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horseplanet.net

Follow seahorseplanet.net
Share on
Copy link to clipboard

发掘女性力量,重建母系社会。

李雯

Donate to seahorseplanet.net


    • May 14, 2025 LATEST EPISODE
    • every other week NEW EPISODES
    • 1h 1m AVG DURATION
    • 91 EPISODES


    Search for episodes from seahorseplanet.net with a specific topic:

    Latest episodes from seahorseplanet.net

    黑暗人格,父权社会的编码者(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14, 2025


    当我们批判父权社会,很少有人去追究它最底层的基本规则设置。这些设置让黑暗人格与鱼得水,熟练使用这套规则,不仅会得到默许,甚至还被鼓励,更甚至会得到财富、名誉和地位的奖赏,所以即便是健康正常的人,也会不由自主地去适应和模仿黑暗人格的行为。但他们也会因此遭受持续创伤,即便他们自己可能毫无觉察。 本期海马星球请心理咨询师李双双一起,对比和分析了父权社会的特征与黑暗人格特质的重合之处,探讨了从私人关系到组织、社会之中的等级制、极度排外、导向原子化/孤立的操纵、暴力威慑等设置。这套设置从父权社会以暴力摧毁母权社会开始,迄今已经五六千年。然而,如果足够多的人充分学习和透视了这套设置,不再配合它的游戏,它就会无计可施、轰然崩塌。 在节目最后,我们分享了如何以“灰岩法则”、“黄岩法则”和“Don't go DEEP”的策略,化解黑暗人格者对我们的操纵,而同样重要的,是节目开头介绍里提到的办法:寻找有同情心的同类、共建平等而安全的社群,互相保护照料。这恰恰是母权社会能维持万年和平的原因。 性别打结 by 艾伦•约翰逊 心理学家Ramani Durvasula 《文革遗伤心理研究》by 陆建华 https://health.wenwo.com/iw/aiwenArticle/554c450281df18c6274d05e3 Versuch über die modern Seele Chinas by Antje Haag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主席主席阿夫•葛拉赫(Alf Gerlach)

    黑暗人格,我们身边的捕猎者(上)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pr 30, 2025


    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你的人生里一定会遇到黑暗人格的人;无论你是否承认,他们都在影响你的生活,影响整个世界,在政治、商业、职场、各种组织社群、家庭、友谊之中制造无数的问题和创伤。 黑暗人格者,这个词听起来非常像遥远的虚构人物,只在惊悚的罪案片里出现。但其实他们真实、普遍地存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熟悉的“自恋人格”和“反社会/变态人格”,以及我们不太熟悉的“马基雅维利人格”,都属于黑暗人格。在父权社会里,每十个人里就有可能有一个黑暗人格。而我们大多数人对此没有足够的了解,也没有足够的保护自己和朋友/家人不受他们伤害的知识。 本期海马星球请来心理咨询师李双双,介绍了黑暗人格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了解这些特征和行为模式,虽然并不能让我们成为鉴定黑暗人格的专业人员,但却有助于我们去鉴别什么是有毒的行为模式,帮助我们保护和疗愈自我、帮助她人,最终一点点瓦解男权社会的有毒框架。 一些关键词和人名: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by 李硕 《如何不喜欢一个人》by 杰克森·麦肯锡 《It's Not You》by Ramani Durvascula, 研究自恋者和自恋型虐待的心理学家 自恋者的15个特征:需要自恋供给、以自我为中心、一致的不一致性、烦躁不安、妄想性浮夸、不断变化的面具、特权感、对不安全感的过度补偿、无法接受哪怕最温和的批评和反馈、自我管理的无能、支配她人的需要、缺乏同理心、鄙视他人、投射自己的羞耻感、非常有魅力 研究变态人格的两位专家:Robert D Hare和Craig S Neumann

    海德:父权制是人类历史的一场短暂意外事故(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pr 15, 2025


    本期节目是海德·戈特纳-阿本德洛斯访谈的下集,英文原声。 母权制是女性在新石器时代发明的,人类第一种复杂的社会组织形态。它通过母亲的谱系,把几代人团结在一起,建立了稳固的社会单元,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础。 而父权制也是一种发明,但它是基于掠夺、杀戮和摧毁。在此之前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无论是旧石器还是新石器,人类没有“我可以统治她人、我比别人高一等”的意识。发明欧亚大陆上的父权制的游牧男人们,是在离开了他们草原上的母亲和姐妹之后的游荡中,才发明了这个以暴力和占有为基础的社会形态。 虽然他们一步步抹掉了当时全球范围内的母权社会,但母权制却没有我们相信的那么脆弱。因为历史性的失败,让父权社会里的人对它充满了怀疑和不理解。但它其实具有惊人的强韧性和稳固性,历经5000年父权文明的打压,依然存在于世。它只是暂时退隐,随时还会复活。 对历史的假设,在充分而证明之前,只能是猜测。但认真地去证明一个假设,需要付出艰辛的工作,需要从情感、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上,真正代入被研究的对象。84岁的海德每天在偏僻的村里辛劳地工作,挖掘和传递母权社会的知识。希望更多的后来者能接过她孤独的火把。 在订阅邮件和网站上会附上访谈全文的中译本,以及海德的《母权宣言》和《通往平等社会之路》。 对话提纲: ◆ 海德的母权制思想启蒙阶段 ◆ 投身七十年代女权运动 ◆ 其他母权研究者的贡献 ◆ 新石器时代的母权历史阶段 ◆ 海德的研究方法 ◆ 母权城市是自给自足的平等城市 ◆ 为什么母权时代不是所谓的“史前”时代 ◆ 旧石器时代也是女性居于社会中心 ◆ 父权制的起源 ◆ 父权制也是一种发明 ◆ 父权制的第一批奴隶是女人 ◆ 中国父权制的成因还是个谜 ◆ 黑暗人格不是父权制形成的根本原因 ◆ 抛弃男权学界,建立HAGIIA母权研究院 ◆ 构建未来母权社会的第一步是什么 中文版全集文字下载: 《母权宣言》下载: 《通向平等社会之路》下载:

    海德:母权制不是神话,而是最现实的出路(上)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31, 2025


    提到母权社会,很多人会立即联想到贫困、原始、无知而没有战斗力的古代落后部落。在父权学界有两种自相矛盾的看法,第一种截然否认人类社会存在过母权制,第二种认为母权制曾经存在过,很落后,注定被“更先进“的父权社会取代。 但如果你深谙男权历史的门道,真的深究下去,就会发现史书错漏百出、遮遮掩掩,回避了人类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上万年新石器时代,发展出了农业、畜牧业、建筑业、城市规划、医学、天文学等丰富的历史。我们的史书也也回避解释所谓四大父权“文明”的崛起,为什么带来的是几千年反反复复陷入战争,文明被摧毁,进而复退,直到工业革命开始,女性借助时运摆脱了数千年被禁锢于家庭的免费奴役,争取到有薪工作和教育的机会,人类社会才开启了大幅度的科技和社会跃迁。 感谢现代母权制研究奠基人海德·戈特纳-阿本德罗斯,系统性地阐述了母权制的理念和模式。她和其他母权制研究者在全球的研究,发现这个被父权制社会扼杀数千年而不死的古老系统,依然在世界各大陆和岛屿上广泛地存在,并遵循着基本共性:母亲和女性为中心的家族和社群、以关爱和尊重多样性为核心的理念、以人性化的彼此赠与为目的的礼物经济、以两性尊重彼此分工互不干涉为性别秩序、以对自然和女性的尊崇敬仰为精神文化的基本。 实际上支撑着资本主义的运转的,不仅是金钱覆盖的领域,还有大量隐形的人类的彼此馈赠,从母亲对孩子的生命和养育馈赠开始。金钱不能产生孩子、不能替代普通人的日常彼此照料、不能购买人们彼此的真诚关照——从护士们与薪酬不匹配的极度辛劳,到街道上主动保护孩子们不要乱跑的成年人,到亚马逊丛林里保护生态的志愿者。事实上,没有女性的馈赠,即便是飞扬跋扈的父权系统也会瞬间瓦解。 2025年2月26日,海马星球采访了海德·戈特纳-阿本德罗斯,请她介绍了母权制的概念和历史,为什么这个领域的研究一直被系统性地打压,以及为什么母权制是人类未来最现实的出路。本期节目是访谈的上集,英文原声,在订阅邮件和网站上会附上中文翻译的文本。在5月,海马星球会推出中文配音版播客。 中文翻译文本链接:https://seahorseplane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3/20250329-海马星球采访海德上集中文版(Cut).pdf 对话提纲: 何为母权制 母权制的政治单位 新兴中产阶级也是全球精英 母权社会的礼物经济 为什么礼物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 母权社会的价值观:平等关爱,但非整齐划一 母权社会的秩序:母亲为中心的家族和社群 母权社会中的姐妹与兄弟关系 对摩梭族的印象:尊重女性,彼此深度沟通的社群 母权社会里的男性地位 不存在的“舅权”,以及父权社会如何系统性地瓦解母权 母权社会的精神文化:对此世和女性的崇敬 女神的暴力只为抵御外敌而生 母权社会存在黑暗人格吗? 母权社会没有监狱,但有自己的规范机制

    我如何战胜了骚扰犯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14, 2025


    年轻的鹈鹕在求职过程中,遭遇了一个性骚扰犯精心设计的陷阱。她虽然很害怕,但却机智地维护了自己的安全,逃离魔爪之前保留了证据,然后迅速开始了回击。 在短短几周时间里,她忍着愤怒、恶心,按住了沮丧和习惯性的自责,动用了一个没有社会背景的年轻女孩能接触到的有限资源,越过了自己没有想到的障碍,最终让对方付出了代价。 在鹈鹕详实的叙述里,我们看到了既有的社会机制对侵犯者的宽容乃至维护和对受害者的苛求,但我们也看到了女性维权集体意识的进步。在一波三折的过程里,是无数女性的支持,从网络上素不相识的小网友的鼓舞,到身边姐姐的扶持,从女警的理解,到妇联大姐的赞美,让她一再从挫败中站起来,打了个漂亮仗。女性的勇气和智慧,会成为彼此的动力和灵感,而社会的改变,也可以从一个普通女孩站起来的那一刻开始。

    成为一名女权拉拉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Feb 28, 2025


    异性恋霸权,影响、操纵着我们每一个在男权世界里长大的人,尤其是女性。性羞耻的压力,从尚未记事的年龄就开始灌注于我们的潜意识里,让我们认为异性恋是“正常”,而同性恋与无性恋都是“不正常”的。这种秩序有利于巩固男权社会的基础,也就是将所有女性驱赶入异性恋关系,让每一个男性都能“拥有”一个女性为其服务,服从于最小单元的男权秩序。因此铺天盖地的异性恋文化产品,从童话开始就禁锢了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想象,以至于拉拉群体里,也会有很多姐妹深受其毒。 在本期海马星球里,经历了女权觉醒的资深拉拉笋子,分享了自己的身份认同变化和女权觉醒的经历,并回答了一位想要成为拉拉的女权妹妹鹈鹕的很多技术细节问题。通过这期节目,我们希望不仅能分享“性别不要卡太死”的现实途径,更重要的是能松动一些根深蒂固的男权思维,帮助女性拓宽对自己欲望的了解,获得更多的快乐。

    为什么心理咨询需要女性主义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Feb 15, 2025


    过去10来年,关于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一些知识,在中国城市里和网络上有了一些普及。然而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界,依然被男性中心主义主宰,充满男权色彩。对两倍于男性抑郁症患者的女性抑郁症患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当她们在男权社会的生活中受到重创,向所谓的专业人员寻求帮助时,却常常被更深地二次伤害,有些人甚至因此结束了生命。 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男权传统,始于奥地利人席格蒙特·弗洛伊德,一个在晚年哀叹“尽管我对女性灵魂进行了三十年的研究,但我至今仍无法回答“女人想要什么?”的白人男性。他为了不得罪男性阵营,捏造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个伪科学概念,用来遮蔽男性对身边女性和孩子们的侵害。毫不意外,他开启的护男爱男心理学/心理咨询男权传统,至今仍在普遍起着作用。 女性在男权心理咨询里遭遇了什么?心理学/心理咨询是否对女性还有意义?什么是疯狂?什么是女性/权主义心理学/心理咨询?海马星球和心理咨询师李双双一起,讨论了这些问题,以及何为健康的咨询关系,如何开始跟自己建立健康的关系。

    我强大了,女书就会重生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31, 2025


    女书,一种由女性创造、仅在女性之间传播的中国文字,在最近几年通过商业化和大众文化产品,成为了小众流行符号。女孩子们将它做成纹身,印在衣服、包包和本子上,传递姐妹情谊的暗号。 女书曾流传在中国腹地、具有至少数百年历史,并在过去几十年里慢慢开始被重新挖掘。但迄今为止,它的起源依然是个谜,规范也并未统一,它的使用充满了矛盾。作为一种本来用于女性之间发声、疗愈、结盟和彼此支持的文字,它在过去和现在都不断在被争夺——在男权教化者和女性的反抗者之间。 海马星球采访到女书的一位积极传播者颗粒,聊了聊女书的来龙去脉,它承载的积极功能、遭遇的困境和历史变迁。我们也聊到了和女书伴随的“结老同”仪式,一种湮没了的动人的女性结盟仪式,女书诞生可能受到的母权社会影响,以及在我们的时代里,为什么需要和如何赋予女书新的内核——“我强大了,女书就会重生”。

