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觀析 - 媒觀陪你聊媒體

Follow 媒觀析 - 媒觀陪你聊媒體
Share on
Copy link to clipboard

【媒觀析】是中嘉寬頻贊助撥出的podcast節目,我們規劃四個主題帶您了解生活中的各種媒體,促進媒體素養。【五分鐘聽媒體大事】用聽的讓你帶你進入最新媒體議題專題。【媒體時事逆食NEWS】媒觀將不定期評論媒體相關時事,提供我們的觀點。【媒體議題專家談】延續上一個節目的基調,我們將不定期邀請專家來談媒體相關重大概念。【媒體話家常】媒體就在你我身邊,我們會以話家常的方式與大家分享媒體相關實踐。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TAIWAN MEDIA WATCH


    • Jan 3, 2025 LATEST EPISODE
    • monthly NEW EPISODES
    • 28m AVG DURATION
    • 81 EPISODES


    Search for episodes from 媒觀析 - 媒觀陪你聊媒體 with a specific topic:

    Latest episodes from 媒觀析 - 媒觀陪你聊媒體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種瓜得瓜,「台灣媒體」是哪種瓜?從台灣戒嚴下的老三台成立史,找答案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3, 2025 5:39


    台灣民主化近40年以來,我們經歷過黨政軍退出媒體、商業媒體百花齊放、蘋果日報帶來腥羶色文化、NCC成立、數位媒體取代傳統媒體、跨國公司主宰傳播市場等等事件,也許唯一不變就是「台灣媒體好爛」的這聲長嘆。 簡單下結論很容易,但試著理解它、同理它、詮釋它才會更有趣,甚至過程中或許還能找到一些解決方案或深具啟發的新視角。於是,這一次我們想來「講講古」,也就是釐清「台灣戒嚴與媒體發展之間的歷史關係」,看看台灣媒體是怎麼長大的?在什麼樣的環境?培育出怎樣的性格? 這不會是無緣無故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我們都是公共媒體的股東,我認同/不認同TaiwanPlus說「川普是重刑犯」怎麼辦?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5, 2024 5:44


    「美國人在女性總統與被定罪的重刑犯(convicted felon)之間,選擇了重罪犯」,這是負責傳遞台灣觀點的英語公共媒體TaiwanPlus的記者,在報導時的說法。 這次我們想特別來討論這件既弔詭又危險的事情,也就是明明受到《公視法》防火牆保障的公廣集團,理應超然獨立於政治及商業兩大勢力的干預,但這次不分藍綠卻都想把手伸進「公共媒體」裡——請各位「股東」們站出來為公視撐腰,告訴這些有權力的政治人物:麻煩把手收回去,還給公共媒體一個獨立、專業的自主空間! 可是,如果真的不認同TaiwanPlus的作法怎麼辦?聽聽看吧~~~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越亂的地方,你越——欸,為什麼我們有超多新聞台,卻沒有一台讓人滿意?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Nov 1, 2024 5:42


    這是一個混亂的時代,而且是交雜著民粹、反菁英、後真相的時代。我們明明生活在一起,明明有進步的科技、方便的資訊流,但我們又好像活在不同的時空裡。 不要擔心,有個永恆不變的答案正是「新聞媒體」。越是混亂,我們越需要有一群人,為了公共利益努力,努力提供真實、公平、有建設性的資訊給我們,而新聞媒體「得以獨立地展現專業」就是我們信任的根基。 我知道你或許不認同,因為台灣有超多新聞台,但沒有一台讓你很滿意。這次,我們試著回答這個問題,先看看「歐洲」怎麼做,再回頭想想「台灣」可以怎麼辦。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記者什麼都知道。BUT,我們知道「記者不是偵查不公開的規範對象」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Oct 11, 2024 5:59


    柯文哲遭檢方羈押已超過1個月,尤其在8月底,陳佩琪剛以證人身分離開北檢後,《鏡週刊》就發出獨家報導透露偵辦細節,於是陳佩琪到北檢外現身說法,試圖回應、澄清媒體的報導內容。這一刻,是我們最能感受到「偵查到底公不公開」的戲劇性時刻。 你會不會好奇「為什麼記者什麼都知道」?雖然北檢已經傳喚記者來搞清楚這一切了,但你有沒有想過——記者如果讓偵查過程曝光,真的有問題嗎?會有什麼問題?誰會因此受傷害?甚至,「偵查不公開」到底有無道理?或只是召喚「民粹」的大旗? 這次,我們想仔細討論「偵查不公開」的內涵意義,以及它究竟要保護什麼利益談起,希望一起來思考看看:如果「記者什麼都知道」,到底是一種正當的第四權監督力量?還是破壞司法獨立運作的毒瘤? 畢竟,如果我們搞不清楚「偵查不公開的內涵」、「媒體第四權的意義」,我們就很容易隨政治語言的煽動起舞,走進民粹的陷阱。

    媒體議題專家談|現在NCC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如何透過媒體理解媒體議題?傳播管制的回顧與展望。麒全、辰書。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26, 2024 61:44


    媒觀在8/24舉辦了今年第二場【媒觀會客室】活動,這次的主題是「NCC卸任委員的真實心聲:台灣媒體發展的回顧與展望」,我們邀請了甫卸任的兩位NCC委員,分享他們親身經驗台灣傳播管制的真實心聲。這一集Podcast,媒觀的兩位夥伴將會回顧這次活動中的談話內容,也做一些深度的討論。 若沒有參與到活動的聽眾,可以參考我們的文字回顧稿: 上篇:屍速列車,王維菁解析NCC組織制度 下篇:困中之困,林麗雲解析新聞台管制 —SHOW NOTE— 01:06 活動背景與「真實心聲」的意義 04:59 NCC怎麼了?公共利益何辜? 11:00 神秘力量與官僚中的失敗主義 17:41 假裝是「合議制」的「首長制」 22:57 傳播管制散落在不同部會? 26:39 行政院與NCC的內部組織運作 30:38 大法官613號解釋之下的獨立機關 35:55 台灣需要整體的傳播文化政策 38:03 未獲社會重視的不同意見書 40:26 鏡電視案與NCC獨立職權被干預? 43:48 政媒共生的前世今生 48:56 這次活動也經驗到政媒共生? 58:21 媒體改革最壞的時代?該怎麼辦?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fc5j8vrj9p0804bqmdk77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媒體素養是什麼?從高中生媒體素養營,聊聊媒觀對「媒體素養」的反思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13, 2024 5:59


