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ITY
A Facens sabe que a prática faz toda a diferença na formação de um profissional cidadão. Pensando nisso, os Centros de Inovação Facens nascem com uma missão: a mão na massa! São muitos laboratórios onde criatividade, tecnologia e inovação se encontram! Nesta série especial do Facens Cast, vamos apresentar os Centros de Inovação da Facens e todas as suas possibilidades! Neste episódio, vamos conhecer o Centro de Referência 4.0.O centro pode fornecer soluções inovadoras para a indústria, além de trazer para os alunos e comunidade interessada as novas tendências e tecnologias, com um laboratório multidisciplinar abrangendo as Engenharias Mecânica, Mecatrônica, Elétrica, Computação e de Produção.Para conhecer mais sobre o Centro de Inovação, acesse as redes sociais: Site: https://facens.br/inovacao/industria-4-0/Facebook: facebook.com/facens4.0E-mail: ind40@facens.brHost: Thiago CordeiroConvidados:Antonio Carlos Gomes Junior - Professor e Coordenador do Curso de Pós-graduação Facens em Manufatura Avançada e Industria 4.0 e coordenador do Centro de Referência 4.0 Facens
前段时间,广汽丰田2021款凯美瑞上市了。这次其实是八代凯美瑞的中期改款,但是现在的厂家都学精了,喜欢把中期改款叫成“全新”,所以官方的说法也就变成了“全新凯美瑞”。同时还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今年1月份,凯美瑞的销量成功反超了雅阁。这可不是个小新闻,毕竟自从十代雅阁上市以来,销量在长时间内都稳压八代凯美瑞一头,稳坐合资中型轿车销冠宝座。去年一年,雅阁的销量就超了凯美瑞25000台。但今年一开年好戏不断,凯美瑞先是1月份销量直破20000,把坐在销冠宝座上已久的雅阁暂时挑了下来,紧接着又来了一次中期改款,说明今年凯美瑞很有想法啊。但是,凯美瑞并没有因此成为1月份的合资中型轿车销冠,因为去年全年排在老三的迈腾,1月份销量竟然同时超越了雅阁和凯美瑞,靠着23749台的销量排在合资中型轿车中的第一、所有轿车中的前十,真是活脱脱上演了一出“小三上位”的戏。今天的节目,主角还是2021款凯美瑞,中期改款之后,价格有哪些变化?配置有哪些变化?行情较之前19款有什么变化?同时还有一个很多人都关注的点,网传的凯美瑞发动机国产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前闹过一阵的机油增多、乳化问题有没有解决,对我们还会有什么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当然借着今年开年乱战的机会,我也会将2021款凯美瑞和市面上的合资中型轿车做个对比,希望能帮到正在纠结的人……没什么变化的中期改款,配置忧伤的双擎新配置算算从17年底八代凯美瑞上市到现在,已经3年多的时间了,现在的车型整个生命周期普遍在6、7年左右,所以在时间点中期改款刚刚好。但我先抛一个结论:八代凯美瑞的中期改款,幅度远远没有当年七代中期改款那么的改头换面、天翻地覆。