    在世界的草台班子里繁茂成长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14, 2025


    她的外号“富婆”,但她出生和成长于一个极度贫困的五孩农村家庭。从记事起,她就在家里干繁重的农活。她身边的女孩子们,大多数都被重男轻女的家庭早早卖了彩礼,退出了教育,在困苦的婚姻里荒废一生。她是最优秀的学生,但却一直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被老师挖苦,也因为身为女性而被老师歧视打压。与此同时,她也经历了中国社会里很多女同的难以避免的痛苦。 但最后,她昂着头越过了所有的坎,在男权世界的草台班子里,女性要昂着头闯进去。真正看穿这个草台班子,就能学会认真扮演角色,同时快乐地游戏。 她对女孩们说:“世界上总有人要做第一,你就可以去做第一。”这个第一不仅仅是男权社会里的名次(比如第一个大山里的理科女状元),更是践行女权的第一:第一个在自己的公司里开启职场女性联盟的高管,第一个在自己的环境里为女同骄傲发声的人…… 这是一个普通中国女性的故事,因此惊心动魄,无比动人。贯穿其中的能量来自女性之间的情谊,从偏爱孙女的奶奶,到被迫嫁人的姐姐将梦想寄托到邻家妹妹身上,到职场姐妹之间的肝胆相照。男权世界是个摇摇欲坠的草台班子,而女性的世界坚如磐石、温暖如春,是我们身心的出发点和归属之地。

    2024新女性群像(四):大米——6B4T让人生升级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30, 2024


    大米是一个中国普通城市里的年轻女性,过着悠闲自在、愉快低调的生活。她觉得自己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自己的人生也很普通,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遭遇。 但她却是当下中国社会里,被从政府到老一代母父视为洪水猛兽、最让他们头痛的一类新女性:6B4T女青年。 6B4T是发源韩国的一种新兴女权主张。 6B是指不结婚、不生育、不恋爱、不(与男性)发生性行为、不购买厌女产品和单女互助(单身女性互助),4T是指脱束身衣、脱宗教、脱御宅文化、脱偶像。近年来,这些主张在中国也有了第一批践行者。 有趣的是,在接受海马星球的采访之前,大米并不知道6B4T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就是6B4T,或者是西方社会里定义的无性恋。她只是出于自由的天分和过人的直觉,选择了让自己快乐的生活方式而已。 为什么一个普通农民出生的女孩子,会成为中国几千年父权家庭传统的反叛者?大米轻松诙谐地讲述了自己的家庭史、解释了自己的人生选择。 只有足够了解普通中国女性日复一日遭遇的父权禁锢和打压,你才能从她看似柔和平淡的叙述背后,看到她敏锐的直觉、穿透性的思考,和坚硬稳定的内在力量。

    线上围炉第二期开启报名!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15, 2024


    应大家热烈的呼声,线上围炉第二期重磅来袭! 这次的话题,是我们在征集的话题里最受关注的一个,就是与母父的关系。 三位不同背景和年龄的嘉宾,会分享她们各自的经历和思考。 参加围炉的姐妹们也有一起讨论的机会。

    2024新女性群像(三):野柚子-贫困山区来的拉拉科学家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15, 2024


    野柚子Timo是一位在世界卫生组织工作的年轻女科学家,她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热烈的网友,追随她的生活、健身和恋爱故事,以及她工作之中对性别权力框架的的观察和思考。 你很难相信,这样一位成功的女孩子,曾经是贫困山区里每天要走很远的路去上学的女童,在初中时还不得不去工厂里打工养活自己,很长时间里只吃得起米饭和蔬菜。 在21世纪的中国,她是受益于9年制义务教育的一代,但也是中国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中,被迫挣扎的隐形的农村一代。 同时,她也是被中国主流文化忽略的女同群体的一员,直到她在互联网上写下自己的故事。 在本期海马星球里,野柚子讲述了她成长中的曲折、母亲的支持和女性友谊如何一次次将她托举过深谷,陪伴到今日。她还坦然分享了自己为什么曾经很短暂地约会过男性,一个女同在异性恋霸权之中的发现。

    2024新女性群像(二):Erica——理想主义者应该更积极地赚钱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Nov 30, 2024


    即便在高度商业化的今日世界,很多女性还是被金钱羞耻所困扰和禁锢,但@嘎里嘎气Gagaland播客的主播 Erica不会。 她相信自己要做大事、要改造这个世界,要让包括自己在内的女性掌握更多资源和权力,因此她的注意力不太容易被纷乱的外界道德评判而搅扰,而能够持续专注于自己白手起家的事业。这样的清晰和坚定,在商业市场中自主导航的自信,加上对女性性别群体身份的自觉和骄傲,这几种特质的结合,是中国新兴的一群女性商业创业者的特征。作为一个正在扩大的群体,也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在与海马星球联合制作的这期节目里,嘎嘎分享了自己创立运动生活品牌的经验、她如何成为了一家新的格斗馆的合伙人,以及这之中如何融合自己的性别权力思维。 追求理想要基于现实的计算;“有目的性”不是坏事,只要没有恶意;要与人多交往、坦诚地交流彼此的需求和所作的事;以共赢的思维一起拓展一个新兴小众市场,而不是在狭窄的空间里你死我活;虽然没有资本,以充分的调研和深思熟虑的决策一样可以赢得入场券和话语权……这些真诚的分享对女性来说,不仅实用,也是一种自我解放的疗愈。

    2024新女性群像(一):袋鼠——母系社会从我开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Nov 16, 2024


    在2024年最后两个月,海马星球播客会有一系列女性群像,展现新一代女性拓展人生道路的可能性。第一期的画像,是一个叫袋鼠的单亲妈妈,她是当下中国社会里出现的一群自愿选择去父留子的女性榜样。 在20来岁的时候,袋鼠看穿了异性恋婚姻之中女性的糟糕境地,她决定:去他的婚姻。 她决定给自己生个孩子,跟自己姓。 就像电影《安东尼娅家族》里安东尼娅的女儿一样,她找到了适合的配子,确保了各项安全,怀上了孩子,顺顺利利、幸运地生下了自己想要的女儿,并得到了妈妈和姐姐们的支持。在这个过程里,她还在妈妈去世之前,重新建立了她们之间被男权分割的联盟。 生下女儿之后,她此前模糊的女权意识,迅速明晰起来。她发现有一个随母姓的女儿有多么“香”,而面对男权社会对女儿无处不在的打压规训,她也发展出了越来越敏感的触角和应对方式。

    美国大选—女性选民在想什么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Nov 8, 2024


    这是海马星球第一次为全球新闻大事件做的特别节目。 刚刚过去的美国大选,带来了半个美国的狂欢,和全球女权主义者们的巨大失望。在10年之内,美国民主党第二次推出一位极具领袖魅力的女性总统候选人卡玛拉·哈里斯,一度激起民主党支持者的士气。但在两天前的大选中,遭遇多项重罪指控、推动剥夺女性堕胎权的78岁的特朗普却再次获选了。 哈里斯的竞选纲领和宣传,侧重关注女性选民、少数族裔选民和中下层选民权利,许诺提供更多抚养孩子的福利、提供更好教育资源,向巨富征收更多税,等等。但跟2016年希拉里对阵特朗普的时候一样,52%的白人女性选民和很多华人女性选民却仍将选票投给了特朗普。支持哈里斯和反对哈里斯的女性选民在想什么?在波士顿读研的Rachel采访了12位白人和华人女性,请她们给出了各自的理由。 当然,反对哈里斯的选民给出的所有理由中,厌女这个理由是唯一不会被说出来的原因,就像所有性别歧视的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性别歧视,从事政治调研的专业人士,也还没有在其考察中纳入这个指标。但否认厌女的存在,其实是假装房间里没有大象。了解政治之中男权文化造就的非理性偏见对我们决策的影响,对我们瓦解这种偏见至关重要。

    姐妹们,一起来创作属于女性的影视吧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Oct 30, 2024


    在海马东京大会上,一位叫水獭的女导演做了一个非常动人的讲演,发起了一个倡议:她希望更多女性能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女性影视人联盟,一起创作真正属于女性的影视作品。 水獭说,她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水獭是打群架的动物。 影视业是团队合作的行业,而这个行业长期由男性主宰,生产着男权社会里海量的厌女产品,扭曲着一代代女性的自我认知。 女性要进入这个行业,制造出真正属于女性、为女性创作的大量作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本期播客里,水獭分享了她作为一个年轻女性艺术家所遭遇的性别歧视,她如何单打独斗、不断适应环境、寻找机会,通过创业获得资金,最终重返艺术之路的历程,以及她为什么渴望和女性同行一起“打群架“的原因。 如果你想要加入水獭的队伍,可以给水獭发邮件:miazhang20202020@outlook.com 与此同时,海马星球的网络论坛也已经正式开始开放试运行,网址:forum.seahorseplanet.net 你可以在论坛里与姐妹们自由分享一切,畅谈未来,保存文章,还可以同城交友,或组建兴趣小组,比如水獭的女性影视联盟小组,可以在这里建立一个长期的母屋,随时可以返回来联络新人。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千里之行,始于结群。我们在海马等着你!