    媒體素養的定義是什麼?「媒體素養」是人應對媒體的一種能力,而當「媒體」這個概念,隨著報章雜誌、廣播電視到社群媒體,這些改變也讓「媒體素養的內涵」必須有相應調整。從台灣脈絡來看,2002年首度提出「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到2023年第二版「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就可以嗅出「從傳統媒體往數位媒體轉」的更新味道。 不過想到「數位媒體」,你會想到什麼?大概是:臉書、網路新聞、YouTube、LINE… 可是,2022年底「生成式AI」正式進入日常生活後,所謂「數位媒體」又遭遇巨變,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文本」,背後可能不再是一個「人」,而是難以形容的「機器」。那麼,「媒體素養」需要有怎樣的再更新,我們才能好好地面對「充斥機器」的媒體世界呢? 高中生已經有答案了! 這次我們從高中生對AI的憂慮出發,萃取出他們認為「重要的AI學習點」,接著先回顧「媒體素養的理論概念」,最終引入新的想像視角,試圖建構「想像AI時代媒體素養的新路徑」。

    逆食NEWS|來了!媒體素養一定要談的「事實查核」!查核記者工作大解密 麒全、東翰、feat.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資深查核記者 馬麗昕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30, 2024 55:21


    談及「媒體素養」,你下意識會想到的是什麼呢?想必生活在台灣的民眾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會是「假訊息」吧!畢竟生活在台灣這個每兩年就一次大選,中間還會穿插公投的國家,想必會對於訊息的「品質」與「正確性」非常重視。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作為台灣第一個事實查核機構,每天都會推出社會上流竄的各種錯假訊息的查核報告,為大眾提供多面向更完整的資訊。 不過大家是否會好奇,在查核中心工作的查核記者每天都在做什麼呢?如何選題?如何查證? 此外,社群媒體作為假消息的「竄流平台」,查核中心與他們的關係又是如何?在多方利害關係人結構裡,查核中心與政府、民眾的關係又是如何? 以及在AI錯假內容猖獗的現在,查核中心又要如何因應AI浪潮?用AI查AI是可行的方案? 最後回到媒體素養教育,「Prebunking提前破解」,為民眾賦能在第一時間就預測哪些議題容易成為假訊息,一直是各媒體素養推廣組織長期關注的重點,媒觀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本集邀請到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資深查核記者 馬麗昕,來與我們分享在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工作經驗與觀察! SHOW NOTE 00:00 介紹事實查核中心資深記者 馬麗昕 04:50 介紹查核記者的工作 10:09 各種錯誤訊息的樣態對社會的影響 18:12 查證與闢謠? 20:18 AI假訊息&用AI查假訊息 27:58 查核機構與社群平台 39:08 平台落地機制? 43:27 利害關係人結構下的查核中心 45:25 Prebunking 提前破解! 47:29 哪些主題容易被操弄? 49:49 對媒體素養的想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媒體議題專家談|人工智慧該如何進入媒體素養教學活動?來聽聽我們如何給學生【善良的考驗】。麒全、若喬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7, 2024 60:48


    媒觀在2024/8/14-16舉辦了第六屆高中生媒體素養營,本次的主題是【善良的考驗 - 以人為本的AI實作】,我們藉由三天兩夜的活動設計,與全國各地的高中生共同探索媒體素養該如何面對面對人工智慧的挑戰。在這集節目中,我們想與聽眾分享人工智慧進入媒體素養教學活動的構思以及反思。 -SHOW NOTE- 2:22 從108課綱的媒體素養論述出發 8:22 【善良的考驗】活動主視覺設計 10:55 教育現場的老師有注意到AI議題了嗎? 13:11 關於AI,哪些是必要的知識學習內容? 23:12 高中生覺得該如何規範AI的使用? 31:28 我們請高中生用AI做Podcast 37:15 不夠善良的選擇?考驗一的構思 43:53 AI的能與不能,駕馭AI!考驗二的構思 49:05 AI入課!我們給高中老師的建議 55:51 所以,什麼是【善良的考驗】? 【善良的考驗-以人為本的AI實作】: 活動頁面 高中生的Podcast作品:上傳一個Podcas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fc5j8vrj9p0804bqmdk77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逆食NEWS|用拳擊擊敗魔法!性別與最「左」的巴黎奧運 麒全、東翰、feat. 致理科技大學休閒遊憩管理系 姜穎教授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16, 2024 59:51


    本次的巴黎奧運,台灣代表隊斬獲2金5銅,為我國奧運隊史上第二佳績,僅次於上一屆的東京奧運。 為期兩個多禮拜的奧運賽事,創造了許多觸動台灣人心的時刻,包含麟洋配的連霸「聖杯」、郭婞淳企圖爭金的決心,再到林郁婷用拳擊打敗魔法,奪下台灣奧運隊史第一面拳擊金牌。 而本次巴黎奧運在開辦前就被稱為「最左的奧運」,賽會期間從籌備、開場到閉幕,處處都能發現奧運作為當代「性別主流化」的展演平台,所做的巧思與努力。 此外林郁婷選手所遭遇的事件與故事,不僅讓所有台灣的民眾團結一心大聲為選手加油,更是讓「性別與運動」之間的權力關係攤在陽光下成為公眾討論的焦點。 因此本集邀請到專長研究運動社會學的姜穎教授,與我們一起分析討論,在運動、奧運之中的種種性別議題,提供各位聽眾對於性別與運動不同的看點! Show Note: 1:07 介紹姜穎老師與運動社會學 10:42 性別與最「左」的巴黎奧運 17:13 巴黎奧運的性別友善措施 20:16 性別組織與權力結構 33:59 運動分組,男強女弱? 40:45 林郁婷事件 45:40 JK羅琳與跨性別運動爭議(註:跨性別爭議與本次林郁婷事件並無關係) 48:52 媒體的性別意識 53:00 奧運觀賽期間觀察到哪些問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逆食NEWS|戲劇可,新聞不可!置入廣告面面觀! 麒全、辰書、東翰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9, 2024 38:44


    不曉得有沒有人注意到台灣民眾黨黨團在今年三月曾經提出《衛星廣播電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雖然在上一個國會會期並沒有表決通過,但其中幾個要點是值得我們提出來檢視的。 包含增設「公開發行義務、股權一訓揭露義務」以及「採購、補助與廣告收入來源揭露義務」。 (詳細請參考附件連結) 可以預想假如未來相關法案修正通過,媒體背後的政商關係會更加清楚,且對於「置入廣告」的線索、證據也會更加可檢視。 在台灣的法規底下是禁止「新聞、兒少節目」進行節目置入的;相反,對於戲劇節目、體育節目的置入則會相對寬鬆。 為何會有置入廣告產生?置入廣告比起一般廣告又有什麼差別?為何會有針對不同節目類型的規範呢? 這集就來聽聽麒全、辰書分享他們對於台灣形形色色的置入廣告生態的看法吧! 附件

    逆食NEWS|報導錯誤內容、記者海邊直播,凱米颱風襲台媒體現象大解析! 麒全、東翰、feat.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鄭宇君教授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 2024 47:51


