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ntain of Love and Life Cantonese audio programs
Fountain of Love and Life 生命恩泉
我們要肖似天主,就要用天主給予我們的智慧選擇如何去愛,因為我們既以衪的肖像所造,也必擁有衪的慈悲。 .videoWrapper {position: relative;padding-bottom: 56.25%; /* 16:9 */padding-top: 25px;height: 0;}.videoWrapper iframe {position: absolute;top: 0;left: 0;width: 100%;height: 100%;}
【神修話語】二零二五年七月十二日 【駱曦 愛生命 隨想】二零二五年七月十二日
a. ,我和女友都是天主教徒,我很清楚不能婚前性行為與婚前同居,這些我都有遵守,但是廣義性行為在聖經和教理上沒有明確定義,所以我不確定接吻算不算,因為天主教的婚禮最後有一句話 ""現在新郎可以親吻新娘了"" 這是否暗示天主教徒接吻也必須在婚後?我不太確定,如果婚前接吻的話算是有罪的嗎? b. How should we respond to an atheist young people if they were told at school that we humans only made of particles and there is no soul as such? For them, it is OK to end our lives when we suffer as death will bring an end to all suffering.
天主先是白白創造了我們,然後為救贖我們而降生為人為我們死在十架上,使我們能夠分享祂的天主性。 .videoWrapper {position: relative;padding-bottom: 56.25%; /* 16:9 */padding-top: 25px;height: 0;}.videoWrapper iframe {position: absolute;top: 0;left: 0;width: 100%;height: 100%;}
【神修話語】二零二五年七月五日 【駱曦 愛生命 隨想】二零二五年七月五日 【問問程神父】- Ep 93
我們成為基督徒,並不因著我們自身的好與壞,而是容讓天主一點一滴將我們熏陶和改造,使我們更肖似祂。 .videoWrapper {position: relative;padding-bottom: 56.25%; /* 16:9 */padding-top: 25px;height: 0;}.videoWrapper iframe {position: absolute;top: 0;left: 0;width: 100%;height: 100%;}
【神修話語】二零二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駱曦 愛生命 隨想】二零二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我們不是藉著學識與天主建立關係,而是通過對天主的順服、孝愛、敬畏去接近天主。你願意將自己交付於天主嗎? .videoWrapper {position: relative;padding-bottom: 56.25%; /* 16:9 */padding-top: 25px;height: 0;}.videoWrapper iframe {position: absolute;top: 0;left: 0;width: 100%;height: 100%;}
