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dom Fields of Music provided by 勺子 & 小马.
Beijing, China

我小时候很不喜欢去买鞋。或者更准确地说,我小时候很不喜欢去买一切衣着服饰。那个年代,似乎运动鞋并不是一个小朋友的标配——我现在甚至无法回忆起小时候穿过什么样的鞋。 我之所以讨厌买衣服买鞋,是因为还要挨个试试大小。挤脚吗?脚趾到哪?前面空吗?新鞋不能太宽松,穿一穿会松的。这时我会努力回想,平时我穿鞋是什么感觉呢?挤脚吗?脚趾到哪?前面空吗?但如果要我做决策,我就会很不安:一边是(其实并没有很)急迫的追问,一边是我其实也不知道它到底合不合适,这种感觉让我很不舒服。 加上早年间只有那种需要讨价还价的小铺,大家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卖家说要不试试;买家说不试,试了被强卖怎么办;卖家说试试不要紧,不买也没事;买家试了还可以;卖家说,看你真想要,给你XX吧;买家说XX不行,太贵,要YY;卖家说,你开玩笑呢,YY我进都进不来,你去别家看看,我家已经是最便宜了;买家掉头就走;卖家说唉唉唉你别走,你要是诚心买就ZZ,我赔本你拿走得了,就当交个朋友;买家继续掉头就走;卖家说,唉,碰到你算我倒了血霉,YY就YY吧! 这套流程真的让我非常厌烦。因为没有人给我讲过背后的逻辑,为什么一会儿要买,一会儿又不要买,妈妈不是说人不可以说谎吗,为什么大家一直在说谎。 我自己掌握自己的经济大权之后,再也没有去过可以讨价还价的地方买衣服买鞋——最近一次陪家里人去,发现上面那套流程又有了新进展,比如会拿一个座机假装给老板打电话,说这个顾客我认识,你就算开除我我也要给他低价,让你无法再往下讲价。 我们这期节目确实跟买鞋有关,虽然我也很想把故事完整地写在shownote里面,但如果这样的话,恐怕有人要生闷气了。感谢这位买错鞋的朋友,让我们有机会跟大家用两期的时间聊一聊有关鞋的音乐。 *** 选歌嘉宾:walker walker 选送了崔健的经典名作《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野》。说实话,如果是我的话,很难在有关“鞋”主题的节目中想到这首歌。正如 walker 所说,歌词中唯一跟鞋有关的事一句歌词:“我没穿着衣裳也没穿着鞋”。 不穿鞋这件事我很少尝试,只有在本科毕业旅行的时候,我们一群人光着脚从沙滩走回酒店——不过不常光脚走路的人猛然尝试,很容易受伤。 歌曲里,崔健扮演的是精神病,不穿衣服不穿鞋是常态。正常人谁赤条条地去雪里撒野啊? 这种癫狂的状态到底比喻什么,各种人聚讼纷纭。这也正是优秀文艺作品的特点。 *** 选歌嘉宾:半袖 半袖选送了苏有朋的《走》。她向大家介绍了这首歌: 苏有朋个人专辑经常都挺为赋新词强说愁,但这首《走》是很难得的适合他的轻快。那时他顶着压力退学,国外游学归来,这首歌就充满蜕变之气。江建民的曲轻快上口,李子恒的词总是这么通俗又唱到心里,是呀,鞋子坏了就换一双嘛,但脚步,可别停下。 *** 本期歌单 1. 约瑟翰 庞麦郎 - 我的滑板鞋 @ 旧金属 (2012) 2. Jony J - 喜新恋旧 @ 喜新恋旧 (2018) 3. 葛仲珊 - 球鞋蜈蚣 @ 皇后区的皇后 (2016) 4. Lena&Linus - Grüne Nikes @ Fühlst du dich allein? [EP] (2023) 5. Fergie Feat. Rita Marley & I-Three - Mary Jane Shoes @ The Dutchess (2006) 6. 崔健 - 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野 @ 解决 (1991) 7. 苏有朋 - 走 @ 走 (1995) 8. Matt Maltese – Shoe @ Good Morning It's Now Tomorrow (2021)

