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乘数》是由用户体验设计师龚子仪发起的播客,他相信多学科整合的力量能够给设计带来乘数效应。播客试图讨论科技、哲学、社会、经济、心理等诸多话题,用多元的角度参与并不断进行探索。
内容简介本期播客讨论了智能的演化、学习的原理,以及人工智能如何借鉴生物进化中的五大突破。我们从多巴胺、强化学习、想象力的光辉与诅咒,聊到人类如何通过语言跨越代际学习。任何的学习都会导致我们大脑中 860 亿个神经元中的某些东西发生物理性的重组。仅仅是窥见一些学习的原理和智能的发展历史,我就已经非常地惊叹了。wx: infoier
内容简介 商业的唯一游戏 —— 商业是唯一稳定的游戏,职场规则会变,但供需关系始终存在。产品或服务的成功,取决于能否满足市场需求、达到合适的价格并促成交易。 风险管理的核心认知 —— 确定性的损失不是风险,真正的风险是未识别的不确定性。 创业前,我确保了18个月的生活储备,并设立了定期调整机制,以降低经营中的不确定性。 市场检验的关键 —— 好的产品必须经过市场验证,只有当价格、需求和交易量匹配,产品才能真正成立。微波炉、光纤通信的普及都经历了这一过程。 infoier 参考文献 配乐:Kikagaku Moyo - Nana
内容简介本期播客介绍了经济学原理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古老或现代的问题。通过引用清华经管学院前院长钱颖一的文章《理解经济学思维》,深入探讨了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出发点——资源稀缺性和个人理性,以及其落脚点——效率。这些核心原则既简单又具有可验证性,帮助我们回归常识,优化资源与时间的使用,理解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如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创新。此外,还概括了经济学的三个基本原理: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市场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以及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力量。这一期是经济学思维的备忘,用于提醒我始终关注原初的问题和简洁的原理。参考 配乐:Kitagaku Moyo. Nazo Nazo 钱颖一.《理解经济学原理》 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 增长模型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 丹尼尔·卡尼曼.行为经济学研究 播客41期:从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看去 播客47期:消费者行为学与增长设计
经济学思维与产品/设计/商业的结合,可以很大程度帮助你进行底层思考。比如供需的视角、博弈论的视角、交易成本的视角,我期望通过这期播客,给出经济学思维的产品方法的框架。加入知识星球/公众号:子仪的认知乘数https://t.zsxq.com/7amVa
## 内容简介本期播客从尤瓦尔·赫拉利的《智人之上》讨论展开。赫拉利探讨了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自我修正机制”。不同于依赖印刷术或市场驱动,科学革命的源头在于一个能纠正错误的机制。这一机制不仅在科学共同体中发挥作用,也对个人成长有重要启示:通过动力、过程、反馈和结果四个维度,我们也许能设计出一种自我修正的方式,保持谦逊,承认错误,从宏观社会机制中有所提炼学习,从而走向持续的自我提升。参考- 《智人之上》. 尤瓦尔·赫拉利- 配乐:Welcome to my home. Science Noodles
## 内容简介古典经济学探讨了分工与工具发明如何提高效率,并强调需求驱动了工具的发明与使用。类似于纺织机、蒸汽机和铁路在回应全球贸易和工业需求时的发明,现代AI产品聚焦于数据处理、自动化决策和个性化服务,尤其在满足个人需求后,企业端的AI应用机会尤为重要。通过回顾经典经济学,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识别趋势和需求。### 参考- 亚当斯密. 《国富论》- 洪灏.《预测:经济、周期与市场泡沫》- 辜朝明. 《被追赶的经济体》- 斯文·贝克特. 《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配乐:Sleeping Dogs,Finger of Mimir
## 内容简介在这一期,是设计乘数播客第一次尝试多人的形式,由于我所在的公司入驻了上海大模型创新社区模速空间,所以这一期是模速空间的两位伙伴对我的采访。