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烨谈

Follow 天方烨谈
Share on
Copy link to clipboard

华大基因专业团队倾情打造,基因科普娓娓道来!

基因频道


    • Sep 10, 2025 LATEST EPISODE
    • daily NEW EPISODES
    • 7m AVG DURATION
    • 4,169 EPISODES


    Search for episodes from 天方烨谈 with a specific topic:

    Latest episodes from 天方烨谈

    未来中国将迎来大学关停潮?“卷教育”不如“比健康”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10, 2025 5:33


    随着入学人数的断崖式下跌,欧美国家近几年出现第一波关停潮。“教育唯一论”“高考定终身”的传统观念也不断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现代人追求的“生命是旷野”的多元生活方式。一直以来,人口复兴始终是伟大复兴的根基,而当前中国正迎来健康时代的新机遇——从生物医疗技术突破到普惠医疗体系构建,从基因组学向多组学拓展的科技创新,都在共同勾勒出一条以“康寿”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以人民健康为核心的新发展路径。

    为什么人越补短板,往往人生越平庸?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9, 2025 4:39


    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由最长的那块板决定的,而是最短的那块板决定的,因此,“木桶原理”又名“短板理论”,多年来,“木桶原理”深入人心,因此,很多人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的,并非其优势,而是其短板。但是在个人发展方面,它不但徒劳无功,甚至南辕北辙。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守住人类最后的思考自由?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8, 2025 4:30


    现在,AI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的工作、生活甚至思维方式中。然而,随着AI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的角色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的创造力、情感、道德判断,还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否会被AI取代或弱化?如何守护人类的思考自由呢?

    生育是开盲盒?婚前筛查才是保底项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7, 2025 4:41


    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每一个家庭最为深切的期盼。可是一对健康的夫妇,生育的宝宝一定健康吗?答案是不一定。有研究显示,平均每个人携带2.8个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变异,一旦夫妇双方携带的致病基因“碰对”,即便是夫妇双方均是健康人群,生育遗传病后代的风险也将高达25%。

    人类祖先不止一个?化石证实多种古人类曾共存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6, 2025 4:16


    大约32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露西”漫游在如今的埃塞俄比亚地区。50年前她的骨骼化石被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人类演化的理解。但最新研究发现:在露西生活的年代,至少有4种远古人类在非洲大陆共存!

    逆转阿尔茨海默病?给大脑“锂电池”充电的关键找到了!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5, 2025 5:04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会夺走人们的记忆、认知能力和独立性。近期,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在小鼠和人类中证实,大脑中金属元素锂的缺乏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相关,而锂补充剂(乳清酸锂)可逆转小鼠的记忆丧失,使大脑恢复到更年轻、更健康的状态,这一发现为阿尔茨海默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玻璃瓶释放50倍微塑料!我们的血管正沦为塑料垃圾场?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4, 2025 5:51


    以为躲开塑料瓶就能远离微塑料?最新研究狠狠扎破了这层幻想——法国食品安全局发现,玻璃瓶装的饮料里,每升平均藏着100个微塑料颗粒,是塑料瓶的5到50倍!更扎心的是,这些颗粒颜色和瓶盖涂层一模一样,罪魁祸首竟是人们为“环保”特意选择的金属瓶盖。

    细胞能量工厂的重生!全球首个罕见病线粒体疗法来了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3, 2025 4:35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生产出三磷酸腺苷(ATP),也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如果线粒体内的DNA发生突变,则会影响其制造ATP的能力,进而影响到一系列器官。近期,国外研究团队首次在六名患病儿童身上进行的试验表明 线粒体移植治疗罕见遗传病安全有效。

    《Nature》颠覆教科书!截肢后,大脑从未遗忘你的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2, 2025 4:27


    一项突破性脑成像研究颠覆了神经科学领域的经典认知——即使失去手臂多年,大脑中负责感知肢体的"身体地图"依然保持着惊人的稳定性。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教科书式的"脑区重组"理论,更可能为改进假肢技术与缓解幻肢痛带来新方向。

