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XiNanPei is a non-profit community based radio program. The radio program is produced and hosted by the volunteer worker Yilin Lee-Setälä. The production is funding by Yilin herself in collaboration with civic education organizations. The one-hour program broadcasts through 3 Finnish local radio…
「就算功課不好,但是你努力了,你只要找到你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其實就夠了」,這是 李怡韶的媽媽從小給她的觀念,也為她的人生定調。當細心的媽媽發現好動兒的女兒有輕微的 ADHD 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媽媽為了讓她釋放過多的能量帶她到幼兒律動,怡韶在那裡找到了她的最愛:只要是跳舞,她就非常的快樂,跳舞可以讓她開心,可以讓她得到無比的愉悅。ADHD 不再是問題,反而因為好動,跳舞讓她無比的快樂,也讓她願意接受專業的訓練,也因為 ADHD 強化了她的創造力。她從小就在舞團的環境裡長大,國小課餘的舞團就遇到啟蒙老師,怡韶看著學姊學長學會了怎麼當個舞者,不但是知識,態度,和想法,還要學會為自己負責。她在國中就在心裡埋下了當職業舞者的夢想。人小志氣大的 怡韶,為了要維持競爭力,不要里長鄰居的幫忙說情進入舞蹈特殊班,每天下了課要照顧她的最愛,蠟燭兩頭燒的熬過了三年的普通國中,終於如願進入可以讓 怡韶在舞藝扎根的高中科班,奠定了她的專業舞者技巧,之後的台北市立大學的舞蹈系畢業,她就應屆考進 『台北空間舞團』,在舞團的六年,總監老闆和客串的西班牙裔編舞,都是她一步一步成為職業舞者的貴人,她的舞團經驗也點燃了她出國看看的野心。兩年前來到丹麥舞團的 怡韶,在多元文化下的薰陶下,看到了過去在台灣沒有看到的自己,學會了更有自信地把強化下的創造力和舞團的國際舞者們磨合,一起創作意想不到的作品。跳舞這件事,正如 怡韶所說,「熱情帶著我一直去探險,好奇心帶領著我往前衝」~~~ Photos:李怡韶 (綽號:小小)和樂團怡韶 和聽眾分享的音樂:告五人 Accusefive, [ 在這座城市遺失了你 Where I Lost Us ] (電視劇《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插曲)~~~李怡韶 (綽號:小小)個人的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yi_shao_li?igsh=cnl4enpib2E0ZnAz&utm_source=qr舞團的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9QgNwgktQ/?mibextid=wwXIfr
「這裡的社會環境和音樂產業的氛圍,很符合我的個性,也符合我想要追求的東西。」曾瑋婷,國小三年級用鋼琴考進音樂班,在決定副修樂器的時候,老師看她的腳大說她長大會很高,就挑了大提琴,她就每天乖乖地扛著大提琴,兩隻手提著走上三樓,固執的她一點也不覺得苦,因為她不會因為腳張很開被罵,因為她一直想當男生,因為當男生就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不同意見也不會被罵,彈大提琴聲音很大很低沉,可以很神奇的給 瑋婷自信和強烈的身份認同。大提琴從副修,變成了主修,後來還靠著提琴遠走德國,在考完試出遊的空檔居然在挪威奧斯陸下飛機的當下,直覺告訴自己「回家了」。這個感覺讓 瑋婷不無反顧的決定一定要搬過來。瑋婷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找到為什麼地球另一端的挪威會讓她有家的感覺。在挪威,她開始發現過去熟悉的古典音樂之外有其他的聲音,她開始發現音樂可以跟自己貼近代表一個人,她開始發現自己忐忑不安的害怕對所受正統音樂教育的背叛,她開始發現傳統正統的音樂教育給她的自尊心和追求完美反而成了她接受新的刺激的負擔。於是,她開始和大提琴保持距離,她轉換跑道跨最大的領域念經濟,還兼差當導遊,平面設計,電影剪接配樂,她知道要開闊新的專業或是開闊自己的視野,要放下自尊和信心,這樣她才可以放手做很多想做卻沒有能力做的東西。八年的自我迷茫,挪威的洗禮,一個安靜路上沒有車的聲音,人少沒有人擠人,沒有廣告看板,視覺沒有雜亂沒有很多分心,幾乎是無塵的意念環境,瑋婷有了空間聽到自己的聲音,也聽到了別人的聲音。兩年前,瑋婷終於如願以償的進入了挪威音樂學院,一個提升音樂家專業內涵名為「個人專注」的音樂碩士學位,一個可以跨界結合融合不同藝術領域創作的自由派音樂碩士,一個像 瑋婷一樣追求極致自由的音樂藝術創作家,可以不再禁錮在古典音樂的框框裡,不用顧慮別人的眼光和看法,創作自由互通的當代藝術和現代音樂,爵士樂和即興音樂。瑋婷用台灣扎實的音樂素養,在挪威追求極度表達自由的音樂,玩出她的生活方式和音樂人生。~~~ Photos 曾瑋婷 提供的三張照片:Credit to 照片攝影師:1. 黑白獨照-Sara Angelika Spilling2. 作曲作品A Posture of Attendance -Marco Slaviero3. 與提琴照:Nabeeh Samaan /Ultima Festival瑋婷 和聽眾分享的音樂:Antenna, HYUKOH, 落日飛車 Sunset Rollercoaster, AAA~~~曾瑋婷個人官網:https://www.weitingtseng.com/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itingzen/
「對於從事文化藝術的工作者而言,能投身到不同文化環境,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刺激 !」江振豪,在台灣已經是個有鐵飯碗終身職的指揮家,但三年前,他決定出國去看外面的世界。走音樂這條路,對一個男生在台灣這個社會,已經是很特別,更別說是投身在國樂團這個專業。振豪從小就喜歡玩二胡,專業第一樂器是 二胡,考上藝術大學音樂系的第一志願是國樂,他的音樂養成完全沉浸在國樂環境,因為他太喜歡合奏藝術,因為他可以挑戰互相傾聽的方法和藝術,他立志要當指揮,他不認爲國樂和管弦樂有什麼不同,這樣的需要和渴望,讓他一步一步地實現他的夢想,但他沒有停下來。來到丹麥皇家音樂學院,一個重視實作和巡迴演出的學程,當他有機會和許多丹麥專業管弦樂團的音樂家和音樂老師們合奏時,東方的太過禮貌和西方的直接表達的溝通方式,在群體和個體文化之間,也讓他有機會重新檢視自己的定位,跳出原有的框架看到自己的文化。當他在吸取東西完全不同的習慣和作風的同時,北歐的寒冷刺骨和漫長黑暗,振豪也真真實實的體驗到和體會到,不同地理自然天候所產生出來的不同民族內涵,展現在音樂旋律和情感裡。當他拿出故鄉的樂譜讓心動的丹麥樂團演奏,更迸發出意想不到的領悟,「透過音樂,既使是有語言隔閡,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的隔閡,但有了音樂,那些隔閡都會消失」。現在,振豪看待音樂和指揮這個專業和工作,他相信還有很多可以為這個世界作出更多的貢獻。~~~ Photos: 江振豪 TCO 學院國樂團,台北市立國樂團 副指揮,現在 丹麥哥本哈根皇家音樂學院念樂團指揮江指揮和聽眾分享的音樂:江振豪指揮,TCO 學院國樂團,劉至軒 編作的國樂合奏曲,《春樹暮雲幻想曲》,https://youtu.be/xeumpEcwt88?si=qOFNHMQLgsevolu6&t=332聽眾可以從影片的 6:00-7:37 欣賞到江指揮在節目中和大家介紹的音樂情境和背景故事~~~江振豪指揮個人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henhao.chiang江指揮學成畢業,離開丹麥前的音樂會日期:五月 28 日, 地點:Musikkens Hus, Aalborg, Denmark,將指揮Aalborg Symfoniorkester。 曲目為關迺忠《第一二胡協奏曲》(丹麥首演)、德佛札克《第八號交響曲》二胡獨奏為臺北市立國樂團的演奏家,王薇,也是江指揮的太太
從ㄧ個留學生在國外觸動回溯家族記憶的機緣,到台灣學校的教學計劃,後來成為一個島嶼的集體記憶計畫,還拍成了電影紀錄片。這位美術老師 陳慧齡,過去的兩年已經在美國和歐洲實踐了一個世界運動。她一開始只是因為自己被上課裡孩子們自動自發製作短片的動力所感動,為了要自己充實學會電影製作影音技術專業,申請出國留學,沒想到法國寄宿家庭講述他們家族故事的聚會,當他們問起自己家族故事的那一剎那,居然腦海裡對自己的家族故事一片空白,於是開始了後來一連串她和在臺灣與許多學校老師們實踐十年的「島嶼的集體記憶計畫」。這個計畫拍成了« 給阿媽的一封信 » 紀錄片,得到台灣大眾的肯定。兩年前,慧齡導演受邀到美國巡迴放映紀錄片,一路上,她意識到逐漸被遺忘的庶民歷史,於是在巡迴後,慧齡導演發起了「臺灣世界人群像計畫」,她要讓參與者能夠透過故事交換和美術創作,達到互知共情的狀態,當計畫實踐時間的推移,形塑或大或小的生命共同體,小至一棟樓、一條街、一個社區,大到一個多族裔、甚至是跨國界的人類社會。這個訪談,「台灣 世界人 群像計劃」 計劃發起人 和 主持人 陳慧齡導演和 今年計畫的美國地區執行長 林宜羚,將和我們分享這個具有時代意義,世界觀的計畫。 ~~~ Photos: 台灣 世界人 群像計劃 計劃發起人和主持人 陳慧齡導演和 今年2025 計畫的美國地區執行長 林宜羚慧齡導演和聽眾分享的音樂:Cloud Atlas: Finale~~~ 『臺灣世界人群像計畫』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3860640680
