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s about 0L

  • 40PODCASTS
  • 108EPISODES
  • 38mAVG DURATION
  • 1EPISODE EVERY OTHER WEEK
  • Jul 25, 2021LATEST

POPULARITY

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


Best podcasts about 0L

Latest podcast episodes about 0L

Ladies Who Law School
LWLS x Lauren Lenahan: A Young Associate's Advice on How to Be *Successful* in Law School

Ladies Who Law School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25, 2021 56:15


Welcome BACK!! This week's episode is sponsored by Angela Vorpahl she is offering the BEST opportunity for 0L's about to start law school this cycle, a FREE 1L Masterclass. The FREE masterclass will cover the 3 biggest mistakes 1Ls make that prevent them from hitting their ambitious grade goals  SIGN UP HERE!! -- and listen to her episode with the ladies HERE! This episode is also sponsored by Barcast Audio! Barcast is now offering A LA CARTE COURSES!!! Use our promo code LADIES at checkout to get 10% off your order of any subject. This week the ladies chat with Lauren Lenahan. A lady lawyer who grew up in Kansas, went to OU for undergrad and then OCU for law school. Lauren has been out of law school for three years, and she credits wanting to go to law school to *legally blonde*, of course! Lauren graduated with a Women and Gender Studies major, interned at child advocacy center, Lifehouse in Topeka Kansas. Where she realized I should go to law school. The ladies and Lauren discuss expressing yourself through what you wear in the courtroom, and what color your hair is. The women discuss fashion and the Chanel Suit Olivia Rodrigo wore recently on her visit to the White House. Lauren shares her law school journey. She started at OCU early, with a summer start program, which she HIGHLY recommends taking advantage of if your school offers it. She talks about her experience with OCI and how her internships from that turned out. She shares some GREAT tips you 0Ls won't want to miss! Lauren LOVED law school and got great grades, and she is a Law Review Stan. She shares what Law Review taught her and how people not on Law Review can also practice certain steps she found helpful in practice.   *sheperdizing*  Lauren shares her Bar experience and her tips for how to be successful when studying for the bar. Follow Lauren on Linkedin and Instagram ALSO, Make sure and listen to our Episode with another top ranking law student HERE Thank you so much for all of the support you've shown us this season! Please, don't hesitate to contact us about topics you'd like to hear our take on in Season 3.  See you two weeks! Follow us on social!FacebookFACEBOOK GROUP

Ladies Who Law School
LWLS x Karin Conroy: Marketing for (future) Lawyers

Ladies Who Law School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12, 2021 48:58


Welcome back to another Ladies Who Law School Podcast episode! This week's episode is sponsored by Angela Vorpahl - and you guys she is offering the BEST opportunity for 0L's about to start law school this cycle, Angela's FREE 1L Masterclass. The FREE masterclass will cover the 3 biggest mistakes 1Ls make that prevent them from hitting their ambitious grade goals AND her signature 3-part framework to correct those mistakes and compete for top grades. SO. If you guys are looking to cut through the confusion and uncertainty of 1L year --  SIGN UP HERE!! -- and listen to her episode with the ladies HERE! This episode is also sponsored by Barcast Audio! Barcast has a special announcement: A LA CARTE COURSES!!! Now you can purchase individual courses from the MBE pack, perfect for law students looking to spruce up their skills on the subjects for the bar exam! We have been waiting for the a la carte option for so long and we are so excited to give you guys our promo code LADIES at checkout! On this weeks episode the ladies chat with Karin Conroy of Conroy Creative Counsel! She is a marketing expert for law firms and shares her expertise with the ladies. This episode is one to listen to and save, especially if you want to start your own firm one day! Follow Karin on Instagram HERE and Linkedin HERE FACEBOOK GROUP

杨扬侃车
20210702——特别策划:“飞跃的中国民族汽车”之——奇瑞;宝马3系和新奔驰C怎么选

杨扬侃车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2, 2021 50:30


山东交通广播《购车联盟》20210702直播节目绿色版主要内容:1.特别策划:“飞跃的中国民族汽车”之——奇瑞;2.通过热线电话、微信平台、视频直播等解答听众挑车、买车提问,问题涉及——奥迪A6L四驱怎么样;奥迪A6L与红旗H9怎么选;1.4T明锐PRO与1.5L宝来哪个适合58岁男士;领克05适合什么人;裸车8万,英朗帝豪逸动选谁;追求省心耐用低故障,2.0L荣放对比2.5L四驱马自达CX-5怎么选;谣言粉碎“AT变速箱一定比CVT好么”;探岳330现在能买了么;宝马3系和新奔驰C怎么选;传祺M6变速箱如何;“按照销量排行买车”究竟对不对;汉兰达买新款还是买现款;奔驰A200L优缺点分析;启辰星能买么;上汽大通G10怎么样;长安欧尚X7为什么不推荐;朗逸和宝来怎么选;因诗派推荐购买哪个配置;混动车型推荐么;奥迪A8L百公里17升油高么;途岳能买么;迈腾能坚持到一万公里保养么;途观L和昂科威S如何选。。。等等。

百车全说丨当相声听的汽车电台
2021年055期:买汉兰达,你可能会失去更多

百车全说丨当相声听的汽车电台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n 30, 2021 27:23


※ 本文章发布于订阅号:百车全说,订阅号阅读更加方便,欢迎关注在6月25号的晚上,丰田第四代汉兰达正式上市,官方给出了26.88-34.88万的定价,并且全系都是2.5L混动版本,没有纯燃油车型。实际上,这台车早些时候就已经可以进行预订,一般4S店都会收取1-2万元不等的定金,而且不论是第三代和第四代汉兰达,目前在4S店里新老同堂一起卖,而且都是平价销售,只是和以往热销的时候不同,现在4S店基本都会给到客户确切的交付时间,不会出现之前那种交了定金也不写具体提车时间的事情。很多人都说,现在的汉兰达已经放低了姿态,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汉兰达依旧是挺着脖子在那边卖车,只是现在的市场大环境放在这里,使得这台车无法像之前那样“傲娇”,甚至可以说现在的汉兰达买完就会后悔,同时还会让你失去很多东西。所以,今天我们就好好得聊一聊这台第四代汉兰达,作为消费者,买完汉兰达之后会失去什么?为什么我会说买完之后就会后悔?第四代汉兰达是个啥我们都知道,丰田汉兰达在2009年被广汽丰田国产化,当时还是第二代车型,相比于之前的进口版车型,国产之后24.88万的起售价极大的拉低了汉兰达的门槛,再加上当时市面上少有的七座SUV设定,和看上去确实显大的外观,让这台车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转眼来到2021年,全新第四代汉兰达也是姗姗来迟,新车售价26.88-34.88万,一共六个配置,除了最低配是5座外,其余五款都是7座。相比于老款车型而言,新款汉兰达的尺寸确实有所提升,长宽高分别为4965*1930*1750mm,轴距达到了2850mm。特别是车长提升了75mm,轴距也相应地增加了60mm,虽然整体尺寸有所增加,但是第三排的空间并没有太多的提升,基本上成年人坐一会儿就会感觉不舒服,如果你个子还比较高,或者长的比较壮,我相信你不会愿意去做第三排的。不过,现在汉兰达的造型开始运动化,前脸看着就像一只斗牛犬,外形上越来越像同门师兄斯巴鲁,没有了之前老款外形那么四平八稳,那么耐看。反正我喜欢老款造型,不喜欢新款。内饰提升其实也有限,就是屏大了点,多了些车联网功能而已。最搞笑的是,中控屏与右侧镀铬饰条连在一起,像一个大大的苍蝇拍。你打开我们的文稿看一眼,就明白了。有一个地方值得注意,那就是新汉兰达虽然给高配车型用上了20寸的轮毂,但是实际上轮胎宽度是比以前窄的,过去的汉兰达虽然是18寸或者19寸的圈胎,但是好歹胎宽都达到了245,可是新汉兰达却只有235,这一点我真的有些看不懂。至于动力方面,新车全系采用2.5L自然吸气发动机+电机的混动系统,匹配E-CVT变速箱。这个E-CVT变速箱其实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在丰田的混动车型上配的都是这颗变速箱,相比普通的CVT变速箱,这个E-CVT其实更像一颗AT变速箱,因为E-CVT变速箱里面有行星齿轮结构,但是在此基础上比AT变速箱多出了两个电机。简单来说,E-CVT变速箱只是名字上带了“CVT”三个字,实际上跟CVT变速箱完全是两种东西。我们都知道,目前新上市的汉兰达没有加价,似乎相比预售价还便宜了一些,但是,千万不要以为你占着便宜了,因为不管是27.48万的两驱精英版,还是28.58万的四驱精英版,落地价都超过了30万,可就是这么两台落地价超过30万的车型,配置却十分感人,连最基本的倒车雷达都没有,更别说倒车影像和天窗了,而且内饰里看得到的地方基本都是塑料,方向盘是塑料、中控台是塑料……就连座椅都是手动的布座椅。此外,连卡罗拉上都全系标配的驾驶辅助系统,比如车道保持、车道偏离、主动刹车……在这俩配置上统统都没有,想要驾驶辅助系统,那你就只能选择价格更高的尊贵版,但是两驱尊贵版要31.88万,四驱尊贵版要32.98万,落地价格轻轻松松落在了35万左右。再看看上一代汉兰达,卖的最好的版本应该是售价29.98万的四驱豪华版,而到了这一代,与此配置差不多的应该是四驱尊贵版,可是四驱尊贵版的价格达到了32.98万,换句话说就是涨了三万块钱。所以,汉兰达看上去价格比以前实惠,实际上玩了一出明降暗升,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根本就不做和第三代2.0T版本完全对标的配置,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感知。买汉兰达你会失去什么对于很多人而言,似乎丰田汉兰达是一台非常具有性价比的车,尤其是新款尺寸变大后,接近五米的车长和7座设计,再加上丰田居家耐用的品牌形象和保值率,似乎这台车也没什么毛病,但是,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因为你在享受到这些的同时,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很多东西。首先就是品牌。新款汉兰达现在没有任何优惠,所以落地肯定要三十多万,高配版落地甚至快四十万了,而这个价格,完全可以考虑二线豪华品牌,比如凯迪拉克和沃尔沃,而且单论XT5和XC60的产品力也比汉兰达强很多,起码真皮座椅方向盘、倒车雷达+倒车影像,电动座椅和天窗等配置都是标配。其次是动力和操控。在这个价位当中,动力和操控做的比较出色的,当属福特的探险者,这台车不仅有276匹马力的福特野马同款2.3T发动机,而且还是纵置后驱的平台,并且这台车长度超5米,轴距超3米,同时也有6座和7座可选,在配置方面,哪怕是探险者30.98万的最低配,就已经有了大部分的舒适安全功能。如果你觉得探险者的2.3T发动机还不够给力,想要大排量自吸发动机,那完全可以看看现代帕里斯帝,这年头大排量自吸可以说已经濒临灭绝,三十多万想买到一台2.0T的高功率都难。现在现代逆流而上,推出了一台3.5升自然吸气V6发动机的帕里斯帝,不仅是大排量+四驱,而且还有不错的越野能力,完全比城市SUV要强太多,而且这台车的内饰也做的很不错,同时还是个全进口车。此外,买汉兰达失去的的还有空间。如果说你是冲着汉兰达七座的设计和空间去的,那为啥不去看看MPV呢,不管是别克GL8还是本田艾力绅和奥德赛,第二排标准的独立座椅和宽敞的第三排,无论是舒适性还是空间,都可以说是碾压汉兰达的存在。所以,汉兰达这台车就是一个看似80分主义,哪儿都还行的车,但是仔细一想,其实就是哪儿都差点意思,买车最主要看得还是当下最迫切的刚需,不要为了一些不切实际、虚无缥缈的需求,而选择一款所谓的性价比之车,结果到头来什么都没获得。举个例子,我们公司的兔子当初为什么要买野马,为的就是他对车辆颜值的刚需,当时的他既没小孩也没结婚,所以无需顾忌太多,而且他也深知野马的后排不能坐人,也知道野马的动力没有钢炮强,操控没有日系好,但是就是买了,为的什么?一个字——帅,尤其是无框车门设计,加上整车充满肌肉感的线条,哪一个年轻人看了不喜欢?现在,他每天开车的时候依然很开心,兔子也时不时地会自己动手,给他的野马做一些优化升级,和自己的爱车多一些交流,虽然他现在天天吵着要换车,天天骂福特没有守住野马的价格,弄的野马的官价一降再降,从最初的四十万到现在的三十多万,虽然一提到保值率和新野马的价格就来气,但是有一点,他从来都不后悔当时买了这台车。第四代汉兰达会有哪些会后悔的地方和兔子买野马不同的是,第四代汉兰达反而有很大的可能,会成为一台你买回来就后悔的车。第一, 汉兰达的品牌力和产品力,配不上现在的价格。之前汉兰达的主销配置,基本都集中在中配和高配车型上,其中以2.0T的四驱豪华版卖的最好,但是,现在汉兰达四驱版的中配和高配价格都不低,如果你冲着四驱精英版28.58万的价格去买了这台车,你会发现这个最低配的四驱版车型,没有全液晶仪表、没有12.3寸的中控屏……甚至连倒车影像都没有,更不用说什么L2级自动驾驶等功能了,换言之你花这么多钱买回来的,就是一个丐中丐版的工具车。而按照丰田现在的思路来看,如果你想要更多更好的配置,那就得加钱,其中四驱尊贵版的价格达到了32.98万,四驱智尊版的价格更是高达34.88万,至于四驱版车型中配和高配的价格,不仅能买普通品牌高配甚至顶配的大五座车型,你甚至可以用这个价格去看一些豪华品牌的车型。就目前汉兰达没有任何优惠的政策来看,汉兰达现在中配和高配的价格,完全可以在二线豪华品牌里闭着眼睛选,无论是沃尔沃XC60还是凯迪拉克XT5,这个价格都可以说是稳稳拿下;如果你用汉兰达顶配的价格去看,你甚至已经可以去买奥迪Q5L了,因为汉兰达没有优惠,但是奥迪Q5L的优惠就很大,光是奥迪那四个圈摆在那边,我就问你心动不心动,回头再看看第四代汉兰达,你还会觉得香吗?如果你认为这些车子都是5座的,汉兰达是一个7座SUV,那你完全可以用这样的预算去看看市场上别的7座SUV,毕竟现在也不止丰田一家在卖这种车型,想要动力,有福特的探险者可以选;想要V6发动机和越野性能,有现代的帕里斯帝可以选;想要品牌和面子,还有奔驰的GLB可以选。尤其是奔驰GLB这台车,虽然我们总是吐槽这台车的1.33T发动机,觉得奔驰不应该配个排量这么小的发动机,但是换一种角度去想,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说这台车是“小马拉大车”,那不就是变相认可了这台车的尺寸够大吗?而且,奔驰GLB在车头上还有一个硕大的奔驰LOGO放在那里,当你在阳光下看到那个三叉戟星标的时候,就问你有没有在一瞬间感受到所谓的尊贵,是不是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这台车哪怕配个0.9T三缸机都无所谓了……至于很多人说GLB第三排座位像小板凳一样,难道汉兰达就不是小板凳了吗?况且那些买7座SUV的人,一年到头又有几次机会能把车上的座位都给坐满呢?第二, 第四代汉兰达的保值率可能并没有那么高。我们以丰田旗下的凯美瑞为例,这台车2.0L、2.5L和2.5L双擎都有豪华版车型,而在目前的二手车市场里,车龄在3年内的凯美瑞2.0L和2.5L混动版的报价,基本上都稳定在18万元左右,两者之间的差价不会超过1万块钱,而2.5L燃油版的价格最为坚挺,报价基本上都在20万左右徘徊。反观这三台车的新车指导价,其中2.0L豪华版19.98万、2.5L豪华版21.98万、2.5L双擎豪华版23.98万,也就是说当初在买双擎版本时候多花的钱,并不能体现在二手车的价格之上,甚至可以说丰田车的高保值率,其实只适用于燃油版的车型,对于混动或者双擎版的车型并不适用。同时,之前丰田的机油乳化事件还让人记忆犹新,所以第四代汉兰达所配备的这套2.5L混动系统,会不会也出现之前的机油乳化现象,我们不得而知,只是直到今天为止,厂家都没有针对机油乳化的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而正是这种不了了之的态度,也促使了丰田双擎车型在二手车市场的保值率持续走低。买之前,你可能会安慰自己说没事,这车很保值,今后转手也亏不了多少钱,但是对不起,以前燃油版可以,现在混动车型还真不一定。第三,一台 7座SUV可能并不是刚需。我们都知道,很多教育机构在进行招生的时候,都会采取“贩卖焦虑”的方式来让家长乖乖交钱,让他们觉得有必要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从来都不去想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想学,好像如果不去学就会输给别人一样。同样,很多人在买7座SUV之前会幻想自己带着全家老小其乐融融出游的场景,也会产生对于全家老小一起出游时的用车焦虑,而这时候出现的汉兰达就正中他们下怀,凭借丰田所谓的“80分主义”,以及汉兰达这台车SUV的属性,使得一部分消费者觉得这台车极大的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但是,当这些消费者真的去把7座SUV买回来之后,很有可能会发现自己一年到头都用不上几次第三排,并且现在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属于自己的时间也越来越少,等真的有时间带着全家老小出游的时候,才发现长途旅行不如去坐高铁或者飞机,短途旅行还不如去租一台MPV来的实用。我们都知道网上有个词叫“海王”,这些“海王”们如果想要和小姑娘的关系更进一步,首先先做的就是立人设,然后再通过花言巧语和一些实质性的行动,去让小姑娘对他死心塌地,哪怕有的小姑娘发现自己感情遭受了欺骗,她们都还会说不是这个“海王”的问题,觉得是自己做的不够好,甚至还在别人面前去维护“海王”的形象,因为他们害怕别人觉得是自己的眼光有问题,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实际上,丰田的行为举止和这些“海王”的套路差不多。丰田先是树立自己车子皮实、耐用还省钱的形象,去满足消费者对于家用车的期待,然后通过宣传和实际的产品表现,来让早期的消费者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即便现在丰田的产品力已经跟不上市场脚步了,但是通过这些老车主们的口碑和固有印象,以及进一步的公关宣传和舆论引导,会促使很多消费者去选择购买丰田的产品,哪怕这些消费者最后买回来的车子并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但是作为已经买了丰田车的消费者,他们大概率也不会去诟病丰田的产品,甚至还会主动去在网上或者身边维护丰田的形象和口碑,因为这台车是他们做出的选择。所以,丰田就是吃准了这些人看似理性实则感性的心理,给他们打造出一种丰田车皮实、耐用、省心的形象,实际上从另一个视角去看,所谓的皮实、耐用、省心就是配置低、技术老、动力差、功能少。归根结底,我们买车更多还是为了去让这台车满足自己当下的需求,去尽可能地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而不是从考虑买车的时候就想到卖车时候的种种,换言之,如果一台车不能让自己在坐上去的一瞬间就露出从心底发出的笑容,那么与其去买这台车,还不如去坐公交和地铁,你说是吗?可以添加微信46415254加入我们的社群音频图文更新在订阅号: 百车全说每期抽三条留言,每人赠168元的“芥末绿”燃油添加剂一瓶点击订阅,每周三,周六更新会有提醒新听友可以搜索:百车全说2014,百车全说2015,百车全说2016,往期300多个小时的节目可供收听

Ladies Who Law School
The Ladies Chat: 101 on The LSAT

Ladies Who Law School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n 14, 2021 38:24


Welcome back to another Ladies Who Law School Podcast episode! This week's episode is sponsored by Angela Vorpahl - and you guys she is offering the BEST opportunity for 0L's about to start law school this cycle, Angela's FREE 1L Masterclass. The FREE masterclass will cover the 3 biggest mistakes 1Ls make that prevent them from hitting their ambitious grade goals AND her signature 3-part framework to correct those mistakes and compete for top grades. SO. If you guys are looking to cut through the confusion and uncertainty of 1L year --  SIGN UP HERE!! -- and listen to her episode with the ladies HERE! This episode is also sponsored by Barcast Audio **For all of you 3Ls taking the bar exam in 2021, Barcast: Audio has a special offer just for listeners of our show. Right now, you can get 10% off your pre-order of the Barcast: MBE Pack, which includes access to audio lessons, essay workshops, and attack sheets for all 7 MBE subjects.**  Use promo code: LADIES at checkoutOn this week's episode, the ladies chat about the LSAT: the Law School Admissions Test. They start by covering "Things to think about" as you get ready to start your LSAT journey. Like, How do you learn best? How much time do you have before you need to take the LSAT? The ladies cover what they did to prepare for LSAT and then cover What YOU GUYs said are the best options! Khan -- freeLSAT Trainer - bookLSAT demon Seven sage LSAT MAXPrinceton review LSAT blueprintPower scoreLearn more about signing up for the LSAT HERE! FACEBOOK GROUP

iDriveSoCal
2021 Volkswagen Atlas Cross Sport Review, Prices, Trims And Photos

iDriveSoCal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n 10, 2021 15:35


The 2021 Volkswagen Atlas Cross Sport is a midsize SUV.  But it joins its slightly larger sibling, the VW Atlas in the midsize SUV category. Here's the deal.  Atlas Cross Sport is a 2-row whereas the larger VW Atlas is a 3-row.  The differences pretty much start and stop there. So if you have kids at home go with the Atlas.  And if you don't you'll probably opt for the Atlas Cross Sport.  Because it's a bit sleeker, sportier, and even more European-looking. However, you cannot go wrong either way.  Because both the Atlas and the Atlas Cross Sport are great overall values. ✅  Test drive Atlas Cross Sport midsize SUV at Southern California's Volkswagen HQ –> Ontario Volkswagen. 2021 VW Atlas Cross Sport Top-3: Overall value. Exterior styling. Interior engineering. -->Continue reading below and click play to listen to the podcast.

Ladies Who Law School
The Ladies Chat: Post-Finals Mood, Starting 3L Summer Internships, Passing the LLI Exam + More!

Ladies Who Law School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n 7, 2021 41:35


Welcome back to another Ladies Who Law School Podcast episode! This week's episode is sponsored by Angela Vorpahl - and you guys she is offering the BEST opportunity for 0L's about to start law school this cycle, Angela's FREE 1L Masterclass. The FREE masterclass will cover the 3 biggest mistakes 1Ls make that prevent them from hitting their ambitious grade goals AND her signature 3-part framework to correct those mistakes and compete for top grades. SO. If you guys are looking to cut through the confusion and uncertainty of 1L year --  SIGN UP HERE!! -- and listen to her episode with the ladies HERE! On this week's episode, the ladies chat and catch up with each other! They cover the usual moto -- *grades DON'T define you* !!! Remember to reach out if you're feeling down about grade or anything really, you are NOT alone! The ladies have break downs ALL THE TIME, and we all have to remember it takes a village! After two weeks of "vacation" and no work or school, the ladies are back full-time!! Interested in what a LLI (licensed legal intern) check out this link! The ladies are both at civil firms (Haylie is working in employment and civil right, while Samantha is at a bigger firm that, lets face it, does it ALL) They both share a little about their experience working, as well as share TIPS on what you can do to make your internship the best for you and your legal knowledge! FACEBOOK GROUP

杨扬侃车
20210601——30W以内落地7座SUV,不要日系,有哪些选择?

杨扬侃车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n 1, 2021 49:25


大家好,我是杨扬,今天的节目依然是采用了山东交通广播线上及视频直播以及‘杨扬侃车'抖音号视频直播多媒体呈现方式,热线和网络上的朋友买车选车的问题依然不少,来看今天的内容概要:1.领克02上市,广汽丰田凌尚上市,沃尔沃XC60新款上市2. 提新车需要注意什么?3.听众及网友的问题了解一下:天籁与雅阁该选谁? / 2021款帝豪,提新车需要注意什么? / 标致508可以买吗? / 大众途昂推荐吗? / 新款速腾推荐吗? / 盲定白色星越L,价格16W8,这款车怎么样? / 君威1.5怎么样? / 帕萨特280怎么样? / 昂科旗怎么样,值得入手吗? / 现在去4S店买车让直接开走吗? / 想入手奥迪A3,女士开,注重经济性,同价位还有什么推荐? / 20W左右SUV有哪些? / 30W以内落地7座SUV,不要日系,有哪些选择? / 宝马5系取消手机无线充功能是因为芯片短缺吗?/ QX70怎么样?33W合适吗? / 荣威IMAX8怎么样? / 大众宝来纯电跑滴滴可以吗? / 2021款天籁2.0L怎么样? / 尼桑途达怎么样? / 比亚迪秦EV怎么样? / 冠道、途昂、昂科旗艾维亚版本怎么选? 更多问题,收听节目留言即可~

Neutral Zone Yap
Golden Knights 4, Wild 0 - GAME 4 POSTGAME SHOW @KFAN1003

Neutral Zone Yap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23, 2021 23:25


Full audio recap of Saturday's 4-0L to Vegas in Game 4 as heard @KFAN1003 

百车全说丨当相声听的汽车电台
2021年043期:八代高尔夫GTI不如停产

百车全说丨当相声听的汽车电台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22, 2021 47:36


