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Follow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Share on
Copy link to clipboard

教養不只一種形式,誰不是有時母親,有時自己, 透過對自己和對孩子的理解,更能撐出心裡空間~ 同是雙寶媽的諮商心理師VS正向教養講師,和你一起輕鬆聊天, 了解孩子心理發展歷程、應用正向教養觀點於日常的生活應用。 活的又真又活的我們,期待透過對話,成為自己喜歡樣子的教養風格, 即便日常有時很骨感,但純真有愛如我們,依然想為家為愛做點傻事! 不定期更新內容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https://www.facebook.com/redbean117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https://www


    • Sep 23, 2022 LATEST EPISODE
    • weekly NEW EPISODES
    • 24m AVG DURATION
    • 80 EPISODES


    Search for episodes from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with a specific topic:

    Latest episodes from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923崩潰寶典#81 聊聊家庭外的助人行業,關於學校x司法x家庭教育x輔導,這集滿滿的輔導啊!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23, 2022 24:03


    這一集,滿滿的諮商輔導工作啊!凱婷善於發問的好奇語句,開啟之盈生活的大觀園~ 家庭x親職教育x一二三級輔導x社會最後的防護網(司法) 是如何串起整個社會防護網呢?謝謝凱婷好奇的發問, 讓我也嘗試從幼兒園階段的親職教育-學校學習輔導-社會防護網的概念, 穿針引線,從司法矯治的觀點回頭看孩子充滿「挫折」和「比較」的學習歷程, 最後回歸到父母是怎麼在階段性任務中因為挫折、不被支持、動輒得咎 而逐漸「失守」 當家庭的往失守,司法的網就只是在抓漏。 當學校的挫折蔓延,司法只是來滅火, 想給孩子矯正性的觀念,你我都不是局外人。 既然是圈內人,就一起來聽這集吧! 如果這集不夠聽,歡迎學校邀約親職講座, 讓我們親臨現場,拋除評價的眼光、 滿滿地幫你的血補好補滿啊! TIP81 1.在司法矯治網中,如何協助法務人員回春,貼近第一線青少年。 2.在學校輔導工作中,俯拾皆是的鼓勵和肯定,可以做好一級輔導。 3.在學校諮商中,如何接住二三級孩子生命中的破洞。 4.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增強父母信任自己教養的親職力。 助人工作上的我和凱婷,希望在這一集中,帶給你滿滿的現下教育觀點喔

    0916崩潰寶典#80 家家都可以做到的『簡易版』幼兒親善環境設置,home environment for kids~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16, 2022 24:45


    不必花大錢,就能有的安全幼兒親善環境,這一集,我們來聽聽凱婷怎麼說~ 三歲以下的孩子,急需大人時刻不離身的保護VS安全的環境。 物廉價美的育兒親善環境,將大大減少「不要,不行、不可以」的禁止句 這一集中,你也會看見提供孩子父母的限制,並不會造成孩子的傷害, 而是逐漸協助孩子從離現實遙遠的神性世界,逐漸接軌道生活適應! 兩三歲的孩子,依然可以透過「良性&多次的溝通」長出生活的能力喔 TIP80本集重點: 【本集錄製時,凱婷家小孩在背景中玩耍的聲音,還請多包涵。】 1. 凱婷從腦中資料庫提取從前的經驗,小小分享自己本身在家裡超級簡易佈置的「安全育兒」環境。 2. 因純為個人經驗分享,所以端看個人需求參考,也許也能讓聽眾激發出更好更安全的佈置想法。 3. 在本集僅提到居家環境的部分,凱婷內容中提及的物品都是實用且物美價廉的,除此之外,幼兒階段的育兒時期,買最貴的是汽車安全座椅!離題呼籲:拜託!這個錢絕對不能省!而且買了就「一定要坐且綁好綁緊綁安全」。 4. 除了佈置育兒親善的環境、購買安全育兒的用品之外,在內容中一再強調: 這些都只是「輔助」,父母(照顧幼兒時)依然要隨時陪在身旁,緊盯幼童,這是絕對必要且根本的。 5. 其實照顧幼兒這件事情本身就不可能真的完全放鬆放空,往往孩子最容易發生意外的時刻經常是父母疏忽的時候,這一點父母本身就得有所覺悟。 6. 對於2~3歲的孩子而言,他們是無法判斷危機的。 7. 禁止句、否定句,可以用,但是要再明確的告知孩子「可以做什麼、怎麼做」,讓孩子能夠接收直接且正確的指令。

    0902崩潰寶典#79開學焦慮會因熟悉而緩解,退一步觀察孩子的亮點,和孩子一起享受成長的變化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2, 2022 22:52


    ▶️這兩週,孩子們幾乎都是主動跟我們說掰掰,就進去上學了! 我們從來不幫孩子溯及既往,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今天他進去了、明天他成長了,後天他願意說掰掰了,大後天他願意給老師噴噴手、看嘴巴了,恩,進步了!孩子的生命在前進,而大人的思維也正滾動地前進!儘管欣賞他們地亮點,跟著他們前行就好! ▶️那天滿兩歲半的Alber說『媽咪,我今天不想上學!』我說『為什麼呢?』 他說 『我覺得上學很不容易耶!那裡很像親子館,有同學、有玩具,但沒有爸爸媽媽,我難過…』 孩子的每個表達都有他的心理歷程在跑,尤其鼓勵孩子用口語說明白了,安撫也較無痛接上了 我抱抱他說『媽咪在工作也好想你,我的心情和你,是一樣的呢~~你願意給我勇氣嗎?』 他說『可以~~』『媽咪你也帶海獺去,就可以了!』 我說『媽咪希望海獺陪你,不然,我帶海獺媽媽去好了,一人一隻, 我們想對方的時候就抱抱海獺、期待一起下課、一起吃東西!好不好啊?』 他說『那我要第一時間就衝回去…』這兩週,他開始可以在校門口噴噴手、看嘴巴,戴口罩。 然後守住他的鞋子,以便下課用最迅速的方式跑回家! ▶️孩子的心思很純粹,愛是最多的!這個時期的我們相愛的滋味,一輩子回想都回甘! ▶️當問題行為來找碴時,記得退一步觀察,被情緒淹沒的彼此,也觀察自己的內心變化, 因為當情緒來找碴時,雙方都困在隧道出不來,記得,允許自己退一步、才能看見孩子亮點! ▶️我們都是這麼用心的父母,也別忘了,看見自己『願意、持續、耐心付出』的亮點唷! TIP79本集重點: 1. 幼兒園開學第四週了!(錄製這集時仍在開學第三週) 除了Albert的進步,這集我們來聊聊Emma這次就學的進步。 2. 老師指派任務給孩子、請孩子協助做事,對孩子而言真的是極大的榮譽! 3. 這次回顧Emma就學的狀況,也是差不多在2週左右適應了學校班級,所以孩子的適應期真的可以估抓2週到一個月的時程,給家長心理預備。 4. 孩子做的任何行為,都是有它的密碼,行為不等於都是「問題行為」,但都是有它的原因與渴望或是敏感期的召喚。我們可以從行為介入,嘗試來了解孩子的內心狀況。 5.之盈分享去上AMI3-6歲的國際課程,針對孩子的行為觀察,發覺敏感期的奧妙,當我們跟著孩子的敏感期召喚,設置合適的環境,將協助孩子安心發展。 6.當孩子反覆地出現不同類型的行為時,可能是他內心的秩序被打亂、或是當他正處於對某事物的敏感期時,家長該如何增進或是阻斷呢?

    0826崩潰寶典 #78 開學五四三: 幼兒開學焦慮有妙招(上)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26, 2022 30:07


    這一集,我們來聊~~ 下週公幼也正要迎向開學啦!就讓我們來個妙招大搜查,開學免驚! 直接進入重點!TIP78 本集重點: 【本集前段因為設備臨時有狀況,所以音質有些斷續lag,請多包涵~~】 1. 上週Albert還在當逃學威龍,隔天就有大轉變大躍進!我們來聽聽孩子每週改變的亮點。 2. 之盈總是有創意的用許多方法引導孩子,讓孩子無痛且心甘情願的調整自我的行為,我們來聽聽有趣的故事。 3. 孩子適應新環境的需要的時程似乎差不多約為2週到1個月,這段期間一定會感到辛苦,持續陪伴孩子,孩子終將能適應並成長。 4. 光是父母堅定(不是痛斥),就能讓孩子在穩定的環境中得到安定的滋養成長。 5. 一般穩定成長的家庭中,父母也會時而罵罵孩子、時而兇兇孩子、時而秀秀孩子,父母很多時候也是在這樣起起伏伏之中立定跟孩子的關係。 6. 本集我們又很跳tone的從孩子適應學校的狀況,聊到孩子每一個時期大腦認知及心智的發展,讓我們也來聽聽一些皮亞傑理論。 7. 不隨意破壞、打斷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尊重孩子的想像故事、陪伴並聆聽,以泛齡的狀態來說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0819崩潰寶典#77 開學二三事: ALBER逃學威龍適應記(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19, 2022 28:48


    來呦,幼兒園的適應法寶全都上!這一集,我們來聊~~ 孩子是每一週為單位進化,每一天的鋪墊,其實都沒有白費! 父母有時候像實驗家,觀察孩子週週進化史,體認生命進化的美好~~ 這個禮拜太忙,剛抽空跟凱婷匆匆錄完PODCAST 第二天,兩個孩子就自己走進去上學~(感動 是不是要出運了~) ▼ 父母的願望都很小,法寶要自找,我突然覺得改天要來錄一集 『獸的上學法寶選擇輪』才有辦法一吐為協助孩子適應,父母背後心亂如麻的辛酸血淚史哪~從適應議題也可以看見『孩子安頓自己的能力』以及協助幼兒園老師接手時『迅速掌握和理解孩子的捷徑』Alber是任務導向的孩子,這週要進幼兒園前,嘗試給他一點任務例1:「你想去姐姐的學校看看嗎?」(不要不要步要→恩,好吧~然後走進去) 例2:「你可以去學校看看家裡沒有的書」(不要不要步要→恩,好吧!走進去) 例3:「你可以幫我把尿布濕紙巾拿給oo老師嗎?」(不要不要步要→喔!好喔) 例4:「你可以認得一個同學的名字,回來跟媽媽分享嗎?」(不要不要→恩,好) 這些經驗,都是在某些孩子身上可能可以移植,但沒有人教我的~~ 希望我們所有做過的try and error,都將成為你選擇輪中的可能選項之一。 如果哪像有中,剛好也能幫助到你的孩子學校適應,那就太棒了! 另外, 孩子越小,越可以從外在的冷靜空間,進化到內在的冷靜空間, 每一天Emma說他在學校很想我,但現在他開始可以有「不想我時光」 當他跟我分享那些「不想我時光」時,我怎麼做?我們就許願在下一集囉! 本集重點: 1. 之盈漸漸回到職場,一邊忙碌職場工作、一邊陪伴孩子剛入學的所有適應,心境相比之前大有不同,蠟燭兩頭燒的壓力與焦慮之下該如何調適呢? 2. Alber本週繼續上演「逃學」橋段,之盈與學校老師是如何合作協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的呢? 3. 運用家人與學校老師的照片、以及在學校上課的照片與作息表,讓家裡與學校互相延伸情境,協助孩子更加熟悉學校環境。 4. 如果本身屬於比較容易焦慮的特質,可以怎麼與身旁的家人分工合作?可以如何安頓自己的心? 5. 看懂每個孩子適應的方式並持續陪伴,不急著立即解決孩子的分離焦慮,看到每一刻的進步且給予鼓勵,孩子每天都在成長。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812崩潰寶典#76 開學二三事: ALBER逃學威龍適應記(上)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12, 2022 23:22


    每個孩子的適應狀況很不同,孩子在校園的初體驗中, 已經逐步從自我到他我的觀察,到融入社會,接著才會出現社會情懷產生, 下個階段就是透過社會回饋逐漸建構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交叉比對自己對自我的看法! 所以每個階段都是新的,當我開始打電話給家長為孩子做開學準備時, 我的孩子已經搶先起步走了!這一次面對Emma和Alber的適應,又是新的階段。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Alber發展出的生存策略就是『具體逃脫』 他從小在我們手裡只要是不經意,就可以輕易盜走姊姊和大人的東西, 在學校也是,逃學威龍開大絕就是『開門走出去』,用他最大的力量 想要回到父母的身邊, Emma則是和Alber守望相助,一方面觀察哥哥姐姐他搭不上的聊天, 一面亂入又忐忑怎麼被看,一面期待媽媽來接,他的內心矛盾,一方面眷戀家人、 一方面又對外界有淡淡的好奇,怕聽不懂別人的話題,也怕同學流行的事情他不懂 (是不是很國中生?這些都是他回家跟我分享的!) 年幼孩子對父母的依附本來就是很深的, 父母本來也就是他們最安穩的基地, 要從父母延伸到學校,孩子內心得跨好一大步。 這一大步,怎麼跨,得由學校和家庭攜手合作! 我很感恩我幼兒園的園長和老師們,也不斷鼓勵我 『你的孩子是可以的,他們今天又進步了______』 光是微小進步,被老師看見,隊家長來說就是個大增強! 也著實參與了,孩子的微光卻巨大、恐懼也雀躍的社會人際進展! 這些日子以來,一直以來我都大大的被幼教專業人員感動著, 孩子的每個第一次,都在劇烈的哭喊中度過,而從業幼教的老師, 真的有大愛慈母光,可以穿越哭聲,照亮每顆孩子的心 幫孩子建立在學校的這塊土壤-『歸屬感』『價值感』 感謝所有的教育人員,在第一現場,為孩子的身心付諸的所有努力! 接著,也快要開學囉!(學生和老師們很不願意面對的現實XD) 本籍大綱TIP76 1.孩子的發展和依附狀態,都有個別差異,透過觀察,不被外界逼急,你是你孩子的專家! 2.當外人不了解你的孩子時,父母得抓回注意力,聚焦可以努力的部分,不能努力的得放下。 3.混齡的環境中,每個孩子用自己的速度,進行適應,也逐漸發展出人際關懷。 4.當孩子不適應時,父母給予孩子孩子安心保證、繪本故事的預備、說出害怕都是好方法。 5.不要突然離開、不要魔鬼化學校、不要當管教不來時說老要給老師教,都給自己留退路。 6.我們還在開學適應的過程中,預祝大家開學順利,小孩逐漸減低哭哭的機率!

    0805崩潰寶典#75 [ 相伴恆溫 ]讓省隊友變神,一起陪孩子的心長大!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5, 2022 28:54


    情人節剛過,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看見省隊友變神! 常一打二的之盈,分享和孩子獨自在外的危機意識與經驗, 看見孩子從身體獨立、心智啟蒙、社交獨立與溝通的長進, 兩三歲的生命,就能逐漸與母親建立良好默契,看見耐心滋長的亮點,及陪伴的寬慰。 ▼ 我們處理諮詢的過程中,常有「如何把省隊友變神」的議題, 今天一併帶給大家, 一、看見隊友與你不同的實質幫助 二、認知彼此不用做一樣的事情才是好,彼此補位才是好! 三、不比較、不指責、不批評,多鼓勵、多讚許、多肯定 ▼ 在親職路上,我們都是彼此為一的神隊友。 別寵隊友,但要寵出家中常有感激、恩惠的氛圍, 讓彼此即便是短暫替手,也責無旁貸,感到自信! ▼ 在你們家,隊友一定有神奇之處,等待我們發覺, 也許,在家庭進化史中,我們都以自己的速度, 從皮丘、皮卡丘到雷丘~(借用皮卡丘的梗) ▼ 也祝福大家,年年看見孩子的『好』,季季看見隊友的『行』, 更重要的是,日日看見自己的成長、讚頌成長,與己同行! ▼ TIP75本集重點: 1. 之盈生活中的小插曲,看見了孩子前一年與今年的成長, 孩子能共感危機,與媽媽一起「同行」,讓之盈感到莫大的安慰。 2. 當遇到另一個家庭、或是另一半正在處理孩子問題時, 該如何拿捏當下協助與否,除了視對方的需求以外,最好適當的還給對方時間與空間。 3. 孩子學習團體合作、紀律、及社會化的過程,都是在與同儕交往與遊戲的過程中淺移默化學習而來的。 4. 有替手是非常幸福的。對替手的要求秉持「最低限度」,能得到協助與喘息就是福,互相體諒。 5. 夫妻有時的不同調、狀態不同,沒有關係,我們不用時時溫和完美,只要彼此了解彼此的狀態,其中一方能穩住當下情勢,也能幫助孩子在此時學習感受自己當下的情緒以及體會父母的狀態。

    0729崩潰寶典#74 從生命的開展,看見親子關係珍貴的價值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29, 2022 27:08