The geopolitics in today's world is such dynamic. Every day even by moment the situation could be very different. When our World is in high tension and uncertainty under multidimentional wars: military conflicts, cyber attacks, disinformation, sabotages and the recent Trade war, even the regional conflicts can affect the world situation. Since 1949 the Chinese Civil War, the China-Taiwan relations has never been easy. The communist formed Chinese government in Beijing and the democratic system formed Taiwanese government in Taipei, the administrations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of both sides are independent from the official diplomatic system. Until today, the relationship has been remained complex and controvertsial. The Giant China views the democratically governed island as Chinese territory and Taiwan constantly faces stepped-up military and political pressure and threat.In this interview, the Chairman of Taiwan Corner Michael Danielsen will join us and navigate the situation in Today's Taiwan Strait situation.~~~ Photos: Michael DanielsenTaiwan Corner, an independent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terests.https://taiwancorner.org/who-we-are/Taiwan Corner informs about Taiwan in Europe and is a member based organization located in Denmark and UK.~~~ Michael Danielsen: Chairman of Taiwan Corner. With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region'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nuances, he gives speeches in various venues and offer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aiwan's evolving position in the global landscape. His expertise is particularly relevant in addressing current issu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Taiwan. He has given talks about Taiwan's democracy, Taiwan's identity, and cross strait relations in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other venues.~~~ Michael shares the song to our listeners:Mike Oldfield, Talk about your life
The immigrants are the silent group in the society. But this trend is changing. The number of the candidates with the foreign background in the both Finnish County and Municipality election are increased. Three percent increase shows that the immigrants are rolling up their sleeves to contribute their ideas for building the Finnish society. Meanwhile,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population with foreign language background is doubled. It means there are more social issues to be tackled.In this interview, we invite Dr. Mojibur Doftori who is on his second try to run for the Helsinki Council. Being an exchange student, university researcher, unemployed, writer and the member of Equality and Non-discrimination Working Group represented the Green Party, he will share his stories and the insights how Finland can deserve the best of the best as the happiest country in the world.The Finnish County and Municipality election will be held on 13rd of April and the advance voting is NOW, starting from 2nd till 8th of April. If you have lived in Finland for over 2 years and your current official address is in Finland, YOU HAVE THE RIGHT TO VOTE.~~~ Photos: Dr. Mojibur DoftoriDr. Mojibur Doftori, Candidate Number 715Candidate of the Green Party for Helsinki City Council Elections.HELSINKI.Dr. Mojibur Doftori's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uthormojibur/Dr. Mojibur Doftori's book ‘Massive Career Success' (Powerhouse, 2019)
移居國外,如果沒有人脈,光就一個空降的外星人,一個不一樣膚色的外國人,要在新的國度找到工作,重回職場,有可能嗎?移居丹麥三年,在台灣有二十年行政管理專業經驗的 Johnny 李家銓認為,如果天份和努力兩者都具備,剩下來的就靠機緣和巧合。現在是「家庭主夫」的 Johnny,將近十四年在台灣人力資源累積的行政工作經驗,中年人生的職涯高峰已經是跨國企業裡帶著團隊的經理人才,他手下看過無數個天才,接觸過數不清努力打拼的菁英,他和一樣在人資領域工作的老婆,夢想過到海外體驗專業工作經驗,但他們從來沒有料到那會在遙遠的丹麥,也從來沒有想過那個缺是離岸風電企業的總公司開出來的缺,而那個缺是給 Johnny 的老婆。他們決定離開台灣,帶著四歲的女兒開始一個從來沒有料到的生活體驗。先是女兒發現她可以學還可以玩,不用催每天急著要上學。後來老婆發現她可以公事公辦,沒有人情壓力,還可以早早下班,更不用說,她不用看到每天帶著臭臉回家的老公。愛家愛老婆的 Johnny 在台灣就是個不在乎別人看法的主管,但來到丹麥還是要從台灣模式調適丟履歷看臉色,放慢腳步的日子,他學會丹麥人的快樂哲學 - 快樂的感覺是不用花大錢,能有多少就用那樣的程度去享受生活帶來的快樂。正如 Johnny 所說:「丹麥對我的意義是,她強化了我對自我幸福感的認定,我會更清楚知道什麼是我想要,什麼是我不想要的,更不容易因為別人或社會的目光或壓力,就讓自己去為那些其實不會為自己多帶來幸福的事物,而付出無謂的努力。」~~~ Photos: 李家銓 Johnny
嫁給外國人,要不要跟著老公移居國外,能不能保住自己的職涯發展?現在在芬蘭藥廠工作的 Jennifer Chiang 阿強,就是因為這家國際 藥廠有芬蘭的點,可以讓她在重新設計自己人生的關鍵上,更能順利的轉職,順利的接上職涯專業的發展。能這麼順利的接軌,另外一個關鍵是,她有一位最佳拍檔,一位支持她的芬蘭老公,一位可以在她產假後回到工作崗位願意在家照顧小寶寶的家庭煮夫。阿強跟芬蘭的緣分,也正是因為當時在上海工作的 阿強已經習慣每天上班前都可以吃到這位環境工程專業的芬蘭人幫阿強準備的芬蘭早點 - 一個簡單的歐洲麵包上疊起司火腿小黃瓜蕃茄的芬蘭味,在飛機起飛前,「我想繼續吃你做的早點」「我們結婚婚吧!」這樣的日常對話,開啟了這份難得的緣分。雖然中間有許多曲折複雜的情節,但都在他們非常精細細膩完整的規劃準備下,一步一步的組織了小家庭,也讓台灣和芬蘭家人都有機會看著兩個孩子的成長,直到 2020 年一月來芬蘭渡假,因為疫情,把他們留下了。雖然是意外,提早在小孩上學前定居芬蘭,正如 阿強所說 「關係要走的遠,前期規劃很重要」,正因為過去許多溝通討論和規劃準備,來到芬蘭,他們的芬蘭人生走得更踏實。~~~ Photos: 強聖珍 Jennifer ChiangJennifer 在節目和聽眾分享的音樂:Trevor Hall, You can't rush your healing
要不要移居國外,是一個很難的決定,如果是兩個人要一起決定,那就更難,對完全不同國家文化的一對戀人,要決定在那裡相守一生,那更是難上加難。兩年前終於完成終身大事,落腳芬蘭的 黃千娟,那段刻骨銘心的過程,像是幾乎要拋到腦後的記憶,撿回來又覺得捨不得丟掉的臭襪子。雖說搬到芬蘭,那不過是五年前的事,但要講到十年前那位芬蘭人到台灣探親芬蘭姊姊的緣分,後來為了追到 千娟,移居台灣, 還找到機械專業本行的工作,說是體驗台灣生活,當然重要的是可以親近 千娟。他的出現,就像是個新穎的外星人,不但點亮當時在法院工作,人生低潮的她,有了當時芬蘭男友的鼓勵,拿到了律師執照後就換到比較有挑戰性的工作,兩人開始部署規劃未來,但,台灣工時長,經常加班的工作文化對一個芬蘭人而言,是晴天霹靂,一年下來完全吃不消,展現適應不良的狀況下回到他熟悉的芬蘭,同時,長期熬夜加班榨肝下的 千娟也開始考慮芬蘭,甚至是歐洲的選項。這對戀人的感情隨著疫情在芬蘭隔離逐漸茁壯,逐漸淡定。對還在體驗芬蘭生活,偶而有文化震撼落差的 千娟而言,這趟芬蘭冒險,讓她有空間和時間更認識自己,留給自己。現在的千娟給五年前的自己一張小卡片,卡片上寫著「可以計劃,但是不要控制,就當作湖面上搭上一艘小船,用興奮有趣輕鬆的心情,去迎接有可能的冒險」!~~~ Photos: 黃千娟千娟 在節目和聽眾分享的音樂:Les eaux de mars, Stacey Kent