※ 本文章发布于订阅号:百车全说,订阅号阅读更加方便,欢迎关注好久没聊性能车了,相比动辄百万的奔驰AMG、宝马M、奥迪RS,今天来聊一款更多人买的起的小钢炮,也就是不久前刚在上海车展亮相的国产第8代高尔夫GTI。“GTI”这个名字在玩车圈子里有多重要,不用我说了吧?就是乐趣,就是信仰,就是干,即使你不玩车,多少也该知道它的大名,或者在马路上被它干过。这车目前还没有公布正式售价,但是必定不会和早前的7.5代相差太多,估计在23.99万左右。与此前几代一亮相就被大呼真香不同的是,这次国产8代GTI一亮相就被很多人喷,连发动机都懒得换,换汤不换药,但只要你去仔细了解一下就会发现,8代除了有一个更漂亮的壳,在一些看不见的、关乎机械素质的地方,还是有提升的,但与其说是提升,不如说是“补课”,这些都是我们今天会聊的,为什么将提升说成“补课”?我对8代GTI的前景其实抱有担忧,市场环境不同了,相比前几代,如今的8代GTI不仅面临电动车在动力上的“降维打击”,同时还要面对新兴国产性能车、小钢炮的挑战。好像留给我们去吹的,只剩下没多少人理解的驾驶乐趣、信仰传承,以及相对成熟的改装潜力了,这同样是我们接下来要聊的,8代GTI还值得我们去冲一把吗?相比7.5代有哪些提升?为什么说8代是在补课?首先说一个没有提升的地方,也是被喷的最多的地方,国产的8代GTI用的并不是海外版本那台EA888 Evo4 2.0T发动机,而是选择沿用此前的EA888 Gen3 2.0T发动机。所以,我们看见国产8代GTI依然是220马力、350牛米,而海外版本是245马力、370牛米,最强的Clubsport版本可以达到300马力、400牛米。同时为了满足国6B,这台发动机还取消了此前的进气歧管喷射,只保留了缸内直喷,喷油压力为250Bar,而8代GTI海外版本最高350Bar。当然,EA888 Gen3 2.0T发动机改为缸内直喷其实不用过多纠结,因为海外早已这么做,环保所逼,这么做颗粒物排放是降低了,但是动力也降低了,以至于国产8代GTI只能做到7.1秒破百,比之前7.5代还慢0.2秒,这里面也有8代比7.5代稍重的原因。不过,大众官标一直比较保守,实测8代可以跑到6.8秒,但7.5代实测也可以跑到6.5秒,更别提海外Clubsport版本可以冲到6秒以内,6.8秒放在今天,连宝马3系、奥迪A4L的2.0T高功率版本都跑不过,也就比迈腾、帕萨特之流快一点。虽然动力差点意思,但在玩家眼里不算问题,都说飞度不改不如推下海,那GTI不改,不如直接推进马里亚纳海沟了,GTI的改装潜力有多大,我们待会再说。冷水泼完了,来说说国产8代GTI相比7.5代有提升的地方,先说玩家们最关心的机械素质,看完你就知道为什么8代GTI是在补7.5代落下的功课了:国产8代GTI换上了高R和S3上的DQ381 7速双离合变速箱,终于和海外版本一样了,之前国产7.5代采用DQ380,而海外分不同版本采用DQ250或DQ381。相比DQ380,DQ381传动效率更高一点,质量也更稳定一点。但最重要的是,DQ381支持四驱,也就是说硬核玩家现在想要前驱改四驱,再也不用像7.5代那样移植变速箱了,理论上可以直接上四驱。一直以来,GTI无论动力做到多强,前驱一直是制约动力发挥的枷锁,换装DQ381对于那些准备将GTI玩到顶、玩到极致的重度发烧友来说是好消息。但是,国产8代GTI只配备了普通高尔夫全系标配的XDS刹车式模拟限滑差速器,而海外版本的VAQ前桥电控限滑差速器依然缺席、不可选配。高尔夫GTI作为一台前驱车,在极限过弯状态下大概率会出现转向不足,即推头,往往动力越强推头越明显,而VAQ可以在转向时帮助外侧轮获得更多扭矩,同时降低内侧轮打滑,提高车身的可控性及稳定性。而XDS说白了就是电子系统通过刹车去模拟出来限滑差速器的效果,肯定不如VAQ这种实体限滑差速器,这点后期只能通过改装解决了。这个问题已经广大车主被吐槽几年了,当初7.5代是因为国产与海外版本变速箱不一致,存在技术难度,所以国产没有配备VAQ,如今国产、海外都是一个型号的变速箱,还有什么理由?给个选装也好吧?接着是转向机,此前国产7.5代GTI惨遭减配,采用与普通版本一样的2.7圈“买菜”转向机,而8代回归了欧版设定的2.1圈运动转向机。也就是说转向比更小了,转向手感理论上会更加灵活、紧致,对于GTI这种追求操控直接的小钢炮来说算是个大buff。与此同时,8代GTI车身高度比普通版本降低8mm,弹簧磅数也提升了15%,DCC自适应悬架系统依然是标配,从舒适到运动,悬架阻尼分15段可调。之前由于7.5代采用2.7圈转向机,导致原先转向机与DCC的匹配受到影响,即转向手感与底盘回馈的匹配度变差,毕竟2.1圈转向机才是原配,这次8代在这方面应该会有所改善。所以,国产8代GTI的提升,更多是尽可能在回归GTI原有的样子,将以前7.5代缺少的、阉割的东西都补了回来,但不得不说没有VAQ前桥电控限滑差速器依然是个遗憾。不过还有一个好消息,8代GTI在达到国6B的同时,并没有加装GPF颗粒捕捉器,所以声浪多少还是保留了一些,没有像大部分性能车惨遭毒手,运动模式下原地轰踩油门依然有轻微的噗通噗通回火。但是根据消息,2022年生产的车就要加装了,话说回来,有几个买GTI的不会去动一下排气?至少对于二阶程序,保证进排气通畅是必须的,高密度三元头段以及GPF这种堵住排气的元凶肯定不能留。再来说说一眼就能看见的提升,这些就不是补课了,而是实实在在的提升:一是外观更漂亮了,8代GTI在普通版本基础上加入了蜂窝进气格栅、五点式LED雾灯、“风火轮”的轮圈,其中格栅和轮圈都是延续7.5代的设计。与7.5代不同,原先屁股左下的“GTI”标,被移到了正中间,同时被喷成红色,大众可能觉得这样左下就空出来了,所以加了个“380TSI”的标上去。也许是8代普通版本已经非常运动了,所以我总感觉8代GTI相比之下的差异化没那么明显,辨识度没以前那么强。二是内饰,8代高尔夫主打数字化,所以8代GTI自然也会跟上,各种屏幕往上堆。10.25英寸液晶仪表,有转速表中置的GTI专属主题,同时表底也从260KM/H升至280KM/H;中控屏幕,与普通版本的顶配一样是10英寸的,但是据体验过试装车的人说依然卡顿。此外,还有运动方向盘和运动座椅,这个座椅相比7.5代有明显提升,变成桶形座椅了,中间是经典的格子布,外面一圈Alcantara。三是配置,依照目前的消息,8代GTI的配置会比较高,方向盘加热、前排座椅加热、前排座椅记忆、抬头显示、哈曼卡顿音响据说全是标配。难道说是动力不够,配置来凑?为什么没用海外版本的新发动机?对我们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原因很简单:成本。EA888 Evo4 2.0T发动机在海外投产不久,尚未引入国内,这个时间点上市的国产8代GTI想要用到海外版本的新发动机,要么从海外小规模进口新发动机,要么在国内单独再开一条新发动机的生产线。无论哪种,成本都非常难以控制,毕竟GTI一个月的销量能不能破百都是问题。所以,大众选择了最为划算的一条路生产8代GTI,即与普通版本共线生产,并沿用老的发动机。但是大众在国内的确有关于新一代发动机的计划,比如普通版本采用的1.4T发动机会在2022年换装成全新1.5T,也许8.5代GTI出来的时候EA888 Evo4 2.0T发动机就已经在国内完全投产了。没用新发动机对我们来说是好是坏?首先原厂状态下的动力确实不如海外版本,但是旧发动机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极其成熟的改装经验,有无数人在前面试错,也被证明潜力巨大。只要进排气等硬件跟上,然后选择大厂的程序,还是比较稳定的,也只能这么安慰准车主们了。为什么GTI那么有名?它在玩车圈子里代表什么?为什么GTI在玩车的圈子里这么出名,其实我认为主要包含几个因素:“历史传承”、“性价比”还有“造型”,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GTI的历史传承,因为相比于从4代高尔夫才开始正式诞生的高R,GTI则是从初代开始就已经诞生。时间拉回到1975年,那时候初代GTI面世,尽管就已经搭载了一颗110马力的1.6L四缸发动机,百公里加速只要9.2秒,可能现在看来这个数据根本不值一提,但是你要知道,即便是后来在头文字D里秒天秒地秒空气的AE86,出厂搭载的4A-GEC发动机也不过128匹马力,而这个4A-GEC发动机是1984年8月才正式生产,所以回头想想,初代GTI的110马力着实有些恐怖。而大众之所以要做GTI,主要原因是为了去参加比赛,结果比赛规定需要有5000台市售同型车才可以参赛,大众公司一看没辙,于是就造了5000台GTI出来卖,顺便还可以看看这台车的市场反馈,结果,这5000台车在面世之后,车迷们都疯狂了,而且当时很多人都以为只有5000台配额,于是车迷们、二道贩子们都纷纷抢购。后来,大众一看这车卖的这么好,于是就开始不断的生产、加推,以至于这台基于初代高尔夫打造的GTI,从1975年诞生开始,一共生产了大约53万辆,大众公司在靠这台车赚钱的时候,也靠这台车赢得了口碑。但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这个初代GTI却被人吐槽的体无完肤,一方面是因为大众在1975年把高尔夫引入美国市场的时候,给换了一个“RABBIT”的名字,没有继续使用高尔夫的名号,换名字也就算了,还为了迎合所谓的美系审美,给这车加了一个奇丑无比的加长型保险杠,并且到了1980年的时候,还把高尔夫标志性的圆灯换成了方灯;另一方面,直到1983年的时候,大众才在美国推出RABBIT GTI,可是发动机却只给用上了91匹马力的1.8L发动机,要知道在1983年的时候,欧洲不仅已经上市了2代高尔夫,而且用的就是这颗1.8L发动机,美国人看完直呼内行,不愧是大众,时隔8年姗姗来迟的小钢炮,不仅用的是普通版本的发动机,而且套的还是个旧壳子。除了在当时的美国市场玩了一出“区别对待”之外,大众对于欧洲市场的消费者,也化身成为“韭菜收割机”,在1983年欧洲市场推出2代高尔夫之后,大众在1984年发布了2代GTI,这台车在进气栅格周围还是保留了一圈红边,一样有“GTI”三个字母,一样基于普通高尔夫进行强化打造,但是,这一代的GTI只有112匹马力。要知道,初代GTI是1975年面世,换言之大众用了接近10年的时间,只是给它的后继车型在排量上提升了0.2L,动力提升了2匹马力,百公里加速只快了0.3秒。但是,当年的欧洲消费者还是咬牙买单了,毕竟这是GTI,结果在2代GTI上市还没过多久,买了车的消费者傻眼了,大众在1986年推出了一台升级版车型“高尔夫GTI 16V”,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主要是大众给这台车配上了双顶置凸轮轴16气门发动机。当然,对于当时那些还没有买2代GTI的准客户来说,这简直是天大的喜讯,因为现在GTI 16V上市,他们就不用花冤枉钱去买那个只比上一代提升2匹马力的普通版本了,毕竟这台16V有139匹马力,而且在GTI标志的下面,还增加了一个16V的LOGO,头灯也变成了4个圆形大灯,你开这台车在马路上溜达,车迷们都会像你抛来羡慕的眼神。但是,那些兴冲冲去买了GTI 16V的车主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大众公司就在1988年推出了“GTI G60”,而且这G60强化的更狠,在之前16V的基础上,不仅给加了一套机械增压套件,使得这台车能迸发出160匹马力,而且还给配了一套15寸的BBS轮毂和一套RECARO运动座椅,简单来说一句话,出厂就是改装车。如果你觉得这就是极限,那我只能说你还是小瞧了大众,因为他们在1989年又推出了限量71台的“GTI G60限量版”,不仅将发动机数值调高到了210匹马力,而且还用上了自家的四驱系统。所以,如果有人问我,高R的历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我认为不是那台搭载2.8L VR6发动机的3代高尔夫VR6,更不是后来4代高尔夫R,而是这台2代GTI G60限量版,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R”这个称呼。到了1992年的时候,3代GTI推出,只不过大众又向世人展示了一下什么叫做“新瓶装旧酒”,这台车虽然在各个方面提升都挺大,并且还配备了安全气囊、预紧式安全带、ABS防抱死系统等等安全配置,但是发动机却是在上一代16V车型的基础上,用扩缸的方式做出了这颗145马力的2.0L发动机。当然,3代GTI在1997年的时候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因为那时候4代GTI面世了,从此,GTI进入了“涡轮时代”,只不过4代GTI除了涡轮化之外,总让人觉得有些平平无奇,似乎光芒都被那一代高尔夫R32给抢占了。如果说4代GTI离我们还比较遥远的话,那么这台车的后继车型,也就是5代GTI则是跟我们距离很近,因为这台车不仅是首款进入国内市场的GTI,而且从这时候开始,大众给GTI用上了双离合变速箱,打破了历代GTI都是手动挡的传统,如果你现在运气够好,还能在二手车市场里找到5代GTI,而且还是原装进口的。再往后的6代GTI,则更为我们所熟知,因为在2010年3月的时候,6代GTI由一汽大众正式国产上市,此后的7代和7.5代GTI和现在的8代,也是由一汽大众进行生产和销售。所以,纵观整个GTI的历史,你会发现从1975年开始至今就没有断代过,虽然大众公司把整个高尔夫的车型越做越大,但是GTI我觉得还是保留了当年的“屌丝味道”,使得消费者可以用较少的支出,就能换来不俗的驾驶体验和驾驶乐趣,并且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打造出性能更强、更有自己个性的小钢炮,同时在小钢炮逐渐四驱化的今天,能有这样一个还算传统的前驱钢炮,确实也能吸引不少玩家。高尔夫GTI应该怎么去改?既然聊到了GTI,那么势必要聊一聊汽车改装,或者我们换一个委婉一些的说法,叫做“优化升级”或者“释放潜力”,而依照常见的改装逻辑,简单来说就是“更低、更快、更帅”。首先我们来说“更低”。对于很多性能车玩家而言,原车的避震器高度实在是太高了,简直就和SUV一样,所以不少玩家都会去选择更换避震器的方式来降低车身高度,一方面可以满足自己的操控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可以提升外观的美感。简单来说,最入门的就是短弹簧,把原厂的避震弹簧替换掉;然后是高低软硬都不可调的避震器,比如倍适登的B12套装;接着是普通的绞牙避震,比如天域的SAZ;最后是高端的绞牙避震,比如KW V3、欧林斯DFV这些。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气动避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气悬挂,只是这东西养护起来确实比较费心,要定期做检查、做水汽分离等等,而且不少气动避震在运动性方面确实比较拉胯,更多还是用来凹造型,俗称“花盆组选手”。其次,我们来说“更快”。很多人在追求“更快”的时候都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先做程序、后换硬件,实际上发动机程序的调教和硬件应该是相互配合的,对于大多数入门玩家而言,所谓的“特调程序”只是一个赚你钱的借口,与其去相信所谓的特调程序,不如去选择一些大品牌,比如APR、REVO、AW(不是国内那个AW,是正经德国产的Abteilung Werkswagen)、ACR、MTM等等。除此之外,千万要记得一句话,那就是“跑的快更要刹的住”,所以对于车辆圈胎和制动系统的升级,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说圈胎和刹车的优先级,是高于ECU刷写的。对于圈胎和刹车的选择,我的建议是和程序选择一样的,就是在你对于相关知识没有什么了解的情况下,就挑知名度高的品牌去买,这里不是说国产锻造轮毂或者国产品牌的刹车不好,只是这里面水太深,一般人把握不住。一般入门级的改装,直接选择雅泛迪、迈斯盾、IFG等铸造或者旋压轮毂就可以了,如果你想再高端一点,国产的MMX、FACEWHEELS、ACE、ATMOS等等也是不错的选择,或者美国的ROTIFORM、NICHE、ROHANA等等,也可以看看日本的ENKEI或者英国的3SDM、ISPIRI,包括现在德产的BBS其实价格也已经亲民很多,所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如果你就认日本BBS、RAYS、WORK、OZ、HRE之类的大品牌,只能说多留心,别买到假货就行。刹车也是同理,你听说过的BREMBO、AP、ALCON这些都可以选择,一样不要贪便宜买到假货,另外就是现在很多大品牌的刹车上面都有二维码,可以扫码来看真假。最后,就是我们说的“更帅”。这一点其实见仁见智,毕竟对于外观、内饰的什么更多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眼光,一般来说,对于车辆外形的改装无非就是更换包围、加装尾翼、加装风刀,夸张一点的弄一套宽体,当然,换圈胎、换刹车、降低车身高度等等,也能提升外观上的颜值,包括不少人贴改色膜,其实也是为了车子更帅,然后去进行改装。当然,贴改色膜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就是很多时候你看到贴完改色膜之后很帅的车子,其实跟改色膜的关系不大,主要是车子改的好。这个价位除了GTI还有哪些选择?那么,如果想玩这种小钢炮,我们除了GTI还有哪些选择?说实话,如果你早几年提出这样的问题,那我可以给你列举出包括福克斯ST、奥迪A3 45TFSI、宝马120i(进口两厢版)等等选择项,但是这些车子目前都已经没有新车在售了,所以如果你想用二十多万的价格去买一台新车,而且还要符合小钢炮的属性,我能想到的只剩下领克03+、领克02 HatchBack以及凯迪拉克CT4。首先我们来聊一聊18.58-24.88万的领克03+,其实排除掉那个冠军定制版,这台车顶配的价格只要22.88万。领克03+属于一台值得称作“国货之光”的产品,不仅发动机参数达到了254马力/350牛米,而且配备了代号“AWF8F45”的爱信8AT变速箱,并且领克03+还有博格华纳的四驱系统,这在二十来万的小钢炮里,属于越级的配置,更不用说这台车的内饰做的确实漂亮,坐进车里之后满眼都是ALCANTARA翻毛皮包裹,而且还有运动座椅,我就想问一句,有谁愿意去拒绝自己车里装满了翻毛皮呢?但是,领克03+相比于高尔夫GTI而言,确实少了一些传承感,毕竟这车能拿来吹牛B的故事,就是WTCR夺冠,并且你去选择03+的前提,除了要垂涎于这台车的性能,还必须能够接受这台车的外观造型设计。接着我们来聊一聊领克新出的02 Hatchback,这台车目前售价还没有公布,而目前领克02的2.0T版本定价16.68-16.88万,个人猜测这台领克02 Hatchback的价格有可能和低配的领克03+差不多,也就是18.58万左右。相比于高尔夫GTI而言,领克02 Hatchback有着和领克03+同款的动力总成,还有和领克03+同款的圈胎,同时还有比领克02更夸张的外形,而且车辆外形不仅是两厢车的设计,还有真皮内饰和橙色缝线,整台车从配置和观感上来说,确实比高尔夫GTI看起来豪华很多。当然,领克02 Hatchback也不是那么十全十美,或者说这台车的小钢炮味道还是有点欠缺,一方面是因为这台车并不带“+”号,所以在性能、内饰、外形上,都没有03+那么夸张;另一方面,领克02 Hatchback实际上是基于领克02这个紧凑型SUV打造,所以这台车的车内坐姿会偏高,很难给你传统小钢炮那种“贴地飞行”的感觉;最后,这台车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你开着领克02 Hatchback出去洗车,你觉得洗车店老板会按SUV的价格来收费,还是按普通轿车的价格来收费?聊完了两台领克,我们最后来聊一聊定价23.97-25.97万的凯迪拉克CT4。其实我最初很纠结要不要拿CT4来进行对比,因为依照传统的眼光来看,CT4这种三厢后驱轿车其实很难称的上是钢炮车型,但是看看这台车的性能和售价,还有凯迪拉克CT4一直主打的运动调性,我觉得似乎也不是不能拿来进行比较。相比于高尔夫GTI而言,凯迪拉克CT4首先是一台后驱车,还有50:50的前后配重,在同级别、同价位中进行对比,可以说“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并且凯迪拉克CT4的运动氛围做的确实很到位,偏沉的转向、偏硬的悬挂……这些都能让你很直接、很灵活的去和车辆进行沟通,从驾驶的质感和乐趣上来说,不输于高尔夫GTI这种小钢炮。但是,我最为感到担忧的地方,就是凯迪拉克CT4的动力,现在CT4上面那颗237马力/350牛米的LSY发动机,确实有点拖了后腿,尽管这台车之前还推出了官方5.9s的程序,但是回头看看凯迪拉克ATS-L上面那颗279马力/400牛米的LTG发动机,不仅拥有着同级别中最暴力、最嚣张的动力参数,而且出厂状态下就能做到6.2s的百公里加速,如果你再进行程序刷写,可以毫无压力的成为“5秒俱乐部”的会员。综合来说,凯迪拉克CT4也好,领克的03+或者02 Hatchback也罢,它们和高尔夫GTI之间其实很好选择,只要想明白自己要的是啥就可以了,想要后驱就去买CT4,想要四驱就去买03+,想要空间大一点就去买02 Hatchback,想要味道纯正一点的小钢炮,那就去看看高尔夫GTI。现在的GTI是不是已经没什么优势了?那么,现在的GTI是不是真的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我觉得要分角度去看待。如果你只在意车辆的百公里加速成绩,那么GTI确实没有什么优势,因为现在的电动车把车辆的加速性能门槛拉的很低,而且顺带把价格也给拉低了,这些电动车的诞生,使得GTI在原厂状态下的零百加速有些不够看。比如之前我们聊过的极氪001,起步价20来万的电动车,能做到百公里加速4秒内的成绩;又比如最近被推上风口浪尖的特斯拉Model 3,你也只需要花费和GTI差不多的价格,就能拥有百公里加速5.6秒的性能;还有比亚迪汉EV、小鹏P7高性能版等等车型。要知道,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什么操控、改装、下赛道、排气声浪……这些都离的很遥远,与其在意这些,倒不如弄一台能在红绿灯路口可以一下子蹿出去的车,只不过,如果你选择的是特斯拉,蹿出去之后能不能刹得住就是另一回事儿了。但是,如果你从另一个方面去看,你会发现GTI依旧有它自己的优势。首先是设计,按照同价位的车型去寻找,你会发现很难找到第二台像GTI这样的纯种两厢小钢炮,就像我们在前文说的,即便领克推出了02 Hatchback,那也是一台SUV降低车身之后的产品,并非纯种的两厢小车,而对于钢炮玩家而言,如果车子不是一个纯种的两厢车设计,又怎么能对得起小钢炮的名头呢?其次,GTI有代际传承、有不错的性能、有极大的后期改装空间、有不俗的驾驶乐趣。换言之,如果你很在意的“情怀”这两个字,特别喜欢GTI给你带来的驾驶乐趣,并且想要不断的去把这台车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那么GTI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哪怕你开着GTI在路上被各种崩哭,当你看到方向盘上“GTI”三个字的时候,当你看到自己车头那一抹红的时候,你也会心满意足,然后默默的念叨一句“马路不是赛车场,有本事咱们赛道见”。可以添加微信46415254加入我们的社群音频图文更新在订阅号: 百车全说每期抽三条留言,每人赠168元的“芥末绿”燃油添加剂一瓶点击订阅,每周三,周六更新会有提醒新听友可以搜索:百车全说2014,百车全说2015,百车全说2016,往期300多个小时的节目可供收听

What's Law Got To Do With It?
77. The Rabbit Hole of Legal Podcasts

What's Law Got To Do With It?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pr 19, 2021 31:06


Our guest today is Dante Trunzo, currently an aerospace engineer in Montreal but in September of this year, a 1L at McGill. (We refer to him as a 0L which we may ask him to patent/copyright/trademark/whatever). Richard and Felicity try to handhold him through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a law student. Dante clearly doesn't need our help.     Links: WLGTDWI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hatslawgottodowithit/     Music Attribution: 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 by Tina Turner Soundcloud: 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   What's Law Got to Do With It Music by Tina Turner; Lyrics by Nikolas Koschany

杨扬侃车
20210408——给女儿买首款车20W出头有啥推荐?

杨扬侃车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pr 8, 2021 49:25


大家好,我是杨扬,今天的节目依然是采用了山东交通广播线上及视频直播以及‘杨扬侃车'抖音号视频直播多媒体呈现方式,热线和网络上的朋友买车选车的问题依然不少,来看今天的内容概要:1.一汽马自达即将解散。2.听众及网友的问题了解一下:宝来与新轩逸哪个更省心? / 50铃皮卡前脸换铃拓审车能过吗? / 坦克300挑战者怎么样? / 奇骏保留2.0T吗? / 别克君威GS与马自达阿特兹2.0L选谁? / 领克05怎么样? / 别克昂科旗值得入手吗? / 东风日产有哪些优惠政策,连线大区经理。 / 凯美瑞2.5版本怎么样? / 给女儿买车,20W出头,宝马X2,MINI,GLA该如何选择? / 宋plus DMI怎样? / 7座奇骏还卖吗? / 楼兰与汉兰达相差多少? 更多问题,收听节目留言即可~

杨扬侃车
20210407——27岁小伙子结婚用车20W左右SUV选谁好?

杨扬侃车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pr 8, 2021 60:00


大家好,我是杨扬,今天的节目依然是采用了山东交通广播线上及视频直播以及‘杨扬侃车'抖音号视频直播多媒体呈现方式,热线和网络上的朋友买车选车的问题依然不少,来看今天的内容概要:1.上海车展即将上新多款SUV,广汽丰田汉兰达 2.5L混动版,途观L,一汽丰田皇冠路放,奇骏1.5T 3缸,奥迪Q5L,吉利星越L,WEY坦克300城市版 2.0T,瑞虎8Plus 2.0T等。2.听众及网友的问题了解一下:荣威rx8怎么样? / 4缸本田思域与3代哈弗H6怎么选?27岁小伙子,结婚用。 / 新款一汽马自达阿特兹怎么样? / 新款一汽奔腾B70怎么样? / 昂科旗32W9千9与34W9千9 买谁合适? / 航海家2.0T尊雅版怎么样? / 奔奔E—star 3W9千8 代步用与五菱宏光MINI EV相比谁更香? / 20岁买领克05 1.5T怎么样? / 入手家里第二辆车,阿特兹2.0L/2.5L,思域与昂克赛拉 2.0L买谁更划算? / 凯迪拉克XT6,奥迪Q5,奔驰GLB 2.0T该选谁?预算30~40W。 / 迈腾380有没有颗粒物捕捉器的问题? / 吉利汽车最新优惠连线大区老总 / 昂科威2.0T四驱版停产了吗? / 坦克300油耗怎么样? / 比亚迪唐EV这个车怎么样? / 亚洲狮怎么样? / 奔驰GLS 450 怎么样? / 林肯航海家怎么样? / 25W左右suv,去西藏,有哪些推荐? / 领克05与星越相比怎么样? / 致炫运动版怎么样? / 凯美瑞2.5也有机油乳化问题吗?想要自吸加AT车型。 / 平行进口车不同版本的区别? / 省心耐用,荣放2.0,cx—5,crv 1.5T选谁好? / 雷克萨斯300H与奥迪A6L四驱选谁更合适? 更多问题,收听节目留言即可~

杨扬侃车
20210405——20W左右操控性好的车有哪些?

杨扬侃车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pr 6, 2021 50:36


大家好,我是凯文,今天的节目依然是采用了山东交通广播线上及视频直播以及‘杨扬侃车'抖音号视频直播多媒体呈现方式,热线和网络上的朋友买车选车的问题依然不少,来看今天的内容概要:1.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上汽大通MAXUS G20插混版的无伪谍照,从外观来看,G20插混版造型和燃油版基本一致,但是在细节上有所区别。2.听众及网友的问题了解一下:自主品牌比亚迪怎么样? / 雷克萨斯es200与凯迪拉克ct5比较,考虑动力操控,一年1W公里左右,开五六年,两车该选谁? / 星锐与领克03,裸车16W左右,市区代步,省心性价比高,该选谁? / 冒险家质量怎么样?33W以内还有哪些车型可以选? / 起亚KX5 2.0L自吸可以买吗? / 哈弗H6与赤兔怎么样? / 英菲尼迪QX60怎么样? / 20W以内suv家用代步耐用汽油合资车有哪些选项? / QX60/70/80和宝马X5怎么选?要求舒适性,家有老人乘坐。 / GL8与塞纳怎么选择? / 30岁以上女性,市内通勤用车,现开斯柯达两箱,准备换车,奔驰GLA,奥迪Q3,奥迪A3该怎么选? / 家用车,五菱凯捷与嘉际选谁? / 奥迪A4,宝马3系,奔驰C级,预算不超过35W,作何选择? / 宝马525li值得入手吗? / 迈腾B8小毛病多吗? / 奥德赛混动机油乳化问题严重吗? / 丰田荣放2.0 年公里4W公里左右,后期维护省事,它满足我的要求吗? / 路虎极光值得入后妈?同级别SUV还有哪些选择? 更多问题,收听节目留言即可~

毎日少し聞くとちょっと役立つ知識が積みあがるラジオ|こうだいラジオ.info

■音声内で紹介した浄水器・ブリタ 浄水器 ポット 浄水部容量:2.0L(全容量:3.5L)■ブログも書いてます ・仕事帰りのレスト■電子書籍も出版・世界の暗号資産新常識!イールドファーミング完全入門マニュアル(480円/税込)※Amazon Kindle unlimitedの読み放題対象なので追加料金なしで読めます!■Twitter:コウダイ■おすすめエピソード1.#92 【第2回 #himalaya祭り ! 】次世代の波!ラジオの良さとは?ラジオが持つ力!2.#68 【#himalaya祭り開催!!】効果的な楽しみ方の加速装置、教えます!3.#78 【#himalaya祭りまであと12日!】私の人生を180度変えるほど影響を受けたインフルエンサーランキングトップ3!4.#84 【限定配信】次世代の銭湯の可能性について語る!超貴重な銭ラジちーさんとのコラボ配信!(ゲスト:ちーさん)#こうだいラジオ5.#65 サラリーマン向き!スーパー銭湯での作業でその他大勢から抜けられる件■効果音Good Skippingwritten bySHUNTA

百车全说丨当相声听的汽车电台
2021年027期:新款上市阿特兹,是否还会吱吱吱

百车全说丨当相声听的汽车电台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27, 2021 36:00