以至于当年七代改款完直接被称作“七代半”,而这次八代改款完很多人只是叫它“2021款”。首先在定价上,2021款凯美瑞官方指导价17.98-26.98万。起售价不变,与之前19款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几款配置的定价进行了下调。比如现在2.5自吸和2.5双擎的豪华版和锋尚版完全同价了,统一为21.98万和23.98万,不像之前锋尚版在这个价格基础上还要再贵3000元,但2.0自吸锋尚版还是比豪华版贵了6000元,只不过之前的差价是1万。同时,两款旗舰版的下调幅度比较大,自吸的2.5Q旗舰版由25.98万降为23.48万,双擎的2.5HQ旗舰版由27.98万降为26.98万;另一个明显的改动,是这次取消了原先比较冷门的2.0E领先版,但新增了一款21.98万的2.5HGVP领先版作为双擎的入场券,将双擎的入手门槛拉低了2万,这个配置后面可以重点聊一聊。在外观上,依然是普通版和运动版的双外观设计,同时又新增了一个“钛辉银”的颜色,但2021款和2019款放在一起,说实话就像在“找不同”一样,看了半天也就车头还算有些变化。普通版车型在车头两侧新增了两道镀铬,同时前脸变得更立体了一点,更多是细节上的调整;运动版车型也是一样,进气格栅从交叉网格形状变更为六边形,同时两侧的通风孔尺寸大了一些。其他地方就没什么了,说明设计师对八代凯美瑞的设计还是很满意的,不像当年七代转七代半时到处动刀。在内饰上,其实也没什么变化,最显眼的是仪表和屏幕。2.5自吸全部三款配置,以及2.5双擎除最入门的2.5HGVP领先版,全部用上了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其余配置还是沿用原来的7英寸或4.2英寸半液晶仪表。同时,除了全系最低配的2.0E精英版和双擎最入门的2.5HGVP领先版还停留在8英寸屏幕以外,其余全部换装10.1英寸悬浮式中控屏,8英寸屏幕目前还找不到实拍图,不知是悬浮式的还是原先那种镶嵌式的。这次中期改款,有人戏称“最大的改变是车机”,想想也对,凡是有10.1英寸悬浮式中控屏的,全部都用上了最新的车机系统,有智能语音交互、车载微信、高德地图、百度CarLife,尤其是车联网和OTA升级,这是以前没有的东西。除了全系最低配以外,还标配了远程控制,可以控制空调,还有疏忽提醒和防盗提醒,这也是以前没有的。总之,这次凯美瑞在智能化这块算是追上时代了。还有一点,如果你拉开2021款和2019款的配置单就会发现,以前的“自适应巡航”,现在改叫“全速自适应巡航”了,实际上现在除了全系最低配以外都有配备。因为丰田对原有的自适应巡航进行了功能性升级,现在可以实现全速域跟车了,30公里每小时以下还可以自动走停。以前是50公里每小时以上才能工作,而美版一直是全速域工作,之前一直有人不满这项功能被阉割,所以这次与其说是功能性升级,还不如说是功能性“恢复”。除了这些新增配置,总体上2021款相较于2019款是有所增配。举几个明显例子,19款最低配没有屏幕,现在有8英寸屏幕了;之前全系都没有车道保持,现在除最低配外标配;之前并不是每个配置都有副驾电动调节和老板键,现在除最低配以外也全部标配了……但是之前也提到,2.5自吸和2.5双擎的旗舰版有较大幅度的价格下调,所以配置也相应缩水了一点,原来这两个配置都有并线辅助,现在没了,原来自吸的2.5Q旗舰版有360全景影像,现在也没了。但是想想新老款之间的差价,以及新的仪表和屏幕,也能接受。关注凯美瑞的都知道,网上有个说法传得动静很大,说是2021款的后悬架减配了,由双叉臂式独立悬挂变成了双横臂式独立悬架了。这个问题我们团队讨论了很长时间,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减配,一样的东西,只不过换了个叫法。之所以会有这个说法,是因为之前丰田在官方宣传时不严谨,在官网和型录上介绍悬挂时用了“双横臂”这个词,后来自己也发现这么做给自己挖了个坑,于是在内部文件中承认用词不准确。现在上官网看看就会发现又换回了“双叉臂”的叫法。其实说白了,问题根源在于“全新凯美瑞”这个概念上,实在找不到新的地方了,就给后悬架换个名字,结果还换出事来了。所以,对于悬挂并没有担心的必要,首先网上可以搜到新老款的悬挂对比图,同时也可以自己去店里看一看。再仔细想想,成熟车型的悬挂系统已经将成本压得很低,在中期改款时特地改变悬挂,涉及研发、匹配、生产、供应链各个环节,从成本角度考量是不太划算的,这得多卖不少车才能把这部分成本摊回来。