剛移居到新的國家,什麼事都不能做,怎麼辦?當了 Youtuber 剛來三年就累積了一萬訂閱的 貝蒂 Betty Liao, 就是一來身邊沒了家人沒了朋友,手邊沒了工作沒了事業,空出一天的時間不用再幫公司搞到凌晨下班,瑞典辦手續又行政效率極差,她為了要打發時間,剛來一開始就把同事幫忙建立的 Youtube 頻道,用在台灣廣告行銷公司訓練出來的功夫,推廣網紅明星品牌形象的專業,自己一個人攝影製作介紹瑞典生活的影片,做給家人朋友同事看近況,她佛系的心態根本也不在乎觀看數,本來是要給自己做開心,三年下來也把自己推上了網紅的不歸路。住在小城北雪平的 Betty,回憶疫情前在菲律賓海島豔遇亞洲自助旅行當背包客的瑞典男友,這份戀情經過一年的遠距終於把她帶到了讓她驚艷的瑞典,還後悔沒有早點搬來。愛上瑞典的她,就像愛情讓她無怨無悔地把瑞典介紹給所有想來,還沒來,甚至是當地的瑞典人,都傾倒在她眼裡的瑞典影像。本來以為瑞典人都會跟她講英語的她,在小城遇到了打死也不講英語的店員,她找到可以讓她回到廣告行銷的本行,說服了男友前進瑞典第二大城哥德堡準備開始新的上班族生活,加上業餘 Youtuber 的瑞典人生。正如 Betty 所說,「瑞典人生讓我有很多可能,是自由也是挑戰,雖然要放棄以前的事業工作家人朋友,很不容易的決定,但透過努力適應新的文化生活,這些都是成長的養份,也是可以滿足我心靈想要的不一樣,想要的挑戰自我的願望」。~~~ Photos: Betty Liao,櫻花群樹背景照 credit to 柑鏡橘攝。TangerineLin photographyBetty 在節目和聽眾分享的音樂:1.莫文蔚 If 2.Thomas Stenström - Andas in andas ut~~~Betty 的個人影音頻道和粉專:https://yinrou.mystrikingly.com貝蒂在瑞典 (Betty Liao)https://www.youtube.com/@bettyliaoinswedenhttps://www.instagram.com/bettyliaose/https://www.threads.net/@bettyliaose?xmt=AQGzCczrUyEKIwGx-xbLlosxYST2kniIgFdkKknvJ_HRNm4
『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不只是極簡的設計理念,北歐大自然的季節氣候更讓人能夠身體力行。移居丹麥的藝術工作者 黃尹柔,她發現,在這裡她可以從忙碌中解脫,把多出來的時間用來認識自己,集中精力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台灣北藝大畢業的那年,她做了改變一輩子的壯遊,她和朋友摩托車風遊自助旅行途中,遇到了幾位愛旅行的背包客,其中一位就是後來的丹麥老公。她第一趟到達冬天的丹麥,就發現,在很黑暗的時候,要去找到可以讓自己快樂的方法,要去摸索所謂的快樂,不是外在而是內在的。經過五年,原本在台灣被大家認為是開心果的尹柔,更發現「這些開心都是偽善,好像是我的面具,面對外人要開心要很活躍,但在丹麥可以看到自己的黑暗,其實不用這麼用力愛所有的事情,當我開始尊重自己的時候,我發現我給的愛就差不多這樣子,你也感覺得到就好」。現在的尹柔,不需要去迎合別人,把冬天養精蓄銳的力氣用在這裡日照 20 幾個鐘頭很長的夏天,在夏天她可以專注攝影在大自然森林採集繪畫的材料,專注在繪畫創作,透過集體創作展覽和行為藝術好好的綻放自己,在冬天她就好好的休養 。丹麥,給她時間和空間,不但給她機會疼愛自己,給她時間養養身體,也因為來到丹麥,當台灣沒有在身邊,有了距離,反而更珍惜家人,可以好好的關心家人。~~~ Photos: 黃尹柔尹柔 在節目和聽眾分享的音樂:Sitting around fire -Jon Hopkins~~~尹柔的個人藝術創作作品和自創服飾品牌 AMA 網站:https://yinrou.mystrikingly.com
移居到新的國度,既使你做了再多的準備,總是可能會失算,定居瑞典的 林致婕,人生幾次的人算不如天算的經驗下來,她相信,「你都已經有這個勇氣踏出你原本的舒適圈,到一個新的國家去了,其他所有的事情一定都可以解決,沒有過不去的」。喜歡玩相機的 林致婕,高中時期就跟著同學們一起玩相機,同學們喜歡她眼裡的角度拍出的照片,她變成大家活動的攝影師,自己玩出心得的攝影技巧功夫還能在馬拉松運動幫運動員抓住瞬間的片刻,變成了業餘運動攝影師。她為了要更接近相機,為了要能進入只收會講日語的日本相機名廠,她離開稱羨的資訊業產品管理工作,為自己投資一年到日本學好日語,她完全沒有料到這趟日本之行,把她的人生伸展到了地球的另一個洲際。原本該回台灣的她,和服旅拍攝影的工作勢必是可以把她留下,但先是疫情,然後是愛情。這次是日語課的同班同學,這位幸運的越南裔瑞典男士打動了 致婕, 疫情期間幾年的遠距戀愛後,一次瑞典之行,他給 致婕求婚。移居瑞典結婚兩年的致婕知道,瑞典有著她喜歡的春夏秋冬,但要在瑞典當一個專業攝影師是 她人生要努力的下一步,對生涯生活有明確想法的她,可以清晰的看到問題,她對自己有信心,一定可以找到方法和方向。~~~ Photos: 林致婕 (小名:橘子)橘子 在節目和聽眾分享的音樂:周杰倫-稻香 張震嶽-破吉他~~~橘子的個人攝影工作室作品和聯絡方式:Instagram (TangerineLinfoto) https://www.instagram.com/tangerinelinfoto/ Facebook page (柑鏡橘攝。TangerineLin photography) https://www.facebook.com/TangerineLinFoto 個人網站: https://tangerinelinfoto.com/
移居國外,很容易感到孤單,落單,沒有歸屬感,既使是移居到地球上最幸褔快樂的國度。目前旅居瑞典的 鄭晴文在她和她波蘭伴侶的獨立樂團 『Yellowbrenda』最新發行的單曲 「Light Of Your Being」裡面,要用古老詩歌的智慧和用他們的音樂,撫慰有這種失重情緒的每個人。晴文 相信「一個人,也能在孤單中在黑暗中,找到光亮,從自己內心,找到發光的力量」。五年前搬回到瑞典的 晴文,在國外漂流了 16年,兩年 Göthenburg 念碩士,畢業後甄選進入瑞典家具設計大廠 IKEA 工作,之後瑞典德國外派的人生,晴文已經學會了吉普賽概念的生活哲學,哪裡都可以是家的感覺,但是這次回來,瑞典就真的像是她和伴侶的第二個家。專業供應鏈管理的晴文,很清楚搬來搬去當下孤單的感覺,沒有人可以分享的感覺,但每次的離開回來,晴文更能從文字中找到她的情緒,用音樂,南台灣學會的吉他,台灣陽光薰陶的歌聲,與自己對話。工作生活平衡的瑞典人生,可以讓她嘗試不同角色,可以發掘做不同的自己,可以沒有包袱去做不一樣的自己。年輕本來就愛玩,喜歡做完功課趕快出去玩的 晴文,在瑞典讓她覺得開心,學習怎麼玩得更開心,找到人生中更多的驚喜。~~~ Photos: 鄭晴文晴文 在節目和聽眾分享的音樂:Yellowbrenda, Light Of Your Being,Sandee Chan 陳珊妮,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Mariam The Believer, Both Arms,~~~台灣的創作歌手鄭晴文與波蘭作曲 家Krzysztof Zimmermann的雙人組合樂團 Yellowbrenda 的粉專和音樂頻道:https://www.facebook.com/ChingwenCheng.KrzysztofZimmermannhttps://www.instagram.com/yellow_brenda/https://open.spotify.com/artist/4DQIooHHkwKrkemsir4UOE
遠渡重洋移居國外,要重新打造舒適圈,最實際穩定生活的第一步,就是要有固定的收入。兩年前決定搬到芬蘭的 楊喻婷 Viviana Yang 去年十一月在赫爾辛基拿到潛水教練執照,成為芬蘭唯一可以用中文教潛水的教練。在台灣唸教育的她,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她會靠教潛水吃飯,在台灣潛到海底世界是她正職外週末舒壓的方式,她享受大海裡的寧靜,她可以不用講話,沈浸欣賞台灣東北角五彩繽紛的海底世界,完全專注在自己和海,這樣的習慣養成她對環境敏銳的觀察和要求,甚至是她和芬蘭老公兩個人互換芬蘭台灣當交換生後,考慮討論最後定奪移居芬蘭的最重要因素。喜歡交朋友又非常需要有自己空間的 喻婷在搬來之前,就經驗過芬蘭冬天長,夜很黑,很無聊,但,她相信只要她有事在忙,這些都沒有關係。於是,過去培養的潛水興趣變成了她的另外一條出路,還結合了以前唸碩士教育的專業,轉職變成教練。在海底,自己特殊的亞洲背景成了經常被人家拷問的喻婷,現在最想做的一件事是,製作一支短片,自己手拿著國旗,潛到歐洲不同國家的海域,告訴大家「我是從台灣來的,我是台灣人在芬蘭當潛水教練」。~~~ Photos: 楊喻婷 Viviana Yang~~~喻婷 的 Instagram 粉專 Viviana in Finland個人:https://www.instagram.com/viviana_in_finland/ 潛水:https://www.instagram.com/divingcat_finland/ 喻婷 投資服務的潛水公司 Arctic Divers Dive Center 臉書頁:https://www.facebook.com/arcticdivers.fi