    當孩子詢問「爸比媽咪,什麼是交配?」你會怎麼回答。 這一集,我們來聊~~ 在家庭中的話題,都是奠基關係的基礎, 當自己的家不再是猛鬼屋、而是避風港 無論是各種話題,像是性交、交配、我如何出生的、 你為什麼生下我? 當我們記得生命的開展是從喜悅開始, 在家庭的各個階段,每個人都正在形變, 途中會有複雜的學習要承接,驚恐的衝突 相對的金錢付出、精神培養,教育的對話。 所有的記憶,都回歸到 我們如何陪一個生命長大,這份最初的悸動 當我們不以孩子不乖、表現不好,就關起與孩子對話的大門; 當我們不因守貞的概念,就用評價把一個人切成貞操和崩壞兩塊, 就能夠,回到我們內心的恐懼和可望是-要孩子要避開過去的凶險! 在此之前,我們得先接納內心的恐懼,也得和孩子建立可以談話的心理空間, 才有機會回到趨吉避凶,帶著祝福和平靜,與孩子面對生命中的任何發生! 用話題,協助孩子體認,你的生命因為她而大好, 了解生命的開展和接受身體的感受,是件很棒的事! 因為, 當孩子永遠被視為是「被期待來到這世上」的寶貝, 在這世上就有安身立命的位置! 家,就是你這輩子的安全避風港, 歡迎你永遠可以回來聊聊在外的風雨! 留言處二補充:陳姿曄心理師對談-阿光小芸機哩呱拉那一集 留言處三補充:生育,從生命的開展科學研究來探討 TIP74本集重點: 《本集是上集的番外篇~ 由於上集錄製時我們不小心把話題扯遠了XD 但是內容又非常有意思,所以特別剪成番外篇分享給大家! ^_^》 1. 從陪孩子閱讀動物、昆蟲、植物界的繁衍,與孩子說明孕育、交配的自然現象,聊到如何和孩子進行情感教育。 2. 睡美人的真愛之吻,其中大有含意,我們來聽聽之盈如何跟孩子說明。 3. 從跟幼兒談性教育,到跟孩子談性交這件事情,可以如何用貼切的故事及隱喻,讓孩子明白珍惜、愛自己、確信與珍視自己的價值的重要性。 4. 孩子會做的會超脫我們的視線範圍,我們要做孩子的避風港,讓孩子知道無論他在外遇到什麼令他內心崩落的事情,他永遠可以回家吐露。

    0715崩潰寶典#72<教養恆溫>看見你與孩子的獨特成長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15, 2022 26:27


    最近收到許多網友來函諮詢教養,敲碗開啟< 恆溫教養團 > 詢問度之高,讓我有點驚訝,來問問大家是認真敲碗的嗎? (以下開放留言,可以告訴我們你們認為呢?) 無論是「教養支持團體」和「個人鼓勵諮詢」 都是創造父母、孩子和整個家庭在新手村中,內心被完全支持的經驗, 引用分析取向的心智發展解析中,提到 「剛有新生兒和幼兒家庭的樣態,著實非常忙亂、心力交瘁,喜悅之外更多不順遂 在主要照顧者內在,引發各種攻擊、被投射、無助、支離破碎的心境」 父母之間彼此隱微的較勁,誰是好父母,都讓親子配對的第一現場顯得混亂, 在平靜無波的生活樣態底下,其實暗濤洶湧,而這些情緒又如何影響孩子? 這些人仰馬翻的場面,包括母親對孩子的矛盾心情, 例如:嬰兒的誕生讓母親突然失去原本的認同、失去原本的工作人身份、 她得學習新事物,尤其是她不再是孩子出生之前那個有能力的成人, 這促使她忽略別人的建議的鋌而走險, 書中提到當母親心靈中好長一段時間失去舊有認同的腳色和身份, 感到痛苦且困惑時,夾雜著意識到眼前的孩子,如此脆弱依賴母親, 可她也是一夕之間變得脆弱,好裝進和同感嬰兒的狀態, 這些混亂的場面,隨著孩子的長大,挑戰變得更多…… 「小孩一定是故意激怒我的!」「他怎麼可以這麼自私?」「他跟另一半一樣不從我願!」 在現在字面上看起來的情緒化,可直覺反應會跑出這些父母也對孩子的抵擋和防衛狀態 當孩子能力越來越好,出現獨特的敏感期和發展議題時, 例如:兩歲娃愛裸奔、愛說不要、愛說我討厭你、愛跟你唱反調、 愛做你不想她做的事,你難免被激發「他未來怎麼辦?」「是不是我沒教好?」 你的自我懷疑,在別人看來是一時的,可對你卻是24小時又24小時日復一日之久, 這些自我懷疑都可以透過支持團體,在團體中互助及經驗分享達到內心恆溫的平衡點 (如同之盈和凱婷創立PODCAST的初衷) 內心狂風暴雨是暫時,但不留下刻痕;內心有過驚濤駭浪,但沒有直擊孩子; 協助你和孩子渡過他早年與你的第一次危機,就是恆溫教養的也想給力的部分 希望這一集中,你會感受到,我們渡過層層關卡,逐步走到的地方, 也肯定著過去和孩子渡過風雨產生的強韌心智,和欣賞孩子的眼光! 最後,謝謝大家持續支持著我們~~ 在線上、在生活、在你的求生夾縫裡 我們都願意陪你! TIP72本集重點: 1. 看到彼此的努力與亮點,就是親職支持團體中最可貴的地方。 2. 撐出內心的空間反思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發現孩子的點滴成長感到十分安慰。 2. 我們這次聊到一些孩子的成長、那些點滴的累積讓我們覺得可愛又好笑,回顧這些片刻,真的好溫馨。 3. 父母跟孩子是互相影響的,這種微妙的感覺無論開心或生氣的事情,都令我們感到驚訝。 4. 孩子教會你的事情是什麼?來跟著我們一起回想、感受一下吧! 5. 有手足真的是一件好幸福的事情,手足之間 (除了父母以外) 彼此就是最早人際學習的對象。

    0708崩潰寶典#71母親藍調:乍為人母的起頭,就是回到情感的敏感地帶,觸碰直覺~直視需求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8, 2022 36:40


    媽媽,擦掉你的眼淚,你的幸與不幸不重要!-嬰兒藍調 身為母親,第一次看見自己變形、看見自己 隱微的被剝奪感,隱微的喜悅、隱微的重新豎立安身立命的狀態, 想像和現實之間的落差,悲傷和喜悅夾雜,責任和眼淚,都可以重新被看見! 給乍為人母的你,過渡時期中的陪伴, 母職的內容會隨著孩子和自己的需求雙向起伏 但乍為人母的感受,之盈和凱婷想好好陪伴你 所有的感受,都值得被珍視,且妳一定會安然渡過! 你得相信自己很努力,孩子也很努力, 允許自己內心的私密空間,無論是不知所措,沮喪,愉悅, 都不會影響到妳成為母職的能力,僅給予一個情感奔放的空間 妳會慢慢回復成新的平衡,從不習慣到習慣, 母子關係,是一點一滴用每一天建構出來的! 父母職不是越級成就,又或是母職(黃袍)加身,不是這樣的。 逐漸的適應和習慣,當狂賀和慶典的錯覺之後,突然可以或突然不可以, 都不影響妳要慢慢熟練的需要,回到自己身上,承認藍調也無妨,紅調也可以 找到妳們跟孩子的特調調性,且我們陪伴你,找回妳們這對父母的自信血液! ----- 嬰兒藍調(作者網站:https://reurl.cc/rDepjZ 原文) 我坐在病床上,作為一個新手媽媽,我短短幾秒就變成一個完全健康的嬰兒。 河流從我臉上流過一定意味著我不感恩。 「媽媽,擦掉那些眼淚」。 祝賀訊息湧入, 「你必須被幸福淹沒」、「享受每一分鐘」。 這不是他們的錯,我也說過了,這是我們對新母親說的話,不是嗎? 「媽媽,擦掉那些眼淚」。 看看我擁有的! 我不值得難過,讓我們用產後內衣把這種情緒丟在角落吧。 這裡沒什麼可看的。 「媽媽,擦掉那些眼淚」。 . 為什麼我覺得像犯人? 為什麼這四面牆要關閉? 你的頭頂有屋頂,你有一個可愛的家。 「媽媽,擦掉那些眼淚」。 我的身體感覺不一樣,看起來不一樣。 但很多女人會為了你的銀條紋、母性的線條而殺人,看看它給了你什麼! “媽媽,擦掉那些眼淚” 我有一個挺身而出的丈夫,他是父親這個詞的定義。 我知道有些女人在沒有支持的情況下掙扎。 看到了嗎? 你有它太棒了! 「媽媽,擦掉那些眼淚」。 我不認識這個新的我,我以前沒有見過她,我很懷疑她。 但你還活著,你在呼吸,要感恩! 「媽媽,擦掉那些眼淚」。 我不能感到悲傷,我的悲傷沒有空間容納所有發生的一切。 我的心很充實,但我在空跑,我不知所措。 我的身體已經壞了,疼痛仍在骨頭裡。 我的人生瞬間改變了方向,我只需要感受這一切片刻,然後沒有評判,沒有質疑地哭泣。 我站在這裡洗澡時摸著我的海綿肚,9個月以來我第一次獨自一人在這裡,水噴霧淹沒了我的眼淚。 我知道你將其他不幸與我不存在的人相比,試圖破壞這條河。 但我的悲傷屬於我,它不需要衡量。 我可能也不懂。 但請讓我哭泣這些眼淚。 這樣我又能感覺更輕了。 所以我可以成為我命中注定的母親。 沒有了藍色的陰影。 因為我很堅強。 我們難以置信的強大。 -- 本集重點: 1. 從懷孕到生子、到真正成為一個母親,不只有喜悅,還有內心的調適、身體變化與照顧新生兒的種種壓力,旁人真的能了解產婦 (媽媽) 身心疲憊的狀態嗎? 2. 「媽媽應該要怎麼樣」對於媽媽本身來說是一種大量的羞愧攻擊、讓媽媽陷入質疑自己的困境。 3. 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主要照顧者有適合他自己的方式、以及他與孩子之間的步調,對於他們的「不干擾」是一種智慧與尊重。 4. 「大家都有,為什麼我沒有?大家都可以,為什麼我不行?」人生中太多這樣的「套公式」,綁架了我們。你也有過嗎? 5. 母親/父親 需要對自己的一套方式有信心,偶而的自我懷疑是很正常的,但別忘了還是要回歸到自己身上、相信自己的感受。 6. 有了孩子後許多事情都是因為「習慣」養成而適應的,並非因為「母職」加身而立刻就會,而且母職的內容會因為孩子的成長而不停的改變。

    0701崩潰寶典#70教養恆溫: 拓展PACE四向度練習, 找回你在教養的八度空間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1, 2022 41:40


    這一集中,我們探討在『恆溫教養』中,父母對孩子的PACE四向度敏覺度, 好讓我們偵測內心的水庫目前的容量,其實,PACE是從「照顧孩子的有效策略」 這本書的作者Daniel A.Hughes提出的,這位臨床心理師的概念是 當一個家庭中的成員,彼此可以發展出想到家就是種安慰和可靠的避風港的感受, PACE是很重要的指標,他是一種態度,在這個家中彼此會珍惜對方的發展,並且不需要處在損傷另一個人就可以做到大家都有庇護和連結的感受,讓彼此不會感到孤單! 他指出,父母的PACE態度,是以情感為核心傳遞給孩子他所介意的, 如此一來,孩子才有機會在安全、開放的位置中,也表露接納和安全的氛圍 許多時候,當父母的內心有空間了,孩子自然就習得對他人的理解。 而恆溫教養,放重心在協助父母找回這份PACE的態度和能力,原因就在於 我們就是孩子的早年安全堡壘哪! ======以下針對說明,摘要自原書內文===== P(遊玩的態度):當親子之間常常分享愉悅、興奮或快樂的經驗,彼此就有更開放的心去拓展彼此的情感交流,書中指出,歡笑是羞愧感和害怕的解毒劑,歡樂發生時,他們會知道彼此的關係夠好,讓親子之間更有了一份獨特的感覺,就是接納彼此的感受,而幽默感也容易讓我們發現事件的另類看法,可以緩衝和對別人的經驗有開放的態度,不容易將事情看成是壞的! A(接納):幼兒和較大的兒童很容易和照顧者失聯的原因是在於,他內心有被拒絕、不被接受的恐懼,照顧者當然也會對孩子失望、嘲諷、但當他不認為,這是全然是他的一部分時,就更容易和主要照顧的人形成安全的基地,因為他知道照顧者只是針對他的行為,不是否定整個人格和預設未來,當接納的氛圍,在孩子和父母之間流動,孩子將更具焦在問題解決的好策略,而非害怕關係失聯! C(好奇):探究為什麼,當父母親持續對嬰兒產生好奇心,將容易呼應孩子所在乎的事情時,就更容易知道孩子的原意,當父母內心持有好奇,就更容易知道孩子是很了不起的,會越來越想要迫不及待想要了解更多,當管教取代了探究,就更容易用負面動機預設了孩子,當我們秉持著不知道的好奇,就更容易讓關心多一點,預設少一點,真正了解孩子 E(同理):由於孩子的情感是很立即、很清晰表達,照顧者如果能夠清晰的回應、分享和擴充孩子的感覺,將有助於讓她得到安慰和支持! TIP 70 本集重點: 【這集內容有點長,慢慢聽~ 慢慢聽~ 之盈說明的非常清楚喔~!】 1. 當我們心裡空間不足的時候,都有可能失去PACE中任何一個態度,這是非常正常的。 2. 此時就可以觀察自己內心到底發生了什麼?不是反省、是超脫對錯之外、 去看見內心,更重要的想法、價值或感受。 3. 若我們忽視「失去PACE」的狀態,而勉強自己硬撐在一個隨時會爆炸, 到時快爆炸,卻還要只顧及對方的情況下,不僅太委屈、關係也更容易惡化。 4. 在平靜時刻,可以想想:「平常如果是孩子的話,孩子是怎麼對我做 (修復) 的呢?」 5. PACE,讓我們在家庭之中,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被尊重、被重視、以及能分享的生活氛圍與態度。 6. 我們內心有震盪的時候,不是一件需要被消滅、不是一件有罪惡感的事情。 補充書目:照顧孩子的有效策略-以依附關係為焦點之親職教育 Daniel A. Hughes著

    pace daniel a hughes
    0624崩潰寶典#69 透過劇場式對話VS共讀的基礎,促進孩子腦部發展&情感調節(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n 24, 2022 23:46


    昨天我和凱婷接棒完成這集podcast的時候,我正在陪睡兩個稚子,他們很好奇~ 一直說「哈囉,我是凱婷、哈囉我是之盈,哈囉我是Emma~哈囉我是Alber~~」 想說就放出來陪寶寶睡,回顧一下我們的生活對話,一起回憶後,他們反倒睡得很好! ▼ 途中聽到好笑的,Alber還說「阿嬤聽的黑人問號 (?)」 恩,我對他才是黑人問號!???? ▼ 對我們來說,遊戲、故事、繪本、劇場式對話、想像空間式連貫的, 透過「語言表達能力的精熟」會是幫助孩子精準表達自己的內在世界 讓孩子較可以對情境掌握、情緒較不容易因為表達不清而失控! ▼ 讓我們一起來聽精彩的一集,和孩子一起聊天, 透過創造和孩子不同話題,幫助彼此溝通和連結 點進來聽,就對了! ▼ 聊天中提到動畫補充: 霍爾的移動城堡 FLY GUY 小魔女 神隱少女 TIP69 本集重點: 1. 跟孩子「一來一往」的對話其實是我們透過「共讀」而來的。 2. 孩子會體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每一句字詞的感受。 3. 所謂「劇場式」的對話,其實包含了生活中所有跟孩子討論的內容,不單是侷限於電影中或演戲的話語。 4. 在生活中,可以用童話、用孩子認知可及的內容跟孩子一起討論每一個生活中的情節,讓故事可以給孩子內在很大的想像空間。 5. 孩子對於自己的生活情境越有辦法掌握,及用言語表達他的心情,我們就比較能對的上他對話的對口。

    0618崩潰寶典#68透過劇場式的對話,促進孩子的腦部發展&情緒調節(上)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n 18, 2022 19:40