(2019款凯美瑞后悬挂)(2021款凯美瑞后悬挂)我们再来聊一聊这个双擎最入门的2.5HGVP领先版,也就是新增的双擎最入门的配置,指导价21.98万。之前19款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双擎车型23.98万的起售价太高,仅次于燃油车型的最顶配。很多人买双擎是冲着驾驶感受去的,很爽很平顺,但更多人是冲着经济性去的,结果一算,双擎比燃油车型贵出这么多钱,再想想自己一年也开不了多少公里,真靠油费回本怕是以后换车也没指望了,彻底被绑死了。但现在2.5HGVP领先版一下将双擎的门槛拉低了2万,价格和2.5自吸的豪华版和锋尚版完全一样,而这两个配置正好也是凯美瑞比较主流的配置了,可见丰田希望推动一波双擎的销量。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雅阁混动最低配只卖你19.98万,最畅销的混动配置也就21.98万,兄弟车型INSPIRE就更便宜了,混动最低配20.58万还能再优惠个3万,这个定价是极具杀伤力的,足以吸引一批原本冲着燃油车型来的客户。相比之下原先23.98万起的凯美瑞双擎,就有些将人“拒之门外”的意思了。但别开心,因为这个2.5HGVP领先版的配置确实非常丐,12.3英寸全液晶仪表,没有,4.2英寸的;10.1英寸悬浮式中控屏,没有,8英寸的。连带着,之前提到的最新的车机功能也没有,好在远程控制和全速自适应巡航保住了。它的配置水平,在全系中只比最低配的2.0E精英版要高,比定价19.98万、排行倒数第二的2.0G豪华版还低了一截。20多万的车,215胎宽的17英寸轮圈,没有前后雷达,也没有丰田在凯美瑞上已经装了十来年的nanoeTM纳米水离子空气净化器。所以,这个配置更像是买双擎送车,相同的价格去买2.5自吸的豪华版和锋尚版,最新的液晶仪表和悬浮屏幕有了,车机什么的也到位了,加上235胎宽的18英寸轮圈,胎压从报警变为显示,前后雷达、抬头显示、空气净化器全部配齐。这么看,那些对双擎没有特殊兴趣人,以及每年公里数不长的人,没有必要去硬着头皮选购这个双擎丐中丐,同价位的燃油车型明显更加符合主流群体的使用需求。所以,双擎车型这次新增配置其实是失败的,价格不像雅阁混动那么到位,也不会拉动多少销量,双擎最适合入手的还是23.98万的2.5HG豪华版,领先版只是装装样子而已。发动机国产化与机油乳化风波如果一直在关注凯美瑞的朋友肯定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关于凯美瑞发动机从M20A变成M20C的事情,当然这事儿主要是在2.0L版本的凯美瑞上,很多人就在网上开始DISS,觉得M20C是国产发动机,肯定比不了M20A这个进口发动机。首先,在M20C发动机上,可变正时气门系统(VVT)、VVT马达和燃油管是进口部件,大部分部件换成国产,先前在C-HR上是这样的,想必在凯美瑞上也是一样。发动机的进口配件上会标上“MADE IN JAPAN”,别被误导了,这就是一台大部分配件国产、在国内组装成机的发动机。但是,广汽丰田是丰田的全球模范工厂,在工艺上大可不必过分担心,和进口的M20A不会有本质上的区别(虽然心里不太舒服)。其次,凯美瑞2.0L版本主要的问题不在发动机上,而是在那套CVT变速箱上,因为2.0L凯美瑞在2016款的时候用的还是6AT变速箱,但是自从2019款上市之后,丰田把之前2018款2.0L版本匹配的6AT变速箱全换成了CVT变速箱,自从换了这个CVT变速箱之后,问题就来了。本来CVT变速箱的结构很简单,有动力输出很连贯和质量很稳定等优点,也有CVT起步不快、高速上的油耗并不低和承受的扭矩小等缺点,可是丰田给自家的这套CVT变速箱,在低转速区间直接加了一个微型的2AT变速箱,本来想着是为了提升起步时的动力响应,同时减少低扭区间磨损对CVT变速箱寿命的影响,但是由于这套CVT变速箱比过去传统的CVT变速箱架构更复杂,所以有可能导致车辆出现变速箱顿挫和异响问题。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在发现这个问题之后,虽然有过召回政策(自2019年2月22日起,召回总计19896辆的2018年9月14日至2018年11月27日期间生产的奕泽,以及2018年9月13日至2018年11月14日期间生产的C-HR),但是这个政策并没有包含同样使用这套变速箱的凯美瑞和雷克萨斯ES200,所以直到现在这两款车依旧在使用这套变速箱,当然以目前的质量投诉来看,数量占比非常的小,所以如果想买2.0L版本的凯美瑞,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至于2.5L版本,2021款的发动机也从过去一直使用的进口版A25A发动机,变成了和国产版A25C混用,属于随机发货,开盖有惊喜,当然质量上肯定没啥区别。