白双,是模速入驻企业孚知流的CEO,潘天一,是孚知流AI工程负责人。这一次我主要聊了三个部分,分别是近3年的创业经历,我对AI产品的看法,和我的日常生活## 本期主播龚子仪,品览科技 合伙人&产品负责人白双,模速入驻企业-孚知流CEO潘天一,孚知流AI工程负责人## 公司介绍品览科技专注于AI赋能工程设计行业,自主研发“筑绘通”平台,集成云CAD+AI能力,支持在连锁商业、设备建材、市政工程、民用建筑等领域落地,利用AI进行自动排布、识别审查、工程算量等工作。孚知流(Fuzflo)致力于加速知识的融合、流动,打造可持续进化的组织生产力。Fuzflo 结合语言 科学与大语言模型,依托智能体(Agent)框架,为企业设计了渐进式的“知识库 &AI 助手-智能 体工作台-个性化智能增强 ”三阶段 AI 落地实施策略,提供端到端“负责任的 AI”解决方案.模速空间, 模速空间是上海市与徐汇区联手推出的全国首个、上海唯一的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链接播客:模速校友会配乐:The escape room. Burgundy & Alamo
## 内容简介本期播客讨论了如何在个人生活中应用企业战略,强调一次专注做好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内容包括将个人看作一个组织,以管理学和战略制定为工具;理解资源稀缺性,集中有限资源实现目标;通过调查分析和指导方针制定可执行的策略;以及通过协调性和持续改进形成竞争优势。战略管理在个人生活中的运用,主要在于设定清晰的目标并专注执行,积累专有知识,并持续减少复杂性以提升个人和组织的效率。### 参考- 理查德·鲁美尔特. 好战略,坏战略- 波特. 企业战略- 德鲁克.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泰勒. 产业组织理论
## 内容简介本期我讨论了最近的阅读体验。从我最近重新阅读的《柏拉图读本》,探讨苏格拉底对死亡和未来的看法,强调正确行为和德性的重要性。此外,我介绍了《福格行为模型》,书中关注如何通过能力、意愿和提示来养成习惯,简化行为和增加提示可以更有效地形成习惯。最后,结合两者,我讨论了塔勒布的《反脆弱》,提出“杠铃式”行为策略:一端是经典和基础知识,另一端是新兴领域和前沿思想。这种双重关注能提供稳固的认知结构和潜在的高回报。### 参考文本- 柏拉图读本. 王晓朝- 福格行为模型. BJ Fogg- 反脆弱. Nicholas Taleb
## 内容简介本期播客介绍了斯多葛哲学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特别强调感知与觉知、情绪控制、识别可控与不可控的事物,以及实践德性如智慧、正义、勇气和节制。通过探讨历史人物马可·奥勒留的例子,展示了斯多葛哲学如何历经时代的考验并持续影响到现代。此外,讨论了从宏观视角审视问题的重要性,鼓励听众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斯多葛的教义,以达到心理的平衡和宁静。### 参考1 《沉思录》 - 马可·奥勒留2 《论幸福生活》 - 塞涅卡3 《论平静》 - 塞涅卡4 《论愤怒》 - 塞涅卡5 《尼各马可伦理学》 - 亚里士多德6 《论谈》 - 伊壁鸠鲁7 《手册》 - 伊壁鸠鲁8 《给路基里乌斯的信》 - 塞涅卡
## 内容简介本期旅行人信札,主要讲述了我和妻子在意大利和希腊的旅行见闻。旅程从罗马的斗兽场开始,沿着历史建筑的轨迹,探索斯多葛哲学和马可·奥勒留的生平。在托斯卡纳自驾和一些小意外,还有在卡普里岛的海岛风光,最后在雅典结束旅程。我希望旅行人信札既包含着旅行过程的记录,也包含着对于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考。### 参考- 旅行人信札- 沉思录- 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 古罗马帝国的辉煌- 古希腊文明的光芒
## 内容简介本期我从古希腊文明的光芒这一文本入手,试图探寻哲学诞生和后续斯多葛学派兴起的来源。并找到了这样一条路径:古希腊城邦的人们由于城邦生活中的悲剧,开始认识到人的局限性,一部分人转向沉思与认识自己,再推倒到善和美德作为最终的追求。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让这一高昂的生活更加世俗,斯多葛学派的诞生,人们更多关心自我完善和更狭窄的道德完善,这和我们今天的状态和诉求极其相似。但更重要的是,本期试图提出一种面对问题和兴趣的态度,更加全面的认识问题,从各个方面还原和理解,掌握更多信息,判断避免偏颇,这也会让我们保持谦逊,并持续探索。### 参考- 赵林. 古希腊文明的光芒-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克伦理学- 尼采. 悲剧的诞生
## 内容简介本期播客介绍《控制论》核心思想,强调反馈机制在技术和社会系统中的重要性,影响产品设计和人工智能。重点包括:1. 反馈机制的理念,可应用于科技和社会治理;2. 