    46%男性生殖系统检出!你家的不粘锅正偷走生育力与脑健康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1, 2025 4:09


    当我们每天用不粘锅烹制美食,用塑料盒装外卖,喝瓶装水时,谁曾想到这些日常习惯正在悄然损害我们的生育能力?最新科学研究带来了令人震惊的发现。最新研究揭示了现代生活中一个隐形健康杀手——不粘锅涂层中的聚四氟乙烯(PTFE)微塑料。

    全球首例!中国团队将猪肺植入人体成功存活9天!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31, 2025 4:27


    中国研究团队25日在英国学术期刊《自然—医学》在线发表论文,报告世界首个将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的案例。该成果有望帮助缓解肺移植供体短缺的难题,被国际专家誉为相关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为癌王绘制生命地图!蛋白质标记预判胰腺癌术后命运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30, 2025 4:43


    胰腺癌因其早期症状隐匿、恶性程度高且易转移的特点,被称为“癌中之王”。胰腺癌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等到患者感到不适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阶段。小小的胰腺藏在腹腔深处,平日里默默无闻地分泌着消化酶和胰岛素,却可能悄然孕育着致命的危机。

    农村老年人跌倒为致命伤害,哈医大一项研究成果出具“中国方案”!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9, 2025 4:27


    当前,跌倒已上升为中国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全球每年超过68万起与跌倒相关的死亡事件中,约80%的悲剧发生在资源有限的中低收入国家,给伤者身心、家庭及社会等多个层面带来严重后果。如何这项难题并为今后政策制定提供高质量研究证据?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两支团队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

    当微塑料学会“黑客攻击”,肠道菌群就正在被“洗脑”,这是怎么回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8, 2025 3:05


    微塑料通过干扰肠道菌群平衡引发免疫系统异常,被形象地称为“黑客攻击”。微塑料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群,而微塑料的多种健康风险可能源于其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

    森林的隐藏技能,不仅造氧气,还能治EMO?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7, 2025 4:40


    森林是人类的“精神绿洲”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森林是治愈焦虑的天然良药。日本“森林医学”研究发现,漫步森林可使人体皮质醇(压力激素)水平降低26%,心率和血压显著下降。最新研究发现,森林还能“治抑郁”?

    “上岸”不再是唯一答案,年轻人为啥不再迷信名校光环了?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6, 2025 4:04


    2025年大学榜单引发家长热议:比起综合排名,98%就业率的专业和12.8万年薪的毕业生更受青睐。产学研融合成新标配,特色院校正打破"名校迷信"——你的选择还敢只看名气吗?

    脑电波如何成为痴呆预警第一哨兵?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5, 2025 4:32


    阿尔茨海默病是全球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我国现存痴呆患病人数近1700万,随老龄化加剧,这一数字仍在攀升。近日,深圳湾实验室郭毅教授团队联合华大团队历时四年完成的研究登上了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顶刊,研究证实脑电图可成为阿尔茨海默早期预警关键生物标志物。

    夜市十元一串的鱿鱼,竟能用它造“隐身衣”?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4, 2025 4:20


    自然界中的许多生物具备独特的光学调控能力,其组织结构中蕴含复杂的折射率分布,实现了动态变色、热调节与视觉通信等功能,因而广泛受到光学材料、伪装技术、传感器与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关注。受此启发,最新研究已经开发出新型多光谱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与红外波段均具备动态调谐功能,为伪装、热管理及传感技术开辟新路径。

    全球首位“机械母亲”诞生,十万块的“智能子宫”就能取代女性角色?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2, 2025 3:59


    全球首个“孕育机器人”预计一年内推出样机,定价不超过10万元。这条热搜爆了!广州一家公司称,能真实复刻子宫环境,让机器人十月怀胎,再轻松分娩。在不久的将来,生娃会变得像网购一样简单?剥开技术的糖衣,里面真的这么甜吗?