    她是幸存者,还是战胜者?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Oct 14, 2024


    本期节目是海马星球第一期英文访谈,对谈嘉宾是此前海马订阅邮件推荐过的《她是幸存者》这本书的作者格蕾丝·赵(Grace Cho)。我被格蕾丝对母亲的回忆录深深地打动,在这场对谈里,我借用了她的研究方法,以情感为线索——她创作时驱动她的情感,以及她记录的女性情感——询问了她创作的灵感和方法。这场对谈发生在东京海马大会召开之前,格蕾丝顶着感冒,热情而投入地接受了采访。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Tastes Like War: A Memoir,直译应该是“战争般的味道:一部回忆录”,出于各种原因,中文译名选择了“幸存者”这个词。很遗憾的是,在中文里,“幸存”只有非常消极被动的字面意义,也就是“幸运地存活”,仿佛活下来只有幸运,而没有战斗。但“幸存者”的英文对应词汇survivor是有很积极的含义的,有“通过积极战斗和争取而活下来”的意思。 格蕾丝的母亲君子(Koonja)是一个战斗一生的女性,她与贫穷、战争、男性的剥削和压迫、种族主义作战了一生,但她也是一个充满爱和生命力、创造力的女性,她不断地开辟新的道路,并试图给身边的女性和孩子提供庇护。 因为有这样的妈妈,格蕾丝也自然地选择了一条激进的学术道路,在边缘之地开拓了新的可能性,即便以冒犯家人和学术界的主流为代价,也依然要直面令人不安的家族、族群和国家历史,掀开男权国家和族群覆盖自身的正义华盖,揭穿谎言。 每一个战斗的女儿的母亲,都是战胜者,她的胜利,就是女儿身上不灭的火焰。 附上中文版,感谢负责此次采访联络和文字翻译整理的后浪出版社的刘艳君,也就是《她是幸存者》的责编。 《海马星球》与《她是幸存者》作者格蕾丝·赵对谈 一、民族志自传:“我的好奇心受愤怒、悲伤和被背叛感驱动,我将情感上的不适视作我的智性向导。” 海马星球:嗨格蕾丝,感谢你我的访谈邀请邀请。 格蕾丝·赵:谢谢你邀请我! 海马星球:今天我们将谈论你的书《她是幸存者》。这本书的中文版最近在中国出版,我通过中国出版商拿到了这本书,也阅读了这本书。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段感情紧张的旅程。我通宵读了它,我根本没睡。我中间哭了几次,不仅是因为它包含的情感力量,它也让我了解了20世纪韩国女性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以前都不知道——了解到那些在他们的祖国和美国的人。她们也与中国女性的经历相似,两个国家有一段非常相似的历史。 有些主题尚未被深入挖掘和充分叙述。非常感谢你出色的工作。我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或者未来读了你的书之后会感觉到这种强烈的情感之旅。他们会更加了解这段历史。你提到过,你表达如此真实而强烈的情感的能力,源于使用帕特里夏·克拉夫的方法——民族志自传。民族志作者将自己定位为观察的主体和客体。这对我来说也很令人耳目一新。他们从生活内部来探索经验。 一些学者提出了质疑,斥责了你的研究中的个性化和情绪化但是你拒绝符合所谓社会科学的客观,拒绝审查你自己的情绪。我个人很同意这一点,涉及所谓的客观性时,父权制和殖民体制下的学术传统有明显的局限性,因为我们的情感也是一项需要呈现、记录和思考的重要因素。你的书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我特别喜欢的是,你写道:“我的好奇心受愤怒、悲伤和被背叛感驱动,我将情感上的不适视作我的智性向导。”我非常欣赏这一点。我想借用你的方法,来引导我们今天的谈话,让我们通过探讨这些情感的起源,来开启每一个话题。好的。 二、孤独和恐惧:哪些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造就了这些韩国女性的恐惧和孤独?(03:09:08) 海马星球:我想从“孤独与恐惧”开始谈起,孤独和恐惧是女性在父权制社会几乎每天都会体验到的感受。你母亲君子”(Koonja),生于1941年的日本大阪,当时朝鲜还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二战结束时,她跟父母回到了韩国,那时已经被美军接管。因为贫穷,她无法接受教育,长大后,她不得不在美军的军事基地里谋生,或许还从事了性服务。而她的这段经历也被你的一些家人否认,这是一个很大的争议。但无法否认的是,确实有很多韩国女性当年曾经在美国军事基地作为被剥削的性工作者服务过;而且许多韩国家庭因为朝鲜战争而陷入了贫穷,生命受到威胁。战争和贫穷带来了生存的恐惧,而与家庭里的男性成员相比,给美军做性服务的韩国女性,她们会面临更多的恐惧和孤独。能否请你讲讲,当时的哪些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造就了这些韩国女性的恐惧和孤独? 格蕾丝·赵:我实际上想先谈一下日本帝国主义。因为美军有组织的性工作制度实际上源于日本皇军的性奴役制度,所谓的慰安所。这些慰安所遍布亚洲整个大日本帝国,因此,还流传着这样一种神话叙事——“美国从日本手中解放了朝鲜”。但事实上,1945年占领国政府抵达朝鲜半岛南部时,他们依靠的是日本此前建立的基础设施和人力,包括转移一些军事妓院。因此现在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在过去几年发现研究美军侵略的档案中,他们依然在使用“慰安妇”一词来指称被征召去为美军人员的性和情感需求服务的女性。 所以,你所知道的所谓“美国解放了朝鲜”的叙事,在很多方面实际上只是继续日本人创造的这些残酷和剥削,半岛的分裂本不应该是永久性的,而这也是引发朝鲜战争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你也知道,在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战争的唯一目的是打击国际共产主义。但归根结底,这一开始是一场内战,双方争议的半岛统一问题及实现统一所需要的条件。这场战争对平民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整个半岛10%的平民被杀害,在北朝鲜,这个数字是20%。连美国军方官员都在记录中都说,他们把所有城镇都炸成废墟,以毁掉这个半岛。在这场毁灭性战争结束后,肯定会有幸存者。大多是像我的母亲和外祖母这样的人,失去了家里男人的女人,突然被迫在战后的灾难中谋生。 我是最近才了解到我的家人在战争刚结束之后的生活轨迹的一些细节,从一位当年在韩国认识我母亲的亲戚那里得知。《她是幸存者》在韩国出版后,他恰好看到了,我又和他联系上了。他主动跟我说了一些他自己的回忆和故事,我这才将这些新的细节纳入我此前对我家族的了解中。他告诉我,我母亲从乡下小镇搬到釜山时是13岁。她先是在一家工厂工作,在城市里到处打零工,几年后,她开始在美军基地附近的夜总会工作,因为那里工资更高。他只比我妈妈小几岁,所以他记得很多。他差不多是根据自己的年龄来回忆。他们搬到釜山的时候,他上四年级。她开始在夜总会工作的时候,他才开始上高中。这样推算,那时她大概18岁。几年后,我妈妈不仅在釜山的夜总会工作,还得辗转到其他夜总会工作,以满足美国士兵的需求。 这个我最近,在写作《她是幸存者》之后知道的细节,让我对她的恐惧和孤独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可能比其他任何细节都更深刻,因为这项工作不仅危险、有辱人格,她还不得不离开家,在自己还很小的时候,第一次离开家人生活,根据他告诉我的情况估计,她大概二十岁。当我想到自己在那个年龄、我女儿在那个年纪,我们的生活是多么不同,多么优越。我们生活在安全、舒适的的大学环境,在接受教育;而我母亲则通过为美国士兵提供“安慰”来养家。 海马星球:是啊,我觉得这个词特别讽刺。 格蕾丝·赵:是呀,想到这个,令人很不舒服。想想战争的政治背景,我思考谁是战争的赢家和输家。平民永远是输家。而在平民中,仍有一个等级区分。而像我妈妈这样的女人几乎是最底层的,因为她们受到韩国政府的不公对待,那些人从她们的劳动中获利,却视她们和她们的孩子为弃儿。如果我们再考虑一下,不管朝鲜战争有没有赢家,美国确实是赢家,虽然不是军事上的胜利,但朝鲜战争是美国未来大规模军事投资的合理化借口,这造就了美国这个军事帝国,而且现在他们在韩国永久驻扎。从美国的角度来讲,它永远没有正式结束战争的动力。因为对美国来说,韩国的战略位置如此重要。你问了为什么她的孤独和恐惧一直延续到她在美国的生活中。她被当地人视为外国人;在她遇到的为数不多的韩国人中,他们都觉得她是妓女。因为,如果你作为一个韩国女人,和美国男人或者混血孩子在一起,那时候人们就会这样假设。专门有一个词来称呼这些人 海马星球:有一个贬义韩语词,“洋公主”。 格蕾丝·赵:“洋公主”,字面意思是西方公主,但这是个贬义词。你还必须考虑移民经历。如果你搬到一个文化、语言、食物完全不同的环境,那是相当孤立的经历。她又会体会到孤独和恐惧,但是,我也想记住她不仅仅是孤独和恐惧的那一面,能够像她那样活下来,她也很勇敢。 三、与哥哥的争议(11:48:25) 海马星球:这种孤独与恐惧,在某种程度上,也被你有意或无意地继承了。在你的书里,你把你的童年描述成了二代移民,虽然你是个混血儿。你写了我称之为家乡的地方,是个保守排外的白人小镇。但你哥哥对此有异议,对吧?但是他对那段历史的记忆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你的记忆和你哥哥的记忆,在这一点上会如此不同? 格蕾丝·赵:我认为一部分跟性别有关。因为我想我哥哥有一些他能享受到一些特权,而我作为一个女孩不一定享有的。我认为这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另一部分原因是,我不能说,自己真的了解我哥哥的心理,他比我大,他在韩国有不同的经历,比如他在那里上过学,他还记得作为一个跨种族孩子的经历。我觉得他当时真的很想相信美国,以一种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方式。我觉得他想相信这个“拯救叙事”,这个国家会给他们机会,而韩国没有做到这一点。 对我自己来说,其中有些因素是对的,但我非常清楚自己在那个小镇的他者感受和疏离感。我小时候和我母亲很亲近,总是跟在她身边,我观察到她受到的待遇,与我和父亲在一起时看到的不同。我吸收了很多她的孤独感。也许我哥哥不一定会这样做。 四、今日亚裔美国移民的境遇,与君子在70年代的美国相比,是否没有任何改善?(14:10:26) 海马星球:我能理解,性别和成长背景很能说明问题。这是亚裔或者其他种族在美国感受到的孤独。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倒退,或者说,美国其实一直是这样),我们见证了保守主义和恐惧症的急速蔓延,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期间和之后,它甚至甚至占据了美国的政治舞台的中心。我想很多读者和我一样,是在看了你的书之后,才了解了2021年亚特兰大按摩中心枪击案的历史背景。在这场悲剧中,一位白人男子杀死了9个与他素不相识的人,其中大部分是韩裔和华裔女性按摩师。你觉得今日亚裔美国移民的境遇,与君子在70年代的美国相比,是否没有任何改善? 格蕾丝·赵:我认为情况很复杂。自70年代以来,情况既有改善,也没有改善。他们肯定取得了一些进步,比如我们看到了在种族代表上的一些重大变化,例如,你在娱乐业看到了更多的亚裔,或者更多的亚裔作家和学者的作品出版了。所以更普遍地说,某种程度上,公众对众多经历中亚裔美国人的经历是有所了解的。我们被更多地看见了,尤其是在过去的十年里。我认为这部分是上一代移民的孩子们都纷纷成年了所带来的成果。但同时,也是美国更广泛的多元化公平和包容运动所带来的成果。就种族公平来说,我们与其他运动是密切关联的,并受惠于它们。一直有很多人致力于让人们认识到白人特权是如何运作的,尤其是在结构层面。但我觉得这也是其复杂之处,有改善,就会有反弹。我们也看到了美国保守派的强烈反弹。所以,当人们关于种族的对话,开始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改变现实时,我们也看到,有几个州颁布了出版批判性种族研究作品的禁令,有些甚至直接禁止特定书籍和作者。还是存在审查制度,合法的审查,这有点不寻常。还有LGBTQ的情况开始改变,但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反跨性别的法律,以及针对跨性别者和酷儿的暴力行为的激增。就目前亚裔美国人的处境而言,我们在历史上一直是隐形的。我认为部分源于“模范少数种族”神话。他们塑造了这样的神话:看看亚裔美国人在学校成绩多好,看看他们有多成功。这个神话只是让我们和其他本应是盟友的团体对抗。但它也掩盖了亚裔美国人所经历的暴力和歧视。这也让普通人持续否认我们的经历。 你提到了亚特兰大,以及对亚特兰大温泉枪击案做出反应的警官,他说杀人动机与种族歧视无关,而和性幻想有关。这件事告诉我的是,在白人权力阶层看来,亚洲女性所遭遇的性别暴力,甚至都不被认为是种族暴力。但是任何以一个亚裔美国女人的身体行走世上的人都知道,我们所属的种族让我们更加容易受到性暴力和性骚扰。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我们如今的经历,与像我母亲一样的那一代女人连接起来——她们被期待为军队中的美国男人提供服务。 所以这是对亚洲女人是妓女的刻板印象的结构要素之一。但这种刻板印象是由美国在亚洲缔造的军事帝国现实所创造的。 海马星球:是呀。我们都知道色情网站的调查显示,亚洲女性排名第一。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恭维。 格蕾丝·赵:不是,绝对不是。 海马星球:这实际上非常危险,我们被视为男性的“性客体”。 五、羞耻 (19:25:27) 海马星球:说到这个,关于羞耻这种重要的情感。自从父权制统治社会以来,羞耻是加诸女性身上最重的一种情感。你在书中前言里说,贝尔·胡克斯的《作为解放实践的理论》这本书使你认识到,“耻辱本身就是一种用于迫使受压迫者闭嘴的政治工具”。你的书里写道,为美军提供性服务的约100万女性,她们虽然用自己的身体和劳动供养了韩国亲人,甚至还把韩国亲人带到美国生活,但她们却被韩裔家庭称为“可耻的家庭秘密”。我觉得很多来自不同民族的女性都能对此产生共鸣。甚至连嫁给美国男人并移居美国的10万韩国女性,也被这种羞耻感困扰。而我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观察到,用羞辱来约束和压迫女性,是世界各地父权社会的通用工具,有无数女性都在遭遇同样荒谬的羞辱。你的书是对这种羞辱压迫的公开反抗,并且让你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书中,你写了你妈妈赞同让你把她的故事写出来,但这激怒了你的亲人,他们还和你断绝了关系。我相信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我非常想知道,你是如何应对自己的反抗所付出的代价的? 格蕾丝·赵:大概在我23岁生日的一周前,一位家人,也就是现在否认我母亲是性工作者的家人之一,告诉我了家庭秘密,我妈妈以前是性工作者。这个消息带给我的冲击非常强。这种强烈的情感是羞耻,我必须真正去探索这种感情从何而来。我觉得我们通常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性工作是可耻的。所以当它离我如此之近的时候,真的成为我起源故事的一部分,这成了我开始研究它的契机。我面对这件事的最主要情感是羞耻,但另一个非常强大的情感是困惑。这种困惑变成了好奇,我需要知道和理解我的家族史,它最终战胜了耻辱。某些时候,我甚至觉得在这件事上我别无选择,我必须继续研究这个。在《她是幸存者》中,我把它描述为“打开了一个开关”。一旦开关打开,秘密暴露出来,没有回头路了,因为你现在看见了一些之前被隐藏的东西。 在我的第一本书中,我写了一个我做的一个非常生动的梦。我后来意识到,这是关于我家里人因为我所做的事而起的冲突。在这个梦中,我在一片空旷的空间走着,走向我童年的家,一个坐在车里的韩国人走过来告诉我,用一种很恶毒的方式说:“不要回到你出生的地方。”但我还是回去了,我回到了我和家人共同的家,我在找我妈妈,打开一扇门;当我打开它时,我感到极大的恐惧,但我无法让自己停下来,因为我必须知道另一边发生了什么。我意识到,在那个梦里,那个告诉我不要回去的人,就是让不要做这项工作的家人。 但那个梦也让我意识到,我的好奇比我的恐惧更强大,所以我继续我的工作。我知道,我的写作会让我和其他家人疏远。但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早已经渐行渐远了。随着年纪渐长,我对世界的看法就越深刻,与他们的非常不同。在理想情况下,我想调和这些分歧,但是我们没能做到,这让我很难过。但我必须考虑自己的优先事项,以及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非常诚实地说,我的工作开始于自私的动机,是关于理解我自己的创伤,不是为了更大的事情。但随着我的工作的推进,我越来越意识到,有很多其他人认同或支持它,其中最重要的是我母亲。因为如果她跟我说她不想让我发表我的作品,我会尊重这个愿望的。我之所以会为她这么做,而不是其他家人,是因为我和我妈妈关系非常亲密,我珍视这段关系。但是如果这个要求来自一个我感觉不到任何爱的家人,一个从来没有试图去从我的视角看问题的人,一个从未尝试过就我的担忧进行真正对话的人,我只会感觉到,他们只是在逼我闭嘴,就因为他们对我写的东西感到不舒服。而那不是我渴望成为的那种人,我不想成为一个屈服于这类东西的人。事实上,我妈妈不仅同意出版我的第一本书,她看到印刷出来很激动。这一点让我觉得,我在这个过程中失去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而且站出来讲述自己的家族史之后,有很多陌生人来找我,告诉我他们对我的作品有共鸣,或者感觉自己就是书中所代表的那些人。我就是这样应对这件事的。这是一种对冲突的解决,虽然这种和解不是发生在我和其他家人之间,它是我能找到的一种中性的和解。 海马星球:我知道,你的书是在你妈妈去世后出版的。在你写作的过程中,你有没有过向她展示你写的一部分? 格蕾丝·赵:我有没有给她看过? 海马星球:是啊,给你妈妈看。 格蕾丝·赵:不,我是在她去世之后才开始写《她是幸存者》的。但我的第一本书…… 海马星球:嗯,你的第一本书。 格蕾丝·赵:我跟她谈过那本书,我本来要给她看其中的一部分,但后来她突然去世了。就像我在回忆录中写的那样,我拿到了封面设计,很激动地想拿给她看,两天后她就去世了。在她去世前的几周里,每次我见到她,她会从我的书包里拿出一本书说“这是你的书吗?”,带着很多兴奋,期待看到这本书。 海马星球:我觉得很荒唐……不管关于事实层面的讨论是什么,但“如果我妈妈由于贫穷和否认系统压力成为性工作者,我真该为她感到羞耻”这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我觉得非常荒谬。这非常非常……如果你仔细想的话,这种感情是极其不公正的。我觉得这种羞耻很荒谬,因为它实际上源于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权力的不平衡。应该感到羞耻的是那些向被剥削的妇女购买性服务。 六、性产业合法化和去羞耻化是否是解放女性的真正出路?(29:07:10) 海马星球:或许我们还可以聊聊另一个看起来吊诡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在当下西方很敏感的话题。我住在德国,这里也讨论这个话题很多年了。性产业合法化和去羞耻化是否是解放女性的真正出路? 我们知道,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有一个斯堪的纳维亚模式,他们不会将出售性视为犯罪,或者说定为刑事犯罪,但把购买性定为刑事犯罪,因为这显然违反了人道主义原则。但德国没有采用斯堪的纳维亚模式,公众对此有很多争论。