人工智能与人脑模拟的关联;3. 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特别是技术批判。尽管某些领域有进展,反馈机制设计理念仍具现实和哲学价值,强调信息反馈和记忆馈进的重要性。最后,播客突出了人作为智能系统在控制论中的作用,掌握信息输入和建立记忆馈进系统,实现深刻发现和人生体验。参考:- 人有人的用处. 诺伯特·维纳- 控制论. 诺伯特·维纳- 塞涅卡道德书简:致鲁基里乌斯书信集. 塞涅卡- 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 配乐:Oppenheimer. Can You Hear The Music
## 内容简介这篇播客探讨了技术哲学与时间的关系。通过吴国盛老师的著作《技术哲学经典读本》和《时间的观念》的启发,我们深入研究了时间的重要性。时间不仅是测量,还是由事件构成的感知。回忆和未来预期都与事件有关,因此事件的创造性和开放性对于好生活至关重要。我们还讨论了如何以事件为中心来理解时间,而不仅仅是时间的分配。最后,我们探讨了时间的必然性,它推动着事件和新事物的不断创造。时间被视为最终重要的问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 参考1. 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2. 吴国盛《时间的观念》3. 伯格森《创造进化论》4. 麦克塔加《时间的不实在性》5. 配乐:Interstellar Main Theme - Extra Extended - Soundtrack by Hans Zimmer
## 内容简介 本期博客我试图给出一个除了工具业务场景分类以外的视角:为结果负责的工具,和为过程负责的工具,并分析了他们的特点和区别。同时结合AI能力展开讨论了这两类工具被AI影响的可能结果。最后引申讨论了上面我的工具理性延伸到生活中的问题,提出我们应对工具使用在生活语境中同样有所节制。
## 内容简介本期播客讨论了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论责任》与中国古典文本《中庸》的相通之处,探讨节制生活的内涵:* **稳定情绪与理性行动**: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影响判断,以理性引导行动。* **财产与荣耀**:审慎追求物质,强调物质与身份平衡,以荣耀为导向。* **行为秩序与场合适宜**: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避免功利极端。* **知识节制与实践**:对晦涩话题形成警惕,重点关注实际行动。### 参考- 西塞罗《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 中庸- Firefly Soundtrack - 5: Early Takes Serenity
## 内容简介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很多时候都是经济行为,所以对于行为和人的研究可能有很多视角,包括心理学的、社会学的、哲学的。但是深入的了解经济学以及经济学中各分支话题的研究,是非常值得做的自我教育工作。而对于发展经济学,尤其是贫穷的研究,对于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有价值。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预期的影响,而这正是造成贫穷的关键所在,而更重要的是,大多数问题都是认知问题所带来的。进行风险认知和知识体系的建立是每个人都需要持续做的事情。而解决方式朴素而简单,重点在于更多实践。这样的实践包含关键行为与预期的推动,以及持续的自我教育并降低阻抗。由于缺少信息来源,朴素地相信错误的事情,是作为人所需要克服的思考方式,而穷人通常应对风险的方法都非常昂贵,我们很难意识到我们认知水平的缺陷,但至少今天的讨论是对我们自己的提醒。## 参考- 贫穷的本质. Abhijit Banerjee, Esther Duflo- 富有的习惯. 托马斯·科里- 稀缺.塞德希尔·穆来纳森 / 埃尔德·沙菲尔- 信心的博弈. 缪延亮- Destiny 2 Original Soundtrack - Track 44 - The Last City
## 内容简介我们很难解释,到底为什么我需要了解这个知识和信息,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古希腊人已经给出了答案:“认识你自己”,即我们需要自我关注和自我照看,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需要自我技术。人类在历史上做过极端的自我技术尝试,这也更需要我们更加谨慎地对待它,认知什么是好的自我技术,并利通过自我书写、自我实践和更多的方式,对自己进行知识和实践层面的建构。