勞無功,但仍信靠仰望神。5-6:受苦的僕人復興以色列7「君王要看見…下拜」:萬國都要敬拜主。 8-13百姓回歸,錫安得重建。8:神悅納以色列人,保證救他們歸回本土。「荒涼之地」:就是指猶大地。12「秦國」:曾被解釋作中國,但更合理的應指埃及南端的亞斯旺(Aswan)。。13:天地同頌主救恩。 14-23錫安要再度繁榮:預言猶大滅亡(586BC)後錫安荒涼,似乎已被神忘記(14);也像喪子獨居的寡婦(21上)。神保證祂沒有忘記錫安(15),必使她獲得重建(16-17),以民要回歸居住,甚至容納不下(18-21)。錫安的兒女必被召回(22-23上),證明神是信實的(23下)。 24-26即使被勇士搶去的,神也能救回:強調神不獨要拯救以色列人,且報復他的仇敵。26「吃自己的肉…喝醉」:指互相殘殺。
40-48這一段安慰信息的最後一章,呼籲背道的猶大百姓。 1-11以色列的頑梗與耶和華寬容的愛。1「從猶大水源出來」:指從猶大所生的。2「聖城的人」:即敬拜耶和華的猶大人。3-5:以色列素來頑梗剛愎,所以神老早預言他亡國被擄的事,免得他以為是巴比倫的神祇使他亡國,轉去拜偶像。6「你不說明嗎」:意思是「你不承認是真的麼?」。「新事」指被擄歸回。9-11:神是為著自己的名和榮耀的緣故拯救以色列。 12-16呼籲以色列明白神不只創造萬物、掌管歷史,還使古列完成救贖百姓回歸的工作。14「耶和華所愛的人」:此指古列。16:這位說話的是道成肉身之前的基督,與「主耶和華」和神的「靈」相提並論,閃現三位一體的啟示(另參30:20;42:1) 17-22呼籲以色列人聽從主,出巴比倫。18「甚願你…」:慨嘆以色列若早順從神,也不致淪落到被逐的地步。21:描述神如何看顧從巴比倫返回故土的以色列民。22「惡人」:指不順服的人。
1-15 巴比倫滅亡的哀歌。1-4:以擬人法形容巴比倫不再是天之驕女,她要從寶座下來,淪為奴隸。2:推磨是當時奴婢的工作。「帕子」「長衣」本是尊貴婦女的裝束。「趟河」:巴比倫城外環繞幼發拉底河,難民被脫了衣服露腿過河,離鄉遷往他方。5-7:巴比倫因驕傲與殘暴,被奪去列國主母的地位。5「默然靜坐,進入暗中」:淪為階下囚。9「多行邪術,廣施符咒」:巴比倫盛行趨吉避凶之術。12「站起來吧」:即繼續使用符咒邪術吧。「從幼年」:意指巴比倫的這種宗教已有長久歷史。13「在月朔說預言」:每月初定出各日吉凶,作行事的參考。15「從幼年與你貿易」:指與巴比倫素有貿易往來的國家。
46-47章論巴比倫的覆亡。本章先論巴比倫偶像不能與耶和華相比。 1-2巴比倫偶像被扛抬,卻不能自救。「彼勒」:指巴比倫主神瑪爾杜克;「尼波」為其子,智慧之神。每逢新年,人們將這兩個神像馱在牲畜上繞城遊行。先知諷刺亡國時牠們也這樣成為重馱,被擄去。 3-4以色列人卻自幼蒙神保抱。「雅各家…餘剩的」:暗示猶大將遭遇亡國的命運。4「年老」、「髮白」:表明神的眷顧永不終止。 5-7:人製造偶像,偶像卻不能救人。6:譏諷拜偶像者自掏腰包製造偶像,然後視若神明。 8-13唯有耶和華是真神。9「上古的事」:神在過往歷史中的作為。11「鷙鳥」:指波斯國徽上的老鷹像,代指古列。
1-13(接上章末節)給古列的託付:神揀選古列,給他通達的道路(1-2),為要叫他拯救以色列,使世人都知道唯有耶和華是神(3-8)。1「放鬆列王的腰帶」:使列王失去抗拒古列的力量。「城門…敞開」:史載波斯大軍從水道攻進巴比倫,城內正在宴樂,無人守城門,應驗此語。 9-13:神作事自有主權和計畫,不容質問。11「我的眾子」:指以色列,或泛指人。「求我命定」:原文「吩咐我」,有人說應是問句。 14-17對以色列的旨意:預言列國歸降以色列,承認耶和華是獨一真神。14「你」原文是陰性,指以色列。「自隱的神」:面對神的永久旨意,以賽亞讚嘆神在極偉大中竟保持低調,迥異於偶像的張狂。 18-25對地極之人的旨意:呼應6節,神向全世界的人顯明自己。19「沒有在隱密黑暗之地說話」:回答「自隱」之說,也對照占卜等祕術。