心安之處,就是家。對剛移居挪威三年的 蔡亦晽而言,「這裡是我的家,因為我跟我愛的人生活,所以我感覺這裡有家的感覺,我可以在這邊自在的做每件事,回台灣也是回家的感覺,但挪威也是回家的感覺」。喜歡創作,喜歡探索,生活裡永遠充滿豐富精彩的 亦晽,在台北七年的劇場片場,她覺得她只是個過客,當疫情開啟了她世界旅行工作的機會,跟著遊艇航行世界的一家人,做他們孩子們的家教褓姆,她當然也只是這個主人家的過客,每一片山水的過客。一次錯失飛機機位的巧合,讓她賺到了十天在奧斯陸的休假。直覺感官敏銳的 亦晽,愛上了挪威,也愛上了一位挪威人。戲劇化的人生轉變,她從過客變成了移民,現在的 亦晽,有充分的動力練好挪威語,認識挪威這個地方,白天在亞洲超市當店員兼管店家網路內容行銷,還口傳推廣台灣亞洲飲食料理,業餘在挪威劇團排練參加演出,每週在舞蹈工作坊練現代舞。在這裡,她不但找到自己熟悉的文化,還找到從來沒有過的自在,她丟開了嘉義鄉下老家所謂的「誰就是怎麼樣,你就應該怎麼樣」的心態,有心愛挪威老公的陪伴和鼓勵去做去嘗試,讓她可以打開所有感官,就像拿到新的劇本開闊地接收所有感覺,讓她信心十足去探索面對未知的國度,讓她安安心心的打造舒適的家園。~~~ Photos: 蔡亦晽亦晽 在節目裡和聽眾分享的兩首歌曲:Rocket Man, Elton John, https://youtu.be/DtVBCG6ThDk?si=8qsqKl9ia9AMRegG有星星的晚上, 旺福Won Fu, https://youtu.be/fQQfzzx68WI?si=LEUBvIcC3gMla6Gm~~~亦晽 的粉專 『挪威不只有鮭魚』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shleygreen1010Thread: https://www.threads.net/@yiiliiin?igshid=NTc4MTIwNjQ2YQ==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yiiliiin?igsh=dWxham1pbHdyNWFw&utm_source=qr
移民到一個可以讓自己愛上的地方,一個比家鄉住得還久的地方,甚至一個自己養老終老的地方。已經退休七年的李玉英,整整四十年的瑞典人生,讓她留下,因為瑞典開啟她的人生,瑞典給她機會重新立足,瑞典教會了她過日子,更重要的是,瑞典讓她可以自在的生活。1978年那年和外派台灣的瑞典人結婚,七年後回瑞典完全是預料外的人生,之後的三年離婚更是她沒有想過的。她沒有回台灣,沒有跟家人講,她就一個人,瑞典讓她全天全心去學瑞典語,去學簿記,在學校,她發現以前在台灣她做什麼都錯,經常被挨罵,永遠不知道要怎麼做才是對,在這裡,她考試考不好,老師反而誇獎她,看到她好的地方。她開始有了自信心,懂得尊重別人。有了工作,她驕傲自己不是社會的寄生蟲,也是個可以貢獻社會的納稅人,可以平等看待身邊的人,玉英開始認識了經營餐廳的台灣人和台灣圈,經常參加僑社的活動,當了台灣商會會長,從瑞典到了歐洲,還遠征世界台灣商會,退休後還在瑞典辦了 250 人的歐洲聯合總會年會。玉英,有著精彩豐富的人生,有著支持自己愛台灣的再婚老公,她感恩瑞典,因為在這裡,她可以自在的生活,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好好的過ㄖ子。~~~ Photos: 李玉英
回國還是留下?選擇冰島,對十年前即將畢業的 劉月丹而言,單純就是個順水推舟的緣分,但現在,冰島已經是 阿丹的第二個家,她已經學會了用冰島人的方式享受自己的選擇。她也曾經害怕自己沒辦法融入,擔心工作問題,害怕沒辦法應付各種生活的細節,種種的一切給自己非常大的壓力,甚至套上亞洲的想法要做得比同事更努力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價值。從剛開始認識一個也是移民過來的男友,從一個賞識自己的主管,從點到面,慢慢的進入冰島封閉的熟人社會,她先把原生香港的文化和快節奏的習慣放一邊,不讓自己弄的很忙,把多出來的時間真實體驗新的生活方式,調整心態,習慣新的想法,還把她經歷看到的寫在社媒平台,用她在傳媒所學的專業,平時經常更新冰島最新的旅遊和地理氣候狀況,「冰島島民」的名聲傳到了出版社,甚至出了一本旅遊工具書『冰島深度之旅』,今年已經是第三版的實體書和電子書,不但幫了很多想來冰島,想親眼看到地球暖化的朋友,阿丹希望把跟冰島人學習到的生活文化,也透過文字分享給世界:享受自己做的選擇,享受當下能看到的景色,能感受到的感受,就好了,之後的,你就再去探索了。~~~ Photos: 劉月丹阿丹 在節目裡和聽眾分享的兩支音樂:- 給自己的情書 笑忘書 廣東版 Faye WongSjáum hvað setur, Moses Hightower~~~阿丹 的個人粉專『冰島島民』: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icelandislander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auyuettan/阿丹 寫的冰島旅遊工具書《冰島深度之旅》今年出版第三版,除了電子書外,實體書本:台灣博客來 https://bit.ly/Icelandtourbook,誠品 https://eslite.me/4pfrlv,金石堂 https://bit.ly/icelandtravelbook,讀冊 https://bit.ly/Taazebook,晨星 https://pse.is/4hd6xe香港香港三聯書店,商務書店,大眾書局,田園書屋,樂文書店
移民不只是搬個家,把人搬到另一個國度,而且也要把心一起搬過去,甚至是要把心稍微轉一下,稍微調整一下。住在芬蘭鄉下不到兩萬人農村的 羿評,過去八年經歷過人生從來沒有過的上下下上,先是把以前跑外貿業務光鮮漂亮的上班套裝高跟鞋收起來,然後連生了老大老二身材賀爾蒙大作怪,生平第一次當「農婦家管」,家大門牆裡所有的大小事全歸她管,房子外面一年只能一耕的 28公頃農地芬蘭老公忙東又忙西,平常要維持家裡開銷還得去工作,當然小孩隨傳隨到的「阿拉丁」就是她 羿評,在沒有外國人的村裡,她是個誰的媽,誰的老婆的無名氏,她開始失去了自己。直到熬到了小孩都可以上幼稚園,直到她聽朋友的建議把這一切都寫在部落格臉書專頁,直到她親眼讀到網友對她的農家生活產生無比的興趣,直到她開始找老公教她開農耕機播種。她越做越有興趣把農家的生活方式變成了一篇篇的自然教室,她不再看她沒有的東西,開始注意到了她身邊有的東西,鄰居敲門送來剛打獵取出還熱騰騰的小鹿心臟,她也不再小鹿亂撞,還料理變成了全家餐桌上的佳餚。她開口說要出門了上課去,把小農的經營管理也寫進了她的學業裡。去年聖誕前,羿評順利畢業拿到了商管碩士學位。現在 羿評不但化全妝割草去,套上漂亮的雨鞋務農,穿著漂漂亮亮的時尚做工,還幫忙她的虎哥開展新事業,去紅十字會當志工。這一切的一切,關鍵就在那顆心。~~~ Photos: 廖羿評羿評在節目裡和聽眾分享的兩支音樂:- Hwasa, I love my body- 滅火器,家和萬事興羿評的個人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5sJnxU3Pz/?mibextid=wwXIfr
新年快樂,在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的同時,也提醒聽眾們謝謝曾經努力過的自己。「東西南北廣播播客節目」在踏入第十五年的當兒,感恩所有曾經來節目說故事的朋友們,和所有支持愛護節目的聽眾們,希望我們的聲音能飄揚北歐,橫跨東西,縱遊南北,彼此鼓勵加油,不管在天際的哪個角落,沒有人落單!「東西南北廣播播客節目」在嶄新的一年開始,將繼續 『文化時空系列』由不同專業領域的朋友們,與您一起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在跨越不同洲際天涯若比鄰的同時,一起拍拍肩膀,為自己的努力喝彩!~~~ 人生不同階段,生活有不同面貌,在不同人生時區裡,自己有不同的生活重心,有不同的成長。12 歲跟著移民紐西蘭的爸媽,Doris 在完全沒有選擇發言權的安排下,學會了「不管怎麼樣都要熬下去」。國中高中大學都在紐西蘭混的她,15 歲父母就要她去打工送報賺零用支付生活雜費,18 歲那年因為脊椎側彎在進手術房前,媽媽的一句話「你進去了,我也幫不了你了」,她一個人面對生死,僥倖大手術成功居然還可以活蹦亂跳,也跳出了完全靠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既然面對過生死,當然什麼都要去試。先是新加坡打工度假,然後在上海工作一天當25 小時過,正職工作,業餘培訓師,還要跟女朋友戀愛,直到身體心理開始吃不消,直到有一天覺悟她在紐西蘭不需要這樣過,直到瑞典一趟的渡假。她和倡議「多元共融」的香港老婆在瑞典結諦良緣,更為 Doris 的下一個階段的人生定調。多元成家的 Doris 和 Ivy 已經在英國 A卵 B 懷成功,祝福預產期快到的新手媽媽歡喜進入下一個階段的人生!~~~ Photos: Doris LinDoris 在節目裡和聽眾分享的一支音樂:不是因為天氣晴朗才愛你,理想混蛋~~~延伸收聽 -2024 年 Doris 談她的職涯發展和在瑞典定居後的專業,瑞典工作文化,以及她在業餘所從事的職涯設計培訓師:http://setala.sdf.org/DongXiNanPei/Nordic_stories_series__Sweden_Doris_Lin.mp3
過完聖誕,聖誕禮物的真相揭曉了吧!聖誕老公公當然不是從屋頂的煙囪進去你們家送禮物,也不是偷偷的摸黑把禮物放到聖誕樹下。不過這已經不是很重要了。因為芬蘭聖誕有太多禮俗和儀式習慣,足夠讓你大開眼界!芬蘭聖誕經驗豐富的 雪霞,她跟著幾乎是膜拜聖誕傳統一定要在聖誕做該做的事,在聖誕真的雲杉樹上點燃真的蠟燭, Vickie 從小習慣和在台灣爸媽用他們的方式慶祝聖誕儀式,當然在芬蘭也一定要和家人用芬蘭的方式熬夜聊天趴踢到宿醉,不信基督的羿評也一定會跟著唱詩班讚美神,還會跟著獵人族老公和族人們一起和自然散發心中的光和熱,珊蒂不但要顧好自己和家人的心情,當然她也不會忘記讓心愛的貓享受聖誕芬蘭浴。他們用愛相信芬蘭聖誕的傳奇,也相信象徵性的聖誕,是給自己,給自己和家人,一個可以休息回歸原點,珍惜享受自己和自己家人的每個片刻,可以重新出發的開始。過去辛苦的一年,不管你是在調皮還是乖巧的名單裡,那都不重要了,希望所有聽眾們,不管您在地球哪個角落,都能找到可以珍惜自己和家人相處的片刻,充過電的你可以嶄新迎接新的一年。 在跨年的這個禮拜,我們希望將溫馨的片刻,用我們的聲音誠摯地與聽眾和您的家人們一起平安平和度過 2024。
聽到了嗎?聖誕老公公的馴鹿雪橇已經準備出發了,芬蘭北部拉布蘭的耳朵山,聖誕老公公神秘的玩具工作坊現在是燈火通明,小矮人們連夜趕工,好在聖誕老公公進到大家房子的煙囪把禮物放到聖誕樹下,哎等等。。不對啊!我們家沒有煙囪啊?!聖誕老公公怎麼把我們要的禮物給我們呢?讓我們來問問芬蘭家庭,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四位定居芬蘭的朋友,喜歡幫助人的退休義工 雪霞,城市派對族的 Vickie,農場巧婦 羿評 和 瑞典芬蘭料理廚房幫手兼聖誕餐桌上的客人 珊蒂,要來告訴我們聖誕月的芬蘭,大家都在忙什麼?她們又在忙什麼?台灣人芬蘭過聖誕分成上下兩集,讓我們一起進入芬蘭家庭和她們一起空中歡度聖誕!~~~ Photos: 雪霞,Vickie,羿評,珊蒂背景照片由芬蘭 Visit Rovaniemi 旅遊局提供。節目中和聽眾分享的音樂:Vickie, It's Beginning to Look a Lot Like Christmas羿評,Maa on niin kaunis, Juha Tapio雪霞當義工的教會慈善組織:Hermannin Diakoniatalon Vaustamo / Helsingin Seurakunta Diakoniatyö https://www.helsinginseurakunnat.fi/artikkelit/hermannindiakoniatalo