※ 本文章发布于订阅号:百车全说,订阅号阅读更加方便,欢迎关注今天,我们聊一聊3月12日刚刚上市的2021款马自达阿特兹。2020年是一个很神奇的年份,只要是姓马的,好像都会遇到点事儿,比如马云、马化腾、马斯克、马保国……以及马自达,很多男同胞也会感慨,他们最讨厌的其实是马赛克,因为阻碍了他们探索人类的奥秘。马自达在2020年上半年遇到的“异响门”,导致销量下滑严重,本来月销还能有4000多台,后来最差的一个月销量只有600多台。那么,到了今天这个时间点,我们买到的2021款阿特兹,还会异响吗?这个异响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2021款阿特兹到底是否值得入手?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2021款与之前有什么区别?我相信,很多想买阿特兹的朋友,肯定很纠结阿特兹的异响问题。咱们先明确一点,2021款的阿特兹,已经换到了一汽马自达的新工厂生产,采用全新的生产工艺和制造装备,而且,因为之前异响门事件对于马自达品牌影响极大,所以马自达内部从上到下都很重视,一汽马自达后来联合日本马自达蔚山工厂,对2021款阿特兹进行联合测试,一汽马自达用盲选、抽检的方式随机检验从生产线上下来的新车,对整车静音效果进行评测。之前有网友看到,已经有4S店承诺,只要2021年8月31日前出现异响,就全额退换,这个条款还是挺让我震撼的,如果当年奔驰如果也有这个条款的换,我肯定义无反顾的退了它。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也正式由于这次异响门,曾经主打价值营销的马自达,一直守着高价不给优惠,现如今也开始大幅优惠来换取销量,目前阿特兹终端优惠都在4万上下,2.5排量落地都不到20万,还是那句话: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没有卖不出去的车。现在的2021款,相比于之前的2020款阿特兹,其实只是一次年度小改款,或者换句话说,只是一次增配,官方指导价17.58-23.98万,一分钱都没有变,其中,2.0L车型有三款配置:蓝天时尚版(17.58万)、蓝天豪华版(18.98万)、蓝天尊贵版(19.88万);2.5L车型也有三款配置:蓝天运动版(19.98万)、蓝天尊崇版(21.88万)、蓝天至尊版(23.98万)。最畅销的版本,一直是19.98万的2.5L蓝天运动版,也就是2.5L的入门版,这次标配的配置增加,就更加能成为热销配置;其次,2.0L蓝天豪华版也很受欢迎,不追求动力,但追求配置丰富的,可以选这个配置;如果动力和配置都要合适,那就选择21.88万的蓝天尊崇版……阿特兹,基本上就看这三个版本。由于是小改款,所以整台车在外观、内饰、三大件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动力总成依然是2.0L和2.5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这次最肉眼可见的改变还是在配置上,尤其是中高配的主动安全配置:360°全景影像在2021款上,除了最低配的蓝天时尚版以外全系标配,而同样的配置在之前的2020款上,只有次顶配、顶配和纪念款才有。在此基础上,2.0L蓝天豪华版和2.5L蓝天运动版增配了并线辅助、倒车车侧预警;2.0L蓝天尊贵版和2.5L蓝天尊崇版增配了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同时2.0L蓝天尊贵版还另增配了一个HUD抬头显示。总之,阿特兹还是那个阿特兹。创驰蓝天真的厉害吗?既然聊到了马自达,那自然不得不提一个关键性的名词“创驰蓝天”,很多人都以为创驰蓝天是那套发动机的名字,如果这么去理解,那就只能说“小了,格局小了”。在我看来,马自达创驰蓝天的优势主要有三个地方:第一,是创驰蓝天发动机。我们都知道,创驰蓝天发动机是业内效率最高的民用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之一,诸如“4-2-1排气”,“高压缸内直喷技术”、“凹孔活塞”……这些专业名词,我们暂且不提,因为解释起来有点枯燥,主要特点和效果就是,在运用了这些技术和设计之后,能够在兼顾油耗、动力、低扭表现的同时,还保留了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动力线性输出。第二,是这套6AT变速箱。这套创驰蓝天6AT变速箱,依靠小型液力变矩器加上多片式大范围锁止离合器,再配上马自达一贯的优秀调教,使得这套变速箱的换挡逻辑很聪明,这也得益于马自达这么多年的调教经验,最终得到的效果,就是有超快的换挡速度、超越手动挡的传动效率、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的省油,以及较低的顿挫感。我之前看网上有人说这套6AT是爱信的特供版本,因为很多人觉得这套变速箱在整体结构布局上,跟爱信的纵置6AT(代号A761E)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这里也是要解释一下,马自达这颗横置6AT变速箱,其实和爱信的那颗纵置6AT(代号A761E)是两回事儿,因为在整体机构设计上就不是一个路子,并且在变速箱的生产方面,也不是马自达去找爱信做代工的,因为马自达在泰国春武里和日本防府拥有两个变速器工厂,专门就用来干这事儿。当然,这不是说马自达没有用爱信6AT的车,比如马自达旗下的MX5,由于是纵置后驱的小跑车,马自达自己也没有能力去单独为这一款车进行变速箱的开发,所以用的是爱信纵置6AT变速箱,但是马自达针对这台车进行了一些调教,所以你会发现,MX5这台车虽然动力不强,但是非常的好开。第三,是创驰蓝天的车身。关于“轻量化设计”、“安全结构设计”、“高强度钢的应用”……这些都不用多提,很多人已经很熟悉了,这些带来的结果,就是所有采用创驰蓝天技术的马自达车辆,包括昂克赛拉、阿特兹、CX-5……全都拿到了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最顶级的安全评级“TSP+”,而且这三款车是从2013年开始连续获得好评,只有2013款的CX-5,因为小角度偏置碰撞得到M级评价,整体评分是“TSP”,没有拿到“TSP+”,此后的新款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国产的阿特兹在之前中保研所公布的新一轮碰撞测试成绩中,在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的时候,阿特兹方向盘横移过度,使得正面气囊没有起到绝对保护作用,侧气囊的有限保护作用不大,安全带也没有起到足够的约束作用,使得假人前倾过度,并且阿特兹的A柱发生了弯折,车身形变甚至传递到了车尾……所以,如果2021款阿特兹不能拿出足够的证据或者测试成绩来表明自己在安全性上进行了改善、提升,那么所谓的“安全性”在消费者眼里似乎更像是吹牛X。归根结底,创驰蓝天是马自达对他们最新一代技术的总称,马自达在当年对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底盘进行了全面革新,似乎一切比之前的马自达都要好,但是,也只是比之前的马自达更好。现在已经是2021年了,汽车市场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其他厂家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和新的概念,而马自达的创驰蓝天技术摆在几年以前,还有人会去买账,而现在这套技术给我感觉更像是一块遮羞布,遮住了这套老旧的技术,还有羸弱的动力总成,并且这套技术马自达还会继续用多久,这一点其实是要打个问号的。而且,马自达一直在强调自己车辆的运动性,但是,在没有足够的发动机功率的前提下,一味突出车辆的操控性,总有一种“顾左右而言他”的味道在里面,并且现在的涡轮车越来越好开,动力调的越来越高,变速箱越来越聪明,以至于在同样的动力级别下,涡轮车的爆发力就跟打了鸡血一样,而阿特兹即使是2.5L版本的车型,192马力/252牛米的机头数据也只是堪堪够用,更不用说后期难以进行发动机动力升级这个老问题了。而针对阿特兹的动力提升,目前比较主流的方法也只是加装机械增压套件,升级后的机头数据大约在260马力/326牛米,配合其它的硬件升级,百公里加速成绩实测下来基本上就在6.2s左右……相比于同价位涡轮车的升级潜力和升级后的成绩,阿特兹的表现实在是有些一言难尽。可能有人会觉得,马自达这套自然吸气发动机配上6AT变速箱的平顺性很好,日常驾驶很得心应手,这一点我也承认,可是这并不能掩盖这台车跑的不算快的事实。什么是GVC技术?说到这次新款的阿特兹,我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一个叫“GVC系统”的名词,其实这个东西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在之前的阿特兹上面都有搭载,只不过这次配备的“GVC系统”又一次升级,变成了“GVC PLUS系统”。简单来说,过去的“GVC系统”是一种依据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操控,通过改变车辆自身的前后加速度抑制车辆侧倾的控制系统,也是马自达提出的、世界上首次量产化的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统。在一般常用的工况下,“GVC系统”依靠对发动机扭矩的控制,使车身侧倾和前倾得到抑制,车身姿态更加稳定,并且“GVC系统”能够在各种各样的常用工况下,减少无效的方向盘操作,让驾驶员对车辆的控制更有信心。当然,这套“GVC系统”的本质,还是为了提升车辆的极限操控性能,目前新款车型配备的“GVC PLUS系统”,是针对过去的“GVC系统”,在性能上又进行了一些提升,但是由于这套系统属于无感系统,只有在高速过弯、绕桩(麋鹿测试)等工况下才能体会到,正常驾驶是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的。综合而言,马自达的“GVC系统”是一个很良心的产品,技术含量也比较高,同级别几乎没有车型有类似的技术,和这套系统相类似的,我认为是保时捷的PDCC系统(动态底盘控制),只不过保时捷由于定位和价格摆在这儿,所以会比马自达多出一套主动横向稳定杆。阿特兹的竞争对手们我们都知道,马自达一直走的都是“小而美”的路线,这次参加活动时,厂家的一句话还是挺有意思的:“大企业需要面面俱到,马自达这样的小企业,需要特点鲜明。”所以,包括阿特兹在内所有马自达的车,其实都在走运动路线。那么,同样走运动路线的B级车还有哪些?首先我们可以排除雅阁、凯美瑞、迈腾这些永远是属于“主流消费者”的车,剩下运动气质鲜明的,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别克君威(18.88-24.98万)。别克君威一直通过“小一号”的尺寸和更加运动的定位,来与自家同是B级车阵营的君越区分,对于别克来说,君越是为了满足主流消费者,而君威则是明目张胆去玩运动。而反观现在2.0T的君威,虽然发动机从原先261马力/350牛米的LTG机头,换成了现在237马力/350牛米的LSY机头,但是破百成绩几乎没变,依然是7秒出头的水平,甚至有实测跑到了6.5秒,比实测8秒开外的2.5L阿特兹要快整整一个量级还不止,而动力对于喜欢运动的人来说,零百加速是最肉眼可见,也是最容易感知的东西,所以君威同级别绝对领先的动力,也帮助这台车吸了不少粉丝。同时,君威还有运动更加彻底化的两款GS版本,尤其是24.98万的尊贵型,直接配上了Brembo四活塞卡钳、一体式运动座椅、CDC可调软硬悬架……花样很多,配置也很厚道,结合市场终端4-5万的优惠,落地价其实并没有和2.5L的阿特兹相差多少。所以,2.0T的君威和君威GS,可以说是2.5L阿特兹的强劲对手,在动力上,君威几乎做到了完胜,而且实际上的操控性,也没有输给阿特兹太多,至于1.5T的君威和2.0L的阿特兹,那就看心情去选吧,君威的动力优势已经不在,但阿特兹的操控还是不变的。再一个,就是采用同样动力总成、但价格更加便宜的雪佛兰迈锐宝XL(16.49-21.99万)。迈锐宝的动力可以参考同根同源的君威,无论是1.5T还是2.0T的车型,用的都是一样的东西,并且和君威出了GS版本一样,迈锐宝XL也出了Redline版本,三款2.0T的配置全部属于这个版本,只是Redline的花样可没有君威GS那么多,什么卡钳、座椅、CDC悬架都没有,更多的是外观和内饰看起来更加运动。这几年,雪佛兰这个牌子不断的被边缘化,但好处就是优惠不断加大。以次顶配的2.0T自动锐联版为例,指导价20.49万,优惠行情5万左右,实际落地也不过17万多,这价格几乎只能买到2.0L的阿特兹,简直是年轻人的第一台运动型车。最后,可能也就剩下一台车了,凯迪拉克的CT4(23.97-25.97万)。凯迪拉克作为豪华品牌,这几年一手“价格下沉”加“越级下探”,抢了不少非豪华品牌的蛋糕。单就运动性这点来说,CT4光是纵置后驱的布局,就比刚才所有车的底子都要好,虽然2.0T的发动机是把君威和迈锐宝XL上的那台LSY竖过来放,但想想自家的老大哥CT5和CT6,同样也是这台发动机,似乎也就释怀了。但是,CT4的变速箱可不像老大哥们那样换成了10AT,而是继续沿用了“神车”ATS-L和老款CT6上的那台8AT,虽然总体表现也还可以,但有一种清库存的嫌疑在里面。相比之下,其实CT4与阿特兹、君威、迈锐宝等车型并没有可比性,因为不论是后驱车的属性,还是这台车本身的性能和改装潜力,都遥遥领先一众前驱车,唯一的问题,就是CT4的定价更高、空间更小,但是在绝对动力的面前,似乎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是最入门的凯迪拉克,而且CT4的主要目的,其实是去打BBA的入门级车型,所以这台车不能用普通家用车的眼光去看待。除了这些车以外,标致508L(15.97-22.47万)、日产天籁(仅限2.0T车型,21.68-26.98万),也许也能给你点运动的感觉,尤其是天籁6.9秒破百的数据,看上去也是相当到位,但是天籁的CVT变速箱,拖累了这台发动机的表现,加上天籁目前尴尬的定位,想舒舒服服的当个“沙发暴徒”都有难度。顺便说个题外话,最近日产在杭州举办了一次100米的加速比赛,能赢过2.0T天籁的车主,奖励1000元油卡一张,其实2.0T天籁的动力碾压多数买菜车不成问题,但问题出在这次活动挑战的竟然是“所有量产车型”,于是比赛被比亚迪的电动和插混车主包场,就连3.9秒破百的汉EV四驱高性能版也来了,双电机+四驱的配置,在起步阶段就让天籁吃灰……那么问题来了,这位汉EV的车主打算这么使用这张油卡呢?阿特兹的卖点是啥?那么,现在的阿特兹有什么特点或者是卖点,除了老生常谈的“创驰蓝天”、“魂动设计”、“操控性较好”之外,似乎很难有特别亮眼的配置,甚至可以毫不避讳的说,现在阿特兹的产品力已经远远落后于竞品。首先,阿特兹这台车自身定位是在运动型中级轿车这个分类中,但是相比于其他同样定位在这个范畴里的竞品车辆,阿特兹的动力确实有点惨不忍睹,以至于就会出现这种画面:阿特兹:我操控好。竞品:我崩哭你。阿特兹:我配置高。竞品:我崩哭你。阿特兹:咱们能不能不要说崩来崩去的事儿?竞品:你异响。阿特兹:你还是崩我吧。在老车主那里,阿特兹的口碑已经崩塌过一次,并且早期上市销售的时候,阿特兹也没啥优惠,虽然可以保持自己的调性,但这种调性放在刀兵相见、贴身肉搏的B级车市场里,结局一般都不太好,即便后期经销商放出足够的优惠,或者厂家给出极具诚意的价格政策,在错过了好的时机之后,只会让人觉得自己是举了白旗,同时也会给新车型的销售带来一定的影响。至于很多人吐槽的,说马自达的空间小和内饰不够豪华,我觉得有必要给马自达来证明一下。其实,这里有个冷知识,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阿特兹其实比迈腾还要长5mm,轴距跟雅阁一模一样,但是阿特兹的后排空间好像跟同级车型谁都比不过,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产品设计的问题,或者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因为阿特兹要追求操控性这一个指标,所以发动机放置在前轴靠后的位置,引擎舱加长,驾驶位置靠近车辆中心点,可以让你在快速变线、劈弯过程中,感受到驾驶乐趣,可是,随之带来的就是肉眼可见的后排空间小,但凡阿特兹愿意牺牲一点操控性,后排就可以立刻宽敞许多。再一个就是马自达的内饰,其实阿特兹在内饰上的用料是很不错的,不管是意大利进口头层牛皮包覆的方向盘、NAPPA真皮座椅、进口北海道栓木的饰板、进口奥司维nu材料的内饰包覆……这些其实都已经超越了车辆本身的定位,所以马自达内饰上的问题并不是材料不好,而是这些好东西没有那种“看着豪华”的感觉,相反是一种内敛的、类似于侘寂美学的设计,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阿特兹的内饰不够豪华。阿特兹现在还响不响?关于阿特兹异响的问题,也是很多车主和持币待购的朋友所关心的重点问题。从去年开始,阿特兹的“异响门”开始大规模爆发,以至于现在翻开“车质网”的排行榜,时间限定在最近一年,阿特兹还能以1524起投诉排名第一,远远甩开第二名大众速腾的400起投诉,并且阿特兹的投诉主要集中在2020款的异响上,包括但不限于车内异响、车身异响、天窗异响、中控台异响……而关于之前2020款的异响问题,官方的解释是“电泳漆”的工艺问题:在涂装过程的电泳程序中,多余的电泳漆液进入钢板夹缝并形成残渣,之后由于温度升高造成残渣软化,在颠簸路面于钢板间产生反复的粘粘和断开并发出异响,这与使用环境的温度有直接关系,所有异响多发于南方高温地区。当然,除了电泳漆的说法之外,还有车身钣金存在偏差导致异响的说法,但是不论如何,我觉得都不是由于自身设计缺陷引发的,否则国外的阿特兹也会大规模曝光出类似问题,所以问题更多是出在生产环节上。那么,2021款的阿特兹还有这个问题吗?有传闻说,一汽马自达也是想尽了办法,网传的一汽马自达内部资料显示,2021款阿特兹对A柱、B柱、大灯、天窗、翼子板等异响高发区域,进行了加工精度的升级,据说还将2021款车型搬到了新的生产线上生产,同时找到日本那里进行联合测试,据说测到现在还没发生什么问题。所以,综合现有的信息来判断,2021款应该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异响的问题,但是如果你真的想买阿特兹,我觉得还是再等一等,至少等个半年以上,再根据到时候的实际情况来考虑。下一代阿特兹会是什么样的车?之前我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下一代阿特兹的讯息,据说要采用新平台、纵置后驱、直列六缸、48V轻混……虽然目前还都是猜测,但是我还是抱有一定的期待,毕竟在各家车型趋于同质化的今天,马自达如果真的能像猜测的那样造车,甚至把下一代转子也给弄出来,那就非常有意思了。不得不说,马自达非常倔强,在这个燃油转向电动的时代拐点,特斯拉与众多新造车势力大行其道,许多传统品牌都加快了电动化的进程,而马自达不仅涡轮化的步伐十分缓慢,他们甚至希望榨干内燃机的最后一丝潜能,尽管先前成功量产了压燃发动机,但整体发动机的动力表现却差了点意思。在这次活动期间,厂家表示之前阿特兹的定位只是“运动”,而未来要向“运动+豪华”靠拢,而这再一次让我想到马自达的愿景:成为一个豪华品牌。只是在目前看来,这种“向上突破”也许只是马自达的一厢情愿,毕竟马自达现在的品牌力、规模和产品摆在这里,想成为豪华品牌的难度还是挺大的。反观马自达本身,这个品牌虽然一直以来都不是靠性价比卖车,但是它和豪华两个字的距离其实更远,马自达在这个时间点主动提出豪华品牌战略,我只能看作是马自达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作为一个小厂,活下去才是首要任务。音频图文更新在订阅号: 百车全说每期抽三条留言,每人赠168元的“芥末绿”燃油添加剂一瓶点击订阅,每周三,周六更新会有提醒新听友可以搜索:百车全说2014,百车全说2015,百车全说2016,往期300多个小时的节目可供收听

杨扬侃车
20210324——新手女司机想要驾驭领克03+,可不可?

杨扬侃车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24, 2021 47:55


大家好,我是杨扬,今天的节目依然是采用了山东交通广播线上及视频直播以及‘杨扬侃车'抖音号视频直播多媒体呈现方式,热线和网络上的朋友买车选车的问题依然不少,来看今天的内容概要:1.日前,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2014-2015年款的3.2L和2.4L的Trailhawk高性能版Cherokee自由光车型,共计2549辆。2.听众及网友的问题了解一下:迈腾捕捉器双离合故障 / 迈锐宝+9AT变速箱怎么样? / 落地26W,7座家用选什么车? / 有了360度全景影像还需要并线辅助功能吗? / 宝马120 3缸车可以入手吗? / 途锐与XC90怎么选? / 塞纳家用买哪款? / QX60 7档变速箱能买吗? / 骐达与飞度该怎么选? / 宝马X5有必要等国产吗? 现在入手出国产后会不会影响保值? ./ 大众探歌值得买吗? / 2.0T长安CS—75plus尊贵版可以买吗? / 2驱2.0T Uni—K与旗舰版CS—75plus怎么选,预算15,6W左右。/ 途观L 14~15W,没天窗,150匹马力值得买吗? / 天籁2.0L与雅阁该选谁? / 领克06与东风T5 EVO谁更好? / 奥迪A5咋样? / 老同志要退休了,想要选台奔驰GLB200 1.3T,合适吗? / 沃尔沃XC90与凯迪拉克XT6,考虑舒适,养护成本,选谁更香? / 建议新手女司机入手领克03+吗? / 奔腾T55咋样? / 五菱凯捷MPV 家用拉货够用不? / 昂科威艾维亚版本值得入手吗?更多问题,收听节目留言即可~

杨扬侃车
20210321——新老款汉兰达都被看好?谁更值得入手?

杨扬侃车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22, 2021 50:16


大家好,我是凯文,今天的节目依然是采用了山东交通广播线上及视频直播以及‘杨扬侃车'抖音号视频直播多媒体呈现方式,热线和网络上的朋友买车选车的问题依然不少,来看今天的内容概要:1. 符合90后调性的车辆:长安汽车UNI-T,吉利ICON,海马8S,奔腾T772.听众及网友的问题了解一下:新款汉兰达混动2.5,这款车怎么样?混动发动机和2.0纯汽油版发动机性能怎么样?有什么可比性? / 途观X怎么样?家用,动力要求一般,看中安全,后期省心和保值,是不是再等等入手比较好? / 长安逸动1.4T变速箱动力怎么样? / 现款汉兰达还值得购买吗? / 改款日产奇骏是否值得期待? / 10W左右国产车内饰做工还真不错,最近看上荣威i6纯油版和逸动1.4T选哪个好? / 菲斯塔与名爵MG6,提速快动力好该选谁? / 蔚来ES6怎么样? / 领克06推荐买吗? / 裸车20W以内,日系车SUV2.0L有什么可以选择? / 雷克萨斯XC60变速箱问题大吗? / 男性,34岁,20W左右SUV要求空间大一点该选谁? / 宝马X1建议买吗? / 新手买车,斯柯达柯米克GT可以买吗? / 朗逸和明锐该选谁? / 汉兰达,途昂如何选择,还是等全新一代汉兰达? / 奔驰GLA和奥迪Q3,女性通勤用选谁? 更多问题,收听节目留言即可~

杨扬侃车
20210317——13W看上国产车,朋友们建议买合资不买国产怎么破?

杨扬侃车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19, 2021 50:23


大家好,我是杨扬,今天的节目依然是采用了山东交通广播线上及视频直播以及‘杨扬侃车'抖音号视频直播多媒体呈现方式,热线和网络上的朋友买车选车的问题依然不少,来看今天的内容概要:1. 英菲尼迪在3月16日再次发布后续声明,将QX60的变速箱保修期延长至8年20万公里。2.听众及网友的问题了解一下:柯米克GT全款值得买吗?落地多少钱? / 荣放Plus与荣放有什么区别? / 13W看上国产车,朋友们建议买合资不买国产怎么破? / 福特探险者,凯迪拉克XT6,途昂,质量好问题少该选谁? / 瑞虎8Plus与广汽传祺GS5该怎么选? / 裸车10W以内SUV,媳妇开图省心,该选什么车? / 菲斯塔与名爵MG6,提速快动力好该选谁? / 网上说混动版奥德赛发动机亮故障灯,轮胎跑偏是真的吗? / 蔚来ES6怎么样? / 宝来跟朗逸自动档谁更香? / 二手保罗GTI与高尔夫230手动挡谁的运动性更强? / 25~30W,SUV,不考虑日系韩系,BBA该怎么选? / 领克06推荐买吗? / 裸车20W以内,日系车SUV2.0L有什么可以选择? / 雷克萨斯XC60变速箱问题大吗? / 男性,34岁,20W左右SUV要求空间大一点该选谁? / 长安CS 75Plus与VV6该选谁? / 好开省心,旋毅值得入手吗? / 捷达开10年觉得空间小了,想置换空间大的SUV,要求动力足,皮实耐用有什么推荐? / 20W左右日系轿车选什么性价比高? 更多问题,收听节目留言即可~

百车全说丨当相声听的汽车电台
2021年023期:比亚迪秦PLUS DM-i,十万预算买插混,是真香还是真蠢?

百车全说丨当相声听的汽车电台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13, 2021 44:52


※ 本文章发布于订阅号:百车全说,订阅号阅读更加方便,欢迎关注前几天,比亚迪秦PLUS DM-i上市,这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也是第一款搭载比亚迪DM-i系统的车型,补贴后售价10.58-14.58万,并且提供55KM和120KM纯电续航2种版本。其中,55KM版本采用8.32度电池包,120KM版本采用18.32度电池包,共计4款配置,55KM尊贵型10.58万、55KM旗舰型11.98万、120KM尊贵型12.98万、120KM旗舰型14.58万。比亚迪的秦家族,原先有秦、秦Pro,现在又多了个秦PLUS,别看名字里带了个“PLUS”,就以为这车的级别比其他两台车更高,实际上这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765/1837/1495mm,轴距为2718mm,仔细一看数据就很容易发现,原来和秦Pro几乎一样,都是尺寸偏大的紧凑型车,或者说是A+级车。再从定价上看,秦除了燃油版外只有纯电版,而秦Pro有燃油版、纯电版和DM插混版,其中插混的秦Pro DM补贴后售价13.69-19.49万,说实话价格还是有点点劝退的,而如今秦PLUS DM-i定了一个10.58-14.58万的售价,基本上将门槛拉低到了同级别合资燃油车的价格区间。我们是不是可以猜测一下,比亚迪之所以出了秦PLUS DM-i这么一款插混车型,是希望在同一价位的基础上,再通过插混的低油耗、长续航优势,顺便也去竞争一下那些合资燃油车呢?目前看来,秦PLUS DM-i在网上的风评还算挺好,很多人看完价格直呼真香,把插混车卖到燃油车的价格,在这之前任何一个品牌都没有这个勇气。但是,这台车难道真就十全十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扒一扒秦PLUS DM-i,比亚迪最新的DM-i系统相比之前的DM有什么区别?这车在配置上其实是有不合理地方的,为什么这么说?如果真要入手,55KM和120KM版本该如何选择,尊贵型和旗舰型又该如何选择?最关键的,买车送不送充电桩,有没有优惠,贷款政策怎么样?DM-i系统到底是个啥?首先,我们来聊一聊,比亚迪这个DM-i系统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DM-i系统其实脱胎于第一代DM系统(比亚迪F3 DM上面那套),之前比亚迪是用1.0L发动机+串列连接的两个电动发电机的架构,现在则升级成专门为DM-i系统研发的、热效率超过43%的1.5升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然后再加上两个功率提升超过200%的电动发电机,使得DM-i系统在装车后的性能也可以得到保证。换言之,DM-i的本质是“电机为主,发动机为辅”,从设计开始就是围绕着大功率驱动电机和大容量动力电池供能来转,同时提升发动机的品质,最后通过大功率电机、大容量高性能的动力电池和极高热效率发动机的配合,促使DM-i系统能够实现油耗低、平顺性好、动力强这几点需求。这就好比我们去吃火锅,过去的火锅店总是想围绕着锅底来做文章,有的给里面用上等的牛油和辣椒,有的则是用高汤来提鲜,甚至还有人直接往里面放山珍海味,现在这个叫比亚迪的老板换了一个思路,是不是可以从菜品和蘸料上入手,把菜品的品质提升起来,蘸料的味道也做好,这样我的锅底就可以配合这些菜品和蘸料来弄,反而味道会更好。其次,我们来聊一聊,比亚迪这套DM-i系统的核心,也就是EHS电混系统。关于比亚迪这套EHS电混系统,网上其实已经有很多解析的文章和视频了,主要核心点其实就是比亚迪的扁线电机扭矩更高、恒功率区间更广,从而使得加速性能更好、后备功率更充足,保证了车辆的性能;扁线电机的高效区间范围覆盖更大,所以油耗更低;直喷式转子油冷技术很强,变速箱油进入转子之后从正反两面甩出,直接给扁线绕组进行降温,提升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延长电机的寿命;自主研发的IGBT芯片能提供98.5%的电控效率,能把每一度电都物尽其用。除此之外,就是这套EHS电混系统属于“串并联架构的双电机结构”,并且比亚迪根据驱动电机的功率,把这套系统分成了“EHS132”、“EHS145”和“EHS160”三款,从而适配A级到C级的全部车型,其中“EHS132”和“EHS145”采用的是骁云1.5L发动机,“EHS160”采用的是骁云1.5T发动机。但是,很多人都会忽略几个地方,而这才是比亚迪这套EHS电混系统的精髓之处。第一,比亚迪给这套混动系统做了两个油泵,其中发电机的油泵是连接到湿式离合器的输入端的小齿圈上的,差速器的油泵是直接连接在差速器的齿轮上,只要车子在开就能泵油进行冷却,从而提升车辆的稳定性。第二,比亚迪通过自己的设计,让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套轴输出到湿式离合器的对面,而靠近发动机的一侧反而是从动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因为发电机和驱动电机的功率不同,驱动电机要更厚一点,比亚迪为了节省变速箱的空间,把油泵的驱动齿轮塞到了发电机和离合器之间的缝隙里,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空间,而且不影响其他齿轮的摆放。第三,相比之前第一代DM系统(比亚迪F3 DM上面那套)的串联式结构,EHS电混系统的体积减小了30%,重量也降低了30%,换言之,比亚迪的工程师们通过自己的精打细算,使得DM-i系统的能耗降到了惊人的地步,不得不感叹,比亚迪的工程师们确实有两把刷子。除了这套EHS混动系统之外,比亚迪DM-i系统还有两个关键点,就是“骁云发动机”和“刀片电池”。关于骁云发动机的具体参数、构造、生产制造工艺等等信息,确实有些枯燥无味,主要的关键词就是“15.5:1的超高压缩比”、“阿特金森循环”、“冷却EGR(冷却废气再循环)”、“分体冷却”、“超低摩擦”、“无轮系设计”这几个,而我们在日常使用时候的感受,其实主要就是动力还行,油耗也不高。我们主要聊一聊这个“刀片电池”。这个刀片电池虽然名字和之前的一样,但实际上是专门针对混动平台进行修改过后的产品,这套刀片电池通过内部串联电芯的设计,在一节刀片电池内串联了6节软包卷绕式电芯,使得比亚迪可以针对旧款生产设备进行快速改造,满足DM-i混动车型的生产需要,同时,单节20V的设计,也使得低电池容量的混动电池包,可以有足够的电压来保证驱动效率。当然,刀片电池的本质还是磷酸铁锂电池,虽然稳定性很好,但是在低温环境下的耐用性一直以来都是问题,比亚迪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脉冲自加热”和“冷媒直冷”,这两个技术确实有点意思。依照比亚迪的说法,脉冲自加热是让电池控制器来控制电池在短时间内大功率充放电,从而让电池内部发热,以此来达到加热电池的效果,因为是自体加热,加热均匀性更好,而且发出的热量全部用于提高电池温度,比传统的先加热冷却液再加热电池包的方式,加热效率能提升10%以上,同时也满足高安全的要求。而冷媒直冷技术其实作用有点像冰箱,冷媒直接通入位于电池包上层的冷却板,然后冷却板直接冷却电芯,而之前我们常见的水冷系统,则是以液体作为传热介质,配以冷却液泵和热交换器的冷却方式,换言之这样的冷却方式“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使得冷却系统的换热效率和换热能力更高。当然,现在这些都还只是账面的数据,作为消费者我们其实更关心的,还是这套电池组在实际低温环境里的工作情况,只是目前上市的时间摆在这儿,想要知道具体表现,起码还得等到今年的冬天才能初见分晓。最后,我们来聊一聊,比亚迪为什么要做这套DM-i系统?我觉得主要原因有几点:第一,在2020年的时候,比亚迪全年的销量只有42万辆,这个销量数据第一眼看上去感觉还不错,但是相比于比亚迪在2018年52.07万辆和2019年46.14万辆的数据,实际上在近3年的时间里,比亚迪的销量持续走低。所以,面临这样的销售数据,加上国家对于新能源的补贴持续降低,比亚迪的股价又被不断抬高到现在这样的水平,导致比亚迪必须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来维持股价和保证市值,以防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第二,之前无论是“DM-p系统”还是“542战略”,这两者其实本质上都是偏向于动力性,不是很符合所谓的节能减排的宗旨,而且对于家庭用车而言,之前的混动系统确实有些动力过剩,虽然比亚迪能够靠“DM-p系统”和“542战略”收货一票拥簇,但是过去的DM系统依旧存在换挡顿挫、部件布置不合理、成本较高等问题,所以,比亚迪也需要一款真正的、主打燃油经济性、节能环保的车型,而这就促使了DM-i系统的诞生。第三,目前整个汽车市场的行业趋势摆在这里,插电混动系统的根本是提升实用性,所以首要目标就是提升续航里程,其次就是要努力降低亏电状态下的油耗,当然,比亚迪成功的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归根结底来说,比亚迪这次弄的DM-i系统从技术上来说是没毛病的,而且是领先世界的水平,可以很自信的把所谓的“两田混动”踩在脚下,即便是把奔驰最新的那套M254发动机+48V ISG电机摆到比亚迪面前,比亚迪也可以冷笑一声:哼,奔驰也不过如此。秦PLUS DM-i有什么缺点?当然,这次的比亚迪秦PLUS DM-i并不是一台完美的车,我们虽然能看到这台车在动力系统上的优势和领先性,也能看到DM-i系统的牛X之处……但是,这台车在我看来,其实还是有一些小问题的。第一,诸如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其他新能源品牌,消费者可以在订车后通过APP实时了解车辆的情况,比如什么时候出库,什么时候在路上,什么时候可以提车……可比亚迪这次依然还是走传统渠道,由线下经销商向厂家进货,然后进行车辆销售,虽然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家经销商的利益,但是从新能源车的角度上来看,这样的做法确实有点“旧”了。第二,在金融政策方面,比亚迪耍了一点小聪明,最终在市场端执行的金融政策,并不是宣传当中的完全免息,而是只提供最高2500块的免息额度,也就是说,如果想做到无息贷款,就必须选择固定的首付比例和相应的贷款期数,才能做到完全免息,比如选择免息贷款2年,那么最多就只能贷31944块钱……简单来说,如果你想贷款年限拉长,那么贷款金额就变少,要想贷款金额增多,那么贷款周期就得短,反正不管怎么算,免息额度也就2500块钱。第三,比亚迪秦PLUS DM-i这款车是溜背造型,而且底盘的电池也占用了一定的空间,所以后排的头部空间会显得不是很宽敞,同时中控的仪表盘集成到了一块屏幕上,其实本来这种设计只能说见仁见智,审美本身就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只是这块屏幕的质感确实有些廉价,可能比亚迪有省成本的考虑,但是与其为了营造科技感去弄一个这块屏幕,还不如老老实实用机械仪表盘。第四,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秦PLUS DM-i这台车虽然全系都能免购置税,所以落地价会比同级别的燃油车或者其他混动车要低不少,但实际翻阅完配置单之后,我发现目前所发布的车辆配置,其实非常的不合理。首先,最低配的版本入门价只要10.58万,我们一般把这种车型称为“价格锚点”。简单来说,这就好比我们出去住酒店,发现一家酒店推出了300元/天的标准房,可能在衡量之后我会觉得有点贵,但与此同时,我发现这家酒店再往上还有500元/天和800元/天的房间,跟这个300/元的房间,主要差别就是房间内的设施不太一样,比如床大一点或者装修的好一点,那这时候我就会觉得这300/元的房间也能接受,而这就是价格锚点中的原理之一,通过设置对比价格和产品,来影响消费者对某一款产品最初价格的评估。但是,比亚迪秦PLUS DM-i最低配的车型作为价格锚点,它在给配置的时候,其实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丐中丐版,而正是因为这个最低配版本不够丐,所以反而让我有一种次低配不是很划算的感觉。因为11.98万元次低配车型,相比于最低配只是多出了一个天窗、胎压报警换成了胎压监测、行车电脑屏幕变成彩色的、多了个全液晶仪表盘、多了前排无线充电、多了主驾电动调节、多了一套语音识别控制系统、喇叭从最低配的4个变成6个、多了全车的车窗一键升降、外后视镜多了电动折叠和锁车自动折叠、多了一个副驾驶的化妆镜、多了一个后排中央扶手、多了后排出风口和温度分区控制、多了一个旋转屏……而且别忘了,虽然这个版本的轮毂从16寸变成了17寸,但是胎宽反而从225变成了215,我就搞不懂比亚迪怎么想的,配置更高的车型,为啥轮胎宽度还变窄了呢……所以仔细琢磨琢磨,这些东西让你多花1.4万元去买,你愿意吗?再往上看,就来到了12.98万的版本,这个版本其实也是一个锚点车型,因为这台车的纯电续航从55公里变成了120公里,电动机的功率也提升了一些,所以它的作用让我感觉就是突出顶配的性价比,同时告诉你这个多出的65公里续航,你需要多花多少钱。因为这个12.98万的版本,配置其实和10.58万的最低配差不多,多出来的无非就是一套17寸圈胎、一个电动天窗、彩色行车电脑、全液晶仪表盘、后排中央扶手、后排杯架、后排出风口、温度分区控制,以及中控那个能转的大屏。但是你会发现,相比于11.98万元的次低配,这个12.98万的次顶配车型,反而少了很多功能性配置,比如前排手机无线充电、主驾电动调节、语音识别控制系统、喇叭也变成了4个、全车一键升降车窗变成只有主驾驶一键升降……也就是说我在次低配的基础上多花了1万块钱的基础上,反而少了一堆功能性配置,换来的只是多出65公里的纯电续航。而到了14.58万元的顶配车型,比亚迪所有的功能性配置和主被动安全配置都给配齐了,假如你想要那些配置,那就得直接买顶配,以至于让我有一种“梦回法系车,顶配之下都是丐版”的感觉。或许比亚迪是为了追求更低的准入门槛,但给出的配置阶梯确实有点不合理,再不行开放选装也好啊,只能说希望比亚迪之后能调整一下配置。秦PLUS DM-i的竞争对手们那么,秦PLUS DM-i在市场上有哪些竞争对手,相比之下这台车的胜算又有多少呢?我先提炼了几个关于秦PLUS DM-i的关键词:10-15万价位,紧凑型轿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放眼市面上的在售车辆,似乎并不能找到与之类似的车型,所以秦PLUS DM-i并没有非常直接的竞争对手,毕竟光是凭借价格这一点,就和同级别那些动辄裸车奔着15万去的轻混车型,以及补贴免税后依然近20万落地的插混车型,拉开整整一个身位了。实际上,在秦PLUS DM-i的价格区间,最多人选择的其实还是合资燃油车:轩逸、卡罗拉、朗逸……但由于秦PLUS DM-i这样的插混车享受新能源政策,免购置税之后的落地价可能会比上面这些车还要便宜。秦PLUS DM-i对比合资燃油车我们不去多说,我相信大多数人依然会选择后者,一是不用考虑充电的问题,毕竟很多人没有这样的条件;二是日产、丰田、大众这样品牌在主流消费者眼里更加“务实”,后期出手的保值率也会更高。当然,秦PLUS DM-i有几个“间接”的对手,就是卡罗拉双擎(13.58-15.98万)、雷凌双擎(13.38-15.28万)和凌派锐·混动(13.98-16.98万),这些都是属于轻混类别的车型。这类车型相比秦PLUS DM-i,优势是根本不用担心充电和充电桩的事情,只需像燃油车一样正常加油就可以发挥混动系统的全部实力,相当于“开袋即食”,不像插混一样需要“烹调”(充电)一下味道才会更香,同时也能实现远低于燃油车的油耗,虽然在续航上不像充满电的插混车那么夸张;再者,丰田和本田的轻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投放市场的时间也比DM-i系统要久,在品牌和时间的认知度上,或许也会有一定优势。而秦PLUS DM-i的优势在于,在有充电条件并且频繁充电的前提下,可以实现超低油耗与超高续航(官方给出的最高数据是超过1000公里),并且可以随便上新能源绿牌,在限行城市的限制更少(根据地区政策而定)。最重要的是,市面上那些轻混车型需要交购置税,尤其是定价更高的卡罗拉和雷凌双擎,实际落地价格甚至够你选择一些优惠巨大的中型车了,比如雪佛兰迈锐宝XL和别克君威的中低配,而秦PLUS DM-i作为插混车型免税,基本上在售价基础上再交个保险钱就可以开回家了,再加上10.58万的起售价,听起来还是挺香的。最后,秦PLUS DM-i在最佳状态下可以做到7.3-7.9秒的破百加速,虽然不像搭载DM-p系统的秦Pro那样跑到5.9秒,但也比接近9秒的凌派锐·混动,以及11秒开外的卡罗拉和雷凌双擎快多了。但是,秦PLUS DM-i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之前提到的充电问题,秦PLUS DM-i看起来很美的数据,基本上都是在满电的最佳状态下测出来的,如果自己懒得经常充电甚至家里压根装不了充电桩,那么实际的使用体验,相比那些账面上的数据,多少会让你有落差感。再者,就是技术上的不确定性,新系统究竟怎么样还需要时间检验。同时,秦PLUS DM-i由于从B柱之后开始溜背,所以车身线条会侵占一部分后排头部空间,“凹造型”是有代价的,品牌的接受度肯定也不如丰田和本田。其实,合资品牌在同级别中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插混车型,卡罗拉和雷凌都有双擎E+(补贴后18.98-21.28万、19.38-20.88万),别克也出了一款微蓝6插电混动(补贴后15.98-17.98万),先不说它们的有什么技术优势或者优惠到底有多大,光是高高在上的价格就足以将人吓跑,不过丰田的两款双擎E+目前在广东就像烧鹅一样火爆,虽然价格不低,但市场接受度确实不错,就是不知道秦PLUS DM-i在广东能不能凭借更低的价格,像肠粉一样深入人心。想买秦PLUS DM-i需要注意什么最后,聊几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那就是在市场销售端的情况,我在第一时间联系了熟悉的比亚迪销售小哥,了解了一下这车的销售情况:首先,关于很多人都在意的充电桩问题,55KM版本是不送的,但是厂家推出了优惠活动,现在2000元就可以买到3.3千瓦充电桩并且提供上门安装服务,而120KM版本则是除上海以外,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送充电桩的,如果车主目前不具备安装充电桩的条件,那么这个机会可以给你保留2年。其次,秦PLUS DM-i暂时没有优惠,但是会有一些赠送,并且现在订车,可能需要1-2月才能提车。根据销售小哥的反馈,11.98万的55KM旗舰型是目前最好卖的,以白色和灰色为主,毕竟55KM版本的价格摆在这里,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10.58万的55KM尊贵型和12.98万的120KM尊贵型,目前都没有量产,未来应该会有一部分人选择这两款配置,前者有着更低的门槛,提供给预算不充裕但又希望用上插混的人,后者则是120KM纯电续航的低配,注重续航同时不在意配置的人也会去考虑。最后,就是贷款政策。我这里附上一张销售小哥给的表格,非常的直观,但是真的等你到店里去谈,还真不一定能谈到这张表格里的最佳方案。销售小哥说他们也没想到厂家这次的定价会这么低,所以实际政策相比表格会有所缩水,具体就看你的谈价功底了。总的来说,比亚迪这次的DM-i技术确实很厉害,应该说是达到了领先世界的技术水平,比那些打着新能源的幌子,没有任何核心技术,就是钻政策漏洞的某些新能源品牌要好太多了,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和吹一吹,但是对于我们这种普通消费者而言,在买DM-i系列车型的时候要想明白几个问题。第一,车辆在每次保养的时候,都会多出一个电机养护,所以保养的总价会比之前比亚迪的燃油车贵出一百多块钱,而且保养周期比较绕,首保统一都是免费的,但官方给出的保养建议是,如果纯电行驶,建议3个月或5000公里保养,如果混动行驶,则是6个月或3500公里,之后如果依然是纯电行驶,建议是6个月或12000公里保养一次,混动则是6个月或7500公里保养一次……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就容易让人疑惑,假如我一段时间混动行驶,一段时间纯电行驶,那我应该多久去保养呢?第二,秦PLUS DM-i整车质保6年15万公里,但仅限首任个人车主(非营运)的电池、电机、电控享受终身质保,但是非首任车主就享受不了,所以有可能二手车的折价比较大。第三,虽然目前秦PLUS DM-i收到的订单很多,但是车子的主销配置确实有些,跟卡罗拉/雷凌等车都没能明显拉开差距,甚至有的配置比他们还低一点,如果后期能追加选装,或者改款上市的时候来个“增配不加价”,那应该还是可以占据不小的市场份额,但是按现在的配置,想要持续火爆还是有点难度。在我看来,如果你真的想买秦PLUS DM-i,我建议还是先持币观望一段时间,反正现在下单也要排很久的队,不如等一等市场反馈,以及车辆在冬天的实际表现,到时候再做决定,说不定到时候还能有一些优惠呢。音频图文更新在订阅号: 百车全说每期抽三条留言,每人赠168元的“芥末绿”燃油添加剂一瓶点击订阅,每周三,周六更新会有提醒新听友可以搜索:百车全说2014,百车全说2015,百车全说2016,往期300多个小时的节目可供收听