1-5更大的應許:繼續上章揀選;造就以民之意,並明確應許要將聖靈澆灌祂的百姓2「耶書崙」:意為正直者,是神對以色列的期許和暱稱(參申33:5;26)。5「這個要說…」:外邦人將一個個爭著歸向神。 6-8唯獨耶和華是神:重述神是首先的;末後的,除祂以外再無真神。祂指明一切事。百姓不用害怕。他們本身可以見證神是真神。 9-20拜偶像全屬虛無:以諷刺手法描述鐵匠木匠按圖、找材料製作偶像供人跪拜,多麼愚昧。12-17:飢餓口渴表示鐵匠不過是人;木頭中的一段表示材料無感,那麼所作的偶像怎會是神呢?20「以灰為食」:拜偶像者只得到虛空。「右手有虛謊」:指所做的盡都徒然。 21-23救贖之歌:神保證祂已完全赦免子民的過犯,呼籲他們安心歸回;先知遂招呼天地同來歌頌神救贖的作為。 24-28以權能預言耶路撒冷將藉古列得重建:26-27:神的權能無限。 28:明確指出150多年後的「古列」人名。「牧人」:此處指君王。
43-45章有七信息以「耶和華如此說」開頭 (43:1;14;44:6;24;45:11;14;18) 1-13神主動題名召百姓回歸故土。1「造成」:或譯「塑造」。2「水;江河;火」,都指逆境。3-4:指神為要救以民回國,將埃及;古實;西巴(應在埃及南部)給波斯作為代價。後古列之子甘比斯果然攻下埃及。8-13以色列是神的見證。8「有眼而瞎…」指不解神心意的神子民。 14-21神拯救以色列回歸的具體方式。14:預言巴比倫將被擊敗,百姓乘坐原來宴樂用的船隻,沿幼發拉底河逃生。16-17:指出埃及時過紅海,法老馬兵被淹沒之事。18「不要記念從前的事」是因神還要行更偉大的事,就是「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 22-28神如此施恩行奇事,以民卻屢次犯罪。22-23:以民厭棄神。24:罪惡使神痛苦(服勞)。「菖蒲」:作聖膏油的材料,為貴重供品。25-26:神為自己的緣故塗抹過犯,並邀以民來辯論。
1-9僕人之歌:接續41:27,預言基督,顯明神的主宰(參太12:17-21)。1-4:僕人的使命及完成之法;5-9:僕人與神的關係。 10-17歌頌神領被擄者歸回:10-13:先知呼籲從西邊的海島,到東邊的曠野之民,都向神唱新歌;14-17:轉以神的口氣說忍耐已結束,現在要為子民報仇,又要領子民如領瞎子,使倚靠偶像的人蒙羞。11「基達人」:阿拉伯遊牧民族(參創25:13;21:13;16)。「西拉」:以東的首都。14「閉口不言靜默不語」:指神容讓仇敵擄去子民之事。 18-25再說明百姓因不遵行神的道而被擄。18「耳聾的」、「眼瞎的」:形容以色列民不認識神。21:縱然以民眼瞎耳聾,神仍要尊大律法,秉公行義。25:悲嘆百姓在神的憤怒下仍不悔悟。