要看到極光是很多人的夢想,極光不但殉麗神秘,可遇不可求,為了追極光,要能兼顧現實和夢想,魚與熊掌都能兼得,更是難上加難。Kelly Zhang 和許多從中國來的旅客一樣有著對能帶來好運的極光充滿嚮往,但為了現實,她心裡當導遊的心願埋了一輩子,她希望有一天她每天能觀看天文,觀賞星星和月亮,還能帶著和她一樣追夢的一群人一起看極光。今年八月 Kelly 給自己放個假,放掉在香港專業社工的工作,離開在上海的爹娘,走一趟給自己的工作假期。半年的時間,她回到12 年前的芬蘭,看看大學裡的老同學們和退休的老師們,歐洲各地遊走,最後朋友的建議,立馬寄個履歷,居然拿到當季節極光導遊的工作,而且是在有「極光之城」頭銜的北挪威 Tromsø 工作,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只要天氣晴朗,Kelly 現在可以每天擁抱碧綠綢緞般的極光,完成一生難得的夢想。~~~ Photos: Kelly ZhangKelly 在節目中和聽眾分享的音樂:Jouluiltana - Marko Maunuksela極光旅遊資訊可聯絡 Kelly 電郵:kelly01019@gmail.com
撒上糖粉般雪景的北歐,已經籠罩在聖誕的光環裡,公司行號朋友圈一攤一攤的歡樂小聖誕趴,要進入融入體驗北歐文化,現在是最好的時機。但,也有一群人選擇在自己舒適的小泡泡裡過著自己享受喜歡的生活。在三個文化邊緣生活的 Joanne Chou,自己的台灣文化,老公的希臘文化,加上在地的丹麥文化,她已經認定了要打進丹麥人的圈子是天方夜譚,她和老公和許多他們身邊的外國朋友們享受首都哥本哈根沒有大都會的喧擾擁擠,但有大城市完備齊全的社會機能,她和可以早早下班的老公在這裡有足夠和完整不被干擾的家庭生活,她擁有保障可以返回工作職場的權利和彈性,她可以讓孩子們享有該有的快樂自由的童年。但他們不戀棧丹麥,因為在數位行銷產業轉型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她和老公已經有配套隨時打包離開,就像在來丹麥前一樣,既然決定要結婚要守在一起,且戰且走,準備好在全新的地方一起試試看。~~~ Photos: Joanne Chou
北歐基督信仰雖然逐漸淡沒,但仍有一群虔誠奉獻神的基督教信徒們默默的維持著信仰的傳統,在社區裡服務人群。來自台灣花蓮的阿美格瑪蘭族人 李雅珍牧師,就是其中一位,而且她是用台灣模式全天候 standby 服務社區每個人,只要有需要,她就隨傳隨到,她不只是做牧師本來該做的聖經釋義,她還在你平常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就連掉了東西為你禱告,你一個人不敢去的地方陪著你,辦活動幫忙做彩繪煮飯炒菜掃廁所她都行,台灣訓練了十八般武藝什麼都做。三十年前教會交換活動因緣際會不小心第一次來芬蘭服務,也是神的旨意,讓她遇到了後來緣定了的老公,2006 那年既使說好三年就回家,也是神的旨意,留住了她,2018 就算她鐵了心拋夫棄子要回家,也是神的旨意,讓她開了竅順服了上帝的安排。那年雅珍定下心把芬蘭當作家,開始規劃她的人生。今年拿到芬蘭自由教派牧師證的 雅珍,現在還可以在芬蘭幫新人們主持見證婚禮,把她移民轉折的人生經驗分享給剛到的華人圈。對她而言,能當個上帝的僕人是她生命中的最重要的指標。~~~ Photos: 李雅珍雅珍 在節目裡和聽眾分享的一支音樂:如鹿切慕溪水 As the deerhttps://youtube.com/watch?v=T0bg7NYl3wo&si=mgqOMQ2RVNqi7bzX雅珍牧師所服務的 芬蘭中部 Tampere 是基督教自由教派教會 官網:https://tampere.svk.fi/
數位時代人才拉鋸戰場上,全球人才大流動已是大勢所趨,掌握專業,挑戰海外職場也能輕鬆跳槽轉職。曾經遊走台灣,美國,瑞士,丹麥,正前進挪威的 Lisa Chen 就是憑著對地理信息系統的專業,在曾經被看作冷門,以一身女木蘭管理階層在過去清一色只有政府軍方只雇用在地男性的產業脫穎而出,航空攝影測量,衛星導航系統,遙測等等的專業社會應用軟體,Lisa 鎖定的產品管理工作,不只是是在國際職場挑薪水和職位,她更關心這家公司和對產品的導向和期望,她還要這份工作是她可以充分發揮,可以從頭到尾幫忙新創開發新的產品路線。適應不同文化的韌性和調整工作方式彈性,更讓她可以掌控產品管理的橫向溝通和管理。Lisa 相信,建立自己獨特的地方,認清自己想要走什麼樣的路,可以導航在地球這麼大的地圖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Photos: Lisa ChenLisa 提供的工作簡歷:https://www.xyht.com/aerialuas/lisa-chen/https://www.crunchbase.com/person/chen-lisa-2
專業移民,放眼全世界,哪裡有機會,就往哪裡發展。從事電信工作已經有三十年的 李聖洲,把自己定位成 「地球人」,他的人生軌道比起他爺爺當年抗戰時期從北京逃難到重慶,後來輾轉落地台灣,要自主自由個千百倍,也正因為如此,找到一個和平安身的地方,對 聖洲是非常重要的。在台北念電子,曾在宏碁工作,跟著留美風潮去到美國德州留學,畢業後給自己的一個許諾,一年內找到工作就留下,不然就打道回府回台灣。信奉「機會主義」的他,抱著人生地不熟,到哪裡都差不多的心態,畢業之後的人生,將近的十年美國生活,之後住過加拿大,德國,挪威,最後瑞典把他留住了。一待待了二十年的 聖洲,「來瑞典前,大家把他當美國人,在台灣,人家把他當外省人。」現在同事問他,他會說他是地球人。~~~ Photos: 李聖洲(聖洲在瑞典培養的攝影興趣, 業餘作品)聖洲 在節目裡和聽眾分享的一支音樂:周秉鈞 & 楊海薇、無怨的青春
工作生活平衡的工程師生活,聽起來幾乎是天方夜譚,是多麼不切實際,但,現在在丹麥擔任晶片驗證工程師的 王宥芯,真的在北歐找到了她要的一片天。喜歡打羽毛球的她,在台灣半導體產業工作了十年 ,既使再忙也一定要找出時間去打球,甚至是熬夜加班工作後只能睡個三個小時,還是要提著沈重的身體去打,打出膝蓋受傷,她不只是因為打球比睡覺重要,她需要給自己一些空間,整個抽離工作的模式,調整舒緩心情的機會。當網路上眾多的挖角頻頻出現吸引著她,宥芯從來沒有出國留學,也從來沒有出國工作,可已經年過 30 的她卻毅然決然鐵了心離開台灣給自己放一個假。習慣步調快速產業的她,先十個月在瑞典工作,半年前剛到丹麥,還是偶而要提醒自己慢下來,不能衝太快,不需要有贏過別人的心情和壓力,學著北歐人的方式平衡工作和生活,從簡單樸實中找到喜悅和快樂,更重要的是,可以經常呼朋喚友打羽球。~~~ Photos: 王宥芯宥芯 在節目裡和聽眾分享的一支音樂: 陳綺貞-流浪者之歌
來北歐追留學夢很不簡單,要留下更不簡單。廖曉佩,她不按劇本走出自己的人生,放下在台灣舒適的一切,帶著劇場 12 年的歷練,備取的邊緣進入了芬蘭有名的阿爾托大學殿堂。她沒有同期同學們可以揮灑的青春,但中年留學的她,有的是掌握方向和運用資源的實力。研究所的課業,沒有拴著她的時間和腳步,唸書之餘,她還可以兼三個外快,更別說連任學生大使。順利畢業的 曉佩不願面對的真相,卻是不友善的移民簽證,手續和政策,人生中累累的第一次,先是失業,然後領失業救濟金,最後她透過網路抱怨,居然引爆芬蘭社會各地新創企業和學生團體的支持,還組織了人生頭一次的連署活動,向芬蘭移民署陳情。有話直說反而在社會活動當中建立了人脈。決意重新編寫人生劇本的 曉佩,現在已經是個找到自己幸福的芬蘭上班族。~~~ Photos: 廖曉佩 Julia H. Liao曉佩 在節目裡和聽眾分享的一支音樂: 曉佩 在 2021 年主辦的 「移民政策改革」連署活動 2021/8/7 在芬蘭報紙的報導文章:https://www.is.fi/taloussanomat/art-2000008167876.html曉佩 在節目裡提到的統計資料來源和報導:用不同當地人名字和外國人名字申請工作:https://yle.fi/news/3-9766036芬蘭失業率高居第三,只贏過西班牙跟希臘: https://yle.fi/a/74-20104768旅外人士統計 https://yle.fi/a/74-20104696~~~Julia H. Liao 的個人粉專:Rock My Finnish Life 走跳芬蘭換日線專欄作家 「芬蘭不神奇」2022 https://crossing.cw.com.tw/author/1697方格子專欄作家 「走跳芬蘭與歐遊札記」2022 https://vocus.cc/user/@juliainfinland
北歐人幸福快樂來自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但,住在現代桃花源的北歐人,人人還是要工作,而且喜歡工作,引以為傲可以用付掉的稅來支持龐大的福利系統。已經在丹麥工作了 26 年,明年就要退休的 時素華,因為要照顧早產腦傷的雙胞胎,剛回丹麥,老公就提出離婚,丹麥幫著她重新站起來 - 單親一個人扶養孩子,靠著救濟金過日子,兩個孩子有國家的醫療照護,一家分配住到國民住宅,後來丹麥護士自願收養老大,前夫的婆婆也來幫忙分擔家務照顧教導老二,讓她無後顧之憂地學好丹麥語。從小就愛往外跑,喜歡交朋友的她,離開台北前就是個職業婦女,到了異鄉在台灣圈開始建立人脈,她的丹麥職涯三個貴人都是台灣的同鄉。現在的她,是丹麥台灣圈裡的大姐,學姊,連朋友的小孩都叫她婆婆。她的雙胞胎女兒改變了她的人生,她不為未來做計畫,盡量過好現在。~~~ Photos: 時素華素華 在節目裡和聽眾分享的一支音樂: 葉蒨文,瀟灑走一回
異國婚姻,既精彩又刺激,拐了彎的人生道路,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拐彎,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彎的風景。前前後後住在芬蘭已經有十幾年的 吳佳芳,完全沒有料到結婚後會台灣芬蘭搬過來又搬過去,先是讓老公完成芬蘭學業,之後那次是為了孩子的快樂童年。佳芳也曾經懷疑過芬蘭教育會把自己的孩子教笨,後來驚訝發現孩子學到的,卻是她不會的。她慢慢收起了老虎媽媽的抓狂,開始去習慣當個快樂的芬蘭媽媽,她一邊工作,兼差,還回學校上課。在台灣念服裝設計的 佳芳,不但平常接單縫縫補補,學會了芬蘭語,拿到導遊證,清潔證,到機場工作當導覽,去珍奶店打工,還投資加盟開店當老闆,最近的一次是自己去申請上裁縫製作專業課程。她有很多斜槓,經常自己試著找看看其他機會,滿足追求積極充實自己。佳芳深信,「如果你什麼都不做的時候,就真的什麼都沒有,要踏出舒適圈,在這樣的環境下,就會找到一個出路。」她越做越開心,因為她是在她做她想做的事。現在孩子成長到高中,自己也長大了,也是個準備好的芬蘭人。~~~ Photos: 吳佳芳佳芳 在節目裡和聽眾分享的一支音樂: 2080-luvulla, Sanni