    凱米颱風襲台帶來強烈風雨,造成不少損害,祝福所有受災的民眾都能早日回歸生活正軌。此外中央、地方也有相關急難救助或補助措施,有需要的聽眾記得多多上網查詢。 當地震、颱風等自然、人為災害來臨時,民眾往往會更加依賴新聞媒體提供的災害資訊,以降低心中「不確定性」帶來的恐慌。因此,在災害期間新聞媒體的重要性會大大增高,不僅要有足夠的即時性,同時內容的「正確性」以及記者的安全性,種種都十分考驗新聞業內部編、採多方的經驗與統合。 這次媒觀觀察到幾個凱米颱風期間的媒體現象,包含新聞內容錯誤、網路新聞圖片誤植,以及颱風天記者海邊出勤等等問題。 詳細請參考:新聞誤植「出遊」造成公眾誤解風災受害者,呼籲媒體加強查證與內部管理機制! 因此本集我們邀請到,擅長研究「災難、風險傳播與社群媒體」的政治大學新聞學系,鄭宇君教授。請她跟我們與聽眾朋友分析,這次凱米颱風所觀察到的媒體現象!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逆食NEWS|新聞、直播、社群,選好的看或是我全都看!台灣政治內容收看小指南!麒全、東翰、feat. 青民協 張育萌理事長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29, 2024 60:13


    「還來不及為剛結束的立院會期哀悼,立刻趕到戰場的是憲法法庭!」 七月初剛結束的立院會期,想必令台灣人都印象深刻。各政黨針對法律條文的攻防,在新聞與社群媒體的渲染下,讓人連要看懂議題本身都成為了一大難題。 政治內容從以往的電視新聞、平面媒體,在近年來漸漸開拓至具有更高互動性的YouTube、TikTok、Threads平台。以往的媒體素養教育教導大眾,我們需要多看不同的消息來源,以塑造自己對事件的認知。 不過在如今台灣媒體環境立場鮮明,同時消息來源錯綜複雜的環境下,是否有可以調整的方向,或是有其他更重要的知識,大眾需要先了解? 本集我們邀請到,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來跟我們分享他在NGO長期關注台灣政治生態的看法,以及自己對如今政治傳播環境的見解!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數中法》後新動作!平台不配合下架將有「連坐罰」!到底是「網路治理」還是「網路戒嚴」?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26, 2024 5:57


    網路空間,是一片燈紅酒綠的荒野,誰先圈一塊地、繁榮到吸引人,誰就是國王。現實生活中,傳統國與國的邊界、概念、民主制度,都不復存在。作為用戶的我們,其實都活在集權的、封建的「數位封建帝國」之中。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維護使用者權益」,《數中法》就此誕生。它在2022年因為引爆爭議被退回後,2023年台灣改採「分散式立法」策略,通過性防四法、打詐五法,像是在黃子佼創意私房案件就派上用場。今年則再度通過「打詐新四法」,進一步要求平台負責。 分散立法雖然有些許成效,但還遠遠不夠,因為像是「透明度報告」、「系統性風險」等議題,遲遲沒有任何規範,這些跨國的私人企業仍然逍遙自在,無「法」無天……

    逆食NEWS|新聞在數位平台上架,平台竟需付費?各國新聞議價政策評析,台灣是否該跟上?麒全、東翰、feat. 中正傳播 張時健助教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19, 2024 50:43


    近年來大型數位平台如Google、Meta搶佔所有閱聽人的注意力,廣告商紛紛轉移投放平台,傳統新聞業失去原本的廣告收入,在歐、美、澳等地颳起地方新聞業歇業風暴。 澳洲、加拿大分別在2021年以及2023年相繼訂定《新聞議價法令(News Media Bargaining Code)》與《數位新聞法案(Online News Act)》,強制要求大型數位平台需要與當地新聞媒體協商共享廣告或搜尋收入。 在歐洲、美國馬里蘭州則是有著作鄰接權(neighboring rights)及《數位廣告稅(Digital-advertising tax)》,來保障新聞媒體能獲得其應有的保障。 台灣今年三月有三位學者共同舉辦線上記者會,表示國內討論新聞議價議題已有三年時間,希望政府能夠更積極採取相關措施。 不過究竟哪一種模式,或是哪些模式的結合會是未來台灣可能的走法?抑或是台灣到底適不適合採取相關模式?這些問題都需要台灣社會大量的討論。 本集我們邀請到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張時健助理教授,跟我們一起談談各地的管治模式,以及他對台灣媒體環境與新聞議價的觀察!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逆食NEWS|兒少權法第69條與新聞媒體的相互拮抗。不是能不能報,而是要怎麼報!麒全、東翰、feat. 台少盟左欣平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12, 2024 51:16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各種樣態的媒體在報導時,需要將四種樣態的兒童及少年「足以識別身分之資訊」進行去識別化處理。 然而何為足以識別身分之資訊,往往困擾著需要六年換一次執照的衛廣媒體,進而可能造成「保險起見,都不報」的狀況發生。 本集的事件,是我們觀察到,在今年6月2日曝光的一起「某台北市高中男學生長期偷拍女學生如廁不雅影片」之案件,而曝光當天只有公視以及TVBS有進行「影音報導」,TVBS更標示為獨家,其他電視媒體則使用文字新聞,或是到了隔天才報導。 兒少爭議新聞到底能不能報?還是該怎麼報?要如何才能在消息傳遞的同時,也兼顧兒少的相關權益? 這次我們邀請來「社團法人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的左欣平,一起來討論電視媒體與《兒少權法》第69條之間的相互關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逆食NEWS|媒體為什麼會做出「假」新聞?「被」案情大翻轉也算? 辰書、麒全、東翰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5, 2024 41:54


    多家新聞媒體都在六月四日、五日發生了烏龍「假中藥」報導事件。原本被以為是塑膠的中藥,經公會鑑定後案情大翻轉,各衛廣媒體也依照自律綱要,於發生的隔日便上架澄清報導。 為何會有錯誤報導發生,其中可能存在哪些結構問題?什麼是「假」新聞,錯誤報導跟假新聞又有什麼差別呢? 這一集「逆食NEWS」就一起跟著媒觀實習生東翰,一起聽媒觀的辰書與麒全如何從媒體觀察的角度,剖析這次的新聞事件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中天要回來了?!電視新聞有「萬年執照」不好嗎?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n 26, 2024 5:56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領銜提出「衛星廣播電視法」修法,以「捍衛新聞自由」之名,將「新聞頻道執照改為永久」,更「溯及既往」、讓「爭訟中案件也適用」。很明顯,這就是在為中天敞開大門,迎接中天回歸。 這次,我們想從比較全觀、媒體專業的視角,重新思考「衛廣電視還需要高度管制嗎?」,這也是此次修法可能造成的全面性效果。在有線電視剪線潮持續、網路內容蓬勃發展之際,為什麼唯獨廣電媒體還要「三法」、「NCC」來規管?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國會「改革」還是「擴權」?至少從言論自由角度來看,不太樂觀。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n 7, 2024 5:59