.videoWrapper {position: relative;padding-bottom: 56.25%; /* 16:9 */padding-top: 25px;height: 0;}.videoWrapper iframe {position: absolute;top: 0;left: 0;width: 100%;height: 100%;} 3)迦 2:1-10保祿在耶路撒冷獲其他宗徒的認同。 1過了十四年,我同巴爾納伯再上耶路撒冷去,還帶了弟鐸同去。2我是受了啟示而上去的;我在那裏向他們陳述了我在異民中間所講的福音,和私下向那些有權威的人陳述過,免得我白白地奔跑,或者徒然奔走了。3但是,即連跟我的弟鐸,他雖是希臘人,也沒有被強迫領受割損,4因為,有些潛入的假弟兄,曾要他受割損;這些人潛入了教會,是為窺探我們在基督耶穌內所享有的自由,好使我們再成為奴隸;5可是對他們,我們連片刻時間也沒有讓步屈服,為使福音的真理在你們中保持不變。6至於那些所謂有權威的人──不論他們以前是何等人物,與我毫不相干;天主決不顧情面──那些有權威的人,也沒有另外吩咐我什麼;7反而他們看出來,我是受了委托,向未受割損的人,宣傳福音,就如伯多祿被委派向受割損的人宣傳福音一樣;8因為,那叫伯多祿為受割損的人致力盡宗徒之職的,也叫我為外邦人致力盡宗徒之職。9所以,他們一認清了所賦與我的恩寵,那稱為柱石的雅各伯、刻法和若望,就與我和巴爾納伯握手,表示通力合作,叫我們往外邦人那裏去,而他們卻往受割損的人那裏去。10他們只要我們懷念窮人;對這一點我也曾盡力行了。 ❖按《宗徒大事錄》和《迦拉達書》,保祿歸化後至少五次上耶路撒冷: 1. 歸化後第三年(39年),與伯多祿和次雅各伯會面(迦1:18-19); 2. 與巴爾納伯送捐獻(45年)(宗11:27-30;迦2:1); 3. 與巴爾納伯參加宗徒會議(49年)(宗15:4-22); 4. 第二次出外傳教後回安提約基雅途中上耶路撒冷(52年)(宗18:22); 5. 第三次出外傳教後回程中在耶路撒冷被捕(57年)(宗21:33)。 ❖「過了十四年,我同巴爾納伯再上耶路撒冷去,還帶了弟鐸同去」(1)── 按宗11:27-30所記,保祿同巴爾納伯上耶路撒冷去,是為把安提約基雅教會的捐款交給耶京的教會,時在公元45年,即保祿第一次出外傳教前數月。《宗徒大事錄》所載的這次上京,和《迦拉達書》2:1-10本段所述應為同一事。但至論時間,思高聖經說是「過了十四年」,但希臘原文是dia. Dekatessa,rwn evtw/n - dia dekatessarōn etōn,似乎應譯作「在過去十四年間」,指自他歸化(35/36年)至他寫此信給迦拉達各教會(48年)的「十四年間」。事實上,這裡所用的介詞dia. - dia,與保祿在1:18所說的「過了三年」所用的希臘文meta. e;th tri,a - meta etē tria實在有些不同。因此,這次上耶京應不是49年的宗徒會議(宗15:4-22),否則保祿必會引用會議結論的「宗徒諭文」(宗15:23-29),在本信中來作論據,尤其在本段後接著提及的「安提約基雅事件」中(2:11-14)。 ❖「同巴爾納伯⋯⋯還帶了弟鐸同去」(1)── 與保祿同去的有巴爾納伯(Barnabas),他是保祿傳福音的助手(宗13-14)。他是保祿歸化後,於39年第一次上耶京時認識的(宗9:27),他後來更邀請保祿到安提約基雅一起工作(宗11:22-26)。與他們二人同去的,還有保祿的弟子弟鐸(Titus)。我們從格後2:13; 7:6; 8:6,16,23; 12:18;弟後4:10及《弟鐸書》等處,知道他是保祿的一位得力助手。他是一個「希臘人」,即一個歸依基督的外邦人。保祿這次帶他到耶路撒冷去,也許是有意在母教會前,證明未受割損禮的外邦人,同樣能成為一個虔誠的基督徒。 ❖「我是受了啟示而上去的」(2)── 保祿這次進京,不但是奉安提約基雅教會之名送上捐獻,也是「受了啟示」而去。保祿沒有說明這「啟示」所指何事,可能是指耶穌親自給他的啟示,但更可能是指宗11:27-30所載的阿加波先知所預言的饑荒,他們正為此要「把救濟物資送給住在猶太的弟兄」(宗11:29)。 ❖保祿在耶京的言行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1)向耶京的基督信友,說明他在異民中所講的福音; 2)私下也向大宗徒們講述自己宣傳福音的經驗和心得; 3)堅決反對那些「潛入的假弟兄」的意見,始終沒有給弟鐸行割損禮。 ❖「我在那裏向他們陳述了我在異民中間所講的福音,和私下向那些有權威的人陳述」(2)── 保祿不只向耶京的信友陳述他「異民中間所講的福音」,而且「私下向那些有權威的人陳述,」即向當時留駐在耶京的大宗徒:「雅各伯、刻法(伯多祿)和若望」(見2:9)。保祿向他們講述了他所宣講的福音,是免得他現在或以往在外邦人中宣講福音,成為「白白地奔跑」,或者近幾年來所費的心血,都沒有好結果。可見保祿雖明認自己享有宗徒的神恩,並沒有妄顧教會的團體和領導,甚或我行我素地去宣講福音。實在,保祿和巴爾納伯並非自己決定要出外傳教的,而是奉安提約基雅教會的派遣而去的(宗13:1-3)。 ❖「弟鐸雖是希臘人,也沒有被強迫領受割損,因為,有些潛入的假弟兄,曾要他受割損」(3-4)── 保祿講到這裡,突然變得心情激昂憤慨,措辭鋒利,擺出一副辯論的姿態。他提到弟鐸雖然是個歸依基督的外邦人,但耶京信友並沒有強迫他行割損禮,這事更得到耶京教會內「有權威的人」所認可(2)。可是「有些潛入的假弟兄,曾要他受割損」(4)。保祿稱他們為「潛入的假弟兄」(yeudade,lfouj - pseudadelphous),這是個很不客氣的稱謂:教會初期的信友彼此以「兄弟」互稱,「假弟兄」猶言偷偷加入教會的人,他們算不得真正的基督信徒。按保祿所說,這些人之所以加入教會,「是為窺探我們在基督耶穌內所享有的自由,好使我們再成為奴隸」(4)。換言之,這些人嫉妒信友因信主而獲得的自由,不再受梅瑟法律的束縳,因而要騙他們再次成為拘守法律的奴隸,說如果領洗的外邦人不遵守梅瑟的法律,尤其是不行割損禮,就不能夠得救。可是保祿「連片刻時間也沒有讓步屈服」,否則便會扭曲了「福音的真理」(5),因為他知道,假若一個領洗並領受聖神的人,仍要以舊約的割損禮,為得救的必要條件,那末,基督救贖的工程,豈不是毫無價值了麼? ❖「至於那些所謂有權威的人⋯⋯也沒有另外吩咐我什麼」(6)── 這些「有權威的人」即仍留在耶路撒冷的大宗徒們,他們也被「稱為柱石」(9)。保祿更指出其中最有權威的三位的名字:先提起雅各伯,因為當時他是耶路撒冷的主教,又因為他是猶太主義保守派的靠山,然後提到刻法即伯多祿和耶穌的愛徒若望。關於這些有權威的人,保祿雖然說:「他們以前是何等人物,與我毫不相干」,但並不表示他與這些大宗徒對立,甚或輕視他們。這句話的意思不外是:他們從前雖是平民百姓——漁夫,或是看見過和跟隨過耶穌,這些事都沒有多大關係。因為天主不看人的地位和情面,天主揀選了他們,同樣也揀選了保祿。這些有權威的人,不但沒有吩咐保祿什麼,反一致承認他是耶穌特選為外邦人服務的宗徒,就如伯多祿被選為猶太人的宗徒一樣。 ❖「那叫伯多祿為受割損的人致力盡宗徒之職的,也叫我為外邦人致力盡宗徒之職」(8)── 保祿提出這兩種傳教範圍,即他和伯多祿分開工作的範圍,並不是意謂兩個教會,兩個福音,或是一個教會內的兩個獨立實體,而只是一項宣傳福音的臨時措施;事實上保祿宣傳福音,總是先給猶太人,然後才給外邦人。伯多祿也是這樣,在他接收了第一個外邦人(百夫長科爾乃略)加入教會以後(宗10-11),也逐漸離開了巴力斯坦,先到敘利亞,然後到小亞細亞,最後到了羅馬……。其他宗徒也這樣作了,因為他們只是一心一意為基督的福音而工作;這個同心合意的事實,他們都公開表示於外,「就與我和巴爾納伯握手,表示通力合作,叫我們往外邦人那裏去,而他們卻往受割損的人那裏去」(9)。 ❖「他們只要我們懷念窮人;對這一點我也曾盡力行了」(10)── 大宗徒們對保祿並沒有另外吩咐什麼(6),只是提醒保祿和巴爾納伯,時時要懷念耶路撒冷的窮人,而設法救濟。事實上,保祿與巴爾納伯這次上耶京,正是為了表達他們對聖地貧苦弟兄的關心,專程到來送上安提約基雅團體的捐獻。保祿也確認說:「對這一點我也曾盡力行了」。 ***** ***** ***** 福音所包含有關我們得救的真理,並不是我們可隨意選擇來相信的:我們只能夠完全接納過來,我們若只跟從那些我們認為合我們意的,就等於完全拒絕了一樣。保祿深明大義,遂致力「為使福音的真理保持不變⋯⋯片刻時間也沒有讓步」(5)。保祿在《羅馬書》指出:「你們不可與此世同化,反而應以更新的心思變化自己,為使你們能辨別什麼是天主的旨意,什麼是善事,什麼是悅樂天主的事,什麼是成全的事」(羅12:2)。