    你曾經在生活中和孩子使用劇場式對話嗎?也許是有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這一集,讓我們一起來聽,如何藉由動畫和故事的機制,創造你和孩子默契、私密且無可取代的 #潛在空間。 潛在空間可以協助你,跨越內心的痛楚,現實的苦惱。 幫助你把內心的不安,安放在一個懸而未決的空間。 ▼ 在恆溫教養中,無論是地雷區的探索、假意接受區的覺察、電力表的表達、內心憂懼的追本溯源,就是要創造父母在困難中,依然能撐出內心的潛在空間。 然而,孩子卻在早期,透過你和他的締造,從隱喻中竄升、從劇場式對話中,協助他在困頓中,有機會「折返」協助他,在未來即便遇到困難,有個私密的心理空間可以自行消化、安頓內心再出發! #你對孩子早年生活付諸的努力 #終將會回到你和孩子的身上 ★ 這正是恆溫教養協助你安放內心後,在孩子的關鍵期中,亟欲協助孩子可以做到的事!這一集,讓我們透過輕鬆聊天,舉日常的例子,和你一起真實地、開放地,領略用劇場式對話,陪伴孩子渡過困難的各種美好! 搭配&延伸閱讀(相關參考網址:https://reurl.cc/x98G4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一項針對4至6歲兒童的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的認知科學家發現,這種來往的對話會改變孩子的大腦。 具體來說,它可以提升孩子的腦部發展和語言能力,通過一系列測試和核磁共振腦掃描來測量。 無論父母收入或教育都是如此。 「重要的是不只是和孩子說話,而是和孩子說話。 這不僅僅是將語言傾倒到孩子的大腦,而是實際上與他們進行對話,”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也是該論文的主要作者Rachel Romeo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IP68本集重點: 1. 什麼是劇場式的對話? 來聽聽之盈怎麼透過宮崎駿動畫/圖畫書,來和孩子進行劇場式對話! 2. 從神隱少女來看每個角色的特色、跟孩子一起做延伸討論。 3. 從湯婆婆與錢婆婆不同的教養型態也能看出代表媽媽內在分裂的兩個部分 (陰影面積與理想狀態)。 4. 用動畫的情節進行劇場式對話,能夠幫助孩子表達自己、安撫到孩子的不安。 5. 父母的情緒其實孩子都感受的到。找到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情緒比喻」能夠幫助彼此理解現階段的狀態。 之盈的孩子後來有個什麼樣的說法,讓之盈更有體感呢? 讓我們期待下集~~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610崩潰寶典 #67打造你的恆溫配方:透過有意識的父母,允許「理解」來敲心門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n 10, 2022 29:20


    用你自己的狀態真實去跟孩子互動,就好~ 當你內心有事,就先關照那些事; 當你內心不安,就先關照那些不安, 當你內心挫折,先聽些其它的關照那些挫折。 即便這些都擺在孩子之前,但你得先擺平… 那些讓你內心震盪的狀態、讓你感到風雨飄搖的情境。 當理解、不批判、在你的生活中發生, 你就有機會 因為理解,允許這些狀態同在, 才有機會穿越狀態,看見眼前的孩子! 對小小孩,是這樣子的! 對稍微大的孩子, 你可以坦承的和他說說自己目前內心的處境, 並且告訴他「這不是他造成的,只是你感到困難」 當你心裡有事,需要逐漸消化和紓解這些事, 當你心裡有事,需要了解自己的容忍區變少、地雷區變多, 這不一定是孩子造成的,你只需要他不要讓你感到更多困難, 請求、告知、然後回到積極冷靜區,幫自己一把。 了解你的防衛其來有自/搭配P,209 正視負面情緒/P.96 了解你的壓力狀態/P.70 拆解你的害怕/P.269 知道你的地雷/P.113 你就有機會涵容孩子的狀態,看懂他的攻擊,穩如泰山! 穩坐父母的位置,和他一起面對挫折和修復。 這一集,我們和你一起面對! TIP67 本集大綱: 1. 本集之盈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詞:「涵容」,什麼是「涵容」? 2. 孩子時而做出攻擊父母的行為,其實也是藉此 測試父母是否 能跟他一起重新面對與修復,協助他處理現實的困境。 3.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潛在空間」是親子之間的核心。 4. 孩子要的就是跟父母的連結,當他不知道怎麼跟父母連結時, 就會困惑且時不時用不恰當的方式跟父母討。 5. 每一個時期都可以有跟孩子「各種不同」的表白,讓表白成自然, 當遇到彼此都艱困的時期時,這些表白都能幫助彼此度過難關,拉回彼此的距離。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603崩潰寶典#66 【恆溫過端午】焦慮現形記,回溫防護衣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n 3, 2022 31:01


    疫情的延燒帶來清零VS共存的思考, 但在外界無法改變之下,我們也得想想自己可以改變的是什麼! 在停課?不停學!線上?實體!線上混和實體擺盪的狀態下, 每個家庭現正都在政策變化的這兩個禮拜中,風雨飄搖著 計畫趕不上變化,變成生活常態,每天等政令,內心很拉扯 但意外的, 我們似乎也長出了"與內在焦慮和煩躁共存"的能力! 緊急應變能力,家人和親子居家相處的巨大承受力 這一集,讓我們一起練習放到最低標準,將內心的壓力現形, 將焦慮來源和內心地雷做徹底清查(搭配112-113頁) 找到前兩週內曾內心失重的關鍵時刻,為自己找到回溫的防護衣 『用1%的覺察,換得99%的清靜。』 (搭配第269頁) 不似屈原隱蔽內心委曲,不重蹈覆轍以汨羅江為最後知音, 允許一個徹底情感崩潰的空間,自體恆溫始,盼強勢回歸! 不被生活和疫情變化拖磨,儘管轉念、放鬆,找平靜念頭! 讓焦慮與平靜共存、崩潰極致和寧靜回血共存! TIP66本集重點 《本集約在2週前錄製的,有上下集唷!這集比較輕鬆,下集小小嚴肅但是有深度唷~》 1. 疫情爆發後,我們給孩子停課在家至今已經快2個月,我們也聽到身邊朋友在停課階段遇到困擾的事情,讓我們來討論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2. 孩子停課在家先別急著找一堆事情給孩子做,讓孩子盡情放鬆享受無課業壓力,爸媽放低標準,日子比較輕鬆。 3. 各家有個家的困擾,疫情期間父母內心面對各種焦慮狀態都在變形,失控,我們得常常回歸自己內心,感受一下「目前最重要的事」來決定下一步行動?! 4. 利用「每日歸零」的想法,不追究過去、不執著細項,幫助自己回血回溫,正向面對嶄新的每一天。 5. 順著孩子的「敏感期」(孩子內心的秩序) 走,就比較不會有許多我們認為「意料之外」的行為舉動。 6. 放低限度、放低標準,是包括孩子跟自己,可以善用之盈書中的「油水分離表」,讓自己大概了解哪些時候自己是處於壓力狀態,以及檢自己還可以承受多少壓力,來進一步調節自己內心狀態。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520崩潰寶典#65 去年今日宅瞬一週,日日破萬啟動恆溫修練高峰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20, 2022 24:28


    記得去年05/21的PODCAST宅瞬一週,一夕居家WFH嗎? 今年又來到五月的病毒高峰了(昨日破九萬)搖滾區跑不掉, 下週到底高中以降停課狀況如何呢?有待中央來發佈。 這幾週得我們過得如何呢?宅第二次的作為又為何? 不要太認真,我和凱婷已經幫孩子居家自主停課將近兩個月了, 這一集雖然是前兩週錄製的,但現今我們依然安定帶娃居家沒事的! 這一次,我們是怎麼幫自己迅速恆溫的呢?(請進來聽囉!) 好佳在去年面對第一波,有凱婷娘娘在身旁,即便疫情緊繃但順利過關! 今年,再來一波防疫居聊,家有小小孩的我們,心態和居家安排已進化 讓我們陪伴你在線上,來聊聊這一波疫情期間,我們如何安頓身心吧! 我們是千百個不願意,有疫情環顧身旁緊張兮兮, 但非常時期,我們大家都得健康、平安、安然渡過! 早睡早起、身心靈都平靜穩定、健康至上最重要囉! TIP65本集重點: 1. 疫情燃燒的比去年5月時嚴重,然而這次讓孩子自主停課在家的我們,心情卻比較穩定、情緒也比較不緊繃,聽聽看我們的閒聊。 2. 想像力就是超能力!這次「直接接受孩子停課在家」的心態,透過內心假想的「放養」方式與畫面,得以讓自己片刻放鬆與回溫。 3. 平常時刻有平常的作法,疫情時刻有特別的做法,放低標準,活著就好。 4. 這次 (距離去年5月) 算是第二次疫情大爆發,無論大人小孩似乎都因為有了一次的經驗,應對停課在家的能力似乎也成長了! 5. 父母的焦慮感會很直接的影響到孩子「近在眼前的焦慮」的態度,所以父母要試著安頓自己的心,父母狀態穩定、孩子也會穩定。 書訊:Monkey Puzzle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513崩潰寶典 #64【恆溫說書】家庭中親子之間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13, 2022 19:39


    父母安定自己的心,就比較能夠安內攘外,是幫助孩子穩定身心的基礎 在人格結構早年被回應的狀態,影響孩子人在早年心性穩定的基礎, 當他經驗和體會到「挫敗性經驗」和「興奮性經驗」拉扯著孩子如何養成自我。 協助孩子在第一個自主期,用反應式傾聽,耐著煩協助孩子做抉擇, 在他的第二個準備起飛的青春期,父母和孩子都較能適應和渡過, 並在這個時期一起著手內在的成熟和成長!(搭配閱讀文本) 在恆溫教養裡面,希望能幫助孩子在12歲以前,時不時反應式傾聽孩子的內在 父母對孩子還有很強影響力的狀態下,幫助孩子在13歲之後心理的離家和起飛! #佛洛伊德 #本我 #自我 #超我 EP64 本集重點 1. 孩子在年幼時期與青春期時是屬於「本我」比較大的狀態,當無法協調「超我」的要求與了解其意義與價值時,人格發展就無法很穩定。 2. 父母給年幼的孩子什麼樣的回應與刺激,是促成孩子早年人格養成的重要關鍵。 3. 父母先安定自己的心,對孩子做適合孩子年齡的要求與指導原則,會是穩定孩子身心的基礎。 4. 承上,當孩子在青春期遇到比較大的誘惑時,他能對它抱持懷疑的態度去判斷、以及接受成人給予的規則。 5. 如果父母都擺不平自己內心的震盪與糾結、內在的程式,那麼父母也很難看到孩子心裡擺不平的原因與困難。 6. 親子衝突的時刻,如果能暫停讓彼此有空間「想一想各自介意的到底是什麼」,信任彼此都是很在乎對方的、此時就是協助孩子的內心減壓、情緒調節、讓孩子思考判斷是否有更好的選擇。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本集因為凱婷的設備沒有調整好,剪輯後仍會有一些雜訊及音量忽大忽小,以及背景還有小孩玩耍的聲音,還請包涵。**

    0506崩潰寶典 #63【恆溫說書】家庭中親子之間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上)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6, 2022 20:36


    這週末是母親節耶!但想必大家都要各自過了, 搭配恆溫教養中,理想的孩子和現實的孩子 以及家庭中父母超我、自我和本我的震盪, 如何影響到孩子內心形成的自我, 在0-6歲中,是孩子與本我最靠近的時刻~~~ 在父母投諸於超我的期待中,親子之間就很容易不同步。 當我們退後幾步,有心理空間思考 「我怎麼對待孩子」「孩子怎麼反饋」 我理想中的孩子和現實中的孩子,有什麼落差, 我怎麼活在這些焦慮裡面,將過去的挫折細數到未來的時空。 在孩子的本我和超我之間的落差,也就形成父母的挫敗經驗, 第一, 你的期望適不適齡?有沒有符合他的能力? 第二 ,你的溝通是不是從頭到尾都在自我對話? 第三, 搭配凱婷提到兩列清單之間的落差 中間還有一列是充滿焦慮的父母。 覺察中間這個焦慮空間,這些就是我們存放在孩子超我空間的內容。 所以這些心裡面的壓力,從書中 #幫壓力作油水分離 #日程表了解低電量 #將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分齡適齡地給予, 可以超前部屬準備,但放下超前部屬焦慮 當孩子自我無限大,逼著你符合他的需要時, 每個人都有他的極限,當我們敏覺自己的地雷和期望 把它放在覺知的真空空間,我們就有心理空間望見眼前真實的孩子! #佛洛伊德 #本我 #自我 #超我 EP63 本集重點: 1. 你覺得「典型的孩子」跟「理想中的孩子」是怎麼樣子的呢?妳覺得理想中的孩子 (完美小孩) 存在嗎? 2. 兩歲以前的孩子,他們的心理也裝不下別人,都是比較以自我為主。當孩子兩歲以後,父母開始能找回一些掌控權,孩子的心理也開始裝下他人。 3. 孩子有自己發展的時辰。但在許多情況下父母有現實的壓力,會不禁的無法欣賞及理解眼前這個孩子的行為表現。 4. 若我們知道幫壓力作油水分離、知道自己電量低的時候,我們就有機會幫自己的生活超前部署,讓孩子知道我們的狀態以及忙碌或空閒的時刻在何時。 5. 本集中段之後之盈解說了許多「本我自我超我」簡單易懂的例子,我們一起來聽聽~!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429崩潰寶典 #62特別專輯【恆溫教養】居家改造(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pr 29, 2022 20:06


    疫情再起,安全的環境幫助父母接回快斷的理智線 你也想讓孩子動靜皆宜嗎?讓我們從居家改造著手~ #餐具自理區 #書櫃區 #外衣區 #找回專注力 可搭配以下這篇文章(圖示) https://reurl.cc/KbrjRM 深深覺得要「安心養」的前提,是「安全活」啊! 當然現在的我們不只有安心養,多喝水早睡覺, 疫情期間,光是好好活著就是大前提! 全民大健康時代, 要家長在家安心健康煮,前提是眼皮子底下孩子安全無虞, 另外,在無法外出的情況下,孩子自主在家放電多運動也有方法, 這一集,讓我們聽完居家改造,一起嗅到孩子敏感期的步伐, 讓他們完成發展階段任務,你也完成親子相安無事的大任務! 愛孩子,在環境中,允許他們在安全的情況下,安心做自己! EP62. 本集重點 1. 之盈在家裡規劃了一個餐具自理區,運用了巧思,將玩具與實務結合,我們來聽聽看! 2. 給孩子設立一些生活自理區,讓孩子感覺「我可以、自己選擇」,嬤嬤也可以不用像僕人般忙碌。 3. 根據研究指出,有些兒虐的案例其實是出於疏忽,而在不安全的環境中孩子因受傷的機率又更高。 4. 讓小孩動得夠、爬得夠,孩子的肢體協調性、對身體的掌握度也會更好,而且動的夠更能靜下來,對小孩好處多多。 5. 育兒最好的恆溫狀態,就是去欣賞他們每一天的發展。 6. 父母跟孩子不需要分分秒秒都完全的無話不談,有時候孩子只是想要抒發一下、說說而已,但是有效的傾聽還是必要的。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422崩潰寶典 #61特別專輯【恆溫教養】居家改造(上)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pr 22, 2022 20:33


    疫情再起,自己在家【改造環境】幫自己回溫為必須!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集,居家改造一起來! 希望疫情快快過去! https://reurl.cc/KbrjRM 飯慢慢吃、教好好睡、一切都放下,活好健康至上! 書籍之外,照顧你心為先! 藉由本書,我們能看見父母的真實對孩子的重要, 當你遇到育兒煩躁時,都當成一個自我覺察和反思的機會, 在每次失血的過程,只要多多接納自己的起心動念、疼惜自己的辛苦和付出, 就有心理空間讀懂孩子的發展歷程, 當我們對自己真實懇切以待,再次回到育兒現場時, 就比較容易蹲下身子,坦率地與孩子一同分享彼此的處境。 EP61. 本集重點 1. 因應孩子出生,為了符合小小孩安全考量,又要貼近媽媽 (主要照顧者) 因為處理家務時不時稍微不在孩子身邊的需求,哪些育兒親善的環境需要微改造呢? 2. 要改造家裡環境之初,若跟另一半意見不同,如何讓另一半接受並達到共識?有時候可能需要經過許多討論、有時候可能要親身體驗到事件發生才會醒悟。聽聽之盈跟凱婷家兩樣情。 3. 有小孩跟沒小孩時,對於家的想像完全不同。會重新思考家裡符合現階段的需求。 4. 在書中之盈有安排一個外衣自理區給孩子,搭配有限的選擇讓孩子擁有有限的自主權,培養孩子獨立完成的能力,也省去出門前追趕孩子互相拉扯的局面。 5. 除了改造成育兒親善的環境,一邊搭配父母有趣的引導,孩子就會開心地不知不覺完成所有事情!來聽聽之盈跟孩子有趣的方法吧!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415崩潰寶典 #60 特別專輯 【恆溫教養】放心理解你內心的獸,不會讓你做更壞的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pr 15, 2022 41:13