    「調查權、聽證權、藐視國會罪」還是強勢完成三讀了!大家各有不同在意的地方,但這次我們想聚焦談這些新的立法,可能對「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造成什麼影響?群眾擔憂的,有無道理? 這集除了分析三項權力的問題外,我們特別點出「新聞」這個特殊角色,如果未來記者有可能需要到立法院作證,記者到底有沒有「拒絕證言權」?這將會如何衝擊第四權重要的監督功能?調查報導還可能存在嗎?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立委開直播,是「還原真相」還是「製造真相」?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n 5, 2024 5:22


    你有沒有發現最近很多立委都在「開直播」?從517到今天521,黃國昌、羅智強、葉元之、沈伯洋等立委,都直接在立院現場開起直播,為什麼?明明這麼多媒體在拍,為什麼還要自己開直播? 「立委直播」的現象,繞過新聞媒體、繞過記者提問,立委自己拿起麥克風,直接與社會大眾溝通,究竟是「還原真相」?還是「製造真相」? 面對這個新的媒體現象,我們做了一些觀察與討論,借你五分鐘聽看看!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地震來了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3, 2024 5:59


    二戰前夕,1938年10月30日,美國CBS廣播電台播放廣播劇《世界大戰》,卻讓人們誤信災難即將來臨,導致社會陷入混亂。畢竟,收音機就是當時人們的全世界。 快一世紀後的今天,台灣403大地震,傳播媒體報導「新北停班課」、「龜山島斷頭」的錯假消息,也還是有類似的效果。 當災難發生時,傳播媒體不僅「告訴」我們發生什麼事,傳播媒體還「建構」我們對災難的想像,我們也仰賴它來「感知」災難的嚴重程度。這次,我們要談談「災難傳播」的概念:傳播媒體在災難裡扮演什麼角色?傳播科技的變遷又帶來什麼改變? 最重要的是,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努力跟準備?

    逆食NEWS|媒體維生素EP1 討論問題解答篇!三律共管現況到底是如何呢?辰書、麒全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pr 26, 2024 50:35


    【媒體維生素】第一集完整內容 媒觀與中嘉寬頻合作的媒體素養電視節目【媒體維生素】已經上線!第一集「媒體都在亂搞嗎?三律共管機制及其現況」完整版,已經在媒觀的YouTube 頻道公開播出。這集節目,我們邀請了產業界、學術界、公民團體的三位代表帶大家理解媒體三律共管的現況,在節目的尾巴也附上了媒體素養的討論問題。 這集【媒觀析】Podcast中,麒全與辰書將為大家解答這些討論問題: 20年前三律共管形成的媒體傳播環境,與現在數位網路時代的傳播環境有何不同?三律共管之外,社會上是否有新的媒體自律機制呢?(2:58)2020換照失敗的中天電視還算是電視台嗎?不受到衛星廣播電視法約制的媒體是不是就無法無天了呢?(15:33)你分得清楚置入性行銷與贊助的差異嗎?為什麼選舉期間閱聽人要特別留心候選人的置入性行銷呢?(22:11)置入性行銷與贊助的法律規範尚需社會大眾更多的討論,你認為電視事業與網路內容的相關規範能夠一體適用嗎?(29:44)為什麼兒童及青少年需要特別被保護呢?保護兒童及青少年是否會和言論自由有所衝突呢?(37:21)日常生活常有一些微歧視,你能夠分辨歧視與玩笑的差異嗎?(41:44)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fc5j8vrj9p0804bqmdk77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祖克柏想變happy貓,還議什麼價?把新聞通通丟進垃圾桶吧!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pr 1, 2024 5:56


    Meta今天(4/1)開始就會取消澳洲與美國的新聞服務,並且未來不再與新聞媒體續約、為新聞付費了。這當然是個重擊,因為2021年澳洲領先全球通過「新聞議價法案」,強迫科技平台為其上流通的新聞內容付費,以彌補其對新聞業造成的損失、維護民主。 連始祖都被放鳥,無非衝擊其它正立新聞議價法的國家,包含台灣。不過台灣最近已有立委重新提出3份草案,目前跨黨派也都支持立法,只欠「東風」,於是學界也向行政院疾呼ing 一起來聽聽看Meta不付錢的理由,也聽聽看我們的論點,看看你覺得誰說得比較有道理吧!

    逆食NEWS|導覽交通委員會立委質詢!所有NCC新聞都是媒體素養教材。辰書、麒全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22, 2024 58:25


    NCC主委陳耀祥3/11赴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並且接受立委質詢,成為當天的熱點新聞事件。近期我們製作了一篇專題,討論新的國會是否能夠讓媒體改革更進一步。在更早之前,我們的專題也關心中天案的訴訟。這一集「逆食NEWS」專題作者辰書以及媒觀的麒全,將為各位聽眾導覽NCC主委接受質詢的片段。 -SHOW NOTE- 2:56 NCC主委真的有失言嗎? 12:15 立委們怎麼討論中天案? 26:17 NCC有沒有積極監理鏡電視案的附款? 34:12 換照制度還有必要嗎?如何討論廣電三法修法? 45:15 本會董事長躺著也中槍 52:07 還有哪些媒體議題在交通委員會發生? 56:00 共同事實基礎真的很重要 我們引用的質詢片段清單: 黃建豪委員(113/3/11 09:49:00-09:50:14) 陳雪生召集委員(113/3/11 09:52:58-09:53:35) 翁曉玲委員(113/3/11 09:32:44-09:34:11) 羅智強委員(113/3/11 11:20:21-11:21:47) 葉元之委員(113/3/11 09:39:33-09:40:29) 徐巧芯委員(113/3/11 11:17:48-11:18:57) 3/11交通委員會所有的立委質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fc5j8vrj9p0804bqmdk77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媒體議題專家談|新聞自由的沈思:台灣可以從阿桑奇引渡案學到什麼? feat. 馮建三老師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20, 2024 55:46


    英國高等法院在當地時間2/20日舉辦了一場聽證會,這場聽證會將決定維基解密(WikiLeaks)創辦人阿桑奇(Julian Assange),能否就其引渡至美國一案繼續上訴。 此案自2010年維基解密公佈了美軍於伊拉克的暴行後,美國陸續以間諜罪、電腦入侵罪和其他違反國家安全的罪行追捕阿桑奇。2012年阿桑奇開始在厄瓜多駐英國倫敦大使館接受政治庇護七年。 2019 年厄瓜多政府取消阿桑奇的政治難民身份後,英國警方立即以違反保釋罪逮捕並監禁他,目前已入監五年。英國政府於2022年簽署引渡令並在隔年拒絕阿桑奇上訴。2024年的這場聽證會將決定阿桑奇能否繼續上訴,若否,阿桑奇被英國政府引渡至美國受審。 本集節目邀請關注此事多時的馮建三老師,與我們解析此案對於新聞自由的意義,並且省思台灣的新聞傳播環境。 馮建三老師的文章:新聞自由無罪 美國不能恩將仇報(2024-03-04 ) -SHOW NOTE- 0:19 話說從頭:阿桑奇引渡案的始末 8:43 罪刑法定:美國定了阿桑奇什麼罪呢? 20:00 為什麼多數台灣人不知道阿桑奇引渡案? 24:08 阿桑奇若被引渡,這向世界傳遞出了什麼訊息? 29:26 當國家安全碰上資訊戰 39:14 給台灣社會的啟示?重思香港反送中條例 47:26 兩年一選舉的政治文化讓媒體表現漸趨淺碟? 48:17 台灣的新聞太自由?新聞應考量永續發展 52:35 看到問題就是改善的第一步,從人際連結開始改變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fc5j8vrj9p0804bqmdk77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祖克柏道歉了!但跟Meta當機沒關係,而是因為他親手打造出「殺人機器」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11, 2024 5:53