百车全说丨当相声听的汽车电台
2021年022期:凯美瑞中期改款,喜忧参半

百车全说丨当相声听的汽车电台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10, 2021 53:27


前段时间,广汽丰田2021款凯美瑞上市了。这次其实是八代凯美瑞的中期改款,但是现在的厂家都学精了,喜欢把中期改款叫成“全新”,所以官方的说法也就变成了“全新凯美瑞”。同时还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今年1月份,凯美瑞的销量成功反超了雅阁。这可不是个小新闻,毕竟自从十代雅阁上市以来,销量在长时间内都稳压八代凯美瑞一头,稳坐合资中型轿车销冠宝座。去年一年,雅阁的销量就超了凯美瑞25000台。但今年一开年好戏不断,凯美瑞先是1月份销量直破20000,把坐在销冠宝座上已久的雅阁暂时挑了下来,紧接着又来了一次中期改款,说明今年凯美瑞很有想法啊。但是,凯美瑞并没有因此成为1月份的合资中型轿车销冠,因为去年全年排在老三的迈腾,1月份销量竟然同时超越了雅阁和凯美瑞,靠着23749台的销量排在合资中型轿车中的第一、所有轿车中的前十,真是活脱脱上演了一出“小三上位”的戏。今天的节目,主角还是2021款凯美瑞,中期改款之后,价格有哪些变化?配置有哪些变化?行情较之前19款有什么变化?同时还有一个很多人都关注的点,网传的凯美瑞发动机国产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前闹过一阵的机油增多、乳化问题有没有解决,对我们还会有什么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当然借着今年开年乱战的机会,我也会将2021款凯美瑞和市面上的合资中型轿车做个对比,希望能帮到正在纠结的人……没什么变化的中期改款,配置忧伤的双擎新配置算算从17年底八代凯美瑞上市到现在,已经3年多的时间了,现在的车型整个生命周期普遍在6、7年左右,所以在时间点中期改款刚刚好。但我先抛一个结论:八代凯美瑞的中期改款,幅度远远没有当年七代中期改款那么的改头换面、天翻地覆。以至于当年七代改款完直接被称作“七代半”,而这次八代改款完很多人只是叫它“2021款”。首先在定价上,2021款凯美瑞官方指导价17.98-26.98万。起售价不变,与之前19款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几款配置的定价进行了下调。比如现在2.5自吸和2.5双擎的豪华版和锋尚版完全同价了,统一为21.98万和23.98万,不像之前锋尚版在这个价格基础上还要再贵3000元,但2.0自吸锋尚版还是比豪华版贵了6000元,只不过之前的差价是1万。同时,两款旗舰版的下调幅度比较大,自吸的2.5Q旗舰版由25.98万降为23.48万,双擎的2.5HQ旗舰版由27.98万降为26.98万;另一个明显的改动,是这次取消了原先比较冷门的2.0E领先版,但新增了一款21.98万的2.5HGVP领先版作为双擎的入场券,将双擎的入手门槛拉低了2万,这个配置后面可以重点聊一聊。在外观上,依然是普通版和运动版的双外观设计,同时又新增了一个“钛辉银”的颜色,但2021款和2019款放在一起,说实话就像在“找不同”一样,看了半天也就车头还算有些变化。普通版车型在车头两侧新增了两道镀铬,同时前脸变得更立体了一点,更多是细节上的调整;运动版车型也是一样,进气格栅从交叉网格形状变更为六边形,同时两侧的通风孔尺寸大了一些。其他地方就没什么了,说明设计师对八代凯美瑞的设计还是很满意的,不像当年七代转七代半时到处动刀。在内饰上,其实也没什么变化,最显眼的是仪表和屏幕。2.5自吸全部三款配置,以及2.5双擎除最入门的2.5HGVP领先版,全部用上了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其余配置还是沿用原来的7英寸或4.2英寸半液晶仪表。同时,除了全系最低配的2.0E精英版和双擎最入门的2.5HGVP领先版还停留在8英寸屏幕以外,其余全部换装10.1英寸悬浮式中控屏,8英寸屏幕目前还找不到实拍图,不知是悬浮式的还是原先那种镶嵌式的。这次中期改款,有人戏称“最大的改变是车机”,想想也对,凡是有10.1英寸悬浮式中控屏的,全部都用上了最新的车机系统,有智能语音交互、车载微信、高德地图、百度CarLife,尤其是车联网和OTA升级,这是以前没有的东西。除了全系最低配以外,还标配了远程控制,可以控制空调,还有疏忽提醒和防盗提醒,这也是以前没有的。总之,这次凯美瑞在智能化这块算是追上时代了。还有一点,如果你拉开2021款和2019款的配置单就会发现,以前的“自适应巡航”,现在改叫“全速自适应巡航”了,实际上现在除了全系最低配以外都有配备。因为丰田对原有的自适应巡航进行了功能性升级,现在可以实现全速域跟车了,30公里每小时以下还可以自动走停。以前是50公里每小时以上才能工作,而美版一直是全速域工作,之前一直有人不满这项功能被阉割,所以这次与其说是功能性升级,还不如说是功能性“恢复”。除了这些新增配置,总体上2021款相较于2019款是有所增配。举几个明显例子,19款最低配没有屏幕,现在有8英寸屏幕了;之前全系都没有车道保持,现在除最低配外标配;之前并不是每个配置都有副驾电动调节和老板键,现在除最低配以外也全部标配了……但是之前也提到,2.5自吸和2.5双擎的旗舰版有较大幅度的价格下调,所以配置也相应缩水了一点,原来这两个配置都有并线辅助,现在没了,原来自吸的2.5Q旗舰版有360全景影像,现在也没了。但是想想新老款之间的差价,以及新的仪表和屏幕,也能接受。关注凯美瑞的都知道,网上有个说法传得动静很大,说是2021款的后悬架减配了,由双叉臂式独立悬挂变成了双横臂式独立悬架了。这个问题我们团队讨论了很长时间,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减配,一样的东西,只不过换了个叫法。之所以会有这个说法,是因为之前丰田在官方宣传时不严谨,在官网和型录上介绍悬挂时用了“双横臂”这个词,后来自己也发现这么做给自己挖了个坑,于是在内部文件中承认用词不准确。现在上官网看看就会发现又换回了“双叉臂”的叫法。其实说白了,问题根源在于“全新凯美瑞”这个概念上,实在找不到新的地方了,就给后悬架换个名字,结果还换出事来了。所以,对于悬挂并没有担心的必要,首先网上可以搜到新老款的悬挂对比图,同时也可以自己去店里看一看。再仔细想想,成熟车型的悬挂系统已经将成本压得很低,在中期改款时特地改变悬挂,涉及研发、匹配、生产、供应链各个环节,从成本角度考量是不太划算的,这得多卖不少车才能把这部分成本摊回来。(2019款凯美瑞后悬挂)(2021款凯美瑞后悬挂)我们再来聊一聊这个双擎最入门的2.5HGVP领先版,也就是新增的双擎最入门的配置,指导价21.98万。之前19款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双擎车型23.98万的起售价太高,仅次于燃油车型的最顶配。很多人买双擎是冲着驾驶感受去的,很爽很平顺,但更多人是冲着经济性去的,结果一算,双擎比燃油车型贵出这么多钱,再想想自己一年也开不了多少公里,真靠油费回本怕是以后换车也没指望了,彻底被绑死了。但现在2.5HGVP领先版一下将双擎的门槛拉低了2万,价格和2.5自吸的豪华版和锋尚版完全一样,而这两个配置正好也是凯美瑞比较主流的配置了,可见丰田希望推动一波双擎的销量。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雅阁混动最低配只卖你19.98万,最畅销的混动配置也就21.98万,兄弟车型INSPIRE就更便宜了,混动最低配20.58万还能再优惠个3万,这个定价是极具杀伤力的,足以吸引一批原本冲着燃油车型来的客户。相比之下原先23.98万起的凯美瑞双擎,就有些将人“拒之门外”的意思了。但别开心,因为这个2.5HGVP领先版的配置确实非常丐,12.3英寸全液晶仪表,没有,4.2英寸的;10.1英寸悬浮式中控屏,没有,8英寸的。连带着,之前提到的最新的车机功能也没有,好在远程控制和全速自适应巡航保住了。它的配置水平,在全系中只比最低配的2.0E精英版要高,比定价19.98万、排行倒数第二的2.0G豪华版还低了一截。20多万的车,215胎宽的17英寸轮圈,没有前后雷达,也没有丰田在凯美瑞上已经装了十来年的nanoeTM纳米水离子空气净化器。所以,这个配置更像是买双擎送车,相同的价格去买2.5自吸的豪华版和锋尚版,最新的液晶仪表和悬浮屏幕有了,车机什么的也到位了,加上235胎宽的18英寸轮圈,胎压从报警变为显示,前后雷达、抬头显示、空气净化器全部配齐。这么看,那些对双擎没有特殊兴趣人,以及每年公里数不长的人,没有必要去硬着头皮选购这个双擎丐中丐,同价位的燃油车型明显更加符合主流群体的使用需求。所以,双擎车型这次新增配置其实是失败的,价格不像雅阁混动那么到位,也不会拉动多少销量,双擎最适合入手的还是23.98万的2.5HG豪华版,领先版只是装装样子而已。发动机国产化与机油乳化风波如果一直在关注凯美瑞的朋友肯定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关于凯美瑞发动机从M20A变成M20C的事情,当然这事儿主要是在2.0L版本的凯美瑞上,很多人就在网上开始DISS,觉得M20C是国产发动机,肯定比不了M20A这个进口发动机。首先,在M20C发动机上,可变正时气门系统(VVT)、VVT马达和燃油管是进口部件,大部分部件换成国产,先前在C-HR上是这样的,想必在凯美瑞上也是一样。发动机的进口配件上会标上“MADE IN JAPAN”,别被误导了,这就是一台大部分配件国产、在国内组装成机的发动机。但是,广汽丰田是丰田的全球模范工厂,在工艺上大可不必过分担心,和进口的M20A不会有本质上的区别(虽然心里不太舒服)。其次,凯美瑞2.0L版本主要的问题不在发动机上,而是在那套CVT变速箱上,因为2.0L凯美瑞在2016款的时候用的还是6AT变速箱,但是自从2019款上市之后,丰田把之前2018款2.0L版本匹配的6AT变速箱全换成了CVT变速箱,自从换了这个CVT变速箱之后,问题就来了。本来CVT变速箱的结构很简单,有动力输出很连贯和质量很稳定等优点,也有CVT起步不快、高速上的油耗并不低和承受的扭矩小等缺点,可是丰田给自家的这套CVT变速箱,在低转速区间直接加了一个微型的2AT变速箱,本来想着是为了提升起步时的动力响应,同时减少低扭区间磨损对CVT变速箱寿命的影响,但是由于这套CVT变速箱比过去传统的CVT变速箱架构更复杂,所以有可能导致车辆出现变速箱顿挫和异响问题。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在发现这个问题之后,虽然有过召回政策(自2019年2月22日起,召回总计19896辆的2018年9月14日至2018年11月27日期间生产的奕泽,以及2018年9月13日至2018年11月14日期间生产的C-HR),但是这个政策并没有包含同样使用这套变速箱的凯美瑞和雷克萨斯ES200,所以直到现在这两款车依旧在使用这套变速箱,当然以目前的质量投诉来看,数量占比非常的小,所以如果想买2.0L版本的凯美瑞,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至于2.5L版本,2021款的发动机也从过去一直使用的进口版A25A发动机,变成了和国产版A25C混用,属于随机发货,开盖有惊喜,当然质量上肯定没啥区别。最后,还有一个很多人一直关心的问题,那就是机油增多和乳化。在发动机这个领域之中,机油增多的问题其实远比烧机油普遍,只不过以前很多消费者没有注意到,业内把这种现象称为“机油稀释”,这是每一个发动机在研发时都需要面对的问题,这当中具体的原理比较枯燥,简单来说就是在车辆冷启动的时候,由于曲轴箱的温度还很低,窜气容易凝结水蒸气,混合燃烧后的气体也会冷凝和机油混合。从目前爆发的案例来看,绝大多数出现机油乳化的都是混动车型,但按照机械原理来看,TNGA的2.0L发动机由于气缸直径较小,湿壁问题其实应该更严重一点,反而更容易出现机油增多,但是实际反馈情况下基本没有2.0L的车型,而2.5L混动和2.5L燃油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是一致的,所以也就证明很可能是工况导致机油增多现象,而不是设计或者批次质量问题。由于混动车型对燃油经济性要求极高,冷启动阶段发动机不参与工作,也不存在所谓的怠速热车,而机油增多事件爆发是从2020年3月开始的,那会儿刚好是新冠疫情趋于稳定后的时间点,很多车主没有长途驾驶的需求,而电动机在城市低速运行过程中的占比更高,混动车辆的内燃机会出现更高频次的熄火、冷机、启动过程,机油不断被稀释却无法完全暖机恢复,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机油乳化问题逐渐减少的原因之一,因为很多车主开始可以去跑长途了,巡航或者运动模式使得发动机可以介入进来充分暖机,如果混动车主确实每天只开几公里代步,并且几个月内都没有长途计划的话,那么机油增多是不可避免的,建议按照保养手册中“严酷行驶”的保养方案来缩短保养周期,每5000km换一次机油基本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凯美瑞的主要竞争对手们那么,以2021款凯美瑞目前的产品力,和目前市场上的主要对手进行对比,我们应该怎么去选择?首先我们来聊一聊凯美瑞的老对手,也是一直和凯美瑞处于竞争关系、同属于“日系双雄”的雅阁。首先,凯美瑞和雅阁一直都有价格重叠,并且两款车都是属于比较均衡的车型,所以很多消费者在这两车之间主要就是针对价格、外观、内饰进行对比,因为在产品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车辆符不符合自己的审美,往往就是决定购买的因素。相比于凯美瑞而言,雅阁这台车的优点自然是那颗1.5T发动机,相对而言的运动性会比凯美瑞好一些,并且雅阁的后排空间确实不错,但是那个尾灯实在是有点让我接受不了,“钳子灯”的设计总让我有一种本田用力过猛的感觉,当然审美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也有人觉得这个“钳子灯”很炫酷。此外,现在的雅阁在海外已经有中期改款车型了,而且还有2.0T+10AT的配置,只是这套动力系统肯定是无缘国内的,而目前国内在售的雅阁,上市到现在已经有3年了,一直也没有进行小改款,加上雅阁在终端市场上持续缩减优惠力度,导致性价比大不如前,所以目前来看入手雅阁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不如等一等新款车型上市。其实以前的日系双雄不叫“双雄”,而是“三雄”,别光只记得雅阁和凯美瑞,还有天籁呢。但对于天籁这台车我真的挺唏嘘的,从之前的“公爵王”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真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并且日产在整体的技术研发上,现在已经落后于同属日系阵营的本田和丰田了,目前唯一还在的光环就是号称“东瀛战神”的GTR,只是撇开JDM的信仰,这个光环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之下又能持续多久,谁也不敢保证。首先,天籁在刚刚有换代消息放出的时候,我还是很期待的,因为那会儿就有传言说要引进四驱版的2.0T车型,而且还有传言说要配上AT变速箱,当时我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内心可以说是心潮澎湃,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沙发暴徒”吗?结果,这台车在2018年12月面世之后,我是真的有些遗憾,不仅没有四驱版本,而且用的还是CVT变速箱,这就直接导致那颗252马力的KR20发动机无法发挥出它应该有的水平,在与自家那套CVT变速箱配合之后,性能和油耗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出色,在我看来,与其给这台车弄一个模拟8速的CVT变速箱,还不如给我配一套老旧一点的奔驰同款7AT变速箱,然后出一个四驱版本。其次,2.0T版本的天籁虽然是有同级别中最强的性能,可是这台车的底盘调校竟然是往舒适去调,不仅在过弯时候有种拉不住的感觉,而且原厂的刹车还绵软无力,这就好比一个五大三粗的肌肉型男站在你面前,娇滴滴的跟你说“人家其实很温柔的啦”,这画面简直不敢想象。最后,天籁在换代上市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没有2.0T这个版本的,那会儿我去4S店想体验一下2.0T的天籁,销售直接跟我说暂时没货,据说是因为发动机还存在问题,那么同样用这套动力总成的QX50为啥就没有问题,在那儿卖的开开心心的呢?虽然后面2.0T版本的天籁陆陆续续开始进行销售,但是已经错过了先发优势,整个车辆的热度也下降了很多。当然,大部分人去选择天籁,还是看的2.0L版本,虽然这套动力系统已经很老旧了,但好在这一代依然秉承着日产大沙发的设计理念,这一点不能说不好,毕竟买2.0L天籁的客户更多的还是追求舒适性和稳定性,只是说在对手都在越来越年轻化的今天,天籁的这套内饰设计语言既没有豪华感,也没有运动感,确实差了点意思。所以,天籁卖不好真的不怪消费者,之前的公爵王主打商务和舒适,玩儿的就是静谧性,可以说盯着一个专项去打,整体车辆的性能和配置,在当年也是同级别中佼佼者的存在,订单拿到手软也是正常现象。可是,现在的天籁则处在了矛盾之中,想走舒适化路线,又舒适化不够彻底,内饰设计和用料也不如上一代天籁;想弄个2.0T走性能路线,又性能化不够彻底,之前的骐达GTS好歹还有个1.6T+手动的版本,底盘调教至少还能通过后期改装来进行优化提升,而2.0T的天籁则是一个CVT变速箱毁所有。所以,天籁这台车由于极其模糊的车型定位,加上没有亮眼的配置,自然难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除了雅阁和天籁之外,同属丰田旗下的亚洲龙目前来看也是竞争对手之一,尽管之前一汽丰田在宣传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想把亚洲龙的定位卡在凯美瑞和雷克萨斯ES之间,但实际上国内在售的亚洲龙其实和海外版本关系不大,只是丰田现在双车战略的产物,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凯美瑞的“商务升级版”。相比于凯美瑞而言,目前在售的亚洲龙其实销量也不差,只是我自己实际体验下来,感觉后排空间确实有点对不起这个车身尺寸,同时后排座椅中间的位置,不仅地台的高度有点高,而且头部空间也小的可怜,只有两边位置的头部空间稍微好一点,所以如果想在后排挤3个人一起坐的话,那对于坐在中间的乘客而言就有点受折磨了。以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基本上买2.5L版本凯美瑞的价格,能入手2.0L版本的亚洲龙,只是2.0L版本亚洲龙的在功能性配置上,会比2.5L版本的凯美瑞少一些,同等配置下的亚洲龙基本上都比凯美瑞贵上1-2万,不过亚洲龙会多出4年10万公里的免费保养,这个政策跟雷克萨斯ES是一样的,当然,亚洲龙其实就是一个换了壳子的ES,有部分车主也是因为这个去选择了亚洲龙。在我看来,亚洲龙和凯美瑞完全就是根据自己预算和喜好来选择的产品,而且选择这两个产品的前提,就是非丰田轿车不买,假如预算到位,能从亚洲龙2.5L的中配版本看起,那妥妥的就是刷卡买单,如果说预算到不了那么高,那就看看2.5L版本的凯美瑞,至少会比2.0L版本的亚洲龙要更有性价比,至于2.0L的凯美瑞和2.0L的亚洲龙怎么选……我建议还是看看凯美瑞,毕竟差不多的价格,凯美瑞能买来更多的配置。除了日系品牌的竞争之外,美系品牌中的君威和迈锐宝XL其实也是比较强劲的竞争对手,而现在的君威和迈锐宝XL作为中型轿车,实际上优惠后的车价直逼整整低一级别的紧凑型轿车,相比于同级别的丰田凯美瑞,这两车在优惠之后的差价能拉开4-5万。实际上凯美瑞与君威和迈锐宝XL之间的主要的差距在于动力,凯美瑞一共有2.0自吸、2.5自吸和2.5混动三款动力总成,君威则是使用了1.5T和2.0T两款发动机,是与之匹配的都是9AT的变速箱,而迈锐宝XL在君威这套动力系统上,曾经还多了一套1.3T三缸机+CVT的动力总成,不过已经停产了。撇开1.3T三缸版本的迈锐宝XL不谈,君威和迈锐宝XL即使是1.5T车型,动力都是完胜2.0L凯美瑞的,更不用说2.0T的君威和迈锐宝XL了。所以,如果是在这两车与凯美瑞之间纠结的,我建议如果预算有限,只够买低配的丰田凯美瑞,那么不如选择君威和迈锐宝XL来的实惠,毕竟1.5T更便宜、2.0T动力更好,如果预算比较充足,能够到2.5L甚至2.5L混动版本的凯美瑞,实际上不如去看看越级下探来打市场的君越,整体车辆的质感会更上一层楼。最后,我们聊一聊大众的帕萨特和迈腾,这两车和凯美瑞也有非常直接的竞争关系。如果说之前帕萨特断A柱的事情还让人心有余悸,那迈腾一向比较稳定的质量表现则让不少人心动,并且迈腾现在除了1.4T版本还在用干式双离合,剩下的2.0T版本用的都是湿式双离合,稳定性其实也能够得到保证,同时迈腾整体的车辆内部空间其实比凯美瑞大很多,整体动力感受也比凯美瑞要好很多,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相对而言的性价比还可以。以至于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如果你用很多时间在网上看车、看评论,最终买凯美瑞的概率会很高,但如果你多去试驾体验,有极大的概率会选择迈腾。写在最后最后,如果想买凯美瑞,是趁着现在抄底老款,还是持币观望等待新款全面铺货?这个级别的买家还是比较有主见的,来回徘徊、犹豫不决的相对较少。但是凯美瑞这次中期改款并不彻底,2019款属于停产在售状态,某些地方还有1万左右的优惠,与2021款几乎没有优惠相比,感觉19款性价比也是有的。说到底,还是得看当地行情和购买预算。正是因为中期改款幅度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如果你本来看中的就是低配车型,而低配恰好不是这次新增配置的“最大获利者”,所以一旦当地4S店给了你一个非常诱人的优惠,那么还是可以抄底一下老款的。但是,凯美瑞最热销的永远不是最低配,中高配的配置提升是肉眼可见的,尤其是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和10.1英寸悬浮式中控屏,随着19款库存消耗殆尽,21款优惠将会逐渐到位,等一等入新款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才是最合适的选择,对于那些本就准备入手中高配的人来说这才是最符合利益的。而且新款的中高配,后期在二手车市场里的卖相也会比老款更好,再保值的车,卖的时候也会分代差,估价的时候,多个几千块是很正常的。我会毫不犹豫选择新款,宁愿多等1-3个月,买新不买旧的道理。总而言之,凯美瑞开年就给自己起了一个好头,本想再借着这次中期改款的东风,接下来再好好与雅阁缠斗一番。可迈腾来势更凶,像吃了大力丸一样,而且这股凶劲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实际上从去年10月开始,迈腾就靠着大幅优惠在单月销量上持续超越凯美瑞,只是之前的销量差得有点多,没能在全年结束之际实现总销量的反超。接下来还有几场好戏看:雅阁能否在今年继续保住合资品牌中型轿车销冠头衔?中期改款后的凯美瑞能否如愿以偿,最终在日系双雄之争中战胜雅阁?曾经的销冠迈腾这两年一直被雅阁和凯美瑞压制,这波攻势是会随着“大力丸”药效消退而减弱,或者这只是它重拾往日荣光的开始?不管怎么样,竞争对于我们始终是好事,就看竞争能否最终转化成行情,让我们可以买到更优惠的车……*图片源自网络音频图文更新在订阅号: 百车全说每期抽三条留言,每人赠168元的“芥末绿”燃油添加剂一瓶点击订阅,每周三,周六更新会有提醒新听友可以搜索:百车全说2014,百车全说2015,百车全说2016,往期300多个小时的节目可供收听

杨扬侃车
20210304——20W以内合资品牌SUV选谁更好?