## 参考- 自我技术- 伦理学的谱系- 永恒回归的神话- 快乐的科学 尼采- 瞧、这个人
## 内容简介本期会聊聊技术哲学,因为我一直在做工具产品设计,同时我也认为对于同一个对象的不同视角的讨论是必要的。这里的不同视角一方面是功利性的如何设计一个好的工具的视角,另一方面是非功利性的,对于工具问题或者说是技术哲学的批判。随着讨论引申出什么是好的工具、工具的解蔽作用,以及同样具备解蔽作用的艺术的价值,最终回应多视角的必要性——它能带来更多创造和可能性,从而指导实践。## 参考- 技术哲学导论. 胡翌霖- 技术哲学讲演录. 吴国胜- 技术的追问. 海德格尔- 理解媒介. 麦克卢汉
本期聊聊我在在面临真实问题之后的哲学问题转向。首先是关于具象问题和抽象问题的转向,对于大多数场景来说,具象问题通常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哲学问题无法直接通达。在面临很多问题和现象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可能是给出具体问题的描述、解决办法。而不是将相对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我们需要先做事,再进行抽象思考,方法论捷径很少出现。另一方面,真实的世界通常充满了无法预测的运气、风险和随机性,敬畏这些随机性是必要的,并且准备随时放弃它们。当我开始害怕错过的时候,这种恐惧的情绪是克里希那穆提所说的最需要被注意到的情绪,也就是恐惧的情绪。而对于自己正在进行过于功利化的行为的时候,需要做出警惕,因为我在刻意地期望过度掌控无法控制的事情,而很多事情应该交给时间的空隙。
## 内容简介本期我分享了双路径学习的方法及感受(从实践与理论两个角度同步推进),并引出积极承担风险的必要。但是对于实际承担风险与随之而来的恐惧,进一步进行了原因分析,它可以被归纳为包含评议者数量与实践经验问题,最后我就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做了进一步总结。## 参考- 《非对称风险》塔勒布- 《工具论》亚里士多德- 《新工具论》弗朗西斯·培根- 《谈谈方法》笛卡尔
## 内容简介本期我从自身的业余时间分配的问题出发,讨论沉思生活的必要性,论据包括沉思生活摆脱了外在依赖、能带来真正产出以及它特有的属人特征。最后以幸福悖论的讨论结尾,部分地解决了我所困扰的问题。### 参考- 《人的境况》汉娜·阿伦特- 《经济增长是否改善了人类命运》理查德·A·伊斯特林- 《论亚里士多德的至善幸福观》袁玖林- 《倦怠社会》韩炳哲- 《生命之书》克里希那穆提- Destiny 2 Original Soundtrack - Track 23 - Travelers Dream
## 内容简介本期我从Douglas Engelbart的《增强人类智力 - 一个概念框架》展开,讨论工具设计与增强人类智力的关系,即工具用以提升人处理问题与决策的能力。再详细介绍了增强系统的组成与作用:语言、工具、方法论和训练。最后借马克思·韦伯《以学术为业》演讲的观点对于母题的重要作用,以及母题落地的实际问题进行回应。### 参考:- Doug Engelbart's landmark report Augmenting Human Intellect: A Conceptual Framework(1962)- The Mother of All Demos, presented by Douglas Engelbart (1968)- Vannevar Bush- Dynamicland - Bret Victor- 汪丁丁 - 《行为金融学讲义》- 设计乘数 # 41:从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看去- 马克思韦伯 《以学术为业》
## 内容简介本期我从Douglas Engelbart的《增强人类智力 - 一个概念框架》展开,讨论工具设计与增强人类智力的关系,即工具用以提升人处理问题与决策的能力。再详细介绍了增强系统的组成与作用:语言、工具、方法论和训练。最后借马克思·韦伯《以学术为业》演讲的观点对于母题的重要作用,以及母题落地的实际问题进行回应。### 参考:- Doug Engelbart's landmark report Augmenting Human Intellect: A Conceptual Framework(1962)- The Mother of All Demos, presented by Douglas Engelbart (1968)- Vannevar Bush- Dynamicland - Bret Victor- 汪丁丁 - 《行为金融学讲义》- 设计乘数 # 41:从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看去- 马克思韦伯 《以学术为业》
## 内容简介在本期分享两个对于工具产品设计的思考:行业下行是工具产品的机会,原因在于行业人员精简之后,对于效率、质量与降低交易成本的需求。以及工具产品的设计通常会有三层框架:工具基础能力、协作与开放。