那些愿意向买家出售性服务的人会争辩说,这是自由。 正如你所说,当某些白人女性在争取出售性的“自由”时,很多少数族裔女性还在争取不被卖身的自由。你对性产业非罪化带来的结果又什么看法? 格蕾丝·赵:我其实想指出,我母亲所工作的系统实际上是完全合法的。合法化实际上就是允许政府监管,(我母亲工作的系统)就受到韩国政府的高度管制,美国军方官员在监控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就我妈妈的情况而言,正是性工作合法性让官员能够控制女性的身体。我不是性工作合法化的倡导者,虽然我认为性工作的非刑罪化是重要的一步,我也认为,性工作的去污名化是女性解放的一个要素。我不认为这是唯一的一条路,但是我们说过,羞耻是一种用来对付女人的武器,我认为,消除性工作的污名化——更广泛地说,对女性这个性别的污名化——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对身体,以及我们选择用身体来做什么的自主权和自由。但这样做只是女性解放的一个要素。而我想思考的是,性工作之外的身体自主问题,包括其他类型的劳动力。比如,不得不受制于工厂、在不人道或不安全的条件下工作的女人,或是那些拿着最低工资、不得不做繁重工作、只为让我们有食物可吃的农业工人,或者那个放弃自己的渴望,而去做看不见的家务劳动,最终让她的丈夫事业蒸蒸日上的妻子。 海马星球:这些工作与性工作之间有区别,区别在于,性工作主要由妇女提供, 也充满了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最终可能会……如果我在在工厂工作,改行时我不会感到羞耻,但如果我一名性工作者,那么我可能会被社会排除在任何其他工作之外。 格蕾丝·赵:对对,确实如此。所以我认为性工作远不止是被污名化的劳动形式,但我知道,有些支持性工作自由的倡导者会说,我们需要在女性劳动的连续体中思考问题,因为如果我们把性工作区分开,这是一个例外工种,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助长其污名化。我想这就是我认为这很复杂的原因。是的,所以我们能兼顾两件事吗?一方面,我们能否在连续体中看待这个问题,在更大的范畴,即非人工作条件下,如何看待女性自由和身体自主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能否消除工作中与性别有关的污名化? 海马星球:是呀。 格蕾丝·赵:是啊,请继续。 海马星球:这很难。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的话题。 格蕾丝·赵:我想再说一件事,你指出的我书中提到的观点,我在书中引用了已故的阿杜尔·德莱昂的观点,她曾是菲律宾的性工作活动家,也是艾滋病活动家,她提到了西方女性主义者关于选择当妓女权利的争论,并指出,能对这个事情进行讨论本身就是一种特权,因为只有在生存没有危险的时候,一个人选择是否成为性工作者的权利才有意义。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这样的争论并不总是有意义的。例如,在朝鲜战后,当你只有最低限度的生存条件时,你不得不走向性工作。 七、质疑和愤怒: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会造就精神分裂症?为什么在美国,精神分裂症在美国多发于少数族裔?(34:50:27) 海马星球:接下来,我们到下一个话题,质疑和愤怒。我们刚刚谈到了打破羞耻的枷锁所需要的勇气。我相信,这种勇气往往始于质疑现状,并感到愤怒,但这种质疑和愤怒也是有代价的。你说到自己有三位母亲,这都源于这种质疑和愤怒。第一位母亲积极而充满魅力、热爱家庭、卖力工作、具有企业家精神,努力想要融入美国白人社会。但尽管她才智过人,并且加倍努力,她慢慢意识到了自己作为移民没有被真正接纳。与此同时,作为“洋公主”,她被韩国社会瞧不起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是被排斥的,没有一个欢迎她的祖国可以返回。渐渐地,第一位母亲崩塌了,第二位母亲出现了,她开始质疑这个世界,不再信任它。我们不知道她患病的原因,但结果就是,她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你后来有一个重要发现,精神分裂症有它的社会成因,但当时人们却认为它只是基因缺陷。能否请你讲讲,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会造就精神分裂症?为什么在美国,精神分裂症在美国多发于少数族裔? 格蕾丝·赵:我一直觉得这不仅仅是遗传病,即使在我还是15岁头一次观察到我妈妈身上的变化的时候,我就知道不可能只是因为遗传,因为她经历了很多创伤,但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2016年,一本名为《我们最令人不安的疯狂:跨文化精神分裂症案例研究》的书出版了,书中谈到精神分裂症的六个社会性因素。该书研究的是人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研究的问题。他们一再发现同样的事情,研究人员现在可以非常肯定地说,这些就是精神分裂症的社会性成因,精神分裂症不仅仅是遗传因素造成的,我们的基因和社会因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我看着这份清单,意识到六个风险因素中有五个都适用于我妈妈。你知道,其中有些我凭直觉知道,比如童年时期的贫困、性创伤、其他类型的童年逆境。但还有两个因素,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很惊讶。它们会出乎意料,只是因为我以前没有在文献中读到过,但从直觉上来说,我知道这是有道理的。其中之一就是移民。有过移民经历的人更有可能患上西方精神病学所说的精神分裂症。另一个是,作为白人社区中的有色人种,这与种族密度有关。社区的白人越多,或者你的同类越少,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就越高。这些研究并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它们只是告诉我们事实如此。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一领域进行更多的探索。 我的感觉是,一部分是由于,如果你每天要面对种族主义的压力,经过几十年,你的韧性和应对日常生活的能力会逐渐磨损。但我觉得,另一个原因是,心理健康护理系统(它被越来越多地输出到世界各地)是基于这样一种医学模式——它仍然认为精神分裂症、精神疾病,与其他疾病一样是生物性疾病,与文化无关。它将治疗简化为两件事,一是药物治疗,好像没有什么可研究的了,特别是在美国,我们有一个精神卫生保健系统,它实际上并不照顾人们,而是把他们关起来或隔离起来。在这里,特别是如果你是穷人或患有精神疾病的有色人种,你就更有可能遇到警察,而不是遇到治疗师。你知道,目前在美国最大的所谓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者,最大的三个机构是监狱。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精神健康治疗”办法就是药物处方。这已经取代了任何实际护理。这里面又有很多不同的因素,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复杂,在这个领域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八、主播的母亲与格蕾丝的母亲(40:52:13) 海马星球:是的,我绝对相信这是一个研究不足的课题。我会说在每一个国家,在每一个原子社会,因为,我在中国看到了类似的情况。在看到你母亲第二阶段的人生时,我仿佛看到了我母亲的相似经历。我母亲也是一个极为聪慧勤奋的女性,也有很高的自尊和自我期许。她虽然没有遭遇种族歧视,但是她曾经因为家庭出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属于一个糟糕的阶级,在60到70年代,遭遇了很多暴力和歧视。因此,她虽然高中成绩优异,却被排斥在大学之外。后来,在中国进入另一个阶段时,她还是通过努力,获得了大学学位,在婚姻和工作中,也都遭遇了赤裸裸的性别歧视。她也有很多质疑,努力反击,也表达了强烈的愤怒。到后来,她身边的很多人都背后说她“精神有问题”。在她人生的后半段,她也的确越来越焦躁,经常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无法控制地一直在讲述自己人生中的痛苦往事,以及她所遭遇的不公。但我知道,她没有病,她经历了创伤,她完全有理由去讲述。有问题或者说有病的是这个社会。 不同的是,我不能做很多研究,因为我不是社会学者。而你给我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你记录了第二位母亲所经历的幻听和幻觉,并追究了它们的具体起因。比如,为什么树会对她说话?我觉得这一部分很迷人。它们代表的是谁的声音?你是家中唯一如此深入地去理解她的质疑和愤怒的人,是因为你的理解和靠近她的努力,第三位母亲才得以出现。 九、你怎么看待Metoo运动发展到现在所留下遗产?(43:58:11) 海马星球:我想到,六七年前Metoo运动刚兴起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女性都在表达愤怒,但都是在私底下做,尽管她们中大多数人没有被确诊为患精神分裂症,但人们会觉得她们精神上有问题。我不知道Metoo运动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这种情况,让这个社会更多地关注女性的愤怒,而不将她们视为精神有问题。你怎么看待Metoo运动发展到现在所留下遗产? 格蕾丝·赵:我觉得你说的这一点很有意思:如果个体女性表达愤怒,她通常会被认为疯了。但如果是集体表达愤怒,情况就有所不同;当集体愤怒引发了一场运动,至少有一部分人会认为这是合理的。至于Metoo运动的遗产,我只能回答,作为一名生活在美国纽约、在一所大学任教的女性,我在我生活的这个地方看到了一些具体的变化,颁布了一些法律和政策,旨在减少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例如,大学改变了对性侵的定义及相应的政策。现在,法律认定的核心在于是否有“积极的同意”(enthusiastic consent),在性接触过程中,必须有积极地说“可以”,而不仅仅是没有拒绝就行,定义是否有性同意是根据这个标准。在纽约市,从Metoo运动开始之后,陆续通过了一些法律,让性侵害及基于性别而发生的暴力的幸存者,对施暴者提出指控的程序更加容易。我不知道长远的结果会是什么,但我认为,这些具体事例表明,由于女性的争取,一些认知视角的变化已经发生了。我认为,我们仍然处于挑战父权制的初期阶段,但总的来说,Metoo运动中的愤怒是有成效的,它让我们看到了集体愤怒的可能性,这相对而言的是那种可以被孤立、否定,或者让它变得隐形的个体愤怒。 海马星球:我现在有一种感觉,人们会比以前更愿意听这些女性的质疑。至少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我注意到了这一点。与六年前相比,我们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情况是,当一个女性想到要提出质疑,或讲述她受到虐待或性骚扰的经历时,社会的支持明显高于以前。 格蕾丝·赵:哦,那很好,我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 海马星球:是啊。这很振奋人心。 十、爱与希望:是怎么想到用食物来作为贯穿这本书最主要的线索的?(47:56:00) 海马星球:我想我们可能要谈到我们这次聊天的最后一点,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爱和希望”。我说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哭了很多,大多是在读这个部分的时候,我强烈感受到了爱和希望的时候。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虽然我也来自东亚,但我对韩国的文化了解很少,我注意到中韩的文化差异有多大。君子和她姐姐互相向对方表达如此强烈的爱意。很直接地表达,她们紧紧抱着彼此,请求对方不要离开。这种情感表达是如此动人。还有你回忆起在你小时候,你妈妈每天早上温柔地抱你起床,给你准备好早饭。后来,你又向她表达你的爱意,你给她做饭,表达你的爱。做饭是亚洲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也许在全世界都很重要。你给她做她爱吃的韩餐,这一方面让她恢复了享用韩国食物的合法性——一开始,她来到白人世界的时候,她是羞于表达她对自己喜爱的泡菜的渴望的。另一方面,你通过为她做饭,向她表明,你不会走上她走上的那条路,她努力不让你走上那条服务别人的职业道路。 你在书里写到了食物中的政治和社会等级压迫,但写得更多的是食物带来的爱和希望。能不能请您给我们讲讲,您是怎么想到用食物来作为贯穿这本书最主要的线索的? 格蕾丝·赵:这本书的起源之一是,我母亲突然去世后,所有关于她的记忆都回到了我脑海中,它们都来自我童年时代的“第一位母亲”。我注意到,在每段记忆中,场景里都有食物。她在做饭,她在喂别人,她在觅食,我意识到,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都是围绕着食物展开的,这些是我此前都忘记了的,因为当她变成了我们所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之后,我差点就忘了这些。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忘了那位母亲。也是通过我对这段黑暗历史的研究,我想把她带回来。所以我意识到要做到这一点,方法就是表现她与食物的关系,她是如何通过食物来维系家庭的。但同时,食物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或养育,这对她来说是一种货币形式,我能从这些记忆中看到这一点。所以在这个她没有很多资源的世界里,食物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尤其是她在食物方面的技能,让她在这个社区里交到了朋友——在这个社区里,大部分人都把她看作外人。但我也意识到,这也是衡量她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因为一旦她对食物的兴趣下降,她的心理健康也恶化。她教我做韩国菜的时候,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有些东西开始愈合。这不仅是对她的治愈,也是对我的治愈。因为这是她第一次能够以一种不会让她陷入过去创伤的方式谈论过去,而是在一个“爱的空间”谈论过去。她用这种方式教我做的韩国菜,不是普通的韩国菜,而是我外祖母以前为她做的菜,在我妈妈教我以前,我自己也从来没有吃到过这些菜。她给我展示了我的家族历史,如同赠给了我一份礼物,而这是我成年后一直在追寻的。我要说一下,这并不是一个有意识的决定。只是在我悲伤的时候,当我看到了我妈妈的幻象的时刻,(用这种方法来写作的)想法就自动出现了。 海马星球:我对(食物)这种治愈的力量和鼓舞人心的力量很有共鸣,鉴于我们都来自亚洲国家。 十一、您是什么时候找到自己抵抗的空间的?在什么年纪?您会如何描述您今天的使命呢?(53:27:22) 海马星球:最后一个问题。就像从你引用的贝尔·胡克斯在《选择将边缘作为激进开放性的空间》,我发现有三个关键词“激进”“开放”和“边缘”,尤其触动我。因为作为一名女权主义者,一个很激进的女权主义者,我有和她完全相同的经历。在你引用的那本书中,“我们的生活,取决于我们构想替代生活的能力,这类方案往往是临时构想出来的……边缘性也是激进可能性的发生之地,是一个抵抗的空间。” 我选择了从边缘去寻找女性未来的新的可能性,有时也被人们视为一个激进的人,虽然我所做的尝试极为温和。我觉得,或许这是因为驱动“激进者”的爱往往是热烈的,而她们对未来所持的希望也更为坚定,这将我们与那些迟疑、不确定的探索者区别开来。您是什么时候找到自己抵抗的空间的?在什么年纪?您会如何描述您今天的使命呢? 格蕾丝·赵:我想第一次可能是在大学,当我有机会离开我长大的小镇,认识了一群朋友,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格格不入者。但我当时并没有概念工具来理解“边缘地带作为激进空间”。直到读研究生时,我才真正接触到贝尔·胡克斯的思想,还有她的指导。她是我在纽约生活的头三年的导师,她真的改变了我对自己在世界中位置的看法。我可以从可能性的角度来看待被边缘化的经历,充满激情地拒绝遵从具有排斥性或在心理上十分暴力的规范。因为我认为,规范性可以同时拥有这两种性质。所以我开始重新认识我的边缘地位,这不仅仅是别人将我放置的位置,而是我主动选择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有趣的是,你选了三个词,你实际上没有提到“选择”这个词,因为对我来说,“选择”这个词很重要,我是选择边缘的位置。 海马星球:我不知道……我没有“选择”,我觉得我是被挤到边缘的。 格蕾丝·赵:最初肯定是这样的,但后来我发现,边缘依然有希望,如果你能重新创造空间的话。 海马星球:确实! 格蕾丝·赵:至于我的使命,我的使命一直是,给那些我们不愿看见的东西照一束光,我们不愿看见,只是因为它们太丑陋或者要面对它们太痛苦,但这是一个社会必须做的事情,这样我们才不会继续复制痛苦和丑陋,这就是我写作和教学的动力。如今,我作为一个母亲,我经常会思考我的孩子们所继承的这个世界,以及我希望他们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立足,所以我不会像我的家人那样对我的孩子隐瞒事情,我希望他们明白,我们可以带着同情去看待那些丑陋的事情,即使我们需要从中吸取教训。但是我们还必须培养一种发现美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技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海马星球:是的,你这样说我很感动。我被你描述自己使命的方式感动了。我相信这种始于勇气的力量。或者说,你必须有勇气去研究它,然后,还需要爱,发现美的眼睛,去理解的能力。你有没有你有什么榜样可以与我们的听众分享。 格蕾丝·赵:我们在访谈中谈到过的人,我的妈妈、我的老师贝尔·胡克斯和帕特里夏·克拉夫,她们都在某种程度上教会了我很多。我想就勇气这一点说一说,我从不认为自己有勇气。 海马星球:你很有啊! 格蕾丝·赵:我知道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但我觉得很多时候,我只是需要去做那些事。我觉得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痛苦和丑陋,因为他们离得太近了。因为我是我母亲的女儿,我和她的经历隔了一代人,我所处的位置让我能够去审视那些事,而不至于离得太近。我觉得,这些历史创伤和暴行几乎就是一个心理黑洞,如果你离它太近,你就会被吸进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 在思考暴行如何浮出水面时,真实的故事永远不会在事后马上浮出水面,也许需要一代人、两代人、三代人才回过头去看…… 海马星球:如果他们没有被遗忘的话……非常感谢你能和我有这次非常非常鼓舞人心的交流。我希望你更多的书能被翻译成中文。 格蕾丝·赵:是的,我也希望如此。非常感谢你邀请我,也感谢你在播客中所做的女权主义工作。 海马星球:谢谢。希望我们有机会在美国再见面。 格蕾丝·赵:是的,听起来不错!