    2024年1月31日,祖克柏和其他4位「同夥」齊聚在美國國會接受拷問,因為,他們就像薩諾斯握有的寶石,只要一個念頭閃過腦海,就能做出影響全世界的決定。那天,一個個少男少女的家長就站在他們身後,捧著正值青春年華的孩子的「遺照」…他們的死,跟社群平台的怠惰與縱容脫不了關係。 祖克柏最終起身,轉頭向家長道歉:「我對你們所經歷的一切感到抱歉…沒有人應該經歷你的家人所遭受的事情。」 科技業的生態是快速迭迨,或許誰也很難想像新增或移除一個功能,可能會對使用者造成難以復原的傷害。然而,當問題已明顯可見,平台是否有盡力保護他們的顧客免於傷害?或者,他們只心心念念著財報是否完美? 這也跟最近iWIN的炎上事件有點關係,台灣現今法規嚴格禁止「含有性意涵的未成年虛擬影像」,讓許多ACG作品有觸法疑慮,也有真實下架案例,引起社會反彈。究竟,保護兒少與言論自由,該如何權衡?禁止合不合理?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數位服務法》全面上路,網路要怎麼管?平台的想法又是什麼?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4, 2024 5:25


    臺灣「數中法」草案的參考對象——歐盟數位服務法DSA——已經在2月17日正式全面上路。 這套獨步全球的網路管制模式,它顛覆我們對「網路=自由」的崇高印象,讓不少人擔憂這恐嚴重侵害「言論自由」。除了恐慌100種白色恐怖再現的可能,我們也可以實際看看歐盟的例子,尤其Google、Meta、TikTok也都已針對DSA的要求做出調整,剛好趁機思考這些改變是不是理想的模樣? 最後,我們回頭關心台灣,聽聽看在臺灣的平台怎麼想?政府想怎麼做?以及,每一位公民可能會遇到哪些危險?一起試著想想台灣數中法草案後的「下一步」。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新的國會可以熬出媒體轉骨湯嗎?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Feb 26, 2024 4:23


    2024年台灣大選結束後,隨著人選塵埃落定,選戰的口水混戰與紛紛擾擾應該會告一段落(?)哈哈,事實上並沒有,尤其三黨不過半的結果,打亂了既定規律,讓立法院長、各委員會召委等職位成為新一波的攻防戰。 不過,這次我們不是要談這個!我們回頭搬出各政黨與候選人在選戰期間的政見主張,從中挑選出與媒體有關的內容,一方面來好好期待未來台灣媒體環境可能的進展,一方面也希望叮嚀這些獲得人民請託的公僕們:說到,要做到,不要欺騙我們的感情ㄛ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罵人髒話是修養不好?用「刑罰」伺候有沒有違憲?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Feb 5, 2024 5:56


    你罵過人嗎?你覺得國家應該處罰「罵人的人」嗎? 目前在台灣亂罵人真的會被抓去關。《刑法》第309條是「公然侮辱罪」,也就是如果公開亂罵人,會因此遭判處拘役或罰金,並留下罵人前科。你覺得這樣合理嗎? 2023年12月25日,憲法法庭就「公然侮辱罪是否違反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一案進行言辭辯論,除討論是否合憲外,也討論不同媒介的差異、何謂侮辱言論的核心、是否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等議題,最終大法官們將在今年3月底前做出裁決。 這次,我們先一起釐清「侮辱」與「誹謗」的差異,再探討公然侮辱除罪與否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最後一起想想看,為什麼將近100年前制訂的法律,現在會被拿出來重新討論?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如何確保AI for Good?全球首部「人工智慧法」想解決哪些AI的問題?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29, 2024 4:54


    AI正急速改變著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 我們沒辦法暫停,因為好像停下來,這個大時代就會無情地把我們給拋下。 但或許我們可以再樂觀一些!因為人類從「管制科技平台慢半拍」的教訓中,正努力趕在AI造成不可承受的傷害以前,制訂相關法律和規範,而歐盟在2023年已經通過全球首部人工智慧法。 我們盤點AI可能衍生的各種社會問題,借鑑歐盟的法規設計,並探究AI管制如何成為歐美與中國對抗的新戰場。最後回望台灣,除了幫台灣AI管制把脈,也進一步討論AI如何衝擊「新聞議價」的基礎。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魔芋爽要禁,TikTok要不要禁?關於短影音,有幾點值得再多想一些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22, 2024 5:58


    TikTok的「業力引爆」發生在2023年3月23日的美國會聽證會上,TikTok執行長周受資面對兩黨議員一致轟炸背後,是中美對抗的縮影,是既文化又政治的議題。 我們發現,許多關於禁止的討論常將問題混為一談、甚至是「起風了就跟上」的步調,所以這次我們想更細緻討論,將「TikTok問題」與「短影音問題」分開,因為後者是即便成功禁止TikTok了,也不會就這樣消失的問題。 因為「來自中國就禁止」的思考或許直覺,但有沒有更謹慎而理想的思路?我們還在想,也想邀請你一起想,如果你有什麼想法,歡迎跟我們說!跟身邊的人說!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台灣媒體下限低?錫蘭罵一下身心舒暢,但問題會不會就在「只罵一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15, 2024 5:57


    錫蘭公審三立記者、批評白飯之亂的影片二部曲,不僅吸引超過3000萬次觀看、掀起一股「仇恨媒體」風潮。不過,這些仇恨值究竟是有憑有據,或根本是誤會一場、罵錯人了? 這次,我們想從錫蘭的觀點出發,帶大家一起思考:他所指出的那些問題,是不是「真是個問題」?背後是什麼力量,讓那些被點名的記者「毫無底線做惡」?是什麼力量,讓新聞環境「道德淪喪」?最後,我們試著從「個人面」、「社會面」提出解方。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三立、民視換照成功!「反媒體壟斷運動」10年後恐有案外案?NCC有「統一標準」嗎?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8, 2024 5:11