行业有周期,或者它就是最后一个窗口,但对于更好工具的诉求始终存在。### 参考配乐:Destiny 2 Original Soundtrack - Track 19 - The Farm
## 内容简介在本期分享两个对于工具产品设计的思考:行业下行是工具产品的机会,原因在于行业人员精简之后,对于效率、质量与降低交易成本的需求。以及工具产品的设计通常会有三层框架:工具基础能力、协作与开放。行业有周期,或者它就是最后一个窗口,但对于更好工具的诉求始终存在。### 参考配乐:Destiny 2 Original Soundtrack - Track 19 - The Farm
## 内容简介在本期我对工具产品设计展开讨论,首先我从伊万·伊里奇对工具的认知出发,回到计算机与互联网早期,看看他们如何认知工具。并引入“满足特定需求的工具”和“促进自我实现的辅助性工具”的两个概念,并指出工具发展领域可能已经出现的失衡——或许我们不得不走出去,去到不了解的领域,但是戴森的经历又激发我们,工具产品设计或许并没有那么难。### 参考1. 为什么固定电话是完美的工具2. 万维网的诞生:互联网的口述历史3. 《理解媒介》麦克卢汉4. 《发明:詹姆斯·戴森创造之旅》5. 《友好的工具参考指南》 博雷曼斯6. 配乐:Destiny 2 Original Soundtrack - Track 11 - Journey (featuring Kronos Quartet)
## 内容简介在本期我对工具产品设计展开讨论,首先我从伊万·伊里奇对工具的认知出发,回到计算机与互联网早期,看看他们如何认知工具。并引入“满足特定需求的工具”和“促进自我实现的辅助性工具”的两个概念,并指出工具发展领域可能已经出现的失衡——或许我们不得不走出去,去到不了解的领域,但是戴森的经历又激发我们,工具产品设计或许并没有那么难。### 参考1. 为什么固定电话是完美的工具2. 万维网的诞生:互联网的口述历史3. 《理解媒介》麦克卢汉4. 《发明:詹姆斯·戴森创造之旅》5. 《友好的工具参考指南》 博雷曼斯6. 配乐:Destiny 2 Original Soundtrack - Track 11 - Journey (featuring Kronos Quartet)
## 内容简介互联网行业的时间窗口的结束不可避免,科技创新的时间窗口通常是窄的。本期我从商业史的视角出发,论证改善生产力的程序需求始终存在。从三类需求出发展开讨论:已经被满足难以进入、交易成本导致尚未形成、困难而复杂的问题。提出我们始终需要更好的工具,个人不得不选择做困难而重要的事情。### 参考- 张五常《科学说需求》- 纪录片《成为比尔:走近比尔·盖茨》- 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配乐:Destiny 2 Original Soundtrack - Track 04 - EDZ
## 内容简介互联网行业的时间窗口的结束不可避免,科技创新的时间窗口通常是窄的。本期我从商业史的视角出发,论证改善生产力的程序需求始终存在。从三类需求出发展开讨论:已经被满足难以进入、交易成本导致尚未形成、困难而复杂的问题。提出我们始终需要更好的工具,个人不得不选择做困难而重要的事情。### 参考- 张五常《科学说需求》- 纪录片《成为比尔:走近比尔·盖茨》- 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配乐:Destiny 2 Original Soundtrack - Track 04 - EDZ
## 内容简介本期我继续从自己换工作的经历出发,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去分析不同公司差异的原因,讨论了变化与问题的永恒性问题,不同阶段公司背后的能力特质,企业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的问题。并在最后引出了企业所必然面临的归宿即死亡,以及它能给我们个人的启示。### 参考- 《企业生命周期》伊查克·爱迪斯-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陈嘉映-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 配乐:Elden Ring OST - Legend of The Ring
## 内容简介本期我继续从自己换工作的经历出发,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去分析不同公司差异的原因,讨论了变化与问题的永恒性问题,不同阶段公司背后的能力特质,企业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的问题。并在最后引出了企业所必然面临的归宿即死亡,以及它能给我们个人的启示。