    海马东京大会嘉宾讲座和女性影视人联盟倡议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30, 2024


    本期播客内容是2024年海马东京大会的上午嘉宾讲座内容,以及一位英国的女性导演水獭发起的女性影视人联盟倡议。 上午嘉宾讲座的主讲人和主题: 落合惠美子教授:日本历史上的双系制,也就是两性平等继承财产和皇位、可以随母也可以随父居并且女性可以自由离婚的传统制度,是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被儒教和西方逐步瓦解、导向“男主外女主内”的父权制的; 闾丘露薇教授和埃里噶:两代媒体女性的职场性别歧视遭遇,以及她们如何开展女性职场联盟互助; 川A和殊寒:什么是女性共居,女性共居作为父权异性恋霸权之下的婚姻制度的替代方案,它需要哪些基本共识,做好哪些物质和心理准备。 关于水獭发起的女性影视人倡议联盟:如果您对女性影视人联盟倡议有什么想法和建议,或者你想参加这个联盟,可以写信到海马官方邮箱。 下个月,我们还会公布一个参与在线平台的方式。

    海马东京大会回顾及脱口秀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15, 2024


    本期节目是海马2024年东京大会的回顾,以及脱口秀环节的录音。 大会总结及脱口秀开场 DD:《如何平衡健身和家庭》 X:《女男老师有别》 MG:《某入式》 EMMA:《真是太平等了》 PP:《无需男人的评价》 DMW:《J人为何变P》 XN: 《狗眼看D》 BW: 《勇抓偷拍狂》  YG:《女孩适合当老师吗》 KZ:《拉拉是如何养成的》

    秋瑾,唐群英和我们的椰子树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14, 2024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卡马拉·哈里斯的印度裔妈妈曾对她说:“你以为你是(凭空)从椰子树上掉下来的吗?你生活在一个前因后果之中。”这句乍听起来很无厘头的话,最近在网络上被疯传,它提醒了我们很重要而朴素的道理,就是我们这些后人今日得以在树下乘凉,要感谢前人栽下的树——不管它是不是一颗椰子树。 本期对谈是海马星球2024年东京大会召开之前,专门制作的一期特别节目。为的是缅怀一个多世纪以前,那些留学日本、为今日中国女性开山、栽下女权之树的中国女权先辈。秋瑾、唐群英、陈撷芬……这些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留日女性,是中国第一代留学女性。她们勇敢地踏向充满风险的解放之路,不仅拓展了自己的人生,还办报、兴学、办厂、组织妇女运动、冲锋陷阵,甚至献出生命。但她们的故事,还被讲述得远远不够。 这些了不起的女性,为今日中国女性的权利造就了前因,前因造就了我们,而我们从她们的故事里可以看到,我们此生的努力,也会成为下一代女性的前因。历史责任并不遥远空洞,而是切切实实地在我们手里握着。我们今天为自己拓宽的每一段道路,会被我们之后的女性看到和记住。 播客里提到的人名和关键词: 王廷钧(秋瑾前夫) 吴芝瑛,廉泉的妻子 。 服部繁子 ,服部宇之吉 的妻子。 《慈禧:开启现代中国的皇太后》by 张戎 妇人谈话会 东京的实践女学校 师范速成科,工艺速成科 下田歌子 中国同盟会 陈撷芬,父亲是上海《苏报》的报社社主,由于该报纸刊登了邹容写的《革命军》一文而导致全家遭到清廷通缉 共爱会 实行共爱会 《江苏》杂志,<女学论文>专栏 燕斌,《中国新女界杂志》 (中国)同盟会 《留学生取缔规则》 东京的《朝日新闻》 陈天华 浙江同盟会 《中国女报》 《敬告姊妹们》 《秋瑾文集》 金天翮 马君武,翻译斯宾塞(Herbert Spencer)的《女权篇》(此处有口误,原话:《女权论》;正确版本:《女权篇》) 徐锡麟 县令李钟岳,下令杀秋瑾 葛健豪 成女学校 由李元创办的留日女学生会 《留日女学会杂志》(此处有口误,原话:《留日女学生杂志》;正确版本:《留日女学会杂志》) 东京女子音乐学校(此处有口误,原话:东京女子学校;正确版本:东京女子音乐学校) 女子北伐队 南京,吴淑卿 上海,女子军事团,女子北伐队,上海女国民军,女子经武练习队 张竹君,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西医,组织了红十字会医疗班 林宗素 《民立报》 妇女参政权审议会 Emmeline Pankhurst,埃米林·潘克赫斯特,带领女性社会政治联盟(Women's Social and Political Union)开展了比较激进的参政权争取运动 设立女子参政同盟会湖南支部,创办《女权日报》 《广东省临时省会简章》 《广东省临时约法》 上海的爱国女学(蔡元培创立) 何殷震 何殷震的丈夫刘师培 女子复权会,机关报纸《天义报》 张汉英,在她的斡旋之下,成女学校设立了清国女留学生速成班,回国后和唐群英一起创办《女权日报》在北京创办中央女学校、女子工艺厂,筹办南洋女子政法大学。

    social political union
    想象母权社会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30, 2024


    “想象我们的社会”是海马星球新开启的一个系列主题,在未来,海马星球会邀请不同的姐妹来探讨和讲述自己对理想社会的构想。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女权博主“午后的水妖”,在这期节目里,我们探讨了如何抵达母权社会的路径,比如破除爱情迷思、在家庭内部回归母权,以及一个母权社会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竞争机制、社会文化、公共决策程序等等,设想了一个在母权社会长大的女孩,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这不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探讨,但它是第一张铅笔草稿,我们将慢慢填充这个蓝图。 一些关键词和作品: 父源性伤害 母系 matrilineal与母权matriarchal的区别 礼物经济 播客:Female Political Strategy 1915年的小说《她的国》by 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 《通往平等社会的道路 The Way into an Egalitarian Society》by Heide Göttner-Abendroth

    糟糕的选择之外还有探索和创造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15, 2024


    本期海马星球回复了两位分别住在中国和法国的听友的来信,虽然她们生活的境遇和担心的问题很不同,但却有相似之处:她们面临着的选择似乎只有糟糕和更糟糕两种。 一个面临恶劣实习条件和性别歧视的大四学生,还是一个在自由派党派男候选人和排外的极右翼党派女候选人之间徘徊的未来女性选民,可能都会有无力和绝望感。然而我们要看到,男权社会提供给我们的选择,往往是虚假的,它遮蔽了真实的可能性,造就“非此即彼、别无出路“的幻觉。而如何看到真正的世界和更多的可能性?从尊重自我、链接她人、探索世界开始。 本期提到的播客: 播客“学渣集中营” 美剧《美国夫人》

    当你为了梦想翘学和打架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n 29, 2024


    暴雨是一个来自西北城市的天才少女,虽然她的家人拒绝看到她的天赋,但她从小就非常清楚自己的才能。 在一个保守、厌女的地方的单亲家庭里长大,早慧的她早早看到了成年人的愚昧固执,这让她倍感孤独。但她没有气馁,而是从初中开始就给自己规划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路径。为了追寻自己的理想,年少的她对成年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甚至不得不争吵乃至扭打,跟家长和学校不懈争取自己的自主权和资源支持。她的努力最终将一步步把自己送到了理想中的北美名校。不循规蹈矩的她,在抵达了无数人羡慕的高点之后,却又从知名公司辞职,选择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在这期对谈里,暴雨分享了她的战斗经验,如何以健康的心态学习,以及积极向身边人寻求帮助和资源的重要性。 书籍推荐: 《非暴力沟通》by 马歇尔·卢森堡(美) 哈佛这样教谈判力 (Getting to Yes) by 威廉·尤里 和罗杰·费希尔(美)