杨扬侃车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4, 2021 52:09


大家好,我是杨扬,今天的节目依然是采用了山东交通广播线上及视频直播以及‘杨扬侃车'抖音号视频直播多媒体呈现方式,热线和网络上的朋友买车选车的问题依然不少,来看今天的内容概要:1.2021款奥迪A8新增了一款60 TFSI quattro 尊贵型,售价为194.28万元,新车相比目前在售的车型来说最大的变化便是换装了一台V8发动机。2.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上公布了一则声明,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公司将连同北京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的国产c级轿车。此次奔驰大规模召回汽车,主要是因为部分车辆存在安全隐患,此次召回的车辆数量很多,共计125,568台车。3.2021款五菱宏光MINIEV将于3月28日上市。据消息了解到,新车将在配置方面进行一些升级,还可选装安全气囊,并增加倒车影像等配置。4.来了解一下听众与网友的问题:星锐与博瑞怎么选择? / 自主品牌比亚迪怎么样? / 雷克萨斯es200与凯迪拉克ct5比较,考虑动力操控,一年1W公里左右,开五六年,两车该选谁? / 星锐与领克03,裸车16W左右,市区代步,省心性价比高,该选谁? / 冒险家质量怎么样?33W以内还有哪些车型可以选? / 起亚KX5 2.0L自吸可以买吗? / 哈弗H6与赤兔怎么样? / 英菲尼迪QX60怎么样? / 20W以内suv家用代步耐用汽油合资车有哪些选项? / QX60/70/80和宝马X5怎么选?要求舒适性,家有老人乘坐。 / 2011年Q5豪华版二手值得入手吗? / 探岳与CRV如何选择? / 2011年奔奔mini二手车出售的话多少钱? / 6~7W手动挡轿车有哪些?详细内容收听节目,记得给我留言奥~

百车全说丨当相声听的汽车电台
2021年017期:年后新车盘点MARVELR、比亚迪DM-i、傲澜凌尚、摩卡、e-tron、五菱征途

百车全说丨当相声听的汽车电台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Feb 20, 2021 43:05


※ 本文章发布于订阅号:百车全说,订阅号阅读更加方便,欢迎关注随着新年的鞭炮声,在这里先给各位拜个晚年,祝大家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和和美美。新一年的到来,很多厂家也是即将发布自己的新车型,所以今天就和各位一起来梳理一下,看看有哪些车型是值得关注的。荣威MARVEL R首先是上汽的MRAVEL R,这个车子其实一直都给我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首先是在2020年4月,上汽发布了新款的“R标”,并且特地指明这个LOGO是主要面向荣威的中高端新能源车,后来上汽也是为这个R标进行了各种路演、快闪等等宣传活动,最后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2020年2月7日上汽MARVEL R正式上市,在我看完实车之后,我说实话就两个字:失望。这次的MARVEL R一共有两个车型,定价分别为21.98万和23.98万,NEDC综合续航都是505公里,配备69.9度的三元锂电池包,快充到80%需要半个小时,慢充需要12个小时,三电系统是上汽自己做的。其中,普通版车型是双电机后驱,最大功率186马力/410牛米,百公里加速7.9秒;PRO版车型的后驱版性能和普通版一致,相比之下主要是多出了一套主被动安全装备、全速自适应巡航(普通版是定速巡航)、多一套前雷达(普通版只有后雷达)、自动泊车入位、感应后备箱、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这个我有点没看懂,一个电动车要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有什么用)、座椅材质变成了皮+ALCANTARA、前排座椅多出通风功能(普通版只有加热)、多出了手势控制、面部识别、9喇叭BOSE音响(普通版是8喇叭普通音响)、自适应远近光灯、64色氛围灯、AR实景驾驶辅助系统。如果你在PRO版车型的基础上,再花2万块钱选装四驱性能包,那你将得到一套前轮电机,这样车辆就变成了前单电机+后双电机的配置,同时电机总功率将提升到301马力/665牛米,百公里加速时间会缩短至4.8秒,但是NEDC续航会缩短至460公里。除了这个2万块钱的性能包之外,上汽还给这台车配备了3万块的R PILOT智驾成长包,主要就是一套华为巴龙5G芯片+Mobileye EyeQ4H芯片,然后多出1个前视摄像头和4个周视摄像头、2个毫米波雷达、一套5G智能驾驶功能、遥控移车+一键远程智能召唤、智能变道辅助、领航辅助驾驶。然后官方想着让消费者能一起买,这次还给了个折扣,如果你同时选择2万的四驱性能包和3万的R PILOT智驾成长包,原价5万块钱的东西打完折只收你4.3万。除此之外就是一个2000块钱的选装,名字叫黑武士特别款,主要就是一个专属外观、一套19寸熏黑轮毂、卡钳变成红色、一套黑色行李架。这次MARVEL R在宣传的时候官方主打的是“5G”这个概念,但是从我角度来说,我其实不是很看好,因为在目前现有的行车环境和用车条件之下,5G的噱头远远大于实际使用时的体验,以目前来看唯一的用处就是网速快,而且前提还是得在有5G基站信号覆盖的地方,否则大多数号称的智能化功能也就是个本地功能了。对于这台车的销量,我也是不太看好的,因为MARVEL R实际上就是一台来自2018年的MARVEL X换了一个壳,它的性能表现和2018年的MARVEL X相比没有任何长进,设计层面没有什么进步,空间尺寸没有变化,甚至价格也没有降低太多,而之前MARVEL X在销量层面已经非常失败,没有作出什么积极改变的MARVEL R会凭空获得市场认可吗?首先,我在看完车辆的整体外观内饰之后,发现2021年上市的MARVEL R和2018年上市的MARVEL X在设计层面上相似度极高,整体的外观和内饰的设计大体上是趋同的,只是细节处进行了修改。其次,两台车并且尺寸也几乎一致,Marvel X的车辆数据是4678mm*1919 mm*1618mm,轴距2800mm;Marvel R的车辆数据是4674mm*1919mm *1618mm,轴距2800mm。再者,MARVEL R的NEDC续航里程为505公里,电动机最大功率137千瓦,最大扭矩410牛米,百公里加速时间7.9秒,同时高配车型可以选装价格仅为两万元的性能包,可以让NEDC续航里程减少50公里,换来三电机四驱和222千瓦/650牛米的动力,以及4.8秒的百公里加速时间,而这些关键指标数值和之前的MARVEL X如出一辙,而当你把那两个选装包一起选上之后(别忘了普通版还不让你选),即使算上打包优惠,车价直接也干到了28.28万。总的来说,MARVEL R和MARVEL X的不同之处非常少,只是新增了一套需要额外支付费用才能用上的辅助驾驶系统,调整了车标、前脸、尾灯、前后保险杠的设计样式,更新了车机系统,这是不是也就意味着,你花那么些钱买来的新车车,实际上是一个在2018年发布后由于销量不好,于是厂家重新包装后上市的产品。比亚迪DM-i除了已经发布的上汽MARVEL R之外,在年后最为关键的重头戏,也是呼声最高的产品,当属比亚迪DM-i系统的三台车,分别是秦Plus DM-i、宋Plus DM-i和唐DM-i,并且这三台车其实在1月11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预售。其中,秦Plus DM-i一共推出4款车型,预售价区间为10.78万-14.78万;宋Plus DM-i推出4款车型,预售价区间为15.38万-17.58万;唐DM-i推出3款车型,预售价区间为19.78万-22.48万。关于这次这三台新车的外观和内饰,我觉得符合比亚迪一贯作风,使用了比亚迪当下主打的设计语言,没有什么太多值得去聊的,主要还是这个DM-i超级混动系统。首先,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是个啥,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其实这套系统的本质就是用一台骁云-插混专用发动机(秦Plus、宋Plus DM-i是1.5L发动机,唐DM-i是1.5T发动机),配上一个高效电动机,然后有一套EHS电混系统,并且配备了刀片电池,就这么一套东西拼起来,就是DM-i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应用到实际日常驾驶的场景下,简单来说就是“短途用电,长途用油”,只不过相比之前追求高性能的DM系统,这套DM-i主打的是“低油耗+长续航”,关于这套DM-i混动系统,我们后期会专门来聊。关于比亚迪的DM-i车型,我存在几个疑惑的地方,也是和各位分享一下:第一,由于DM-i的车型取消了12V的铅酸电池,改成了12V的铁锂电池,所以不能通过DM-i车型去给其他车型进行搭电,因为小电池有自己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在外部搭电的情况下会请求触发保护,电瓶就无法放电,当然铁锂电池通过动力电池来自动补电,这也是为什么比亚迪工程师敢说自己这个电池寿命能和高压电池组基本相当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都知道车辆冷启动时需要的电流是很大的,现在的确有很多性能车和改装厂,为了轻量化会把铅酸电池换成了锂电池,但在寒冷天气的情况下,能不能打着火是一件很影响体验的事情,换言之比亚迪DM-i这个铁锂电池能不能完美有效的去应对低温天气,这一点要打个问号。另外一点,消费者其实很难在乎不可见的成本,但当这些隐性成本显现出来的时候,是非常难受,且影响体验,铅酸电池在现阶段的优势,主要是大多数车型通用、更换成本低、货源充足、简单易用,如果全面跃进换成锂电池,一旦后期的维护价格超出预期,跳脚骂娘都有可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比亚迪必须要跟进好服务质量,而这对于比亚迪来说势必会成为一项不小的开支。第二,从2008年的DM1.0系统到2020年末发布的DM-i系统,比亚迪在“542时期”(代表车型:比亚迪秦)和“7-DCT时期”(代表车型:比亚迪唐)拥有足够长的时间进行试错,因为那时候的相关政策让比亚迪一下子拥有了很长的时间窗口,使得比亚迪能够通过市场反馈和大量的车辆实际运行结果,从而进行产品更新和问题修正。但是,以目前的新能源车辆发展速度,PHEV车型的限购、限行是早晚的事情,换言之还有多少时间能试错是个未知数,从政策导向上来看,能给到比亚迪这套DM-i系统多少时间去进行更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正,答案是不确定的。第三,比亚迪这套DM-i系统全面取消了发动机前端轮系,主要包括发电机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和助力泵皮带轮,使得整台车的刹车、空调、水泵都变成了电子化控制。如果说传统的发动机就像一个家庭里的大家长,必须要面面俱到,什么都给管着,那么比亚迪则是通过插混技术,将发动机原来需要干的一部分活儿转交给了电池和电机,相当于找了个管家,从而给发动机减负,实现高效率。但是,整套电气轮系的可靠性、耐用度、寿命长短、养护成本等等方面,和传统的发动机轮系比起来究竟如何,这一点也是未知的。总的来说,比亚迪在这套动力系统上,确实做到了领先世界的水平,我甚至可以拍着胸脯去说,比亚迪这套混动系统是世界一流的水平,但是伴随着这种领先技术的,永远都是我们无法预知的不确定因素。现在比亚迪DM-i的车子还没有正式上市,即使是正式上市销售,也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来检验,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等车辆正式上市交付,看看比亚迪能不能把这三台车的调教给做好,以及这套DM-i系统能不能经受住市场考验。丰田傲澜/凌尚除了比亚迪DM-i车型之外,还有一个重头戏就是丰田的傲澜和凌尚,只不过傲澜已经确定在3月发布,但是凌尚似乎要等到7月份才能有动静,此外由于之前的名称事件,现在丰田给出的答复就是暂未确定这两台车的中文名,不过根据先前透露出来的信息,傲澜有可能会更名为“亚洲狮”。关于丰田的这两台车,其实我们就可以看做是一个卡罗拉的加长版,仔细一些的朋友会发现,这次凌尚用的英文名还是“LEVIN”,也就是雷凌的英文名,丰田这一次把这两台车都弄的神神秘秘的,也不知道是藏着什么心思。根据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也就是知道搭载了和奕泽、凯美瑞一样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CVT变速箱,轴距2750mm比卡罗拉多50mm,基本上就是卡罗拉/雷凌相当于iPhone 12,傲澜和凌尚相当于iPhone 12 Pro,凯美瑞就是iPhone 12 Pro Max。其实不难看出,丰田现在是在为这两台车进行铺路的,并且铺路不仅仅是给卡罗拉和雷凌都用上了1.5L三缸机,一汽丰田针对天津技术开发区的发动机工厂进行了改造,计划将提高54万台的TNGA发动机年产能,同时削减10.8万台1.2T发动机年产能,这个改造预计会在2021年3月竣工验收。巧合的是,先前丰田1.2T发动机的年产能,也就是10.8万台这个数字,所以这就相当于丰田已经决定要停产这个1.2T发动机,之后在售的卡罗拉/雷凌只会用1.5L三缸和1.8L混动,而且丰田在2019年的时候就在国内开启了TNGA 1.5L/2.0L混动项目,什么时候搭载1.5L三缸混动也只是时间问题,到时候1.8L混动也是大概率会被砍掉,想要丰田四缸发动机的轿车,那你就得从傲澜或者凌尚看起。根据先前的价格来看,目前傲澜和凌尚这两台车,大概率会定价在15万-20万这个价格区间,说不定之后还会出个1.5L三缸版本拉低入门的门槛,至于具体怎么玩,还是得等正式上市之后才知道。奥迪e-tron此外,年后还有即将国产上市的奥迪e-tron,同期还会上市进口版本的奥迪e-tron Sportback版本。这两台车其实各位都不陌生,已经在去年的北京车展和大家见面了,内外设计和配置和海外版都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国产的e-tron的输出功率有所下降,海外版是前135千瓦/309牛米+后165千瓦/355牛米的交流异步电机,国产之后则变成了前115千瓦/266牛米+后172千瓦/314牛米,整体动力参数上比之前进口版低了不少,465公里的NEDC续航也比进口版少了5公里,但是电池和之前在售的海外版一样,都是95度电的三元锂电池。所以,经由这次简配和国产之后,国产版的e-tron是不是价格有可能降低,我觉得肯定会降,但是依照奥迪的调性来看,能降多少是个问题。先前进口版的奥迪e-tron定价69.28万-82.86万,通过终端优惠,69.28万的版本成交价在40万-45万之间,最低甚至有过38万的行情,这次国产之后的奥迪e-tron,我估计价格应该不会降的特别多,甚至有可能价格会高于宝马的iX3,毕竟宝马iX3现在经过调价之后,售价直接拉倒了39.99万和43.99万。我估计国产奥迪e-tron的定价有可能和国产奔驰EQC的49.98万-62.28万价格差不多,至于经销商怎么给出进一步的优惠,那就是后话了。但是,不管怎么说,奥迪e-tron和奔驰EQC这两台车都是油改电的产物,相比之下宝马iX3则是在生产X3的时候就已经把生产平台进行了电动化的适配(本质上还是油改电),如果一定要我来选择的话,我还是更倾向于宝马。WEY摩卡与咖啡家族除了上述车辆之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车型就是WEY摩卡,以及摩卡背后的咖啡家族,毕竟现在除了即将上市的摩卡之外,玛奇朵的申报图也已经出来了,只不过那个是台紧凑级SUV,而摩卡可以看作是VV7的换代车型。但是相比于之前的VV7来看,摩卡4875*1960*1690mm的车身数据比之前VV7大一圈,可是2915mm的轴距却比之前VV7要短一些,同时WEY摩卡的动力系统一共有两套,一套是2.0T+48V+9DCT的配置,还有一套是PHEV混动的配置(纯电续航200公里,三元锂电池)。其实这次很多人的关注点,我感觉有点偏了,有不少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这次的代言人身上,也就是任正非的小女儿姚安娜,毕竟姚安娜2021年1月14日才刚刚宣布出道,2021年1月15日WEY的代言就官宣了,这效率也是令人称奇。在我看来,2021年应该是WEY品牌要去打硬仗的一年,虽然旗下的坦克300热度非常的高,但是就我目前看下来的情况,关于咖啡家族的热度实在有些平平无奇,可以说远没有当年VV7上市的时候那么轰动。去年,WEY的销量有所下滑,VV6勉强撑起了WEY的门面,但是VV5和VV7已经难阻颓势,之前WEY在自己所宣传的豪华SUV领域里一直缺少重大更新,摩卡的出现主打“智能+混动”,看上去确实是一个新东西,但实际上依旧只是小打小闹,本质上的东西还是没有变革太多,你能看到的更多是WEY在努力堆料。所以,如果不着急的话,不妨等一等,看看WEY的下一步动作是什么样的,毕竟他们还有个柠檬平台,还有DHT插混,还有果冻电池,还有一台等着全面更新的VV7。五菱征途聊完轿车和SUV之后,我们再来说说皮卡,这也是不少朋友在关注的车型。长期以来,大家对于皮卡外观都处于两个比较极端的认知,一个是那种美系全尺寸的超大皮卡,全车上下都充满了荷尔蒙的气息,突出的就是“大”和“硬”;另一种则是生产工具,也不纠结外形和内饰,只要皮实耐用不怎么坏,坏了之后也好修,离地间隙能跑烂路,后面的翻斗装载量足够,价格反正也别太贵就行了。但是,之前无论是哪种皮卡,都没有五菱什么事儿,但是随着五菱征途的发布,似乎就不能忽略掉五菱的江湖地位了。五菱征途的车身尺寸不算大,长宽高分别为5105*1640*1810mm,货箱栏板内尺寸2000/1520/365mm,轴距3160mm,还可以如果你选装宽窄两种脚踏板。动力上则是搭载一颗最大功率99马力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如果有熟悉面包车的朋友们到这儿应该就明白了,这车其实就是个五菱宏光PLUS的皮卡版,包括生产的平台也是五菱宏光的平台,以目前的信息来看,五菱征途的售价应该是在6万元左右,说到底关键词依然是便宜。但是,五菱似乎是在MINI EV上尝到了甜头,这次推出五菱征途的同时,也像之前的MINI EV那样出了几台改装版车型,一个叫“御寒征途”,一个叫“越境征途”,还有一个叫“激浪征途”,这三台车所对应的场景分别是滑雪、越野露营和钓鱼,其实前两个我都能理解,但是第三个钓鱼……我只能说脑洞太大了。当然,这三台官方改装版的车型和之前MINI EV皮卡一样,大概率不会量产,也就是给你看看这车能怎么玩,主要还是起到一个噱头的作用,吸引非商用人群来选择购买。这台车能不能作为一台家用车,也是不少人关注的地方,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这台车作为家用车还是差点意思。虽然说中控屏幕、倒车影像、倒车雷达、手机互联、多功能方向盘等等配置都有,不过大概率是高配甚至顶配才有。而且这台车虽然前排座椅能放平,但是后排座椅的角度非常的直,以至于近乎90度,基本上也就前排坐的舒服点,后面短途坐坐人还行,但是长途绝对会让你的腰受不了。所以,如果想买这台车回来家用的朋友,我觉得还是算了吧,这台车主打的还是商用市场。但是,问题又来了,拖货的又有多少人愿意去选择这台车呢?首先,原配175/75 R14的圈胎,基本上也只够城市道路来使用。其次,很多地方的主城区对皮卡有限制,买这个五菱征途作为生产工具,还不如去买货用面包车,价格还比这车便宜。再者,皮卡在目前的政策下,是有15年/60万公里的强制报废规定的。所以,五菱征途这一次让到底想怎么玩,我是有些没看懂,甚至可以说皮卡车“能拉会跑”的优点在这台车上并不明显,而皮卡“限行”的缺点还难以解决,只能说噱头确实是做到了,但是这台车肯定无法像MINI EV那样大火。写在最后当然,年后即将上市的新车不止这几款,比如长安的UNI-K、五菱宏光侠、新款本田思域等等,这些都将在年后的汽车市场中掀起浪花。至于能掀起多大的浪,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自己的实力,以及我们之前反复提及的那两个字——诚意。音频图文更新在订阅号: 百车全说每期抽三条留言,每人赠168元的“芥末绿”燃油添加剂一瓶点击订阅,每周三,周六更新会有提醒新听友可以搜索:百车全说2014,百车全说2015,百车全说2016,往期300多个小时的节目可供收听

Gears and Beers: The Unashamedly Unprofessional Automotive Podcast

Late again. My bad, my bad. Matt isn't with us this week, but in his absence, we still managed to smash out a banger of an episode for your earholes. After some bollocks, Mitch kicks off the news with a bit more leakage from the Toyota marque around the 300 Series LandCruiser... And sadly, it does seem like the next Cruiser will have a 3.5L-hybrid V6 twin-turbo petrol, and potentially a 3.3L V6 turbo diesel... From which we talk about how it's time to move on from the 2JZ. Then we briefly talk about Holden having ZERO sales for January 2021. Joseph then talks news from across the pond, the new Cadillac CT4-V and CT5-V Blackwing. We then talk about the rumours and lazy renders surrounding the 5th-gen WRX due in Australia in 2022 with the FA24DIT, and the ven more lazy rumours surrounding the Nissan 400Z. Then we talk about the next-generation Mercedes-AMG C63.... Which will have a spooly-boi 2.0L 4-banger from the A45S, plus a hybrid system, from which we then talk about Diesel's continued popularity in Australia, and then we end on general nonsense and a discussion on gearing. Find us on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and at www.gearsandbeersmedia.com / www.unashamedlyunprofessional.com We have a merch shop!

百车全说丨当相声听的汽车电台
2021年013期: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能取代五菱宏光Mini EV吗

百车全说丨当相声听的汽车电台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Feb 6, 2021 50:51