    特別專輯【恆溫教養】放心理解你內心的獸,不會讓你做更壞的事! 暴力零容忍,首要是父母內心的獸被理解,這一集將衝擊你的育兒思辨! 博客來網路書店VSMOMO網路書店 賣斷貨(放心會再補貨的) ★特輯之二★希望能在親職之路,助你一臂之力,找回成為父母的自信血液! 書籍P.210 『孩子內心沒有特定樣板的大人,但我們父母內心都有一個過往被對待的孩子』 當我們育兒感到不耐煩、心裡有壓力時,都值得停下來「被聆聽」和「被了解」 如此一來,父母與孩子就不會因為需求不被滿足而彼此「糾纏」, 正視自己的需要,才能維繫良好的親子關係。 拚教養:手足無措的父母,緊抓各種新的工具,面對眼前未成熟的孩子 在零暴力的推廣中,父母的內鍵程式,正在極力被改寫,被鍵入新的程式。 可是,替代做法是什麼?世代隔閡絕對存在之下,父母如何安頓自己的心! 如果外界沒有給父母對話的空間,我們能否依然撐出自我對話的空間? 這是書中,想讓被現實碎裂成不成人形的我們, 依然拼湊出人形之外,還能將世代養分,轉化成更新的自己! EP60: 1.期許在這集中父母的陰影面積,得以被理解被釋放 2.零暴力/親密關係暴力的根源,我們與惡的內在分析 3.自我壓力和自我厭惡的極限,是在精神邊緣求生存 4.成人形和不成人形之間對自己或對孩子隱微的惡意 5.過去被對待程式的侵入和移植,在我們成為父母後,會被不斷喚起及掙扎是否適用 6.從家庭發展歷程來看,父母功課每一期學完之後又倉促進入下一個階段。 7.過去暴力被容忍,其來有自,現代暴力零容忍,其來有自,世代變遷引領我們什麼 8.重新找回父母的『PACE好奇心』(對照書中)和『針對問題找答案』的能力! 9.關於父母的本我、自我、超我,期待下集解析! 凱婷版大綱(喜歡所以放上來): 1. 成為父母之後,能夠擁有被允許說出壓力的空間,是非常重要的。 2. 從前代代相傳的教養方式,深植於我們的記憶,當打罵孩子時,總是忘記了孩子總還在是非常稚嫩幼小的狀態。 3. 「不體罰小孩的話,父母是否就是不盡責?是否就是不管教?是否就是不稱職?」難道除了體罰,沒有別的教養方法了嗎?有的,書中就有許多恆溫工具。 4. 深植於我們體內腦內的原始程式,對我們影響超級大。除此之外仍有他人的壓力、整個社會的系統,在影響著、左右著我們如何教養。 5. 孩子的表現不等於父母個人的表現。這種「個人化的情況」導致我們對於自己的厭惡跟壓力,就沒辦法看見孩子本身、無法與孩子討論並了解孩子。 6. 什麼是PACE? 為什麼父母一定要板起臉?父母也可以擁有「好好玩」的心情。 7. 人在有壓力的狀態下,最好用的就是我們最習慣、而且有被對待過的方式。 8. 「唯有挨打,才會讓小孩大澈大悟」? 大腦研究指出:當人在壓力賀爾蒙起來的情況下,只會記得打、記得怕,沒有餘力處理思考。 【恆溫教養金句】 溫和設限,能助你恢復理智 給孩子多一點時間,彼此的信任感就會累積越多 身為孩子,他們也希望父母是幸福快樂地活著! 耐心窺見、好奇探究孩子的內在 當孩子的探照燈,關注想望和需要 愛著孩子,也照顧了自己的內心 我們從未過搖晃深愛孩子的心! 準備對孩子生氣前,請記得,他當下的挫折和我們一樣多! 停下腳步、陪伴自己,是件重要且值得的事! 把你自己,也當成你的孩子這般重視! 透過傾聽,打開耳朵的我們,擁有與孩子心連心的能力。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408崩潰寶典 #59 特別專輯【恆溫教養】讓這本書成為你育兒時的精神隨扈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pr 8, 2022 37:34


    ★這一集是特別專輯★由凱婷主持聊之盈新作【恆溫教養】療癒訪書的這集希望你也喜歡 #把握博客來網路書店 會員日4/7-4/8 面對孩子的大哭大叫、無理取鬧,內心澎湃的「無助、心累、崩潰」正席捲而來! 恭喜你,你已經邁入「父母之路」的狂風暴雨期, 我想跟你說「崩潰的心情無害!」 我們得抽絲剝繭打開各個視窗,承認它感受它,就能看見自己、也看見孩子。 每對父母都有能力學習如何與孩子修復,孩子正等著你,重新接近他。 ** ★一步一腳印,找到最像你的恆溫狀態** 藉由本書,我們能看見父母的真實對孩子的重要, 當你遇到育兒煩躁時,都當成一個自我覺察和反思的機會, 在每次失血的過程,只要多多接納自己的起心動念、疼惜自己的辛苦和付出, 就有心理空間讀懂孩子的發展歷程, 當我們對自己真實懇切以待,再次回到育兒現場時, 就比較容易蹲下身子,坦率地與孩子一同分享彼此的處境。 ** ★ **書籍特色 ** ★** 【特色1】 透視I世代育兒焦慮,建構穩固的親子關係 透視I世代父母心理,心理師協助父母,正視隱藏在育兒挫折感背後的內在需求,調節情緒溫度,提醒我們在照顧孩子之餘,也能照顧自己,運用大腦機制和心理分析帶你看見,引流負面情緒,將帶來正向功能,進而建立更美好而穩固的親子關係。 【特色2】 正確使用3C,不忘與孩子保持心連心 針對使用3C對孩子人際、情緒及發展的影響,給予解析和建議。書中附上「十種大教養困境解方」,讓父母們在面對種種無措的情境時,給自己理解的空間,思索孩子的心態,從而做出合適回應。藉由蒙特梭利觀點,實踐居家改造,打造孩子與父母恆溫狀態,幫助彼此找回心連心的智慧! 【特色3】 愛的語言改變大腦迴路,讓孩子長出心理韌性 透過建立愛的語言,可以改變習慣性的大腦迴路,協助父母即便與孩子衝突之後,依然有機會修復親子關係!透過日常檢核表和恆溫對話,建立親子有效溝通。分享不插電日常遊戲,正確判斷孩子當下的真正想法,更增強心理韌性和平穩情緒! 【特色4】 正面迎接孩子的性好奇,引導孩子全人健康成長 協助父母面對孩子對性的好奇,摘下有色眼鏡,針對不同階段孩子的身體與性的好奇,一起以健康的態度找尋答案。並在教養過程中傳遞身體自主權觀念,給予各個階段孩子發問時的「具體回應方法」,擁有正確的身體意識、人際關係及感情觀念。 ** ★**網路書店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19929 (買書前250名,加贈超值精品的 #鱷魚牌防蚊卡喔!) ★本集重點: 1. 來聽聽之盈心中父母「恆溫的狀態」是什麼? 2. 之盈新書中有許多檢核的工具,最初目的是為了幫助自己回到恆溫的狀態。進而分享這些檢核的工具來幫助沒有方法的家長回溫。 3. 生命的前12年,父母對於孩子的心理生理發展的認知等等,這些對於進入青少年的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累積。 4. 所謂了解自己的地雷、尊重自己、為孩子設限,也是幫助自己不崩潰不暴走的基本。 5. 書中有許多「如何跟孩子說話」的例句,能夠幫助父母回溫,至少不會讓父母講出更糟的話。 6. 如何從適合與不適合自己的方式中找到平衡、找到自己覺得舒適的方法,之盈都將這些紀錄在書中。 7. 更多內容、更多觀點,請繼續聽下去唷!~ **這一集比較超時,但全部都是精華,所以不想拆成上下集,想讓大家一次聽完。如果稍微聽累了,可以稍微暫停一下再繼續聽唷! :)**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401崩潰寶典#58 教養恆溫,來自坦率覺察和表達自己,找回身為父母的自信血液!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pr 1, 2022 31:38


    觀察孩子的遊戲行為,妳將發現他們每一刻都在演出日常父母的對待。 教養是非常高度個人化的經驗,怎麼被對待長大的我們,將形塑我們的養兒育女方式! 除了快速、有效之外,但反觀,親子之間為什麼要這麼快?為什麼要馬上有效? 是因為外界壓力,他人眼光、自我期許,還是被教養百家爭鳴的各家理論追著跑 其實,我們的大腦還很原始,需要時間醞釀, 讓孩子沉澱一下、消化一下、領略一下訊息, 讓父母退一步想、退一步說、退一步做決定, 讓知識不成為你的障礙,讓你對孩子的行為舉止,有更深刻的理解, 對孩子發展階段的了解,知道孩子想要華麗冒險,結果根本準備不足, 這些都是過程,不是父母的成績單,妳就會放鬆一點,觀察一點,回應一點。 當我們真誠的面對自己的困境,真實的面對自己內在的動盪, 當我們夠真實,才能進一步接觸孩子成長的動亂! 希望在台灣各地,有書籍,有我們的PODCAST音頻~ 能替代之盈和凱婷無法抵達之處,陪伴你度過教養育兒的時時刻刻 EP#58 本集重點 1. 孩子的安全感是從每一次的挫折中,經歷了我做不到、有人能夠協助我找到方法,這樣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 2. 處理孩子的任何事情時,單單使用「工具」容易淪為手段,搭配自身的「直覺」將更能夠判斷最符合當下情境以及貼近孩子的方式。 3. 當我們有心理空間、沒心理空間的狀態下,選擇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會不同,重點是誠實面對當下的狀態、不傷害,沒有創傷。 4. 坦承的面對孩子與自己,至少我們是連結的。教養不需要虛假的空間,我們無須假裝給他人看,虛假的行為背後,失聯的狀態才會早成傷害。 5. 當我們的焦慮被理解了,情緒就可以過去了。 6. 協助孩子的方法,本就是因著每個時期不同而不斷的做調整。 7. 看到差異的第一件事情只要不是「消音」,而是有一些反思、跟孩子之間有什麼更適合的選擇,保留多樣性,教養沒有特定的形式。 ** 在節目的最後,來聽聽之盈說「什麼是恆溫」?聽聽之盈簡短的介紹一下自己的新書。**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325崩潰寶典#57 將每個親子挫折的轉捩點,視為安全感建立的契機!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25, 2022 26:37


    『好的童年將治癒一生,不好的童年將用一生來治癒!』 記得我有位朋友,曾跟我分享她在孩子4歲多時, 因為一些原因,選擇離開一段不合適的婚姻… 當年的她,雖然也會覺得心裡很痛苦,但事過境遷10多年了,沒有後悔 她說『痛苦和掙扎一定會有,但沒有讓這些痛苦擴散,讓自己帶著愁苦過日, 自覺得是因為我的童年經驗還不錯,我對生活也有一些正向的希望、預期和準備』 我是第一次聽朋友這樣分享這些經驗的, 保持自覺自省,坦然地分享這個人生經驗, 『她說著,好的童年經驗,絕對會讓痛苦…消彌至該有的大小。 而生活,依舊會帶著淡淡的哀傷希望並行,不過不會進入絕境!』 #這是正向預期未來的存摺 #和家人再度連結 #將接助挫折經驗 她記得,第一時間打電話跟家人提到已經考慮要離婚的時候, 家人的反應是 『有什麼話,回到家裡再講,你這段時間,一定承受很多…』 她說,她已經脫離童年,是個成年人,但即便到那一刻,面對最脆弱的十字路口。 都有一雙手會接助她,而不是告訴她「你好丟臉,你不要回家」 (這是她從別處聽來的講法,她感到很驚訝,但這在我們的文化中卻多有所聞。) 平日將責任還給孩子,但成為孩子的臂膀,即便到孩子成年 都能在未知的人生轉折處,做出符合內心真實感受較睿智的決定! 平日的點滴互動,就是親子關係依附存摺的點滴耕耘。 也許,在日日誠實面對自己的忐忑、無助、挫折和悲憤,都是生命的累積。 日日,面對孩子的小奸小惡、自私、嫉妒、錯誤決定或陰影面, 都不會讓人變壞,只有不被理解的人,才會恣意破懷良善, 割傷自己,也折磨別人。成為父母,當我們有意割傷孩子時,若能體諒自已實在過得不好。 就不會讓傷痛擴大,成為孩子的肩膀,茁壯到乘載人世間的風雨!我們,共勉之。 附錄: 錄製完這集後的某天,我剛好讀到 林欣慧教授 的一段文章,是在說明情緒智商的重要。 我截錄一段剛好是與本集討論內容相關的內文,讓大家參考。 以下: 『0~12歲是情緒智商發展及養成的最佳時期 身教重於言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孩子很多的想法和行為都是透過觀察學習而來的。 跟他最親近的人對她的影響會最深遠。 家暴不會遺傳,但是會重複發生在世代之間。 為什麼被家暴的小孩長大後容易變成施暴者? 因為他的情商沒有得到正面的發展,他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 也不懂得在衝突時,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和他人有效的溝通。 如果童年的成長經驗是一再被否定、忽視或虐待, 這些不被愛、不被肯定的負面經驗,容易造成孩子日後人格的扭曲,產生偏差行為。 相反的,孩子有安定的生長環境,在被呵護中長大, 他能信任別人,有著良好的自尊心,有自我察覺的能力,也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能善待別人、與他人建立良好的友誼,能承受壓力,有能力解決問題, 能自律、自我調節情緒。 懂得愛人的人,需要先被好好的愛過。』 參考資料:信誼基金會出版的手冊「#接住孩子的情緒」 EP#56 本集重點 1. 接續上集後半段,我們繼續談:打罵教育真的有效嗎? 2. 倘若從孩子一出生就給予良好的對待及正確的教養,孩子本身內鍵對待存摺,就留存在他的血液中 3. 為什麼有的人會一直吸引到恐怖情人?為什麼有的人會喜歡他人對他施以控制? 4. 我們對孩子夠好的對待,會是他在把愛移轉到身邊的人際關係的時候,的一個基本的基礎點。 5. 支撐孩子長出自己,不代表沒有讓他體驗到社會化,而是給孩子心裡一個沃土:你可以被良好的對待、不輕易的讓別人隨便對待他。 6. 父母不需要透過創造孩子的創傷來告訴他這世界有多險惡。 7. 最後聽聽之盈跟孩子日常的對話,父母不帶偏見的話語及價值觀帶給了孩子更開闊的眼界。 8. 最最後也聊到了如何在另一半情緒不好的時候好好的開頭對話、更靠近另一半去了解他,來聽聽之盈的示範與分享。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318崩潰寶典#56手足之間,就是相愛相殺、逆增上游哪-父母的回應是沃土,幫助他們心有餘力愛護對方!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18, 2022 26:13


    家庭,是孩子第一個進行人際關係學習的場所 手足,是孩子第一個「平行」競爭合作的關係。 父母常會無意間介入孩子們的征戰,當起和事佬或者判官。 因為父母比孩子還緊張,扛起協調的責任,不敢袖手旁觀。 但其實,孩子有能力自行協調彼此的權力協調和資源分配。 當我們退一步給孩子空間,觀察孩子彼此如何分享/共享, 將是他們之間自然而然與人為善,最動人的手足互動~ 這一集,從凱婷的分享中,讓你看見人性中最真和善的手足情誼, 在家庭中如何維繫、如何傳遞,而父母往往就在教養的十字路口中, 跟自己過往對話、與眼前的孩子協調,在掙扎中求進步,在堵住中找出路, 在我們的分享中,你會看見,教養疊影和掙脫,都是家庭進化的最佳紀錄! 夫妻之中最好的補位,就是對彼此的正確解讀,尤其給孩子正確的理解! 讓我們一起在關係中持續日日週週月月努力著~ EP#56 本集重點: 1. 當看見孩子亮點的同時,也看見那是自己長久努力耕耘下來的結果,真的是很鼓舞自己的心。 2. 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孩子是海綿,父母怎麼做孩子就怎麼吸收,父母的語言造就孩子的行為。 3. 當父母發現孩子好的行為時,記得不要挖苦、取笑、調侃、酸言酸語孩子,大方的承認並給予孩子肯定。 4. 當孩子成長階段有一些改變時,家長都需要時間去消化吸收這些改變,此時家長的心情有時會參雜著高興或是些許失落的複雜情緒。 ++++++++++ 錄到一半時,突然被凱婷的女兒打斷一下下,卻意外地又發現了孩子的亮點, 於是我們也很自然地聊了起來。這就是我們的生活哪~平實、平凡又可愛~ ++++++++++++ 5. 父母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子,就一定要如同那樣的對待孩子。 6. 讓我們再次思考一下,「打罵」真的是有效且正確的方式嗎?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311崩潰寶典55 當父母離婚後,如何和孩子觸及療傷止痛話題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11, 2022 39:11