在異鄉創業,要有夢,要勇敢,要行動。定居挪威東南部農村的新手老闆 顏君庭覺得自己最大的本錢,就是還年輕,有衝事業的動力,有跌倒的勇氣,失敗了沒關係還可以再來。今年八月人生頭一次開店當老闆,現在的她,每天除了家務事,接送小孩,一天的精力全花在自己的台式飲料店,她「期待每一天上班的時候客人會點什麼飲料,加上什麼樣的顏色,調配出屬於客人自己這一天的飲料,屬於他們自己心情的飲料」。享譽全球的珍珠奶茶,挪威小朋友最愛的爆爆珠奶茶,君庭當然沒有忘記把過去三個夏天和冬天在農村鎮上節慶音樂節擺攤的台灣小吃 招牌鹹酥雞,刈包,還有春捲也擺上檯面,設計自己的菜是她的強項,靈感就像她童年在老家麵攤的記憶一樣隨時可得。她沒有遠大的計畫,沒想亮眼的成績,只要現在努力賺錢,體驗嘗試任何的可能,也許有一天不小心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她要在四十五歲前退休,在她還可以承受高低起伏前體驗成功與失敗,她要每一步走過的路都是值得的回顧。~~~ Photos: 顏君庭君庭 在節目裡和聽眾分享的一支音樂:一個人的行李 / 戴佩妮~~~君庭的店 July Tea Askim官網:https://july-tea-askim.qo.app/select-order-type開店時間:週一店休週二-週五 11:00-18:00週六日 12:00-18:00臉書粉絲頁: July Tea AskimInstagram : @julytea_as
移民到哪裡?不只是國際評比還是媒體宣傳,或是移民攻略可以準確告訴你往哪個方向移動。對曾經住過三個洲際的 Doris Lin 來說,找到自己喜歡,又適合自己的地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認清楚這個時候的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十二歲就跟著父母離開台灣,移民紐西蘭的 Doris,嘗過在學校被欺負的苦頭,很清楚做個外國人本來就應該要比別人吃得了苦,要不是那次大手術許願只要能再站起來一定要去很多地方,她沒想到後來真的如願到了盡是美食的新加坡,生活刺激的上海,她更沒想到後來卻是因為聽到一個瑞典女孩因為解僱也解放了她的人生去做自己喜歡的很多事,像是打醒了被虛榮的工作狂,她決定走一趟自己的路,飄洋過海和所愛一起落腳築巢瑞典。因為在這裡,她可以和她的老婆不用擔心不用隱藏做自己,在這裡,她可以養家又可以顧家,在這裡,她可以工作不忘記生活,更重要的是,在這裡,她可以發揮所長,做自己喜歡的,幫 助別人做他們喜歡的。~~~ Photos: Doris LinDoris 在節目裡和聽眾分享的一支音樂: 逆光,孫燕姿~~~台灣瑞典華人聯合會僑青會十月20 日 (日)「職場成長工作坊」體驗課,線上和實體課程瑞典時間下午兩點到四點,開放給所有在北歐的台灣朋友參加!網上報名截止日:十月 15日報名表: https://forms.gle/PpxNABogd4sWpmKy5
活在兩個文化,不管這邊還是那邊,都懂他們在想什麼,也懂得怎麼跟他們講什麼。已經在芬蘭當了 12 年導遊的郭嘉菁,業界熟知的 Irene,已經很習慣用芬蘭的方式生活,很清楚芬蘭人怎麼過日子。但她帶每個來芬蘭的台灣團,還是用台灣人想要的方式介紹芬蘭:短短三個小時的行程,走馬看花排滿景點,因為那是台灣那邊想要的。她希望,有一天當她站在這邊,她不只是講景點講歷史,她還可以用台灣人理解的方式介紹芬蘭在地的文化,芬蘭在地的生活,但,是用芬蘭人的方式。Irene 已經熟練切換台灣模式和芬蘭模式,不管是講話還是聽話,但她偶而還是要提醒:出來就忘掉台灣的好,你才會欣賞我們的好,如果你處處要跟台灣比,你絕對玩得不開心。Irene 在這裡很開心,因為她不需要去比較,她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可以自己過得很好。~~~ Photos: 郭嘉菁 Irene KuoIrene 在節目裡和聽眾分享的一支音樂: Sweet People, Et Les Oiseaux Chantaien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4cVs1gY3Ps~~~想找 Irene 在芬蘭帶團,當導遊設計芬蘭旅遊行程的朋友,請直接email 給 Irene: cckuo73(at) gmail.com
遠嫁國外,既然決定了,就學好為愛札根。吳文瑄,一個賢內助,家庭主婦,台灣文化深根的媽媽,故事的開始像冥冥中註定讓她準備好這趟生命的旅程。她早在十一歲就被選上青少民俗訪問團巡迴世界,習慣了在國外的概念,一直到念大學,入選救國團青訪團隊出國去表演,宣慰僑胞。畢業後在工作接洽認識了遠從瑞典來維護機器,被她以為是做黑手的工程師,愛情讓她告假半年,為了就是要確定他是對的人。遠離摯愛的故鄉落腳瑞典西南部不過十萬人的鄉村,二十年的日子裡,她幫著瑞典老公重振兩度破產的機械工廠,胼手胝足重組世代交替企業的現代化,不假他手自己養育三個子女。家庭事業和養育子女外,她還持續年輕時熱衷宣揚台灣和台灣文化。文瑄在瑞典找到自己要的生活,把幸福抓在手上。她幸福的三大秘方:『相信自己,找到知己,對未來要走對方向』。~~~ Photos: 吳文瑄文瑄 在節目中和聽眾分享的音樂:幸福的孩子愛唱歌 https://youtu.be/SdWdILIRj-A?si=5B4sF59sUvUWthYL ~~~瑞典台灣協會官網:www.taiwanasweden.org!! 文瑄 歡迎有志一同為臺灣走向正常化國家道路努力的台僑們報名參加:!!!- 這週六9/21持續是瑞典斯鉤納省的隆德文化夜,瑞台友好協會第10年為宣揚台灣擺設攤位,今年攤位位置在Stadshuset!!!!- 下個月10月12-13日瑞典臺灣協會年度大會將在Hotel Tylösand Halmstad舉行,
追夢,即便是飛越地球的另一端,也要選擇我的一片天!來挪威已經有六年的 Katherine Hsu ,為了有夢的明天,找到她崇拜的音樂大師,登門求教,那年,她只有十八歲。才高中畢業的 Katherine,渾身解術把她練了十幾年的鋼琴琴藝獻給了大師,換來了過去她從來沒有過的自由創作,在挪威一個多元包容的天堂,學到了第一手的藝術創作技巧,走出古典音樂循規蹈矩的約束,琴藝加上創作,在挪威六年的她,投胎換骨把音樂融合藝術,在音樂裡找到自己。她碩士作品集裡的畢業成果,透過即興鋼琴弦音和三角鋼琴內預置的鐵片創造的音響,與舞者共舞,與電子音樂環境共鳴,呈現情感情緒和人性的交融。『世界上好的音樂家比比皆是,但創作,對我來說更有意義!』現在的 Katherine 有了新的夢想:有一天,我要帶出一幫可以即興創作的孩子,讓他們可以有不同的路!~~~ Photos: KatherineKatherine 在節目中和聽眾分享的她的個人作品:One Two Three影片總長 30 分鐘,共分四個部分,節目中,Katherine 和聽眾解析兩個音樂影片的片段,第一個片段在影片的 9'20”,:演出的第一部分,塑胶包裹女子,窒息第二個片段在影片的 15'50” :演出的第三部分,钢片琴,镜子
在國外要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眼睛要睜大,耳朵要豎起,臉皮要夠厚,動作還要快,跌了很多次,還是要爬起來,不要不好意思講自己會的,不要不好意思覺得沒工作很丟臉。來芬蘭已經有 25 年的 董慧元 Lucy,剛到的那一年,就在芬蘭最歡迎外國人的年代,在最歡迎外國人的公司 Nokia 工作,她不到幾年就經歷了外包裁員風暴,經濟不景氣,從過去雇用有經驗的到後來剛畢業反而成了職場新寵,芬蘭就業市場保護自己人,身為外國人又年紀慢慢大了的自己,已經失去了就業的優勢,但失業並沒有讓她失去希望,沒有讓她失去信心,跌倒傷疤變厚,失敗反而讓她更堅強。透過在職培訓重新爬起回到職場的 Lucy 相信,一技之長都不夠,隨時要做好準備,不斷進修,你永遠不知道這個技能什麼時候會用得上。不要放棄任何機會,什麼機會管道都去嘗試,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遇到對的人。~~~ Photos: 董慧元
繼上個星期的訪問節目由赫大中文系所的 陳玉文 教授 Professor Julie Chen 分享她在九月 五日 和 六日兩天舉辦的「Helsinki Taiwan Conference」,這個禮拜,東西南北廣播節目繼續台灣民主進程發展主題,由『Taiwan Corner』 主席 丹麥人 Michael Danielsen 頗析牽動國際政經的台海情勢。~~~ 自由與和平,是人類文明的普世價值。當今天我們看到烏克蘭人民用他們的鮮血捍衛國土,用他們的身體阻擋入侵的俄羅斯坦克,還在安全和舒適生活的我們,是否警覺二戰以來辛苦打造的富足和繁榮是如此脆弱,在同聲抗議斥責反戰聲中的我們,是否能更清醒集權領導所造成的人類災難,是否能更積極追求符合人類共存的民主價值社會。長期研究台海關係的丹麥人 Michael Danielsen 深入台灣民主進程。從獨裁政體到民主開明的社會,今天的人類文明,可以從台灣經驗學到什麼? 這個訪談以 英語進行。節目重播 2022 年的節目。~~~ Photo credit to Michael Danielsen and Taipei 101 (Taipei 101 lights up in colors of the Ukrainian flag)Taiwan Corner 官網: https://taiwancorner.org/The musics shared by Michael Danielsen:What a wonderful world by ArmstrongDespacito by Luis Fonsi and Daddy Yankee