    2020年中天換照失敗後,大家都緊盯2023年包含三立、民視在內的換照時刻。最新的換照結果出爐:三立、民視、東森等8家新聞台,全數通過!可再播6年!相比於鏡電視被課予「史上最嚴格共42條附款」,這次換照NCC究竟有沒有統一標準,給予同樣嚴格的要求呢? 另外,2012年台灣爆發「反媒體壟斷運動」,要阻止旺旺中時集團進一步買下中嘉系統台,成為報紙+電視台+系統商的媒體巨獸。然而,最近卻爆出「三立、鏡電視入股中嘉」的疑慮,這不僅是案外案,更可能直接衝破當時運動的主要訴求。 NCC總是爭議的焦點。但,廢掉NCC就萬事太平了嗎?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2023媒體大事總回顧,法律跟得上科技發展嗎?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5, 2024 4:58


    2023年在「AI即將改變世界」、「科技就是一直進步、不斷強大」的主流大敘事底下,我們相信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停下腳步,多花一些時間「遲疑」與「反思」的餘地。在2023年最後的這一刻,一起從回顧媒體大事的客觀事實出發,進一步關心技術背後的「人」究竟怎麼樣了? 隨著AI強大,人人都得當起哲學家,多多思考「人生」的一百萬種可能。比如說,我們究竟要不停歇地發展技術,還是緩一下、建立倫理準則?如果AI已經無所不能,我們是否就要讓它無所不包,還是底線要劃在哪?AI的市場競爭究竟是讓人類變強大,或壓根是一場失控的大型社會實驗?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歐盟版「數中法」上路!為什麼要管網路?管什麼?怎麼管?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3, 2024 6:59


    你還記得2022年NCC提出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嗎? 它參考的歐盟數位服務法DSA已經在2023年8月25日正式生效、將在2024年2月全面上路!這將會對數位平台造成不小的影響。比方說,平台不再能提供未成年人個人化廣告、有義務處理其上的非法內容,平台也必須公開定位廣告和演算法使用哪些重要參數,並解釋為何如此設計…歐洲會不會走向「網路戒嚴」?

    S2. Final Episode: 公視董事可以被政黨提名嗎?該在哪個層次上討論「政媒兩棲」?媒觀全新podcast「媒觀析」明年上線!Ft. 辰書、潘岳、麒全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25, 2023 49:39


    選戰即將進入白熱化階段,近期的媒體議題都圍繞著選舉展開,媒觀也接連發了兩個聲明。當中關於候選人「政媒兩棲」的討論,儼然成為檢視候選人的視角之一。我們該在哪個層次上討論「政媒兩棲」呢?制度?選舉?素養?常識?觀感?來聽聽我們的觀點吧。 本集節目是「逆食NEWS-媒體議題podcast」的最後一集,未來媒觀將製作全新的podcast節目「媒觀析」,持續與大家討論媒體議題、媒體素養。 00:40 媒觀全新podcast節目介紹「媒觀析」 04:44 從「三立持股中嘉」一案了解「附款」 08:33 什麼是「媒多法」?該繼續推行嗎? 11:40 政媒不兩棲!公視法、廣電法怎麼說? 21:26 從候選人的實際行動思考媒體倫理 27:04 發聲明之後,有民眾打電話到媒觀! 30:50 NCC偏綠?從委員的提名辦法釐清 34:01 媒體分眾化後,公共討論的最大困境 38:02 政論節目怎麼看?政媒曖昧的難解場域 44:48 媒度沙龍給大家的選舉觀察建議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fc5j8vrj9p0804bqmdk77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2. Ep15. 關於媒體素養的新嘗試,回顧【逆食媒體素養營:漫遊媒體宇宙】#媒觀析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1, 2023 62:15


    媒觀舉辦逆食媒體素養營已經第五年,今年的主題為【漫遊媒體宇宙】。本年度我們以宇宙漫遊為隱喻,帶學生探索平台當道的媒體環境,以及身在其中該具備的媒體素養。本集節目與大家分享我們舉辦營隊的所見所聞,包含活動規劃以及高中生Podcast 主題分享。 第五屆逆食媒體素養營:漫遊媒體宇宙 -SHOW NOTE- 00:00 識讀v.s.素養: 辯論精彩片段 03:43 主題構想: 平台當道的媒體像宇宙 05:51 從新聞正在消失理解數位平台運作 09:55 閱讀平台服務條款與透明度報告 18:40 以media repertoire 釐清跨媒體使用 25:20 辯論活動的構思與設計 28:06 三個辯題的選題構思 37:29 AI與媒體素養的知能應用 42:49 本屆 Podcast 主題分享:女性直播主、性別平等、內容分級防護規範、置入性行銷、匿名校版、韓國隨機殺人事件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fc5j8vrj9p0804bqmdk77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2. Ep14. 從跨文化溝通、媒體素養看台大經濟系事件,在片面的線上情境中「重新與人對話」 Ft. 世新口傳系李佩雯教授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14, 2023 59:34


    今年五月台大經濟系學會選舉,其中一組候選人的政見爆出歧視性言論,引發社會關注。這個事件除了反映出了跨文化教育的挑戰之外,從「媒體」的角度也有值得深思之處。本集節目邀請專精人際溝通、跨文化溝通的李佩雯教授,與我們討論在當前的媒體環境下,如何看見「人」,並且「重新與人對話」。 SHOW NOTE 1:24 媒體素養長進人際溝通的新枝葉 4:14 台大經濟系學會事件反映出的教育挑戰 12:07 媒體是第三個學習空間 15:01 媒體給年輕一輩學生的影響 22:49 如何讓社群媒體與線下人際互動完美流動 30:20 看見人的「差異」,但不造成「對立」 34:07 從人際溝通/人際關係看校園霸凌事件 40:11 大學生在人際溝通的現象與趨勢 45:59 幽默與玩笑話該如何發揮正面效果? 54:41 數位時代下需要側重什麼媒體素養?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fc5j8vrj9p0804bqmdk77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2. Ep13. 在《數位中介服務法》灰燼中喚回社會共好的言論空間。 Ft. 法律白話文運動 白廷奕研究員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30, 2023 62:38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在去年六月底公布《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意圖對數位平台等網路中介者進行課責與義務釐清。然而在草案說明會後,新聞媒體將部分平台業者的言論寫成新聞標題,讓「侵害人民言論自由」的理解框架延燒至公民社會,限縮了這個法案的討論。 「數位平台必須承擔社會責任」已是國際趨勢。本集節目帶您從《數位中介服務法》的灰燼中,綜觀地看待台灣的傳播法規,並且細緻地討論《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所設計的規範。 -SHOW NOTE- 1:40 數位中介服務法是怎麼燒起來的? 3:27 為什麼政府要管制數位平台? 17:55 本國法律真的能約束跨國平台嗎? 25:04 一部法規如何遏止不實訊息傳散? 32:43 公權力本來就能認定不當內容,但認定之後呢? 37:42 傳播法規該如何讓網際網路越來越好? 44:24 什麼是透明度報告?他的必要性是什麼? 48:25 專責機構與多方利害關係人網絡的距離 52:57 法律觀點如何理解言論自由 59:11 數位法治社會內的每一個人該具備什麼素養?