最后,还有一个很多人一直关心的问题,那就是机油增多和乳化。在发动机这个领域之中,机油增多的问题其实远比烧机油普遍,只不过以前很多消费者没有注意到,业内把这种现象称为“机油稀释”,这是每一个发动机在研发时都需要面对的问题,这当中具体的原理比较枯燥,简单来说就是在车辆冷启动的时候,由于曲轴箱的温度还很低,窜气容易凝结水蒸气,混合燃烧后的气体也会冷凝和机油混合。从目前爆发的案例来看,绝大多数出现机油乳化的都是混动车型,但按照机械原理来看,TNGA的2.0L发动机由于气缸直径较小,湿壁问题其实应该更严重一点,反而更容易出现机油增多,但是实际反馈情况下基本没有2.0L的车型,而2.5L混动和2.5L燃油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是一致的,所以也就证明很可能是工况导致机油增多现象,而不是设计或者批次质量问题。由于混动车型对燃油经济性要求极高,冷启动阶段发动机不参与工作,也不存在所谓的怠速热车,而机油增多事件爆发是从2020年3月开始的,那会儿刚好是新冠疫情趋于稳定后的时间点,很多车主没有长途驾驶的需求,而电动机在城市低速运行过程中的占比更高,混动车辆的内燃机会出现更高频次的熄火、冷机、启动过程,机油不断被稀释却无法完全暖机恢复,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机油乳化问题逐渐减少的原因之一,因为很多车主开始可以去跑长途了,巡航或者运动模式使得发动机可以介入进来充分暖机,如果混动车主确实每天只开几公里代步,并且几个月内都没有长途计划的话,那么机油增多是不可避免的,建议按照保养手册中“严酷行驶”的保养方案来缩短保养周期,每5000km换一次机油基本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凯美瑞的主要竞争对手们那么,以2021款凯美瑞目前的产品力,和目前市场上的主要对手进行对比,我们应该怎么去选择?首先我们来聊一聊凯美瑞的老对手,也是一直和凯美瑞处于竞争关系、同属于“日系双雄”的雅阁。首先,凯美瑞和雅阁一直都有价格重叠,并且两款车都是属于比较均衡的车型,所以很多消费者在这两车之间主要就是针对价格、外观、内饰进行对比,因为在产品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车辆符不符合自己的审美,往往就是决定购买的因素。相比于凯美瑞而言,雅阁这台车的优点自然是那颗1.5T发动机,相对而言的运动性会比凯美瑞好一些,并且雅阁的后排空间确实不错,但是那个尾灯实在是有点让我接受不了,“钳子灯”的设计总让我有一种本田用力过猛的感觉,当然审美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也有人觉得这个“钳子灯”很炫酷。此外,现在的雅阁在海外已经有中期改款车型了,而且还有2.0T+10AT的配置,只是这套动力系统肯定是无缘国内的,而目前国内在售的雅阁,上市到现在已经有3年了,一直也没有进行小改款,加上雅阁在终端市场上持续缩减优惠力度,导致性价比大不如前,所以目前来看入手雅阁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不如等一等新款车型上市。其实以前的日系双雄不叫“双雄”,而是“三雄”,别光只记得雅阁和凯美瑞,还有天籁呢。但对于天籁这台车我真的挺唏嘘的,从之前的“公爵王”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真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并且日产在整体的技术研发上,现在已经落后于同属日系阵营的本田和丰田了,目前唯一还在的光环就是号称“东瀛战神”的GTR,只是撇开JDM的信仰,这个光环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之下又能持续多久,谁也不敢保证。