    台灣在2019年,婚齡未滿五年就離婚者創十年新高,尤其結婚十年以上離婚數也高達43.4%。 這一集,我們來談關係遺產中的孩子,我們該如何和孩子「進行離婚告知」 我們做不成夫妻,但要怎麼做父母,對於自我的懷疑、對孩子的影響, 多重考量之下的我們,該怎麼修復自己,這一集來療癒修復分手後的自我~ 搭配一刻鯨選線上音頻課程,7折優惠驚爆價189元一次將課程打包回家 日期只到3/17,歡迎把握優惠時段! 【婚姻無愛後,找回幸福的自我修復指南】:https://jinfm.net/channel/458 01 不要透過生小孩來維繫婚姻 02 父母的爭吵,其實孩子都聽在心裡 03 當避風港成為暴風圈中心 04 常見的親職失衡:孩子變成訴苦對象 05 即使離婚成為進行式的時候…… 06 小孩要快樂,首先父母要先快樂 07 無法逃離原生家庭的夫妻 08 如何面對愛已散場的童話故事? 09 為孩子打造愛的紀念館 EP#55 本集重點: 1. 當離婚關係到孩子,會顧慮到更多情境,不僅是自己、家人、孩子等等。 2. 在離婚之前,夫妻之間的相處就有許多的徵兆了,這些隱形的壓力也都會累積在孩子身上。 3. 當夫妻雙方協議要離婚,在孩子不同年齡層要告知孩子的程度都不同,但重要的是一定要如實的向孩子坦承狀況。 4. 讓孩子理解,每段關係都會有開始與結束,而這關係剛好是爸爸媽媽,然而爸爸媽媽給孩子愛的保證是永遠的。 5. 父母必須讓自己從遍體麟傷的狀態復原到健康的狀態,才能好好的照顧孩子,面對離異的失落,並且與孩子一起討論。 6. 離婚不是孩子的錯,不要讓孩子選邊站。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304崩潰寶典54 教養恆溫-帶著理解,懂得教養者的心!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3, 2022 27:41


    這一集聊得比較深,不過後勁很強就是。(建議可以多聽幾次!) 希望你也能透過我們的聊天,幫你說出成為父母之後,難以言語的心境。 愛不是忍耐,是恆久又仁慈!忍耐只會讓你的 #情緒水庫暴漲! 『恆溫』不是機械化反映,而是在失溫或飆溫時,幫助你回溫~ 瑞典俗諺有句『分享的喜悅是雙倍的喜悅;分擔的憂傷卻能減半憂傷』 有好朋友一起聊聊天,幫助你育兒延年益壽心情愉快好多年! 和孩子相處也是,當你心情起伏,感到沒有去處時,事後想想: 「時間拉到三年後,你希望孩子記得怎樣的你?記得和你之間怎樣的記憶?」 幫助父母將心思拉回自己喜歡的樣子,協助你設想當你也是孩子時的願望, 『回溫』是在我們能量低落、情緒起伏時,幫助自己回穩和安頓內心的做法, 幫助你透過聊天,往內心探去「找回你自己喜歡且欣賞的教養樣子」, 進而在教養過程,更信任自己的內在,因為除了逃走之外,你還有其他去處。 社群媒體如同逛街,每個人的留言如展示櫃,當你要不要逛進去消費是你的決定。 當我們不因為比較失去教養的初衷,算算預算,摸摸口袋,打退堂鼓也很可以! 這就像孩子有各種需求,我們也摸著自己的心,感受一下教養時想做的極限在哪裡。 這些都將幫助我們,在教養之路上更恆久又仁慈,不至於崩潰羞愧無地自容。 想聊的原因也是從自己教養上的覺察,和多年來做個案的體會: 無法放手的父母,會一直插手孩子人生,對親密關係找不回伴侶位置的 依賴不夠也無法離巢的孩子,對父母有矛盾的感覺, 一方面他們會不斷抱怨父母插手,卻也一直賴在家! 這都是我們在家庭中建立的『習慣性互動』養成, 改變,從家庭做起。 我和凱婷都是,不完美但對自己誠實,真摯又願意移動。 誠實會讓我們透過對話持續移動,到我們想要的地方去! 透過有品質的聊天, 內心的沙吐一吐,留下的就會是甜美又質樸的『家庭珍珠』! EP#54 本集重點 1. 之盈從韓劇聊到自己育兒生活的體悟,到底我們這集聊到了什麼? 歡迎聽下去~ 2. 成為媽媽之後,很常有「被吃乾扒盡」「犧牲」「給盡一切」的感覺嗎? 這些給予孩子的沉默成本日日都是點滴養成,一日無起伏大事,一日就成長千里! 3. 父母往往認為已經給予孩子很多,但你得停下來與孩子連結,也許他要的不是你給的? 4. 在我們認為的失去、犧牲的同時,我們是否也有看到自己的亮點與孩子的回饋呢? 5. 適時的跟好朋友「高品質的聊天」,反芻一下自己每天的故事、看見自己的好,為自己增能。 6. 你知道什麼叫做「情緒勞動」嗎?凱婷在錄完本集中聊到處理情緒的部分後,才知道這個詞。這種有時候說不出的苦,實在必須好好的跟好友互相療癒,恢復自己的狀態後,才有辦法跟另一半溝通。 【在談話時我們沒有把韓劇名字說正確,在此更正韓劇正確名字為: 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225崩潰寶典53 回到生命之初,陪伴新手父母(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Feb 25, 2022 26:30


    踏上父母新手村的那一刻起,相較沒孩子的夫妻,一切都變得沒這麼容易! 教養方面,要懂孩子的發展任務、家人替手的界線、傳承、教養模式差異等 各方求好心切的期待和要求~都在新生命到來之後,關係上有了徹底的質變! 也可預期的是,一家人的凝聚和分崩離析,也在此時有了徹底性的『磨合』 婚姻生活變得更複雜,這一集中,希望能夠透過分享和聊天,幫你做好一些預備, 然後,即便夯不啷噹忙碌著,帶著覺知和當下的自己、當下的孩子感受著生命的變化, 放下無意義的問題和問候,放過自己,平靜地穩固地陪伴孩子,就已經很可以! 除了父母希望孩子幸福之外,孩子也希望父母是幸福的,他們是由衷希望妳過得好! 在餵養孩子之餘,一定要留一點對自己好的空間,雖然在頭一年半載會很艱困和不適應。 但是過了那一年半之後,留一點喝咖啡、洗頭、舒服地上廁所地餘裕,給自己 妳才有心理空間,真心愛著他們,在新手村的我們除了愛孩子,也記得感受另一人對你的關愛, 期許透過我們真切地分享,不免幽默地奇思異想、妳們也能在我們身上看見一些愛和鼓勵! EP.53 本集重點 1. 面對新手父母,如何表達關心才合適呢?原來問候也是有技巧的!小心不要採雷! 2. 其實不只是新生兒父母會被追問許多事情,孩子在不同階段時,父母也都要面對許多不同的「追問」。 3. 孩子的頭型跟睡覺姿勢沒有絕對的關連,所以還是以安全考量最重要。 4. 又要強調一次:每個孩子天生氣質不同、喜好不同,沒有一個通用於全部孩子的教養解答,依照孩子的特性調整自己帶孩子的方法與孩子連結。 5. 孩子許多狀況有時候並非都是跟父母有關,我們要聚焦在解決問題、協助孩子移除障礙,而非一直丟出焦慮質疑父母。 6. 不須刻意給新手父母建議,建議是對方需要的時候才給,彼此沒壓力。 7. 回顧新手父母時期,什麼是最讓你感到最寬慰的?最感謝、心裡感到最溫暖的呢? 8. 假設人類的生理機制是「媽媽懷孕、爸爸哺乳」,是否就不會有隊友置身事外的狀況發生呢?~~ 真是一個有趣的觀點,對吧? 【如果針對本集話題感到興趣,且有想要QA的話,歡迎留言於本集貼文下方、或是email給我們,我們將回覆並在錄製出來分享給大家。】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218崩潰寶典52 回到生命之初,陪伴新手父母(上)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Feb 18, 2022 23:41


    這一集非常特別,剛好是我們錄製PODCAST的一週年! 當初的起心動念,就是想陪伴父母親透過我們的輕鬆聊天 帶入一些育兒經驗談、心理療癒、正向教養、覺知父母的概念。 我們透過日日踏實的實踐,透過人初的千日又千日的陪伴經驗 協助你看懂孩子發展階段的任務、給予崩潰時取代的方法 並且讓你知道,在拚教養的這年頭,父母如何在新手村中修復過往的成長經驗; 這之中,有掙扎、有淚水、有欣慰、有感動、有搞笑、有無厘頭、也有成長, 而成為父母的這條道路,就在點點滴滴的日常建立夫妻親子更深刻的親密關係! 希望,你可以透過我們的節目,多多肯定自己, 因為,看見看似平凡的日常,是多麼的不平凡 這也是我和凱婷遞上的一份心意,回到生命之初 給予身邊剛成為新手父母的親朋好友一些祝福! 包含經驗分享和預期狀況劇, 這些每家都可能發生的橋段, 不只有在你們家有可能上演, 每家都有獨特的崩潰情境劇, 所以你。絕。對不。孤。單! 請放心服用以下金句: 「家有新生兒,生活一團糟,情緒崩潰混亂,實屬正常發揮!」 副作用: 「頭三年,夫妻變化是暫時、找到妙方,就能愛著愛著就永遠」 EP.52本集重點 1. 新手父母挑戰多,無論新手媽媽或爸爸在適應期間都有一時之間說不出的苦與焦慮,身為新手的你也是如此嗎?已經度過新手時期的你回憶中是否也是如此呢? 2. 在成為父母之後,很多的「像以前」都收在了時光記憶盒裡,你也是有同樣的感觸嗎? 3. 女性在生產過後需面臨身心的變化與調適,對於男性而言要一腦多工其實也是有些困難的,因此會造成許多的誤解。 4. 在艱難中「向外尋求協助」都能協助新手父母增能。 5. 擁有對於嬰幼兒身心理發展正確認知,可以協助新手父母更加理解寶寶並減少焦慮。 6. 資訊爆炸時代,需練習過濾過多資訊,將資訊鎖定在專業醫生、護理人員、專業書籍,對自己絕對有幫助。 *最後之盈想到了什麼絕對不能漏掉要分享的資訊呢?讓我們持續鎖定【下集】吧! 【我們在談話中的經驗分享僅為私人經驗,僅供參考,也許也並非適用所有人的情況。然而提到的餵奶、餵食、尿布疹的資訊均真實參考專業醫生及書籍的方式。】 【內容中提到的「異膚」是指「異位性皮膚炎」】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211崩潰寶典#51打造孩子健康使用3C的媒體習慣(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Feb 11, 2022 18:28


    大健康時代,讓我們一起和孩子聊聊如何『健康使用3C』 無論孩子幾歲,3歲以前孩子的頭殼很薄,儘少使用之外! 大原則是,科技無法取代陪伴,只要不是做到「科技忽略」(大人自己沉迷到忘記家庭和孩子) 維持和孩子「有來有往」的親密感和互動,每個階段性的拿捏,真的很需要練習 科技散發出的藍光,會影響晝夜規律,讓凱婷和你分享帶娃實測經驗法則 其他螢幕所散發出來的直接藍光,也會阻礙退黑激素(輔助睡眠的賀爾蒙) 就寢前90分鐘,挑選不含藍光的科技產品使用! 根據中提到 安德森潘佩課與巴爾,所做的研究說明年幼孩子從電視及觸控螢幕所學到的, 比真實、活生生的示範以所學得更少,當「轉換的缺陷(無法轉換生活環境)」產生, 2歲半以前需要足夠參與豐富、親子動手的一些工作,他們生命早期要使用螢幕的話, 需慎重考量三個C:孩子(child)、內容(content)與環境脈絡(context) 只要我們持續記得家庭教育中,『創造還孩子持續的連結和親密』是重點。 這次內容閒聊3c以外的活動(關於孩子形象化塗鴉的發展階段) 四歲以前的孩子要學畫畫嗎?畫不像要糾正嗎?幾歲可以要求形象? 當我們對孩子的心智年齡的判斷和理解,就有「正確的期待值」! 教養沒有對錯,只要父母保持彈性,TRY AND ERROR,微調成合適的自己家庭的就好! 父母自己使用3C時的說明,對孩子的機會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身處3c世代我們一起努力! EP.51本集重點 1. 藍光對睡眠的影響以及慎選影片,非常重要。 2. 學習任何才藝或課程,都要考量到孩子心智年齡的發展。 3. 孩子4歲之前,與大人的連結與親密是重點,學習什麼東西是其次。耽誤或過多的跳級都不好。 4. 父母使用3C的態度也很重要,孩子看在眼哩,自然會對3C有程度上的定位。 5. 本集中後段之盈告訴你3C對孩子大腦身體動能的影響,邀請你一定要繼續聽下去喔。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128崩潰寶典#50引導孩子3C使用原則:不在清零,在共存!(上)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28, 2022 22:15


    數位時代的來臨,也引領現在3C原始人的孩子『數位童年』的到來,家長們在引導3C使用,每個年段所要顧慮的內容,是不同的!新的一集,讓我們一起來聆聽! 最主要掌握的原則就是: 1.「不要讓螢幕干擾我們和孩子的互動」 許多和孩子有來有往的互動,正是建立孩子人際互動和判讀的基礎。 尤其在孩子年幼的時候(0-6歲) 年幼的孩子,前額葉尚未發展成熟,在快速且紛雜的數位世界中,對孩子的注意力有不良的影響,以及過度刺激腦部的感知區域,年幼的孩子大腦尚未準備好處理這些訊息,就已經知覺超載。 而螢幕會不由自主地吸引注意力,是啟動大腦的原始區域,並增強此處的迴路; 相反的,當我們是出於「主動性選擇」放注意力在某項事物上, 增強的是另一組全然不同的前額葉皮質的神經路靜(例如:衝動控制和工作記憶) 當我們過早讓孩子沉浸數位世界的訊息哩,感官部段超載,可能會改變他們大腦的連結方式! 2.「為提供機會和談話的媒介之一」: 不讓3C取代我們,反倒是運用3C的內容和孩子建立探討的話題。 發展孩子的語言技能和人際關係一來一往的回應,都是不力的。 當父母眼睛緊盯螢幕時,我們與孩子被數位干擾的回應,就不可能專注聆聽。 健康的科技習慣是『可以啟動,可以停止,可以被暫停和注重關係的對話』 這一集,讓我們一起聽聽凱婷分享,如何和孩子維持與科技共存的教養平衡! 3.用對方法,科技將是豐富和拓展孩子發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提供他們在每個時期應有的經驗, 在孩子早年,用祖傳的教養方,建立關係、睡眠和與大自然接觸、有品質的陪伴,都是不錯的方法。 讓孩子維持有來有往的語言發展互動,協助孩子思考和運用對話重整經驗,我們聽聽之盈分享 在孩子最需要動作發展、語言發展時,藍光如何造成發展上的干擾,又如何協助孩子健康運用科技!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50 本集重點: 1. 凱婷針對使用3C的執行,沒有特別的方法,只有這3點恆定系統: (1)事先跟孩子約定好、(2)建立規則、(3)堅持原則徹底執行。 2. 不會有一套準則永遠適用任何情境,保持彈性也很重要,必要時視情況滾動式的調整規則與做法。 3. 3C其實不可怕,我們必須要正視的是:如何讓孩子正確的認識3C並教導孩子正確的操作與使用方法。(當然這部分還是要依照孩子的年齡做判斷是否給予以及給予多少,凱婷家是在孩子小學一年級時才開始教導正確操作且有限的使用3C。) 4. 遇到窘境時,先觀察問題出在哪裡,確認問題後,再重複3點恆定系統,調整到最適合自己家裡的狀態。 5. 日常中總免不了特殊情境,此時彈性地給予一些特例不要緊,掌握大方向原則,親子之間依舊相安無事。 6. 看電視、看新聞、看影片,都可以一邊與孩子討論事件與劇情,幫助孩子思考及親子互動。 7. 之盈堅持孩子0-3歲完全不給孩子使用3C的原因,本集後段告訴你,科學研究根據關乎健康的理由。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121崩潰寶典#49 當孩子恐懼時,如何漸進式鼓勵,增加克服的勇氣!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21, 2022 21:57


    協助孩子面對恐懼的事物時,切記以下三守則: 1.不嘲笑(KO語句:年獸有什麼好怕的) 2.不淡化(KO語句:這又沒什麼) 3.再小的孩子,也練習把他當一回事(語句:恩,我知道你害怕,所以當時的情境是?) 身為父母持開放的態度,只要孩子願意表達,我們都願意聆聽! 這樣就已經作到陪伴的第一步,接著同理的回應和協助都是其次。 有時候,大人的淡化,是太害怕孩子放大感受,所以任意轉移孩子注意力, 「會淡化孩子的困擾,跳過孩子感受」本意是希望孩子盡快回歸平靜的正軌 也可能是在過去經驗中,自己面對恐懼時,身邊的大人就是這樣對待的, 所以當我們看見孩子也面臨恐懼,就趕快塞給他們最方便簡捷的處理方法 因為,當年我們也是這樣說服自己的! 當我們的恐懼被跳過,我們也不容易聽見孩子的恐懼! 我們被孩子的恐懼驚呆,被孩子持續困擾挫折,被無法移除的恐懼嚇破膽! 這一次,讓我們重新砍斷恐懼的鎖鏈,鼓勵孩子/鼓勵自己, 用同理的回應與孩子的心情同再,用鼓勵和勇氣克服內心的恐懼!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49 本集重點 1. 幼幼班年紀的孩子看到年獸的故事 (話劇演出),五種感官完全打開來吸收劇情時,伴隨而來也是放大的恐懼。此時,身為父母的你會如何回應她呢? 2. 貼近孩子的心去感受孩子的害怕,陪伴孩子看見每一個他認為害怕的因素,慢慢的減害怕、認識害怕,最後帶給孩子的會是勇敢。 3. 每個孩子害怕的對象、害怕的因素都不同,你是否能看懂孩子任何害怕的表現呢? 4. 孩子願意表達自己的害怕 (或任何負面的情緒) 都是好的,找對人傾訴,都是在幫助自己釋放。 5. 孩子在克服心中的恐懼時,有一個重要依附感的大人在,是非常重要的。 6. 「小孩有事就回來講,沒關係,跟他一起面對。」好喜歡之盈這句話。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114崩潰寶典#48 同理性回應,讓孩子擁抱高品質的對待,促進親子關係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14, 2022 24:14