※ 本文章发布于订阅号:百车全说,订阅号阅读更加方便,欢迎关注随着五菱宏光MINI EV的热销,很多厂家也开始进军低价电动车市场的心思,在我看来,微型电动车的市场现在正处于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微型电动车刚刚出现,各家的微型电动车其实做的都有些一言难尽,不少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觉得这玩意儿就是用来骗补贴的,当然也确实有不少骗补贴的车型,比如已经凉掉的赛麟迈迈,还有一些换壳老头乐。到了第二个阶段,在淘汰掉一批明显是工业垃圾的车型和那些骗补厂家之后,继续活下来的车企开始新一轮的厮杀,比如奇瑞的小蚂蚁、上汽荣威的科莱威、零跑的T03、欧拉的白猫和黑猫、北汽的LITE、长安的奔奔EV……但无一例外,这些车子都维持了一定的价格区位,同时给车辆配备了一定的舒适化配置或者独特的造型。而现在,则是到了第三个阶段,那就是在有了精致的微型电动车之后,开始向基础款进发,直接给你一台没有任何舒适性配置,只是满足“能开”这个基本需求的微型电动车,然后以一个更低的起售价(一般都是3万元以内)进入市场,同时推出配置稍微高一些、价格稍微贵一些的版本,其中的带头大哥自然是销量霸主五菱宏光MINI EV。于是我就很疑惑,既然五菱宏光MINI EV卖的这么好,难道别的厂家就不“眼红”?难道别的厂家就不能做一个同样价格低、样子骚,或者说就满足基本需求的电动车?于是,带着这种疑惑,我就研究了一下,发现其实还真有厂家开始涉足到这片领域当中,包括长安给旗下的奔奔E-Star做了一个2.98万起售的“国民版”车型,还有马上奇瑞旗下的开瑞也要出一个微型电动车,据说定价也就是在3万元左右……由于开瑞那台小电动车还没正式的面世,只是有车型申报图,所以,我们今天就先聊一聊这个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看看这台车是否有能力去作为一台“新·国民神车”,甚至是取代MINI EV的江湖地位。奔奔E-Star国民版是个啥?很多朋友在此之前,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个车,心里面肯定会疑惑:“奔奔E-Star是个啥,这个国民版又是个啥……”但是,对于长安奔奔我想各位肯定不陌生,所以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些车的关系,非常有意思。最早的时候,长安做了一台车叫“奔奔i”,这个我相信很多朋友就很熟悉了,因为这车从2006年就已经面世,排量1.3L的发动机配5速手动变速箱,在当年可以说对得起3.98-4.88万的价格,这就是一台满足基本功能的、便宜的代步小车。这车出来之后一年不到就进行了小改款,主要是多了一个4AT的版本,外加推出了一个双色车身的运动版,所以之前新款骐达上市新款的时候,红黑拼接的双色的车身,我总觉得像当年的“奔奔i运动版”。到了2008款的时候,奔奔i这个车又变成了全系手动挡,什么运动版、什么自动挡……都没有,但是多推出了一款1.0L版本,自此奔奔i的历史就到这儿截止了。奔奔i不卖了,但是“奔奔”这个名号继续留着。在2010年的时候,长安对奔奔进行了改款,当然也可以说是复活,长安在那会儿推出了“奔奔mini”和“奔奔LOVE”,其中奔奔mini属于改款后的车型,也可以称作第二代奔奔,而奔奔LOVE在我看来就是老款的奔奔i运动版换了一个名字,但是外观还没有奔奔i运动版好看。奔奔mini从2010款开始推出,一直推到2012款,最后又没了声音和图像,毕竟那会儿卖小车已经不赚钱了,所以长安的重心也不在这种小车上。直到2014年3月的时候,长安终于推出了自己第三代奔奔,这次车辆的名字里没有后缀了,就叫“奔奔”。这一代的奔奔应该说是从里到外进行了大换血,不仅把原来的1.3L发动机换成了1.4L发动机,而且用上了5MT和5AMT变速箱,整个车辆的外形也是大变样,并且在2014款的时候一共出了14个配置,主要区别其实就是有没有天窗、用的是AMT还是MT变速箱、有没有前排气囊、轮毂尺寸和材质、有没有7寸中控屏……反正都是小地方的区别,但总归是显得配置够多。这个第三代奔奔一直卖到2018年,后来由于施行了国6排放标准,所以就不再继续售卖这台车。而从2016年开始,长安就把奔奔进行了油改电,转而变成了奔奔EV,不过那时候2016年只是在车展亮了个相,正式推出奔奔EV应该算是在2017年。那时候的奔奔EV只有180公里续航和210公里续航两个版本,分别搭载23.2度电和27.5度电的三元锂电池,但是别看续航就这么点、车子这么小,这个奔奔EV当时定价竟然高达15.48-17.18万……我的天呐,一台油改电的奔奔卖这个价格,看不懂。但是,当年整个电动车大环境就是这样,即使是一台油改电的车型,价格都定的特别高,真正去买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到手也就七八万块钱。后来,长安没过多久就进行了车辆更新,推出了续航210公里的2018款车型,这台车一共就只有3个配置,定价分别是12.38万、12.98万和13.58万(到手价格其实跟之前差不多,七万块钱左右),配备的都是31度电的三元锂电池,车型之间主要区别就是顶配有天窗、倒车影像和7寸中控。到了2019年,奔奔EV又出了一个小改款,外观上加了一个小尾翼,然后210公里续航版本继续卖,但是新增了一个301公里续航的版本,价格倒是进行了腰斩,210公里续航版本补贴后售价4.98-6.18万,301公里续航版本补贴后售价6.98-8.18万。自此,奔奔EV的历史结束,接力棒传到了奔奔E-Star的手里。奔奔E-Star在2020年4月正式上市,推出了6.98万和7.48万的两个续航301公里的版本,这台车其实可以看作是一台“升级降价版”的奔奔EV,整体外观进行了重新设计,然后内饰用上了液晶双联屏的中控,换挡旋钮那一块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前后刹车都变成了盘刹,并且配备电子手刹(飞度进来挨打),铝合金轮毂、前后防撞梁、倒车雷达、冷暖空调、胎压显示等等都是基本操作,另外前排还有双气囊……这些都是6.98万版本就有的配置。而到了7.98万元的版本,还额外多出了倒车影像、日间行车灯、GPS导航(含路况信息显示)、蓝牙电话、车联网和语音控制系统,这台车也是现在的在售车型。所以,到这里你就能明白,这个奔奔E-Star国民版是怎么回事儿了。其实这个奔奔E-Star国民版,就是老款奔奔EV260和奔奔EV360的简配版,整台车虽然不能说其跟老款的奔奔EV一模一样(因为减少了不少配置),但至少也能说是大差不差。为什么这次车辆的名字里特地加了“国民版”三个字,我猜测有几个原因:1. 为了和在售的奔奔E-Star进行区分;2. 长安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国民神车”;3. 长安想让消费者发散一下自己的思维,产生一些新的联想,毕竟在现在这个时间提到“国民车”,很多人大概率不会想到长安的奔奔E-Star,而是MINI EV。这次的奔奔E-Star国民版推了两个车型,一个是售价2.98万的低配,一个是售价3.98万的高配,这两台车虽然卖的价格很低,但是和正经的奔奔E-Star相比,配置也是低到不行。定价2.98万元的E-Star国民版续航150公里,搭载了30千瓦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机冷却靠风冷,配备23.8度电的磷酸铁锂电池,最高车速101公里/小时,慢充时间5.5小时。定价3.98万的版本续航301公里,搭载了55千瓦的永磁同步电机,31.18度电的磷酸铁锂电池(可选32.2度的三元锂电池),最高车速125公里/小时,慢充时间8.35小时。两台车除了电机和电池包容量不同之外,主要的区别就是2.98万的版本不能加装快充模块、没有倒车雷达,然后3.98万的版本有手动空调和两点式倒车雷达,有一个喇叭和一个USB口,并且可以选配快充模块,其他基本上一模一样,比如刹车系统都是前盘刹+后鼓刹,同时配备机械手刹,出厂就是钢轮毂(2021年3月31日前提车可升级为铝合金轮毂),前后都有防撞梁,但是全车无任何气囊。而现在奔奔E-Star的行情也挺有意思,最新上市的国民版与早前上市的普通版,在行情上产生了巨大的差别,国民版没有任何优惠,但是销量却还不错,主要原因是价格确实低,我们当地的4S店一个月可以卖出30台左右,其中3.98万的心悦版卖得更多一些,主要是客户希望可以有一台便宜的、四个门的代步小车,这一点五菱宏光MINI EV给不了。在我的追问之下,销售小哥向我透露,原因是2.98万的车型厂家供应较少,然后销售人员也会引导客户看看3.98万的版本,顺便介绍一下快充和301KM的续航,当然你也可以在网上商城下单2.98万的版本,然后到4S店来提车就行了。相比之下,普通版的奔奔E-Star优惠就很大方了,限牌地区的优惠幅度普遍在1万到1.5万之间,非限牌地区可以达到2万左右,如果你是农业家庭户口,直接在官方商城可以享受2万的补贴,也就不需要和销售去讨价还价了。也就是说普通版的低配车型,优惠后最低只要5万内就能拿下,原本与国民版高配3.98万之间的3万差价,将会缩小到只剩1万,但普通版的车型配置要远远高于国民版,比如:三元锂电池、盘式后刹、电子驻车、主副驾气囊、胎压显示、铝合金轮圈、多功能方向盘、10.25英寸液晶仪表和中控屏幕、LED大灯、电动后视镜等等。此外,销售小哥说奔奔E-Star全系都有8年/12万公里的电芯质保,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很对人对于电池不确定性的担忧,并且像这种电动车都不需要缴纳购置税,基本上买个保险、上个牌照就可以直接开回家了,如果是加1000块选装快充的国民版高配,以及标配快充的普通版车型,你甚至都不用在家里装个充电桩,外面的充电站就可以满足你的需求。但是,我还有个消息要告诉身处北方的各位朋友,尤其是东北的朋友,可能是由于北方冬天实在是太冷了,在东北随随便便就零下十几度甚至零下几十度,过低的气温会使电动车的续航急剧下降,所以有不少北方的长安4S店直接不卖电动车,他们也没有奔奔E-Star的销售任务,你如果真要买这车,一般都是去网上下订单,然后当地的4S店负责交车工作。奔奔E-Star国民版的对手(们)我们都知道,现在这种微型电动车其实很多厂家都在做,即使没做的也开始准备做,并且大家的目光就有点像30万左右的7座SUV都会去对比汉兰达一样,这些微型电动车基本上都逃不开去和五菱宏光MINI EV一较高下的宿命。所以,奔奔E-Star国民版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五菱宏光MINI EV,毕竟车辆指导价在5万以内的车型,除了那些小厂出的老头乐,大家可选的基本上也只有奔奔E-Star国民版和MINI EV了,要不然就是等之后出的开瑞EK1,不过具体上市时间不详,所以暂时也没法对比。以目前的车型售价和配置来看,其实不难看出奔奔E-Star就是想去打MINI EV,整体的价格也是贴着MINI EV的低配和高配去定的,其中奔奔E-Star国民版分成了2.98万的心动版和3.98万的心悦版,而MINI EV分成了2.88万的轻松款、3.28万的自在款和3.88万的悦享款,也就是说奔奔E-Star的低配和高配,只比五菱宏光MINI EV的低配和高配分别贵了1000块钱。本质上讲,奔奔E-Star国民版和MINI EV其实不是一类车,简单来说就是“产品力,奔奔E-Star优于MINI EV;品牌力,MINI EV强于奔奔E-Star”。奔奔E-Star国民版是一台长宽高3730/1650/1560mm、轴距2410mm的四门四座小车,而MINI EV则是一台长宽高2917/1493/1621、轴距1940mm的双门四座小车。单从外观上看,你就能明显感觉奔奔E-Star比MINI EV大了一圈,MINI EV虽然前排空间不错,但架不住人家奔奔E-Star国民版有四扇门啊,更不提奔奔E-Star国民版在轴距这种影响后排空间的关键数据上要远强于MINI EV。先用低配对低配来比较,2.98万的奔奔E-Star国民版低配比2.88万的MINI EV轻松款贵了1000元,但奔奔E-Star国民版低配是150公里续航的磷酸铁锂电池,23.38度电/5.5小时慢充,配合30千瓦前置电机有41马力、150牛米,而MINI EV轻松款是120公里续航的锂离子电池(不是三元锂电池),9.3度电/6.5小时慢充,配合20千瓦后置电机有27马力/85牛米,两者的最高时速都是100公里左右,基本上也就城市内开开。单纯在各个数据上,奔奔E-Star国民版低配可以说都要优于MINI EV轻松款,但奔奔E-Star全系是油改电的前驱车,理论上它的三电布局不如MINI EV这种纯电平台的后驱车,并且奔奔E-Star全系是扭力梁后悬架,而MINI EV是后多连杆非独立悬架。在配置的丰富程度上,这两车更像在互相“比惨”。奔奔E-Star国民版的轮圈规格全系都是175/60 R15,还有通风盘式前刹、方向盘手动调节、后排比例放倒、电动后窗、手动防眩目后视镜、副驾化妆镜,而MINI EV全系都是145/70 R12的“面条胎”,前刹也不带通风。但是,MINI EV全系的轮圈是铝合金的,奔奔E-Star国民版都是钢的(2021年3月31日前提车可升级为铝合金轮毂),同时MINI EV最低配比E-Star最低配多了后雷达、经济模式、电池预加热、1个前排USB接口和1个1喇叭音响。再用高配对高配,3.98万的奔奔E-Star国民版高配依然比3.88万的MINI EV顶配贵了1000块,其中奔奔E-Star国民版高配的原配电池是31.18度电的磷酸铁锂电池,选配快充时可换成32.2度电的三元锂电池(中航锂电出品),但是续航都是301公里,55千瓦的电机能给到你75马力/170牛米的动力,其中,磷酸铁锂8.35小时慢充,三元锂快充时间查不到信息,但是同样配备这套电池的普通版车型,从30%-80%快充时间在30分钟左右,可以做个参考。而MINI EV悦享款在续航和动力上存在了一定的差距,虽然升级到了13.9度的锂离子电池,但续航依然只有170公里,同时慢充需要9小时,动力全系保持一致,都是27马力/85牛米,同时,奔奔E-Star国民版高配可以跑到125公里的时速,刚刚达到高速的法定限速,而MINI EV悦享款依然在100公里左右徘徊,不过我想没多少人会经常开着这车上高速跑长途。在配置部分,除了之前提到的刹车和轮圈上的差距,奔奔E-Star国民版高配车型多了方向盘手动调节、后排比例放倒、电动后窗、手动防眩目后视镜、副驾化妆镜,而MINI EV顶配比前者多了经济模式、铝合金轮圈、电池预加热、全液晶仪表,它们高配之间的配置差,与低配之间的配置差别几乎一样。对比完了你就会发现,奔奔E-Star国民版和MINI EV在内部配置上其实没什么区别,都是一样的简陋,主要区别在于续航和动力,以及奔奔E-Star可以通过选配来支持快充,而后者在目前的车型配置下只能慢充,据说MINI EV要在新款增加快充功能,我们可以等新款上市之后关注一下。从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出,奔奔E-Star国民版其实更像是一台车,而MINI EV则更像一个可以代步的大玩具,但是我依旧不看好奔奔E-Star国民版,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大多数去购买MINI EV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增购,家里已经有一台甚至两台、三台、N台车,去买MINI EV回来就是纯代步+娱乐的,而当年燃油版的奔奔在绝大多数人心里就和QQ、奥拓是一个档次,属于入门当中的入门、刚需当中的刚需,是迫不得已之下的选择,这种观念多少也会影响到如今的E-Star全系车型,不管你是不是国民版,我都觉得你是个低端车。而MINI EV不一样,它不属于彻底的刚需消费,反而更偏向于感性消费,有非常多的噱头成分在里面,加上网上流传的诸如“秋名山上行人稀,总有车手较高低。五菱神车今仍在,不见当年老司机。”这样朗朗上口的打油诗,会给五菱这个品牌无形中塑造出一种诙谐、趣味性强的形象,也会弱化MINI EV是一台入门级“低端车”的本质,所以你甚至能看到有人开着超跑去买MINI EV,图的就是一个乐子。第二,奔奔E-Star国民版虽然更像一台正经的车,但也就是因为这种和燃油车趋同的外形+内饰,使得你很难不把它当做一台刚需车,而且奔奔E-Star国民版的内饰设计确实是真的不走心,不仅直接照搬之前老款车型的内饰设计,而且颜色黑乎乎的,其实只要你家里有个小户型房子要进行装修,我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不会给房子里面弄各种深色的家具和涂料,反而是会通过明亮的色彩来提升空间内部的视觉面积,这样人才不会觉得压抑。而五菱宏光MINI EV这一点上做的确实比奔奔E-Star要好,首先外形上是个小方盒子,好不好看是个人审美的问题,但至少你不会和它旗下任意一台面包车或者轻卡产生联想,甚至像我这种一开始觉得MINI EV丑的人,现在看多了都觉得有点萌,并且MINI EV的内饰虽然简单,配置也很低,但是通过亮色的点缀和各个部件的造型设计,整台车让你坐进去的时候不会有强烈的压抑感,并且至少在你看第一眼的时候,不会让你产生一种明显的廉价感。第三,五菱宏光MINI EV在上市之前就已经开始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推广,并且宣传推广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同时还和改装厂进行合作,做了个基于MINI EV打造的越野皮卡,热度在当时也是非常高,换言之五菱真的是变着花样在宣传MINI EV这台车,就恨不得贴着你的耳朵去喊:我们这车可便宜了,可好玩儿了,快来买吧!但是,长安的宣传重心却不在这里,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关于长安的车辆宣传,更多的还是在他们旗下的“CS系列”、“UNI系列”……这些无一例外都是传统的燃油SUV车型,以至于让我无数次觉得长安弄新能源就是带着做做的感觉,卖的掉就卖,卖不掉就再说,相比之下五菱的积极性会高出很多,当然这也跟五菱旗下没啥新能源车有关,MINI EV只要卖的好,每年省下的积分钱都是一笔天文数字,而长安因为有新能源车型,比如不少跑网约车的朋友都会买一台逸动新能源来作为“生产工具”,所以长安在积分方面其实没有那么紧张,自然就愿意更多的去宣传旗下的燃油车。第四,奔奔E-Star的销售模式或者说套路,跟五菱宏光MINI EV很像,都是通过价格较低的低配车型去吸引你的注意力,并且也可以订车,但是交车周期会被拉长一些,然后引导你去买高配版车型,但是区别在于五菱宏光MINI EV就只有这么一台车,你需要纠结的点就两个,一个是“买”或者“不买”,再一个是兜里的钱够买哪个配置。可是,如果你去看奔奔E-Star国民版,你需要纠结的点就会变多,首先依旧是“买”还是“不买”,而当你决定要买了之后,你发现有两个配置摆在你的面前,并且两台车最为直观的续航里程就差了很多,你就会开始纠结,一方面觉得2.98万的低配价格比较低,另一方面又会觉得3.98万的高配能续航301公里,还能加1000块钱升级快充。但是,转过头你又会发现,边上还停着一台6.98万的普通版奔奔E-Star,打开车门发现里面的双联屏香的不行,一问价格优惠完才4.98万,算一算自家买个3.98万的国民版再加1000配快充,还没有优惠,算下来也要4.08万了,两台车之间才差了9000块钱,似乎也不是不能加点钱直接上普通版,再去对比一下普通版的车辆配置,你就很难对国民版再产生任何兴趣,所以这算不算自己灭了自己的威风?写在最后如果你已经看中了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觉得就是要一个4门的电动小车,那我自己还有一些想法,各位仅供参考。第一,奔奔E-Star国民版的价格摆在这里,低价电动小车就是纯代步,没有驾驶质感可言,完全就是一个工具属性的车,所以放平心态,不要有过多期望,开起来没毛病就可以,而奔奔E-Star全系的质量可以参考一下燃油版的奔奔,基本没有什么严重的大面积质量问题,最多的就是异响等小毛病。第二,燃油版奔奔的碰撞测试,说实话我捏了一把冷汗,号称“五星批发部”的C-NCAP曾经测试了多款燃油版奔奔,08年的时候奔奔得过一次两星,12年的时候奔奔mini得过一次三星……虽然都是些老黄历了,但我依旧忍不住心里犯嘀咕。第三,奔奔E-Star国民版的定价虽然低,但是全系都没有任何优惠,定价2.98万的低配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只要你不图配置、单纯代步,基本上没啥问题,无非就是等车时间久一点罢了,而很多人推荐的3.98万的高配车型,我是觉得真没啥意思,虽然续航达到了301公里,然后加1000块钱能多个快充,可是选完快充之后价格都上到了4.08万,要知道6.98万的普通版低配,优惠2万之后只要4.98万,价格只比国民版的高配多出了9000块钱,跟销售再磨会儿嘴皮子,说不定还能再送个倒车影像,而那台车的外形、内饰、配置可比这个国民版香太多了。综合而言,五菱宏光MINI EV之所以能坐上神坛,把一众新能源车按在地上摩擦,其本身不只是靠的低价策略,它更多的是满足了人们的消费心理。一方面,像我们很多人一定要在“双11”的时候趁着优惠买点啥一样,当我们看到五菱宏光MINI EV的价格,觉得一台车算上保险也就三四万的价格,还能给自己遮风挡雨,车子的外形、内饰、配置都能接受,充电也不算麻烦,电动自行车怎么充MINI EV就怎么充,那还要啥电动自行车,买就完事儿了。另一方面,五菱这个品牌现在就已经是流量之王和话题热度的来源,并且各种网络段子层出不穷,人们在选择五菱宏光MINI EV的时候,大概率不会因为车辆的低价而折了面子,加上MINI EV现在爆炸式的销量和各种层出不穷的宣传推广,你甚至会以一种购买“潮物”的心态去看待这台车。反观奔奔E-Star国民版这台车,如果长安真的有心要把它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新一代“国民神车”,以目前的车辆素质和品牌调性来说,需要走的路还很长,毕竟大多数来看奔奔E-Star的客户,他们是真的需要一台价格低、续航长、功能全的电动小车,所以他们在看待奔奔E-Star的眼光会更加挑剔,甚至在刷卡付钱的前一秒都会嘀咕,这车到底行不行?当然,想把MINI EV拉下神坛的势必不止长安一家,毕竟上市半年累计销量突破15万台的战绩,很难不让别的厂家眼红。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想要车子卖的好,自己的诚意不能少。*图片源自网络音频图文更新在订阅号: 百车全说每期抽三条留言,每人赠168元的“芥末绿”燃油添加剂一瓶点击订阅,每周三,周六更新会有提醒新听友可以搜索:百车全说2014,百车全说2015,百车全说2016,往期300多个小时的节目可供收听

汽车玩家:说车 玩车 试车 购车 爱车必听
2021年009期:卡罗拉与速腾对撞“翻车”,15万级轿车到底该怎么选?

汽车玩家:说车 玩车 试车 购车 爱车必听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29, 2021 55:15


※ 本文章发布于订阅号:百车全说,订阅号阅读更加方便,欢迎关注最近,懂车帝的碰撞试验室拿2021款丰田卡罗拉1.2T S-CVT先锋版和2021款大众速腾200TSI DSG舒适智联版,进行了一次碰撞测试,丰田卡罗拉和大众速腾均以64公里/小时的速度、50%的驾驶员侧重叠率完成正面对撞,最后根据车体变形程度及假人伤害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我相信有不少朋友的私家车应该都在这个价格区间,家里即使有两台车的话,其中一台车有可能也是在15万上下的区间,用来代步,而这两款车分别是德系和日系的标杆作品,而且都是各自的最新平台架构,所以有人也说,这是MQB大战TNGA。真的,不得不佩服,有钱就是可以任性,这有可能是地球上第一次有媒体,以最直观的用对撞的形式,来对比这两个平台的车型哪个更安全。这个视频并不是很长,但是可以说全程无尿点,两车结束对撞之后,从表面上来看丰田卡罗拉的车身整体溃缩程度更为明显,大众速腾的车身则无明显溃缩情况,而且大众速腾车门可以轻松开启,车内安全气囊均已弹出,并很好的保护到了假人,相比之下,丰田卡罗拉不仅车头溃缩程度相对严重,驾驶舱腿部位置侵入量较大,假人的腿部受损比较严重。最关键的是,碰撞后卡罗拉的车门锁并不会自动打开,导致车门不能从外部开启,每个车门需要分别手动解锁后才能打开。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丰田卡罗拉车内安全气囊也已安全弹出,但通过拆解,内部变形要明显大于速腾,而且卡罗拉的后座直接给弹了起来,由此可见,丰田卡罗拉碰撞后的车身结构表现是略弱于大众速腾的,整体车身变形后,让假人的受损程度相较速腾来说更高。不管别人怎么说,对撞的事件已经结束,没有看过相关视频的小伙伴也可以上网搜一下相关的视频,今天先和各位分享一下我的观点。我们都知道,现在网络上充斥着很多言论,很多人看完碰撞结果以后也是惊讶不已,包括我之前在抖音上发的小视频,底下很多人都在留言,说德系车“测试没赢过、实战没输过”,日本车就是个脆壳子,不值得信赖;也有人说丰田现在的安全已经不只是车身强度啦,还有主被动安全系统的加入,可以在发生事故之前就避免事故……咱们也不好判断是不是有厂家公关在安排水军进行洗白或者趁机造势,但是我们可以聊聊几个关键的点。首先,我们在看碰撞测试的时候,最应该关注的点,是车辆对于驾乘人员的保护,现在所有的碰撞测试,对驾乘人员的保护关注度不够,很多时候都是看车辆的受损情况、车内空间压缩和白车身变形,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这一次对撞试验结束之后,我们也并未看到相关的假人受伤情况分析。其实测试碰撞的目的,有些机构是为了给厂家在销售过程中贴个标签,比如被人戏称为“五星批发部”的C-NCAP,有些是出于对自己公司的利益,比如保险公司们一起弄的中保研,为的是考虑到今后的维修成本和保险理赔,但这些都是从车辆本身出发,而实际上车辆碰撞后的人伤情况,才是最符合老百姓实际需要的。毕竟,车子撞坏了有保险公司可以修,太严重的话可以选择报废,而人伤无论轻重都是人受罪,而且影响到生命安全,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二孩了,未成年人不能坐在副驾驶,所以碰撞测试的时候,如果能够在后排放上儿童座椅,加上儿童假人,模拟一家几口出行的状态,碰撞后主持人详细讲解一下每个座位及家人分别受伤害的情况,特别是关键部位,比如头部,颈部,胸部等等,那就更完美了。而这次卡罗拉与速腾碰撞,后排座椅直接飞出去,也是网友吐槽最多的点之一。其次,在此次碰撞试验中,卡罗拉的车辆锁没有解除,我在网上看到有人提出质疑,说卡罗拉没有自动落锁,为什么车子会被锁上,我觉得这有很大可能是有一群人在刻意的转移话题,因为车子怎么锁上的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卡罗拉现在进行撞击后,四个门从外侧根本打不开,假如在事故发生后产生了二次风险,比如追尾、起火等情况,那么车内人员的逃脱难度,以及车外人员的救援难度会大大增加。最后,我把这次碰撞试验的视频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2021款速腾确实是比卡罗拉的车身形变要更少,至少看起来安全性更好,这个没有任何的争议,但是如果我们将一台车的碰撞成绩,无限延伸到整个平台安全性的高低,甚至延伸到日系车和德系车上面,那就有点不讲道理了,包括有很多自媒体这段时间也是揪着这件事疯狂博眼球、抢流量,但是如果你真的信了这些论调去买车,那只能说你太年轻了。而且,这次视频有几个地方我也是存疑的,比如懂车帝为什么选择了速腾,而没有选择同样是MQB平台的朗逸(视频里的声音被哔掉了),因为实际上朗逸的销量比速腾要好,而且价格和卡罗拉更接近,更有代表性,但是节目组给出的理由是认为那个哔掉的车型是中国特供车“有可能减配缩水,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我就比较疑惑节目组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当然,这并不代表不公平,因为速腾也是大众的代表产品,销量也不低。再一个就是懂车帝这次选择的是2021款的速腾,并且节目组在视频里也特别强调了“之前中保研的碰撞成绩不好,所以21款速腾据说是有25%的增强”。这其实就好理解了,大众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翻车之后,开始对自家产品做“应试教育”,有针对性的增强前部碰撞的标准,所以这次对撞成绩明显提高了很多。但是我们也要知道,这种做法是“只保速腾的车内人员不受伤,不管对面的人伤有多重”,是在这种前提下加强了车头的位置,这种做法在道义上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速腾和卡罗拉对撞背后的对决为什么这次的对撞会造成这么大的轰动,是因为速腾是当今德系A级车的代表车型之一,而卡罗拉一直以来都是日系A级车的传奇车型,当然不止如此,这两台车可以算是国内A级车市场的“销量王”。可能有人会问了:“销量王,不应该是轩逸吗?”明面上确实是轩逸,2020年一共卖出去53.8万台,但是轩逸的销量里其实包含了两款车,一款是新轩逸,另一款是轩逸经典,别小看轩逸经典这么一款老掉牙的车型,它可是贡献了轩逸相当一部分的销量,新老轩逸同堂销售,销量还算在一起,确实有点“不讲武德”。照这么个玩法,速腾、朗逸、宝来,这三台车都有亲兄弟般的血缘关系,那大众是不是也可以把销量算一起,那可是破百万的销量;与此同时,卡罗拉和雷凌的关系就更近了,基本可以算作是一台车,算在一起的话销量也可以超过新老轩逸。可惜,速腾、朗逸、宝来的销量是分开算的,因为有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卡罗拉和雷凌的销量也是分开算的,因为有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但是,日产只有一个东风。所以在某种意义上,速腾和卡罗拉确实是国内A级车市场的“销量王”和“顶级流量”,顶流之间的碰撞自然不愁没有关注度。轰动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家喜欢“联想”甚至是“连坐”。这次对撞结果是速腾赢了,根据速腾与朗逸、宝来的血缘关系,绝大多数人下意识就会联想到同属于MQB平台的朗逸和宝来也有同样的安全表现,而卡罗拉输了,同理大多数人也会把雷凌给一起连坐了,既然卡罗拉不安全,那么同是TNGA架构的雷凌也一样不安全,速腾是MQB平台,而现在大众几乎所有新车都出自这个平台的分支,那么是不是MQB平台下的车型都这么抗撞呢?我相信,稍微懂点车的人肯定知道,绝对不可能。卡罗拉是TNGA架构下的C平台,这也是丰田一直宣传的全新架构、全新平台,这个视频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的确是因为MQB与TNGA的对决,牵扯到所有MQB平台和TNGA架构的车,这么一来,这种轰动效应也就爆发式地扩散开了,甚至可能有人直接就会连带着判定MQB就是比TNGA安全,大众就是比丰田安全,顺带进一步坐实了德系就是比日系安全的说法。显然这种想法是非常不理智的,毕竟一个大的平台、架构下面,会根据车型级别细分出各种分支,比如MQB就有A0、A1、A2等等,TNGA也有TNGA-B、TNGA-C、TNGA-K等等,同时平台或架构只是安全性的一方面,而每款产品的设计不同,主被动安全配置不同等等,也会随着车型级别的提升而得出不同结论,举个例子,如果将速腾的对手换成亚洲龙,你会觉得速腾还能胜过亚洲龙吗?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次对撞带来的影响面非常之广,解读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虽然主持人已经足够专业了,但是在网友层面还是会演变成各种不同的答案,所以这种碰撞测试,我其实内心是希望平台坚持下去,做的越多越好,但是从另一方面,感觉每次碰撞都会造成一次不小的舆论风波,而后续的二次传播,平台不会再去针对性的解读,大家自由发挥的空间还是太大,也容易对真实选购的客户产生困扰。毕竟,速腾和卡罗拉的销量摆在这里,直接影响到各自海量老车主的利益和众多准车主的选择,老车主们心惊胆战,赢了皆大欢喜、输了怨声载道,准车主们静观其变,赢了就赶紧买,输了就换别家。再加上消费者的联想和连坐,赢了的那方,同品牌所有车都会跟着沾光,尤其是那些有血缘关系的车型,输了的那方,这个品牌旗下车型可能都会跟着被带进坑里,这次除了卡罗拉最遭殃的就是雷凌了,我也很担心这一类节目今后被充值的可能性,只要影响力足够大、利益足够诱人,我相信厂家会想尽一切办法来一撞成名。再换回客户角度来看,速腾和卡罗拉车主如果刚提车,恰巧有刚看到这个视频,速腾车主会不会长舒一口气,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又或者有人“不巧”买了卡罗拉,新车还没捂热就遭遇晴天霹雳,会不会连觉都睡不好?其实,不用过分紧张,这种对撞更多还是一个参考,真正上路驾驶时的环境根本不会像在实验室中那么理想,变量实在是太多了,在各自变量影响下很可能又会出现另一种情况。而现在对于那些本来就在速腾和卡罗拉之间来回纠结的人们,恐怕这次对撞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选择,今年速腾的销量会不会反超卡罗拉,倒是可以好好期待一下,毕竟去年全年销量,速腾落后卡罗拉4万多台。我们有哪些A级车可以选择 这次对撞说完了,不如借着这个机会再聊聊市场上的那些A级车,如果你的购车计划被这次对撞打乱了,也可以当作参考。首先是德系,在A级车扎堆的10万~15万价位,最主流的德系车就是大众了,以这次对撞的速腾来说,经过这几年持续地增配、官降,销量一直维持在一个高位,去年销量接近30万台,但大众的A级车同质化非常严重,速腾、朗逸、宝来之间甚至存在一个互相竞争的关系,尤其是朗逸和宝来,代表了一汽和上汽的竞争,反倒是速腾的定位会稍高一点,上汽大众虽然也有兄弟车型凌度,但是明显不是速腾的对手。不管如何,速腾、朗逸、宝来都属于万金油车型,没有明显的优点,也没有明显的缺点,大众真是将中国的“中庸之道”研究得透透的,而选择它们的人也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保守、务实,大家买什么他们就买什么,当然这个级别的消费者普遍没有什么个性化需求,跟随主流是最稳妥的方式。在品牌层面,很多地方大众标依然等于有面子,大众的高销量反映在生活中就是一种认同感,你买别的品牌可能会被亲戚朋友DISS,但是你买一台大众回去没有人会在背后议论你的选择,所以在国内的A级车市场,你买什么都有可能出错,唯独买大众是不太可能出错的。下面是日系车,卡罗拉和雷凌上了1.5L三缸车型,前不久我们刚出过一期节目,感兴趣的可以回听一下。个人认为,除非丰田将1.2T彻底停产了,否则它仍然是卡罗拉和雷凌的销量主力,毕竟长久以来形成的三缸歧视在短期内是不可能消失的,而且卡罗拉和雷凌的三缸并没有什么肉眼可见的优势。顺便说一句,虽然卡罗拉这次对撞输了,但它和雷凌的安全气囊配得多,正面气囊、侧气囊、头部气囊、膝部气囊、坐垫气囊全系标配,同时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辅助、主动刹车在卡罗拉上也是标配,在雷凌上则是从次低配开始配备,这点同级别没多少车能做到(至少大众没有做到)。但有意思的是,根据我在二手车市场摸爬滚打的经验,德系车如果撞过,保值率并不会跌得太惨,但日系车只要撞过,那就卖不上什么价,具体原因我不是很清楚,是不是因为在很多人心里日系车都是不经碰的?除了三缸版本外,卡罗拉/雷凌的1.2T和混动车型该如何选,我觉得相比1.2T车型,混动车型的优势并不是油耗、省钱,毕竟它俩之间的差价,想单纯靠后期油耗去弥补,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省油”不代表“省钱”,所以除非追求混动车型稍好的行驶品质,否则一般人买1.2T都已经足够日常使用。轩逸,销量王,虽然这个销量是新老合力“拼凑”出来的,但不得不承认轩逸的特性确实适合这个级别的消费者,它的特性是什么?没短板、没毛病,就像一个高级一点的老年代步车,但家用代步肯定是足够了。但是,在没短板、没毛病的另一面,就是没有新技术,轩逸经典已经是非常老旧的车型了,而新轩逸也没有带来什么技术上的突破,同时轩逸的CVT变速箱我觉得也是一个槽点,虽然在油耗上是比较经济的,但是耐用性和在寒冷地区的低温保护问题,一直是大家吐槽的点,但是似乎丝毫没有影响销量。轩逸的动力参数其实很一般,但是绝大多数人试驾之后,反而觉得够用了,1.6L自吸发动机匹配CVT变速箱,12秒左右才能破百,也没有更高阶的动力总成可供选择,冷保护问题其实就是在动辄零下几十度的北方冬季,在车子热起来之前,踩油门是跑不快的。当然,日产的CVT变速箱故障率一般都是出现在几十万公里之后,正常家庭使用期限内,还真的就没啥问题。思域、昂克塞拉、福克斯,两个日系、一个美系。首先,这代思域真没什么好说的了,毕竟这种主打运动的A级车看上去没有那么“会过日子”,在上了年纪的人眼中是比较难以接受的,排除这类消费群体之后依然能够获得如此高的销量,主要还是产品的名声在外,有历史、有传承、有故事、调性一直保持的很好,是这个级别里最能拿来吹牛的车型,思域三厢本就非常火了,两厢车型造型非常高调,一定程度上还原了Type-R的风采,大家也都知道Type-R对于喜欢日系车的人意味着什么,再加上做了手动高配这么一个别人都不敢做的配置,又给火上浇了把油。反观昂克塞拉,我觉得挺可惜的,首先它没有引入绝美无双的两厢车型,虽然没有引入的原因是上一代两厢销量太差了,但对于那些真正喜欢昂克塞拉的人来说是一个遗憾,同时长安马自达一直给不了什么好的销售政策,吸引不了除昂克塞拉粉以外的“路人”客群,更关键的是如果现在去买2.0L的昂克塞拉,差不多都可以买一汽马自达的阿特兹了,别不信,阿特兹17.58万起售,现在最高能让到4万优惠,而且马上3月份就会上新款了,这可是整整高了一个级别的车,是正儿八经B级车。至于福克斯,运动性能非常强,同级别最好的底盘之一,只可惜现在全系都在玩三缸,玩着玩着就把自己玩脱了,不过不得不承认,福克斯的1.5T高功率三缸机是市面上最强三缸机之一,现在福克斯是难以复制当年的辉煌了,买它的也都是真爱粉并且非常认同这台发动机,很多人直接上次顶配甚至顶配,现在优惠也快3万了。接下来是国产车,最近比较火的是名爵的MG6、吉利的星瑞、领克的03……包括这些车在内的国产车都有个特点——越级打市场,要么在价格上越级,给出一个相比合资品牌A级车非常诱人的价格,要么就在级别上越级,用A+级或者准B级的姿态去打A级车市场。空间大、配置高、车机好……几乎已经成为国产车的共性,那为什么还是有人不买账,无非就是品牌价值问题,但是在这个级别的合资车也不见得多有档次,同时国产车的销量现在也不差,可在和合资车比销量的时候,还是比不过。为什么?因为消费者买车有第一选择性,国产车会给很多消费者带来不确定感,就比如不耐用,那问题就来了,什么叫不耐用?车也不是纸糊的,路上那么多网约车,不信去问问他们有没有大修过,我相信现在的国产车,除了某些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不行,底盘质感差一点,其他的还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写在最后综合而言,如果手捧十几万的预算想去买台车回来,我觉得考虑清楚几个点之后,其实再去选车就很简单。如果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日常代步需求,偶尔后排带点人,那么就遵循自己的喜好和驾驶习惯,追求动力就去买马力大的,追求操控就去买操控好的,追求颜值就去买长的好看的。如果有家用的需求,平时大多数情况下车子里都是坐满的,那么就要综合家庭成员的需求点,比如是要空间大一些,还是内部舒适化配置高一些,或者是主被动安全配置要更到位的。但是,不管怎么样都记住一点,就是在十几万这个价位里,很难有面面俱到的车,所以想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然后奔着自己最需要的点去选车就可以了。 音频图文更新在订阅号: 百车全说每期抽三条留言,每人赠168元的“芥末绿”燃油添加剂一瓶点击订阅,每周三,周六更新会有提醒新听友可以搜索:百车全说2014,百车全说2015,百车全说2016,往期300多个小时的节目可供收听

百车全说丨当相声听的汽车电台
2021年009期:卡罗拉与速腾对撞“翻车”,15万级轿车到底该怎么选?