    S2. Ep12. 抖音一響,素養怎麼養?短影音之外,新的素養議題又長出來了!?回顧4/8媒觀會客室。#媒觀析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2, 2023 46:58


    媒觀在4/8舉辦本年度第一場【媒觀會客室】,此次的題目為「抖音一響,素養怎麼養?媒體素養教育如何回應TikTok風險」。講堂中我們邀請了各個教育階段的老師,一起討論TikTok問題的全貌,以及媒體素養教育的現況。本集節目除了回顧活動中的內容之外,媒觀的同仁也進一步討論了「媒體教育」近年的發展脈絡,以及新科技對於媒體教育的挑戰。 -SHOW NOTE- 3:20 從新版白皮書重新定位媒體素養 6:49 識讀?素養?有差嗎? 13:10 小學現場的媒體教育 22:28 中學現場的媒體教育 28:30 大學/成人的媒體教育 34:59 公私領域重疊的媒體場景 37:04 新科技與媒體素養教育 42:22 媒體素養不是科技素養 4/8【媒觀會客室】回顧文: 掌握社群平台樣貌 建立個人數位資本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抖音在國小現場 中學生長時間使用手機 影響專注度 科技快速發展之下,媒體素養怎麼教?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fc5j8vrj9p0804bqmdk77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2. Ep11. 聊聊厭女、後女:網路讓人群的矛盾顯化了,素養的倫理思考將面對更具二面性、更含混的現象。 Ft. 政大新聞系康庭瑜老師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30, 2023 45:20


    台灣歷經近半個世紀的婦女運動,女性的處境有得到改善嗎?在矛盾的線上空間中,女性將獲得自由?又或是會有新的限制呢?玩笑話的份際該如何拿捏?消費與大眾文化會是救贖嗎?我們又需要什麼樣的媒體素養來面對現況呢?本集節目邀請你一起參與這些「大哉問」的討論,一起思考當代媒體文化中面對不平等現狀的處世之道。 SHOW NOTE 1:07 婦女消失性平就來了嗎? 10:03 女性主義與後女性主義 17:30 限制也可能是自由:渡邊直美 25:06 演算法、遊戲與線上厭女文化 35:36 媒體素養的大哉問 38:55 幽默的份際與倫理選擇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fc5j8vrj9p0804bqmdk77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2. Ep10. 關心網路內容自律一定要知道的「機構」,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Ft. 韓昊雲組長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13, 2023 54:24


    《數位中介服務法》今年定調不立法,不過NCC在公布法案草案以及傳出要成立網管處時,都有提及約束網路內容的模式,會參照目前負責避免兒少接觸網路有害兒少身心健康內容的「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本集節目帶您了解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他們如何透過多方利害關係人模式,建立公開可依循的框架標準,並且提供網路內容的申訴機制。 SHOW NOTE 1:28 iWIN是什麼? 8:27 連結民眾與業者的自律推動 20:29 多方利害關係人諮詢會議 24:05 可依循的判斷標準:例示框架 34:01 申訴機制的處理程序 39:55 向 iWIN申訴的案例經驗 45:24 網路內容管制的兩難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fc5j8vrj9p0804bqmdk77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2. Ep9. 看漫畫也要有媒體素養,來認識台灣漫畫和韓國漫畫吧! ft. 師大大傳所畢業生何奕萱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19, 2023 39:57


    LINE Webtoon 2014年進入台灣市場,目前已經成為主流的數位漫畫平台,上面有許多韓國漫畫內容以及台灣原創漫畫內容。本集節目我們邀請了師大大傳所的畢業生何奕萱,和我們分享她使用以及研究LINE Webtoon的想法,以及看漫畫要具備的媒體素養。 SHOW NOTE 2:21 LINE Webtoon 是什麼? 5:00 韓國漫畫和日本漫畫的差異 13:57 韓國漫畫成功背後的政府角色 17:50 台灣漫畫的現況及問題 27:47 LINE Webtoon的商業模式 33:31 關於看漫畫的媒體素養 奕萱推薦的台漫作品:微疼的《微不幸劇場》、黑色幽默風格的《黑盒子》、有台灣民俗元素的《引路人》。 麒全說的那個座談會:https://reurl.cc/91lYQa 台灣漫畫基地:https://www.tcb.tw/z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fc5j8vrj9p0804bqmdk77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2. Ep8. 運動媒體大遷徙!賽事轉播哪裡看?怎麼看?其中大有學問。ft. 國立體育大學陳子軒教授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Nov 29, 2022 39:11


    NBA 2022/23賽季已開打,台灣有線電視業者緯來卻是在賽季開始之際才取得轉播合約,這預告了全球頂級運動轉播的大遷徙。本集節目,我們專訪了國立體育大學陳子軒老師,瞭解台灣運動轉播的現況、機會與挑戰。運動賽事轉播如何看?怎麼看?其實反映出了全球市場獨佔的憂慮以及文化公民權的實踐。 SHOW NOTE 3:10 觀看運動賽事作為重要的文化權 5:40 運動歸運動,政治歸政治? 9:09 電視、數位的收視經驗差在哪? 14:48 目前台灣運動賽事轉播的player們 21:10 公廣集團播送作為文化權實踐 22:44 NBA轉播壓哨球預告了運動媒體大遷徙 27:13 在地媒體業者面對全球獨佔的機會何在 34:40 在地轉播者作為全球文化中介者 Music from audionautix.com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fc5j8vrj9p0804bqmdk77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2. Ep7. 突破框架!後真相時代什麼才是正確的判斷?媒體素養是一種時空魔法?九合一選舉新聞評論(下集) #媒觀析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Nov 18, 2022 39:34


    九合一選舉即將在本月26號舉行,選舉新聞評論的下集,我們將討論聚焦在閱聽人「該怎麼做」之上。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從框架理論出發,推演出媒體在資訊流通中所扮演的角色。進而從賽局、變化兩個面向談論日常生活中的媒體素養。 SHOW NOTE 1:08 選舉觀察中的媒體的角色 5:28 看選舉新聞可以從看「框架」著手 12:14 要看出框架可以看用字遣詞 15:37 選舉和選戰有什麼差異? 20:15 後真相時代的背景 26:29 數位內爆中的規範性準則鬆脫 29:50 後真相時代中什麼是正確? 34:10 日常生活中的「正確」資訊接收行為 Music from audionautix.com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fc5j8vrj9p0804bqmdk77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2. Ep6. 不看選舉新聞也會被影響?你聽過議題(不)設定嗎?民調是惡魔?九合一選舉新聞評論(上集) #媒觀析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Nov 16, 2022 33:34