【神修話語】二零二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駱曦 愛生命 隨想】二零二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保祿家書】保祿家書 - 迦拉達書 3 - 迦2:1-10
耶穌的復活戰勝了死亡,故此,我們要效法衪的表現,逐漸成為肖似天主的人。 .videoWrapper {position: relative;padding-bottom: 56.25%; /* 16:9 */padding-top: 25px;height: 0;}.videoWrapper iframe {position: absolute;top: 0;left: 0;width: 100%;height: 100%;}
【神修話語】二零二五年六月十四日 【駱曦 愛生命 隨想】二零二五年六月十四日
祈禱時不要單單只為著自己,不妨將他人納入你的祈禱當中,求天主降福給你的同時,也祝福你身邊的每一位。 .videoWrapper {position: relative;padding-bottom: 56.25%; /* 16:9 */padding-top: 25px;height: 0;}.videoWrapper iframe {position: absolute;top: 0;left: 0;width: 100%;height: 100%;}
a. 天主教怎樣看天主教徒因患情緒病而自殺?死後他可到天堂嗎? b. 想請問成為領洗者或領堅振者的代母有什麼責任? 其實雙方是不認識, 當年只是臨時被邀請成為代母, 完成領堅振禮儀後大家各散東西又無聯絡, 其實代母還要做什麼?
【神修話語】二零二五年六月七日 【駱曦 愛生命 隨想】二零二五年六月七日 【問問程神父】- Ep 92
#山旮旯朝聖之旅 - 雅典: 今集Edmond帶大家到位於雅典的蘇格拉底監獄 Prison of Socrates, 及分享名畫《蘇格拉底之死》的故事。也跟隨聖保祿的足跡,前往得撒洛尼 Thessalonica。 .videoWrapper {position: relative;padding-bottom: 56.25%; /* 16:9 */padding-top: 25px;height: 0;}.videoWrapper iframe {position: absolute;top: 0;left: 0;width: 100%;height: 100%;}
我們做事要分緩急輕重,把握機會去與他人建立關係,以宣講天主的福音。 .videoWrapper {position: relative;padding-bottom: 56.25%; /* 16:9 */padding-top: 25px;height: 0;}.videoWrapper iframe {position: absolute;top: 0;left: 0;width: 100%;height: 100%;}
【神修話語】二零二五年五月三十一日 【駱曦 愛生命 隨想】二零二五年五月三十一日
人之所以犯罪,始源於驕傲自滿。所以我們放下驕傲,學習基督的天主性-以愛為中心,以找到真正的平安。 .videoWrapper {position: relative;padding-bottom: 56.25%; /* 16:9 */padding-top: 25px;height: 0;}.videoWrapper iframe {position: absolute;top: 0;left: 0;width: 100%;height: 100%;}
今集 #心聲傳情 我們將分享一首由 #gareth.t #湯令山 主唱的歌曲《 你都不知道 自己有多好 》 Ceci 覺得「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好」這句說話是天主跟她說的,因為我們都是祂最愛的兒女,而這是一份無條件的愛。有時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夠好,而學懂愛惜自己,欣賞自己,是一種智慧。若能堅定信賴天主,無論其他人對你的評論是好是壞,無論事情順利與否,也不會帶走我們的尊嚴和平安。 .videoWrapper {position: relative;padding-bottom: 56.25%; /* 16:9 */padding-top: 25px;height: 0;}.videoWrapper iframe {position: absolute;top: 0;left: 0;width: 100%;height: 100%;}