    女性衰老并非匀速进行,这两个年龄节点需上心!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1, 2025 4:47


    人的衰老通常不是匀速发生的,在不同年龄段衰老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近日,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衰老》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衰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在特定的年龄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情绪不会凭空消失,被你强压下去的情绪去哪了?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0, 2025 4:56


    其实,当情绪被压抑时,它不会凭空消失,而是会不断累积,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机能。长期压抑情绪会过度激活大脑的应激系统,促使身体分泌大量应激激素,如皮质醇等。长期压抑情绪,我们的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呢?该如何科学管理情绪呢?

    日本自闭症干细胞疗法上市!是希望还是豪赌?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19, 2025 4:22


    从实验室到临床,干细胞治疗为全球数千万自闭症家庭带来新希望。2025年8月11日,日本厚生劳动省正式批准了Biostar研究所的“天使干细胞疗法”用于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治疗。这是全球首个获得国家级药监部门批准的自闭症干细胞治疗方案,标志着再生医学在神经发育障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及其家庭,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治疗选择。

    比走路还简单的运动,谁做谁受益!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18, 2025 4:07


    “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这是许多人的现实生活写照。据研究,久坐行为与心血管疾病、二型糖尿病、肥胖、代谢异常综合征甚至过早死亡都相关。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个“零成本、零门槛、随时随地都能练”的运动~

    日本人的身高为什么停在了171厘米?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17, 2025 4:29


    曾经因为饮食西化而一度“猛窜个头”的日本人,如今却突然“刹车”了?数据显示,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在达到170cm之后,近30年来再也没有任何增长的迹象,甚至还略微出现了下降。日本人身高停滞甚至回落的现象,并不是一个单一因素导致的结果,而是基因限制、文化习惯、营养历史和现代医学观念多重叠加的体现。

    别再嫌弃自己了!这些“缺陷”都是健康优势!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16, 2025 4:17


    大腿粗一点、肚子不够平、个头不高、体重超标、骨架宽大,这些过去常被贴上“不完美”的标签,实际上可能恰恰是身体健康、长寿的底牌。那些你一度嫌弃的身体“瑕疵”,真的该重估价值了?

    多种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法,比完竟然是这种疗法更佳?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15, 2025 5:32


    阿尔茨海默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仍然是药物治疗,然而药物治疗具有疗效欠佳、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局限性。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非药物干预手段,其中经颅磁刺激(TMS)以无创、易操作、副作用小等优点受到关注。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连续可调重复刺激的经颅磁刺激(rTMS)出现,其在临床精神病、神经疾病及康复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14.4个月生存突破!BNCT改写复发性脑膜瘤无药可医困局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14, 2025 5:19


    高级别脑膜瘤是一种侵袭性强、预后不佳的脑部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法,如X射线放疗,往往难以彻底清除肿瘤,易导致病情复发。如今转机来了!随着号称“30分钟爆破肿瘤”的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在日本获批,癌症患者终于有了更微创、治疗周期更短的新选择!

    过了这个年纪,癌症会越来越少?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13, 2025 5:02


    癌症发病率在中年以后显著上升,例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常见癌症的高发年龄多在50岁以上。但是近期一项研究指出,癌症和衰老是一把双刃剑,在老年早期癌症的发病率会明显提高,但在老年后期,由于衰老细胞的活性在下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癌症的发生发展。

    呼吸就能治病?你听说过森林疗愈吗?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12, 2025 4:32


    身处森林之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舒适,仿佛大自然的魔力在悄然发挥作用。这种独特的体验,正是森林浴所赋予我们的。森林浴,这一被直译为“森林呼吸”或“森林疗养”的体验,远非寻常的郊游或徒步所能比拟。

    木乃伊血统竟然不是来自埃及?研究者居然还判断出职业!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11, 2025 4:55