    你曾經和孩子商量嗎?會怎麼做呢?當孩子歡歡、鬧鬧、哭哭的時候, 你會如何看穿他的無助和恐懼,停下腳步同理性回應他呢? 可以確定的是,當孩子歡必爸的時候,正是父母內心逐漸失血的時刻, 當孩子就在你懷裡,卻仍一直嚷嚷著「媽媽抱嗚嗚阿阿,媽媽抱」 你會不會也很想跟他說「阿就已經在抱了啊!到底要我怎麼樣?」 你會不會也覺得我什麼都作了,為什麼他還繼續無理取鬧? 這時候你若跟他脫口而出那句「不要吵」,其實也是講給你的內在小孩聽的…. 因為,如果他繼續吵,你不確定你會不會作出更不好的事情,說出更不好聽的話…. 親子關係微妙之處就在這一體兩面的互動,當你對外面真實的孩子有怎樣的心情, 你心裏面那個孩子(可以說是內在小孩)也正是這樣被對待長大的! 當你內心那個小孩被大人用「吼叫/不耐煩/謾罵/指責/威脅/喝斥」時,會害怕,也會膽怯, 當年的你因為渴望親情而妥協,讓這招行的通,也罵得動, 未來不用父母親自上陣這樣對你,你就持續這樣對待他(內在小孩)了! 而真實的孩子來到你面前,又重新上演當年歡必爸的狀態,在這種壓力情境底下, 你只得翻出說服你得舊招「吼叫/不耐煩/謾罵/威脅/喝斥/指責」可這回沒這麼順利了, 孩子會對你抱怨、耍賴、哭鬧、表達抗議,這時候孩子的無助,也引發父母的無助了 我們常說親子是共振的,當我們顯露出不耐煩、焦躁、反彈,都是引發內在孩子的挫折感 (怎麼會沒用呢?當年我也是這樣被對待都有效啊!一定是不夠強烈,我要來加碼舊招看看) 人在壓力情境中,最容易鑽牛角尖使用過去習慣的方式,不斷加碼,忘記還有其他招可以用! 也正因為孩子盧起來的時候心聲不好懂、不好說、父母和孩子就一起待在挫折無助裡面更久~ 這集,我們將示範,如何使用學校事件和孩子挫折,跨越孩子的歡必爸、對立反抗, 運用同理性的語言,接住情緒、接住情境,並且逐漸拼湊孩子對事件理解的感受和想法, 並且用疏通的方式引導孩子做情緒引流,並且照顧到也同樣在場的其他家人! 如果你也好奇,這是之盈和凱婷的日常閒聊,並非輔導諮商情境,歡迎聆聽參考!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 #48本集重點 1. 發現孩子很能跟你聊天,你的心情是如何的呢? 2. 當孩子突然脫口而出令你驚嚇的話時,你會怎麼去了解孩子說出這句話的原因呢? 3. 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不需急於消除孩子的負面情緒及要求與他人和好;可以陪伴孩子慢慢消化負面情緒,當孩子的情緒也被了解後,孩子自然會展現他們的寬容。 4. 孩子到學校(小社會)總會面對到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學,我們可以如何引導孩子適應與對應不同的同學? 5. 當遇到孩子說出令你驚恐的話語時,也是一種教導孩子思辨那句話帶可能給他人的影響或傷害,先別驚慌失措! 6. 帶著孩子換位思考,總是一種很好的機會教育。 7. 不要覺得孩子小就聽不懂,從孩子小時候就用溝通的方式對待孩子,一點一滴努力累積而成的就是:日後孩子擁有聆聽與願意/ 能夠溝通的能力。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107崩潰寶典#47 擅用鼓勵、肯定和讚美-2022年給關係一個新起步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7, 2022 23:49


    你懂得怎麼讚美嗎? 讚美、肯定和鼓勵都是「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的身體力行。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集! 2022年的第一集,讓我們一起從「看見彼此的內在的開始」 #正確的表露心裡話,讓對方感受到真心誠意的情感流動 都正是我們這一代無論是談「覺知父母、覺醒家庭」, 都在努力經營親子關係的一環,將心意正確表達, 「不再表錯情,不再讓對方會錯意」是非常重要的! 正是親子溝通中最難也最重要的部分! 從讚美開始,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開端! 我和凱婷的孩子都在小小孩階段,但在青春期中更需要高階的讚美 至於什麼是高階讚美,來聽我們的鎮定計!幫助你和孩子更親近哦 ps:錄音中的「誕生神話」中文字是這樣寫喔!註解給大家~~ 也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家庭圓滿和樂、幸福平安、健康無限大!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 #47本集重點 1. 讚美與鼓勵的基本差別在哪裡? 2. 如果還是搞不清楚沒關係,只要說出「好話」即可! 3. 讚美的3個層次是什麼?讓之盈分享給我們知~~ 4. 總的來說,讚美是屬於比較外控式的肯定,而鼓勵是激發自我內在力量來肯定自已。 5. 基本盤「無腦回應(好話)、小孩高興、父母也覺得有被增強」先練好,再來練習更高層次的讚美/鼓勵,很OK! 6. 一個人如果遇到困境,要如何透過話語的肯定,找回力量呢? 7. 對於青少年的孩子,如何運用讚美與鼓勵讓青少年接受你看見的他的好呢? ~~~~本集重點不多透漏,點進去聽就對了!~~~~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1231崩潰寶典#46歲末感恩-放膽去跟你身邊的人表達珍惜!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31, 2021 15:52


    感謝大家的支持和聆聽,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已經來到第46集囉! 之盈、凱婷和關注親職的你一起在線上聊聊天, 不知不覺地,已經從2021年的新年聊到跨年了呢! 這一年來,我們一起渡過疫情的襲擊, 談人生中加入親職的各項話題, 這集我們說好要聽聽之盈如何幫助自己調適心情, 絕不黃牛、不拖過跨年哩!!快點進來聽~ 有了孩子的我們,是怎麼披上父母袍後,又脫下回歸伴侶呢? 在家庭的發展階段中,有兩個時程父母會有空檔去喝兩人世界的下午茶 那就是小學階段和孩子離巢後的空巢期! 這時候,就是要鼓起勇氣再來一個呀(誤) 除了走進自己的獨處時光,也珍惜伴侶的親密時光 是幫助我們用「珍惜的眼光」看待彼此,看待家庭中每個人成長和付出的養份! 今天,是今年的最後一天, 在歲末的感恩祭,你最不後悔哪個時期的自己? 你最想感恩誰?你可以試著依照以下格式: 年末了,我想到2021年,有ooo(人事物)讓我可以ooo,感謝老天爺的看顧 年末了,我想到2021年,因為xxx讓我成長和茁壯ppp,感謝老天爺的看顧 … 列下你的感恩清單,擁抱身邊的人,給予一抹溫柔的微笑,謝謝你在我身邊! 祝福大家跨年愉快、群聚倒數時請記得戴緊口罩喔!仰望天空許下願望~ 認真防疫,是為了下一個年年年年的重逢與相聚唷~!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46 本集重點: 1. 隊友 (夫妻之間) 除了多一層「父母的角色」之外, 也擁有職責在身,此時若能看見彼此的辛勞與體諒,疲倦與壓力的心情就能夠感覺被同理到與釋懷。 2. 擁有自己的時間、跟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在一起,得以讓我們在忙碌日常的夾縫中生存。 3. 在屬於自己的時間中沉澱,看見自己階段性的進步與進化也是一直與孩子一起同步成長的,而非一直停留在原地。 4. 妳也有「偷時間」的感覺嗎?妳記得你曾經有過「偷時間」的回憶嗎? 5. 「進入父母的世界」也是很重要的,不要跟外在比較,只要照顧好自己、愛自己、或在當下才是根本。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1224崩潰寶典#45 成為母親之後的獨處時光,與你的內在孩童相遇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23, 2021 17:05


    有了孩子之後,你還擁有擁抱自己內在孩童的獨特時光嗎? 根據研究指出,許多夫妻成為父母之後前三年的幸福感銳減, 原因不只是因為成為父母這個新的角色,而是關於觀照自己內在孩童的機會減弱。 關照內在孩童的機會減弱,是如何反向造成關係不幸福呢? 迎接新生兒0-3歲的這三年,所帶來的挑戰和混亂,更容易讓新手父母陷入無助狀態。 父職母職的壓力落在兩人肩膀上,加上希望能做好照顧寶寶角色的焦慮,正讓人崩潰~ 過去,能照顧彼此內在小孩的夫妻雙方,都將因為「真實的孩子」出現, 考驗彼此教養的默契、對孩子的期待、對自己的要求以迎接生活的變革! 也因此,這集從提問出發~當你擁有WOMAN CURVE的時候, 大家都是怎麼拼湊回自己,擁抱內在孩童,並長出父母肌呢? 成為父母之後的我們,在生理、精神世界和想法上又擁有甚麼樣的質變呢? 讓我們在這集中,一起聽下去吧!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45. 本集重點: 1. 孩子上學表示媽媽終於擁有稍微完整的自己的時光,雖依然有做不完的事情,但卻能從這個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中找回好多部分的自己。 2. 在寧靜時刻總有任何陪伴自己的媒介,音樂就是其中一個,很能療癒、陪伴、寬慰自己走過各種片刻心情。 3. 享受自己能有自己的空間是非常需要、非常幸福的,你是否也有一個這樣的 woman curve 來支持自己、「從心」看自己呢? 4. 不同時期不同角色的我們,漸漸也能用不同的眼光看出各個角色內心的痛與苦。 5. 父母有低潮是沒有關係的,重點是沒有得到關於低潮的「回應」,這也讓父母感到更沮喪更無助更被困住了。 【本集在聊歌詞帶給我們對於「家暴」的理解,不等於是我們認同家暴, 只是表達比較能理解家暴施暴者內心可能有的痛苦壓力與孤單的感覺。】 重點是,我們能同時理解家長和孩子的心聲,重新站在一個理解的角度看待親子喔 最後,期待一下下一集之盈是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情的呢?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覺

    1217崩潰寶典#44 讓鏡像神經元,成為你處理手足競爭的神隊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17, 2021 28:13


    大腦內鍵的同理反映看樣學樣,將手足競爭化為合作! 鏡像神經元神妙用,群帶小孩有妙招! 最愛凱婷分享親子手足增溫互動小技巧,神鼓勵; 最愛之盈一手同理父母、一手同理孩子,神串聯。 我們將日日實踐,帶給你不同以往的親職教養視野! 期待引發你的內在能量,覺知於每一刻自己的努力 將這份努力與你的孩子分享,致力作一個真實的人! 你的孩子,也傳承這份努力和用心,認同並歸屬於你們家的一份子! 這一集中,我們將提供如何不被孩子的「憤怒」跟著進入憤怒迴圈! #這個狀態在我們的活動中,叫作 #跟進 #在家庭中的「一會三不」 我們會教孩子打仗,但不跟孩子打仗, 不跟孩子比較,不啟發他們對抗彼此; 孩子在幼年時期,與原欲最靠近,充滿攻擊撕咬興奮亢奮; 孩子在青春時期,受賀爾蒙起舞,充滿排斥彆扭張狂挫折; 他們翻湧在自己的內在世界,不需要外界的加壓謀求進步。 也因為家庭非戰場, 在家庭裡沒有敵人, 不須創造手足競爭求進步! 小家庭是,在大家庭也是! 家庭的本質是練習表達說謝、到愛、理解和抱歉、彼此說再見的地方! 讓我們謹守著本質,協助孩子在人生中學習各種愛的起承轉合的功課! 這一集,所有關於我們的日常,讓我們的生命故事陪著你,分享解憂!#手足競爭 #家庭共好 #日日好日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44 本集重點: 1. 鏡像神經元的奧秘,除了上集分享到的「大寶模仿小寶的行為不一定是退化行為」,孩子在群體中的「集體意識(或行為)」可能也是鏡像神經元的作用。 2. 孩子在學校跟在家裡的行為不盡相同,幼兒時期、學齡期、青春期,各個階段在家與在校的反差都給予接受,別投以異樣眼光。 3. 想辦法讓孩子願意合作/ 配合某些活動時,多給予鼓勵去引發動機、而非用刺激的方式。 4. 當我們不小心、不經意拋出挫折的話語或氣話時,都還是有修復關係的機會,事後都可以跟孩子討論事件及說出自己的真心話,讓孩子了解他在我們心裡的重要性。 5. 用鼓勵的語言帶孩子看見他的適齡能力,邀請他看見自己的能力、並且也促成手足之間的合作。 6. 無論是手足之間,促進每個家人之間合作達到共好、讓全家人都好、都有歸屬感與價值感。 7. 當看見孩子的正向表現與行為,不吝嗇給予鼓勵與肯定,能夠增強孩子想要做得好的心情。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覺

    1210崩潰寶典#43親職副作用-挫折感是成長的養份,父母和孩子都是!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10, 2021 19:59


    成為父母之後(產後千日),你已逐漸成人形了嗎? 然而,晚熟世代,孩子需要萬日才成熟(萬日大約孩子27歲), 反觀父母難解焦慮叨念終成「精」,每個階段都有燙手任務要執行。 誰來照顧父母心? 孩子的挫折就是成長的養份;父母的挫折也是! 正視父母內心的挫折感,每一步都艱辛且振奮! 自從娃從天降, 父母鎮日精神渙散、一件事情無法好好做完、無法獨處、 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爸爸爸爸爸爸爸爸(OMG), 種種疑似幻聽的跡象、對大小聲音特別緊張兮兮, 反倒沒聽到孩子聲音,又積極搜尋他們的人影, 凡孩子出現就發神經!人生技能無窮盡超展開! 孩子都未認識成為父母前的我們,不曉得我們年少的輕狂和精彩, 反倒瞧見的是: 父母真實的狼狽、煩躁、難受、無助、尖叫,徹夜未眠白天崩潰。 由於孩子尚未成人形,父母也正在體會人生中最不成人形的階段, 就很容易將焦慮拋出去,讓他們不可以太好受/犧牲忍讓不敢喊累! 幼兒時期孩子的認知和情感能力,僅止於感受到環境是否安全無虞, 他們關注自己是否被愛、被呵護、被感知到他們的感受和想法, 以便讓他們逐漸成人形,有心理空間逐漸裝盡他人的觀點和感受! 進而透過她人的回應,逐漸形成所謂成熟的自己。 這個階段的父母,正提取過往的經驗檢核父母力! 成為父母之後,我們與過往被對待的方式取經&奮戰,修正和實踐! 記得,當孩子有好的感受,才會做出更好的事,然而父母也是如此! 從挫折中,記得孩子的年紀,適齡的要求, 才逐漸移動內在,往對孩子合理的期待前進! 記得「已讀,收回,修復,來的及!」 從部分到整體,從整體到部分 改寫家庭的歷史,由我們這一輩開始! 無論結果如何,針對自己內在教養「微革命」 這段起義,在陪娃二十幾年之後必然遍地開花!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43 本集重點: 1.學習不是一蹴可幾,父母走過的路,孩子都是從零開始,讓我們一起從孩子的眼光正視孩子的困難,就有機會陪伴孩子在他最困難的時刻。 2.黑貓白貓都是好貓,無論誰較能理解孩子的困難,從整體或從細節切入,都是我們進入孩子內心的入口。 3.當父母看見並理解到孩子覺得困難、痛苦的點,並且與孩子感同身受,孩子就能逐漸保有自主性,不會迷失自己與分裂。 4.「順父母的意去感受並認同父母的感受」比較簡單,但可能也意外接管了孩子感受自己感受的力量,進而失去某部分的生命力。 5.父母的認知不等於孩子的認知,保持覺知不輕易批判孩子(或他人)接收到的任何感知。 6.看見孩子做得好的部分,特別給予鼓勵與肯定,能夠加乘孩子的信心讓他願意做得更好。 7.接納你的感受「父母看見自己的挫折、聆聽自己的聲音」足以恢復能量騰出空間去聆聽、認可並維護孩子的感受 PS:本集凱婷和之盈一起閱讀「為何家會傷人」一書,討論內容並將有感的部分分享給大家喔!#幸福文化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1203崩潰寶典#42開放、自由、嚴厲、規範都是父母的一百種面貌之一,帶著覺察做喜歡的自己!淺談「父母類型」一起來聽!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3, 2021 30:40