从小到大学语言都离不开翻译。学英文当然不用说,学古文也得翻译——我记得我当时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时,语文+英语考试的最后一题,就是把一篇文言文翻译成英文。语言是思维的媒介,翻译则是链接两种思维的工具。再抽象一点,就像本期节目中的一些歌曲唱的那样,我对你的爱也需要翻译,但我对爱的感受不需要翻译,因为感受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自然不需要翻译。虽然我英文很差,古文也一般,但不妨我们在本期节目聊和翻译有关的歌曲,因为音乐本身也是一种语言,创造音乐是一种翻译,聆听音乐也是一种翻译。

北京的四环之外也实在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景观,比如我们没有提到的颐和园、圆明园、卢沟桥。但我一来懒,二来忙,如果要是这么远的地方,我通常会指一条路给来访的亲友,反正从颐和园大门走进去,冲着人最多的地方,总能找到佛香阁和苏州街。 今年暑假,抽出一天时间,顶着将近40度的高温,徒步走了海淀街道和青龙桥街道的各个文保单位——对于北京这样的古城来说,文保单位列表从来都是观光的好参考——,当然,效果并不佳。郊区的文保单位比老城区还要难找,有时即便找到了,也因为在某单位内部,连外墙和大门都看不到。 微观北京的最后一期节目,就让小马和勺子带你走一走不那么核心的北京地标(除了长城和清华)。 *** 选歌嘉宾:小杰 小杰选送了《清华大学校歌》,作为资深清华人的小马选择了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合唱队 2019 年《清韵华情》专辑中的版本。说实话,清华校歌已经算是北京众多高校中校歌好听的了。 *** 选歌嘉宾:张子鱼 张子鱼选送了郁冬的经典名作《北京的冬天》。虽说这并非讲述“微观北京”的音乐作品,但有这样一首歌为我们的节目收尾,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 本期歌单 1. Billy Joel -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 River Of Dreams (1993) 2. 华裔美国熊 - Take me to Beijing 一起回北京 @ Wah!!! (2024) 3. 林海 - 永定河 @ 城南旧事 (1995) 4. 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合唱队 - 清华大学校歌 @ 清韵华情 (2019) 5. 曾神 - 格子衬衫 @ z's new bedroom (2022) 6. 杨学超 - 家在回龙观 @ 个人原创作品五首 [EP] (2017) 7. 左小祖咒 - 左小祖咒去奶子房 @ 左小祖咒去奶子房 (2012) 8. 郁冬 - 北京的冬天 @ 露天电影院 (1995)

我来北京已经十六年有余。我想在北京呆久的人,都会对北京有复杂的情感,喜欢是真的喜欢,讨厌也是真的讨厌。这十六年里,北京大部分我想去的地方我都去过了——而其中大部分地方我都去过不止一遍。走到某个地方,脑海里可能就会检索出我和某个人的一段回忆,或者是我一个人飘飘荡荡时的微妙心情。这几年我是真的想离开北京了,但是「你觉得恨却离不开」——我和北京的痴缠可能还要持续好一阵子。讨厌是真的讨厌,喜欢也是真的喜欢。

吃巧克力可能确实是会让人开心的。这种开心一部分当然来自于里面神秘的化学物质,但更多的是一种对于甜美醇厚的味觉享受,还有一点点在减肥时期偷食禁果的罪恶的刺激。巧克力独立于糖果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审美,它不仅是一种甜蜜的幻觉,更是是取悦自己的胜利。本期节目,我们继续跟大家聊那些和巧克力有关的歌曲。

我本以为有关巧克力的歌曲很多的,毕竟它跟爱情密切绑定,但选歌时才发现,也并不是这样。那么接下来的两期节目,就让小马和勺子为你呈上用音乐做成的巧克力。

第一次知道万物间都有引力的时候还是小小的震撼了我一下,把自己、地球、太阳乃至宇宙联系起来,让我体会到了一点物理学的乐趣。初二的时候买了本《时间简史》,人菜瘾大看了好几遍,虽然还是看不懂;后来做物理竞赛题的时候也喜欢做天体物理——当然主要也是因为它简单。我的绝大部分世界观是由物理学塑造的,想想大概就是从万有引力定律开始的。本期节目,我们就与大家聊聊那些与地心引力/万有引力有关的歌曲。