以「從新得力」為轉接(1;比較40:31),神向猶大與列國說話「辯論」。 1-7對外邦列國:具體預言古列王的出現。2「從東方興起一人」:波斯的古列(或譯塞魯士,559-530BC),此處先敘事,名字在44:28-45:1交代。「憑公義召他來到腳前」:神要按祂的公義拯救以色列民,故召古列王替祂效力。3「走他所未走的道」:指古列出征擴展地界。 8-20對以色列民:保證領回他們,同在並幫助(8-10);使他們勝過敵人,簸散列邦(11-16);在歸回之路,神必供應餵養,他們昌盛繁榮,向世人見證神的大能和管理(17-20)。14「蟲」:形容以色列可憐的境況。15「山嶺…岡陵」:可指困難;b.列國;c.人心中的剛硬。 21-29對偶像:挑戰牠們來證明自己的智能(21-23)。結論是:偶像全屬虛無(24;28-29)。25-27:神自己回答前面的問題,以祂興起古列,使之節節勝利;和基督(報好信息的),證明自己是真神。「北方…日出之地而來」:古列的波斯瑪代帝國在猶大東北方。預言分毫不差。
40-66章是本書第三大段,安慰的信息(參1)。40-48章預言被擄歸回。 1-11序言:宣告神的安慰臨到。先知聽到呼喊聲,說要修平從巴比倫至耶京的路,因神要帶領贖民返回家園,親自保護牧養他們。5:萬民都要看見這事。6-8:以人生短暫反襯神話語可靠。9「好信息」:此處指百姓回歸的消息。新約的「福音」一字即由此字衍生而來。 12-26神的偉大與無可比擬:用一連串有韻律的問句詳述耶和華是全能者,作為下段幫助百姓的基礎。包含:比較神與人(12-14);b.比較神與世界勢力(15-17);c.比較神與偶像(18-20);d.呼籲百姓體會神的能力,信靠神(21-26)。12「手虎口」:五指伸開時由大姆指至小指的距離,等於半肘,約23公分。「升斗」:一種量器,容量約1.1升。23-24:君王在神手中如植物,熱風吹過便枯萎。 27-31神的恩典與幫助: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27「道路向耶和華隱藏」:指以色列民被擄迷路。31「等候」:信賴、仰望。
本章記希西家一生中白璧微瑕之事──將國中寶物全展現給巴比倫使者看,可參看王下20:12-19;代下32:24-26;31。 1-2巴比倫王遣使來賀希西家病癒,希西家展示一切:此時的巴比倫還是亞述的屬國,「米羅達巴拉但」曾三次反抗亞述都告失敗,此次遣使來訪猶大,應是想爭取同盟合抗亞述。 3-7神差遣以賽亞指責此事,預言日後他的後代將被擄至巴比倫。
1-8 希西家患病與康復:1「那時」:應在西拿基立攻打耶京之前,或即將來臨時,國家正感到亞述的威脅(6)。說見王下20章經文要義。 9-20希西家的感恩之歌:此歌王下未載。10「中年」:希西家當時年約39歲。「餘剩的年歲」:指若按人平均壽命,應還有的年歲。11「我必不得見耶和華」:指不能再上聖殿朝拜神。12「我的住處」:指肉身(參林後5:1-3)。「從早到晚…完結」:表命在旦夕。13:病痛使他整晚受折磨,如被獅咬。14:病痛中呻吟,如雀鳥哀鳴。15-17:描述神的醫治。15「悄悄而行」:或譯謙卑而行、謹慎而行。16「乃在乎此」、「也全在此」:指人的壽命是神賜予的恩惠。18:早逝會奪去他稱頌神的機會。 21-22補充說明希西家得醫治的方法與過程。
1-7希西家的反應:進聖殿禱告;並請以賽亞呼求神。 8-13亞述王命希西家投降:古實王出兵,亞述王遣使威脅希西家。 14-20希西家的禱告:他稱頌神(16),陳明亞述王辱罵神,及亞述強大,戰勝列國的事實(17-18),並求神的榮耀得到證明(19-20)。 21-35神藉以賽亞答覆希西家:30-32:預言猶大貧瘠兩年後,第三年農業可恢復正常。30「自生的」:田間野生的,或前年收割遺下的。 33-35總結:亞述必徒勞退軍。36-38預言應驗:天使擊殺亞述軍185000。38「一日」:在20年後(681BC)發生。