    你是因為孩子而改變和成長的,這點可以告訴他!你愛他! 好啦忍不住預告一下,明年將出版「幫父母補血的教養書」! 屆時再公告於世,歡迎到時搶名額參加我和凱婷的工作坊喔! 教養不怕失血,只怕妳一次會被補血地很徹底! 太補的話,說不定持久個跨越半載十年不等喔!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們的中年也只有一次呀! 艱辛、岔路、抉擇困難、犧牲和心疼,都可以和孩子分享, 向孩子分享『父母真實的人性及心路歷程』也是同理共感的練習喔! 這集,之盈和凱婷分享著: 父母絕不只一種類型,父母航道迷失型就在三維空間正發生! 當父母正在摸索自己是哪個類型時,絕對是件好事! 『鍛鍊父母肌』必備有覺察的心理彈力就這樣默默發生囉! 父母教養沒有標準答案, 學齡前(0-6)的父母模式,和學齡期(6-12歲的孩子)和父母,都大幅度的在移動; 事過境遷的我們,回頭看見時時刻刻的蛻變,父母的蛻變也正長在孩子的心理! #中生代父母內心的可能性 父母彈性游走在三代之間,中生代的父母,將長出世代代溝逐漸消彌的智慧! 投以感恩長輩、教育小孩、夫妻差異沒關係,同調就好,當三方面共好全家一起好, 觀察自己的感受、觀察他人感受,將是我們在家庭中同理心的灌溉土壤! #改寫家庭歷史,由我們這一代開始! 思考父母類型之外,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一直在轉變。 觀察自己和孩子的改變,也會發現共時性的發生喔! 留後路給孩子走,重視自己和孩子的心聲,是在建立孩子的價值和認同; 當父母的移動和覺察,承認自己的投射,就不會隨便把孩子的生命力接管過來, 這絕對是非常重要的!在I世代覺醒父母的我們,也在過程中值得肯定和鼓勵喔!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42 1. 檢視一下自己的教養類型,你是屬於哪一種呢?而又可以怎麼調整呢? 2. 當了父母後才知道自己的底線與地雷不同了,你也是嗎? 3. 你知道每一種教養類型也都會影響到孩子自我的養成嗎? 父母如何對待孩子也會慢慢形成孩子心裡面的我。 4. 父母的教養模式沒有標準答案,我們總是跟著孩子的成長過程來彈性調整自己的模式,重要是要覺察「如何進步?如何更適合每一個階段?」 5. 跟另一半的教養類型不同調沒關係,重要是也要同理對方底線、看懂對方的心情與嘗試來邀請共好。 6. 「好孩子」真的就是好嗎?孩子內心真正的渴望我們聽見了嗎? 7. 屏除外在聲音與壓力,聆聽孩子、與孩子討論,是真正跟孩子貼近、認識孩子也認識自己的方法。 PS:本集凱婷和之盈一起閱讀「為何家會傷人」一書,討論內容並將有感的部分分享給大家喔!#幸福文化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1126崩潰寶典#41 只有當媽後才知道的事-「當下的父母」是一種刻意練習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Nov 26, 2021 25:54


    扛住999+已讀不回的人際困境,今天也要和孩子奮戰下去~GO~ 成為父母,要當恆溫計,而非溫度計,絕對是種刻意練習! 成為父母,要當空氣清淨機,而非除濕機,更是無比積極! 與獸一起進化的過程,專注、從單調中找到變化、 找到堅毅果決的硬核內心,都是你想都沒想過的事情 留影和孩子相處的點點滴,具足與全世界背離的鋼鐵心, 在孩子的失控、蠻橫、膽大妄為、好奇心、情緒過激中, 看懂孩子不受時間感束縛,充分活在與原欲最靠的地方, 正用最執著敏感的內在狀態,真切地熱情地與我們互動! #當下的父母(正念心) 絕對是一種刻意練習 正好也是我們從孩子的回應中發展情感調節、依附關係, 三歲前孩子的心理像狀態,處在破碎且尚待確認的地貌, 這個階段,父母投其所好,運用童話故事的引導和啟發, 讓孩子坐穩內心的王位,在遍尋不著自己的慌亂片刻中, 協助他安穩入定,將心思放在自我進化 #三歲前也很可以 #一起來聽聽之盈如何翻轉童話意義, 運用[新奇] [俏皮]「非主流」的方式跟孩子談自信心的建立 當父母進入孩子的內在世界,摸著石頭過河感受孩子的內在變化, 協助孩子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在心裏面離開父母的勇氣, 透過討論突破內心的藩籬,隨著故事的脈絡,鋪設場景, 場布得宜,充分入角和孩子一起走位他獨特的童話版本~ 跳脫比較心態,正運用破碎的心像化狀態,反應式傾聽~ 陪伴孩子從退化中協助孩子跳脫比較心態,成為自己人生的主角。 幫助他在親子拋接對談的過程,形成具體的心智化影像, 坐回人生主角的王位,透過親子之間的故事想像和分享, 探討升級後的我們,在這一仗如何打敗心魔,邁向成熟!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41 【本集我們分別處在便利商店及家中隔空錄音,所以不時會有叮咚聲】 1. 媽媽無法即時回訊的心情只有同為媽媽才能知曉。(在媽媽面前刷存在感很不容易哈) 2. 雖然對於「承擔被誤解」的能力增強, 但感到孤立無援時心裡的無助也會增強。 3. 我們眼中孩子的「退化行為」可能也是鏡像神經元造成的衝動。 4. 孩子在三歲之前,心智上對於許多事情都是很抽象的,必須持續藉由比對孩子的經驗來連結具體畫面。 5.使用童話的引導,協助孩子確立對自我認同的看見,運用同理式傾聽,協助孩子感受寓生於世的關聯。 **本集又跳tone的聊到了童話故事,父母能如何透過童話故事來引導孩子認識人生的意義。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1119崩潰寶典#40 讓父母原力,在你體內悄悄甦醒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Nov 19, 2021 24:30


    親愛的,入冬了,身為父母已過了多久個冬天了呢? 現在的你心情如何呢?讓我們用一季的聊天陪伴你! Me paso la vida sin hace nada útil -阿根廷詩人Julio Cortázar 在西班牙,我度過了無所事事的一生 「無所事事」是在父母風景中最不容易被接受的事! 我有一個朋友,待在歐洲非常多年了, 因為疫情移居回台灣,她說帶孩子的過程飄洋過海東西合璧, 充分體認到在台灣「身為父母」這件事情似乎變得非常緊繃, 要平靜、要優雅、要做回自己,要放心讓孩子體讓自己的心境, 似乎沒這麼容易,外在的「善意建議」和「應該如何」 彷彿都在暗示「你不懂的事還很多」「你會鑄下大錯」 在和她的聊天中,我才發現,在這樣一層層的介入和暗示下, 人際緊密變成一個「無法讓我們找回和孩子專心連結的結界」 這種情況,就會讓我們喪失與孩子找到心連心的機會, 別人嘴裡的她、別人嘴裡檢討的你、外在眼光家諸在你們家的非標準化家庭, 竟剝奪的是父母「信任自己內在直覺的連結」和「觀察孩子的睿智眼光」, 為什麼提到這些呢? 我們在這一集中,探討父母的冷靜區, 探討到三歲後的孩子就像一面敏銳的鏡子, 他們靠內在直覺行事,更渴望被了解這些「不是故意」&「已經在幫助自己冷靜」的心 不是靠外在來指認,是靠他們內心準備好,然後也被大人指認出,鞏固這些移動和改變 這和孩子心連心的瞬間,正是父母感受自己與孩子不失連的「親緣感」! 然而,原來孩子崩潰的瞬間正是她幫助自己冷靜的方式之一, 在此之前沒看穿沒關係,從此知道可以笑笑帶她去冷靜區就好, 幫自己的冷靜區布置妥貼,找回一抹找回自在的好感受, 秉持「如果可以優雅,誰願意瘋狂?」寫金句在那也不錯, 再不然, 在你的冷靜區,戴上耳機,聽我們的PODCAST也悅耳啊! #讓你心情飛揚的一集 #也慶賀我們來到第40集囉!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40 1. 育兒神器耳塞,絕對要隨身、在家隨處放置備用,得以減壓並且讓頭腦清晰。 2. 當5歲以前的孩子神經系統超載時,讓自己平靜的方法之一,竟然就是「突然之間鬧脾氣」!因為他正在釋放他累積的壓力。 3. 當孩子正在找尋自己的平靜時,父母若緊卡在讓步不讓步的抉擇中可能無濟於事,此時父母能做的也是找回自己的平靜。 4. 「冷靜區」(積極暫停區)不用拘泥任何形式,從小養成、將冷靜的概念種在孩子的心裡,將會是給孩子非常大的生活技能的禮物。 5.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反映出父母各種情緒與各種回應。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1112崩潰寶典#39 插班生活-透過父母同理回應,協助高敏感孩子適應插班生活!(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Nov 12, 2021 19:10


    過去的內鍵軌跡,就像在幽暗抽屜的鬼魂, 在教養的點滴中逐漸被喚起,被自動化因應, 我們有多少抵抗力、多少覺知力、又有多少不經覺察, 拋出來,對待眼前的孩子,持續這個「拋接遊戲」 所有的父母回應,都有脈絡和故事,有眼淚和心疼,有被愛和感激。 所以,這些內心的入口和呼喊,你也窺見了嗎? 「當父母聽不見自己的哭聲,就很難聽見孩子的!」 「當父母內心撒嬌時碰壁,就會很難接受孩子一直撒嬌」 「當父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照樣造句是什麼呢?跟你過往的故事有哪些連結呢? 當我們心有餘力,就更能撐出空間,看見養兒育女的初心, 也比較容易跟孩子表露心情,接住彼此的感受和想法, 當我們心無餘力,又會如何對應,才讓我們感受到 「不違背/不脫離自己最想要的樣子 太遠」 這些父母功,之盈和凱婷都陪妳一起練功 父母力,不是一夕之間神功上身,更無法在其虎難受時褪下, 但在時時刻刻,相信孩子也跟我們共感,相信我們是一起預備 相信妳不孤單,他也因為有妳的陪伴,更不孤單, 穿越恐懼、穿越他人耳語、穿越誰誰誰又怎麼看、 穿越講不聽、聽不懂、盧炒煩(好像某道菜)的躁亂心境 還給自己內心一塊清淨地, 回到人性中最原始的時刻,會哭、會想、會拗、會煩, 踏實陪伴孩子的每一步,協助孩子和自己都站穩腳步, 記得陪伴孩子的過程,也陪伴自己走這一遭艱辛溫馨兼具的父母路!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38 本集重點 1. 主要照顧者安心、堅定、自信的態度很重要,才能讓孩子順利擺渡成功。 2. 當父母心裡空間消失、又喚起自己從前的教養模式,往往做出矛盾的決定,此時該如何先聽見自己、照顧自己? 3. 孩子有時尖叫真真假假,你分得出他的撒嬌嗎? 4. 孩子有「想念家裡、想念過去」的心情,陪他聊聊、聽聽他怎麼說,有時不想去學校並非排斥新生活,只是因為單純想念。 5. 引導孩子從自己出發是最貼切的,提供他們有效排解想念的方法。 6. 無需太急著想要加速解決分離焦慮,每一天每一刻踏實的陪伴孩子,協助孩子安心站穩腳步適應新生活。 7. 每一次的分離焦慮都是在為青春期的分離做準備及預演,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進步的過程。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1105崩潰寶典#38 插班生活-透過情緒回應,示範如何四週協助高敏需求孩子適應新環境!〔上〕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Nov 5, 2021 22:50


    #轉學生 #插班經驗 #新環境適應 #手法都能移植適用喔! Emma上學了,兩歲多的孩子要上學,內在有多少複雜的心智表徵? 未滿三歲的她,又會用什麼方式來表達,快來聽聽這集精彩內容! (本次分成上下兩集)下集我將持續帶你看懂孩子的內在世界! 之盈無論在輔導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都 #以身體力行實踐陪伴之鑰 實踐日日陪伴的心法,是以下這句: 「#我始終相信當孩子的內在被聽懂了,#他將不再感到(陷入)瘋狂」 我們一起看她如何 #用四週帶領孩子面對內心恐懼,不放大恐懼 #從細微處肯定 和 #看見孩子能力的展現,貼近孩子的內心陪伴鼓勵 Hello, hello, nice to meet you my fear! 和孩子一起找到「When it all falls down…I'll be fine」 (#當原本的世界崩毀,#我依然可以找到支持自己的勇氣」 身為父母,只要秉持I will stand by you(我永遠支持你)的心 和孩子一起面對生命的困頓和阻礙,在遲疑和無助的時刻, 從日常做起,找到撐起他的力量。 肯定他是有能力的,不忽視也不跳過他的糾結心情, 直視孩子的內心,和孩子一起從週週週週轉換中,體認新方法! 無論發笑地面對恐懼、正經地面對害怕、內鍵遊戲的方式面對~ 都是 #父母和他一起搭建 #早年愛和安全的秘密基地!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38 本集重點 1. 小孩子(尤其高敏高需求的孩子)在面對人生各種焦慮階段時,如果沒有被處理好,未來可能衍生出許多問題。 2. 之盈分享她如何陪伴、幫助孩子適應「插班生」的學校生活。 3. 幫助孩子轉換與適應,可以用的方法很多,你知道視聽嗅味觸都可以嘗試嗎? 4. 孩子複雜的心情你看懂了嗎?如何陪伴與引導孩子整理不同時期的恐懼焦慮跟擔心? 5. 如何跟孩子聊「長大是件好值得高興、好驕傲的事情」,賦予孩子能力、讓他有自信且自己協助自己適應進入新環境。 6. 面對孩子一直問問題,就是去看到他問這個問題背後的需求,運用情緒回應,達到心連心的狀態!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1029崩潰寶典#37 正向教養-透過理解和同理回應,欣賞孩子擁抱自己的能力!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Oct 29, 2021 28:29


    當一個人的感受良好,就有能量做出更好的事!父母和孩子都是~ 這一集中,由凱婷將透過正向教養的分享,引領你看見正向教養帶給她的觸動之處, 並且從教養陷落處,重新看見學習的機會和養份,與孩子走一段一輩子的學習路! 透過同理的情感回應,重新與孩子連結,理解孩子的挫折, 也看見父母的挫折,重新出發,給出真誠的愛和身教,放重點在聚焦問題解決, 讓孩子也看見和體會,父母如何從陷落中重新獲得養分和學習的示範! 在這一集中,之盈也分享兩個和孩子相處時的溝通經驗, 包含如何陪伴孩子從插班生的「適應過程&分離焦慮」中, 父母如何重獲與孩子的連結,讓孩子進而獲得內心的力量和看見能力! 在教養的現場,父母自己就是處理親子關係的專家, 我們期待透過分享,將教和養的真實歷程呈現出來, 往往就會看見自己和孩子的力量, 透過將從現實和理想的距離澄清, 你將發現,在現實和理想中間落差的壓力地帶, 往往就是讓我們感到空白、不在信任自己內在和崩潰的所在! 回歸陪伴孩子的初衷,慢慢將兩者拉近,透過身教和覺察,持續理解自己,貼近孩子! 讓我們一起陪伴你,邊走邊學這一條「向生命致敬、向生命學習」的不簡單的道路! Let me catch your breath!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37 本集重點 1. 正向教養的重點之一「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2. 每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都是受挫的孩子。 3. 什麼是「有效的教養」?處罰、獎勵、是有效的教養嗎? 4. 人生中追求的就是歸屬感和價值感;孩子每個行為背後都有其動機,我們看見了嗎? 5. 讓孩子擁有自己的能力、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就不要幫他做。 6. 每個孩子在確認自己能力的時候,其實都有複雜的心情存在。 7. 做每一個教養時,先想想:「我想要教會孩子什麼?」 8. 父母在教養孩子之前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孩子感覺好的時候才會表現得更好,大人也是一樣。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1022崩潰寶典#36 女性母性的私密談話-哺餵,母嬰默契的第一個考驗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Oct 22, 2021 31:21