首先,天籁在刚刚有换代消息放出的时候,我还是很期待的,因为那会儿就有传言说要引进四驱版的2.0T车型,而且还有传言说要配上AT变速箱,当时我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内心可以说是心潮澎湃,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沙发暴徒”吗?结果,这台车在2018年12月面世之后,我是真的有些遗憾,不仅没有四驱版本,而且用的还是CVT变速箱,这就直接导致那颗252马力的KR20发动机无法发挥出它应该有的水平,在与自家那套CVT变速箱配合之后,性能和油耗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出色,在我看来,与其给这台车弄一个模拟8速的CVT变速箱,还不如给我配一套老旧一点的奔驰同款7AT变速箱,然后出一个四驱版本。其次,2.0T版本的天籁虽然是有同级别中最强的性能,可是这台车的底盘调校竟然是往舒适去调,不仅在过弯时候有种拉不住的感觉,而且原厂的刹车还绵软无力,这就好比一个五大三粗的肌肉型男站在你面前,娇滴滴的跟你说“人家其实很温柔的啦”,这画面简直不敢想象。最后,天籁在换代上市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没有2.0T这个版本的,那会儿我去4S店想体验一下2.0T的天籁,销售直接跟我说暂时没货,据说是因为发动机还存在问题,那么同样用这套动力总成的QX50为啥就没有问题,在那儿卖的开开心心的呢?虽然后面2.0T版本的天籁陆陆续续开始进行销售,但是已经错过了先发优势,整个车辆的热度也下降了很多。当然,大部分人去选择天籁,还是看的2.0L版本,虽然这套动力系统已经很老旧了,但好在这一代依然秉承着日产大沙发的设计理念,这一点不能说不好,毕竟买2.0L天籁的客户更多的还是追求舒适性和稳定性,只是说在对手都在越来越年轻化的今天,天籁的这套内饰设计语言既没有豪华感,也没有运动感,确实差了点意思。所以,天籁卖不好真的不怪消费者,之前的公爵王主打商务和舒适,玩儿的就是静谧性,可以说盯着一个专项去打,整体车辆的性能和配置,在当年也是同级别中佼佼者的存在,订单拿到手软也是正常现象。可是,现在的天籁则处在了矛盾之中,想走舒适化路线,又舒适化不够彻底,内饰设计和用料也不如上一代天籁;想弄个2.0T走性能路线,又性能化不够彻底,之前的骐达GTS好歹还有个1.6T+手动的版本,底盘调教至少还能通过后期改装来进行优化提升,而2.0T的天籁则是一个CVT变速箱毁所有。所以,天籁这台车由于极其模糊的车型定位,加上没有亮眼的配置,自然难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除了雅阁和天籁之外,同属丰田旗下的亚洲龙目前来看也是竞争对手之一,尽管之前一汽丰田在宣传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想把亚洲龙的定位卡在凯美瑞和雷克萨斯ES之间,但实际上国内在售的亚洲龙其实和海外版本关系不大,只是丰田现在双车战略的产物,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凯美瑞的“商务升级版”。相比于凯美瑞而言,目前在售的亚洲龙其实销量也不差,只是我自己实际体验下来,感觉后排空间确实有点对不起这个车身尺寸,同时后排座椅中间的位置,不仅地台的高度有点高,而且头部空间也小的可怜,只有两边位置的头部空间稍微好一点,所以如果想在后排挤3个人一起坐的话,那对于坐在中间的乘客而言就有点受折磨了。以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基本上买2.5L版本凯美瑞的价格,能入手2.0L版本的亚洲龙,只是2.0L版本亚洲龙的在功能性配置上,会比2.5L版本的凯美瑞少一些,同等配置下的亚洲龙基本上都比凯美瑞贵上1-2万,不过亚洲龙会多出4年10万公里的免费保养,这个政策跟雷克萨斯ES是一样的,当然,亚洲龙其实就是一个换了壳子的ES,有部分车主也是因为这个去选择了亚洲龙。在我看来,亚洲龙和凯美瑞完全就是根据自己预算和喜好来选择的产品,而且选择这两个产品的前提,就是非丰田轿车不买,假如预算到位,能从亚洲龙2.5L的中配版本看起,那妥妥的就是刷卡买单,如果说预算到不了那么高,那就看看2.5L版本的凯美瑞,至少会比2.0L版本的亚洲龙要更有性价比,至于2.0L的凯美瑞和2.0L的亚洲龙怎么选……我建议还是看看凯美瑞,毕竟差不多的价格,凯美瑞能买来更多的配置。