36-39章是是前文的歷史補篇,記猶大王希西家年間亞述入侵之事。可與王下18-20章互參。 1亞述王西拿基立進攻猶大。有學者認為1節與2節以下為兩次戰役,相隔13年。1節參王下18:13-16,2節以下參王下18:17以下。 2-22拉伯沙基的狂語:稱猶大所倚賴的埃及靠不住(4-6);歪曲希西家宗教改革的用意(7);譏諷猶大勢力薄弱(8-9);自稱是替耶和華行事(10);利誘百姓投降(14-17);更以耶和華和列國的偶像同樣無能拯救(18-20)。2「拉吉」:耶京西南方的重要防禦城。「拉伯沙基」:是官銜,非人名。10:引用以賽亞說亞述乃是耶和華管教猶大之杖的話。17「領你們到一個地方」:其實是要俘虜、遷徙他們。
本章述被救贖之人的歡欣,作為28-35章整段的結束。 1-10被贖之民的喜樂:曠野乾旱之地將充滿歡樂和榮美。百姓對神的真道不再愚頑不解,反要歌唱回到聖城。1-2沙漠開花。「玫瑰」:代表美麗花木。2「利巴嫩…迦密與沙崙」:都是肥沃富庶之地。3-4:軟弱變剛強。5-6:不論現實或寓意上,神都使瞎子看見;聾子聽見;瘸子跳舞;啞巴唱歌…7「發光的沙」:指烈日下的沙地。「青草、蘆葦」、「蒲草」:都是水邊植物。8「大道」:指從被擄之地歸回猶大的路,也預表那引向永生之路。
宣告六禍之後,本章向列國發出審判,而舉以東為代表。 1-4總論普世審判:1:呼籲列國聆聽。2-3:萬國將被滅盡、殺戮,屍臭薰天。4:天被捲起如書卷;星辰都消沒殘敗如落葉。 5-17舉以東為代表,描述列國都必:如祭牲被神宰殺,遍地血腥(5-7)。b.地要永遠荒涼,淪為鳥獸的居所(8-15)。結尾宣告此預言必定成就(16-17)。6「波斯拉」:以東的畜牧中心,今成宰殺所。9-10:土地嚴重破壞,遍地石油(瀝青)和硫磺。有說此預表硫磺火湖(參14)。11-12:「空虛…混沌」:表回復到創世時的光景。16「耶和華的書」:指自己前後所言都是神的啟示,是神的書。「無一缺少」:指上文那些鳥獸一樣不缺,住在其間,因神已將此地分給牠們作永遠居所。
1第六禍:亞述將遭報應。譴責敵人並明言他們必自食其果。 2-6求神興起拯救。3「喧嚷的響聲」:指神顯現時有雷聲相伴。5-6:先知為著神必施行的拯救而讚美祂。6「你」:指猶大。 7-16對亞述的審判:7-9:指責亞述王西拿基立無視希西家派去談和的使臣,揮軍耶京(參王下18:14-35)。「豪傑」:指使臣。求和失敗,故「在外頭哀號」、「痛痛哭泣」。8「大路」:亞述是沿著從大馬色往埃及的大道攻打耶京。9:黎巴嫩…等地都是植物繁茂的地方,其凋零象徵全地都被亞述蹂躪。10-12:神要起來刑罰亞述。13-16:錫安敬畏神。13:神在遠方(亞述)和近處(錫安)都彰顯威榮。 17-24將來猶大的榮耀:版圖擴展,四境平安。17「王」:指彌賽亞,或說指希西家王。18-19:從安穩的日子追憶昔日被外敵壓迫的情景,「記數目的」:負責數點貢銀的;「平貢銀」:負責稱貢銀重量的;「數戍樓」:策劃攻城的人。19:講外國話的敵人不復見於境內。21:神的同在使猶大如江河寬闊之地,外敵不能闖入騷擾。23:以船的沉沒比喻亞述國的傾覆,猶大人連「瘸腿的」也能分得戰利品。
1-8預言主掌權:在審判後,將有一公義的時代臨到。1「一王」:指彌賽亞。「首領」:為複數;他們協助君王一同治國。3-4:通國對神的話恍然大悟,不再像以前愚昧、頑梗。4「結巴人」:指胡言亂語的先知。5「愚頑人」:不是智力遲鈍者,乃指藐視神的惡人。 9-14預言一年後,耶京將遭難:可能指亞述王西拿基立來攻(701BC)。則本章作於702BC。12「胸」:原文與「田地」接近,含意雙關。 15-20預言荒涼之後的復興:神的靈將扭轉時代,帶來公義、公平之福,四境遍享平安。15「聖靈從上澆灌我們」:這應許在新約五旬節時已初步應驗,將來還要完全實現。19:惡勢力被消除荒廢。