百车全说丨当相声听的汽车电台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23, 2021 55:15


※ 本文章发布于订阅号:百车全说,订阅号阅读更加方便,欢迎关注最近,懂车帝的碰撞试验室拿2021款丰田卡罗拉1.2T S-CVT先锋版和2021款大众速腾200TSI DSG舒适智联版,进行了一次碰撞测试,丰田卡罗拉和大众速腾均以64公里/小时的速度、50%的驾驶员侧重叠率完成正面对撞,最后根据车体变形程度及假人伤害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我相信有不少朋友的私家车应该都在这个价格区间,家里即使有两台车的话,其中一台车有可能也是在15万上下的区间,用来代步,而这两款车分别是德系和日系的标杆作品,而且都是各自的最新平台架构,所以有人也说,这是MQB大战TNGA。真的,不得不佩服,有钱就是可以任性,这有可能是地球上第一次有媒体,以最直观的用对撞的形式,来对比这两个平台的车型哪个更安全。这个视频并不是很长,但是可以说全程无尿点,两车结束对撞之后,从表面上来看丰田卡罗拉的车身整体溃缩程度更为明显,大众速腾的车身则无明显溃缩情况,而且大众速腾车门可以轻松开启,车内安全气囊均已弹出,并很好的保护到了假人,相比之下,丰田卡罗拉不仅车头溃缩程度相对严重,驾驶舱腿部位置侵入量较大,假人的腿部受损比较严重。最关键的是,碰撞后卡罗拉的车门锁并不会自动打开,导致车门不能从外部开启,每个车门需要分别手动解锁后才能打开。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丰田卡罗拉车内安全气囊也已安全弹出,但通过拆解,内部变形要明显大于速腾,而且卡罗拉的后座直接给弹了起来,由此可见,丰田卡罗拉碰撞后的车身结构表现是略弱于大众速腾的,整体车身变形后,让假人的受损程度相较速腾来说更高。不管别人怎么说,对撞的事件已经结束,没有看过相关视频的小伙伴也可以上网搜一下相关的视频,今天先和各位分享一下我的观点。我们都知道,现在网络上充斥着很多言论,很多人看完碰撞结果以后也是惊讶不已,包括我之前在抖音上发的小视频,底下很多人都在留言,说德系车“测试没赢过、实战没输过”,日本车就是个脆壳子,不值得信赖;也有人说丰田现在的安全已经不只是车身强度啦,还有主被动安全系统的加入,可以在发生事故之前就避免事故……咱们也不好判断是不是有厂家公关在安排水军进行洗白或者趁机造势,但是我们可以聊聊几个关键的点。首先,我们在看碰撞测试的时候,最应该关注的点,是车辆对于驾乘人员的保护,现在所有的碰撞测试,对驾乘人员的保护关注度不够,很多时候都是看车辆的受损情况、车内空间压缩和白车身变形,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这一次对撞试验结束之后,我们也并未看到相关的假人受伤情况分析。其实测试碰撞的目的,有些机构是为了给厂家在销售过程中贴个标签,比如被人戏称为“五星批发部”的C-NCAP,有些是出于对自己公司的利益,比如保险公司们一起弄的中保研,为的是考虑到今后的维修成本和保险理赔,但这些都是从车辆本身出发,而实际上车辆碰撞后的人伤情况,才是最符合老百姓实际需要的。毕竟,车子撞坏了有保险公司可以修,太严重的话可以选择报废,而人伤无论轻重都是人受罪,而且影响到生命安全,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二孩了,未成年人不能坐在副驾驶,所以碰撞测试的时候,如果能够在后排放上儿童座椅,加上儿童假人,模拟一家几口出行的状态,碰撞后主持人详细讲解一下每个座位及家人分别受伤害的情况,特别是关键部位,比如头部,颈部,胸部等等,那就更完美了。而这次卡罗拉与速腾碰撞,后排座椅直接飞出去,也是网友吐槽最多的点之一。其次,在此次碰撞试验中,卡罗拉的车辆锁没有解除,我在网上看到有人提出质疑,说卡罗拉没有自动落锁,为什么车子会被锁上,我觉得这有很大可能是有一群人在刻意的转移话题,因为车子怎么锁上的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卡罗拉现在进行撞击后,四个门从外侧根本打不开,假如在事故发生后产生了二次风险,比如追尾、起火等情况,那么车内人员的逃脱难度,以及车外人员的救援难度会大大增加。最后,我把这次碰撞试验的视频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2021款速腾确实是比卡罗拉的车身形变要更少,至少看起来安全性更好,这个没有任何的争议,但是如果我们将一台车的碰撞成绩,无限延伸到整个平台安全性的高低,甚至延伸到日系车和德系车上面,那就有点不讲道理了,包括有很多自媒体这段时间也是揪着这件事疯狂博眼球、抢流量,但是如果你真的信了这些论调去买车,那只能说你太年轻了。而且,这次视频有几个地方我也是存疑的,比如懂车帝为什么选择了速腾,而没有选择同样是MQB平台的朗逸(视频里的声音被哔掉了),因为实际上朗逸的销量比速腾要好,而且价格和卡罗拉更接近,更有代表性,但是节目组给出的理由是认为那个哔掉的车型是中国特供车“有可能减配缩水,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我就比较疑惑节目组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当然,这并不代表不公平,因为速腾也是大众的代表产品,销量也不低。再一个就是懂车帝这次选择的是2021款的速腾,并且节目组在视频里也特别强调了“之前中保研的碰撞成绩不好,所以21款速腾据说是有25%的增强”。这其实就好理解了,大众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翻车之后,开始对自家产品做“应试教育”,有针对性的增强前部碰撞的标准,所以这次对撞成绩明显提高了很多。但是我们也要知道,这种做法是“只保速腾的车内人员不受伤,不管对面的人伤有多重”,是在这种前提下加强了车头的位置,这种做法在道义上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速腾和卡罗拉对撞背后的对决为什么这次的对撞会造成这么大的轰动,是因为速腾是当今德系A级车的代表车型之一,而卡罗拉一直以来都是日系A级车的传奇车型,当然不止如此,这两台车可以算是国内A级车市场的“销量王”。可能有人会问了:“销量王,不应该是轩逸吗?”明面上确实是轩逸,2020年一共卖出去53.8万台,但是轩逸的销量里其实包含了两款车,一款是新轩逸,另一款是轩逸经典,别小看轩逸经典这么一款老掉牙的车型,它可是贡献了轩逸相当一部分的销量,新老轩逸同堂销售,销量还算在一起,确实有点“不讲武德”。照这么个玩法,速腾、朗逸、宝来,这三台车都有亲兄弟般的血缘关系,那大众是不是也可以把销量算一起,那可是破百万的销量;与此同时,卡罗拉和雷凌的关系就更近了,基本可以算作是一台车,算在一起的话销量也可以超过新老轩逸。可惜,速腾、朗逸、宝来的销量是分开算的,因为有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卡罗拉和雷凌的销量也是分开算的,因为有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但是,日产只有一个东风。所以在某种意义上,速腾和卡罗拉确实是国内A级车市场的“销量王”和“顶级流量”,顶流之间的碰撞自然不愁没有关注度。轰动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家喜欢“联想”甚至是“连坐”。这次对撞结果是速腾赢了,根据速腾与朗逸、宝来的血缘关系,绝大多数人下意识就会联想到同属于MQB平台的朗逸和宝来也有同样的安全表现,而卡罗拉输了,同理大多数人也会把雷凌给一起连坐了,既然卡罗拉不安全,那么同是TNGA架构的雷凌也一样不安全,速腾是MQB平台,而现在大众几乎所有新车都出自这个平台的分支,那么是不是MQB平台下的车型都这么抗撞呢?我相信,稍微懂点车的人肯定知道,绝对不可能。卡罗拉是TNGA架构下的C平台,这也是丰田一直宣传的全新架构、全新平台,这个视频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的确是因为MQB与TNGA的对决,牵扯到所有MQB平台和TNGA架构的车,这么一来,这种轰动效应也就爆发式地扩散开了,甚至可能有人直接就会连带着判定MQB就是比TNGA安全,大众就是比丰田安全,顺带进一步坐实了德系就是比日系安全的说法。显然这种想法是非常不理智的,毕竟一个大的平台、架构下面,会根据车型级别细分出各种分支,比如MQB就有A0、A1、A2等等,TNGA也有TNGA-B、TNGA-C、TNGA-K等等,同时平台或架构只是安全性的一方面,而每款产品的设计不同,主被动安全配置不同等等,也会随着车型级别的提升而得出不同结论,举个例子,如果将速腾的对手换成亚洲龙,你会觉得速腾还能胜过亚洲龙吗?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次对撞带来的影响面非常之广,解读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虽然主持人已经足够专业了,但是在网友层面还是会演变成各种不同的答案,所以这种碰撞测试,我其实内心是希望平台坚持下去,做的越多越好,但是从另一方面,感觉每次碰撞都会造成一次不小的舆论风波,而后续的二次传播,平台不会再去针对性的解读,大家自由发挥的空间还是太大,也容易对真实选购的客户产生困扰。毕竟,速腾和卡罗拉的销量摆在这里,直接影响到各自海量老车主的利益和众多准车主的选择,老车主们心惊胆战,赢了皆大欢喜、输了怨声载道,准车主们静观其变,赢了就赶紧买,输了就换别家。再加上消费者的联想和连坐,赢了的那方,同品牌所有车都会跟着沾光,尤其是那些有血缘关系的车型,输了的那方,这个品牌旗下车型可能都会跟着被带进坑里,这次除了卡罗拉最遭殃的就是雷凌了,我也很担心这一类节目今后被充值的可能性,只要影响力足够大、利益足够诱人,我相信厂家会想尽一切办法来一撞成名。再换回客户角度来看,速腾和卡罗拉车主如果刚提车,恰巧有刚看到这个视频,速腾车主会不会长舒一口气,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又或者有人“不巧”买了卡罗拉,新车还没捂热就遭遇晴天霹雳,会不会连觉都睡不好?其实,不用过分紧张,这种对撞更多还是一个参考,真正上路驾驶时的环境根本不会像在实验室中那么理想,变量实在是太多了,在各自变量影响下很可能又会出现另一种情况。而现在对于那些本来就在速腾和卡罗拉之间来回纠结的人们,恐怕这次对撞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选择,今年速腾的销量会不会反超卡罗拉,倒是可以好好期待一下,毕竟去年全年销量,速腾落后卡罗拉4万多台。我们有哪些A级车可以选择 这次对撞说完了,不如借着这个机会再聊聊市场上的那些A级车,如果你的购车计划被这次对撞打乱了,也可以当作参考。首先是德系,在A级车扎堆的10万~15万价位,最主流的德系车就是大众了,以这次对撞的速腾来说,经过这几年持续地增配、官降,销量一直维持在一个高位,去年销量接近30万台,但大众的A级车同质化非常严重,速腾、朗逸、宝来之间甚至存在一个互相竞争的关系,尤其是朗逸和宝来,代表了一汽和上汽的竞争,反倒是速腾的定位会稍高一点,上汽大众虽然也有兄弟车型凌度,但是明显不是速腾的对手。不管如何,速腾、朗逸、宝来都属于万金油车型,没有明显的优点,也没有明显的缺点,大众真是将中国的“中庸之道”研究得透透的,而选择它们的人也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保守、务实,大家买什么他们就买什么,当然这个级别的消费者普遍没有什么个性化需求,跟随主流是最稳妥的方式。在品牌层面,很多地方大众标依然等于有面子,大众的高销量反映在生活中就是一种认同感,你买别的品牌可能会被亲戚朋友DISS,但是你买一台大众回去没有人会在背后议论你的选择,所以在国内的A级车市场,你买什么都有可能出错,唯独买大众是不太可能出错的。下面是日系车,卡罗拉和雷凌上了1.5L三缸车型,前不久我们刚出过一期节目,感兴趣的可以回听一下。个人认为,除非丰田将1.2T彻底停产了,否则它仍然是卡罗拉和雷凌的销量主力,毕竟长久以来形成的三缸歧视在短期内是不可能消失的,而且卡罗拉和雷凌的三缸并没有什么肉眼可见的优势。顺便说一句,虽然卡罗拉这次对撞输了,但它和雷凌的安全气囊配得多,正面气囊、侧气囊、头部气囊、膝部气囊、坐垫气囊全系标配,同时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辅助、主动刹车在卡罗拉上也是标配,在雷凌上则是从次低配开始配备,这点同级别没多少车能做到(至少大众没有做到)。但有意思的是,根据我在二手车市场摸爬滚打的经验,德系车如果撞过,保值率并不会跌得太惨,但日系车只要撞过,那就卖不上什么价,具体原因我不是很清楚,是不是因为在很多人心里日系车都是不经碰的?除了三缸版本外,卡罗拉/雷凌的1.2T和混动车型该如何选,我觉得相比1.2T车型,混动车型的优势并不是油耗、省钱,毕竟它俩之间的差价,想单纯靠后期油耗去弥补,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省油”不代表“省钱”,所以除非追求混动车型稍好的行驶品质,否则一般人买1.2T都已经足够日常使用。轩逸,销量王,虽然这个销量是新老合力“拼凑”出来的,但不得不承认轩逸的特性确实适合这个级别的消费者,它的特性是什么?没短板、没毛病,就像一个高级一点的老年代步车,但家用代步肯定是足够了。但是,在没短板、没毛病的另一面,就是没有新技术,轩逸经典已经是非常老旧的车型了,而新轩逸也没有带来什么技术上的突破,同时轩逸的CVT变速箱我觉得也是一个槽点,虽然在油耗上是比较经济的,但是耐用性和在寒冷地区的低温保护问题,一直是大家吐槽的点,但是似乎丝毫没有影响销量。轩逸的动力参数其实很一般,但是绝大多数人试驾之后,反而觉得够用了,1.6L自吸发动机匹配CVT变速箱,12秒左右才能破百,也没有更高阶的动力总成可供选择,冷保护问题其实就是在动辄零下几十度的北方冬季,在车子热起来之前,踩油门是跑不快的。当然,日产的CVT变速箱故障率一般都是出现在几十万公里之后,正常家庭使用期限内,还真的就没啥问题。思域、昂克塞拉、福克斯,两个日系、一个美系。首先,这代思域真没什么好说的了,毕竟这种主打运动的A级车看上去没有那么“会过日子”,在上了年纪的人眼中是比较难以接受的,排除这类消费群体之后依然能够获得如此高的销量,主要还是产品的名声在外,有历史、有传承、有故事、调性一直保持的很好,是这个级别里最能拿来吹牛的车型,思域三厢本就非常火了,两厢车型造型非常高调,一定程度上还原了Type-R的风采,大家也都知道Type-R对于喜欢日系车的人意味着什么,再加上做了手动高配这么一个别人都不敢做的配置,又给火上浇了把油。反观昂克塞拉,我觉得挺可惜的,首先它没有引入绝美无双的两厢车型,虽然没有引入的原因是上一代两厢销量太差了,但对于那些真正喜欢昂克塞拉的人来说是一个遗憾,同时长安马自达一直给不了什么好的销售政策,吸引不了除昂克塞拉粉以外的“路人”客群,更关键的是如果现在去买2.0L的昂克塞拉,差不多都可以买一汽马自达的阿特兹了,别不信,阿特兹17.58万起售,现在最高能让到4万优惠,而且马上3月份就会上新款了,这可是整整高了一个级别的车,是正儿八经B级车。至于福克斯,运动性能非常强,同级别最好的底盘之一,只可惜现在全系都在玩三缸,玩着玩着就把自己玩脱了,不过不得不承认,福克斯的1.5T高功率三缸机是市面上最强三缸机之一,现在福克斯是难以复制当年的辉煌了,买它的也都是真爱粉并且非常认同这台发动机,很多人直接上次顶配甚至顶配,现在优惠也快3万了。接下来是国产车,最近比较火的是名爵的MG6、吉利的星瑞、领克的03……包括这些车在内的国产车都有个特点——越级打市场,要么在价格上越级,给出一个相比合资品牌A级车非常诱人的价格,要么就在级别上越级,用A+级或者准B级的姿态去打A级车市场。空间大、配置高、车机好……几乎已经成为国产车的共性,那为什么还是有人不买账,无非就是品牌价值问题,但是在这个级别的合资车也不见得多有档次,同时国产车的销量现在也不差,可在和合资车比销量的时候,还是比不过。为什么?因为消费者买车有第一选择性,国产车会给很多消费者带来不确定感,就比如不耐用,那问题就来了,什么叫不耐用?车也不是纸糊的,路上那么多网约车,不信去问问他们有没有大修过,我相信现在的国产车,除了某些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不行,底盘质感差一点,其他的还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写在最后综合而言,如果手捧十几万的预算想去买台车回来,我觉得考虑清楚几个点之后,其实再去选车就很简单。如果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日常代步需求,偶尔后排带点人,那么就遵循自己的喜好和驾驶习惯,追求动力就去买马力大的,追求操控就去买操控好的,追求颜值就去买长的好看的。如果有家用的需求,平时大多数情况下车子里都是坐满的,那么就要综合家庭成员的需求点,比如是要空间大一些,还是内部舒适化配置高一些,或者是主被动安全配置要更到位的。但是,不管怎么样都记住一点,就是在十几万这个价位里,很难有面面俱到的车,所以想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然后奔着自己最需要的点去选车就可以了。 音频图文更新在订阅号: 百车全说每期抽三条留言,每人赠168元的“芥末绿”燃油添加剂一瓶点击订阅,每周三,周六更新会有提醒新听友可以搜索:百车全说2014,百车全说2015,百车全说2016,往期300多个小时的节目可供收听

Top Gear Rearview
Top Gear Rearview - Series 22, Episode 5

Top Gear Rearview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an 1, 2021 46:50


Tonight’s segments – The C7 Corvette hits the British shores vs. the Cayman GTS, completing the holy trinity with the LaFerrari, a wandering look back at Peugeot, and star in a reasonably priced car Olly Murs. Episodes on Motor Trend – https://www.motortrendondemand.com/topgear A look back at the C7 – https://www.motortrend.com/news/2014-2019-chevrolet-corvette-stingray-c7-retrospective/ C4 ZR-1 – https://carbuzz.com/features/the-c4-zr-1-is-the-coolest-corvette-that-no-one-cares-about The new Cayman GTS is an NA 4.0L – https://www.carmagazine.co.uk/car-reviews/porsche/718-gts-40/ Doug on the LaFerrari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gLQfhJZ7Rs Paul Bailey has all of em – https://www.motor1.com/news/52752/meet-the-man-who-owns-the-hottest-supercar-trio-laferrari-mclaren-p1-and-porsche-918-spyder/ Olly Murs history – https://thetab.com/uk/2020/05/05/a-brief-history-of-everything-tragic-olly-murs-has-ever-done-155253 Modern Peugeot drivers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TnGjq9mWSI Peugeot wiki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ugeot Peugeot meeting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QugEZOrZSc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topgearrearview/ Music – In Heaven by DeCreek,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The Diesel Podcast
Diesel Engine Q&A

The Diesel Podcast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15, 2020 56:38


Cass from Choate Engineering joins us to answer questions from our audience! What's needed for a 6.0L to reliably hold power? How to stop high pressure oil leaks? What's the best engine? Do emission-equipped diesels not last as long?

Gears and Beers: The Unashamedly Unprofessional Automotive Podcast

We're back for episode 177! This week we start off with a bit of bollocks, as per usual, before Joseph kicks start the News. The first bit of news this week is the wonderful announcement from Audi that they're dropping their Formula E campaign, and will be returning to Le Mans endurance and Dakkar. Mitch then talks about Porsche teasing the new (992) 911 GT3 RS! It will be a 4.0L naturally-aspirated flat 6, with an optional manual transmission, among other improvements over the out-going 991 generation GT3. We then talk about a Porsche GT2 RS smashing the production car lap record at Mount Panorama during 'Challenge Bathurst'. Matt then gets us to have a conversation, by starting off by making it a game... Of sorts. We then end with a different take on the Forza-style engine swap game we played from a few weeks back; this week, we have to pick a 6-cylinder engine to put into a current production car. Find us on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and at www.gearsandbeersmedia.com / www.unashamedlyunprofessional.com We have a merch shop! Gears and Beers Podcast is hosted by Mitchell Denham, Matthew Morwood, Joseph Riga, and Joel McD. Unashamedly Unprofessional

百车全说丨当相声听的汽车电台
2020年110期:价格亲民的福特野马,是徒有其表还是物有所值

百车全说丨当相声听的汽车电台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5, 2020 67:10


※ 本文章发布于订阅号:百车全说,订阅号阅读更加方便,欢迎关注!最近,我们公司新来了一个小伙子,叫思昊,进公司没多久就怒提一台野马,和我成为了车友。所以,现在我们公司里已经有两台野马,一台是我的2016款,一台是思昊的2019款。思昊买野马其实有一个很悲伤的原因,之前小伙子谈了一个女朋友,结果,谈了挺久的女朋友跟一个开野马的跑了,以至于他心里一直想着这件事,觉得有钱了一定要买野马。后来,小伙子努力工作,连着家里给的赞助和支持,也是有钱去买野马了。在买车之前,思昊也是和我取经了很久,咨询我的意见,而我作为一名资深的野马车主,也是好言相劝。因为,我觉得野马就像海景房,想买的时候开心,决定入手之前开心,看车的时候开心,买车的时候开心,刚买到手的时候开心,一旦拥有了一段时间,就索然无味甚至有些鸡肋,如果不是极度喜欢或者痴迷于野马,并且能够接受野马的各种缺点,还是把这份美好的印象放在心里,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但是,思昊觉得既然钱已经攒够了,自己也是个年轻人,开着一台两门的跑车从面子上肯定会比那些钢炮要好,而且最关键的就是自己的前女友是跟野马车主跑了,自己不买个野马总觉得说不过去,所以还是毅然决然的把野马提了回来,现在没事儿的时候就跟我研究改装方案,而且已经订了不少的改装件。为什么会选择野马其实,很多像思昊这样的年轻人,都会被野马吸引,就连三刀这种步入中年的80后,每次在路上看见野马呼啸而过的时候,心里面都会泛起一些波澜,顺便回忆一下自己的青葱岁月,只不过那时候的三刀买个奥拓都费劲,现在的后浪们能开着野马,确实是一件挺拉风的事情。当然,不同的人对于野马这台车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的人会说:“你说他有钱,他买个野马,你说他没钱,但是他买个野马。”还有不少人在网上说:“求求你们别再黑野马了,那是我的梦想……”无论每个人的出发点是什么,喜欢或者是不喜欢,大家都不会否认野马帅气的造型和较为足够的动力。造型帅气这一点毋庸置疑,两门的轿跑设计,加上肌肉车本身的设计语言和野马五十多年的设计传承,可以说让这台车远看起来,最起码值个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且不会像科迈罗或者挑战者看起来那么板板正正,或者甚至可以说是“直男审美”,所以野马这台车也收获了很多女性车主。而动力足够这一点,则是相对而言的,毕竟现在连奥迪A4 45TFSI四驱版本都可以轻松跑赢野马,但是野马给到的动力体验确实不差,而且很特别,它的动力在D档下释放的很温柔,尤其是在换装10R80那个10AT变速箱之后,只要你不猛踩油门,这种温柔的动力输出可以让年过90的老奶奶都驾驭自如,甚至说,如果福特给这台车配备特斯拉在概念视频里展现的高智能自动驾驶系统,你家的拉布拉多都能开着它去买菜。但是,野马也有狂躁的一面,当你把档位杆拉到S档,用战斗机同款拨片进行模式调节,把车辆调到赛道模式,转向调到赛道模式,同时关闭ESP车身稳定系统,一脚油门踩下去,你眼前的世界会瞬间从清晰变模糊,那种后驱大马力难以操控的感觉和十足的推背感,会从这颗2.3T发动机里源源不断的输送给你的身体。这时候,你会不自觉的菊花一紧,然后在车屁股的疯狂甩动之中扭着S形起步,这时你的大脑就像一台同时运行十几个3A游戏大作的电脑一样,根本无暇去顾及其他的事情,只能全力以赴的去应对前方那些在一瞬间就会擦肩而过的车流,给他们留下的只有三道杠尾灯,这种体验是很奇妙的。新款和老款的对比我在开头就提到过,我们公司现在等于是有了新老两款野马,而且还都是中规版本,配置是真的高到不行,我仔细的观察、体验了一下,我发现新款和老款有不少的区别,其中最为主要的有几点。第一个区别,是车辆的外观和内饰进行了改变,老款的车头设计非常的笔直,新款则有不少的弧度,有点鹰钩鼻的感觉,然后轮毂的造型也从原来很硬派的黑色双五辐轮毂,变成了新款的多辐轮毂,而且还能选配锻造轮毂。内饰上,你拿同样是中规版本的车型进行对比,你会发现新款多了一套液晶仪表,而且功能上得到了提升,并且老款车辆采用的是SHAKER的音响,新款则变成了B&O,音效上也有些许的提升,总的来说就是你听歌的时候更high了。对了,新款的中规野马终于有日行灯了,而且还有方向盘加热,这是小改款之前野马所没有的。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新款在功能上最关键的,就是配有原地暖胎功能。前两天,思昊在给我展示这个功能的时候,我在边上看的口水都滴到了地上,因为如果我想原地烧胎,必须要把ESP全关,然后自己用双脚控制好油门和刹车,要知道没点技术是很难去这样骚一把的。有的朋友会说,这样是不是很废轮胎?是的,但是在秀操作的面前,轮胎废就废吧,帅才是最重要的。第二个区别,就是新款野马在换装代号10R80的10AT变速箱之后,也就是2018款和2019款这两代,发动机的动力有所减弱,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国6的排放标准,发动机输出功率从过去的314HP变成了299HP,但是根据我的经验,通过更换低目数排气头段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由于变速箱从老款的6AT变成了新款的10AT,尽管马力有些许的降低,但是整体驾驶体验会比以前好很多。我在开老款野马的时候,偶尔还是能感觉到变速箱的顿挫,而我开思昊那台换了10AT变速箱的野马,我几乎感觉不到变速箱在工作。不得不说,福特真的对这套动力系统费了不小的心思,或者说的再简单一些,新款的野马比老款更适合日常驾驶。第三个区别,是新款野马对于老款的一个通病进行了修正,这也是我诟病许久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野马的后保险杠是靠两侧的卡扣来和后叶子板连接,但是由于后保险杠是塑料做的,时间久了会老化变软,所以老款野马经常会出现后保险杠和后叶子板之间的缝隙越开越大的情况,俗称“掉屁股”,而新款车型则是在尾灯下方靠两侧的地方,加装了两颗固定螺丝,所以不会出现“掉屁股”的情况。就我这段时间对比驾驶下来,我感觉新款车型主要是针对老款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改进,顺便把变速箱换了一下,其他方面其实跟老款没有什么太大的实质性区别,毕竟只是小改款么,要求不能太高。中规和平行进口版本的区别三刀之前在评测野马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说“野马就是远看100万,近看30万,坐进去一看13万”,但是我和思昊一直对三刀说的这句话很诟病,因为那次三刀测评的时候,用的是平行进口版本的野马。很多朋友可能不是很清楚平行进口版本的野马和中规版本,也就是福特4S店里卖的那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其实,主要就是配置上的区别。很多朋友会看到平行进口版本的野马价格很便宜,但是便宜掉的价格,其实都是因为少了很多配置。比如,不少平行进口的野马,没有19寸的轮毂和255/40/19的高性能轮胎、BREMBO的刹车、中控大屏、音响等等,而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是在美国买野马就有点像买保时捷,有一堆选配件等着你,包括但不限于性能件、外观件、舒适件甚至是后备箱垫和脚垫,而平行进口车商为了权衡这台车的价格和利润,大多数都会选择丐版的野马或者配置很少的野马,拉到国内售卖。比如改款前的第六代野马,中规和平行进口版本的变速箱的尾牙是不一样的,中规的尾牙齿比达到了3.55,而平行进口版本最多也就3.35,很多丐版都是3.15,因为这个大尾牙在美国市场里就属于性能包里的选装件,但是车商不会管那么多,先把你喜欢的大屏之类的搞定(有的甚至大屏也不搞定),其他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就随缘。这也导致那时候不少买野马的人发现,自己的车子在赛道里跑到200km/h的时候,速度再也上不去了,其实就是因为尾牙太小了。之前我在买野马的时候,其实特别想买手动版本,于是我就找到咱们国内一家做得很大的平行进口车商,结果选配到和中规版本相同的配置之后,发现落地的价格竟然比中规版本还贵,最后只能悻悻然的作罢。并且各位不要忘了,平行进口版的车辆享受不到国家三包政策和品牌承诺的售后维保,只能单独在外面的保险公司购买车辆质保,所以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建议去4S店买中规版本的野马。另外很多朋友不知道怎么区分中规和平行进口,很简单,看尾灯就知道了,美规的尾灯是红色的,中规是白色的。为什么不买5.0L版本?我相信有不少细心的朋友看到这里,会发现我直到现在都没有聊到5.0-V8版本的野马。没办法,买的人太少了。三刀问我和思昊:为什么不去买V8版本的野马?我和思昊的回答出奇的一致:太!贵!了!先不说5.0版本的野马百公里油耗轻松就能突破20升,但凡做个保养,比如换个火花塞,买2.3T版本的弄4根就行,开个V8的野马就得买8根,费用直接翻一倍,2.3T版本机油只需要5.5L左右,而V8版本直接要12L机油,就这还是没有算平常加油的费用,毕竟2.3T的野马就要15个油左右,5.0L的版本可以轻松突破20个油。就我对身边所认识的野马车主进行了一个小调查,我发现几乎每一个2.3T车主心里都有一个5.0的梦,而即使是选择了5.0L版本的野马,有不少还都是去买的二手车,因为那个二手车现在确实不贵,四五十万就能圆你一个V8大排量的梦。野马的优缺点其实就我总结下来,大多数人买野马最为看重的其实就是那个帅气的造型,还有双门四座这种相对而言的实用性,即使是三口之家一起开野马出门,只要孩子年纪不大,就可以坐在副驾的后面,也不会影响主驾驶位的空间。再一个就是之前从1964年开始,野马一直都是后轮非独立悬挂,但是到了现在的第六代野马,则是把后面变成了独立悬挂,操控有些许的提升,加上这也是一台后驱车,并且改装配件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数量多也就算了,改装件的价格也是丰俭由人,从便宜的到贵的一应俱全,这一点让我感觉这台肌肉车开始也有些JDM的味道,好开、好改、好玩。最后,就是野马确实是美系肌肉车里最好开的车型。我之前开过科迈罗和挑战者,相比之下科迈罗的驾驶视野真的很差,你在开车的时候其实有很多盲区,而且科迈罗那台车的动力总成其实就是ATS-L的那一套,你也不能说不好,只是说钱都花到这儿了,还用的和ATS-L一样的动力总成,差点意思。而且科迈罗还是国V的排放,所以即使你现在去买一台回来,在很多新车排放标准限制在国VI的城市都无法上牌。而挑战者的问题在于车子太长,整台车我在开的时候总觉得像在开船。在这里顺便给挑战者正个名,之前我看很多人都说挑战者跑不过飞度GK5,我感觉说这话的要么是车主自黑,要么就是人云亦云,因为实际上现在的挑战者SXT版本,也就是那个最基础的版本,官方百公里加速就已经5.9s了,很多车主实测下来会在6.1s~6.5s,所以实际上挑战者的速度并不算慢,只能说没有那些同价位的钢炮们那么快。回到野马上来,可以说这台车有不少的优点,不管是性价比、配置、造型还是文化传承,野马似乎看起来一切都挺不错,但是,当你真正买了野马,你就会发现这台车没你想象的那么美好。按理说之前肌肉车的诞生,有很大一部分的时代因素,毕竟那时候的美国的汽油比水还便宜,而且高速公路铺天盖地的修,不少地方还是地广人稀,从而促使了这种能够满足巡航需要的车。但是,现在的野马不比当年了,毕竟我们经常在美国电影里能看到,那些老车的座椅都跟沙发一样,所以如果你开着现在的野马长途奔袭,能不能成功的下车都是个谜,因为腰实在是吃不消。再一个就是野马即使是2.3T的版本,也能给到你5.0的油耗体验。我看了一下我们公司两台野马的油耗,一个15.7L/百公里,一个16.8L/百公里,三刀以为我们没事就在路上激烈驾驶,结果我们告诉他,已经很温柔的在开了,而且我们还跟三刀吐槽,野马这车的油箱只有59升,加满也就跑个三百多公里,还不如国产电动车的续航。如果说老款的奔驰C63和纳智捷是加油站的战略合作伙伴,那野马车主最起码也是加油站VVVVVIP级别的客户。不仅如此,野马这台车还有也有一些小毛病,这些小毛病也是把我弄的无力吐槽。最开始,我有一次赶着油价要调整,大半夜冲到加油站去排队,结果好不容易加完油了,发现车子刚打着火没几秒就熄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怠速不稳,我试着在车子打着之后踩几脚油门,发现又好了。我就很郁闷,觉得车子肯定是哪儿出了问题,于是就开到修理厂去,检查一圈下来,发现是碳罐电磁阀的前阀出了故障,在车友群里一问,竟然有不少车主都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没办法,只能花几百块钱买了一个新的,车停在修理厂也没法开了,算上等货和更换,前前后后用了3天,不过好在换完之后到现在也没出过故障。之后就是刹车异响,有一天我在开车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刹车有啸叫声,一看里程表,才三万多公里,我想着不应该啊,自己平时开车还挺爱惜的,刹车皮应该还有很多才对。于是,我又开到修理厂去,把轮毂拆下来看了一下刹车的情况,发现刹车皮还剩很多,刹车盘也没什么磨损,一问车友群,又是一堆人回应自己也有同样的问题,想要解决就只能换新的刹车皮,最好再把刹车盘也换掉。而且,野马的视野也不是很好,那个长长的车头摆在那里,光线不好的时候很容易看不见路上的坑,或者比较低矮的路桩。我有一次就是自己大意了、没有闪,结果就给撞了,前保也坏了,我觉得路桩不讲武德,希望能耗子尾汁,但是该修车还是得修车,没办法,继续开去修理厂。以至于修理厂的老板每次见到我都吐槽:你的车感觉就像是给我买的,停在这儿的时间比你开的时间都长。野马的市场情况首先我们要聊一聊,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会去买野马?我这里也是问了几位福特4S店的销售人员,还有几家平行进口车的车商和二手车商,得到的答案基本上相同。4S店的销售人员告诉我,购买野马的消费者,主要还是年轻人,基本上都是家里出钱或者手头有闲钱,这台车可能是他的唯一用车,但绝对不是家庭的唯一用车,而且现在福特野马经过价格调整,从最开始2015款39.98万的价格,已经变成了现在36.98万的起售价格,并且福特官方也有一些金融政策,所以也有不少人会选择贷款购买,也相对的降低了一些门槛,但是如果现在还想买5.0的野马GT,那就只能去买二手车了,因为那车是国5排放的。而去买平行进口版本野马的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就是为了买回去当个玩具,之前很多客户买回去之后也是进行全面的改装,再一类人就是想买野马,但是兜里差点钱,看看平行进口的车,虽然配置比中规版本要低,但是价格也低,想着买回去先开着,然后有钱了再自己找地方升级一下配置,目前这两类人比较多。二手车商则表示,来买野马的也基本都是年轻人,而且目前福特野马的价格都比较坚挺,尤其是中规版本的价格,除非改款前的车子,也就是15款~17款的价格会比较亲民一些,18款之后换装10AT的版本,价格都比较坚挺,因为本身买野马的人就不算多,买回去再卖掉的就更少了。其次我们聊一聊,为什么科迈罗和挑战者的保有量比不过野马?2015年1月20日,福特第六代野马在国内正式上市,直到2017年2月28日,上汽通用汽车才宣布,雪佛兰第六代科迈罗RS正式以全进口方式引入中国市场,整整晚了2年。可能通用认为肌肉车在国内不一定能有多大的反响,所以想让福特先去试试水,结果发现“哎哟,好像卖的还可以”,于是就决定以官方身份把科迈罗引进国内市场,顺便吃一波市场红利,结果发现根本卖不动,因为大多数想买科迈罗的车主,已经通过平行进口的方式进行了购买,早买早享受嘛,剩下没有买的那些人,要么在试驾野马之后觉得真香,成为了野马车主,要么就索性放弃购买。道奇的挑战者则一直没有以官方身份进入过国内市场,因为克莱斯勒其实在国内混的本身就不是很好,挑战者来与不来,对他们而言都无关痛痒,并且平行进口市场价格也是疯狂跳水,从最开始六十多万落地一车难求,到后来三十多万甩卖还一堆库存,让不少当时花六十多万买车的客户大呼上当,觉得自己比特斯拉的韭菜还要韭菜,而且挑战者直到现在也没有国6版本的车型,直接劝退了一大批消费者。本来美系肌肉车的受众就很小,能了解到美系三杰是什么的则更是凤毛菱角,福特占了一波先机,让喜欢肌肉车的人用尽可能亲民的价格进行尝鲜,然后这些车主在平时开车、用车的时候,也是一个活广告,促使更多不懂美系肌肉车的人,单冲这个外形就提升了不少好感度,之后感兴趣的再看看价格,发现虽然不是很便宜,但也不算特别贵,自然就有心痒痒的人去选择购买。那么从现在的市场来看,野马目前在售的,包括新车、二手车、平行进口车,种类非常的齐全,其中包括平行进口车市场上出售的SHLEBY GT500、GT350R、GT350这种信仰级也是怪兽级座驾,以及普通的2.3T和5.0-V8版本,又有SHELBY在国内以官方身份出售的GTE和GTE宽体版,其实就是基于美规丐中丐版野马进行的魔改版本,以及福特自己通过官方渠道推出的2.3T版本,二手车市场里还有不少之前的5.0 V8版本、2.3T版本和早年赛麟推出的赛麟版野马,甚至你如果运气好并且经济实力足够,你还能在二手车市场上买到第五代谢尔比版本的野马,也是那个极品飞车电影里的同款,甚至是可以买到带正规手续的第四代野马。所以,野马这台车今后的路其实很好走,包括福特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不然也不会去推出Mustang Mach-E版本(虽然这个电马被我这种野马车主喷的是体无完肤,但并不妨碍它的出现),只要福特自己不作死,能够老老实实的把野马原汁原味的做出来,同时根据现在的时代需求进行改进,那野马这个车即使是作为精神图腾,也会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卖给一任又一任的车主。写在最后从1964年野马推出第一代开始,其实野马就是一台面向老百姓们的车,因为那台车的基础是一台极其普通的轿车——“福特猎鹰”,以至于野马从面世的那一天直到现在,价格也没有比普通轿车贵多少。换言之,就是多花点钱买个更帅的壳子,看看现在1.5T的奔驰C级都要三十多万,这么想想野马还是挺有性价比的。当然,如果你是一个追求细节和精美做工的人,那你绝对不会喜欢野马给人不论是看上去还是开起来都能体验到的笨重、粗糙和颠簸感,但是喜欢的人或者说野马的粉丝们,则会对这种驾驶体验如痴如醉,因为野马确实能给到你一种自由的感觉,这也是野马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原因。毕竟,现在社会上的条条框框太多,有一台这样的车确实是一件很开心也很惬意的事情,不管是车子那个长到令人倍感浮夸的车头,还是双门轿跑的设计,还有车上在奔腾的马标,都完美的击中了年轻人的心,甚至是三刀这种中年人乃至一些老年人的心,男人至死是少年,这句话一点都不假。音频图文更新在订阅号: 百车全说每期抽三条留言,每人赠168元的“芥末绿”燃油添加剂一瓶点击订阅,每周三,周六更新会有提醒新听友可以搜索:百车全说2014,百车全说2015,百车全说2016,往期300多个小时的节目可供收听