值此不一定音乐广播来到第500期之际,我们特别来跟大家聊聊伍佰为其他音乐人制作的音乐作品——恐怕也只有我们能想出这么朴实无华、没活硬整的500期特别节目了。

前阵子我(小马)刚刚去了英国利物浦开学术会议,在开会之余,我还路过了伦敦和曼彻斯特,逛了博物馆、看了Oasis演唱会,不亦乐乎。在旅行之余,我每天或每两天都录了一段音频记录下来了他的旅行流水账。本期节目,我就跟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这次英格兰之行。

ChatGPT面世以来,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争相讨论的话题,连书店里都出现了教你如何使用DeepSeek做这做那的教程。遥想大四的我在学习《人工智能导论》这门课的时候,还觉得所谓AI只能用来下棋、推箱子、完成不太准确的机器翻译,完全没想到仅仅过去了十几年,机器似乎就真的拥有了某种「智能」。我们也蹭蹭这波热度,和大家聊聊那些与人工智能有关的歌曲,听听大家在音乐中如何想象AI、又如何用AI做音乐。

疫情后的这几年,大家似乎都开始报复性地去看文艺演出,大型演唱会更是场场售罄。我抢孙燕姿北京演唱会票大失利,虽然觉得生气不爽,但在鸟巢场外听歌时依然开心于还有机会去共襄盛举短暂参与到那个繁花似锦的华语流行音乐黄金年代。演唱会有种魔力,几万人跟我一起安静一起呐喊一起动容一起哭泣,让我确认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和我所听所想如此相似的同类,这种物理意义上的接触是多少互联网上的交流都无法替代的。本期节目,我们继续与大家分享那些与演唱会有关的歌曲。

很少有人从来不给出承诺。随着年纪增大,有些人的诺言和誓言越来越多,也有人越来越难给出这样的话语——比如我。答应一件事情并实践它并不容易,天长地久且不说,明日不见不散有的时候也不是那么轻易。在这样的语境下,让我们一起通过音乐,感受那些坚定又勇敢的誓言和诺言。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即便你平时可能不吃玉米,也会不可避免地吃到玉米饲养出来的各种牲畜、使用掺杂了玉米酒精的汽油、喝到掺杂了玉米来源果葡糖浆的可乐、吃到奶油香精味的爆米花——或者看到爆米花电影。而对我来说,玉米还是小时候关于农村的记忆,它既是夏夜晚风,也是秋收忙碌,还是一些忆苦思甜。本期节目我们就与大家聊聊那些与玉米有关的歌曲。

平安健康是可能是大部分人最朴素的愿望,都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快乐,但没有平安健康,快乐也很难谈起。但可能也是这个愿望过于朴素,关于「安康」的歌曲比我们想得要少不少。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愿大家安康又快乐。

本期节目,我趁着去南京开会的间隙,邀请到半袖老师和我一起聊聊那些和「基因」有关的歌曲。半袖老师和我都从事生命科学相关的研究工作,也都对华语流行音乐抱有极大热情:某种程度上,本期节目也是生命科学基因和流行音乐基因的有机融合了。不知道是否有人研究过,不过我想,爱音乐或许也是基因决定的——如果你还没爱上音乐,或许只是你的基因还没有发挥作用。

市场也好,商场也罢,常常承载了许多记忆和故事。本期节目,小马和勺子将继续跟各位聊聊跟市场、商场有关的音乐作品。

生活中有大大小小的市场和商场。从便民菜市场到百货大楼,从路边夜市到城市综合体,这些市场和商场你未必都喜欢,但总也离不开其中之一。互联网购物的趋势让我越来越少地走进实体市场,偶尔去逛逛,才发现其中有无穷趣味,涌起一种「在人间」的实感。本期节目,我们就与大家聊聊那些和市场与商场有关的歌曲。

为了生存和繁衍,候鸟年复一年地历经千难万险飞越千山万水,因而可以用来书写爱情,书写苦难,书写很多朴素的情感。 本期节目,小马和勺子将与各位一同分享与候鸟相关的作品。

我从小爱看书,看书是我童年最大的娱乐活动之一。上了大学之后,有了一点零钱,日积月累买了很多书,虽然比不上勺子的藏书量,但也足够让我每次搬家时头痛。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买的书越来越多,看的书却越来越少;自从工作之后,回到家只想看点无聊的内容消磨时光,看书已经逐渐变成一件稀罕事。现在偶尔出差,在飞机上看书是我最期待的事情之一——书中未必有黄金屋、也未必有颜如玉,但书中有足够多的世界,可以让我永远获得最新鲜的快乐。本期节目,我们继续跟大家聊和书有关的歌曲。