    放下自我评判,外向探索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n 14, 2024


    这期播客里,你会听到三位海马听友的来信,分别关于姥姥、母亲和女儿之间爱,关于穷乡僻壤中脱骨而出的女性力量,和关于如何脚踏实地地在自己目前的境遇里,做一些促进女性权益的事情。这些看似微小的感悟和行动,恰恰是女性在逼仄的父权环境里,自我滋养、确认和推进行动的最佳案例。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不断浇灌这些幼苗,就能不断拓展外向探索的动力,形成积极的正循环。 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呼兰河传》by 萧红 《额尔古纳河右岸》by 迟子建 《巨流河》by 齐邦媛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by 燕燕 《迈向女性主义的国家理论》by 凯瑟琳.麦金农

    找回人类的母亲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31, 2024


    在父权社会以父系家庭切断母女纽带、隔离女性之前,母女关系本是世上最强大的联盟。母女关系始于带着卵子的母亲的胚胎成型于祖母子宫之时,存在于女性生命的每一个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时刻。母女之间的纽带如海浪,如涟漪,如莲花与莲蓬,它为女性的丰沛情感奠定基础,深深影响她们与自身和其他女性乃至世界的关系。 因为母亲承受着父权社会里无孔不入的压力,她常常无意中给女儿转嫁这些压力。因此父权社会之中的母女关系,多数难以避免不同程度的回避、争夺、嫉妒、辛酸、猜忌、愤怒、误解等痛苦。母女都渴望对方的爱,但她们的情感却无法流通,就像炽热的岩浆与海水相互奔赴,却只能凝结为丑陋僵硬的黑色礁石,堆积越高,彼此阻隔。 如何能重新浇灌出世上最强大的联盟?大狮姊再次作客海马星球,进行了非常抽象的一次对话。正如博主川A1234567的名句——“人类失去母亲,已经太久了”,人类需要找回她们的母亲,而这或许可以从每个女性找回自己流动的情感开始。 本期关键词: 母兽 情感自然流动 脐轮 卵巢与女性三代的“三位一体” 艺术家付晓桐

    海马大会在东京等你!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14, 2024


    姐妹们好, 先来宣布一个你们可能会喜欢的消息:这个夏末,第二次海马大会要在东京召开啦!本期播客节目前半部分是介绍海马大会内容和购票流程,后半部分会回应上一期播客《一人一杀的意义和限度》收到的读者来信。 2024年海马东京听友会主题:想象母系社会——四海女性欢聚,畅谈美好未来 地点:日本东京 时间:2024年8月24日,9:00 – 21:00 官方活动邮箱:seahorseplanet.event@gmail.com 购票步骤: 第一步:申请购票: 请发申请购票信到海马官方活动邮箱seahorseplanet.event@gmail.com,邮件里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必答题: 请写几句话,说明你为什么想要参加海马听友会? 你想要使用微信支付还是paypal支付购票? 选答题: 是否想要做志愿者(志愿者可以免票)? 是否想要参加脱口秀表演? 是否想做其他的才艺表演,或展示你的创作? 你是否有自己创作的女性相关艺术品或手工艺品,想要在大会上售卖? 你对活动还有什么期待和建议? 我们收到邮件并通过你的申请后,将给你发送购票的付款方式; 第二步:付款购票; 票价:30张早鸟票,25欧元(195元),常规票35欧元(273元),慷慨支持票45欧元(351元) 第三步:请将付款凭证发到官方活动邮箱。 我们收到您的付款凭证后,我们核对无误,将会把电子票发到您的邮箱,并同时发送参会协议,您需要在上面签字同意。签字的参会协议到时候需要与门票同时出示才能入场。 第四步:准备行程 收到票之后,请尽快开始准备预定和安排行程细节。 如果您发信后一周内还没有收到回信,请再发一遍,以防我们遗漏。

    “一人一杀”的意义和限度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pr 29, 2024


    上野千鹤子和田房永子《从零开始的女权主义》里,提到日本女权主义者提出的“一人一杀”理念,意思是异性恋关系里的女性,哪怕花一辈子去改变男友/丈夫,让他参与到家务中来,也是婚内女性为自己夺取利益的一种方式。田房乐观地认为,因为“个人的即政治的”,“社会整体不可能突然改变,但是只要女性们努力改变自己家庭里的男性,整体肯定也会慢慢发生改变。” 虽然反婚育的主张,在社交媒体上已造成一定声势并获得不少千禧一代的共鸣,但这个主张和现实之间却还有一定距离。官方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30-34女性未婚比例仅为8.7% (https://file.c-ctrip.com/files/6/yuwa/0R71o120009dwkxcgE938.pdf) 这意味着超过90%的女性依然结了婚,而2022年,中国只有14%的家庭选择不生孩子(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22KS2K05561JHR.html)。这也就是说,当下大部分中国育龄女性,依然被困在婚育之中。 今年以来,一连串的高知女性在婚内被剥削的案例——从陈朗博士悼亡夫时对“女权男”丈夫婚内不做家务的痛苦回顾,到一位在加拿大男性悼念亡妻的募捐网文爆红后,无意暴露出一位优秀的女性远赴加拿大追男宝、被家庭榨干的经历——让全社会看到,即便受到海外高等教育的华人女性,也依然在婚内处于高度失权/被剥削的状态。在女性埋葬才华、潜能乃至生命的婚姻故事里,倾诉、哀愁和大而化之含糊其辞地对“父权社会”的控诉,显得苍白无力。 从这个角度而言,过去两年里,“一人一杀”这个表述,开始被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已婚女性使用,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至少对那些因为现实条件而无法摆脱婚内压榨的女性而言,它是一种行动起来的方向。海马星球邀请了两位在不同程度上践行了“一人一杀”的30+女性Helen和安安,探讨了各自进入婚姻的原因,生育的经验和各自在婚内争取权益的经验,以及“一人一杀”这个理念和实践的作用和限度。 推荐书籍: 《女人的事》by 【美】梅根·斯塔克

    女权主义是航向,你是自己的舵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pr 13, 2024


    本期节目回应了一位年轻听友Z的困惑。作为一个觉醒的女权主义者,她一面了解到女性在男权社会里生存的不公和风险,一面又感觉到自己和男性相处时会忍不住产生好感。她想问:如何跟男性相处才是对的? 这个问题相信困扰着很多年轻的女权主义者,但其实,在复杂的现实世界地形里,绝对的对错是不存在的,如果每个人的日常行为都要有那么细致的规训,那就变成了虚妄的男权宗教。坚持原则和教条主义是两回事,因为害怕出错而不敢自己做出决定,反而会丧失主体性,这不是有机生命体的发展方式。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的方向是去往何处?我们在这个生命的阶段所作的一切,是否依然在向着目的地去?只要内心笃定,方向清晰,你就是自己生命最可靠的舵手。

    糟糕的纳入式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31, 2024


    经过19世纪到20世纪的努力争取甚至是惨烈斗争,人类女性似乎在男权社会里得到了更多的自由,这其中就包括一些性自主权。大部分女性不会再因丧失所谓的“贞洁”而被社会抛弃甚至杀害,她们甚至似乎获得了掌握自己身体和快感的权利。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并非如此,谈论女性性生活里的某些事实,依然是禁忌。在一个看似自由的时代,女性依然不得不面对很多身体和健康威胁,而谈论这些威胁会被认为是“扫兴的”、不体面的。 本期海马星球和医学博士生大魔王一起探讨了女性的自我身体探索、她们快感的生理机制和“性生活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男权社会塑造了 “性生活=异性之间纳入式性行为”这样的僵化错误概念,将生殖行为等同于性行为,这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让女性时刻遭受怀孕和病毒的威胁。 我们还讨论了电影《可怜的东西》里的父权性霸权和恋童癖问题。 当女性充分破除从小被灌输的这些错误观念,重新发掘性的丰富、灵动的可能性,她们或许才能体会更完整的自主性,更完整地体验自由快乐的性愉悦。 节目中提到的一些书籍文章和人名: 《海蒂性学报告》by 雪儿·海特 《三八节有感》by 丁玲 《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录》by 曾志 Julie Bindel(英国) 《女性没有不痛的选择》by 张苹(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Kn7rXpGQl6ku-9MF8vfwA)

    听友互动:女权主义者就得赚大钱吗?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15, 2024


    这一期节目我回应了两位听友的来信。 第一位听友说:“想和您探讨一下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是关于女性主义、金钱与自我价值评估的。”这位听友认为,那种觉得经济独立之后才能人格独立受到尊重的想法,可能也是有毒的。然而她日常听看女权主义的相关内容,总会涉及到经济独立甚至财务自由的话题。她深知赚钱的能力只能代表人的一部分价值,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比如社交场合中,女性朋友时不时提到她男友工资低时、刷到“女性要搞钱”话题,她就会非常焦虑且无法与低工资的自己和解。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为什么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平凡人/女性(不是躺平类型),都有些政治不正确了?“我所认同的女权主义,一定不是偏向于精英主义、绩效主义的,应该是平等爱每一个人的。”“有没有什么书籍纪录片、影视剧、播客有涉及到这个问题吗?” 第二位听友表达了她的两个困惑:不想进入恋爱关系,但却有身体接触的渴望,以及面对女性朋友们比自己更好的家庭条件,在巨大的差异面前羡慕而迷茫,担心担心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从阶级、历史、性别收入差距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国家特征去看待自己面临的个人问题,会让我们更清楚自己感受的正当性。当然,也需要学会善待我们自己的心理知识,以便帮助我们对当下保持专注,消除对未来的不安。 播客中提到的书名: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日]上野千鹤子 《凯列班与女巫》[意]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去他的父权制》[法]玛蒂尔德·拉雷尔著

    保护自己,好好吃饭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Feb 28, 2024


    人们说,食物是妈妈/姥姥/奶奶/爷爷/爸爸的爱。 人们说,食物是乡愁的起点和终点。 每当说起食物,人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联系到这样温馨的画面:一家人围着桌子坐着,大人慈爱地给孩子夹菜,所有人快乐地笑着。 但我们都知道,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 为什么我们说到食物,通常只聊对它的渴望,以及食物的治愈能力,却很少说到它和权力紧密相关? 食物跟政治权力紧密相关,从监狱里的食物分配等级,到一个国家内部和全球食物的分配等级。性别权力等级,也决定了女性平均而言更少获得蛋白质,决定了男性因此平均而言会更为健壮。 在家庭内部,食物也跟权力紧密相关。购买、准备和分配食物,餐桌上无处不在的代际权力较量,也会破坏孩子和食物的关系。 本期海马星球再次请来餐饮业的墨鱼和心理咨询师殊寒,聊了聊食物之中那些不温馨的权力关系,希望通过正视这个关系,帮助孩子们找到办法,去重建自己面对食物的主体性,建立与食物的健康关系。

    跨越世纪的女性回忆:柳红(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Feb 15, 2024


    在上集里,正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的柳红老师,一位备受尊敬的当代中国经济史作者和独立学者,讲述了她的姥姥和妈妈和她童年的坎坷人生经历。 下集里,柳红老师回忆了她从少女时代至今的历程。妈妈在劫难之后重启人生,她和姐姐相互扶助考上大学,她进入了8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时代最重要的机构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目睹和参与了当时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的探索性研究。在这些研究探索里,很多不为大众所知的女性领导者,立下了幕后功劳。 在跟海马星球的对话里,她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年轻时的职业困惑,如何找到力量去应对中年丧子巨大痛苦,以及如何在灰烬里涅槃,找到新的生命意义、深刻体会到历史责任感的历程。

    一起聊聊吵架这回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30, 2024


    大约从五六年前开始,春节前的社交媒体热门话题里就会出现一个小类别,就是年轻人之间互相传授各种怼亲戚指南、吵架指南和跟母父对刚指南之类的技巧。这些技巧看似戏谑,但并不是仅仅为了取乐,而是一代被长幼尊卑秩序压抑的年轻人,受够了长辈们施加的婚育压力和各种不现实预期,咬开“亲情“、”面子“这些透明丝线缠裹,想要破茧而出。在几千年来崇尚群体和家庭甚于尊重个人意志的中国历史上,这样的现象应该是史无前例的。 当然,一直被家庭、教育系统和社会压抑了攻击性的中国女孩子们,总体来说依然处于破茧的初级阶段。她们在父权社会的工作、生活、职场和原生家庭里,难免遭遇轻视、打压、攻击或者边界侵犯。面对这样的时刻,准备好能量和技巧去反击的女孩们,会发现自己深藏的能量和力气,勇气增加、技巧娴熟之后,就会有许多意外惊喜。 本期海马星球请到《天然女宝》播客的两位主播,番茄和Melody,一起来聊聊吵架这回事。我们从为什么要吵架,什么时候需要吵架(什么时候不需要),聊到一些具体的吵架技巧。两位年轻女孩分享了她们在吵架中成长心得。如果需要更多关于过年回家如何吵架的技巧,可以在《天然女宝》播客里找到。