【神修話語】二零二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駱曦 愛生命 隨想】二零二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我們要明白自己是獨特的;他人亦如是。如此,我們要學習放下自己,尊重他人,不要事事與他人比較。 .videoWrapper {position: relative;padding-bottom: 56.25%; /* 16:9 */padding-top: 25px;height: 0;}.videoWrapper iframe {position: absolute;top: 0;left: 0;width: 100%;height: 100%;}
【神修話語】二零二五年五月十七日 【駱曦 愛生命 隨想】二零二五年五月十七日
.videoWrapper {position: relative;padding-bottom: 56.25%; /* 16:9 */padding-top: 25px;height: 0;}.videoWrapper iframe {position: absolute;top: 0;left: 0;width: 100%;height: 100%;} 2)迦1:11-24 天主將他的聖子啟示給我,叫我在外邦人中傳揚他。 11弟兄姊妹們:我告訴你們,我所宣講的福音,並不是由人而來的,12因為,這不是我由人而得來的,也不是由人學來的,而是由耶穌基督所啟示的。13你們一定聽說過,我從前尚在猶太教中的行動:我怎樣激烈地,迫害過天主的教會,竭力想把她消滅;14我在猶太教中,比我本族許多同年的人,更為急進,對我祖先的傳授,更富於熱忱。15但是,從母胎中已選拔我,以恩寵召叫我的天主,卻決意16將他的聖子,啟示給我,叫我在外邦人中傳揚他。我當時沒有與任何人商量,17也沒有上耶路撒冷,去見那些在我以前作宗徒的人。我立即去了阿剌伯,然後又回到了大馬士革。18此後,過了三年,我才上耶路撒冷,去拜見刻法,在他那裏逗留了十五天;19除了主的兄弟雅各伯,我沒有看見別的宗徒。20我給你們寫的都是真的,我在天主前作證,我決沒有說謊。21此後,我往敘利亞和基里基雅地域去了。22那時,猶太境內屬於基督的各教會,都沒有見過我的面;23只是聽說過:「那曾經迫害我們的,如今卻傳揚他曾經想消滅的信仰了。」24他們就為了我而光榮天主。 ❖保祿因不要求外邦人遵守猶太法律,人們便指他叛離了宗徒們的教導。然而保祿卻指出,他雖然比任何人更熱衷於猶太教,主耶穌的啟示卻令他超越了猶太教,叫他在外邦人中傳揚福音。他所宣講的並非人的智慧,而是天主的話。在保祿的這短短的自白中,我們可以窺探到他所經歷的歸依過程。 ❖「我所宣講的福音,並不是由人而來的……也不是由人學來的,而是由耶穌基督所啟示的」(11-12)── 保祿現在要證明自己所宣講的福音,是主耶穌親自啟示給他的。保祿這句話並不是要否定教會傳統的事實和價值,他在別處也肯定承認:「我當日把我所領受而又傳授給你們的」(格前15:3)。值得謹記的是,保祿傳教時尚未有人寫成福音,一切有關耶穌言行,全以宗徒的宣講來承傳。保祿的敵人誹謗他只能算是一個次等的宗徒,不能與十二宗徒等量齊觀,因為他們是直接從耶穌領受了傳佈福音的命令(瑪28:18-20)。他們認為保祿不曾認識耶穌,又不是由十二大宗徒所委派的,故此他所宣講的一切,怎能算為耶穌的真正福音呢?保祿卻力證:1)他所宣佈的福音,不是十二大宗徒教給他的,也不是如其他的信友一樣,由講授教理的教師學來的,而是直接得自耶穌基督的啟示;2)他雖不屬十二宗徒的團體,但他們,尤其是伯多祿卻認可了他所宣講的福音(2:1-21)。 ❖「你們一定聽說過,我從前尚在猶太教中的行動:我怎樣激烈地,迫害過天主的教會,竭力想把她消滅」(13)── 保祿像耶肋米亞先知一樣,提起了他親身所經歷的一些事,以證明自己的宗徒身份。