    九合一選舉即將在本月26號舉行,你有在關注選舉新聞嗎?在民眾普遍不信任新聞媒體的氛圍下,不主動去看新聞就能獨善其身嗎?不看新聞也會被影響的現象又該怎麼解釋呢? 本集節目中,我們從議題設定理論,延伸出議題(不)設定、議題溢散等媒體效果,與大家一起思索該如何處理選舉的新聞資訊。從中也提醒大家看待民意調查的原則,以及分享此次選舉的奇特媒體亂象。 SHOW NOTE 1:43 你喜歡選舉的時空嗎? 3:40 不看選舉新聞也會被影響? 6:32 科普議題設定理論 9:59 你被議題(不)設定了嗎? 14:32 網路時代的議題溢散效果 18:20沒被媒體設定到的議題 22:41 從信度與效度來看民調 25:22 看民調是在跟惡魔做交易? 28:20 此次選舉的奇特媒體亂象 Music from audionautix.com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fc5j8vrj9p0804bqmdk77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2. Ep5. 你有能力相信殘酷的事實嗎?和諮商心理師聊聊情緒健康、社群平台與不實資訊 ft. 心理師乾杯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Nov 12, 2022 63:47


    大眾媒體時代的媒體素養問題明確地連結著公共議題,然而隨著社群平台成為多數人使用的媒體,現在的媒體素養問題發生在人的日常生活情境中,與人的情緒反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許多假新聞與不實訊息都以煽動情緒為目的,但我們有多了解自己的情緒呢?這集的節目,我們很榮幸邀請到身兼Podcaster與諮商心理師的寶,與我們共同了解自己的情緒以及媒體使用行為。 SHOW NOTE 02:00 麒全曾經讀過心理系? 05:17 媒體素養問題的心理學化? 07:00 情緒作為面對媒體素養問題的切角 16:02了解自己情緒:演化心理學的解釋 21:51 社群平台上的社交情境崩解 30:22 在意他人回饋,已讀不回心傷悲? 36:23 資訊破碎化與立刻的時間感 45:06 不確定溝通對象的涉入程度 48:13 言論、意見、人群的兩極化 55:03 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作為一種媒體素養? Feat. 心理師乾杯 | IG : @psy.cheers https://portaly.cc/psy.cheers Music from audionautix.com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fc5j8vrj9p0804bqmdk77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2. Ep4. 公視有三頭六臂也不夠啊!歡迎來到公共媒體許願池。回顧【媒觀會客室:與專家對談】#媒觀析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Oct 18, 2022 39:54


    媒觀在今年9/1舉辦了【媒觀會客室:與專家對談】的講堂活動,此次的主題是關於公共電視的數位轉型,我們討論了公視在台灣整體影視產業的角色,以及公視應該多製播優質兒少內容的社會責任。這集的 #媒觀析 就義帶大家來回顧媒觀會客室的內容。 SHOW NOTE 6:15 太優質?金鐘獎入圍名單公視霸榜 15:39 誰才是影視產業馬首是瞻的火車頭? 20:30 台灣有具有影視潛力的本土文化嗎? 27:14 目前的兒少內容夠嗎? 32:00數位時代的兒少內容在服務誰? Music from audionautix.com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fc5j8vrj9p0804bqmdk77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2. Ep3. 現在的高中生在意什麼媒體素養問題?回顧【逆食媒體素養營:媒想過的事】#媒觀析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Oct 4, 2022 49:06


    媒觀在暑假期間舉辦了【逆食媒體素養營:媒想過的事】,這集節目要帶你從高中生產出的實作成果,來了解現在的高中生在意什麼媒體素養問題。 高中生在意的媒體素養問題之中,竟隱藏了社交圈(social circle)、第三人效果(third-person effect)、文化反堵(culture jamming)、媒體近用(accessibility)、大眾文化(mass culture)、資本邏輯(capital Logic)這些概念,以及問卷調查的眉眉角角。 SHOW NOTE 2:37 媒體素養問題探究的選題與趨勢 9:40 完顏文化是什麼?高中生怎麼看待容貌焦慮? 20:55 幾歲有手機?高中生拿手機在幹嘛? 28:51 高中生揭露你不知道的IG潛規則! 37:47 高中生怎麼處理看新聞的副作用? Music from audionautix.com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fc5j8vrj9p0804bqmdk77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2. Ep2. 向左走,向右走?理想與現實的拉扯,大學生尬聊公視!預熱9/1【媒觀會客室 - 與專家對談】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6, 2022 38:52


    媒觀即將在9/1舉辦【媒觀會客室 - 與專家對談】的講堂活動,此次主題為「公視轉大人:網路時代的公共媒體想像」,我們邀請了公視胡元輝董事長,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林月琴召集人,以及台灣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NMEA)蔡嘉駿理事長,一同暢聊公視未來的走向。 為了反應出大眾普遍對公共電視目前的認知,本集的節目我們邀請了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的小路,以及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的曉庭,來分享他們對公共電視的想法。原來大學生認為公視要更好,首先要先貼近使用者! 【媒觀會客室】報名傳送門:https://reurl.cc/5p4x2n SHOW NOTE (1:26) 大學生都用什麼管道?看什麼內容? (3:47) 大學生接觸過什麼公共電視製作的內容? (9:42) 大學生對公視製作的新聞有什麼看法? (14:24) 公視是台灣媒體環境的一股清流? (19:16) 從其他國家的公視來想像台灣未來的公共電視

    S2. Ep1. 父親節不祝爸爸父親節快樂,來聊聊關於男性的媒體再現,男性也可能是父權受害者?Feat. 世新傳管系教授/台灣男性協會理事 蕭宏祺老師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8, 2022 24:19


    魯蛇、宅男、富二代,這些標籤背後有什麼性別意涵呢?男性協會是在做什麼的一個協會?這一集的「逆食NEWS」中,我們邀請世新傳管系的蕭宏祺老師,和我們一起剖析男性的媒體再現,湊齊性別平等的最後一塊拼圖。 原來哥吉拉事件裡竟然暗藏著媒體消費的烏托邦!當我們把性別、消費和媒體放在一起談,所謂的數位媒體素養其實就是我們面對媒體消費的自我反思。 SHOW NOTE (02:08) 台灣男性協會的誕生 (05:55) 老師對於男性媒體再現的觀察 (08:50) 媒體內容的消費市場中有男性的烏托邦嗎 (11:30) 資本邏輯下的媒體消費課題 (14:12) 面對再現/刻板印象如何找到安棲之所 (19:49) 性別平等的光景

    逆食NEWS- S1 Final Episode. 媒觀來新人啦!逆食為什麼叫逆食?第二季的逆食即將開始,你將會收聽到怎麼樣的Podcast?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 2022 14:29


    伴隨著媒觀的人事異動,逆食news將開始新的一季。你知道「逆食news」為什麼叫「逆食news」嗎?在第二季的「逆食news」中,你又將會聽到什麼樣的內容呢?一起聽聽媒觀的新同仁怎麼說吧。 #媒歷史科普 #給我一個五分鐘 #媒觀析-和你的生活有關係 #逆食第二季

    Claim 媒觀析 - 媒觀陪你聊媒體

    In order to claim this podcast we'll send an email to with a verification link. Simply click the link and you will be able to edit tags, request a refresh, and other features to take control of your podcast page!

    Claim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