    生了孩子,親餵、配方奶,也曾讓你糾結了嗎? 其實無論如何,這都是成為父母路上一種選擇,沒有好壞! 在善變的秋天中,和你分享母嬰哺餵關係善變的各種變形! 安撫巾、乳牛人生、賀爾蒙、雌激素、母乳、內分泌變化, 點滴分享,溫存著回憶著,帶孩子剛乍到人間的那幾個月! 私密經驗,現在聊起來,依舊記憶猶新! 在穩健規律的蒙太奇日子中, 片刻經驗放大,都是難忘經典 不得不說在哺餵過程,充分感受和寶寶在一起「合一」的心理歷程, 孩子是世界上最美麗的生物,母親是此刻靈性能量最強的感受體! 從。今。往。後。 在這大千世界中,成為彼此的依存! 這一集中,我們一起和兩位母親感受著哺餵時的點點滴滴 感受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 感受和孩子之間逐漸構築的安全感受, 感受自己在構築的過程逐漸摸索出 「成為母親」的樣子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36 本集重點: 1. 繼生產經驗後,養育孩子第一階段「餵奶」也是媽媽們難以忘懷的回憶。 2. 餵母奶或配方奶一樣好,餵奶所遇到的困境及心路歷程都好值得探討。 3. 顧及孩子的健康之虞,身邊家人更要顧到媽媽的身心狀況。 4. 媽媽內心在尖叫的同時,還需要面對外在的壓力,媽媽心情誰真正懂? 5. 親餵孩子的親密與便利性實在神奇,瓶餵孩子能準確測量孩子奶量狀況,兩者均有好處,投其所好。 6. 孩子時時刻刻都在學習與試著了解媽媽的心情,在學習獨立之前,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解套方法。 7. 能夠充分的感受自己與孩子彼此之間生命的奧妙、跟著孩子的步調互相配合調整,是一種很幸福的人生經驗。 8. 在抉擇中,要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還是聽他人的建議?要勇敢冒險走艱辛的路,還是選擇一條捷徑呢? * 在本集,之盈與凱婷在聊天中,從餵奶經驗聊到自己人生經歷的轉折,且又再次重新認識自己;在我們每次看似跳tone的話題中,總能因此悟出某些人生意義、這就是我們真實的日常及友誼。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1015崩潰寶典#35 淺談生命靈數,所有的貼近和理解,終究來自你投向他信任的眼光!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Oct 15, 2021 21:57


    你的西元年、月、日,數字是多少呢? #生命靈數 #天生優勢力量 #內心本質和空缺的介入 今天來跟大家淺聊生命中跟隨自己一輩子的『一個特殊的數字』XD 剛好凱婷問了個好問題,我又在一打二,就來淺淺聊一下生命靈數吧! 如果我們了解一個人的生命能量在哪,他的生命能量、天生的優勢, 內心本質、維護價值和空缺數字,呈現一個人隱性及外顯個性及不自覺與人相處的方式 例如:小美的生日是 1981年5月23日, 1+9+8+2+5+2+5=32 再把3+2=5,這個「5」(教皇) 這從1-9的數字,個別有不同的特質和 你知道,將數字加起來,會出現一組生命靈數嗎? 這一集中,聽見我這一集走來走去喘著分享, 就知道平常一打三的日常(兩娃加上一隻貓咪)到底是多忙亂了。 這一集中,之盈在家裡走來走去,一直跟著兩娃走到哪玩到哪, 一邊錄音,也一窺我和凱婷一打三忙碌的真實日常和聊天! 其實,輔導和諮詢、親子教練或者諮商等助人方式, 最重要的是,無論你學了多少,別忘了「持續感受眼前這個人」 無論是牌卡、花精、星座、血型、生命靈數等輔助的工具, 雖然我們在這集中用閒聊的方式,提到有趣的介入觀點, 但重點是這份: 『懂人的初衷、善意和渴望可以幫到這個人的心!」 #之盈當年第一次考教甄就考台北市榜首(遙想往事) 在實務介入方面充分被認可,就是秉持與人真實互動的當下感受, 重視與人當下的連結,當你對孩子的眼光不同,孩子就會不一樣 凱婷也提到「媽媽的嘴,鋪出孩子的路!」 身為人父母的我們,能充分感覺孩子,是好幸福的事情呢 最後,跟大家分享,佩吉·奧馬拉的這段話: ′′我們與孩子交談的方式變成了他們內心的聲音."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35 本集重點: 【本集背景音樂是嫩嬰與可愛寶貝玩樂的聲音,謝謝包容我們一邊一打二一邊錄製,雖然不盡完美專業,但都是我們用心的話題與分享,謝謝喜歡我們的你們。】 1. 諮商、療癒的方法百百種,正夯的其中之一「生命靈數」到底是什麼概念?今天來聊聊皮毛! 2. 每個人都有一個數字,解說顯性或隱性的特質或是內心的本質,給予一個指引。 3. 之盈稍微舉例分享幾個數字的代表特質,很好玩喔聽聽看! 4. 雖然我們能夠運用一些工具(例如星座、血型、塔羅等等)來對人做一個初步的分類,但是否也會因此而不小心將人貼標籤呢? 5. 運用這些工具的時候,是為了幫自己爭取心理空間,多一點空間來接近對方、最真實的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他了解他。 6. 不單用這些工具來判斷或給予偏見,僅是一種對對方初步的掌握度。 7. 對待身邊的親人、孩子,也可以用這樣的觀點來看待,多一層不同的看見。 8. 孩子很容易被暗示,所謂「媽媽的嘴決定孩子的一生」。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1008崩潰寶典#34 你聽過「以產婦和胎兒為主體」的生產方式嗎?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Oct 8, 2021 26:32


    生老病死,「生」首當其衝。你聽過以母親為主體的生產方式嗎? 生產是生命的慶典,也是母親和寶寶一起努力的第一個故事! 如何在等候的重量裡,安穩的待著,讓溫柔生產的訊息告訴你! #女星Ella林可彤曾分享的會陰按摩 #自由體位分娩姿勢 #產前運動 #生產前關於順產的肯定 #會陰按摩二三事(詳可參閱留言) #台灣女人你為什麼不生氣(自搜google網路文章閱讀) 孕期時,家庭的第一個故事就展開了 我們都是從無到有逐步 #加冠「#父母」這個角色的, 這一次,之盈跟你分享 #你所不知道的產前課 幫助減緩SURGE(宮縮)是有方法的, 專注在傳遞愛的覺知、搭配呼吸,幫助我們順著身體的指引, 讓媽媽寶寶一起讓花苞綻放、打開道路,平坦敞開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是老天生在人,#不是只有人生人 #順勢之愛 在全人照顧上,#生產 這件「大事」,一直沒有特別的提及, 原因也是因為正在寶寶到來的同時,父母的 #奮戰人生,已經開馬啦! #第一個擁抱(有興趣的夥伴,書籍連結如留言處) 身為父母不是件只有浪漫的事, 彷彿進到下一世的 #育兒臨床功課, 孩子有他註定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方式, 在面對生產不如預期,無論跟 #生產計畫書 有多不同, 「母嬰安全」就是最大考量,因為無論我們怎麼接孩子來到這世上, 透過安排或交付老天,這就是家庭和寶寶註定的第一個故事! #接納 #打開覺知 #體認這是你和孩子一起努力的過程 #生產計畫 #生產計畫之外的計畫 #不提疼痛提宮縮(不加強痛感)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 #34 生產經驗 1. 生產是女人的人生大事之一,每個人的生產經驗不同,我們在這一集討論彼此的經驗。 2. 之盈在產前做足了功課,透過些許溫柔生產及催眠生產的資訊又對生產這件事情看見不同可能性。 3. 凱婷分享自己產前的檢查經驗,因為信任醫生專業判斷,生產過程圓滿順利。 4. 原來自己母親的生產經驗也會影響到我們自己對於生產的任何信念。 5. 醫護人員對待產婦的態度以及產婦如何被對待,都影響著生產過程以及產婦的心靈健康。 6. 即便生產時遇到了一些不預期的情況,也不用因此感到之前所有努力都白費,因為所有學習到的精隨我們都可以在未來的生活運用到。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1001崩潰寶典#33 父母養成新手村-那些沒人跟你說過的事!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Oct 1, 2021 22:22


    關於孩子 #鬧彆扭、#人來瘋、#講不聽 #孩子們身處成長的動盪,#正在風雨飄搖中前進! 他們頂著 #不斷激怒大人/主要照顧者 的風險, 依著內在敏感期,完成自我茁壯&成長的路徑! 而父母更是,被「為父母則強」一語帶過, 就已身處在 #父母新手村 的你,卸貨之後, 隨之而來的錯愕、慌亂、無助、崩潰、意料之外 那盼望預期中的孩子成長的驚喜,誰來告訴你~ 可貴的是, 每個迎面而來的 #突發襲擊,並沒有將打趴在地, 頂著 #被孩子抗議 的風雨,帶著找解方的心境踽踽前行… 誰能告訴你, 和孩子相處,不只有給愛,那還要加點什麼料才可以? 誰能告訴你, 孩子在家和出外,本是兩樣情,但你得拿多厚的臉皮去嘗試 面對這些風雨,除了引領他們趨吉避凶, 在陪伴孩子時,除了滑手機和朋友聊天之外, 你還可以 「回應孩子的情緒」 「回應孩子目前的狀態」 「協助幾位孩子描繪他們身處的處境」 「對身邊父母秉持同感的心」 透過照顧者第一時間的回應, 在他們面對成長的動盪時, 透過眼神對交、溫柔擁抱、堅定原則, 都是幫孩子感受自己的時刻! 成為父母的我們,彼此多了一分理解和體貼, 了解道對方盡他的力量,在協助孩子成為自己, 體貼到,不夠完美的我們,需要喘息更需要被懂, 因為, 當我們心底的聲音,被彼此聽見; 就有力量,真心懂得我們的孩子! 這一集,讓之盈和凱婷在說說笑笑, 在生活紀實的聊天當中, 溫柔陪伴正在聆聽的你!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33 本集重點: 1. 孩子在某些情境有人來瘋的情況,跟平常「在家時的狀態」不同,是非常正常的,不必太焦慮。 2. 父母面對孩子鬧彆扭、愛哭、人來瘋的狀態時,還要承擔他人質疑自己是否有好好再教孩子的壓力。 3. 孩子遇到孩子或身後有靠山時就是一團亂,無法預料的驚喜與驚嚇隨時考驗父母的牆心臟,此時父母必須拉開心裡的空間。 4. 要把孩子拉回來正常模式時,需要先與孩子眼神對焦才有效。 5. 有時候孩子不知道自己的極限,父母要適時的協助讓孩子察覺自己的狀態。 6. 父母仔細觀察孩子之間的社交情況,偵測到孩子即將脫韁之前,先適時的介入,避免事態嚴重。 7. 父母彼此同理、包容對方的心情,對於情境上的轉變也能有一些掌握。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924崩潰寶典#32 秒睡爸媽跳跳娃 一夜好眠真是難 #克服睡眠障礙篇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24, 2021 26:44


    你們家也有 #睡眠育兒法 的隊友嗎? 你也曾深夜許願 #給我一杯忘憂水 #還我一夜好眠 嗎? 當我第一次看見隊友施展「#睡眠育兒 #魔法」的時候, 我完全感受到孩子是適應能力很強的生物 #不要太過操心, 他們一定會因時制宜好好地活著! 身為母親/主要照顧者 千萬要提醒自己"放下放下" 沒有孩子非妳不可 全家人一起來調整。 #不是只有你一個人, 面對 #魔獸難解的作息 只要外面有家人在 #看電視吃飯聊天不關燈(一連十個字) 就容易功虧一簣, 你感氣餒,全家扼腕。 更何況安靜如我家, 在外放電足了夜晚只有更嗨 整個晚上,我已經不像過去愛聽電音 只剩下童話故事、輕音樂和音樂家故事, 依然可以各種 #睡不著 (現在我最怕聽到的三個字,千萬不要在我耳邊說) 睡眠這件事,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每個年代和時期又不同。 之盈分享童年的回憶,不管幾歲, 只要爸媽一出去,兩姊妹就起來演戲, #棉被當戲服 #父母腳步聲當作壞人入侵 凱婷分享身為父母, 須覺察自己的極限, 就可以經歷陣痛期,(這件事情好難T_T) 調配好自己的生活。 這讓我想到包北 #一個晚上可以出去拿十樣東西, 陣痛期這三個字,好像三輩子這麼長 爸媽好想直接被敲昏啊! 我最近白天都有幻聽, 「請按選書鍵、選書、選書、選書、請按選書鍵」 「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韓德爾…小。約。翰。使。特。勞。斯」 這是剛剛問我女兒的,名字這麼長她居然背的出來OMGT)..(T… 我最近就是這麼 #被魔音傳腦,#魔獸還在身上跳 的情況下睡著的。(暈)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32 本集重點: 【本集特別之處之盈的孩子也一同在旁陪伴錄製,其中有孩子可愛說話、親子對話與歌聲。】 1. 孩子的睡眠問題家家有,性別、個性、天生氣質、孩子的數量等等都有影響嗎? 2. 家有多寶的父母面對孩子睡眠互相干擾的困擾,你也有嗎? 3. 大寶通常有強烈的「有伴的需求」,同時也有更加細膩貼心的一面,你發現嗎? 4. 孩子通常在爸爸手中時表現大不同,是否覺得爸爸好神? 5. 各種教養學派針對睡眠問題的解決方式都有其道理與理論,找到最適合自己與孩子的方式調整睡眠問題,莫急莫慌。 6. 睡覺時間到了的時候,重要是營造家中睡覺的氛圍。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917崩潰寶典#31 談父母的安心教養,也談「孩子從家庭這塊土壤中,長出此生可能的模樣!」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17, 2021 24:01


    你知道嗎?每個家庭都是「另類的」。 每位父母也是另類的,就在另類的1+1中, 組合百變萬千家庭的模樣, 之盈和凱婷在這集聊天中, 欣賞彼此的另類和獨特, 更帶著讚嘆的眼光,看見彼此的「異家風景」 在I世代資訊的推波助瀾下, 訊息就像薄皮披薩般易燃、易爆、易紅、易流行, 也易殞落。 在薄皮披薩年代的安心教養,從自信父母開始, 因為,無論我們亟欲給孩子什麼, 若能帶領孩子回到安頓身心的根源, 就給了孩子在家中安身立命的根。 別忘了, 孩子正從家庭這塊土地, 長出屬於自己此生的樣子! --------------------------------------- PS:題外話 衷心希望聆聽的妳, 也能從我們的聊天中, 感受到對話拋接中, 有妳的守護真好,有我的看見真好, 因為欣賞的眼光,著實拓展了語言的層次和視野, 就像我們每次都說要成立家長互助會, 這個概念是屏除焦慮之外,在於見證於奠定每個家庭的美好, 家長互助會我們想像是1+1+1+1=無限大的美好, 因為我們有彼此,日日是大好日,天天是大好天! 屏除焦慮的堆疊,每個家庭故事都是驚奇、獨特且好聽!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EP#31 本集重點: 1. 父母在孩子的各個時期都會有不同階段的焦慮,如何安住自己的心處理各種焦慮呢? 2. 聽聽凱婷現在面臨孩子進到學齡期的焦慮,是如何安住自己的心? 3. 任何時候都是先「回到當下」,細想什麼是最適合當下的?不要害怕做決定,保留觀察與微調的空間。 4. 每一個決定也都是「嘗試錯誤」的學習,不要把它當成挫敗,而是接納它為「錯誤是最好的學習機會」。 5. 聽聽之盈針對堅持在孩子3歲前不給3C的安心法寶,不看3C的生活中,如何依然豐富孩子的生活? 6. 每個家庭都是另類家庭,每個家庭想傳承給孩子的都不同,不要害怕自己跟別人不同,沒有對錯。 7. 跟孩子一起進行修補的經驗,能夠讓孩子練習對於挫折的容忍與調節。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0910崩潰寶典#30 從夫妻日常,聊到面對生死話題, 如何在話題中拓展孩子內心的海, 回應好奇的心!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10, 2021 23:08


    這週要補班一天,你是否也感到心累呢? 沒關係,我們的PODCAST線上陪你聊聊天 #這一季歲月彷彿人間四月天 #好想追劇聽歌啊 #疫苗的第七章 #擱淺的覆蓋率 #說好的施打呢 這一集是約略4月份時預錄的。 #至今瞬間已經過五個月了呢~~ 經歷了一季3個多月將近100個三級警戒日子, 往前滾動的歲月阿,日子流轉中又是開學季 動盪裡邊,歷練出人類面對焦慮和生死的心肌養成 在日常中,「家」正是孩子的集散地, 如何在變動中,與未知共存的隨月裡, 嘗試和孩子之間持續對話「#不疾不徐的陪伴練習曲」 這集之盈與凱婷聊的內容很跳tone, 很有趣。 #這就是我們跟孩子的日常 #喜是一則、怒是一則,憂是一則、哀是一則,樂是一則。 在幾則故事裡,道盡日常裡的體察和蛻變的365天。 --------------------------------------- 歡迎收聽、訂閱、追蹤、分享 --------------------------------------- 本集重點: 1. 媽媽的超展開是可以一心多用,爸爸的超展開是什麼? 2. 爸爸出現「家中家」締造消失的密室?媽媽開放親子一起洗澡的親密時光? 3. 父母都是在成為父母之後才學習如何當父母,也學習如何窮盡一切引導孩子。 4. 引導孩子的時候總會使用一些通俗的話語,這些通俗的話語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5. 面對生離死別,我們可以如何跟孩子說明? 6. 孩子有時問問題也許不盡然是要問出一個確切答案,而是尋求一個安全感。 7. 無論生死話題或胎內記憶,針對抽象話題,可以回應有助於精神上的寄託的話,安頓孩子的心。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Claim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In order to claim this podcast we'll send an email to with a verification link. Simply click the link and you will be able to edit tags, request a refresh, and other features to take control of your podcast page!

    Claim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