在北歐的妳,過完漫長慢活的暑假,是不是忘了什麼重要的約會?!還記得度假前跟聽眾們預告的一場會議論壇嗎!過完了暑假,報名截止日也過了,怎麼辦?感謝主辦人赫大文化系所的 陳玉文 教授 Professor Julie Chen,東西南北廣播節目的聽眾們有福了,您可以現在就寫信給陳教授,她會把妳算進來,一起參加這個破天荒首度在芬蘭舉辦的聚焦台灣的國際性會議論壇。這個禮拜,陳教授的訪問將響徹芬蘭赫爾辛基,希望更多人用行動支持這個有意義的活動!~~~ 從台灣海峽到芬蘭灣,距離 8000 多公里遠,聽起來似乎遙不可及。但在這裡,有一位教授,在她上課和課餘,不遺餘力地將這兩個距離遙遠的國度牽在一起。她就是 陳玉文 教授 Professor Julie Chen。25 年在歐洲留學工作定居下來,她過去將近十年在芬蘭 赫爾辛基大學 文化系所教授研究 中華文化,以她深根的台灣文化和政治系背景,對台海關係和北歐台灣關係研究有深刻獨到的見解和熱情。今年她籌備的 「Helsinki Taiwan Conference」是在芬蘭首度聚焦台灣的國際性會議論壇,為期兩天在赫大校園舉辦的活動,將邀請來自全球亞歐美長期關注研究台灣的專家學者,從台灣歷史脈絡,多元文化社會,文化遺產保留維護,數位資訊和網路流言,和國際關係,政治經濟和商務市場文化等議題,頗析演講並和與會觀眾們互動。今年九月 五日 和 六日 兩天的活動,免費開放給所有關心台灣的朋友,正如 陳教授所說: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這個訪談以 英語進行。~~~ Photos: Professor Julie ChenLAST MINUTE to Sing up for the Conference:聯絡陳教授:julie.chen@helsinki.fi2024 The Helsinki Taiwan ConferenceSeptember 5. - 6.2024, 地點:赫爾辛基大學校園Helsinki Taiwan Conference official website: https://blogs.helsinki.fi/spotlighttaiwan/helsinki-taiwan-conference/The musics shared by Professor Chen:蔡健雅 Tanya Chua -《芬蘭距離 Finland》https://youtu.be/YTGfurwqHgY?si=qolZQq-FVVbgY0WL蔡健雅 Tanya Chua -《善良的我們 Learn To Live Again》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QJbdz_5054
北歐人的暑假,隨著小學生開始上學,上班族也慢慢收假返回工作崗位,放下這個時候北歐森林裡的莓果野菇寶貝,庭園裡的蘋果櫻桃天使,是多麼捨不得啊!東西南北廣播節目在不捨收假前的這一週,將繼續和聽眾們回味北歐人的夏日生活,這個禮拜讓我們到冰島去!放暑假,是北歐人很神聖的一件事,既使在冰島得不到像夏天的夏天,風大,常下雨,最高溫不過二十幾度,有八成的冰島人也要遠征到夠熱的地方,去過更像夏天的夏天。因為工作需要經常出差的 Angela,回憶在疫情鎖國的那幾年,四月太陽一露面,冰島人就開始偽夏天的戶外活動,穿著外套在屋外烤肉,坐在陽台曬太陽,如果六月天氣還是很糟,只要有太陽的蹤跡,也一定要找個合理的方式來安慰一下,開著露營車夜露荒郊野外,再冷也是心甘情願。出國工作的空檔,Angela 最欣賞冰島人夏天會做的一件事,那就是修繕房子,整理家園。過去在台灣看作是粗工,現在卻能自得其樂美化舒適家園的 Angela,要帶著大家經驗冰島人應變大自然的生存之道。節目重播 2023 年錄製的訪問。~~~照片:Angela ChenAngela 的粉專頁:冰島太太在歐洲闖蕩的日常:https://www.facebook.com/icelandlove.tw/
音樂能感動人,而讓心交響的弦律背後,不但技巧要完美,還能蘊含濃厚情感,是許多用心用力練出來和體會出來的結晶。從事創作現代打擊樂的 袁曉彤,就是來丹麥找大師學技巧之外,更深層的學習怎麼處理聲音。她發現在這裡,她學到了自己演奏的時候,還可以聽到別人的聲音,這樣整個音樂就能觸動人心。她還學會了樂器可以用不是樂器,變出不同音樂,這樣聲音就可以跳越出音樂。她更學會了音樂瞬間會因為自己的身體,當下的感受,當場觀眾的互動,讓音樂再度昇華。哥本哈根皇家音樂學院畢業,已經在這裏七年的曉彤,現在以丹麥為圓點輻射出發歐洲各地,和許多打擊樂者,作曲家,音樂家合作演出。喜歡跨越文化的妳,也來感受一下 曉彤怎麼讓當了舞台主角的打擊樂器,震撼你的心情!~~~ Photos: 袁曉彤 Hsiao-Tung Yuan曉彤最近一場在哥本哈根歌劇藝術節演出 : 8月18晚上八點半,Concert info https://www.operafestival.dk/the-solar-myth-percussion-曲目 Ligeti György: Síppal, dobbal, nádihegedűvel, Mathias Reumert's new work, and Solar myth by 張瓊櫻!!!曉彤在節目和聽眾分享她演出的一場音樂會表演片段 Matra, version for Marimba and Gamelan, Akira Nishimura, Percussion Pulse 2020: https://youtu.be/mBLGXM18O78?si=IhqqmEXtsquzs7b1(全長約 13 分鐘)~~~曉彤的音樂會預告網址:https://hsiaotungyuan.com/upcoming/曉彤的打擊音樂演出錄影影音頻道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PfsGCxSzm4
烤肉,趴踢,逛跳蚤市場,在北歐夏天隨處可見。海灘,公園,躺在草地上,吸收維他命D的大有人在。旅行,夏日度假小屋,海岸邊,人滿為患。和老公移居丹麥有七年的 Peggy,三年前和老公決定回到鄉下,接手家族的農場事業。辭去冷氣房裡上班族的工作,意味著之後的日子完全是靠天吃飯的概念。原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清閒的度假,過去在商界的夫妻擋開始經營專業自動化的農場後,今天的夏日生活,重複著例行的播種施肥翻土收割,只有下雨也許可以放假,卻也要擔心穀物發潮。住在六萬人不到沒有什麼外國人的小城,帶著孩子去玩復古的巡迴遊樂場的 Peggy 和大家分享不一樣的夏天,在我們享受夏天之餘,她的故事也提醒我們吃進去的東西背後有這些在土地上耕耘辛苦農夫。節目重播 2023 年錄製的訪問。~~~照片: Peggy SørensenPeggy 在節目裡跟聽眾分享的音樂:Midsommervisen-Vi elsker vort land https://youtu.be/UB3hfefI8Nw
仲夏節一過, 北歐的夏天就過了一半,有溫度的陽光實在太珍貴了。把握剩下的夏日,住在北歐就得使出「夸父追日」的精神,渾身解數的招數,分秒必爭,不管南北,在戶外一定用盡所有可能的陽光和溫度。住在挪威古城也是舊京的 Nicole(Chan) 當然也不例外,夏天還沒到就開始做好計劃,摩拳擦掌從住家重建計劃,到音樂會,從立式槳板到風箏衝浪,跟著老公上山下海,就算是一天的行程,也要從日出到日落將近二十個小時充分利用,不但遨遊在峽灣著稱的挪威好山好水之間,帶著掛在槳板的北極蝦疊麵包,美酒,吊床,還出國每年夏天雲遊世界各地風箏衝浪好去處,既休假還可以征服天候,挑戰自我。北歐人這樣過夏天的動力,就是要彌補漫長黑暗冬天的遺憾,學會與自然共存。讓我們一起和 Nicole 度過如此豐富的挪威夏日生活!節目重播 2023 年錄製的訪問。~~~照片:Nicole Chan
喝啤酒,是北歐人再平常不過的事,但如果喝啤酒,能喝出事業,那就真的很了不起。移居挪威的 Jeff Wang 不用狂飲,也不用喝到爛醉,喝進去的那第一口就註定了他實現自己,投資事業的挪威人生。這個想法來的並不偶然,第一眼看到超市架上那個啤酒罐上的「彩虹」圖樣 和 Jeff 產生了巨大的共鳴,因為那是他的人生觀,生活價值和生活方式。剛到挪威的菜鳥 Jeff 說服了 Oslo Brewing Company 的老闆,不用薪水也要把這個有挪威味道和北歐生活方式的品牌推到世界各地。雄心壯志的 Jeff,用他 20 年在美國,台灣,中國累積的經貿交流經驗,真的做到了。不到十年,現在 Oslo Brewing Company 的啤酒,已經在世界美歐亞設立了十一個貿易據點,挪威超市餐廳飯店,台灣便利商店,連日本和今年年底的南韓,都有他們自己的旗艦店和酒吧,都可以品嚐到用挪威甘甜純淨的水和大自然菓莓釀造的啤酒。如果你人到了奧斯陸,當然要去總店品一下有 40幾種口味的精釀啤酒,還是在你家附近的超市架上睜大眼睛也許也能找到清爽北歐設計的啤酒瓶罐。~~~ Photos: Jeff WangJeff 在節目中和聽眾分享的音樂: Cinema Paradiso, by Ennio Morricone (電影 Cinema Paradiso 主題曲)~~~Oslo Brewing Company 官網:https://oslobrewing.no/啤酒品牌:Oslo Brewing Company,總公司和在 Oslo 旗艦店實體品酒店鋪:Address: Hausmanns gate 8d, 0182 Oslo
「 Networking 就是 你無法預料你會遇到什麼樣的 Network ! 」今年四月剛接瑞典台商會會長的 Grace Hsu 相信,透過這次商會舉辦的活動,不只可以長知識外,還可以拓展在這裡生根的機會。這是 Grace 接手商會後,商會轉型新一代團隊提供的夏天活動菜單 - - 今年八月 11 號 將在瑞典南部 Malmö 舉辦的 『 夏日 MINGO 』以電子半導體供應鏈為主題,邀請瑞典資深的供應鏈專家分析當今半導體供應鏈產業現狀和未來,演講活動除了協辦的瑞典青商會會長有多年的工作經驗外,與會的資深台灣朋友們也都是在瑞典職場打拼奮鬥的前輩。回到工作崗位前,如果你剛好在 Malmö 附近,這也是個不錯的補腦暖身的活動。~~~ Photos: Grace HsuGrace 在節目中和聽眾分享的音樂: Volvo XC70 feat. Zlatan, Made by Swede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bvdzQ7uVPc~~~今年夏天「瑞典台商會」主辦的活動:Malmö 夏日 MINGO日期:八月 11 日 星期日,11.00 報名表: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8WQvwL3lG__55gb4e_qX-iVqRk9iTAS1FoxyVUZN5R1VHlg/viewform
北歐的夏天,不但是大人的生活整個融入大自然,小朋友更是整天在大自然裡亂跑,更不用說是已經能獨當一面的青少年和年輕人,所有你能想得到的戶外活動,絕對不能錯過這麼寶貴的假期。住在瑞典二十幾年的吳文瑄,看著孩子們一個個得長大,從八歲孩子能自己去買冰激淋,11歲開始跟著朋友出遊,14歲去實習打工,出去吃飯還搶著付帳。瑞典長大的孩子們,從小就學會了獨立打理自己,夏天在大自然裡就能如魚得水,出海航行森林健走野餐釣魚。在媽媽的眼裡,文瑄更珍惜全家海邊游泳看夕陽的每一刻。讓我們一起進入她溫暖至情的瑞典夏日生活!