### 参考- 《企业生命周期》伊查克·爱迪斯-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陈嘉映-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 配乐:Elden Ring OST - Legend of The Ring
## 内容简介本期我从近期的感触出发,集中讨论“恐惧与畏”的话题,首先回顾了海德格尔的此在的沉沦状态,发现其中包含浅尝辄止与恐惧的情绪,并将恐惧与畏做了更深比较,从而对畏的克服做了初步回应。### 参考-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 《维特根斯坦传》瑞·蒙克- 《生命之书》克里希那穆提- 配乐:Hades - House of Hades
## 内容简介本期我从近期的感触出发,集中讨论“恐惧与畏”的话题,首先回顾了海德格尔的此在的沉沦状态,发现其中包含浅尝辄止与恐惧的情绪,并将恐惧与畏做了更深比较,从而对畏的克服做了初步回应。### 参考-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 《维特根斯坦传》瑞·蒙克- 《生命之书》克里希那穆提- 配乐:Hades - House of Hades
## 内容简介本期从我最近这段时间的变化引申开始讨论,辞去杭州的工作前往上海,在离开的时候我与很多朋友交流想法,询问他们的困惑并抛去我的问题。本期是我的3个想法片段:我们能够影响决策的其实很多;认清自己并放弃我执;工作和自我教育的作品视角。配乐:Mr.robot 3.8_1-cybersecurity.mogg
## 内容简介本期从我最近这段时间的变化引申开始讨论,辞去杭州的工作前往上海,在离开的时候我与很多朋友交流想法,询问他们的困惑并抛去我的问题。本期是我的3个想法片段:我们能够影响决策的其实很多;认清自己并放弃我执;工作和自我教育的作品视角。配乐:Mr.robot 3.8_1-cybersecurity.mogg
## 正文在这一期,你会听到的是最近的几篇散文日记,“旅行人信札”这个名字的来历,是由于我很喜欢陈嘉映老师的一本书,就叫《旅行人信札》,很多想法记述想法可能比论述更加合适。### 参考- 《旅行人信札》陈嘉映- 《经济解释》张五常- 《生命之书》克里希那穆提- 配乐:RPG Playlist - Peaceful/Travel Music
## 正文在这一期,你会听到的是最近的几篇散文日记,“旅行人信札”这个名字的来历,是由于我很喜欢陈嘉映老师的一本书,就叫《旅行人信札》,很多想法记述想法可能比论述更加合适。### 参考- 《旅行人信札》陈嘉映- 《经济解释》张五常- 《生命之书》克里希那穆提- 配乐:RPG Playlist - Peaceful/Travel Music
## 内容简介 本期从“母题”这样一个话题出发,讨论了作为设计师应该要有母题的原因,同时举例我在做数字金融行为设计母题选定的推导过程:从基于宏观的用户金融行为桌面研究,到用户的金融行为与媒介消费,再到关注用户的金融能力。并论述了金融能力与用户整体功效的相关性,从而认定其可作为数字金融行为设计师的母题之一。 ### 参考 Jing Jian Xiao、Eric J. Johnson、W.Fred van Raaij、JW Payne相关研究 阿里云设计中心设计年鉴 TPB计划行为理论、TTM跨理论模型、TAM技术接受模型、行为金融学 配乐:Eskmo - "The Rhodes" (Billions OST)
## 内容简介 本期从“母题”这样一个话题出发,讨论了作为设计师应该要有母题的原因,同时举例我在做数字金融行为设计母题选定的推导过程:从基于宏观的用户金融行为桌面研究,到用户的金融行为与媒介消费,再到关注用户的金融能力。并论述了金融能力与用户整体功效的相关性,从而认定其可作为数字金融行为设计师的母题之一。 ### 参考 Jing Jian Xiao、Eric J. Johnson、W.Fred van Raaij、JW Payne相关研究 阿里云设计中心设计年鉴 TPB计划行为理论、TTM跨理论模型、TAM技术接受模型、行为金融学 配乐:Eskmo - "The Rhodes" (Billions OST)
## 内容简介本期对安宁的问题进一步讨论,提出我们需要对安宁进行识别与分辨,同时引入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提到的此在的沉沦状态,指出闲谈、好奇与两可如何组成沉沦,以及其所带来的安宁为何是不好的安宁。最后提出了以实践状态与结果来针对安宁进行分辨,可能是可行的手段。你可在我的个人网站中查看播客文字版。### 参考- 《存在于时间读本》陈嘉映-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 威廉· B·欧文- Ori and the Blind Forest Orchestral Suite | Laura Platt
## 内容简介本期对安宁的问题进一步讨论,提出我们需要对安宁进行识别与分辨,同时引入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提到的此在的沉沦状态,指出闲谈、好奇与两可如何组成沉沦,以及其所带来的安宁为何是不好的安宁。