我从小就有青霉素过敏,长大了点之后经过无数次的「吃芒果上火」之后终于在一次暴烈的荨麻疹后确认了芒果过敏,在来北京上学之后的五六年后则开始体验了一年比一年猛烈的花粉过敏(但依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随身携带过敏药是我的生存之道,我想很多春秋季的北京人民也有类似的经验。本期节目,我们就跟大家聊聊和过敏有关的歌曲。

在大众文化中,蛇一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细细想来,蛇正是我们人类阴暗面的代表,它可以是诱惑,可以是罪恶,可以是阴险。但其实有的时候,让自己变成一种威胁也并不全是坏事,能保护自己也是一种能力。本期节目,我们继续跟大家聊有关蛇的歌曲。

蛇一直是神话传说中的重要角色,而有关蛇的传说,属《白蛇传》的故事影响最大。本期节目,小马和勺子将主要为各位朋友介绍各种蛇妖的相关文艺作品主题曲。

春节档《哪吒2》的爆火让哪吒这个经典神话形象再次伟大,而乌尔善的《封神》系列也让我们再次得以系统性回顾包括哪吒、杨戬、姜子牙、妲己等丰富角色的《封神演义》宇宙。《封神演义》这部小说虽然不及《西游记》的文学高度,但为中国人描绘了可能是最为系统宏大的神话史诗,其衍生的文艺作品也是无数人的童年回忆或童年阴影。本期节目,我们给大家盘点那些音乐中的「封神宇宙」。

本期节目我们为大家放送2024年马勺音乐榜第6~10名的专辑。和往年一样,我们每张专辑会放送两首歌。希望大家喜欢。除此之外,我们还将为大家特别介绍第43名、本台老朋友Code-A的新专辑《锅底Song Pot》。祝大家新年快乐!

今年生活飞速运转,很多时候都很难攒足心力踏出家门去看演出,但是事实证明,每次看完都不会后悔。在匆忙的生活中,不仅要取悦别人,也要学会取悦自己——而现场音乐的范围、互动和声场,都是让我们取悦自己、逃离生活的良方。

北方的冬天一定会面临干燥的问题,尤其是在供暖之后。身边有很多朋友一到北京的冬天就会出现脱皮、嘴唇开裂等一系列问题,而即便我已经在北方生活了三十多年,也会因为干燥而流鼻血、喉咙痛,要长期依赖加湿器。不过整体看,我还是非常喜欢干燥的——干燥给人一种爽快感,整个人都是轻盈的;而一想到南方的回南天梅雨天,我就要抓狂了。本期节目,我们就与大家聊聊那些与干燥有关的歌曲。

有人胆大,便有人胆小。胆小可能是个问题,但绝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本期节目中,小马和勺子将继续为各位介绍跟“胆小”有关的音乐作品。

不一定所有人都胆大,但每个人可能都会在某些情况下胆小。胆小是基因赋予我们逃避风险的天性,即便我们先天或后天的对某些事情不再畏惧,但总有些事情会让我们犹豫不前、或望而却步,比如黑暗,比如恐怖片,比如万丈深渊,比如一段暗恋心情。本期节目,我们就与大家聊聊那些与胆小有关的歌曲。做个胆小鬼也没什么不好的,让我们先拥抱自己的心情,再做个勇敢的人吧!

人生在世,总是需要点胆量的。胆大是好事,但是胆囊大就不是好事了。本期节目,小马和勺子继续跟各位聊聊“胆大”相关的音乐作品,不管有没有好胆,都欢迎您来。

胆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起到了浓缩储存胆汁、调节脂肪代谢的重要作用——如果你的生活习惯和基因有异,那么你可能会有胆结石、胆囊炎等一系列疾病。而同时,胆也是一种抽象性格特质储存的地方,如果说脑储存了智慧,心储存了情感,脾储存了性格,那么胆储存的就是勇气。也许你会说一个人心大、胆大、脾气大,但肯定不会说他肝大、肾大、膀胱大。本期节目,我们就与大家聊聊那些「胆大」的歌曲。