因為人人都知道保祿從前激烈地迫害過基督的教會,設法要把她徹底消滅(宗9:1-30)。他不但是一位激烈的迫害者,同時更是一位激進的法利塞人,他對於猶太教義、習俗和祖先的傳授,比他同年的猶太人更加倍熱愛和保守(14)。保祿曾向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表明自己的身世說:「我原是猶太人,生於基里基雅的塔爾索,卻在這城裏長大,在加瑪里耳足前,對祖傳的法律,曾受過精確的教育;對天主我也是熱忱的,就如你們大家今天一樣」(宗22:3)。事實上,如今人們都會知道,「那曾經迫害我們的,如今卻傳揚他曾經想消滅的信仰了」(1:23)。 那麼保祿這翻天覆地的改變,由設法消滅這信仰,轉而去宣傳這信仰,是怎樣發生的呢?他是如何歸依的呢?我們聽他繼續親自表白⋯⋯ ❖「從母胎中已選拔我,以恩寵召叫我的天主,卻決意將他的聖子,啟示給我,叫我在外邦人中傳揚他」(15-16)── 天主在大馬士革附近發顯了奇蹟,給保祿啟示了復活的主耶穌,一方面叫他明白耶穌就是天主的聖子,是默西亞,另一方面,天主更選拔他在異民中作宣揚耶穌的宗徒。保祿感到自己就如舊約中的先知般,是天主所簡選,或更準確的說,是天主「從母胎中已選拔」並「以恩寵所召叫」的。 這正是保祿所熟悉的耶肋米亞先知的經驗,天主曾親自給先知說:「我還沒有在母腹內形成你以前,我已認識了你;在你還沒有出離母胎以前,我已祝聖了你,選定了你作萬民的先知」(耶1:5)。保祿日後反省這經驗,衷心感謝天主對自己及眾信友的召選說:「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天主和父受讚美!他在天上,在基督內,以各種屬神的祝福,祝福了我們,因為他於創世以前,在基督內已揀選了我們,為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瑕疵的;又由於愛,按照自己旨意的決定,預定了我們藉着耶穌基督獲得義子的名分,而歸於他,為頌揚他恩寵的光榮,這恩寵是他在自己的愛子內賜與我們的」(弗1:3-6)。 ❖「我當時沒有與任何人商量,也沒有上耶路撒冷,去見那些在我以前作宗徒的人。我立即去了阿剌伯,然後又回到了大馬士革」(16-17)── 天主的啟示是人不可否定的,更是不可抗拒的;耶肋米亞曾經寫過:「假使我說:我再不想念他,不再以他的名發言;在我心中就像有火在焚燒,蘊藏在我的骨髓內,我竭力抑制,亦不可能」(耶20:9),所以保祿也沒有和任何人商量,也沒有往耶路撒冷去見大宗徒,而隨從了天主的指引,起身往阿剌伯去了(即大馬士革東南方的曠野)。有人以為保祿在阿剌伯開始傳教,但更可能的是保祿到那裏是為了專務默想、祈禱、苦身克己,準備去作外邦人的宗徒。我們不知保祿逗留在阿剌伯有多久,但按《宗徒大事錄》記載,他不久「又回到了大馬士革」,而且「更強而有力」地繼續「在各會堂中宣講耶穌,說他是天主子⋯⋯使僑居在大馬士革的猶太人驚惶失措,因為他指證耶穌就是默西亞。過了一些時日,猶太人就共同商議要殺害他」(宗9:20-23)。關於這事,保祿也曾在致格林多教會的信中提及,當「我在大馬士革時,阿勒達王的總督把守了大馬士革人的城,要逮捕我,而我竟被人用籃子從窗口,沿著城牆繫下,逃脫了他的手」(格後11:32-33)。 ❖「過了三年,我才上耶路撒冷,去拜見刻法」(18)── 這「三年」應是指保祿歸化後三年,他往耶路撒冷拜見刻法(阿剌美語 ap'yKe - Kefa' || 希臘文Khfa/j - Kēphas: Cephas=石頭,喻指西滿伯多祿)。保祿去拜見伯多祿的原故,無疑的是因為他知道伯多祿是教會的首領。路加也記述了保祿這次上耶路撒冷見宗徒的事,在這機會上保祿更認識了巴爾納伯(宗9:26-30),但保祿在那裏「只逗留了十五天」(18)。 ❖「除了主的兄弟雅各伯,我沒有看見別的宗徒」(19)── 保祿在耶路撒冷除了伯多祿外,還看到了宗徒雅各伯。教會傳統為分辨他與若望的哥哥雅各伯,常稱他為次雅各伯。他之所以也被稱為「主的兄弟」,應是指耶穌的表兄弟而言。那些不接受耶穌的母親瑪利亞是終身童貞的人,往往按這句話大做文章,但他們也應注意路加提到耶穌復活後三位婦女向宗徒報告時,列出她們的名字是「瑪利亞瑪達肋納及約安納和雅各伯的母親瑪利亞」(路24:10),這裡提到位的「雅各伯的母親瑪利亞」,是指次雅各伯的母親而言。