除了日系品牌的竞争之外,美系品牌中的君威和迈锐宝XL其实也是比较强劲的竞争对手,而现在的君威和迈锐宝XL作为中型轿车,实际上优惠后的车价直逼整整低一级别的紧凑型轿车,相比于同级别的丰田凯美瑞,这两车在优惠之后的差价能拉开4-5万。实际上凯美瑞与君威和迈锐宝XL之间的主要的差距在于动力,凯美瑞一共有2.0自吸、2.5自吸和2.5混动三款动力总成,君威则是使用了1.5T和2.0T两款发动机,是与之匹配的都是9AT的变速箱,而迈锐宝XL在君威这套动力系统上,曾经还多了一套1.3T三缸机+CVT的动力总成,不过已经停产了。撇开1.3T三缸版本的迈锐宝XL不谈,君威和迈锐宝XL即使是1.5T车型,动力都是完胜2.0L凯美瑞的,更不用说2.0T的君威和迈锐宝XL了。所以,如果是在这两车与凯美瑞之间纠结的,我建议如果预算有限,只够买低配的丰田凯美瑞,那么不如选择君威和迈锐宝XL来的实惠,毕竟1.5T更便宜、2.0T动力更好,如果预算比较充足,能够到2.5L甚至2.5L混动版本的凯美瑞,实际上不如去看看越级下探来打市场的君越,整体车辆的质感会更上一层楼。最后,我们聊一聊大众的帕萨特和迈腾,这两车和凯美瑞也有非常直接的竞争关系。如果说之前帕萨特断A柱的事情还让人心有余悸,那迈腾一向比较稳定的质量表现则让不少人心动,并且迈腾现在除了1.4T版本还在用干式双离合,剩下的2.0T版本用的都是湿式双离合,稳定性其实也能够得到保证,同时迈腾整体的车辆内部空间其实比凯美瑞大很多,整体动力感受也比凯美瑞要好很多,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相对而言的性价比还可以。以至于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如果你用很多时间在网上看车、看评论,最终买凯美瑞的概率会很高,但如果你多去试驾体验,有极大的概率会选择迈腾。写在最后最后,如果想买凯美瑞,是趁着现在抄底老款,还是持币观望等待新款全面铺货?这个级别的买家还是比较有主见的,来回徘徊、犹豫不决的相对较少。但是凯美瑞这次中期改款并不彻底,2019款属于停产在售状态,某些地方还有1万左右的优惠,与2021款几乎没有优惠相比,感觉19款性价比也是有的。说到底,还是得看当地行情和购买预算。正是因为中期改款幅度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如果你本来看中的就是低配车型,而低配恰好不是这次新增配置的“最大获利者”,所以一旦当地4S店给了你一个非常诱人的优惠,那么还是可以抄底一下老款的。但是,凯美瑞最热销的永远不是最低配,中高配的配置提升是肉眼可见的,尤其是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和10.1英寸悬浮式中控屏,随着19款库存消耗殆尽,21款优惠将会逐渐到位,等一等入新款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才是最合适的选择,对于那些本就准备入手中高配的人来说这才是最符合利益的。而且新款的中高配,后期在二手车市场里的卖相也会比老款更好,再保值的车,卖的时候也会分代差,估价的时候,多个几千块是很正常的。我会毫不犹豫选择新款,宁愿多等1-3个月,买新不买旧的道理。总而言之,凯美瑞开年就给自己起了一个好头,本想再借着这次中期改款的东风,接下来再好好与雅阁缠斗一番。可迈腾来势更凶,像吃了大力丸一样,而且这股凶劲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实际上从去年10月开始,迈腾就靠着大幅优惠在单月销量上持续超越凯美瑞,只是之前的销量差得有点多,没能在全年结束之际实现总销量的反超。接下来还有几场好戏看:雅阁能否在今年继续保住合资品牌中型轿车销冠头衔?中期改款后的凯美瑞能否如愿以偿,最终在日系双雄之争中战胜雅阁?曾经的销冠迈腾这两年一直被雅阁和凯美瑞压制,这波攻势是会随着“大力丸”药效消退而减弱,或者这只是它重拾往日荣光的开始?不管怎么样,竞争对于我们始终是好事,就看竞争能否最终转化成行情,让我们可以买到更优惠的车……*图片源自网络音频图文更新在订阅号: 百车全说每期抽三条留言,每人赠168元的“芥末绿”燃油添加剂一瓶点击订阅,每周三,周六更新会有提醒新听友可以搜索:百车全说2014,百车全说2015,百车全说2016,往期300多个小时的节目可供收听