    跨越世纪的女性回忆-柳红(上)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31, 2023


    在数千年的父权社会里,女性丰富、鲜活的历史大部分被忽略了——从国家历史里,也从家族的叙事中,如果她们的成就极为突出,难以忽略,那么也难免被父权叙事者扭曲。更令人难过的是,由于长期在权力和话语体系里被边缘化,女性也不认为自己的故事是值得讲述的。因为这样的原因,很多年轻女性对自己的长辈女性的命运和经历,也缺乏了解。 为了给这巨大的空白增添一小片拼图,本期海马星球请到了正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的柳红老师,一位备受尊敬的当代中国经济史作者和独立学者,来讲述她的姥姥、妈妈和她自己的人生经历。 柳红老师的讲述分成两部分,在上集里,她讲述了自己如何因为妈妈纠缠一生的疑问“我妈妈到底姓什么”,而挖掘出她早逝的姥姥悲伤的故事;她的妈妈作为热忱参与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代年轻女性,经历了怎么样的起起伏伏;而年幼的柳红和姐姐妹妹,在艰难的童年和少女时期,如何相互扶助,最终彼此成就。在大半个世纪里,三代女性之间深沉的爱,是她们坚韧的力量的来源。

    如何在权力游戏中不内耗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31, 2023


    权力的较量无处不在,从家庭到职场,从商业到政治。但大多数女性从小到大得到的规训是让出权力,一个“好女孩”和“好女人”的特征,就是放弃和抹去自我,服从于他人的权力,服务于他人。 随着女性权利意识的普及,“不内耗”这个词逐渐在过去两年里也在年轻女性之中流行起来,成为很多女性渴望达到的状态。这是她们渴望抛掉身上沉重的道德枷锁,改变被培养出来的情感服务习惯,消除过多的自我谴责,发展出洒脱、酷、强大的性格。 本期海马星球邀请大狮姊一起,谈了谈她在过去两年多里如何从一个知识分子转变为领导者的艰难过程。在学会驾驭权力的过程中,女性有哪些常见的需要改变的心态和视角,哪些内在的痛苦和挑战,为什么容易被黑暗人格所诱惑,最后,她可以如何调整视角、重新整合自己。 Photo:  Allan Mas, Moose Photos Music: Cut Throat by Vincent Augustus, Free Music Archive, CC BY

    free music archive vincent augustus
    关于男性暴力,女性还需要知道的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Nov 30, 2023


    阿拉伯诗人Farida D写道:“我不怕夜晚/女性被告知,不要深夜出门/因为那时候会犯罪/我不怕/这不是真的/问题是男人/而不是时辰“。 11月25日是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暴力日。联合国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是20年来男性谋杀女性(针对女性的性别所进行的谋杀 femicide)最多的一年:每天243个女性被男性杀害,凶手一半以上是她们的男性伴侣或男性亲人。人类社会的恶性暴力,90%以上来自男性。虽然不同的统计数据结论各异,但我们很难相信有任何女性一生之中没有遭遇过任何男性暴力。 在一个越来越动荡莫测和经济下行的世界里,男性暴力的增长是难以避免的。而没有任何国家能杜绝针对女性的暴力,尤其是在私人空间里。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在理想社会实现之前,女性就只能靠其他男性来保护自己?男性是否真的具有绝对力量优势,以至于女性一旦被袭击就只能无助地坐以待毙?当然不是。本期海马星球和医学生Mia一起,分析了父权社会为何有意培养女性对所谓“男性绝对力量“的畏惧,以及女性如何通过科学知识来破除迷信、通过改变意识和行动来培养自信,最终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也一起守望相助。 本期关键知识点: 暗夜相遇原则 《男人有多费钱 Wie Männer Kosten》by Boris von Heesen Kieran Reid 2022 哈佛医学院,综述,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对抗组训练的影响 “The non-modifiable factors age, gender, and genetics influence resistance exercise” 耐力训练 vs. 抗阻训练 肌力评估:mri扫描中大腿肌肉的横截面积。 随着抗阻训练增加肌肉质量(DeLorme,1945 年;Phillips,2014 年),所有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都能终身保持骨骼肌的高度可塑性。 抗阻训练可为两性提供强有力的合成代谢刺激,部分由急性和慢性激素变化介导,包括睾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生长激素(GH)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 男性在大量运动后血清睾酮水平会急剧升高。女性在运动后血清睾酮水平虽然发生改变,但她体内的GH 和 IGF-1 的结合会女性起到睾酮补偿作用,也就是说,通过有计划的抗阻训练,女性大腿肌肉的横截面积会明显增长,而且女性的肌肉量跟体重成明显的相关性。 女性和男性在肌肉质量和力量方面表现出相似的变化。 人体共通的身体弱点,以及男性独有的身体弱点。 什么是“三蛋大法”。 陈鹤皋 疯狗拳 女性如何发掘自己的力量,如何增强胆量、反应速度和力量:从游戏开始了解自己的力量,训练自己习惯于身体撞击并作出反射性回击,随时做好思想准备,什么时候开始训练都不晚。 插画:Timoclea Killing Her Rapist, by Elisabetta Sirani, 1659

    爱不应该是掺满玻璃渣的米饭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Oct 31, 2023


    所有的父权社会传统里,爱都是一个被污染的词。因为父权社会的统治有严格的等级,要求被统治者——也就是女性和孩子——全心全意的臣服和奉献,所以父权文化会将统治者的自私、暴力、冷漠的行为,也统统冠以“爱”的名义,对被统治者进行头脑和情感操纵。而这种统治关系,持续污染着每一个没有反省的父权家庭,并通过这些家庭代代延续。孩子们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无法清晰辨认自己的感受,往往产生难以言明的终身心理创伤,而女孩子们因为从家庭到社会的性别歧视,其创伤更为深重。 一位实习中的心理咨询师殊寒,将这样的父母之爱比喻为“一碗掺满了玻璃渣的米饭”。它虽然提供了孩子成长需要的部分营养,但也将孩子们伤得血肉模糊。本期海马星球和殊寒一起探讨了何为自然健康的爱,一个被创的孩子长大后如何給自己提供这样的爱,以及如何利用“镜像原理”来处理代际关系——假如饭碗里还真的有米饭、而不只是一碗玻璃渣的话。 配图:李雯+Open Art AI 本期节目提到的一些关键词和作品: 母亲为什么有时候会被迫为父做伥 《给一个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奥里亚娜·法拉奇 《爱的艺术》艾里希·弗洛姆 日剧《重启人生》 真诚持久的友谊也是亲密关系 母女关系奠定了女儿跟女性关系的基础 情绪的自我觉察 积极关注 性别不平等导致大脑结构变化Gender inequality linked to brain structure: https://www.psych.ox.ac.uk/news/gender-inequality-linked-to-brain-structure 用“镜像原则”处理跟母父的关系

    女权精神三部曲III:自豪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29, 2023


    对大多数女性而言,自豪是很难获得的一种情感,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女性这个群体的自豪,都是一个男权社会长大的女性从小被剥夺打压的东西。 但对自己和女性群体的自豪,对女性的健康成长、对她们联合起来集体争夺权益,又非常关键。有了自豪感,她们就不会再被困在一种历史性的自卑和无力感之中,就能开启值得一过的人生航程。 男权从公共空间、基层管理到社会制度,限制女性参与决策和制度性建设,在职场限制女性的升迁,在历史书写中女冠男戴(男性掠夺女性成就)、男锅女顶(将男性的错误和罪行怪罪到女性身上),在家庭生活中以物理和精神的暴力,打压女性自豪。女性被教育去为丈夫和儿子自豪,为自己的外貌和年轻自豪,却不敢为自己和女性群体的智力、体力、勇气和争夺自身权益的决心而自豪。 海马星球的嘉宾九月,跟我们一起分享如何看穿男权社会对女性性别自豪感的系统性剥夺,如何重获女性的性别自豪,如何去摆脱女性之间的雌竞,摆脱对彼此的敌意,重建我们牢固的天赋联盟。 节目中提到的关键词和作品: 《如何抑止女性写作》by 乔安娜.拉斯 皇冠综合征,冒充者综合征 《我在西伯利亚的一年》by 波兰人类学家玛丽亚.察布利兹卡(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同学) 首位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女性得主凯瑟琳.毕格罗 北京千千律师事务所在2021年“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发布的家庭暴力报告:https://www.sohu.com/a/503440950_114988 《我国农村集体父权制的成因与运作》by 李慧英 《经济学人Economist》杂志的“2021年玻璃天花板评估”: https://www.economist.com/graphic-detail/glass-ceiling-index 启发了弗洛伊德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女性的诸多发明和科学发现部分列举:计算机程序、光导纤维、汽车挡风玻璃雨刷、洗碗机、无线网、大富豪游戏、宇宙空间站电池、激光消除白内障手术仪、纳米粒子导药、心理治疗谈话疗法、家庭安保系统、防弹纤维、杆细胞分离、DNA、HIV艾滋病毒检测和分子刀、DNA双螺旋结构、放射性研究的开创和放射性理论、流动性X光机、啤酒等等 西班牙和法国的远古洞穴绘画多由女性所画: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adventure/article/131008-women-handprints-oldest-neolithic-cave-art “The Better Half: The Superiority of Female Genes 更好的另一半:女性的基因优势” by Sharon Moalem 为什么保险公司要对男性客户收取更高的费用? 接受女性外科医生手术的病人,比接受男性外科医生手术的病人有更低的术后并发症率:https://www.theguardian.com/society/2023/aug/30/female-surgeons-patient-outcomes-better-studies 女性基金管理人比男性基进管理人收益更高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women-outperform-men-portfolio-investment-management-2022-bear-market-191152144.html 瑞银的《投资者观察报告》发现中国女性更愿意参与家庭财务决策权:https://mp.weixin.qq.com/s/9wIk95-4uuCiPmYf5tcC-w 本期图片credit:Image by storyset on Freepik

    女权精神三部曲II:快乐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1, 2023


    在父权社会里,失去快乐的能力是很容易的事情,而女性尤其如此。从尚未出生开始,她们就被整个社会的预期笼罩,朝着服务奉献者而不是自我成就者的角色去塑造,这就意味着当她们长大,她们快乐的能力就大部分丧失了——丧失自我的人,是没有旺盛的快乐可言的。 但快乐却是驱动人类行动的关键燃料,对顶着日常父权压力争取自我解放的女性而言,重拾被摧毁的快乐的能力,快乐就更为重要。 本期海马星球与纽约女权脱口秀组织者/演员Susan一起,讨论了一些寻找快乐的方法:重塑价值观,创立纯女空间,建立女性之间深切的联结,尝试仅仅为快乐、而不为其他目去做一件事情,追求日常生活的每一点解放,减少有毒的关系等等。 本期节目末尾并附上博主川A1234567写的一篇对电影《芭比》的影评,献给每一位母亲和年轻的女孩们。 本期封面和图片设计:Susan+Midjourney 节目中的一些关键词: Deepa Narayan的TED讲座 《快乐上等》by 上野千鹤子和汤山玲子 电影《芭比》 英文播客: WeCanDoHardThings with Glennon Doyle

    是“恋爱脑”,还是客体化?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1, 2023


    电影《消失的她》的强力推广,再度让“警惕恋爱脑”变成对女性的流行警告。但所谓的”恋爱脑”为什么普遍属于女性?它难道是一个女性的智商或者品德问题?当然不是。女权博主川A1234567提出,这是因为整个男权社会将女性客体化造成的结果。 本期海马星球邀请川A1234567来讨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里的客体化过程。对女性的客体化,始于女性降生之前,直到她人生末年,从对女婴的相对忽视和规训,到灌输被动女性角色的童话,从产值7倍于好莱坞的全球色情产业,到大众文学电影的“恐怖谷”女性形象,从客体化女性的职业,到职业中将女性视为男性的临时替补……无孔不入的客体化,造就了女性所谓的恋爱脑,即女性在情感和人生规划中,被家庭和全社会推向寻找男性的关爱和庇护,从异性恋家庭里寻找唯一的认可和价值实现。然而等待她们的,却是一个被殖民和被奴化的人生。 男权社会的客体化程序如此精密而无处不在,很多女性都可能不自觉地配合这种客体化过程,无论她多么强壮、富有和美丽。而破除这个程序的唯一办法,就是首先看到它的存在,然后开启自我意识和自我解放。 一些提词: “恐怖谷效应” 安德莉亚·德沃金Andrea Dworkin:《Hating Woman仇恨女性》《Pornography: Men Possessing Women色情业:男性占有女性》 朱莉·宾德 Julie Bindel: 《Feminism for Women 只为女性的女权主义》 一些男权洗脑童话:白雪公主、小美人鱼 一些扭曲和遮蔽真相的词:恋爱脑、渣男、PUA 扎克伯格为什么创立Facebook 王尔德《格雷的肖像》 韩国N号房和中国的偷拍产业 疫情后从叙事里消失的女性医护志愿者 电影《消失的她》 美剧《美国诸神》