1-3第五禍:猶大投靠埃及,神將降災禍。2「作惡之家」:指不倚靠神的猶大。「作孽幫助人的」:指幫助猶大的埃及。 4-7神仍將保護耶路撒冷。4:獅子怎樣為了護食而咆哮,毫不畏懼前來攻擊祂的牧人,同樣,神會駕臨錫安山保護猶大。5:雀鳥怎樣搧翅遮覆幼雛,神也照樣保護耶路撒冷。「越門保守」:如當年逾越節越門而過,今也照樣保護,拯救猶大。 8-9神要擊殺亞述。8「非人的刀」:後亞述大軍果被天使擊滅(37:36)。9「磐石」:指保障。「火」、「爐」:指神要燒滅亞述。BBE譯「爐」為祭壇(參29: 1「亞利伊勒」意為「祭壇的爐」),指神顧念耶城的祭壇。
1-7第四禍:猶大投靠埃及必招羞辱。4「瑣安…哈內斯」:埃及地名,應是兩國締約之地。6「火燄的飛龍」:指猶大到埃及之間的可怕曠野。7「拉哈伯」:神話中的海怪,「坐而不動」形容埃及不履約出兵。 8-14猶大藐視先知勸戒,必招毀滅。10「虛幻的事」:指虛假的預言。 15-17神呼召猶大人歸回安息(倚靠神),他們卻要騎馬奔走(投靠埃及),故將敗逃四散。17「旗桿…大旗」:形容人民所剩無幾。 18-26預言末後的復興與醫治。20「你的教師」:原文是複數,指三位一體的神。24「加鹽的料…揚淨的」:指上好的飼料。 27-33神刑罰亞述與列國。28「嚼環」:裝在馬嘴中以調度牠的金屬環。「錯行的嚼環」指被帶錯路。33「陀斐特」:耶路撒冷南面的山谷。
全地都受審判,但耶和華仍然作王(24:23),於是以賽亞發出本篇頌歌. 1-5讚美的因由:a.因神忠信誠實(1);b.因神顛覆邦國,使「剛強的民…強暴的國」都敬畏(2-3);c.因神作「貧窮人、困乏人、急難者」的保障,使外邦人的囂張、強暴人的凱歌,如熱氣被雲影消化(4-5)。 6-8讚美的保證:以四個「必」字指出神為世人的計畫:a.神必為萬民設擺筵席(6);b.神必除去「遮蓋萬民的物」與「萬民的帕子」(7),指哀傷或蒙蔽。c.神已經吞滅死亡(8上),這信息於舊約中是罕見的,可謂神啟示的高峰。d.神必除去選民的羞辱(8下)。 9-12讚美的對象:以三方面說出神與我們的關係:a.祂是我們素來等候的(9上);b.祂是拯救我們的(9下);c.祂是向仇敵施報應的,以摩押為代表(10-12)。11「洑水」:摩押如在苦海中掙扎,卻無法逃脫。
24-27章論末世,被稱為「以賽亞啟示錄」。本章先敘神審判全地。 1-13大地荒涼。1-2審判的對象:舉出六對人物,表示全人類都不能逃脫審判。「出利的」:指負債者。3-13審判的因果:地上悲哀衰殘是因他們違背律法,背叛永約(5)。7-11:平常的歡樂,皆變成荒涼一片,各處皆哀鴻遍野,人間全非樂土。12-13:能逃脫這次審判的只有極少數人。 14-16餘民歡呼歌頌:14「從海那裡」:顯示餘民留居海外。15「東方…眾海島」:顯示由東至西,到處都有人讚美神。16「義人」:指義者基督。「詭詐的…大行詭詐」:形容列國行惡的情形。16 -20:先知為要來的大審判哀傷。 16下-22宇宙的審判:審判上及天使領域;下及地上列王。18「天上的窗戶都開了」:審判如挪亞時的雨水般從天上傾倒下來。19-20:大地東歪西倒,最後塌陷。21「高處的眾軍」:指墮落的天使。 23神國的建立:審判過後,耶和華在錫安山作王,滿有榮耀。「月亮要蒙羞…慚愧」:指日月的光輝在神榮耀下,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