    古埃及文明以金字塔和木乃伊闻名,其中保存的DNA是科学家珍贵的研究资源。近日一项研究发现:首次从约4800年前的古埃及木乃伊中提取出完整的人类基因组,揭示其与北非新石器时代祖先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人群的密切联系。

    实锤!疫情就是让人类大脑集体变笨了!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10, 2025 3:55


    前几年的新冠,除了咳嗽、乏力这些“常规操作”,很多人都悄悄反馈过一种更烦人的后遗症:“脑子像生锈了”,这种“脑雾”现象,真的只是心理作用吗?最近,两项重磅研究给出了实锤:新冠病毒不仅让大脑“加速折旧”,还可能埋下痴呆隐患!

    从四年到数周,罕见病患者确诊时间大提速,背后原因有这些!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9, 2025 4:23


    现在,越来越多的力量正在汇聚,当更多人了解罕见病,当更多资源投入这个领域,那些在黑暗中等待的家庭,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曙光。

    婴儿有1个爸2个妈?英国五年内诞生了8名“三亲婴儿”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8, 2025 4:34


    英国5年时间内诞生了8名特殊婴儿,他们身体里竟流淌着三个人的基因,除了他们自己父母的基因,还有约1%的线粒体来自另外的女性捐赠者。而这项技术的初衷就是,阻止致命的线粒体遗传疾病从妈妈传到孩子。

    马铃薯竟然是番茄的“混血后代”?!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7, 2025 4:48


    马铃薯作为全球重要的主粮作物,是人类餐桌上的常客,但它的身世一直是个谜。这种植物是如何诞生的?7月3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黄三文团队联合中外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细胞》上发表论文,首次揭开马铃薯的杂交起源——一场900万年前番茄组和类马铃薯组植物的基因“联姻”,为马铃薯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

    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皆是追问者——写在《时间简史》成书37年之际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6, 2025 8:54


    一晃30多年过去,人类对时间的研究更为深入,然而对时间的理解则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或许如“瓶中之脑”的我们终究搞不清楚,时间究竟为何。然而踏上取经路,比到达灵山更重要。在探求时间的真经大道上,有太多的玄妙等待着我们去领略:从黑洞的量子特性到万物理论的追寻,从量子态宇宙的假设到平行宇宙的可能性……再翻《时间简史》之际,我忽然心生欢喜:人类的思维即宇宙的边界;问对了问题,就终究会有答案。

    抽管血就能测大脑年龄是怎么做到的?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5, 2025 5:00


    只需一管血,就能测出你11个器官的“真实年龄”!斯坦福最新研究发现,大脑的年轻程度是预测寿命的关键,这项突破性技术让健康管理从“治病”转向“防病”,能提前发现潜在风险。

    五万多份生育档案揭秘为啥男孩总是扎堆出生?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4, 2025 4:50


    生男生女在不少人看来,是几率差不多的随机事件。然而,最近哈佛大学用五万八千多位女性的生育数据,彻底打破了这个传统认知。

    湖南天下先!国内首个全省立法促进细胞和基因产业驶入快车道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3, 2025 4:19


    2025年7月31日,《湖南省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正式由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不仅为湖南省细胞与基因产业的规范发展、有序竞争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石,更以明晰的行业准入标准为消费者构筑了可靠的“防火墙”,有效规避行业乱象,保障健康权益。

    打破常规!当有性繁殖学会"半克隆"绝技,这种植物有点意思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 2025 5:17


    犬蔷薇是中欧最常见的野生蔷薇品种之一,这种植物不仅外形美观,还用途多样。更有趣的是,这种植物,还具有“无视遗传常规”的繁殖方式。近期,一项关于犬蔷薇的研究登上了《自然》杂志的封面。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通过解析犬蔷薇的基因组,揭示了犬蔷薇独特的繁殖方式。