    女权精神三部曲I:愤怒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n 30, 2023


    在女性自我解放的道路上,愤怒是她最初的、不可或缺的动力。 亲爱的安吉维拉的作者阿迪契曾说过:“我不信任任何不愤怒的女权主义者。”没有愤怒,女性就不会有解放的动力;而一旦接纳自己的愤怒,女性就不仅能改变自身命运,并且能改变历史,为人类社会带来自由、平等和理性的秩序。这就是为什么,试图维护男性特权的父权心理学、父权伦理和父权文学艺术,一直在不遗余力地试图打压、阉割和污名化女性的愤怒。 本期海马星球和嘉宾Nico一起,从个人经验谈起,回溯全球历代女性的愤怒带来的成果,为女性的愤怒正名,并探讨如何好好运用愤怒来维护自身利益,供给自我解放的持续动力。 Shownotes by Shaofen: 00:00:38 开启新篇章—女权精神三部曲第一部,为什么愤怒是女权主义者的最基本驱动力 00:02:56 相似又不同的我们 — Nico和李雯童年的个人愤怒经历,家庭环境如何影响我们的愤怒表达,愤怒又如何被压抑被惩罚 00:09:40 男性是否在DNA里有打压女性愤怒的编码?— 从《好不愤怒》出发,讨论男性及男权社会为什么急于否定打压女性的愤怒 00:14:12 源源不断的愤怒 — 从90年代到现在,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女性如何被当作性征服对象来对待,她们遭遇的不公 00:27:00 你是疯女人吗?— 我们身边被忽略的疯女人,“疯女人”形象被男权社会创造出来,离间愤怒女性联盟的策略 00:38:20 你不要愤怒,你不能愤怒,你怎么敢愤怒?— 那些只压抑女性的愤怒的故事,那些舔男厌女的双标话语。 00:50:35 不要糊弄自己 — 我们要什么样的愤怒?不需要审查的愤怒,为自己的愤怒,当下的愤怒。对积极维护男权的女性,我们可以有愤怒吗? 01:07:36 愤怒的力量 — 从唐群英、法国大革命、美国马萨诸塞州奴隶制废除、美国工人运动、利比亚内战抗役运动等看女性的愤怒带来的社会变革和个人的解放。 01:17:13 表达愤怒的方式可以很多样 – 或攻击,或轻蔑,或冷漠,或嘲讽,总有一款适合你。停止内耗自己,发现发疯的快乐。 本期提到的部分书籍和作者: 《好不愤怒》by 丽贝卡·特雷斯特(Rebecca Traister) Women and Madness by Phyllis Chesler 激进女权主义学者Andrea Dworkin Citizens: A Chronicl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by Simon Shama

    海马星球五周年庆聚会回顾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31, 2023


    2023年5月20日,海马星球在柏林举办了一场五周年庆祝活动。 2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姐妹参加了这场盛会,这场聚会的历史意义是巨大的。虽然中国女性在各方面似乎都拥有了从前世代的女性没有的权利,但有意识为之的大型纯女性活动却依然极为稀少。海马星球的纯女聚会,旨在树立一个先例。 这场活动没有造星和追星,没有权威和中心,每个与会者都是它的平等组成部分。现场的美好感受,很难用言语描述。本期节目整理了当晚晚会的部分音频,希望大家能也被这个快乐有爱的氛围所感染。 爱女之女当相聚,因为当她们相聚,她们会发现,这是世界本来应该有的样子。一切犹豫、恐惧和猜想,都会消散,我们的爱会凝聚成绵延不绝的森林。

    圣杯与剑III:如何找到众女之神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1, 2023


    在《圣杯与剑三部曲》的前两部,我们回顾了所谓的史前时代的母系社会被湮没、遮蔽和扭曲的历史,并简单讨论了男权社会如何用暴力和文化/法律/政治/思想史等领域的男权编码,巩固延续了男性对女性的统治。 在最后一部里,我们对未来的母系社会做了一些构想,并且对到达这个未来,讨论了一些构建母系社会的日常行动:从个人的婚育决定,到职业联盟的思维,从对男性继承权的颠覆,到塑造女神文化符号。这些看似微小的行为,其实可以有效逐步瓦解男权社会几千年的编码。 本期节目提到的一些作品和社交媒体账号: 电视剧:《美国诸神》 书籍:《博尔赫斯选集》里提到的波斯神话“众鸟之王” 播客:Female Political Strategy、三姑六婆 小红书:她历、病鹤

    女性创业的挑战和优势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31, 2023


    2015年,正在美国读书的Pocket Sun震惊地发现,只有2.2%的创业风险投资,投给了女性创始人的项目。她决定自己动手,改变这个不公的现状。她和另一位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成立了SoGal风险投资基金,主投女性创业项目,以及其他相对边缘的社会群体的创业项目。如今她们所投的项目里,已经出现了独角兽,而Pocket在这个过程里,也更加深了对整个不公正的框架的丰富细微的认知。 海马星球请Pocket讲述了她作为一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如何在美国创立投资基金,如何治愈了自己跟金钱的关系,女性在创业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女性创业具备哪些独特的优势。

    圣杯与剑三部曲II:男权社会的密码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1, 2023


    上期节目里,我们概括了《圣杯与剑》里描述的以克里特文明为代表的母系文明,并补充了世界各地母系文明留存的一些证据。这一期我们接着引用理安.艾斯勒书中接下来的部分,即克里特文明是如何衰落并被以暴力为基础的父权文明(或称男权文明)逐渐吞噬的。 我们详细解读了男权文明壮大繁衍的密码。作为一种延续千年的文明,它就像细胞一样复制自身,所使用的密码包括专注于杀伤性武器、以大规模屠杀为系统性的目标、对个体的多样化暴力控制、污名化母系传统、精细的男权文化规训、反复洗脑等等。从古希腊到中国商周,男权文明都采用了惊人相似的密码。 我们也谈到了以雅典娜为代表的男权女神对母系文明的背叛,以及秉承母系之光的女性之间,坚不可摧的友谊——包括我们在组织海马星球五周年庆典过程中,极为动人的深切感受。 节目中提及的主要书名: 理安.艾斯勒《圣杯与剑》 张戎《慈禧:开始现代中国的皇太后》 瓦莱丽.索拉纳斯《人渣宣言》

    圣杯与剑三部曲 I:女性曾经统治的世界,是我们失去的乐园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31, 2023


    生活在一个被男性统治的世界上,每个人因为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知识教育和社会教育,会习惯地把男性统治世界当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很多人看见女性获得权力,就会担忧、不适应、反感,过度挑剔她的工作、忽略和埋没她的贡献。 但越来越多的近代历史学家发现,即便在父系社会的历史上,少数女性统治者治国的时期,治下社会往往更和平、富裕、文化繁荣,人民更安居乐业。然而这些女性统治者,在后世却几乎一定会遭到污名化。 《圣杯与剑》的作者理安.艾斯勒告诉我们,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权力的掠夺、镇压,始于公元前3000多年前。在那之前,在世界很多地区都曾存在过由女性统治的母系社会,她称之为“合作伙伴型社会”。在这里,建筑业、城市规划、艺术、农业、冶金业等都高度发达,并至少延续了7000多年的和平,直到父权蛮族军队入侵,建立了基于暴力的高度强调等级制的父权社会,也就是“统治关系的社会”。人类从此进入几千年的战争循环。 我们今天熟知的“历史“,很多都是父权社会精心编织的谎言。通过这样自我循证的思维训练和情感反应,父权社会以此巩固了男性统治的地位。 海马星球本期跟Mia“小鸟儿”一起讨论了《圣杯与剑》的前三章内容,介绍女性治下母系社会的乐园,以及父权社会暴力、涸泽而渔的“屎循环”历史是如何发端的。

    告别2022,创造自由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31, 2022


    跌宕激烈的2022年,以中国猝不及防、毫无准备的全面放开结束。经过三年的禁锢,很多人心理上已经有了创伤,海啸般随之到来的疫情和医疗系统的崩溃,又增加了很多人的痛苦、孤独、不安和抑郁。面对这样惩罚般的自由,每个女性都有自己不可避免的战斗。而她们的勇气,既来自于女性坚韧的原生力量,也来自于彼此之间的理解和联结。 2022年末,海马星球请来《自由人Libero》播客的主播之一、由物文化内容官马一萌,谈论她如何与女性同事们一起彼此扶助、度过新冠感染期的艰难时刻,以及从女性主义出发的事业,给她带来的启发和意义。 在此期节目里,海马星球也为5年的尝试做了一个小总结。2023年,它将专注于更深入的思想探讨,并与大家一起构想母系的未来。 更正:本期此前的版本里有一个因为误解导致的口误。Michelle的童年经历是被性侵,而不是被强暴。更新的版本里删去了这个口误,特此更正。

    在经济下行时代,跟女孩们聊聊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Nov 25, 2022


    中国社会正在下行,冲向悬崖。这个冬天,很多保持迟钝、逃避现实的人,都已经开始感到了不对劲。 但其实经济下行已经开始了几年时间,最先感觉到不对劲的,是中小城市里那些从事服务产业的小业主们。海马星球请来了一位中小城市的餐馆创业者,请她讲了一下她过去几年的亲身体验,以及劳工市场中年轻女性的境遇。 因为一个下行社会里,女性面临的危险和困境会更严酷,而且正在加速到来。我们感受到极端的紧迫,希望听众之中的年轻女性,保持清醒和对自己的责任感,把握自己的命运,千万不要进入婚育,灵活低调地一起迎接未来的挑战。 剪完这期播客的这天,恰逢乌鲁木齐高楼大火悲剧,引发了全国的愤怒。在过去的年份里,我们已经经历了很多这样的时刻,但它总是平息下去,被社会中的沮丧、麻木、遗忘、苟且所替代。也许这次也会一样,但也许,新的变化会降临。不管怎样,女性有更多的生存优势,聆听我们内在的力量,就会一起度过难关。

    我为什么要修仙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Oct 11, 2022


    在过去一年里,这个世界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化,越来越恶劣的生态和社会环境,把每个人裹挟其中,让人想起佛教所说的“末法时代”。大时代的压力在人内心搅起乌云和恶浪,女权主义的话语场里也难免产生了共振,带来不少焦虑、徘徊、停滞、分裂或者貌似进步的固步自封。 本期海马星球再次请来了在美国做社会学的女权主义者大狮仔,散漫地谈了一些她佛教修行(戏称“修仙”)的感悟和发现,比如汉译佛经里因为厌女而扭曲原典的地方,何为“本心”,善意如何与捍卫自我的边界共存,等等。 这并不是一场旨在推广佛教信仰的对话,也并不提供任何行为指导。它的目的在于拓展思维的丰富可能性,让我们能从环境的逼仄带来的狭窄思维里暂时停顿、抽身、休憩,点燃内在明亮的光继续前行。

    够了,都来关注女性吧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31, 2022


    《看不见的女性》是英国女权主义活动家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的一本著作,最近出了中文版。这本书会让每个有自尊的女性读了之后,对整个世界火冒三丈,因为它用丰富的数据、广泛透彻的观察和建设性的视角,描述了全球不同国家文化里,男性依然被当作是人类的代表,而女性被当作是例外、不完整、边缘的人类的糟糕现状。 这种极度厌女带来的数据上的性别鸿沟,导致女性如何在科技、政治、经济、医药、社会、建筑设计等等方面被隐藏、漠视了,而这种忽视不仅造成她们失去很多潜能发展机会,得不到承认,还直接威胁到她们每日的生存安全,比如声控汽车很难认清女司机的语音,比如对暴露在化学品里人体危害的研究,完全不考虑女性的身体特质。 海马星球跟本书的中文版责任编辑、新经典出版社的欧阳钰芳聊了聊这本书的内容,关于它的一些争议,以及这本书给钰芳的人生带来的变化。 我们也发散讨论了女权主义者如何继续寻求具体、细化的议题上的共识。毕竟,在女权主义运动这个巨大的社会工程里,我们需要更多的女性,参与到构建女权社会的每个细节里来。够了,围绕男人打转千年的人类历史该结束了,女性联手夺取台前位置、尊严和利益的时代该到来了,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此做很多事情。 一些关键词和链接: 李银河《性学研究》及对它的批评 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 《始于极限》 哈佛大学的性别偏见测试:https://implicit.harvard.edu/implicit/takeatest.html 安托万·德·圣修伯里《小王子》 理安·艾斯勒《圣杯与剑》以及母权不是颠倒的父权 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 马克斯·普朗克:“一个新科学知识普及开来,靠的不是说服那些反对它的人,而是靠反对者慢慢死去,而新一代在新知识之中成长,对其产生信任。”

    在女权的不同光谱区间上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5, 2022


    中文女权舆论场在过去几年里生机蓬勃,产生了很多不同的阵营,有共同的推进,也产生了一些冲突。有时候,激烈的冲突会吓退一些人,甚至似乎导致了势不两立的鸿沟。 但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夏天,海马星球跟别任性在柏林聊了聊这个话题。 “女本位”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实政治实践和学术思考之间有什么关系?思想观念的市场为什么注定是混乱和多样的?我们为什么应该在现实之中既坚持自己认定的原则,又保持开放的态度? 最终,女权主义是要把女性还原为丰富、立体、自主的人。希望这场谈话做出了这样的演示。

    Claim seahorseplanet.net

    In order to claim this podcast we'll send an email to with a verification link. Simply click the link and you will be able to edit tags, request a refresh, and other features to take control of your podcast page!

    Claim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