在芬蘭一個不到一萬人的小鎮開一家亞洲文化的茶館,聽起來多麼不可思議。五年前在芬蘭完成文化製作人碩士學位的陳煥雅辦到了!她用她藝術策展的功力,結合茶,咖啡,文化,藝術,音樂,把世界帶進芬蘭小鎮,把亞洲的茶香帶進芬蘭糧倉地,讓小孩家庭有個舒適的空間,讓年輕人品嚐國際化,讓老人家生活點亮新奇和希望。半年前開始著手創業的 煥雅,在她定居的小鎮 Alajärvi 今年六月 13日開了一家有東方味道,融合西方茶和咖啡文化的茶咖啡館 Kulttuuri Cha & Café ,不但有飲食的味道,有文化的體驗,有舒壓的空間,更是市民交流的場所。當她聽到進門的客人悄悄的耳語:『這就是我跟你說這家很棒的茶館!』,她就心滿意足了!好奇的你,暑假假期,到芬蘭鄉下小鎮來一趟文化休閒之旅,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 Photos: 陳煥雅煥雅在節目中和聽眾分享她彈奏的鋼琴曲: 芬蘭作曲家 Sibelius 的 樺木 (芬語:Koivu)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7OpjH4smd8/?igsh=MWtxdmdxdGVobWp0煥雅經營的茶館 Kulttuuri Cha & Café, (地址:Keskuskatu 11, 62900 Alajärvi)茶館的社媒網址:IG https://www.instagram.com/kulttuuri_chacafe/FB https://www.facebook.com/kulttuuri.chacafe線上購買網頁:https://uusitee.fi/ (近期內開張)
仲夏節快樂!今年夏天,東西南北廣播節目 將彈性製播新的或選播過去的英語 和 華語的文化訪談,和聽眾們度過美好的夏天!這個仲夏週末,讓我們進入芬蘭人的夏日生活,芬蘭人在長達一個月的暑假,都在森林裡做什麼?!什麼是芬蘭經典的夏日生活不可少的?住在芬蘭東部小城的 阿心,結婚四年的日子,跟著芬蘭老公和公婆深入芬蘭的生活,從剛開始的好奇,不適應,到現在已經很習慣芬蘭當地生活的常態。夏日木屋,捕魚採莓採菇,烤三溫暖,偏僻森林裡有衛生紙的原始廁所亭,連到森林健走的烤香腸,都有讓大家意想不到的芬蘭邏輯。阿心將告訴我們她經驗,看見,和難忘的芬蘭夏天,讓我們跟 阿心一起進入芬蘭的夏日生活!~~~照片: 林文心阿心 在節目裡跟聽眾分享的音樂:Käärijä, Cha Cha Ch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6rS8Dv5g-8Tapani Kansa, Veikko Niemine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YsuNbEDzXA阿心的粉專頁:『阿心在芬蘭543- 芬蘭先生愛練肖威』
在都會找到一個寧靜的空間,慢下來,用心讓忙碌沉澱,用手作自由表達自已,用專注釋放平日的壓力。這是定居瑞典的 Jenny 夢想的生活小角落,也是她在斯德哥爾摩新創的陶藝工作室 Urban Artists 想帶給都會人的生活體驗。出生台灣,泰國長大,韓國巧遇瑞典的老公,習慣遊走在不同文化,就像她尋找夢想一樣的理所當然。生物醫學專業畢業的她,實驗室? 辦公室?還是咖啡店,都沒有辦法滿足她,十年在瑞典換過不同的工作,最後她在學校的課後安親班裡找到了藝術,手作陶藝成了她的最愛。去年創業開了屬於自己的陶藝工作坊,今年夏天開辦了自己的第一個夏日陶藝拉胚手捏系列課程,找了許多來自不同國家背景文化的同好,和自己一起搭起一個都會的藝術空間,讓素民們在忙碌的工作之餘,讓親子在舒適寧靜的空間,用泥土的溫度,手作的體驗,彩繪屬於自己的心靈空間。這個訪談以 英語進行。~~~ Photos: Jenny Chuang SköldTo Sing up for the Summer Pottery courses:“Urban Artists Stockholm” official website: www.urbanartists.seInstagram, Urban Artists Stockhom (@urbanartists.sthlm)The musics shared by Jenny:- Give it all, by “Be Still the Earth”- 月旁月光, by “怕胖團"
從台灣海峽到芬蘭灣,距離 8000 多公里遠,聽起來似乎遙不可及。但在這裡,有一位教授,在她上課和課餘,不遺餘力地將這兩個距離遙遠的國度牽在一起。她就是 陳玉文 教授 Professor Julie Chen。25 年在歐洲留學工作定居下來,她過去將近十年在芬蘭 赫爾辛基大學 文化系所教授研究 中華文化,以她深根的台灣文化和政治系背景,對台海關係和北歐台灣關係研究有深刻獨到的見解和熱情。今年她籌備的 「Helsinki Taiwan Conference」是在芬蘭首度聚焦台灣的國際性會議論壇,為期兩天在赫大校園舉辦的活動,將邀請來自全球亞歐美長期關注研究台灣的專家學者,從台灣歷史脈絡,多元文化社會,文化遺產保留維護,數位資訊和網路流言,和國際關係,政治經濟和商務市場文化等議題,頗析演講並和與會觀眾們互動。今年九月 五日 和 六日 兩天的活動,免費開放給所有關心台灣的朋友,現在就可以上網註冊參會,正如 陳教授所說: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這個訪談以 英語進行。~~~ Photos: Professor Julie ChenTo Sing up for the Conference:Helsinki Taiwan Conference official website: https://blogs.helsinki.fi/spotlighttaiwan/helsinki-taiwan-conference/The musics shared by Professor Chen:蔡健雅 Tanya Chua -《芬蘭距離 Finland》https://youtu.be/YTGfurwqHgY?si=qolZQq-FVVbgY0WL蔡健雅 Tanya Chua -《善良的我們 Learn To Live Again》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QJbdz_5054
孩子登大人,做媽媽的要怎麼自處?孩子是我的全部嗎?孩子的全部是我的嗎?三個孩子已經成人的媽媽,家庭,工作,和僑社義工填滿了 林海英的生活,她用生活習慣提早讓孩子學習獨立,自己也提早作好空巢期的準備。她曾經是用 「我是媽媽,你就是要聽我的」來教訓孩子,用鐵的教育「周末也要上課學中文」來強迫孩子。過去將近三十年的日子,她從瑞典先生,公婆和同事們那裡 學到了尊重和平等。當她用傾聽搭起跟孩子們的關係,當她用老公鼓勵的方式幫忙孩子長大,孩子們會在開心的時候什麼都講,難過的時候也可以什麼都說,她看到在軟硬兼施的雙重文化下長大的孩子們的成長,當她忙著工作加班出差,孩子們懂得分擔家事,當她忙著社團辦活動,孩子們會一起來幫忙。早已習慣孩子們可以自己來 的海英很滿足現在的生活,因為在東西融合的優質文化中長大成人的孩子們學會成為完整的自己,懂得體貼和博愛。~~~ 照片:林海英海英 和聽眾們分享的音樂:莫文蔚,當你老了, https://youtu.be/AlHQ6wlOouk?si=JRHWY_Hnszmyn-Av
入境隨俗,說得容易做起來難。五年前舉家搬到挪威的 孫宜莉,就是因為老公沒辦法接受在台灣準備上國中的老大將面臨的繁重課業和既來的升學壓力,夫妻兩人收起 17 年在台灣築起的家園回到老公熟悉的挪威。當宜莉看到兩個孩子,接受著「下課早,功課少」的挪威教育,她開始擔心「他們有沒有在唸書,知識有沒有在進步」,習慣在台灣幫孩子們想好做好的 宜莉懷疑他們的未來會不會走冤枉路。現在已經 15 歲的女兒和 9 歲的兒子在接駁文化的成長過程中,有不同的接納調適方式 - 遇到難搞的青春期的女兒保有台灣文化記憶和身份認同,和挪威新文化照單全收什麼都可以的兒子從害羞到完全融入擁抱挪威童年,天差地遠的文化衝擊下,宜莉慶幸身邊有個當外國人經驗豐富的老公陪伴著她聽她說苦。宜莉並不期待自己會變成一個完全可以放手的挪威媽媽,但確定的是,她最多可以做一個在挪威的台灣媽媽。~~~ 照片:孫宜莉宜莉 和聽眾們分享的音樂:密碼 The Code, 今年歐洲歌唱大賽由歌手Nemo 代表瑞士奪冠的歌曲宜莉寫有關育兒文化觀察的部落格「在挪威看著小孩長大」https://www.isbjorn.com.tw/blogs/taiwanese_mom_in_norway宜莉和老公經營的挪威魚油「北極熊保健專家」營養品網購公司:北極熊國際食品 https://www.isbjorn.com.tw/