上学的时候没有考一个驾照,是我人生决策的重大失误之一。 虽说如果那个时候报考,我一定没法选择后来我上的这个昂贵的“商务班”,有可能会经受很多人都遭遇的“挨骂噩梦”——某些朋友说他们在某驾校学过车,已经成了京骂十级选手——,但是也实在不会让我让我像现在这样,拿到驾照的日子一推再推。上班人真是身不由己,不是想哪天能去考试就能去考试的。 人生能开车的日子最长也不过四五十年,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也就三十年。想来我太晚学会开车,实在是损失了很多开车的时光。 很多人(基本都是长辈)一直在劝我学开车,说有了车之后,人生的活动范围将呈指数级增加。中国那么大,自驾去哪里玩都可以。说实话,这种事情对我的吸引力不是很大,毕竟如今打车这么方便,我始终认为让别人为我开车更好一些。 不管怎样,本期节目勺子和小马依然带大家聊聊跟小汽车有关的歌曲。 *** 选歌嘉宾:半袖 半袖选送了自然卷的《掀开后车厢》,她说:“虽然用了‘自然卷'的名号,但其实是奇哥自己的奇思妙想。读完歌词就如同看了一场充满蒙太奇的电影,其中最打动我的是那句‘35岁的男人全身上下还剩多少尊严'。” 奇哥“掀开后车厢”这个动作是都市生活的一个瞬间。在这一个瞬间里,都市的角落里还可能有无数的事情正在发生。奇哥的后车厢盖就好像是上帝的一盏窗户,在他掀起的一瞬间,将都市生活的点点滴滴切片展现。用平淡的语气唱出这一切,唱歌的人却不只是一个旁观者。 *** 选歌嘉宾:XY XY 选送了赵雷的《凌晨计程车》。赵雷很擅长刻画小角色的小故事。在凌晨坐计程车的人本就不多,原意驻足观察并且将其歌颂的人就更少。赵雷将它抽象出来:凌晨的洒水车,凌晨的计程车,孤独地在没人看到的地方奉献。 *** 选歌嘉宾:老老朋友 之前的小小朋友变成了老老朋友,他选送了 Marilyn Manson 的《Just A Car Crash Away》,并感叹:“没有逃跑的车,烧毁一切的爱。”Marilyn Manson 总爱用死亡来做比喻,这里他用死亡来比喻爱情,车祸和爱情都会带来毁灭。 *** 曲目列表 1. Olivia Rodrigo - drivers license @ SOUR (2021) 2. 林志颖 - 驾照看一下 @ 挡不住我 (2006) 3. 自然卷 - 掀开后车厢 @ 掀开后车厢 [EP] (2007) 4. 赵雷 - 凌晨计程车 @ 署前街少年 (2022) 5. Tori Amos - Taxi Ride @ Scarlet's Walk (2002) 6. Marilyn Manson - Just A Car Crash Away @ Eat Me, Drink Me (2007) 7. Christina Aguilera Feat. Missy Elliott - Car Wash (Shark Tale Mix) @ Shark Tale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2004) 8. 陈柏宇 - 车匙 @ First Experience (2007)

重大喜讯,勺子老师终于拿到驾照了!开车作为一项当代人的重要技能,本台的两位主播竟然都长期缺失,这下终于有个人会开车了,我们赶紧做一期关于开车的节目。小汽车也是当代生活的重要空间,让我们一起听听在小汽车上,都发生过什么音乐故事吧。

流星实在绚丽,也实在短暂。用它来做点比喻,再合适不过了。不如今天就跟着小马和勺子一起,看看音乐人们怎样用流星做文章。

最近很多朋友都在关心我辞职的动向,向大家报告最新进展,因为担心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辞职了之后找不到工作,我的辞职计划暂缓执行了。做出这个决定的那天,我心情很颓丧,觉得自己「认输」了,向现实低头了,很不甘心。不过安慰安慰自己,也算是努力过了,心若在,梦就在,下次一再来——我还没有完全认输呢。不认输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有不认输的勇气和决心。本期节目,我们就与大家聊聊那些「不认输」的歌曲。

有时候认输也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毕竟在生活和死亡面前,没人能真正地一直赢下去。 本期节目,小马和勺子就来跟大家来聊聊跟“认输”有关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