In this episode, the Son Squad continues to comment on Henry's romp through an 0E dungeon and Glenn's descent into pyromania as we recap Episode 41 - oaklore.
Web DM Jim joins Dan & Paul to discuss the interplay between 0E and 5E game styles, old-school sensibility, and bringing maximum drama and tension to the table and streams. Web DM on YouTube: https://youtube.com/webdm Web DM Patreon: https://patreon.com/webdm
Содержание выпуска: 00:59 – Карьера Назара и взгляд на развитие индустрии инвестиций в России 06:37 – Развитие взглядов Назара как частного инвестора 07:46 – Почему техн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 не работает 16:06 – Покупка акций как инвестиции в бизнес/капитал 20:27 – Почему работает фундаментальный стоимостной анализ акций 25:04 – Активный выбор акций против пассивных инвестиций в индексные фонды 55:43 – Что происходит с новичками на фондовом рынке 1:03:34 – Как начать инвестировать правильно 1:08:51 – Что читать, чтобы научиться инвестировать 1:17:35 – Как поднять Россию с колен (в отношении инвестиционной культуры) 1:25:24 – За кем Назар следит в мире инвестиций 1:28:30 – Пожелания Назара начинающим инвесторам Ссылки от Назара: «Вредный инвестор» на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hXz_OPX3B0eTimt24PGVQ Telegram-канал «Тезис» — https://t-do.ru/tezisio Мастер-класс «Как научиться инвестированию 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о» про challenge-based learning на конференции Московской Биржи — https://youtu.be/A5fn1U-b_0E?t=4282 RationalAnswer в соцсетях (подпишись, чтобы не пропустить новые статьи): Блог — http://www.RationalAnswer.ru/ Telegram — https://t-do.ru/RationalAnswer Twitter — https://twitter.com/Rational_Answer
With cases of false eyelashes, teasing combs, and enough bottles of Elnett to primp the cast of Hairspray, the pros reinvented the '60s bombshell. Executive Produced and Directed by Karen Morrison. A MODTV P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