如果次雅各伯是耶穌的親兄弟,路加必然會稱他的母親為「耶穌和雅各伯的母親瑪利亞」。 ❖「此後,我往敘利亞和基里基雅地域去了」(21)── 保祿在耶路撒冷只逗留了十五天,但按《宗徒大事錄》記載,他也在耶京「因主的名字勇敢講道,並且同希臘化的猶太人談論辯道,他們就打算殺害他。兄弟們一知道這事,就領他下到凱撒勒雅,以後打發他到塔爾索去了」(宗9:29-30)。保祿在自己的故鄉塔爾索傳道,亦即他在本信中提到的「基里基雅地域」(Cilicia),有時也到附近的「敘利亞」。當時這兩個地方同為羅馬帝國的一省,受駐節於安提約基雅的敘利亞省督導使(legatus)管轄。 ❖「那時,猶太境內屬於基督的各教會,都沒有見過我的面;只是聽說過:那曾經迫害我們的,如今卻傳揚他曾經想消滅的信仰」(22-23)── 天主的計劃往往是出人意表的,掃祿想消滅基督信仰和初生的教會,天主偏要藉着這樣一個迫害者,去傳揚他的真道,完成一項偉大的傳教使命。保祿對自己曾迫害教會一事,直認不諱,至少在書信中四次承認了(格前15:9;迦1:13;斐3:6;弟前1:13),路加在《宗徒大事錄》中,更指他在耶路撒冷和凱撒勒雅,也親口承認了這往事(宗22:4; 26:10-11)。 ***** ***** ***** 保祿雖然堅稱自己所傳的福音是來自天主的啟示,但他並沒有獨斷獨行,或另立門戶。事實上,他歸化後雖然沒有立即去見在耶路撒冷的大宗徒,但過了三年,他也上了耶路撒冷,「去見那些在我以前作宗徒的人,」尤其是伯多祿。保祿深明教會合一的重要,而且這合一的可見標記,正是耶穌曾向他說:「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的那位(瑪16:18)。
今集 #心聲傳情 我們將分享一首由 #林家謙 主唱的歌曲 - #春日部 。 春天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萬象更新。樂觀亦並不是逃避現實,而是取決於看待每件事情的正面心態。今年正值是天主教會慶祝一個特殊的禧年,而主題是「希望的朝聖者」。引用巳故教宗方濟各的話:「我們必須讓希望的火炬持續燃燒,以開放的心態、滿懷信心和遠見展望未來,並盡一切努力確保每個人重新獲得力量和確定性」。 .videoWrapper {position: relative;padding-bottom: 56.25%; /* 16:9 */padding-top: 25px;height: 0;}.videoWrapper iframe {position: absolute;top: 0;left: 0;width: 100%;height: 100%;}
為人父母者,你有否灌輸你的孩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讀書不是為名利,而是為發揮天主賜予的才華,放下自我,服務他人,以成為天主所悅納的人。 .videoWrapper {position: relative;padding-bottom: 56.25%; /* 16:9 */padding-top: 25px;height: 0;}.videoWrapper iframe {position: absolute;top: 0;left: 0;width: 100%;height: 100%;}
【神修話語】二零二五年五月十日 【駱曦 愛生命 隨想】二零二五年五月十日
相信你所看到的、宣講你所相信的、實行你所宣講的,求天主賜予你一顆堅定的心,勇敢宣揚衪的話。 .videoWrapper {position: relative;padding-bottom: 56.25%; /* 16:9 */padding-top: 25px;height: 0;}.videoWrapper iframe {position: absolute;top: 0;left: 0;width: 100%;height: 100%;}
【神修話語】二零二五年五月三日 【駱曦 愛生命 隨想】二零二五年五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