最后提出了以实践状态与结果来针对安宁进行分辨,可能是可行的手段。你可在我的个人网站中查看播客文字版。### 参考- 《存在于时间读本》陈嘉映-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 威廉· B·欧文- Ori and the Blind Forest Orchestral Suite | Laura Platt
## 内容简介 本期我从斯多葛学派关心的德性与安宁两个话题切入,试图讨论好生活的组成图景,以及安宁的获得方法:利用斯多葛学派主张的人自身的理性,进行消极思考、辨别可影响之事、阶段性地阻断快乐与充足。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感悟,我们可以利用终极思考补充这一关乎安宁获得的方法。 ### 参考: -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 威廉·B·欧文 - Journey Soundtrack (Austin Wintory) - 03. First Confluence
## 内容简介 本期我从斯多葛学派关心的德性与安宁两个话题切入,试图讨论好生活的组成图景,以及安宁的获得方法:利用斯多葛学派主张的人自身的理性,进行消极思考、辨别可影响之事、阶段性地阻断快乐与充足。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感悟,我们可以利用终极思考补充这一关乎安宁获得的方法。 ### 参考: -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 威廉·B·欧文 - Journey Soundtrack (Austin Wintory) - 03. First Confluence
## 内容简介今天我讨论了《经营的本质》中提到的企业经营的4个基本要素:顾客价值、合理的成本、有效规模、具有人性关怀的盈利,同时引申思考企业经营的要素如何可以指引个人实践。### 参考:- 《经营的本质》陈春花- Death Stranding ost - Silent Poets - Asylum For The Feeling- 你可在我的个人网站看到文字版 infoier com
## 内容简介今天我讨论了《经营的本质》中提到的企业经营的4个基本要素:顾客价值、合理的成本、有效规模、具有人性关怀的盈利,同时引申思考企业经营的要素如何可以指引个人实践。### 参考:- 《经营的本质》陈春花- Death Stranding ost - Silent Poets - Asylum For The Feeling- 你可在我的个人网站看到文字版 infoier com
## 内容简介本期我回顾了我们常识丧失的原因:知识不再是基于人生感悟的动态过程,而是,仅仅基于书本知识或其它同样抽象的知识的静态过程。并全面的梳理了我们丧失常识所带来的问题,借由项飙的《浙江村》的文本,我试图提出重新让我们获得常识的路径:多维度动态的视角,细致的描摹与联系,互动并关注自己的感受。而更重要的是一个比喻:我们需要更多的写生而不是看地图,用实践来获得常识。
## 内容简介本期我回顾了我们常识丧失的原因:知识不再是基于人生感悟的动态过程,而是,仅仅基于书本知识或其它同样抽象的知识的静态过程。并全面的梳理了我们丧失常识所带来的问题,借由项飙的《浙江村》的文本,我试图提出重新让我们获得常识的路径:多维度动态的视角,细致的描摹与联系,互动并关注自己的感受。而更重要的是一个比喻:我们需要更多的写生而不是看地图,用实践来获得常识。
## 内容简介本期我对于复杂问题展开讨论,我们为什么研究复杂?我们为什么难以理解复杂?我们如何应对复杂?而我们个人又为什么应该关心复杂问题?我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展开一场漫谈
## 内容简介本期我对于复杂问题展开讨论,我们为什么研究复杂?我们为什么难以理解复杂?我们如何应对复杂?而我们个人又为什么应该关心复杂问题?我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展开一场漫谈
## 内容简介本期我在讨论有限理性决策问题。我讨论了在决策过程中它们分别面临两方面市场问题:市场基本风险和噪音交易者风险,还有两方面我们自身的原因:认知偏见和信息不完备。我具体解释了这四部分问题如何影响了我们无法做出理性决策,并提出了可能的克服办法。### 参考- A survey of behavioral finance - Nicholas Barberis, Richard Thaler- Barber, B., and T. Odean (2001), “Boys will be boys: gender, overconfidence, and common stock investmen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配乐:We Bought The Fl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