杨扬侃车
20201019—天籁凯美瑞亚洲龙家用选谁;奔驰GLA宝马2系谁更实用

杨扬侃车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Oct 21, 2020 43:41


山东交通广播《购车联盟》20201019直播节目绿色版主要内容:1.新车分析——MG领航会有竞争力么;2.通过热线电话、微信平台、视频直播等解答听众挑车、买车提问,问题涉及——新荣放2.0L能买么、使用上有何注意;荣威IMAX8 VS传祺M8家用如何选择;长安CS35 PLUS VS奇瑞瑞虎5X怎么选;吉利豪越VS捷途X90谁更值得购买;10万落地要求合资SUV有何推荐;比亚迪汉怎样、国家目前对电池衰减是怎样规定的;天籁VS凯美瑞/亚洲龙家用如何选;现代瑞纳VS起亚焕驰买谁;林肯MKZ还值得购买么;丰田致炫X为何4S店工作人员推荐买低配;奥迪A3是买现款还是等新款;讴歌RDX值得购买么;探界者VS自由光买谁相对稳定;奔驰GLA VS宝马2系买谁更实用;雷克萨斯RX选哪款配置最合适。。。等等。

The Diesel Podcast
BMW 335d Sleeper

The Diesel Podcast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Sep 1, 2020 38:00


Today's topic is a first on the podcast! Today we chat with Matt Santjer from Santjer Performance about his passion for BMW 335d's. His car is approaching 1000hp with triple turbos, dual injection pumps, modified injectors, stock transmission and long block. We ask him about these 3.0L inline 6 diesels and how much performance potential they have!

iDriveSoCal
2021 Chevrolet Tahoe, All-New, Test Drive Review, Pricing, Trims & Specs

iDriveSoCal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l 18, 2020 17:12


2021 Chevrolet Tahoe - All-New & Awesome! Nice. Job. Chevy! The all-new 2021 Chevrolet Tahoe is a homerun.  And it's made in the USA!  Arlington, Texas to be exact. So, I've always been a Tahoe fan.  But during my test drive.  I kept thinking.  They got it right.  And not just here or there.  But the whole thing. My sincere thanks to Lewis Cook at Martin Chevrolet.  He's the general manager.  And a dear friend.  Plus he gave me his first 2021. And it was my guilty pleasure test driving it for this review. :0) 2021 Chevy Tahoe Top-3: Interior Styling Drive -->Continue reading or click play below to listen.

Mecum On the Move
C8 Corvette Impressions & Performance w/ Ken Lingenfelter

Mecum On the Move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n 23, 2020 40:26


This episode of On the Move gets rolling with a field report from Gone Farmin’ Consignment Agent Paul Demchenko, who briefs Matt and John on the success of the Davenport auction. Paul presents some of the highlights from the event, including top sellers like a 1938 Minneapolis-Moline UDLX, a 1969 John Deere 4520 muscle tractor, a 1911 Case steam traction engine and a 1951 Chevrolet Napco ¾-ton pickup. From there, the guys race right into the latest news from Ford. First up, it’s talk of the highly anticipated Bronco’s release, now happening on July 13, and then a look at the return of a retro ride, the Mach 1 Mustang, set to show up in the 2021 model year. The limited-edition pony will feature a 5.0L/480 HP V-8 engine and nostalgia cues like Tarnished Dark-painted aluminum wheels that harken to the classic Magnum 500-style wheels, as well as side body stripes with reflective surfaces. Keeping the pedal to the metal, it’s nothing but Corvette conversation for the rest of the show. Ken Lingenfelter of Lingenfelter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calls in to provide in-depth feedback and driving impressions from his hours of seat time in the Corvette C8. He also teases what his team has in store to make the model go even faster. Before signing off, Ken pulls back the curtain on his world-class car collection and talks about some highlights. The view on ‘Vettes continues with a visit from President of Bloomington Gold Corvettes Guy Larsen, who joins Matt and John in the studio. Guy gives an update on the show, including its move to a new venue at Lucas Oil Stadium in Indianapolis, Indiana, as well as a new date: September 11 and 12. Marking the first time in the show’s 40-plus year history, the majority of the show will be indoors. The enthusiast also explains the nuts and bolts of the show’s high-level judging, including the standards of the Certification and Survivor Bronze, Silver and Gold Classes. Along the way, he recalls some of the historic pieces that have surfaced at the show including a third-generation ZL1, several prototypes and even an ultra-rare pre-production L88.

All Revved Up
All Revved Up - June 20, 2020, Hour 2

All Revved Up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n 20, 2020 43:44


This week's picks from Bring-a-Trailer, Todd and John review the final auction bids for last week's picks. For this week, BaT picks are for John: 1967 Triumph GT6 A rare example of the fastback hardtop Triumph with a 2.0L inline 6, a 1968 Shelby Mustang GT500 Convertible, a 1982 Steyr-Puch Pinzgauer 712M troop transport and a 1992 Toyota MR2 JDM. Todd picked: a 1968 Lamborghini Miura P400, a 1992 Mercedes-Benz 300E, a 1991 Toyota MR2 5-speed and a 1969 Mercedes-Benz 300SEL 6.9.

All Revved Up
All Revved Up - May 9, 2020, Hour 2

All Revved Up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16, 2020 43:44


Bring-a-trailer auctions are doing very well despite a recession. A 5k mile 1995 Toyota 4Runner (Gen III) sold for a stunning $46k. John McMullen picks: 1977 Pontiac Firebird Trans Am owned by Burt Reynolds and 1964 Mercury Comet Caliente Convertible. Todd Bianco picked 3 cars: 1986 Volvo 240DL with 59k miles which sold for $9,100; a no reserve 1981 Dodge Aries K sedan with 58k original miles – seats 6!; a 1,600 mile 1969 Citroen DS21 Pallas – it's as close to new as you'll see. We also looked at option prices from old car stickers. Toyota has a new 2021 Supra with a 2.0L turbo-four engine for the first time. Lordstown motors talks in-hub motors. Smart is making a strong comeback according to Daimler. Look for new electric Smarts in 2021. Dividends suspended at VW and BMW. Nissan is killing the Datsun sub brand.

JossGreen Live
Con lo que cuesta tu celular podrías comprarte estos 7 coches!! Ep 498 - JossGreen Live

JossGreen Live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5, 2020 8:20


1.- VW Sedán (Vocho) 1996: $12,000Un modelo con 372,680 km que se observa ya un tanto maltratado por el tiempo de vida que ya tiene, pero por ese costo no está nada mal, sobre todo si lo que estás buscando es un vochito para poder restaurarlo.https://auto.mercadolibre.com.mx/MLM-758852709-vocho-96-super-barato-proyecto-urge-JM#position=13&type=item&trackingid=7d73a450-426e-48b0-8781-0d0d11bbf5ddvocho2.-Pontiac Sunfire Coupé 2002: $22,000¿Cuántos de nosotros no recordamos a este auto con cariño? Pues aún existen infinidad de ellos a la venta en esta plataforma. Este modelo con 138,000 de kilometraje, con motor 2.4L y transmisión automática, nos pareció un buen ejemplo de lo que podemos encontrar por este rango de precios.https://auto.mercadolibre.com.mx/MLM-762182645-pontiac-sunfire-coupe-aa-at-2002-_JM?redirectedFromSearch=truePontiac3.- Chevy 2002: $28,0000Recientemente publicamos una nota sobre los autos más vendidos de México en la que todavía aparece un Chevy, y por supuesto que este es uno de los modelos que no podía faltar en la lista. Con $160,000 km, motor 1.6L y transmisión manual, puedes hacerte de un auto un tanto más reciente.https://auto.mercadolibre.com.mx/MLM-758045168-chevrolet-chevy-16-5p-swing-pop-b-mt-2002-JM#position=8&type=item&trackingid=f62501f3-6a38-432c-bea7-7453557c2d8fchevy4.- Nissan Tsuru 2001: $23,500El auto que fue el más vendido de Nissan en México durante mucho tiempo sigue siendo de los más buscados en la web. Aunque las fotos no son muy buenas, se observa un vehículo cuidado aunque sí con algunos rayones y con 126,000 km de recorrido. El anunciante señala que le falta la tenencia y verificación del último año.https://auto.mercadolibre.com.mx/MLM-760659910-tsuru-2001-en-buen-estado-estandar-4-puertas-JM#position=24&type=item&trackingid=cb98793b-92d4-4f4b-8599-3d15b60d09fatsuru5.- Renault Clio 2004: $22,000Si buscas bien puedes encontrar muy buenas opciones y por el mismo rango de precios que estamos tomando como referencia, es decir, lo que cuesta un teléfono hoy en día. Este Clio de 130,000 km es transmisión manual y con el motor 1.6L., luce con algunos desperfectos en la carrocería, sin embargo, por el precio y año que es, se convierte en una buena opción también.https://auto.mercadolibre.com.mx/MLM-751733146-renault-clio-16-energy-mt-2007-JM#position=30&type=item&trackingid=fdb34103-8279-4c19-b441-da3e56043d32clioAhora bien, si pusiéramos 5,000 más al presupuesto que estamos tomando podemos ya escalar a un auto todavía más reciente, por ejemplo un mismo Clio 2007.6.- Chevrolet Matiz 2004: $35,500Aunque técnicamente ya cuesta más que un teléfono de los que ya comentamos en un inicio, recordemos que los precios que tomamos como referencia son los de “entrada”, así que con el presupuesto de un smartphone con mayor capacidad, también puedes adquirir un auto como este.https://auto.mercadolibre.com.mx/MLM-753266093-factura-original-pagos-2019-JM#position=3&type=item&trackingid=aa4a7ef3-ec9a-4c19-aa06-ebdb1eadd210matiz7.- Beetle 2000: $34,000Este auto siempre se caracterizó por ser un tanto elevado en precio, por lo que hoy en día y aún después de que salió de producción, se sigue vendiendo muy bien. Buscando encontramos esta opción que en realidad es de las más económicas para el año-modelo que es. Con 67,000 km, una cifra muy buena por cierto, este escarabajo tiene el motor 2.0L con 116 caballos de fuerza y aunque la pintura luce maltratada en fotos, tan solo por el kilometraje es una buena alternativa.https://auto.mercadolibre.com.mx/MLM-756192658-volkswagen-modelo-2000-JM#position=9&type=item&trackingid=589f3ee9-b32f-4b2d-88ac-41dede82cf5aFuente motorpasion.com.mx

JossGreen Live
Con lo que cuesta tu celular podrías comprarte estos 7 coches!! Ep 498 - JossGreen Live

JossGreen Live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y 5, 2020 8:20


1.- VW Sedán (Vocho) 1996: $12,000Un modelo con 372,680 km que se observa ya un tanto maltratado por el tiempo de vida que ya tiene, pero por ese costo no está nada mal, sobre todo si lo que estás buscando es un vochito para poder restaurarlo.https://auto.mercadolibre.com.mx/MLM-758852709-vocho-96-super-barato-proyecto-urge-JM#position=13&type=item&trackingid=7d73a450-426e-48b0-8781-0d0d11bbf5ddvocho2.-Pontiac Sunfire Coupé 2002: $22,000¿Cuántos de nosotros no recordamos a este auto con cariño? Pues aún existen infinidad de ellos a la venta en esta plataforma. Este modelo con 138,000 de kilometraje, con motor 2.4L y transmisión automática, nos pareció un buen ejemplo de lo que podemos encontrar por este rango de precios.https://auto.mercadolibre.com.mx/MLM-762182645-pontiac-sunfire-coupe-aa-at-2002-_JM?redirectedFromSearch=truePontiac3.- Chevy 2002: $28,0000Recientemente publicamos una nota sobre los autos más vendidos de México en la que todavía aparece un Chevy, y por supuesto que este es uno de los modelos que no podía faltar en la lista. Con $160,000 km, motor 1.6L y transmisión manual, puedes hacerte de un auto un tanto más reciente.https://auto.mercadolibre.com.mx/MLM-758045168-chevrolet-chevy-16-5p-swing-pop-b-mt-2002-JM#position=8&type=item&trackingid=f62501f3-6a38-432c-bea7-7453557c2d8fchevy4.- Nissan Tsuru 2001: $23,500El auto que fue el más vendido de Nissan en México durante mucho tiempo sigue siendo de los más buscados en la web. Aunque las fotos no son muy buenas, se observa un vehículo cuidado aunque sí con algunos rayones y con 126,000 km de recorrido. El anunciante señala que le falta la tenencia y verificación del último año.https://auto.mercadolibre.com.mx/MLM-760659910-tsuru-2001-en-buen-estado-estandar-4-puertas-JM#position=24&type=item&trackingid=cb98793b-92d4-4f4b-8599-3d15b60d09fatsuru5.- Renault Clio 2004: $22,000Si buscas bien puedes encontrar muy buenas opciones y por el mismo rango de precios que estamos tomando como referencia, es decir, lo que cuesta un teléfono hoy en día. Este Clio de 130,000 km es transmisión manual y con el motor 1.6L., luce con algunos desperfectos en la carrocería, sin embargo, por el precio y año que es, se convierte en una buena opción también.https://auto.mercadolibre.com.mx/MLM-751733146-renault-clio-16-energy-mt-2007-JM#position=30&type=item&trackingid=fdb34103-8279-4c19-b441-da3e56043d32clioAhora bien, si pusiéramos 5,000 más al presupuesto que estamos tomando podemos ya escalar a un auto todavía más reciente, por ejemplo un mismo Clio 2007.6.- Chevrolet Matiz 2004: $35,500Aunque técnicamente ya cuesta más que un teléfono de los que ya comentamos en un inicio, recordemos que los precios que tomamos como referencia son los de “entrada”, así que con el presupuesto de un smartphone con mayor capacidad, también puedes adquirir un auto como este.https://auto.mercadolibre.com.mx/MLM-753266093-factura-original-pagos-2019-JM#position=3&type=item&trackingid=aa4a7ef3-ec9a-4c19-aa06-ebdb1eadd210matiz7.- Beetle 2000: $34,000Este auto siempre se caracterizó por ser un tanto elevado en precio, por lo que hoy en día y aún después de que salió de producción, se sigue vendiendo muy bien. Buscando encontramos esta opción que en realidad es de las más económicas para el año-modelo que es. Con 67,000 km, una cifra muy buena por cierto, este escarabajo tiene el motor 2.0L con 116 caballos de fuerza y aunque la pintura luce maltratada en fotos, tan solo por el kilometraje es una buena alternativa.https://auto.mercadolibre.com.mx/MLM-756192658-volkswagen-modelo-2000-JM#position=9&type=item&trackingid=589f3ee9-b32f-4b2d-88ac-41dede82cf5aFuente motorpasion.com.mx

楽しいラジオ「ドングリFM」
554 我ら水をたくさん飲むマン

楽しいラジオ「ドングリFM」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pr 27, 2020 12:55


めちゃくちゃ水の話をしました。 Amazon | 大塚食品 クリスタルガイザー 500ml×24本 https://amzn.to/2KHx3GJ Amazon | コントレックス 水 1.0L [直輸入品] ×15本 https://amzn.to/2yLS5kW LOHACO - 【水・ミネラルウォーター】LOHACO Water 2L(5本入) https://lohaco.jp/product/2783735/ 硬水と軟水の違いって何?飲み分けのすすめ|eo健康 https://eonet.jp/health/articles/2017/0601.html ドングリFM公式サイト https://donguri.fm/ ドングリfmへのお便りはこちら https://goo.gl/forms/WlhFWl5MKqpp2VXQ2 裏ドングリFM https://community.camp-fire.jp/projects/view/206637 https://donguri.fm/circle

Gears and Beers: The Unashamedly Unprofessional Automotive Podcast

We are back with another episode to keep you somewhat entertained during this Coronavirus nonsense. This week, we kick off with a bit of nonsense before cracking on and talking about Sir Stirling Moss passing away at the age of 90yrs last week. Something we learned about 10 minutes after we uploaded last weeks episode. So, we dedicate a fair bit to talk about his extensive motor racing career. We then talk a bit about the next Nissan Zed-car, rumoured to be a 400Z which would imply it will have a 4.0L engine. Then Matt talks about the new Ford Focus RS more than likely not coming to Australia; though Ford Australia is determined for it to come here. Matt then talks about Mazda probably borrowing BMW's inline 6 and drivetrain for the new Mazda 6, and probably partnering up with Toyota to develop Mazda's next sports car. We then talk about Chinese vehicles, and Matt actually gets quite excited by a few of them. Matt then brings up CarSales' article on the top 10 Drift cars for under $10k. Joseph then goes through the list of the top10 cars sold in Australia in the year 2000, and there's one car, in particular, that was an absolute blast from the past. Mitch then talks about what's been happening to his Hilux lately. Then we answer a question from James and talk about mad imported cars for sale. Then we end with 'The Cool Wall.' Find us on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and at www.gearsandbeersmedia.com / www.unashamedlyunprofessional.com We have a merch shop! Gears and Beers Podcast is hosted by Mitchell Denham, Matthew Morwood, and Joseph Riga Unashamedly Unprofessional

Femcanic Garage Podcast
EP. 43—Stacey Chandler—“From the Runway to the Pit Stop”

Femcanic Garage Podcast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24, 2020 38:57


Stacey Chandler is a Porsche mechanic in the UK. She specializes in Porsche classic but also works on other models from brand new hybrids to a 356. She is such a badass at what she does that she was personally picked to join the Porsche UK classic race team as a pit stop mechanic. Stacey travelled through Europe with the race team working on their 1969 2.0L 911. While in school, Stacey explored a career in wedding planning and fashion design, but through a family car restoration project, she quickly discovered that her true passion was in tinkering with cars. Join us on this episode Femcanics as Stacey walks us through her journey!   What is the Femcanic Garage community all about? Go check us out! You can visit our website at https://femcanic.com/ You can find us on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Pintrest and Tik Tok by searching for Femcanic Garage. Don't forget to subscribe and rate the Femcanic Garage Podcast.

Ladies Who Law School
Setting expectations, transferring, and how to get ready for 1L year

Ladies Who Law School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Feb 10, 2020 28:43


Welcome back to another Ladies Who Law School Podcast episode! This week's episode is about how to get ready for 1L year, and the pros and cons of transferring after 1L year. Thank you to @q.t.mar for the questions that inspired this episode! Thank you so much for all of the support you've shown so far! Please, don't hesitate to contact us about topics you'd like to hear our take on. See you next week! Law School Confidential The holy grail 0L book! Follow us on social!FacebookInstagram make sure to check out our stories here every day for opport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Q&A's, polls, and giveaways (coming very soon.) Twitter Rate & Subscribe for more!xoxo,The LadiesSamantha & HayliePlease note, we include affiliate links within this post to support the mainten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dcast.

Gears and Beers: The Unashamedly Unprofessional Automotive Podcast

Sorry it's late, but here's episode 134! This week, we recorded in Morwood's new house, so we were set up on a 6-foot bi-fold table and some camp chairs. This week, we have some news to talk about. We start off with a bit of news about Hyundai/Genesys's GV80-based ute-pick-up thing, which will have a 3.0L straight-six turbo diesel that's 'architecturally similar to' BMW's engine. Mitch then talks about a handful of car brands that have bucked the industry trend and have found growth in sales over the last year. Joseph then talks about Lamborghini's 43% growth thanks to the Urus... Believe it or not. Matt then has some news about Toyota lighting the Olympic torch for the Japan 2020 Olympics with a flying "car" quadcopter thing. Joseph then talks about more rumours surrounding the Toyota GT86 gen2. Mitch then briefly talks about Nissan reportedly putting a twin-turbo V6 in the next-gen Zed car. Matt talks about Fisker making an SUV that reportedly will be an affordable electric SUV, before breaking into talking about the new 300 Series LandCruiser due out in a year or so. It will reportedly have a turbo-diesel V6 hybrid powerplant. Matt then rattles off some quick-fire news, before talking some hot garbage, comparing Mitch's 1993 Hilux to a modern Mitsubishi Triton and Isuzu MU-X, which forms into an argument about modern cars vs old cars. This episode was filled with news and arguments. Next episode we play some games. Find us on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and at www.gearsandbeersmedia.com / www.unashamedlyunprofessional.com Gears and Beers Podcast is hosted by Mitchell Denham, Matthew Morwood, and Joseph Riga Unashamedly Unprofessional

Slick Talk: Powered By Blackstone Laboratories
Slick Talk - Episode 1: Introductions

Slick Talk: Powered By Blackstone Laboratories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25, 2019 12:00


In the first episode titled "Introductions", we meet our host, Joe Adams. He gives us the lowdown on Slick Talk, a podcast that offers a bi-weekly dive into th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comments, and concerns brewing in the oil analysis world. For episode one, customer questions include "Which oil is best for my Jeep 4.0L?" and "What additives should I be using?"

The Diesel Podcast
How to Find a Diesel Shop (And Make Your Shop Popular)

The Diesel Podcast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Dec 6, 2019 44:50


This episode comes from a Diesel Podcast fan, who loves her 6.0L Powerstroke, and also works in the industry. We talk about the 6.0L and also some incredible tips for finding diesel shops, making your shop standout and how social media plays a role. SPONSORED BY: Diesel World | Alligator Performance | Outlaw Diesel Super Series | PPEI Custom Tuning | BD Diesel Performance | Fleece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 Nitro Gear | Dan's Diesel Performance | Amsoil | Diesel Crate | Magnolia Diesel Performance | Stainless Diesel | Dynamic Diesel Performance & Machine INC (DDPM) | Nasty Truck Network | Stealth Performance Products | TruckPorn | Diesel Resource | Hot Shot's Secret | EFILIVE | R&R Brand Management | Complete Performance | Merchant Automotive | Valair Clutch | Pure Diesel Power | TSI Diesel Worx | Freedom Racing Engines | Mishimoto | Turn 14 Distribution | Choate Engineering | Truck on Podcast cover art: Instagram: @avvblanc

The Truck Show Podcast
Ep. 82 - Gamble With Cheap Trucks, Get The Scoop On A New Tool, Goodbye Cummins 5.0?

The Truck Show Podcast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Aug 18, 2019 110:00


You’ve seen the logo, you’ve heard the rumors, and now find out the story behind the Gambler 500. Gambler principal Tate Morgan talks to the guys about entering this infamously awesome event, drinking whiskey, and the weirdest vehicles ever to compete, possibly setting into motion a Truck Show Podcast entry for 2020. We talk to Susan Pieper of DMOS collective to find out about a Kickstarter for the most badass shovel you never knew you needed, and Nissan drops some news on the future Titan XD and Cummins 5.0L turbo diesel.

The Truck Show Podcast
Ep. 73 - Diesel Power Challenge, 1000 lb-ft Nissan, Casa Bonita From The Eyes of Gale Banks

The Truck Show Podcast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Jun 16, 2019 149:07


Did you hear? The guys went to Diesel Power Challenge and ended up exploring Casa Bonita with Gale Banks… and also talking to KJ Jones from Diesel Power and getting the DPC 2019 recap. You’ll hear some great stories from DPC and then head over to the CFT Performance shop where owner Josh Chapman will walk you through his compound-turbo’d Nissan Titan XD. How does a 1,000 lb-ft Cummins 5.0L sound to you?

Minnesota Wild Hockey Official PONDcast
5829 - vs San Jose Postgame

Minnesota Wild Hockey Official PONDcast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Mar 11, 2019 25:00


Dubnyk and Boudreau join the Wild postgame show following a 3-0L to San Jose

Minnesota Wild Hockey Official PONDcast
5781 - vs St. Louis Postgame

Minnesota Wild Hockey Official PONDcast

Play Episode Listen Later Feb 17, 2019 25:00


Stalock, Boudreau and Staal join the postgame following a 4-0L to St Lou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