    银针驯服“情绪肠”,老祖宗的手艺让腹泻患者受益!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1, 2025 4:16


    针灸可以护肠?北京中医药大学团队最新研究发现,针灸可以显著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严重腹痛和腹泻天数。

    运动抗癌新发现,肠道菌群是关键!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31, 2025 3:15


    运动可降低患癌风险、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并提高癌症治疗效果已经成为共识。最新研究表明,运动通过诱导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甲酸盐,增强 CD8 T 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可以提高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买不到票?这是个大会热点带您快速了解!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30, 2025 6:56


    大牌明星的演唱会门票被抢购一空司空见惯,但一场专业会议论坛和展览的门票早早售罄,却实属少见。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这个看起来很硬核的顶级科技盛会,却引起了一阵观展热潮。这个大会有哪些热点需要关注呢?

    还在吃吗?这种流行的健康餐正在消灭肠道菌群!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29, 2025 2:52


    “高蛋白、低碳水、无糖无油”饮食近年来被是认为是健康的饮食方式,但是这样的饮食恰恰会使肚子里的微生态变得越来越贫瘠。

    全面保护心脏到大脑?强壮大腿的五大健康益处!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28, 2025 4:03


    很多人觉得腿粗是缺点,但科学研究发现它反而是健康优势。腿部作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它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与寿命长短。一起来听强壮大腿的五大健康益处!

    5分钟斩首人类精子,不孕不育升高原因竟是这个?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27, 2025 4:39


    对许多人来说,即使是真的感染了弓形虫,好似也无需担心。因为许多时候,这种寄生虫貌似并不会让人出现什么明显的病症。但近期,一项发表于《欧洲生化联合会会刊》上的新研究指出,弓形虫感染或许与全球男性生育能力的下降息息相关。

    当心!你的肠道菌群可能正在被微塑料“洗脑”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26, 2025 3:32


    人类每周平均摄入的微塑料最高可达一张信用卡的重量,微塑料这个词频繁出现我们的生活里,你知道吗?你点的每一份外卖,都可能都在悄悄改写你的肠道密码。

    警惕花斑蚊子!短短七天基孔肯雅热已经确诊3645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25, 2025 4:26


    截至7月24日,佛山市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645例。基孔肯雅热不会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传播,而是必须通过蚊虫叮咬,因此预防的关键是防蚊灭蚊。基孔肯雅热虽不常致命,但其带来的剧烈关节疼痛和潜在的长期困扰,足以成为健康的巨大负担,别让小小的蚊子,搅乱我们的生活节奏。

    世卫组织发起倡议,“烟酒糖税”时代要来了?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24, 2025 4:47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起倡议,呼吁各国通过征税大幅提高烟酒和含糖饮料的价格,以增加公共收入,减少慢性病。“烟酒糖税”时代要来了?

    美国允许卖芯片给中国,是出于好心还是另有算计?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23, 2025 6:14


    最近,美国批准英伟达恢复对华出口H20芯片,其实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国内有非常争气的以华为为代表的多家科技企业,在AI芯片上有了大的突破。

    睡意是从哪来的?答案还得从线粒体里找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22, 2025 5:22


    牛津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的研究,首次从细胞能量的角度,解释了人类为什么需要睡觉的根本原因。他们发现,当大脑细胞里的线粒体因为能量太多而“过载”时,就会出现电子泄漏,进而产生一些有害的活性氧分子。这个过程会触发大脑进入睡眠状态,以防止细胞受到伤害。

    顺德发布灭蚊紧急通知,原因竟是这种陌生病毒!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21, 2025 5:20


    “佛山顺德区确诊1199例基孔肯雅热”冲上热搜,引发关注。这是什么病毒?又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呢?

    Claim 天方烨谈

    In order to claim this podcast we'll send an email to with a verification link. Simply click the link and you will be able to edit tags, request a refresh, and other features to take control of your podcast page!

    Claim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